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56K

國小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

2、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體會分數來自實際生活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

4、培養學生的求異思想與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求異思想與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聽故事,引出“平均分“。

2、提出問題: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並説出每份的個數,能在我們學過的數中找誰來表示?

3、師:“我們無法從以前學過的數中找出一個來表示,因此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種新的數的表達方式——分數。”

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二、新知探索

1、(課件出示)出示問題:將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多少?怎麼表示?

(將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1/2,讀作二分之一)生齊讀。

2、(課件出示)將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1份塗色,有顏色的部分用分數怎麼表示?怎麼讀?未塗色的又怎麼表示?

(1/6,六分之一;5/6,六分之五,5個1/6)

3、生自主學習課本95頁內容。

4、(課件出示)判斷正誤,説明理由。

5、(課件出示)看圖,用分數表示塗色的部分,並説一説組成。

6、概念及各部分名稱。

(1)像1/2、2/3、3/4、3/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1 分子—分數線 2 分母;

(3)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讀法:先讀分母,加上“分之”兩個字,再讀分子。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看圖寫數,讀一讀,並説説各個分數的組成。

2、根據分數摺紙,並説説含義。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回憶分數的含義、讀法及寫法。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2、能正確列式解答“求平均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三個數學小夥伴都想和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內看誰投中的個數多。小胖1分鐘投中了5個,他認為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於是要求再給他兩次機會,讓他能充分發揮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個,第三次,還是5個。看來他的水平很穩定,用5來代表他1分鐘投籃的水平合適嗎?

二、新授

1、師:小淘氣1分鐘投了3個,他也要求再給兩次機會。第二次投中5個,第三次投中4個。

剛剛小胖三次都投中5個,那顯然就用5來代表小胖的水平。現在用幾來代表小淘氣1分鐘的水平呢,説説理由。

生:用4來表示……; 用5來表示……。

師:用超常發揮的補救發揮失常的,這時候,用4來代表他的水平比較合適。這個方法叫做移多補少。(板書)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因為4在3和5的中間;把超常發揮和發揮失常的去掉,他們不具備代表性;因為4是3、4、5的平均數……

師:不管超常發揮還是發揮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書)能使每一次的個數一樣多。移多補少的目的也是將每一次的個數變成一樣多(板書)。用一樣多的這個數來代表他的水平合適嗎?

遇到這樣數據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過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數。

2、師: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機會,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一次投了3個,第二次投了7個,第三次2個,看來水平很不穩定,一起用手勢高低來表示他的三次投籃結果。

師:你覺得用幾來代表他1分鐘的水平呢?

生:計算,是4。

師:4是從哪裏來的?前面的小淘氣是3個、4個、5個,好歹還有個4出現,這裏一個4都沒有,怎麼會用4來代表呢?和同桌説説道理。

生:3+7+2=12個 12÷3=4個(板書算式)

生: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7拿出1給3,再拿出2給2。(媒體)

師:現在用4來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適嗎?不管是求和均分還是移多補少,這兩個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像這樣通過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補少,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就是在求原來這些數據的平均數。(板書)

我們説,4是3、7、2這3個三個數的平均數。

那麼小淘氣的投籃水平也是4,這個4又是哪些數的平均數呢?

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數。

師:這個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籃水平嗎?我們辛苦了那麼久,結果這個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麼呢?

師:平均數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整體水平。(板書)

3、師:終於輪到老師投籃了,老師想要4次投籃機會,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麼?

師:小丁丁笑了,老師,我們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總數,你投好了,還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們就同意你投4次。

老師第一次1分鐘投進了4個,第二次6個,第三次5個。到這裏老師心裏十分後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師想就此收手,你們猜3個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麼?老師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贏嗎?也可能輸。

老師第四次投中了1個。我贏了還是輸了?算一算。

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個,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個呢?

三、練習

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點,就有人的身高……

不然移多補少補給誰去呢?

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間的人一定是160嗎?

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嗎?

生: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補少的結果,是求和均分的結果,也許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

出示水下圖片。

師:掌握了平均數以後,回到生活中再來看在這些數據還會上當嗎?

4、有一則調查新聞,説先在的男性平均壽命是71歲。30年過去了,男性平均壽命從68上升到了71,該高興還是難過?可是一個老爺爺看到新聞都難過得哭出來了,他今天剛過了70歲生日,你覺得他為什麼會難過?他有必要去難過嗎?説明他不懂平均數。你懂不懂平均數?你能用今天學的本領來勸勸他,讓他喜笑顏開嗎?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猜測—驗證—應用等環節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正確、合理、靈活的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有關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體驗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孩子們大部分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性,讓他們通過親自探索和體驗來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感受數學中的奧妙,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彙報驗證”等教學方法。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歸納解決問題。具體地説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情景創設法。 2、活動探究法。 3、集體討論法。

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精心選題,多層訓練,——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誰能來説一説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有哪些?

學生們會回答: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會讓孩子們用數字、字母或者符號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這三個定律。學生展示後,我進行小結:我們知道乘法運算定律在整數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計算更簡便了,那麼在小數乘法中,這些運算定律是否也能運用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同時板書課題。

在這一環節中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三個定律,一方面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複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為學習新課作準備。以舊引新,激發孩子的探究__,讓他們有目標的去思考。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一)小組合作,猜測驗證

1、用幻燈片出示以下題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孩子們猜一猜,每一組算式它們有怎樣的關係?(當然由於是猜測,學生出現的答案很可能會不一樣。)

2、學生自己探究,驗證。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原來每組算式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每一組算式,它們有什麼特點?

學生們通過觀察會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組算式運用了乘法交換律,第二組算式運用了乘法結合律,第三組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舉例驗證。

我向孩子們提問:通過上面的一組例子,能否就説明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孩子們可能有兩種意見:能或是不能。

針對不同意見,我會引導他們:對,單純的一組例子並沒有説服力,我們需要多舉幾個例子進行驗證。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仿照第一組的例子,也寫出三種這樣的算式,並驗證是否相等。

(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動手寫,驗證後讓他們進行彙報,儘量多讓幾組學生彙報,這樣例子多了,結論更有説服力。)

學生彙報的同時,我會有目的的板書幾組算式,讓學生觀察發現,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大家交流結束後,我這樣引導他們:剛剛小組同學相互交流後,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的發現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進行猜測,在頭腦中初步感知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然後進行驗證,進一步理解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再次啟發學生自己舉例驗證,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以及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猜測、發現、驗證。

(二)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出示例題8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兩題,看看它們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4。78×4 0。65×201

(1)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嘗試寫在練習本上。

(2)指名讓學生板演。

然後我會讓孩子們思考:第①題中為什麼先讓0。25和4相乘?這裏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呢?

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答出:運用了乘法交換律

接着問他們:你們認為第②小題中解題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會根據以往的知識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後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為乘法分配率在上學期的學習中就是一個難點,所以這裏我也會強調一下,讓孩子們體會到先把特殊的數進行分解,然後才能進行簡算。)

然後繼續提問:在小數乘法中,要使計算簡便,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啟發學生思考,認真審題,要觀察數的特點等。)

在這一環節裏,讓孩子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數學學習的目的。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嘗試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激發了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__,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性,並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第三環節:精心選題,多層訓練。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

練習題組設計如下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用幻燈片出示以下兩個問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着讓他們互評,最後我會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在本環節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了他們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初步掌握用分解發和割補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2、能綜合運用平面圖性積計算的知識,培養分析。綜合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一拼。找一找的過程,體會各種圖案之間的內在聯繫,知道生活中各種物體的組合規律。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體驗生活中美麗圖案的組合規律,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審美觀念和熱愛學習數學的思想情。

教學重難點:

初步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靈活地把組合圖形轉化為所學過的基本圖形,並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鞏固基礎

1、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圖形?

2、他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分別是什麼?(請學生説一説)

3、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出示所學過的圖形)

師:這些單個的圖形稱之為簡單的基本圖形。

師:在我門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是由這些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我們稱之為組合圖形。同學們,仔細觀擦一下我們的教室,看一看哪些地方有組合圖形。

二、閲讀質疑,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觀察了教室內的組合圖形,在我們的課本上也有幾副美麗的圖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同學們閲讀課本。

2、同桌交流圖案的組成。

3、小組和作,拼一拼,講一講所拼圖形的組成。

4、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是組和圖形?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題4的圖。

師:這是一間房子側面牆的形狀,它是什麼圖形?怎樣求它的面積?先獨立想一想再小組交流。 提示。

(1)這個圖形有哪些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2)求它的面積就是求哪幾個圖形的面積?

(3)要求它們的面積需要什麼條件?

(4)教師給出條件,試求出它的面積。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結果。

(1)把組合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分別算出它們的面積,再想加。

(2)把組合圖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先算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以2。

(3)仔細閲讀課本,補充完整。

(4)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 教師: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求這個組和圖形的面積的? 你認為那種方法簡單呢?

總結: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先把組合圖形分成易學過的簡單徒刑,然後分別求出他們的面積在相加。

四、練習鞏固

1、練習二十二第一、二題。

教師出示相關的圖形,請同學説説她是由那幾種圖形組成的。 (學生獨立列式,並計算,教師巡迴指導並講解)

2、發放練習卡片給學生做一做。

説方法: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陰影部分的面積請學生上黑板演示計算過程。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練習,可見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減的方法。

3、你能用幾種方法計算下圖的面積。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2、教師總結:組合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應用廣泛。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多動腦筋,就會掌握方法。

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的面積

幾個簡單圖形組合而成

(根據已知條件相加或相減)

方法:分割法或添補法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高。

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學難點:

能借助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三角尺平行四邊形紙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呈現情境圖。

2、提出問題

(1)“長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2)“儘可能大的長方形桌面”是什麼意思?

(3)應該怎樣製作的長方形桌面?

3、學生用附頁1中的圖1剪一剪,試一試。

二、認識“高”

1、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不同鋸法有什麼共同點?(貼平行四邊形)

(2)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抓住對邊之間的線段、垂直等關鍵詞)

(3)教師小結:其實剛才同學們都是沿着平行四邊形其中的一條高剪的,那怎樣概括平行四邊形的高呢,請大家在小組裏互相説一説。

(4)教師收集各小組的信息、意見,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高和底,進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對應關係。

2、活動(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

(1)出示三角形,請同學們對比平行四邊形,在小組裏説一説什麼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組彙報,教師收集信息,學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如何得到的,使學生體會高和底的對應關係。

(3)出示梯形

引導學生説出梯形有幾組平行的對邊,它的高是怎樣得到的。

3、從三種圖形的高的描述中你發現了什麼?和你周圍的同學説一説。

(引導學生觀察、説出它們的高都是垂直線段。)

4、分別找出圖形中底和對應的高,並標記出來。

三、畫“高”

1、探究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

①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②學生試畫,教師巡視指導。同學們畫的時候發現什麼問題?

③師生交流得出:畫各種圖形的高用三角板畫,畫出的高更精確。

④師生共議用三角板畫圖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對齊,從邊上的一點畫對邊的垂直線段,就是它的高,用虛線表示,垂足所在的邊叫平行四邊形的底。

⑤讓學生在平行四邊形中練習高的不同位置的畫法,並在練習中體會和感悟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2、畫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們已經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同學們知道梯形的高怎樣畫嗎?

(2)學生獨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導學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3、畫三角形的高。

(1)同學們表現都很不錯,已經會畫兩種圖形的高了,老師想考考同學們,你們會畫三角形的高嗎?

(2)誰想來展示台前介紹一下自己的畫法?學生彙報,注意糾正錯誤畫法。

(3)總結歸納三角形高的畫法,並在練習本上練習畫高。

(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條嗎?有的學生認為有三條,有的學生認為有一條(直角三角形),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教師適時點撥。

四、練習鞏固

1、第21頁練一練第1、2題。

讓學生任選一個圖形畫出相對邊的高。完成後要求小組內互評,説説對小組內同學所畫圖形的高的意見。

2、第21頁練一練第3題

動手量一量,你發現了什麼?

讓學生在小組內測量三個同高但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説説他們的發現。

五、總結反思

這節課大家有什麼收穫?有什麼問題要向老師提出的嗎?

新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課本第3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無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在學生掌握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總結。

4、培養學生認真嚴格的態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設問:我們學過哪些計算?(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這四種運算,統稱為四則運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個算式裏,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②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後做()。

(3)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課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2、介紹四則運算: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

3、教學例1.

(1)板書例1:3.7-2.5+4.6 3.6×6÷0.9

然後設問

①這些算式裏有哪些運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用“第一級運算”代替“加、減法”,用“第二級運算”代替“乘、除法”,運算順序怎樣敍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敍述。

④再概括一點講,這句話可以怎樣敍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敍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完成例1的計算。

4、教學例2.

(1)板書例2:35.6-5×1.73,6.75+2.52÷1.2,然後設問

①算式裏含有幾級運算?

②運算順序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②的敍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把沒有做完的繼續做完。(一學生板演,其餘做在書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5、小結:混合運算步驟比較多,容易發生錯誤,我們要養良好的習慣,計算時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劃、四算、五查”。在沒有括號算式中,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三、鞏固練習。

1、(1)填空。(出示,學生口答)

①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統稱為()。

②加法和減法叫做第()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級運算。

③一個算式裏,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級運算,後做第()級運算;如果有兩種括號,要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裏面的。

2、課本第39頁做一做。

四、作業。

練習十第1、4題。

2021人教版最新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②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與倍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除盡和整除,約數和倍數等概念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計算下面三組題。

(1)23÷7=(2)6÷5=(3)15÷3=

11÷3=1.8÷3=24÷2=

2、觀察並回答。

(1)上面哪個算式中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説“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3)如果用整數a表示被除數,整數b(b≠0)表示除數,可以怎樣説?(讓學生看教材第49頁關於“整除”的一段話)

3、思考:我們在説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時,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①被除數、除數都是整數,除數不等於0

明確三點②商必須是整數缺一不可

③商的後面沒有餘數

4、除盡與整除的區別與聯繫。

(1)像6÷5=1.21.8÷3=0.6我們只能説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

(2)除盡被除數和除數(不等於0),不一定是整數,商是有限小數,沒有餘數。

整除被除數和除數(不為0)都是整數,商是整數,沒有餘數。(三整無餘)

師: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表示的是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關係,它們還有另一種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約數和倍數關係(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二、探索研究

1、小組學-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1)讓學生看教材第50頁有關約數和倍數的一段話。

(2)小組討論:兩個數在什麼情況下才有約數和倍數關係?“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是什麼意思?

(3)在複習的第1題中,請你指出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約數?為什麼?

(4)倍與倍數意義一樣嗎?

如:15是3的倍數,表示15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項。讓學生看教材第50頁的注意。

三、課堂實踐

1、做教材第51頁的“做一做”。

2、做練習十一的第1題。

3、做練習十一的第2題。

4、做練習十一的第3題。

5、做練習十一的第4題。

60的約數有。

6的倍數有。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課後反思:

給學生以豐富的材料,讓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主動的探索學習掌握概念。

國小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八

課題人民幣兑換 授課

教學目標

1、通過人民幣和外幣兑換,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能夠依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重點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難點 求積、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步驟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活動一:創設情境

1、小調查:查詢外幣與人民幣兑換的比率。

2、交流調查結果。

問:從中國銀行20__年3月公佈的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你懂得了什麼數學知識?與你的小夥伴説一説。

活動二:探索學習

1、出示例題(1):美國小朋友瑪麗的一本故事書摺合人民幣大約多少元?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考慮怎樣求這本故事書是人民幣多少元

③要求同學先試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據彙報,講清算理

①同學彙報。

問: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解答的?能説清楚你的理由嗎?

問:你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補充?

②小結,講清算理。

(方法是用外幣×比率=人民幣,記得保存兩位小數喲!)

3、出示例題(2):600元人民幣可兑換多少美元?

問:這一題有該怎樣解答呢?請同學們先試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據彙報,講清算理

①同學彙報。

問: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解答的?能説清楚你的理由嗎?

問:你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補充?

②小結,講清算理。

(方法是用人民幣÷比率=外幣,記得保存兩位小數喲!)

3、試一試。(有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

活動三:練一練

1、P71-1人民幣和港幣的兑換練習。

2、P71-2人民幣換日元。注意得出的近似值還需要乘100。

3、P71-3歐元換人民幣不需要示近似值。

4、P97。4①求近似值在其他問題中的應用。②根據實際的具體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四捨五入。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瞭解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兑換比率

應用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兑換比率解決生活問題

體會求積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再次應用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兑換比率解決生活問題

體會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聯繫生活實際,使用計算器。

培養同學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1人教版最新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掌握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約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數的整除下載)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觀察算式和結果並將算式分類。

除盡

除不盡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導學生回憶:研究整數除法時,一個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數,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説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4、尋找具有整除關係的算式。

板書:15÷3=515能被3整除

5、分類除盡

除不盡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

1、整除所需的條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餘數)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數)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

(2)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a、被除數和除數(0除外)都是整數;

b、商是整數;

c、商後沒有餘數。

板書:整數整數整數(沒有餘數)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理解整除的意義。

(1)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數相除,那麼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能説a能被b整除?

(板書:a÷b)

學生明確:a和b都是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説a能被b整除。

(板書:a能被b整除)

(2)繼續討論:在什麼情況下才能説a能被b整除?(板書:b≠0)

學生明確: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説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説b能整除a)。

3、反饋練習。

(1)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斷下面的説法是否正確,並説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與”除盡“的聯繫和區別。

討論:綜合以上所學知識討論,”整除“和”除盡“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區別?

(舉例説明)

(二)約數、倍數的意義

1、類推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教師講解: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説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2)學生口述:

24能被2整除,我們就説,24是2的倍數,2是24的約數。

1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説,10是5的倍數,5是10的約數。

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説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3)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整數,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説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在數a能被數b整除的條件下)

(4)小結:如果數a能被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2、進一步理解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整除是約數、倍數的前提。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不能整除的兩個數就沒有的數和倍數的關係。

(2)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反饋練習:

A、下面各組數中,有約數和倍數關係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45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B、判斷下面説法是否正確。

a、8是2的倍數,2是8的約數。()

b、6是倍數,3是約數。()

c、30是5的倍數。()

d、4是歷的約數。()

e、5是約數。()

3、教師説明:以後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説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4、教學例2:12的約數有哪幾個?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彙報、板書:

12的約數有:1、2、3、4、6、12

(3)練習:15的約數有哪幾個?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約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的約數是它本身。

5、教學例3:2的倍數有哪些?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彙報、板書:

2的倍數有:2、4、6、8、10.。.。.。

(3)練習:2的倍數有哪些?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整除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什麼?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説法對嗎?説出理由。

(1)因為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約數。

(2)57是3的倍數。

(3)1是1、2、3、4、5,。.。的約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約數,哪些是6的倍數?

3412162460

教師説明:一個數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也可以是某個數的倍數。

3、下面的説法對嗎?為什麼?

(1)1.8能被0.2除盡。()1.8能被0.2整除。()

1.8是0.2的倍數。()1.8是0.2的9倍。()

(2)若a÷b=10,那麼:

a一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約數。()a能被b除盡。()

五、佈置作業

1、先寫出下面每個數的約數,再寫出下面每個數的倍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各寫5個)

101336

2、在下面的圈裏填上適當的數。

六、板書設計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探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