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W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五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一、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1、數格法;

2、重疊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計算面積法;

5、藉助參照物比較法。

二、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1、數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積減小面積法;

4、綜合計算法

注:數格子時,先數完整的格子,再數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幾個格子可以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個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點點的,可以忽略不計;如果超過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計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兩條垂線段。(畫高時,用虛線畫高)

2、畫垂線時用實線畫。

四、面積公式

1、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邊形面積÷高(a=s平÷h)

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底(h=s平÷a)

2、三角形面積=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積×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積×2÷底(h=s三×2÷a)

3、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積×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積×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積×2÷(上底+下底)(h=s梯×2÷(a+b))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確定等量關係,正確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利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複習,使學生弄請已知量與未知量的聯繫,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

教學難點:

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P107)

1.找出下列應用題的等量關係。

①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

②梨樹比蘋果樹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兒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兩根同樣的鐵絲分別圍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學生回答後教師點評小結)

我們今天就複習運用題目中的等量關係解題。(板書: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新授內容

1、教學例3、

(1)、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①.讀題,學生試做。

②.學生彙報(可能情況)

(90+75)×4

提問:90+75求得是什麼問題?再乘4求的是什麼?

90×4+75×4

提問:90×4與75×4分別表示的是什麼問題?

(由學生計算出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2)、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多少小時相遇?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設經過x小時相遇,

(90+75)×x =660或者, 90×x +75×x =660

讓學生説出等量關係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3)、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90×4+ 4x = 660或者(90 + x )×4 = 660

讓學生説出等量關係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讓學生比較上面三道應用題,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比較用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有什麼不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有什麼聯繫?有什麼區別?

三、鞏固反饋。(P109---1題)

1.根據題意把方程補充完整。

(1)張華借來一本116頁的科幻小説,他每天看x頁,看了7天后,還剩53頁沒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媽媽買來3米花布,每米9.6元,又買來x千克毛線,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電工班架設一條全長x米長的輸電線路,上午3小時架設了全長的21%,下午用同樣的工效工作1小時,架設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題)解應用題。

東鄉農業機械廠有39噸煤,已經燒了16天,平均每天燒煤1.2噸。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燒1.1噸,還可以燒多少天?

小結:根據同學們的不同方法,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哪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

3.思考題。

甲乙兩個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時一艘貨船從甲港開往乙港,下午2時一艘客船從乙港開往甲港。客船開出12小時後與貨船相遇。如果貨船每小時行15千米。客船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作業。

(P110---5題)不抄題,只寫題號。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等量關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3:一列火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全-本站§ 冊數學教案2021例文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運用公式計算。

教學用具:

1立方厘米學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什麼叫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什麼是l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立方米?

二、導入新課

1、導入

我們知道了每個物體都有一定的體積,我們也知道可以利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體積。

要知道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你有什麼辦法? (用將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後數一數的方法。)

説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是切不開或不能切的,如:冰箱、電視機等,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呢?他們的體積會和什麼有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新課

(1)請同學們任意取出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在小組裏合作擺出一個長方體,邊擺邊想:你們是怎麼擺的?你們擺出的長方體體積是多少?

(2)板書學生的:(設想舉例)

體積每排個數排數 排數 層數

4 4 1 l

8 4 2 1

24 4 3 2

(3)觀察:每排個數、排數、層數與體積有什麼關係?

板書: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於長方體的什麼?

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稜長是l釐米,所以,每排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釐米;擺幾排,寬正好是幾釐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釐米。

(4)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V=a b h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最小公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目標:

1、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學習任務:

任務一 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師:同學們,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最小公倍數)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知識?(倍數)

2、師:(出示課件)誰會求這倆個數的倍數?有了這個知識做鋪墊,相信我們這節課一定會學的很輕鬆。

3、(出示目標)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請同學們默讀一遍,並牢牢的記住它。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

一、任務呈現

師:過幾天,我們五年級的同學將外出旅遊,高興嗎?小蘭也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玩,可從7月1日起,小蘭的媽媽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媽全部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那麼在這一個月裏,他們可選那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要求:先獨立思考,不會的小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學習

教師巡視學習情況

三、展示交流

1、師:他們可選那幾日外出?(12、24)

你是怎樣選出來的?根據回答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數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數。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數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數

還可以用集合圖來表示,

2、仔細觀察兩組數據有什麼特徵?

3、再次強調 4 的公倍數就是媽媽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數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數就是爸爸和媽媽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這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叫做最小公倍數。

5、集合圖還可以這樣表示 出示課件

問:和前面的圖有什麼不同?中間的部分表示什麼?(重合的、公共的)

你會填嗎?把剛才的數據填在這個表裏,中間填?兩旁呢?

這樣我們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數是12、24.

6、誰能用一句話説説什麼是公倍數?什麼是最小公倍數?

7、89頁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數呢?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一、任務呈現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數

2、想一想

1、你還能想出幾種求法?

2、公倍數有多少個?你能找出的公倍數嗎?

3、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二、自主學習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書

2、交流以上三個問題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求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要求5分鐘)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結果反饋

一次正確5分,自己改正4分,幫助改正3分,

3、反思總結 談談收穫和不足

2021年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 小數乘以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具準備 放大的複習題表格一張(投影)。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孩子們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算理。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得出:

⑴例1:風箏每個3.5元,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試着算一算)

(2)彙報結果:誰來彙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生的彙報。)

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計算:3.5×3=10.5元 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義。為什麼用3.5×3計算? 3.5×3表示什麼?

(3個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擴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縮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於10.5元

(5)買5個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3.5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的 0.72×5你們會算嗎?(生試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後,小組討論計算過程。

板書: 0.7 2

× 5

3、6 0

(2)強調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計算。

(3) 示範:0. 7 2 擴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縮小到它的1/100

(4) 回顧對於0.72×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0.72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0.72擴大了100倍,積也隨着擴大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100倍。(提示: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5)專項練習

①下面各數去掉小數點有什麼變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縮小10倍是多少?縮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斷

1 3.5

× 2

2.7 0

(6)小結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計算 7 ×4 0.7×4 25×7 2.5×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乘整數有什麼不同?怎樣計算小數乘以整數?

① 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② 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

③ 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l 專項練習練習一 4

二、運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書p2

三、體驗: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板書課題)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四、作業: 練習一 1、2、3 個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

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7 2 擴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縮小到它的1/100

教後反思:學生基本能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計算完後小數點經常點錯。下節課要進行專項練習。

2021年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具準備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孩子們最近我們社區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麼列式?(板書: 0.8 ×1.2)

2、嘗試計算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

師: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現在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

如果能,應該怎樣做?(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示範:

1、2 擴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擴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縮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麼關係?(因數的位數和等於積的小數位數。) 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師:請做下面一組練習(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位數,再計算)(2)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你是怎樣算的?(先整數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點。)

②怎樣點小數點?(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③ 計算0.56×0.04時,你們發現了什麼?那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通過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3) 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則,並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4)專項練習①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三、應用

1、在下面各式的積中點上小數點。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斷積裏應該有幾位小數,再計算。

67×0.3 2.14×6.2

3、P.8頁5題。

先讓學生説求各種商品的價錢需要知道什麼?再讓學生口答每種商品的重量,然後分組獨立列式計算。

四、體驗 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 :P8 7、9題。P9 13題。 個人修改

口算:

5.2×0.2

7.3×0.01

76×0.03

75×0.05

0.05×6

79.2×0.2

②根據1056×27=28512,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板書設計:

教後反思:小數乘小數的乘法是本單元的難點,學生在計算時錯誤較多,要繼續多練,重點練習點小數點。

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篇七

第一單元:認識負數

教學內容:

1、認識負數:教材第1 — 6頁 例1 — 例4以及練習一

2、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 第10 — 1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中的簡單聯繫。

3、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初步體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後面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做些準備。

教學重點:正數、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課時安排:3課時

(1)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p.1、2,完成第3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温度計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複習,你知道這節課要學什麼麼?(板書:負數)

説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自然數、小數、分數)

分別舉例。指出:最常見的是自然數,小數有個特殊的標記“小數點”,分數有個特殊標記是“分數線”,你知道負數有什麼特殊標記麼?(負號,類似於減法)

二、學習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麼?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到這個温度麼?

介紹温度計:(1)℃、℉,我們中國人用攝氏度為單位,即℃;℉是華士度,是歐美國家用的。(2)以0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計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麼時候是0℃嗎?(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倉一年中的最低温度麼?(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到它嗎?

分別寫出這三個温度:0℃,為了強調這個温度在零上,35℃還可以寫成+35℃,而這個零下5度,應該寫成—5℃。

讀一讀:正35,負5

分別説説在這3個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試一試:

寫出下面温度計上顯示的氣温各是多少攝氏度,並讀一讀。

對零下幾度,可能學生會不能正確地看,注意指導

3、完成第3頁第2題的看圖寫一寫,再讀一讀。

簡單介紹有關赤道、北極、南極的知識。

4、完成第6頁第4題:

先指名説説這三條魚分別所處的地方,再選擇合適的温度。也可選擇幾個讓學生説説選擇的理由。

5、讀第7頁第5題。,讓學生説説體會。

6、完成第6題,分別在温度計上表示4個季節的温度。加強指導與檢查。

三、學習例2:

1、出示例2圖片,介紹“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識。

讓學生指一指珠穆朗瑪峯的高度是從哪裏到哪裏。補充:最新的測量,這個數據有所變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魯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高於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來表示,另一個是低於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來説説這樣記錄有什麼好處?

2、完成第6頁第1題: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讀一讀第2題的海拔高度,它們是高於海平面還是低於海平面。

四、認識正負數的意義: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於和低於海平面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 黑板上這些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怎樣的數是正數?怎樣的數是負數?

0呢?為什麼?

2、完成第3頁第1題,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填入相應的圈內。

3、完成第6頁第3題:分別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五、全課小結:(略)

(2)認識負數的應用

教學內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盈與虧、收與支、升與降、增與減以及朝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等現實的情境中應用負數,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兩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應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難點:體會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準備: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負數,請你用自己的話書説怎樣的數是負數?

正和負是一對反義詞,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變化,它們也可以分別用正負數來表示。 學生舉例(可能有的情況):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師上個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資,為了強調“收入”,我可以這麼記“+1500”,買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麼記?為什麼?吃飯花了500元,怎麼記???

2、轉入與轉出:這個新學期,我們班轉出1人,轉進3人,怎麼表示?

3、上車與下車:(第10題),依次寫出每一站的情況,讓學生説説每一站是什麼意思?特別是“0”;還可以結合某一站,讓學生説説“—3,+8”其實人數有什麼變化???

4、上樓與下樓:??

補充樓層,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補充:樓房有正的幾樓,也有可能會有負的幾樓,會不會有0樓?為什麼?

5、向東走、向右走:常見的方向有4個,東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對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東走5米,記作+5米,那麼向西走10米,可以怎麼記?你是怎麼想的?+10米表示什麼呢?為什麼?

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麼,—10米表示什麼?你是怎麼想的?

比較這個話題與前面話題的不同:前面的正負數一般都有增加或是減少的意思,而這個正負數,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結: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別用正負數表示。

二、學生自學課本,把書上有關的練習完成,並可與同桌交流。

老師選巡視中發現問題較多的題全班交流。

(3)實踐活動 面積是多少

教學內容:p.10~11

教學目標:

1、複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讓學生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做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和數學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剪好圖上的三個不規則圖形

教學過程:

一、複習面積

你知道這節課學什麼麼?我們以前學過哪幾種圖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二、分一分、數一數:

1、取圖1,問:它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嗎?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不規則圖形。 1小格表示1平方釐米,你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麼?

方法一:數方格。一起數一數,數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並指出所折出的形狀。注意有兩種折法。

摺好之後,在每一塊長方形上寫出求面積的算式。最後再相加求得總面積。

比較兩種方法求的結果。

用類似的方法求出圖2的面積。學生完成後交流。

小結:複雜的圖形,可以分割成幾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分別求出面積後再求出總面積。

2、移一移,數一數:

取圖3,交流數的方法:説説在數格子的時候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最後結果是多少?

觀察後説説你能把它變成長方形嗎?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這個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3、數一數,算一算:

(1)、出示池塘圖。觀察該池塘邊的特點,説説你想怎麼求它的面積?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好辦法嗎?

方法:先數整格,可以按順序標出數字;再把不滿整格的當作半格數,最後再相加。 學生數,數完後交流結果。發現會有一定的誤差。

指出: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在求其面積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這是很正常的。

(2)、觀察樹葉圖,它有什麼特點?你能利用它的特點來更方便地數面積嗎?

學生數完後再校對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頁上的方格紙上,描畫出自己的左手,然後再用剛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 交流,得到:通常我們學生的手掌面積是80多到90多平方釐米。

三、全課小結:

現在你知道怎麼求一些較複雜圖形的面積了麼?

第二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第12 — 14頁)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第15 — 18頁)

3、梯形面積的計算(第19 — 21頁)

4、實踐活動:校園的綠化面積(第26 — 2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剪拼、平移、旋轉等方法,探索並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它們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列表、畫圖等策略,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加深對各種圖形特徵及其面積計算公式之間內在聯繫的認識。

3、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等積變形、轉化等數學思想,發展空間觀念,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學生在操作、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三種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運用公式解決面積的計算問題。 課時安排:10課時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p.12~1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運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探究意識與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剪刀、例題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題:

1、拿出圖1,問:這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比較複雜(板書:複雜),但通過觀察,你可以把它剪一剪、拼一拼,邊成一個學生熟悉的簡單圖形麼?

(學生操作。)交流:轉化成了一個正方形。

完成板書:複雜 轉化成 簡單(正方形)

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有變化嗎?為什麼?

(沒變。因為格子數沒變;或説成紙片沒有增加或減少??)

如果要你算出面積,你會先算哪一個?是多少?

(複習: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2、拿圖2,請你用剛才的方法,也把它剪拼成一個簡單的圖形。(學生操作)問:這回你得到的是一個什麼圖形?(板書:長方形)

算出它的面積。(複習長方形面積=長×寬)

小結:通過剪、拼,我們可以把一個較複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它們的面積是一樣的。長方形面積等於長乘寬,正方形面積等於邊長乘邊長。

3、拿圖3: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邊叫什麼?(底)

分別摸摸它的兩組底。

還有什麼?(高)

問:在現在這個方格紙剪成的平行四邊形上,你能找到這組底的幾條高?

觀察:你能剪一剪、拼一拼,拼成長方形麼?你有幾種剪法?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交流:只要沿着它的高剪,都可以拼成長方形。

舉不同剪法的例子,讓大家觀察。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要求學生對號入座,説出算式)

平行四邊形面積呢?為什麼也是7×4=28平方釐米呢?

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也就是長方形的寬。所以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