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第8單元 總複習

第2課時 位置複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P114第4題及練習二十五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熟練地用數對錶示位置。

過程與方法:經歷用數對錶示位置的過程,掌握將數對應用於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 點:用數對確定位置。

難 點: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方法】:組織練習,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練習導入

1.談話:為了更有利於同學們的學習,老師想調整一下同學們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圖: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麗和小紅的位置用數對分別可以表示為( , ),( , ),( , )。

⑵老師想把小剛排在(5,3)這個位置上,請你在圖中標出來。

⑶從小明的位置向左數2列,再向後數1行就是小強的位置,小強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區平面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五愛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車站以東200m,再往北700m處。

⑴像上面那樣描述一下其他建築物的位置。

⑵小剛家在火車站以東600m,再往北400m處小紅家在火車站以東900m,再往北200m處。在圖中標出這兩名同學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剛的活動路線是(6,4)→(2,7)→(4,3)→(5,7)→(7,6)→(9,4)→(11,1)→(11,8)→(6,4)。與一説,他這一天先後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顧整理

1.行和列的意義: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2.數對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也可以確定物體的位置。

3.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號把代表列和行的數字或字母括起來,再用逗號隔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兩個數對,前一個數相同,説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兩個數對,後一個數相同,説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三、鞏固拓展

1.運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題目。 (答案:數對略)

(1)中點A的位置可用數對(1,1)表示,那麼平行四邊形其他各頂點的位置分別怎樣表示?

(2)寫出平行四邊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圖形,寫出平移後的各頂點的位置。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小結:一個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後,各頂點的位置的列數沒變,行數發生變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後,各頂點的位置的行數沒變,列數發生變化。

2.教材第114頁第4題。教師:我們都下過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規則。請觀察題中的情境圖,你能用數對來準確地表示出圖上的棋子的具體位置嗎?

學生觀察圖片,獨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四、課後小結

位置可以由數對來確定,要注意數對的規範寫法,逗號前面表示列,逗號後面表示行。

五、作業: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1題。

【板書設計】

位置複習課

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

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2、並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教具: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數乘小數(2)。(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那麼,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呢?請看:

1、理解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2、正確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生齊讀)

過渡:要想達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還要靠同學們認真自學,怎樣自學呢?請看自學指導

三、自學指導(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師讀)

認真看課本第5頁的例4,看圖、看文字,重點看黃底色部分的內容。思考:小數乘小數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

5分鐘後,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四、先學

過渡:現在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自學效果。

1、看一看

生看書自學,師觀察督促學生緊張自學。(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不宜輔導學生)。

2、做一做

3.74.6= 0.481.5 =

0.290.07= 0.0560.15=

過渡: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自學的效果怎麼樣? 有信心挑戰嗎?

(1)師抽三名後進生上台板演第6頁做一做,其餘同學在練習本上寫。(時間3分鐘)(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

(2)生獨立完成,師在巡視過程中收集出現的問題,進行第二次備課,以備後教。

五、後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確保全部都做完後)觀察堂上板演的內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筆把出錯的部分劃掉,再在旁邊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討論( 議一議)

過渡: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看板演的同學寫的對不對,比一比,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師:認為對的請舉手?並追問:

(1)小數乘小數時,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都去掉,使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2)當把因數的小數點去掉,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那乘出來的積發生了什麼變化?(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乘出來的積也擴大了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積。)

(3)要想得到正確的積該怎麼辦?(再把擴大後的積縮小一定的倍數。)

(4)小數乘小數我們應該怎麼算?(師板書: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4)評議板書和正確率,全對的打100分,書寫好的畫小紅旗。

(5)對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錯誤的訂正。

3、拓展練習(做一做2)。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麼?

小結:

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兩個因數的小數點有可能各在什麼地方?

73__146=10.658 把所有的可能都寫一寫!

六、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誰想來説一説呢?(學生説對,教師不必重複。)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列豎式計算。

6.7__0.25 3.5__0.3

2.56__0.32 0.37__2.9

0.56__0.18 0.18__2.5

過渡語:同學們在這節課中表現的真棒,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八、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體會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是一樣的,會計算小數四則混合(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2、利用學過的小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善於探討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能夠綜合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算法,會進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理解運算間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前幾天五年級同學對我們平時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了調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級兩個班級的調查彙報情況。(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師:從這個調查彙報情況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五年級1班彙報信息:一個人4周可產生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級2班彙報信息:一個小區週一到週五共產生生活垃圾噸,週末每天產生生活垃圾噸。

師:看到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連除、乘除混合運算。

根據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教師有選擇性地出示問題:一個人4周可產生千克生活垃圾,那麼一個人平均每天產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學生閲讀題目後,教師提問:“要想求出一個人平均每天產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麼書籍條件?題目中是否直接給出?用什麼方法計算?”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組彙報,學生可能會呈現的方法

一種方法:先計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28算出平均一天產生多少垃圾。

另一種方法:先算每週產生多少千克垃圾,用÷4=,再用÷7算出平均每天產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運算。

出示問題2:一個小區週一到週五共產生生活垃圾噸,週末每天產生生活垃圾噸。與平時相比這個小區週末每天要多處理多少噸生活垃圾?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引導列分步算式的同學試着列出綜合算式,根據其中的數量關係,運算出結果。

3、總結規律

引導學生面容兩題中的三個綜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結論: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整數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7頁算一算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設計説明

本複習課的設計就是讓學生經歷回顧、梳理、應用、拓展知識的過程。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整合知識,總結學習方法,而且能在由易到難的練習中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本複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回顧所學知識,散落的知識經過小組的梳理與全班的交流基本上連成了線,學生基本上清楚了知識的前後聯繫;經過應用與拓展,這些連成線的“知識珍珠”被穿了起來,這些閃亮的小珍珠足以顯示學生的思維魅力。

2、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網絡。複習不是簡單地把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練習的過程,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整理、學會歸納。通過把知識用情境的形式或者習題的形式呈現出來,才能系統化的整理歸納。

3、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形成知識網絡,在綜合運用中體會數學知識是聯繫在一起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提高。

4、讓學生在複習舊知識的同時有新的收穫,這個新的收穫就是在解決問題中提出或者發現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設計本課應特別注意的就是要把知識連成線、形成串,便於學生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整理複習

1、複習軸對稱和平移。

引導學生按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梳理:

(1)軸對稱圖形的意義。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2)在方格紙上畫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的方法。

(3)如何利用平移和軸對稱設計圖案?

(4)完成教材111頁3題。(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使學生再次經歷軸對稱和平移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先想一想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再借助方格紙,在下面圖形中找出與圖①面積相等的圖形。

結合上面的練習題,複習了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有多種方法:根據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直接進行比較;可以藉助參照物進行比較;可以運用重疊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藉助方格,利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直接計算面積後再進行比較等。

3、複習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2)結合上面的練習題,複習求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①直接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②將圖形進行“化整為零”式的計算,即根據圖形的特點,將整個圖形分割為若干規則的小圖形,通過求小圖形的面積,得出整個圖形的面積。

③採用“大面積減小面積”的方法,即通過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得到所求圖形的面積。

4、複習底和高。

先讓學生在紙上分別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然後邊畫高邊總結方法。

(1)複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邊的某一點到對邊畫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2)複習用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重合,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過對邊的某一點。

②從這一點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條垂線(從點到垂足)就是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高。

注意:從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可以向它的對邊畫高,也可以從另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向它的對邊畫高,但把高畫在底邊延長線上在國小階段暫不要求。

(3)複習三角形的底和高。

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4)複習用三角尺畫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對準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另一條直角邊與這個頂點的對邊重合。

②從這個頂點沿着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條垂線(從頂點到垂足)就是三角形一條邊上的高。

(5)複習梯形的底和高。

從梯形的兩條平行線中的一條上的某一點到對邊畫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梯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梯形的底。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一、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練習課)練習十七4—9題和思考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並讓學生體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遷移、類比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注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問題的探索與解決過程中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讓學生充分把計算教學和運用教學結合起來。

3、情感與態度: 通過應用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並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課件

2、兵乓球拍和兵乓球學具

3、課堂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口算:

老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加減和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相關練習,前面的練習同學們掌握得不錯,不知今天能否繼續發揚你們的優勢?下面來幾道口算試一試你們的“功力”

(放課件2,練習1)。請一位同學説出答案。

[設計意圖:結合我校開展的計算課題研究,

複習簡單的小數加減運算,由淺入深,先激發

學習興趣。]

二、小數混合運算

老師:同學們的口算果然厲害,看看小數混合運算。能否依然“百發百中”(放課件3,練習6),做四道練習,安排男生和女生各做2道,進行比賽,然後請4位同學上黑板板書。

[設計意圖:這4道練習分別有2道有括號2道沒括號,讓男女生競賽,誰又快又準,激發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節省時間,加強和鞏固學生的混合運算能力。]

男同學: 女同學:

老師:果然“名不虛傳”。下面誰能告訴老師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步驟是什麼?(提問)小結,展示課件4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己運算,自己總結計算步驟,

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和總結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決解實際問題

1、完成練習十七第8題。

老師:同學們,數學離不開生活。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是需要我們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今天我們運用小數加減法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看大家能否學以致用?(出課件5,練習8),讓學生在小組裏説説,再提問。

(不用算結果,只説方法)。

[設計意圖:運用小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並説出解決的方法,因時間關係,

可以不計算,但基礎好的同學會很快把結果計算出來。

由淺入深,這道題較簡單,學生學習的難度不大,有積極性。]

2、完成練習十七第7題。本節課的重點和亮點,用學具配合提出問題。

老師: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與數學

有關的問題,例如下面這題(展課件6,

練習7)讓學生先看圖,瞭解題中的信息,

提出問題再解答。按4人小組分發學具,

每人提出一個問題,並拿着學具説出自己的問題,學生會提出6種問題,先請

4位不同問題的同學上黑板板書。把學具貼在黑白,並列式計算。後2種方法提問學生,老師板書。

[設計意圖:運用學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把學具展示在黑板,可以節省學生寫文字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完成P103思考題--拓展延伸:

老師:同學們從窗外扔過垃圾嗎?(有、沒有)。對,不能隨便扔垃圾,要愛護我們的環境。還記得我們學校舉行的科技節的其中一項3樓“扔雞蛋”比賽嗎?大家知道雞蛋這樣扔下來一定“粉身碎骨”,為了使雞蛋完好無損,我們參賽的同學花了很多心思去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些高空墜物地知識,你們知道嗎?

物體越接近地球速度越快,地心吸引力的作用。

(展示課件7,讓學生讀題)打開書本P103,

看思考題……在書上的圖示寫一寫這4秒鐘分別的行程。

然後,老師在黑板畫圖分析,先算出每一秒落地的距離,然後把這4秒加起來,讓學生明白並不是第四秒是問題的結果。

[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二是解決一些較複雜的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問題,進一步鞏固多步驟的小數加減法運算。]

4、記賬本的計算知識。

展示課件8,師問:不

知同學們見過這種表格沒有?

(沒有、有)。在哪裏見過?

有什麼作用?(小組討論)

(這是一本記賬本,所有

單位或一些家庭都要會用的,

目的就是為了把每日的收支

情況記錄下來,好為生活和

工作作具體的安排,這是學會理財的必修課。説説怎樣計算,不要求計算結果。小結

板書:上次結餘+收入-支出=現在結餘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知識,並掌握如何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表達能力。]

四、知識遷移,小數的加減解分數化成小數計算。

老師:我們已經學過小數分數互化,

誰能舉出一些例子?提問,

老師板書:例如2/100=0.02、

3/10=0.3

老師:既然大家掌握了小數分數的互化,

下面這道題估計也難不到我們四(3)班

的同學,請看題(出課件9,練習9),

請四位同學上來板書。

[設計意圖: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既掌握小數的加減,又掌握分數化成小數的加減,瞭解知識間相互的聯繫,進一步鞏固小數的加減運算。]

五、小故事,講大道理。

老師:同學們做了不少題了,有點累了吧,為了獎勵同學們的優秀表現。老師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好不好?展示課件10、11。這是前蘇聯“聯盟一號”飛船因工作疏忽,遺漏了一個小數點導致飛船和科學家一起墜毀的悲劇。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了不少練習的時候,適當放鬆一下,調節學習氣氛,通過小故事講大道理,教育學生學習和生活都不能馬虎的道理。]

六、小結,本節課的收穫?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而瞭解學生的真正收穫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0~51頁擲一擲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運用已學過的組合、統計、可能性等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滲透概率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動手實踐能力,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探索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點數之和2,3,4,,11,12,明確擲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

教學難點:探索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點數之和為什麼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紅色、藍色骰子各1個、課件一套;學生兩人一組,每組紅色、藍色骰子各1個、彩色筆及學習單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提出問題

1.認識骰子。課件出示骰子圖片,請學生説出它的名稱及特徵。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莊家用擲骰子來設騙局引出本節課的主題──擲一擲。(出示課題:擲一擲)

二、學習新知,探索奧祕

(一)組合

1.思考:一次擲一個骰子,面朝上的點數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師演示:同時擲兩個骰子,算一算它們的和是多少?如果兩個骰子朝上的兩個面的點數相加的和是4,那麼紅色、藍色骰子上的點數分別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擲兩個骰子,得到的兩個面朝上的點數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書:點數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動手實踐,驗證猜想:同時擲兩個骰子,每個同學擲幾次,看看點數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間?

(二)事件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1.剛才,有誰擲出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是1或13的嗎?

教師:看來,在上面的所有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兩個數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不可能是1或13,這是一個確定事件。

2.思考: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的兩個朝上的面的點數之和可能為2,3,4,,12,這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小一樣嗎?

教師:雖然擲出的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個數,但這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師把可能出現的這11個和分成A、B兩組,如下圖所示:

(三)動手實踐,探索奧祕

1.教師提出規則,學生猜想結果

(1)分組

教師:如果老師和你們玩擲骰子的比賽,你們想選哪一組的數?A組還是B組?

(2)猜一猜: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A組算老師贏,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B組算同學們贏,哪一組贏的可能性大?你是怎麼想的?

(3)究竟誰贏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學猜得對呢?讓我們在比賽中見分曉吧!

2.動手實踐,發現問題

(1)教師與部分學生遊戲,課件出示遊戲規則(一)。

①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A組,算老師贏;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B組,算同學們贏。

②每個小組派出一個選手上台跟老師比賽,其他的同學當記錄員,和是多少就在對應的數字上方塗一格,並按要求塗在下面的統計圖中。

師生共同遊戲,下面的同學做記錄。

統計後,宣佈贏家。

教師:在剛才一輪的遊戲中,老師贏得多,同學們贏得少,同學們不服氣,認為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擲,不能説明問題。接下來繼續擲,老師還會贏嗎?為了體現公平、滿足大家的要求,在下一輪的遊戲中,我們每個人都動手輪流擲,好嗎?

(2)全體學生參與遊戲,課件出示遊戲規則(二)。

①繼續遊戲: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多少就在對應的數字上方塗一格。塗滿其中任意一列,遊戲結束。

②遊戲結束後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用正字統計法來給最先塗滿的和作記錄。

學生兩人小組進行遊戲,並作好記錄。

教師:觀察實驗統計結果,你們發現了什麼?

想一想:為什麼擲出的點數之和是A組數的可能性大一些,而點數之和是B組數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教師:其實,我們用數學上的組合知識來思考一下,就能揭開這個奧祕!

三、理論驗證,揭示奧祕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點數之和是2,那麼紅色骰子上是1,藍色骰子上是多少?

2.如果點數之和是3,紅色骰子上是1,藍色骰子上是多少?;如果紅色骰子上是2,藍色骰子上是多少?還有其點數之和是3的情況嗎?一共有幾種情況?

3.點數之和是4的有幾種情況呢?和是5呢?(學生回答後,教師在課件中依次呈現各種點數之和的組成情況。)

點數之和2

3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式題。

二、學習新課

1、引入提問:“廣場上每天早晨有許多人在幹什麼?”(晨練

“王朋和爺爺也在堅持晨練。

2、出示例2:王朋計劃每週跑5.6千米,他每天應跑多少千米?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意,列豎式筆算:5.6÷7

0.8

——

7)5.6

56

——

(3)、觀察:被除數和除數有什麼特點?

(4)、想一想:在整數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夠商1時是怎麼處理的?

(5)、學習筆算方法

(6)、同桌互相説計算過程

(7)、小結:當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不夠商1該怎麼辦?要注意什麼問題?(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理解後回答。

“因為在除法算式裏,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説,被除數和商的相

同數位要對齊,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着被除數的小數點”

3、練習:

6.23÷70.54÷614.21÷71.56÷12

4、學習例3:

王朋和爺爺每天堅持晨練,爺爺每天用12分鐘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鐘,爺爺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列式。

(3)、嘗試練習(列豎式筆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5)、集體訂正

(6)、明確: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餘數,在餘數後面添0繼續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還有餘數嗎?

講解:當小數除法除到最後沒有餘數了就叫除盡。

5、練習:

7.56÷86.3÷1472÷15

質疑:在什麼情況下小數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討論總結。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題中的商哪些是小於1的?

4.03÷536.4÷270.84÷26

2、解決問題。

(1)6個蘋果1.26千克,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千克?

(2)小紅買了6個蘋果共用3.12元錢,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教材19頁4、5、6題。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理解並掌握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2.掌握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方法。

學習過程:

一、知識鋪墊

1、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數和運算定律,還可以表示計算公式。

2、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活動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周長公式

(1)思考: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小寫字母a表示,周長用大寫字母C表示,面積用大寫字母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長和麪積公式嗎?

(2)交流彙報

2.探究活動二: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

(1)像這樣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還有一些簡寫的方法,你想知道嗎?請自學課本p46頁相關內容。

(2)整理彙報,並舉例説明

①字母和字母相乘 。

②字母和數字相乘 。

③兩個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寫成 。

④1與任何字母相乘時 。

3、探究活動三: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和麪積

如果上題中,正方形的邊長a=6時,計算它的周長和麪積。

三、課堂達標

1、判斷。

(1)10個a的和可以簡便記作10a。 ( )

(2)因為2 =22,所以5 =52。 ( )

(3)4a =4aa。 ( )

(4)a 一定比2a大。 ( )

2、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校的操場其中正方形邊長為a,小長方形長為b,怎樣表示大長方形操場的面積?

3、小明家的客廳和廚房的平面圖。(如黑板)

(1)小明家的客廳比廚房的面積大多少平方米?

(2)當B=6時,求小明家的客廳比廚房的面積大多少平方米?

四、知識拓展

想一想,填一填。

(1)當x=( )時,x >2x (2)當x=( )時,x <2x

(3)當x=( )時,x =2x。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目的:

1、整理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

2、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結果與第二個因數和除數的關係。

3、能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

4、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會用循環小數表示商。

5、能用進一法和收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概念回顧。

1、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計算小數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麼?

3、計算結果有幾種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麼叫循環小數?

二、在判斷中辨析概念。

1、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它的積是兩位小數。

2、m×0.98的積一定小於m.

3、3.636363是循環小數。

4、2.5×17+2.5×13=2.5×(17+13)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每天看35頁,要看4天。

三、在計算中理解法則。

3.25×4.83.6÷0.25

四、簡便計算。

0.25×32×1.252.85×5.2+2.85×5.8-2.85

3.6÷0.25÷0.43.69-(1.69-5.8)

五、在運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師用200元買字典,每本48.5元,可以買幾本?

2、工地上有160噸貨物,用載重8.5噸的汽車要運多少次?

六、作業。

1、總複習第1、2題。

2、練習二十五第1---5題。

板書設計:

後記

第二課時

課題: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

複習目標:

1、能從觀察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並畫出平面圖。

2、回顧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並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3、能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會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複習過程:

一、基礎再現:

s=abs=ahs=ah÷2

s=(a+b)h÷2

二、基本練習

1.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後,()不變,()變小。

2.兩個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它的底邊等於梯形的()。

3.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0米,底邊是12米,高(),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4.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和底邊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釐米,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5.想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6.一塊梯形的果園,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頃收蘋果2.5噸,這個果園可以收多少蘋果?

三、作業

1.總複習第6、7、8題。

2.p 124第7、8、9、10、11題。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第三課時

課題:簡易方程

複習目標:

1.會用字母表示數、數量、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方程。能解方程並驗算。

3.能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複習過程:

一、概念回顧。

1.什麼叫做方程?等式與方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什麼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數應該注意什麼?

3.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麼?

二、基本練習:

1.方程0.6x=3的解是()

2.a與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乘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斷。

(1)a×b×8可以簡寫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於3個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數。

5.解方程。

10.2-5x=2.23×1.5+6x =335.6x-3.8=1.8

3(x+5)=24600÷(15-x)=200x÷6-2.5=1.1

6.解決問題。

(1)一個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積。(用公式計算。)

(2)媽媽有200元錢,是小紅的4倍多20元,小紅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齡比兒子大32歲,是兒子年齡的9倍,爸爸和兒子各多少歲?

(4)學校買10套課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單價是凳子的4倍,每張桌子多少元?

三、作業。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第四課時

課題:可能性和編碼

複習目標:

1、認識簡單的可能性事件。

2、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用分數表示。

3、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4、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練習。

1、盒子中有紅、白、黃、綠四種顏色的球各一個,只取一次,拿出紅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商場促銷,將獎品放置於1到10號的罐子裏,幸運顧客有一次猜獎機會,一位顧客猜中得獎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紅色球8個,藍色球10個,取一次,取出紅色球的可能性大還是藍色球?

4、説出下面各組數據的中位數。

(1)35896

(2)25141318201

(3)姓名李明陳東劉雲馬剛王明張炎趙麗

成績/米

5、介紹你自己的身份證號碼,並説出各數字代表什麼意義?

6、遊戲:媽媽的卡片寫有2、3、4、5、6,妹妹的卡片寫有1、8、9、10、7,

(1)每人任意出一張,有多少種可能?

(2)每人出一張,和為單數媽媽勝,和為雙數妹妹勝,這公平嗎?為什麼?

(3)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嗎?

二、作業

1.p122

2.p125第12——17題。

板書設計:

略。

課後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