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7K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一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頁的內容及第113 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 .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 重點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兩週前,老師佈置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佔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在下表中:

(二) 教學實施

1 .交流調查情況,並提出問題。

請學生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聯想,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境教育中。然後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好的一份統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佔幾分之幾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討" + "的算法。

(1) 嘗試計算" + "。

老師巡視,然後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體。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 和 通分時,沒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所以計算時數據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通分後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的單位不同,一個是 ,一個是 ,單位不

同的兩個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説明:

( 3 )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在集體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顯示 + 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説明:由於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是20 ,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 份,這樣 變成 , 變成 ,所以 + = + 。

老師:通過計算 + ,誰來説一説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 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 .教學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 1 )由驗算引人異分母分數減法。

請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先做左邊的兩道小題。

- = ( ) - = ( )

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驗算,方法有兩種:一種重算法(將原式再算一遍);一種逆算法,逆算關係有兩種,學生多數會用此法驗算。

① 利用關係式"減數+差=被減數"。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② 利用關係式"被減數一差=減數"。

因為 -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結果為負數),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學生完成後,集體講評。利用實物投影將上述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展示出來,然後請學生表達計算的過程。當學生説到利用關係式"被減數一差=減數"進行驗算時,着重讓他們説一説 - (先通分,將 化成 )。

在學生説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

( 2 )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再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中右邊兩道小題。

老師:"你會驗算右邊兩道小題嗎?請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請兩名學生上台板演驗算過程。集體反饋時,先請板演的學生説一説,用什麼方法驗算,然後請用"和一個加數"的方法進行驗算的同學説一説,如何計算是 - 和 - 。引導學生把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去。

老師:通過計算 + 、- 等算式,你能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後在全班交流,最後老師。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 3 )説明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老師指着學生驗算的4 道題目,提問: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嗎?

4 .完成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書寫過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1 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每道題中兩個分母的特徵,是特殊關係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數。

6 .完成教材第112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四)思維訓練

1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後找出規律。

+ + = + + + = + + + + =

應用上面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式題的得數。

+ + + + + + =

2 .想一想,哪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的和是 ?

+ =

(五)課堂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國小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7及練習二第3、5、6、7、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地運用這一知識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理解倍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學會解答有關倍數是小數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認真計算與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點出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都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都比被乘數大。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學生口算,然後集體訂正。

2、思考並回答。(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如:0.02×0.4。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

二、情景引入

1、教學例5。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鴕鳥嗎?知道鴕鳥是一種跑得比較快的動物嗎?有一隻鴕鳥正在幫助2個小朋友解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鴕鳥正馱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後面一隻兇猛的非洲野狗緊緊追上來了!小朋友説:“哎呀,它追上來了!”鴕鳥説:“別擔心,它追不上我!”

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取信息:

所求問題:(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所需條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導學生理解小數倍數的含義:誰來説一説“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麼意思?(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野狗那麼快,還要快。)

(2)追問提高學習新知的興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們嗎?(非洲野狗追不上鴕鳥。)

②“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該怎樣列式計算呢?(生回答:56×1.3)

③為什麼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小結:倍數關係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讓學生獨立計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並集體訂正。

(4)指導學生用估算進行驗算:請同學們看這個算式及結果,你認為對嗎?你是怎麼驗證的?(板書驗算,完善課題)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驗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計算一遍。

②把這個算式的因數交換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對與否。

③觀察法:觀察小數位數或第二個因數比1大還是比1小。

④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師小結: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來檢驗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喜歡用那一種就用那一種來驗算。

(5)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書上的小朋友算得對嗎?為什麼?

生:因為兩個因數中,56是整數,因數1.3中只有1個小數,所以積中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應該點在2與8之間,即積應為72.8。

師:很好!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每個小朋友都要養成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麼樣?非洲野狗能追上鴕鳥嗎?説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由代表發言,教師點評。)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剛才有同學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個因數比l大,所以積就比被乘數大,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先讓學生觀察兩道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進行判斷,説出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並用自己喜歡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最後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麼地方。

四、課堂小結。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係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作業:5、6、7

課外作業:教材第9頁練習二第10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的小數倍數是多少及驗算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利用已有的知識,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比較經濟的方案,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的意識。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養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

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讓學生能夠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較經濟的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設計通過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購買門票和租車問題入手,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綜合的水平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探索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活躍思維。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比較經濟的方案。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結合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具學具:

課件、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對話交流,引入課題。

師:課前老師想給同學們先看一組美麗的照片。(本溪水洞)十一長假期間,老師到本溪水洞遊玩了一番。(電子白板出示)

師:你知道本溪的旅遊景點還有哪些嗎?(五女山、關門山等)

師:你們都到過哪些地方旅遊過呢?(學生回答)

追問:旅遊時,都有哪些費用呢?

(生自由回答)

有些人去同一個地方,花費卻有多有少,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旅遊費用。(板書課題:旅遊費用)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出示信息

我們本溪也有許多旅遊景點,本溪明珠旅行社針對關門山旅遊景點,推出了兩種旅遊優惠方案,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優惠方案。(電子白板出示兩種優惠方案)

A:景園一日遊,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景園一日遊,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A種方案玩一天,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生:B種方案玩一天,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花100元。

追問: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這是什麼意思?

生:只有夠5人才能有資格買團體票,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每位都100元。

團體票每位100元,對於個人票中大人每位160元來説怎麼樣?對於個人票小孩票來説怎麼樣?

生:團體票每位100元,對於個人票中大人票來説便宜了60元,對於個人票中小孩票來説每位貴了60元。

師:好的,這裏有兩個個問題:(1)如果去4個大人,2個孩子,選那種方案省錢?(2)如果去2個大人,4個孩子,選那種方案省錢?

師: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小組在討論:這兩種情況,分別選那種方案省錢?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①小組合作討論購票方案,力爭人人出力。②根據購票方案,列出算式,計算出購票總價。③每組選出喜歡的方案,並填在表格裏。④每組選一名同學説説小組的購票方案。

思考:觀察大人和孩子人數的特點,你發現什麼規律?附:表格

(學生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彙報一下討論結果。並説一説各用了多少錢?

生1:第(1)個問題A方案是:1604 =640(元) 402 =80(元)640+80=720(元); B方案是:6+2=6 (人)1006=600(元)所以B方案省錢。

生2:第(2)個問題A方案是:1602=320(元) 40 4 =160(元)320+160=480(元);B方案是:2+4=6 (人)1006=600(元)所以A方案省錢。

師:在他們的介紹中,你發現什麼問題?

生:有時方案A省錢,有時方案B省錢。

師:觀察大人和孩子人數的特點,你發現什麼規律?

生:大人多 ,孩子少,按B 種方案買票省錢;大人少,孩子多,按A種方案買票省錢。

師:那麼如果6個大人,3個孩子,選哪種方案省錢? 自己想一想?

生:方案A:1606=960(元) 403=120(元960+120=1080 (元) 方案B:6+3=9(人)1009=900(元)方案B省錢。

師:還有沒有更省錢的方案?

生:(6個大人買團體票,3個小孩買個人票,需花720元。)6個大人,3個孩子方案A:1006=600(元) 403 =120(元)600+120=720(元)A、B兩種方案結合省錢。

師:真棒!同學們想出了更省錢的辦法,真會精打細算。

2、活動二:租車問題

師:同學們,咱們剛才研究的購票的問題大家表現得特棒。下禮拜咱們五年級要組織看話劇,校長要幫我們租車,我們幫她設計一個租車方案好嗎?

生:行!

師:學校要組織五年級115人去看話劇。大客車每天每輛1000元,每車限乘40人。小客車每天每輛650元,每車限乘25人,怎樣租車合適?

師:你從中獲得那些數學信息?

追問:限乘什麼意思?

生;就是最多座這麼多人,不能超過這些人?。

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討論出的方案最多,而且租金最少?完成下列的表格。(電子白板出示)

師:哪個小組彙報討論結果,並説一説怎樣算的?

生1: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2輛大車,2輛小車。共有130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2+6502 =3300(元)

生2: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3輛大車,不租小車。共有120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3=3000(元)

生: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1輛大車,3輛小車。共有115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1+6503=2950(元)

生3:我們組的方案是沒租大車,5輛小車。共有125個座位。付的租金是 6505=3250(元)

師:哪種方案最省錢?

生:租1輛大車,3輛小車最省錢。

師:剛才通過同學的努力,找到了最佳方案。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運用數學頭腦,採用優化、組合和統籌等方法,用最少的錢辦成同樣的事情。這樣既可以增強勤儉辦事的意識,又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我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更好地生活。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請你把今天的收穫將給爸爸媽媽聽,下次再在遇到這類問題你可以幫着家長多出出主意,我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一種最佳方案。真正成為家長的小助手。

板書設計:

旅遊費用

選取最優化方案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結合現實情景,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重點、難點: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易混點、易錯點:感受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一些相反意義的量

學生認知基礎:生活中見到過負數。

時間分配學20講10練10

教法學法

自主探索法,練習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例1

1、通過查資料瞭解“℃”和“℉”的含義,並學會看温度計的方法。

2、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麼?上海的氣温和南京比,怎麼樣?北京的氣温和南京比,怎麼樣?

3、上海和北京的氣温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兒?

4、那你知道在數學上是怎樣區分和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温度的呢?

二、自學例2

1、瞭解海拔的意義。

2、思考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3、試着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

學生活動教師助學課後改進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學生彙報預習情況。第二板塊:根據預習情況,學習例1

(1)交流“℃”和“℉”的含義,説明我國是用“℃”來計量温度的,並指導看温度計的方法。

(2)交流: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麼?上海的氣温和南京比,怎麼樣?北京的氣温和南京比,怎麼樣?

(3)上海和北京的氣温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兒?

(5)那你知道在數學上是怎樣區分和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攝氏度記作+4℃或4℃,零下4攝氏度﹣4℃)

第三板塊: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

根據課本要求,記住讀寫方法。

學生看温度計,選擇合適的卡片表示各地氣温。

第三板塊:交流學習例2

交流: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共同小結:以海平面為基準,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稱為海拔8844.43米,可以計作+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稱為海拔負155米,可以計作﹣155米。

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知識把這些數分類。

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先指名讀一讀,再用正數或負數表示圖中數據。

先讀一讀,再説説這些海拔高度是高於海平面還是低於海平面。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別顯示三個城市某一天最低氣温的温度計圖。

根據學生的預習,共同學習交流認識新知。

(4)上海的氣温是零上4攝氏度,北京的氣温是零下4攝氏度。以0攝氏度分界,一個在0攝氏度以上,一個在0攝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2.教學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

“+4”讀作正四,“+4”的正號也可以省略不寫,直接把“+4”寫成“4”。“﹣4”讀作負四。

3.指導完成“試一試”。

(卡片上分別寫有+11℃、﹣11℃、19℃、+19℃、﹣7℃、+7℃)

二:教學例2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從山腳到山頂,氣温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佈了珠峯的最新海拔高度。

2.出示例2中珠穆朗瑪峯與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圖。

三:初步歸納正數和負數。

⑴出示+4、﹣4、﹣7、﹣11 、19、+8844.43、﹣155這些數,提出要求:前面,我們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數,你能將它們分分類嗎?

⑵小結:像+4、19、+8844.43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7、﹣11 、-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⑶提問:正數、負數和0比一比,它們的大小關係怎樣?

四:練習

做“練一練”1,2題

2.做練習一第1題。

3.做練習一第2題。

4、練習一4、5、6題。

五:作業

練習一第3題。

交流認識新知。

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

根據課本要求,記住讀寫方法。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正數、負數和0比一比,它們的大小關係怎樣?

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生聯繫現實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理解和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學生在按順序進行計算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策略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下棋嗎?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李老師正在體育用品商店為同學們購買中國象棋和圍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再問:想一想,要求李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麼?請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並與同學交流。

指名板演,並組織講評。

提問:如果列綜合算式解答這道題,可以怎麼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3+15×4。

2、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

二、展開教學

1、教學例1。

啟發:你會算這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嗎?請同學們先根據例題中的填空想一想,這道算式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再試着算一算。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並指名板演。

追問:你覺得按這樣的順序計算正確嗎?能聯繫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來説説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嗎?

比較分別計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兩種情況。提問:誰的'計算過程更簡略一些?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

談話:這裏還有一道三步混合運算的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先算出結果,再和同桌説説,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2)反饋,説説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引導歸納。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三步混合運算,都是不含括號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在小組裏互相説一説。

學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1)出示左邊一組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練習後,試着解釋兩道題得數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邊一組題,讓學生先按順序計算,再和小組裏的同學説説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麼?要求合唱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麼?要求書法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個組的人數?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並組織反饋。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課本第2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面積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協作的能力。

4、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並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多平面圖形?

導學要點: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認識組合圖形。像這樣由幾種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組合圖形。

2、感知:組合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生舉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小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業小組交流

複習

(1)説説你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2)説説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自學21頁的例10

(1)導學單

1)小組合作將組合圖形分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説説你的`分法,你是怎樣想的?

2)嘗試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3)思考:組合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導學要點:

(1)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2)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説説你的理由。

(2)小組交流

1)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我們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

2)由於方法不同,我們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有什麼不同?

3)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麼?

導學要點:

(1)要根據原來圖形的特點進行思考。

(2)要便於利用已知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割補。

(3)全班交流

1)學生舉例並解答(前置作業我的例子)

2)結合學生自己舉的例子解答講解。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課本第21頁練一練

(1)生獨立計算。

(2)生展示思路。

點撥: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基本策略:把原來的圖形先分割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這幾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只和;或者先把原來的圖形拼補一個基本圖形,再求相關基本圖形面積之差。

2、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1題前兩題。

點撥:

(1)引導説説第一個圖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2)引導説説第二個圖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釐米?是怎樣看出來的?

3、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二題

點撥:

引導説説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呢?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裏的應用,能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日常生活裏的一些實際問題,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每個學生帶一件物品作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説書等),用小數標明每件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些人民幣(面值大小不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四則運算,掌握了小數四則運算的方法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今天這節課,我們來運用小數運算的一些知識,進行一次超市購物的實踐活動。(板書課題)看看哪位同學到超市的任務完成得比較好。

二、組織活動

1.總價計算活動。

(1)瞭解活動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圖及商品價格,讓學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單價。説明這些商品的單價在我們的`課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問:課本上要我們解決哪些問題?你會解決嗎?

(2)解決問題。

要求每個學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題次根據需要選擇商品,作好記錄並計算結果。

(3)每個同學在小組裏交流自己購物和解決問題的情況。

(4)指名學生談談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況,在全班進行交流。

結合學生的交流提問:你最喜歡的玩具是哪幾種,買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買8包方便麪、一包餅乾、5瓶什錦菜和10枝鉛筆,帶50元。

錢夠不夠,你是怎樣計算的?

2.購物活動。

我們這裏已經有一個小超市,上面擺滿了小商品,先來進行一次購物活動。大家來推派一個小組的同學做小小營業員,其餘每組派兩名同學帶錢來購買你們喜歡的商品,並且要當面付款結清。買回商品後,向自己小組的同學彙報所買的物品和單價,以及所付的錢款和找回的餘錢。然後小組的同學幫助他們算一算,他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錯誤。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購物結束後,讓每組學生交流自己小組的購物情況,説説買了哪些物品,怎樣計算購物總價的,一共付出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説明:我們在購物時,一般要選擇我們需要的商品,並考慮需要買多少。在購物以後,我們可以按單價乘數量計算出每種物品的價錢,再算出購物的總價。

三、交流體會

今天我們開展的什麼活動?你能把自己在活動中的做法和體會説給同學們聽一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