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 國小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 國小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數學一年級上冊數一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並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初步培養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的困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講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

1。出示圖,進一步激發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裏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麼?

二、新授

1、看圖瞭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麼?分別在哪裏?

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裏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並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係,滲透着對應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練習: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説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

四、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説句話嗎?在小組內説説。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説説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蘇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1、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練習三十四第1、3、4題)

2、折扣、納税、利息

教學目的: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解答。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有關税款、税後利息等實際應用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10萬元的5%是多少?(2)一個數的80%是100,求這個數。

(3)500減少20%後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後是多少?

(5)100比某數多10%,求某數?

二、知識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數比女生少10%。

①誰是單位“1”。

②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兩題進行比較,然後小結。

3、課本104頁第3題,105頁第1題。

二、税款的計算方法,利息的計算公式。

1、複習税款的計算方法。

2、複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定期整存整取通常還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麼利息不納税?利息與税後利息有什麼不一樣?

三、鞏固與深化練習

1、課本104頁的第4題。

2、課本105頁的第6題。

四、作業

課本105頁練習二十四第2、3、5題

蘇教版2021最新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在觀察、討論、操作的活動中,經歷判斷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平移的過程。

2、能判斷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平移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平移。

2、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瞭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課前修改:

教學過程:

一、平移現象

1、讓學生觀察圖片,説一説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

2、提出兔博士的問題,學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二、判斷平移

1、(1)題學生先觀察數紅的兩組圖,説一説有什麼,發現了什麼,然後判斷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點説一説圖形是怎樣平移的。。

2、(2)題安排兩個環節。

1)先讓學生弄清題的要求,然後在書中獨立完成。

2)交流展示塗色後的圖形,重點説一説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三、平移圖形

1、讓學生在書中岸(1)題的要求畫出圖形,重點交流畫的方法。

2、鼓勵學生自主完成(2)題,集體交流。

練一練

1、給學生充分的作圖時間,師巡視輔導後進。

2、有餘力學生獨立完成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免費2021最新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義。

2、理解算理,使學生學會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銀行存錢的本領。

教學重點

1、儲蓄知識相關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過年開心嗎?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是什麼?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教師:壓歲錢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剩下的存入銀行,這樣做利國利民。

二、新授教學

(一)建立相關儲蓄知識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板書: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單。

(1)仔細觀察,從這張存單上你可以知道些什麼?

(2√本站★√)我想知道到期後銀行應付我多少利息?應如何計算?

3、出示二年期存單。

(1)這張存單和第一張有什麼不同之處?

(2)你有什麼疑問?(利率為什麼不一樣?)

教師總結:存期越長,國家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更長期的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國家最新公佈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發現表頭寫的是什麼?

怎麼理解什麼是年利率呢?

你能結合表裏的數據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2)小組彙報。

(3)那什麼是年利率呢?

(二)相關計算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時張華可得税後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後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幫助張華填寫存單。

2、到期後,取錢時能都拿到嗎?為什麼?

教師介紹:自1999年11月1日起,為了平衡收入,幫助低收入者和下崗職工,國家開始徵收利息税,利率為20%。(進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應繳多少税?

4、實際,到期後可以取回多少錢?

(三)總結

請你説一説如何計算“利息”?

三、課堂練習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後把利息

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後利息共多少元錢?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後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鞏固提高

(一)填寫一張存款單。

1、預測你今年將得到多少壓歲錢?你將如何處理?

2、以小組為單位,填寫一張存單,並算一算到期後能取回多少錢?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後連本帶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後,甲、乙兩人各説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認為誰取回的本息多?為什麼?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六、佈置作業

1、小華20--年1月1日把積攢的2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一年。準備到期後把税後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計算,到期時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六年級一班20--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滿半年時,本金和税後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時他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税 利國利民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探究活動

購物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惠措施,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滲透事物是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使學生能夠辯證、發展、全面地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0.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00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0.0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0.00元

學生討論:如果你買,你選哪一套?

2、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2.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78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3.5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2.24元

學生討論:現在買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師出示價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週: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週: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週: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學生討論:

(1)你準備在哪一週買

(2)你打算怎麼買?

(3)你設計方案的優點是什麼?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頁的例題,第10~1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教材提供學生熟悉的教室場景,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會上下、前後的含義,認識上下、前後的方位,再組織學生領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是相對的。“想想做做”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説一説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上下、前後位置關係的習慣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裏體會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後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後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裏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後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在分組學習中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觀察:小朋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黑板、講台、課桌椅、小朋友……)

2設疑: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位置關係呢

3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教室)教室裏有些什麼(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説一説)告訴學生圖中四個小朋友的姓名

2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麼位置小明在小軍的什麼位置

(2)小組彙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軍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麼説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説

3分組討論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討論後彙報: 地球儀在講台的上面,講台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紅的後面

……

4聯繫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係 小組學生相互説一説、指一指,教室裏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指出: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係,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麼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麼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後面

5遊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後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後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後認得準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指一指、説一説,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後面的小朋友是 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後説一説,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後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採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境1:有幾隻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投影演示動物圖) 小朋友,你能説説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係嗎 小組討論後彙報

情境2:小動物們為了答謝小朋友説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説一説,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後面有幾個同學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據冰箱裏物品擺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説一句話嗎

情境4:最後,小動物們還邀請小朋友去看電視呢!(投影演示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説一説它們的位置關係嗎 小組交流後彙報

四、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哪些本領 先讓學生互相説一説,再告訴大家

2回家以後,把家裏各種物品間的位置關係説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總評] 認位置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裏體會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能按上下、前後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裏的簡單問題。具體地講,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2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描述物體所在位置,不但培養了學生用上下、前後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3選用了觀察、討論、遊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主動探索位置關係的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識

4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如小組同學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小組成員間開展互幫活動,把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