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美學原理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3W

美學原理論文精品多篇

影響景觀視覺美學評價的因素 篇一

景觀視覺美學是指景觀視覺的美學價值對人的影響。景觀視覺美學評價的目的是針對開發活動對景觀可能造成的美學影響程度做出預測,由於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和方法,景觀的視覺美學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主要的有時間因素、空間因素和主體因素。

不同的觀賞位置對景觀的審美評價是不同的,因為景觀是立體存在於三維空間的實物。觀賞距離將景觀分為近景、中景、遠景。近景是靠近觀景點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視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築立面的局部(細部)景觀。中景是離觀景點較遠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觀賞方式。遠景是遠離觀景點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視野內觀賞到的景物及它周圍的環境。觀賞角度也就是我們的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觀賞角度通常分為仰視、俯視和平視。仰視會使人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會產生壓迫感和震撼感。俯視則是人處於較高位置觀賞下面的自然景觀,會感覺豁然開朗,從而激發人心。平視是一種與景物相對接近的觀賞方法,會使人處於一種平和的心態,產生享受安寧感和平感。

作為欣賞主體的人,往往因欣賞主體觀賞目的、個人性格、興趣愛好、知識背景、意志經歷等的不同,從心理上對景觀的欣賞不同;欣賞主體還因生活環境、社會角色、文化因素、經濟收入等的不同,他們對於同一景觀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樣的。

參考文獻: 篇二

[1]周憲。視覺文化時代的來臨[N].解放日報,2004-7-25.

[2]王玉婷。關於視覺造型藝術中的色彩對比美[J].美與時代, 2004.3:18-20.

[3] 俞孔堅。 景觀的含義[J].時代建築, 2002,1 :14-17.

[4] 俞孔堅。 自然風景景觀評價方法[J].中國園林, 1986,3: 38-40.

美學原理論文如下: 篇三

     論文標題:論景觀視覺美學評價

摘要:本文通過對景觀視覺美學評價的影響因素及指標體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觀視覺美學評價的方法,以期對旅遊資源景觀的開發和改造有所幫助。

美學原理的作文 篇四

美學原理的作文

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星級大酒店,先到的人在這裏吃喝睡,遲來的人伺候人家吃喝睡。等到誰吃飽喝足睡夠了走人,那伺候的人才能替補上去吃喝睡。

有個人來得太遲到,連吃喝睡的差事都沒有了,只好去伺候撒。

但他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裏有面大鏡子可以照面孔,有香噴噴的毛巾碼成一大螺,有熱氣烘手,温暖如春。鮮花天天換香水時時噴。有光潔的地板如鏡。這一切比大酋長小酋長家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人家頂替輪流換了一輪又一輪,只有他愛死了這個崗位哪也不去,過了一年又一年。

終於他也到了婚嫁的年齡,只好告別相守多年的星級wc回家去了。但他心中總有一份揮之不去的美好情節。於是他把新房裝飾成他心中最美的地方,無論是新娘還是客人都説這裏真是漂亮,於是推廣開來造出了許多wc似的屋宇。

美觀是外部世界寸入內心的一樣東西,那人覺得酒店的wc很美,就接受了它,並再現出來,這是多麼純的審美過程啊。

美學原理論文(精 篇五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七年級(10)班的____一個活潑,快樂,我行我素的女孩。

可能是剛剛脱離了國小的保護吧,初識翠崗,心裏多少有些陌生,動不動就脱口而出:“我是xx國小的!”這才僅僅過了四個月,我的口頭禪就已變成了:“我是翠崗中學的。”

這樣的變化我想是因為翠崗的景色讓我的心醉了。

那黃綠二色的教學樓和諧,歡快。使我聯想到了一片勃勃生長的小草,讓我有了奮發學習的動力。校園東面的花園更是景色宜人。亭台,假山,石橋,綠樹,碧草,清水,靈魚……無不在這裏肆意地釋放着它們潛在的靈氣。坐在這裏,我似乎聞到了濃郁的書香,陶醉在了知識的海洋。美麗的翠崗使我心醉,它讓我沉醉在書卷的香氣中,無法自拔。

這樣的變化我想還因為校園的文化讓我的心動了。

翠崗共有31個班級,每個教室都掛了兩條名人名言。這62條名言,教會了我們人生中最需要學習的一點——做人。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我看見了:驕傲使人退步;在我反悔諾言的時候,我看見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我亂花金錢的時候,我看見了:以儉立名,以侈自敗。冰山的一角便已如此,整個的冰山又是怎樣,可是無法想象了。

這樣的變化我想更因為翠崗的老師和同學讓我的心熱了。

雖然剛開始大家都不熟,但憑着我們心中的那朵火焰,我們漸漸的聚攏起來。一旦有同學遇到了困難,其他人就會熱心地走上前去,這一點我可是深有體會。我的班主任,也就是張老師。她對我很嚴厲,一直都是表揚得少,批評得多。但我十分的感激她,因為她對我的批評使我更加全面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不斷奮進。學校的老師,同學對我的關心無時無刻不使我感到了身在翠崗的温暖與安心,也使我更愛翠崗這個“家”了。

就是這樣,我愛上了翠崗。現在,我想大喊一聲表達我心中真切的感受 :“我 是 翠 崗 人!”

美學原理閲讀答案 篇六

美學原理閲讀答案

藝術操作是藝術創造才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藝術意象的生產過程中,藝術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賦予意象以最終的形式符號,將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為現實的可傳達的藝術品。表面看來,藝術操作純然是一種外在的技藝,實際不然。在藝術家準備操作時,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經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運動,意象才逐漸鮮明、完整並得以最後定型、完成。鄭板橋講他畫竹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霜氣皆浮動於疏枝密枝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於“眼中之竹”,是因為經過了藝術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這一目瞭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於“胸中之竹”,則常為人忽視。其實,這是藝術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藝術操作加以表達並且用特定形式符號將之凝定下來。因此,不能輕視藝術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繼續與完成。

藝術操作是意象創造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深化,人們應當重視藝術操作中的技能,因為所有的藝術操作作為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主體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離不開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説,藝術操作就是藝術技能的運用與發揮。

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由於其形式符號及傳達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對於外行,由於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進入藝術的創作過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變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藝術創作中極為重要的環節。

然而,如果離開藝術意象的創作過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會淪為匠藝。如一些廣告畫,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畫”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藝術不可少的靈氣,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藝術。這就涉及藝術創造中“技”與“道”的關係問題。

這裏所謂的“道”是指藝術創造過程中自由無礙、充滿生氣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經過長期訓練,嫻熟自如,藝術家就能將它們化為自己的血肉,與對象世界親密無間,從而進入“道”的自由境界。《莊子》記載孔子見佝僂者承蜩(知了)就像撿東西一樣簡單,便問其道。佝僂者答曰,他是經過長期的技能鍛鍊,並專心致志,從而達到這種境界的。在這種專注狀態中,粘知了彷彿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這個思想在《莊子》的另一個故事“庖丁解牛”中也體現出來。它告訴人們,主體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諦的。也就是説,主體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體悟、把握“道”並進而達到“道”的。

“技”與“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道”可以通過“技”體現出來,“技”也可以在高度嫻熟時達於“道”。通過長期刻苦鍛鍊而達於“道”的技能,能將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轉化為手中所操作的,這就是古代書畫理論所講的“心手相應”。心與手之間達到了這種自由和諧,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與“技”的界限。一切優秀的藝術家畢生所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藝術創造的至高境界。

(摘編自《美學原理》,蔣孔陽主編)

1、下列關於藝術創造中“技”與“道”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藝術操作作為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主體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離不開特定的“技”。

B.不同門類的藝術各有不同的“技”,如繪畫和文學創作的“技”是不同的。

C.“道”是藝術創作的至高境界,鄭板橋繪畫的“胸中之竹”屬於這一境界。

D.長期刻苦訓練並專心致志,能使“技”轉化為“道”,即“技”“道”合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意象形成、將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為現實的可傳達的藝術品都和藝術操作密切相關。

B.“手中之竹”是藝術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號凝定下來的成型的作品。

C.藝術操作是意象創造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繼續與完成。

D.一些廣告畫缺乏藝術不可少的靈氣,原因之一就是離開了藝術意象的創作過程。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藝術操作既是一種外在的技藝,也是意象逐漸鮮明、完整並定型、完成的憑藉。

B.《莊子》中記載的粘知了的佝僂者和解牛的庖丁都進入了“道”的自由境界。

C.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主體只要操作和發揮就可以體悟、把握並進而達到“道”。

D.“心手相應”是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家畢生追求的一種藝術創造的至高境界。

【答案】

1、C

2、B

3、C

美學原理複習資料(1- 篇七

一、單項選擇題:

1、被後人譽為“美學之父”的是

A 鮑姆嘉通 B亞里士多德 C康德 D黑格爾

2、1883年,()採用漢字“美學”來命名法國美學家維倫所寫的“審美學”的

譯本,從此“Aesthetics”等於“美學”便為中國學界所接受。

A鮑姆嘉通 B王國維 C中江兆民 D亞里士多德

3、美學屬於()學科。

A自然科學 B社會科學 C人文科學 D藝術學科

4、“異質同構”説的代表人物是()

A阿恩海姆 B恩斯特・卡西爾 C羅傑・弗萊 D畢達格拉斯

5、美學以()為研究對象。

A藝術品 B審美活動 C美的理念 D美的事物

6、美學的客觀性靠()來提供保證。

A審美活動中超個人、超歷史的普遍形式 B審美活動中的主體

C審美活動中的客體 D審美實踐規律。

7、審美髮生摹仿説的代表人物是()

A亞里士多德 B克羅齊 C別林斯基 D席勒

8、審美髮生巫術説的代表人物是()

A愛德華・泰勒 B席勒 C克羅齊 D榮格

9、在審美活動中,人所追求的是()

A客體的合目的性 B客體的合規律性

C客體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D客體的審美價值

10、審美關係必定具有的雙重性格是()

A客觀性與主觀性 B審美性與對象性

C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 D客觀物質性與主觀精神性

11、對於審美活動的特徵表述不正確的是()

A審美主體以一種審美的眼光看待人類的生活與生產勞動

B審美價值將以特殊的形式成為衡量一切生活與生產勞動合理與否的重要尺度

C對生活與生產勞動過程及其結果的把握,更多是從感性形式方面進行的。 D審美活動可以脱離生活與生產勞動過程及其結果的直觀表象和情感體驗形式。

12、審美的發生是從()開始的。

A工具的製造 B歐洲的洞穴壁畫 C人類誕生 D原始人的巫術禮儀

13、對於審美與藝術關係表述正確的是()

A審美在先,藝術在後 B審美決定藝術 C藝術決定審美 D藝術在先,審美在後

14、關於美學表述不正確的是()

A美學研究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的藝術和審美活動

B美學所探討的是文明與人的精神實踐的關係以及人在精神上尋求自由的可能性

C美學是追蹤、建構人類審美價值體系的人文學科

D美學研究始終不脱離感性形態,並且總還保留闡釋上的明晰性、精確性和唯一性。

15、審美活動的關鍵在於()

A由人文因素所造就的人類文化――心理結構在審美過程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B審美主體作為個體的獨特性

C審美客體豐富可感的形象性

D審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

16、關於“勞動起源説”不正確的表述是()

A審美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

B勞動創造了人併為審美提供了物質前提和基礎

C勞動為審美髮生提供了現實素材

D人類的審美活動不產生於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過程

17、審美髮生的性本能説的代表人物是()

A達爾文 B席勒 C康德 D阿多諾

18、審美髮生遊戲説的代表人物是()

A雷納克 B榮格 C斯賓塞 D弗洛依德

19、在()中,席勒指出:在擺脱了動物狀態奴役的一切民族中,存在着共同的現象,即對外觀的喜悦,對裝飾和遊戲的愛好。

A《論美》 B《美育書簡》 C《談美》 D《原始文化》

20、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兩種衝動――感性衝動和理性衝動,這是()的觀點。 A席勒 B斯賓塞 C雷納克 D伏爾泰

21、審美髮生遊戲説最初是由()提出的。

A榮格 B谷魯斯 C席勒 D萊辛

22、()提出早期人類所具有的那種萬物有靈的觀念,成為原始人巫術觀念的基礎。

A雷納克 B席勒 C克羅齊 D愛德華・泰勒

23、弗雷澤在他的代表作()中提出,原始巫術具有相似律和接觸律兩條原理。

A《金枝》 B《美育書簡》 C《原始文化》 D《詩學》

24、歷史上關於審美髮生有多種學説,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提出的是()。 A表現發生説 B媒介説 C有意味的形式説 D情感符號説

25、亞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學著作是()

A《詩藝》 B《詩學》 C《詩品》 D《論崇高》

26、不屬於“前美學”形態的是()

A先秦兩漢到近代王國維之前 B古希臘羅馬到文藝復興時期

C古典階段 D美學學科的。建立

27、到()年,美學才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了。

A 1800 B1705 C1750 D1735

28、自然主義美學的代表人物是()

A 克萊夫・貝爾 B谷魯斯 C羅蘭・巴特 D桑塔亞那

29、存在主義美學的代表人物是()

A薩特 B柏格森 C科林伍德 D蘇珊・朗格

30、()開創了現代意義上的中國美學學科。

A朱光潛 B王國維 C宗白華 D蔡儀

二、多項選擇題:

1、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着西方社會步入“後工業”時代,後現代主義的文

化思維轉向了()。

A反深度性 B反中心性 C反體系性 D反折衷性

2、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代表人是()

A馬爾庫塞 B阿多諾 C德里達 D柏格森

3、()思潮的流變更迭,構成了現代西方美學的發展主線。

A人本主義 B表現主義 C科學主義 D存在主義

4、現代西方美學的主要特點是()

A以非理性因素解釋藝術創造和藝術接受的本質。

B基本背離了傳統思辨形式

C以審美――藝術為中心,重視研究藝術本質特徵規律等問題。

D在經驗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基礎上,展開了對具體審美經驗或藝術事實的經驗描述、理論推演和一般概括。

5、審美關係的形成首先取決於()前提條件。

A具有“對象化”自身本質力量的主體 B審美客體

C審美價值的形成 D“人化的自然”

三、簡答題:

1、簡述美學的研究對象。

2、簡述美與真、善的關係。

四、論述題:

試述美的本質

1-5 accab 6-10 aaacd 11-15 daada 16-20 dacba -25 ddaab -30 dcdab

1 abc 2 ab 3 ac 4 abcd 5 ad

簡答

1 簡述美學的研究對象。

美學是一門有自身特殊性的人文學科。其研究對象應從研究內容上反映美學的學科特性。

認定審美活動是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普遍創造形式,體現了人文實踐領域的價值特性

因此,把握美學的研究對象,就應抓住人類審美活動着個關鍵。

1 審美活動之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由其主題構成決定的。

審美活動的主體是人,人的主觀能動性對認識對象的特性有決定性作用,人的審美活動是美學的研究對象。,

2 審美活動之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由人對現實 審

美學原理複習資料(1-3)美的活動

關係特性決定的。

審美關係:審美活動中主體確定的自身與外界實物的對象性關係,產生與審美活動之中。

3 審美活動之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由美學的研究目的決定的。

目的:揭示審美現象背後的價值本質。離開人的審美活動,就沒有美以及審美現象

2 簡述美與真、善的關係。

它們並列為人類生活的三大基本價值,分別屬於三個不同領域。

1 美與真 屬不同範疇

藝術的真實服從美,是藝術的組成部分。

哲學、科學的真是真理,無所謂美與不美。

2 美與閃屬不同範疇

善是指有用和有道德,而美是實物的觀賞價值,無功利性。

現實中的善與審美中的善不同,審美中善與惡只是形成美與醜的手段。 3美與真 善統一與審美獨立性的基礎上

美是一種相對獨立是價值,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創造活動。

論述 試述美的本質

1人的本質在於非異化的勞動

人的本質是具體的、動態的勞動。這是解決美的本質問題的基本理論基礎 1 勞動的本質

人的本質在於勞動,其中的勞動指哲學意義的概念,有兩個層次:1 工具性層次,勞動是謀生手段。2 價值性層次,勞動是自我表現、自我實現的活動。 勞動的本質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交往活動,是人的自然化與自然的人化

2 異化勞動與真正勞動

異化勞動是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的一種必然扭曲形式。

非異化勞動是真正勞動,勞動的過程是自由創造與表現的過程。

總之,通過把人的本質規定為勞動,並指出人的自然花與自然的人化之間的關係,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把人 的本質規定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主客觀的統一。 2 從人的本質到勞動的本質

1 人在本質上是審美的

真正的勞動是審美的,但勞動不等同於審美活動,勞動者不等同於藝術家,只表明人類的勞動不是純粹的工具性勞動,還包含價值性方面。

2 美的主客觀統一是以勞動為基礎的

事物要成為審美對象,需要兩個條件:1 自身的某些特性 2 審美主體的能力。因此,美是主客觀的統一。

勞動是人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活動,勞動本身具有主客觀的統一性,這帶來了審美活動的主客觀的統一性。

總之,美是在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中形成的主客觀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