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教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15K

美術教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美術教學的論文 篇一

1新課程體系下美術教學概述

隨着美術教育被納入總體教育改革體系,我國中國小美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自1996年《全日制高級中學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初審稿)》頒佈起,美術課程正式進入了普通高中課程體系,使我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得到相對完善。近年來,隨着教育體制改革的進行,新課程在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內容,拓展其思維方式的同時也在考驗着教師。尤其,普通高中美術教學中一些舊的教學經驗和理念,必須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

2新課程體系下美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2.1應試教育大潮與素質教育實施之間的分歧

第一,“應試為大”的觀念在小城市仍然具有統治性的影響力,從學校到家庭,從校領導到教師,從家長到學生,幾乎全是功利主義教育的推動者和信奉者,美術教育仍然擺脱不了學校教育的陪襯和擺設的尷尬地位。始終是高中課程中的雞肋,學生心目中萬年不變的副科,成績好的學生縱然想學卻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去完成,而成績差的學生連主課都學不好,對美術更是不抱興趣。第二,部分學校開始狠抓美術教學,旨在培養數量相對較少的藝考生,名義上是興趣小組或美術特色班,走的卻還是應試教學的路子。基於藝術類大學聯考近年來依舊火熱的現狀,這種情況在各大中學開始普遍化。因為本質並未發生改變,故而所實施的美術教育只是單調的純技能性的訓練,實踐教學完全壓倒了認知教育。儘管有時也打着素質教育的幌子,但到底還是忽略了美術教育本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能發揮中學美術教育的真正功能。這種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僅具備基礎的繪畫技巧,而沒有健全的審美意識。這就好比一個人學會了電燈,卻不知燈火的功能意義。我們所追求的美育理想,如美國藝術教育家馬丁傑史遜在其《創造性》中所説的:“一談到藝術教育,我們總談到技巧,我們不要忘記通過藝術,還要學習人類的博愛、感情、知識、公道等等,這就是藝術教育。”很遺憾直到現在,不僅未能實現,還任重道遠。

2.2新課程實施所需課程資源的匱乏

在新課程的設計理念和價值的體系下如果沒有一定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做保障,恐怕也是很難達成的。課程資源在硬件上主要包括可供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所需的美術教學設施和設備,如專用的美術教室及設施、美術活動必備的材料和工具、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可供學生使用的電腦等。硬件課程資源還可以被分為校內、校外兩種。校內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可供學生自主學習及教師備課所需的資料資源,如美術理論書籍、美術作品集、美術雜誌、美術音像資料等;校外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可供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活動的公共文化設施,如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或私人博物館等,當地的文物資源以及自然環境資源,如建築、園林、公共雕塑、自然景觀等。軟件則指的是具備相應的教學資格,專業才能突出,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的美術師資。現在在小城市的很多中學特別是鄉鎮中學,沒有相應的美術教室、多媒體教室和美術器材,沒有可供學生瀏覽的圖書資料室,甚至連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老師臨時兼任,使得學生對美術課提不起興趣;而城市本身也並沒有建立圖書館、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必需的公共文化機構,導致城市文化氣息淡薄,市民文化藝術素養總體水平較低,學生們在校外環境中很難得到薰陶,這也不利於中學生美術素質教育的開展。

2.3課程設置與美術教師專業水平的侷限性矛盾

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包括許多門類,新課程體系下中學的美術教學包括美術鑑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五個系列內容的設置,無疑要求美術教師必須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且隨着時代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美術課程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對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促使我們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但是在現實情況下,中學一些美術教師思想上鬆懈,在教學上也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教學內容空洞。有些教師片面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根據實際情況,動不動讓學生分組討論,雖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是整堂課下來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二是多媒體依賴症。授課形式被單一化,僅依靠視覺傳授,忽視了抽象理論的講解和手動示範,讓美術課堂的。傳統流失殆盡。三是統一機械化。美術課是強調個性的學科,一些教師喜歡“標準答案”,整堂課都是一言堂,從而否認學生的思考結果和創作成果,致使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四是定位不清。一些教師認為美術教學教無定法,可以隨心所欲,因此上課時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等等這些原因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學生對美術課產生倦怠的情緒,嚴重影響了美術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3提高中學美術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3.1讓素質教育觀念深入人心

美術教育可以振奮人心,激勵人的崇高情感,發揮創作想象,使人得以辨別社會的美醜現象,培養道德情操並提升人的境界。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教育改革並不是取消考試,而是要優化這個考試,使考試科學化、合理化;不是要取消考試分數作為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要建立一種新的評價制度,它不僅僅是考試分數,還應該包括道德、責任感、人文精神等方面。美術教育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美的薰陶、創造性思維、豐富的審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素質教育則為美術教育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和展現的舞台。我們的美術教育需要從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等多方面來進行教學,使其相互促進、不斷髮展。

3.2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自我學習、自我反思,注重與時俱進,鼓勵並引導學生個性發展,同時做到嚴於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新形勢下美術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下有幾點意見:首先以實際行動體現新時期美術教師師德風貌,自覺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樹立良好的為人師表形象,要做到熱愛學生,不斷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多鼓勵多引導,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其次要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利用美術教研會的機會組織教師參加教學觀摩活動。通過觀摩,總結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並提出問題,指出不足,互相交流觀摩經驗,為自己的美術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讓老師瞭解不同年級段的教學情況,使美術的整體教學更有連貫性和針對性,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緊湊、更有實效。最後還要加強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激勵同行之間不斷學習、相互促進。進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討過程中,以教學中一些現實的問題,相互交流學習,使每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

3.3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中美術課的有效教學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引起學生的共鳴,其次在於教師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對教材內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情感的激發。如何在枯燥的美術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呢?其一,在教學過程中減少“填灌”,改以“啟發”為主,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讓學生進行討論,而且,不要在當堂就給出答案,而告訴學生,答案會留到下一次課揭曉,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課餘時間來思考和尋找解答。這樣會使課程變得更有意義。第二,“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是捕魚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遠比答案更有價值,掌握了方法,學生才獲得獨立學習的能力。第三,教師應在課堂上注入更多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和元素,這樣能加強學生對美術課的親切感,並多使用他們所熟悉的表述方式,這樣,學生會對美術課備感新意,自然會喜歡起置身於美術課堂的感覺。而且注意書本內容能否實現對他們實際生活的改變,如對色彩的理解和認識能幫助他們今後改善對自己的房間佈置、着裝打扮,讓學生真正從心底愛上美術,愛上美的生活。第四,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儘量簡化教學環節,避免華而不實的形式,優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裏的“誘導”其實就是強調對教學思路的把握,教學方法靈活多變,積極拓展學生思維,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使學生主動又快樂地學習。另外,在美術教學中,還應注意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銜接,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實現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最後,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做到並做好實踐和理論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對美術課程的理解更直觀,更深刻,也更有自己嘗試的願望。在班級中如果發現在美術上有着特殊稟賦的學生,應該積極培養,開發其潛力,鼓勵並幫助其將自己的天賦全面展現出來。

新課程體系下小城市中學美術教學作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綠,只有經過不斷修剪、培植和澆灌,才能有所收穫,才能緊隨並跟上在素質教育改革道路上已經走在前面的城市地區。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美術教學的論文 篇二

也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能否讓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是關係到教學效果及學生個性、人格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許多中職生在入校前沒有美術基礎,要想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對美術教師的教學研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學習興趣。

許多教師往往過分誇大美術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其錯誤是在於他們只看到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比較片面,而且還忽視了興趣有階段性特點。

我們不妨來研究一下教學對象,把學生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對美本有一定基礎有興趣的;二是對美術無基礎抱有興趣的;三是對美術不感興趣的對於第二三兩種對象,美術教師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使他們長期保持這種興趣就顯得太重要了。那麼,究竟從什麼地方入手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呢?我們可以先認知教學對象,找出各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然後喚起他們對自身優勢因素的優越感來激發對美術課的熱情。下面我們利用幾個角度來談談:

1、針對音樂文學有愛好的同學。我們在講授美學原理中節奏與韻律法則時,我們和學生一起談論藝術的貫通性,從音樂談到舞蹈,從詩歌談到小説,從色彩談到時裝,處處都存在美的法則……,這樣從他們最優勢、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課堂氣氛很活躍,強化了他們的學習美術的興致。

2、針對數學學得較好的同學,我們在介紹圖案骨格形式時,有意識地引導這些數學基礎好的同學作出一些較為複雜的圖形,如橢圓、正六邊形,正五邊形等等。在平面構成漸變練習中,讓他們寫出有關數列公式和數據,凡此種種都是為了調動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針對理化方面較有特長的學生。我們在中職美術課堂上,介紹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時,有意識地引導這些同學寫出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在介紹工藝製作用料時,多讓這些學生深入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能,從而讓這一類學生在美術課中認識了自身優勢及存在價值,無形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4、針對愛好體育的同學。我們常常引導學生從體育煅煉能保持好的體形,從而談到人體的自然美;從動員的着裝談到服裝色彩設計原理……,這樣在他們的興致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授課內容。

還有許多的方面,在這裏不可能一一舉出。美術教師要善於找出每個學生的差異,從不同方面來鼓勵他們學習。

二、利用教師自身因素,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中等職校的美術教育,其目的大致可分兩類:其一是欣賞教育;其二是專業基礎教育,但最終目的都是要能夠培養出素質和技能完備的現代化人才。整個美術教學活動應當充滿藝術性的過程。美術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美自己,增加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l、努力完善自己的儀表形象,讓學生感受第一個美的概念。教師應當儀表端正,教態大方,這對於美術教師來説尤為重要。有的美術教師儀表較為拖遢,不修邊幅,還自以為是個性表現,這不能給人以一種美的感受,是不可取的。體態和顏面是對人認知的接口,體態不順,顏面不端,常常引起不快,影響交流和溝通,從而便大大降低了某些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努力養成教師特有的人格因素。人們常説的為人師表以及我國古人很講究人品與畫品的關係,都表明美術教師更應注重人格及修養,使學生產生敬佩感,這使學生提高對美術課的興趣大為有利。另外,我們還要反對那種故作真人形象,萬念俱空,只顧畫畫的一種姿態。

3、努力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美術教師首先要了解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其次要有一定的實際動手技能。學生往往討厭枯燥的理論,喜歡實踐,教師如能嫻熟自如地當場演示操作,學生則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上面所提的如何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興趣,就要求美術教師更應具有廣泛的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崇拜對象,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並能長期保留。

三、注重美術教學中的各個細節,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

為了使學生不致於喪失學習信心, 在對於美術作業的評講及成績評定應當慎重。我們應更加提倡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學生所交的作業,雖然不夠完美,但在美術教學中也要善於發現這張作業中的可取之處,鼓勵他下次重新畫好。評分可以採用積分制,即每一次作業都是總評成績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可以實現自我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

如果一旦失去學習信心,不僅是學習成績不能提高,而且還會影響其個性及人格發展。

最後有一點要説明的是,培養興趣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成功,而是一個長期的形成和鞏固過程。我們美術教師應大膽改革,發揮主動精神和聰明才智,探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多種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