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3K

大學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一

當前許多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高度重視理論教學,專業理論課的開設越來越多,而傳授應用性知識、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實踐環節嚴重不足,有些課程設置了實踐環節,但普遍沒有開齊開足。其結果是,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越來越差。由於大學擴招,特別是一些地方高等學校,實驗實踐條件比較差,但招生多,工商企業實習接受能力有限,客觀上形成了工商管理大學生實踐實習經驗嚴重不足。同時由於資金短缺,工商管理專業模擬教學軟件配套不足,學生缺乏必要的模擬訓練,所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應用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大學生社會實踐內容,形式單一,社會實踐活動創新意識不強,部分高校對社會實踐創新認識不夠、思想觀念落後、實踐教學流於形式,嚴重製約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大學生應用技能比較差。部分高校,特別是新建高等學校缺乏社會實踐創新,組織管理缺位,實踐工作開展不到位,教學計劃安排的社會實踐形式單一,實踐實訓不全面,不能完成實踐實訓任務,同時學生對實踐缺乏認識,重視不夠,不能全面完成實踐工作,學校缺乏必要的評價機制,因此大學生的實踐經驗缺乏,實踐技能比較差,就業競爭力不足。

二、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路徑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改革,以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工商管理專業新課程體系,形成新理念,將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的新理念貫穿於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全過程,使大學生不僅掌握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應用能力、職業素質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根據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寬泛性特點,根據營銷類、財務類、運營類、人力資源類、物流類、行政管理等企事業單位的就業崗位的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就業崗位所要求的理論知識、職業道德素質、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其提高途徑如下。

(一)創新提高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入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形成應用技術型培養模式,主要構建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素質、管理工作技能、複合管理能力、實踐體驗和個性特徵五種能力。為提高學生的五種能力,構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學生的學科基礎素質教育模式、專業基礎知識素質提高模式和專業方向知識素質提高模式;構建了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應用技能模式,主要包括應用文寫作模式,形象禮儀教育、ERP沙盤課程與實踐,到工商企業體驗等;構建了提高管理人才複合能力的培養培訓模式,主要構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根據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要求,構建了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必需的英語素質、計算機素質、普通話素質等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實驗和實踐,讓學生進行管理體驗,構建提高應用型技術型管理人才的經歷、經驗模式。從學生的個性出發,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學生的鮮明特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鮮明特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比較低,特別是職業素質比較低,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從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要求的調研中可以看出,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最看重的不是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而是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品德,特別是工商管理專業相關工作崗位的職業道德素質,如在管理中體現的誠信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持久的吃苦耐勞精神等核心競爭能力的職業要求。

(三)全面提高學生的崗位管理能力。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崗位具有多樣性,主要從事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因其工作性質不同,崗位要求不同,層級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大學生應根據崗位要求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例如,營銷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談判能力及公關能力;財務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成本費用控制能力、財務分析能力及風險控制能力;運營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質量管理與控制能力、成本分析能力及流程控制能力;人力資源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人才培訓、人才招聘及職業規劃能力;物流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行政管理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辦公室事務管理能力、文字處理能力及信息與檔案管理能力,這些能力的體現必須建立在學生愛崗敬業的基礎上,因此,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從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入手,在大學生入學教育中通過實驗教學和到實踐基地參觀體驗,體驗職業要求及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愛崗敬業,在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把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貫穿在大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能力。要深入調查研究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構成,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培訓和考評方式,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工商管理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考試和考評,獲取從業資格證書,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要形成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在全體教師中形成提高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願景,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貫穿於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要積極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工商管理專業從業資格證書測評師的培訓,參加測評師的考試,取得核心能力授課資格,開設核心能力的通識和選修課程,同時將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以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基於核心能力的人才為目標,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獲證率。

(五)增強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工商管理崗位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而當前的畢業生又比較缺乏實踐經歷,針對大學生缺少實踐體驗和實踐經驗的特點,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專業要加強學生的實驗、實踐教學活動,加大學生的實習、實踐力度,在實習過程中增強體驗和增強工作經驗,形成校企聯合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實習和實踐中增強體驗和實踐經歷,通過聘請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為特聘教授,指導學生參與工商管理專業的相關工作;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和發現實際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專業實習或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固定的寒暑假實習崗位或機會。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二

湖州師範學院自2012年秋季學期,面向全體新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6個學時,納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為切實加強課程教學管理,學生處、教務處和教師教育學院心理學科聯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具體負責教學組織、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教師資源主要有:從事心理學專業教學並承擔學生日常心理諮詢工作的專任教師,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或考取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的輔導員。教研室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和研討,形成了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課件等課程資源;組織教師公開課,課程組集體點評、交流教學經驗;分教學專題拍攝視頻資料,利用網絡媒體推廣優秀教學經驗。經過兩年的課程建設,取得了良好的課程效果,受到了領導、職能部門、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在廣泛的評價主體中,學生評價至關重要。學生對課程的態度和內在的學習動力,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將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過程的體驗、掌握的方法,轉化為實際的心理成長和行為變化,即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心理素質提升。

二、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

筆者經過兩年的教學經歷,積累相關學生評價數據,主要分為四大塊:教務系統中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價,佈置作業《自我心理成長報告》收集學生課程學習後的感悟,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累的學生評價,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評價。經過對採集數據的梳理分析,發現教務系統中90%教師的學生評價分數在90分以上(滿分95分),近70%教師在各下屬學院教師學生評價排名中位居前列。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於心理課程總體是滿意的。

(一)對課程內容的評價

關於課程內容,學生有這樣的評價:“總體很好,感覺很放鬆,不必拘謹”;“在快樂中獲取知識,課堂氛圍輕鬆、愉快”;“在生活中會想起課堂上老師教過的知識,能幫助自己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關建議,學生提到“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與大學生相關的案例來吸引學生”;“降低課程內容的重複度,能突出重點,傳授在現實問題中運用心理學知識的方法”;“建議在大三時候再增設心理課”。綜上所述,學生對心理課程是比較歡迎的,普遍認為課程內容有趣、豐富,與現實生活有聯繫,但希望在課程內容安排的時間、層次、與生活的緊密性方面能有所改進。

(二)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在對教學模式的評價中,學生提到最喜歡上活動課,理論課對心理測試、互動遊戲和心理電影等更感興趣,有學生提到教師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個人成長經歷,對自己啟發很深;有學生評價教師單純教授心理學知識時,學生容易走神、玩手機等,對複雜深奧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教師道德説教式地教導學生。學生對心理課程的期望不同於一般課程,更希望在活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認知、情緒控制、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技能。

(三)對師資隊伍的評價

在分析學生評價中發現,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談及對教師的印象比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課老師,我對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有人格魅力,上課很有趣”;“老師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們喜歡”;“老師上課認真負責,對我們有耐心”。在學生的評語中,基本都是對教師的積極評價,授課教師的人格特點、教學態度,影響着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三、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策略

基於以上學生評價的梳理與分析,發現心理課程是受到學生歡迎的,學生們期望經過課程學習,瞭解自我,塑造健康積極的人格。哈佛大學“幸福課”是將積極心理學應用於教育教學的成功案例。筆者借鑑現有文獻成果,結合自身研究,對課程優化提出一些建議。

(一)課程目標註重發展性

心理課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識、預防心理問題及疾病,課程目標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設置。實際絕大部分學生心理是正常的,但會出現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比如自我認知偏差、情緒失控、人際衝突等。心理課程目標應從傳統的預防性模式轉向發展性模式,重點在於從正面引導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意義,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促進個人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課程教學目的應使學生達到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統一:在知識層面,學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論和基本知識,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瞭解大學階段心理髮展的特徵及異常表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在技能層面,學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髮展技能,如自我認知技能、壓力管理技能、人際交往技能、情緒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認知層面,學生要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自主意識,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積極探索適合自己並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二)課程內容注重針對性

根據課程目標的設定,課程內容安排應減少對問題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極因素的關注,加強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人格和人生態度的研究。借鑑積極心理學的觀點,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個人把所有的力量都運用到極限而問心無愧的人生態度,它促使一個人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世界,擁有快樂和幸福。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構建心理課程的內容,總原則是以多元學科背景為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素材,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做一個懂得幸福、創造幸福和傳遞幸福的人。在具體內容安排時,要讓學生了解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主觀幸福感的形成、積極人格的培養、積極社會組織系統的構建等;要和學生分享形成積極人生態度的方法和技能,如養成讀書習慣、堅持運動鍛鍊、旅行增長見識等;要結合學校實際生活展現典型人物故事,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啟發學生。課程內容要有理論的指引,更要有與日常生活相聯繫的鮮活實例來將理論具體化,提高內容的針對性和感染力。

(三)課程模式注重主體性

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心理課程不同於一般課程,更加註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性,所以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從積極心理學提出的積極情緒體驗受到啟示,具體是指個體滿意地回憶過去、幸福和從容不迫地感受現在,並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積極情緒體驗應用於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最終實現積極改變。在知識的教學中要採用雙向的、互動的、開放的教學模式,嘗試把課堂模擬成團體諮詢的場景,鼓勵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溝通,學生在師生互動、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中積極改變認知;豐富課程內容展現形式,通過案例、視頻、心理測試、時事新聞等傳遞信息,將微信、微博等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帶進課堂;增加活動課的比例,活動課的場地可以安排在專門的團體輔導室,也可以設在室外,在自然環境下,學生通過肢體、表情等非語言形式傳遞信息,增進感情,特別有助於人際交往、團隊建設、戀愛等教學專題的教學效果。

(四)師資隊伍的培養注重積極性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三

1.心理素質的社會性與實踐性

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質時指出:“人的木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可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主要反應是在他們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實踐性和社會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特徵。

2.心理素質的內潛性

作為素質的組成部分,心理素質還具有潛隱性的特點。心理素質表現為一種本質的潛在力量,大學生的外在氣質、性格等,並不能靜止地體現其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質結構是否完善,只能通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可見,內潛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的,這種遺傳素質給予心理素質第一種穩定的特質,它很難隨環境及大學生品質的改變而改變。其次,在大學生經過發展和成熟階段後,其心理素質水平及結構也已相對穩定,無論是個體努力還是外界環境的強制性輸入,都很難改變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4.心理素質的可塑性

除了穩定性外,在大學生個體發展和成熟階段,其心理素質還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輸入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起着關鍵性作用。大學生羣體正處於心理素質的可塑時期,我們不能否認在個體進入成熟期後,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不是絕對不變的,但在大學生羣體價值觀念、心性品質的發展與形成時期予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質結構、符合其社會角色的心理素質水平,無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二、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與合作。可以把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比作四個系統:課程系統、學生系統、專家系統、社會與家庭系統,這個四個系統共同組成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四維結構。在這個四維結構中,課程系統是基礎,學生系統是課程系統的深化和發展,而專家系統是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的監控與幹頂,社會與家庭系統是對前三個系統的輔助和支持,每個系統中都可以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採取不同的方法,選擇教育途徑。

1.課程系統

大學生課程系統包括規範的課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學科滲透教育。可以在大學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中開設心理素質教育的專題,同時開設心理學、心理訓練等選修課程,使大學生明確心理素質的內涵與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與心理防禦知識,以此來引導和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其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

2.學生系統

大學生學生系統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系統,包括如大學生心理協會的社團組織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心理電影、“心理一角”等社團活動以及各種社會實踐中,學生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可以使學生積極地把課程系統中輸入的知識轉化到實踐中,並內化為心理素質,在無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完善心理素質結構。

3.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是指以專家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包括講座、報告、個別談心及團體諮詢,設計專業的心理測驗並建立心理檔案。由於心理專家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權威性,這種專家系統中的活動更易為大學生所接受。同時,專家系統可以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進行監控與干預,使各個系統協調動作,積極配合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4.社會與家庭系統

社會與家庭系統是以社會人士和家長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這個系統與以上三個系統不同,並沒有明確的內容但作為大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導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心理素質教育的各個系統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有系統之間發揮聯動作用,教育者根據學生的情況,採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與教育途徑,才能保障心理素質教育順利實施。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現階段,我國教育界關於心理素質的教育內容並沒有進行統一的規範,學者們對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鑑眾多學者的觀點,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禦與防治教育和創新素質教育三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參照學者們的理論研究,結合社會實際需要以及大學生自身發展要求,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應該至少包括如下幾點:

(1)性格特徵素質教育

性格特徵素質教育以培養大學生意志力、耐挫力、獨立性、責任感、自我調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學生自我認知水平為目的。在自我認知方面,使大學生了解認知發展規律、特點,通過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使大學生正確、全面的認識自我,學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和思考問題。

(2)自我調控教育

自我調控教育包括情緒控制、情緒調節和行為控制三個方面。大學生是年輕的羣體,心理髮育程度決定了其情緒及情感波動較大,使他們瞭解情緒變化的特點,並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及情感波動,形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與調節能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待人處事,從而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學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點,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果斷、堅毅的意志品質,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這種能力也正是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備的素質。

(4)心理動力素質教育

心理動力素質教育包括成就動機、榮譽感、抱負、求知慾與進取心。動機是個體始動和維持活動,並驅使活動朝着一定目標進行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行為的內在力量,它表現在指向目標、滿足需要的實施過程中。

大學生作為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正確而堅定的人生動機,強烈的榮譽感與抱負心,不斷的求知與進取,是大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祖國建設需要和自身發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禦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禦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對大學生開展的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

心理防禦機制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個體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減低焦慮等精神壓力所採取的一種習慣性的適應行為。自我防禦機制是一種緩解情緒緊張、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種挫折反應,又是一種應激策略,既是一個潛意識的精神內在過程,又是一個可以進入意識層面、並能被主體繼發認知的行為方式。

顯然,只有既能減輕內心痛苦,又能適應外界環境,才算是成熟的防禦機制,否則,不論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禦機制。當內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緒衝突時,防禦機制開始起作用,在心理學上,影響防禦機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際關係、社會支持、性別等(本文主要篩選對大學生羣體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大學生羣體正處於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較為頻繁、很少尋求社會支持的年齡階段,因此,正確引導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禦能力,對大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心理防禦與防治教育可以選擇在大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如人際關係的防治與防禦教育。由於大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人際交往障礙,出現交往恐懼、人際關係緊張、溝通不良等現象,甚至會產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獨的心理,嚴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大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交往觀念,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增強其心理防禦能力。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防禦與防治教育的關注重點,應該放在“新生現象”教育、學習壓力防治教育、就業壓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等“社會支持”範疇的心理教育上。

3.創新素質教育

眾多學者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表明,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質量,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創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經發現或發明成果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進行新的應用、創造新的事物,創新能力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徵之一。創新素質是主體通過有目的的創新行為表現出來的積極的心理取向。

關於創新人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高創新力所具有的7種人格特徵:能容忍模稜狀態、具有克服障礙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願望、受內在動機驅動、具有適度的冒險精神、希望得到認可、具有為獲得認可而努力的願望。但以上所列的並沒有完全概括創新素質的人格特徵。在此基礎上,有學者提出創新素質的基本構成因素,即創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動機、創新過程中的毅力和獨立精神以及創新後的自信(即掌握命運的感覺)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時,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敢的進取精神是創新人格的必備因素。

根據以上關於創新能力的理論,大學生創新素質應具有以下五特徵:(1)有觀察事物的習慣,並能將此進行發散性思維;具有敏鋭的觀察力,並敢於對權威性觀點提出疑問。(2)凡事總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堅定的立場,能耐心聽取並接受別人正確的見解,從中發現問題或受到啟發。(4)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5)凡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在解決方法上另闢蹊徑。因此,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可以針對以上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馮正直,王滔,吳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M].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7.

[2]王有權。對心理學中自我問題的探討[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144.

[3]張大均。關於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幾個問題[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3).

[4]崔景貴。當代大學生心理髮展特點與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四

大學生素質教育分為: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法律素質及道德素質。思想素質有思想情感、思想認識、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質有政治觀點、政治信念、政治立場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道德及政治觀的綜合體現。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習過程中形成和體現出的創造發明素養,以及運用所學所能將個人目標或任務付諸實踐的能力。法律素質是其所具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行為的綜合體現。道德素質是其做人及行為實踐過程中對其自身起規範作用的心理品質。

二、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高等教育一直提倡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並進,但實際情況不近人意,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難入人心,。在這個價值觀高度多樣化的時代,學生現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和相關課程內容差異大,施教者難以有效輸入新的思想政治認知。

2.人文素質教育難以深化,現行人文素質教育只達到人文知識教授層面,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無法遵循人文精神。

3.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原動力,普遍只想順利完成學業並獲得工作,缺乏高層次追求。4.大學生法律和道德意識薄弱,缺乏維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道德素質存在道德評價失準、道德價值取向混亂問題。

三、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們,我們需要理論結合實際,發現大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引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逐步形成,解決高校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其一,用皮亞傑的建構學説中同化和順應這兩種建構認知結構的方式的理論來指導思政素質教育。思政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會將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納入並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加強和豐富原有的結構,只是這一同化過程學生會過濾和改造施教者給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説,學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結構不一致,那麼他們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雖然思政教育在同化過程中受挫,但是我們可以在順應過程中找到改變這一現狀的希望。因為受教者的認知無法適應客體要求時,就會創造新的認知結構來適應環境需要,這是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政素質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學生在同化和順應過程的中認知結構變化的節奏、時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度,那麼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就可能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建構起大學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

其二,高校若能重視和提高學生的認知驅力,那麼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將實現由現目前學生僅僅是機械接受人文知識的層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層次轉變。認知驅力是奧蘇貝爾三大成就動機中最重要和最穩定的一項,此外還有自我增強驅力和附屬驅力。我們需要認識到這種動機就是對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無法深化的原因在於對實利的追求。而奧蘇貝爾對認知驅力的重視本質是對認知和理解的價值的追求,這種追求同學生作為學習者的心理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認知驅力,就能轉變大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沒有現實意義的想法。

其三,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介紹給大學生,並引導學生追求較高層次的人生需求,幫助他們找到創新意識的原動力。文獻顯示我國大部分大學生在高校就讀期間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對自我實現需求的追求。馬斯洛理論把需求由低到高層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我們可盡力引導大學生追求馬斯洛理論的高層次需求,鼓勵他們將自我實現作為自己的終身人生目標。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課程中引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以喚起大學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以及對責任感的考慮。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分為六個階段,而我們要重點引薦給學生的是第六個階段,即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這一階段的人確立起了一種用於社會治理的道德觀,他們懂得德性的本質、以尊重人為目的而非手段為前提。執此道德觀的人是推動社會道德發展的力量。具體可選用科爾伯格的“海因茨難題”這一經典道德兩難問題作為課堂開放式討論話題,瞭解學生的道德觀和法律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而後,為其講解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及基本法律知識以激發和普及大學生的法律道德意識。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五

【論文摘要】大學時代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迫於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的壓力,再加上社會轉型與變革的時代背景,種種矛盾衝突交織在一起,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各種複雜的心理誤區和障礙。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導;第一,幫助大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第二,靡煉大學生的意志,增強心理隨和能力;第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不要好高騖遠,要現實的對待發生的問題。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

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迫於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的壓力,再加上社會轉型與變革的時代背景,種種矛盾衝突交織在一起,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使得部分大學生存在許多心理問題,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患有明顯的複雜多樣的心理障礙與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他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未來社會的走向和發展狀況,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不僅影響着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才,而且對整個社會都至關重要。因此,重視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引導大學生排解心理障礙,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人際關係問題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學生成長與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人際關係、社會的複雜性與學生心理的單純性,使得大學生常常在人際交往中受挫。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缺乏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氣,面對各種各樣的活動,既充滿了興趣又擔心失敗,久而久之,甚至迴避參與,妨礙了良好的人際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學生則因對自己、對他人的認識問題,很難與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則因人格因素,帶來交往中的矛盾與衝突。與此同時,由於個體間的正常交往不夠,又易引發猜疑、嫉妒等,極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2、情緒起伏問題

大學生處於青春發育的“暴風雨時期”,生理髮育極為迅速,已基本趨於成熟,但由於閲歷較淺,社會經驗不足,對人生和社會問題的認識往往飄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織在一起,極易出現各式各樣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會因一點小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也易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調適能力較低,並由此導致其心理偏差和行為怪僻。大致表現如下:部分大學生出現焦慮和恐懼情緒,情感過於壓抑,整日焦慮不安;部分大學生則易於感情用事,喜怒無常,情緒好時待人處事入情入理,情緒差時,拒人於千里之外。這種羣體性的負性情緒還是校園事端的直接製造者,學生的羣體情緒一旦激發,很難受到理性與校紀校規的約束,往往會造成一些惡果,而一旦情緒穩定下來,又多是後悔不已。

3、學業成就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學業成就問題,而環境與地位的變化錯位給大學生們帶來了不少的心理負擔。高中時期的佼佼者,進入大學生活後,一部分學生髮現自己在高中時的那種優勢不復存在,面臨的是一種重新分化組合的嚴峻局面,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失寵感。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因未能掌握大學學習的方法而導致考試不及格,從而帶來厭學、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得了考試恐懼症,每次考試時就生病或不敢考。如何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

二、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導

1、加強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首先,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教育應針對大學生活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緒,及時加以耐心引導和幫助,使他們以良好的心理態勢去面對新的人際交往和複雜的人際環境,既客觀認識自己,又客觀認識他人。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法和技巧,教育大學生加強人際交往的品德修養,教育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應學會信任、尊重、寬容,以誠相待,用真誠去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獲得真誠的友誼。學校可以經常組織一些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培養積極的人際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那些性格特別內向、不善交際以及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學生,更要關愛有加,耐心引導,鼓勵為主,使這部分學生慢慢的擺脱心理障礙,最終走出自我,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中。2、採取各種途徑,磨練大學生意志,提高情緒的調適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磨練意志,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是解決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徑。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從中接受鍛鍊,磨練意志,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挫折,面對困境積極尋求解脱的途徑並總結教訓;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把握與調節,豁達大度、遇事冷靜,要能做到自我正確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對待自己的各種需要,培養對挫折的承受力。同時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將隨之而增長,感情沉穩,自制力增強,在很多情況下都能自己擺脱心理負擔,除掉精神障礙。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一直以來,學習、讀書被賦予很高的價值,大學生對學業的關注是與對自我關注緊密聯繫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根據客觀現實條件來調整個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於自己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造成心理上的焦慮不安或鬆懈情緒。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

在社會處於轉型期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做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走向成熟,參與社會競爭。

【參考文獻】

[1]陳四清。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索。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2).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六

關鍵詞:公寓管理;心理學;思想教育

大學生公寓內的學生思想教育管理還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切實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新任務。那麼如何捕捉學生的心理變化規律,有意識地在公寓管理中融合心理學原理去觀察、認識、分析其思想、觀點、立場和行為,切實解決工作中問題,就成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徑。

一、融合心理學原理建立以公寓為中心的學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針對學生公寓這一獨特的空間加強對大學生的指導、服務,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無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動適應高教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為本,遵循認識規律,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服務。

加強學生公寓基礎設施建設,是夯實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並取得實效的基礎。人的認識來源於社會實踐和人對社會的體驗。人的認識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是一個心理體驗、積澱的過程。個體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認識都是由社會存在而來,是由社會存在經過人腦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過程而形成的觀念。當代大學生處於時代瞬息萬變、信息急劇膨脹、各種思想紛至沓來的特定時代,這對於思維敏捷、思想活躍的大學生來説,往往會由此引起深層次的思考,形成諸多“熱點”,在思想上產生迷惘,認識出現多元化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從改革開放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實際出發,不但要有敏鋭的目光和紮實的科學理論功底,施以適當的方式方法,還要努力研究大學生認識的心理過程,從認識心理的規律出發,糾正大學生認識上的偏差,進行科學引導,以實現大學生內心信念的科學轉移。

2、齊抓共管,適應需要動機,激發人生追求,建立以公寓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運作機制。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頭腦中的反映。當人的需要有了可以達到滿足的條件時,就產生一種滿足這種需要的主觀願望和動機,進而產生為實現這種主觀願望而進行的行動。當學生入住公寓園區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應由學校向學生公寓適當轉移,以抓好大學生思想教育為主線,及時安排好學生公寓的規範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輔導員資源,發揮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優勢,將班級建設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傾斜,加強對學生心理上的瞭解,瞭解他的思想狀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從而強化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人翁意識。不難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實踐中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瞭解和認真解決大學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動機,對轉變學生的思想,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正確對待學生的多種需要,並承認其合理性,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堅實的思想基礎。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首先要學會調節平衡,做好需要的轉化工作。對不合理、不切實際或者合理、但又一時不能滿足的需要,要以黨的政策、法令和規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學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善於把學生的知識需要、成才需要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羣體的內在動機,把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發揮到為構建民富國強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奮發努力學習上,這會令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通暢。

3、知行合一,實施情感滲透,達到情感的昇華,不斷完善自身。

情感是心理的動力因素,是以個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和對客觀事物表示愛憎好惡的內心體驗。人的情感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高級心理因素,具有社會的本質屬性,它包含着人類所特有的社會意義。當前,高校實施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案,涉及學生在公寓裏的表現內容較少,為“兩面人”或是那些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無意中打開了方便之門。實際上,我們在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考核的同時,可以充分發揮綜合測評指揮棒的作用,加大對學生在公寓的日常行為表現的測評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實行大學生思想品德實踐學分制,把測評結果或實踐課學分作為入黨考核、評優評先、評定獎學金、助學貸款的重要依據,既有助於規範學生在公寓的行為,又能充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

二、在公寓管理中融入心理學的思想教育模式現實意義

以公寓為管理中心融入心理學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突出了思想教育在公寓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融入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了單一管理對學生心理認識不足的弊病,有效地配合了學生活動的開展,深化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和效果,有力促進了學生工作的發展。突出效果有:

1、信息反饋速度快。在以輔導員為管理高端的管理模式下,所有的信息流動是以金字塔式的發散傳遞,強化了信息傳遞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暢通了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聯繫通道,明確了個人在傳遞鏈的主體性和所要承擔的責任,提高了上傳下達的效率和準確性,克服了以往權責不明,學生相互推委的弊端,從而使學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更加順利地深入公寓。

2、遵循心理規律,重視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中。高校後勤的社會化,使得公寓的管理在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下更加透明化和服務化,形成了寢室有思想堡壘,自我管理有相互制約和監督作用,有力地帶動了寢室的整體工作,使學生管理者即時瞭解隱患存在和發展的狀況,從而為科學地處理事故隱患,將事故的隱患及時地消滅在萌芽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和寶貴的防範時間。

3、思想優勢明顯,工作易到位。在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過程中,對學生公寓內學生的管理,特別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為管理,始終是高等學校的一項主要責任,決不能簡單地推向社會,更不能削弱甚至放棄管理。使學生工作的開展既有安排佈置的統一又有思想上的積極動員,有效地使學生工作深入到同學們中去,活動的開展也豐富和有意義,從而降低了學生管理者的工作難度,為形成集體凝聚力和工作上的合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以公寓為中心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得到彰顯。隨着學分制的不斷推進,原有的班集體概念正在不斷淡化,因此合適的思想教育模式對於推進學生工作的深入開展,強化集體意識,深化學生主體地位,有重點有層次地開展學生工作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與學生生活關係最為緊密的學生公寓,不僅使學生管理者更加高效快捷地管理學生,更使思想工作的陣地轉移到學生生活的核心地帶,為學生管理的細緻化、深入化、層次化作了良好的鋪墊。儘管其存在有形式較單一、內容不夠豐富的問題,但對於正在發展中的高校來説,不失為是一條有效途徑。以公寓管理為中心地位融入心理學的高校思想工作模式始終是學生工作者不斷探索研究的問題,不論改革怎樣發展,學生的思想教育陣地不能社會化,因此從素質教育的大局出發,我們應當在創新與穩定中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以公寓為中心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七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壓力與日俱增。而大學生正處於向社會過渡中,各方面發展還不盡完善,更易出現心理問題。相關調查顯示,心理障礙已成為近年來大學生休學、退學的第一位原因。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越來越不容樂觀。儘管許多機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開展了各種調查和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結論是一致的,即佔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大學生面臨着學習、交際,情感,擇業等多重壓力,每位大學生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遭遇種種挫折,而有些大學生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如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引導,會影響他們的學業以及生活,乃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因此有必要對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瞭解大學生一些基本心理問題,適時提出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對策,緩解大學生壓力,並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

2常見心理問題

2.1方法

採取整羣抽樣的方法,從重慶大學心理諮詢機構選取2009年度四月和五月份做心理諮詢的同學119人,以來訪者的登記的基本資料為依據。

2.2數據分析

我們對來訪者的情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2.2.1基本情況

學校心理諮詢機構處於免費的,避免了經濟問題帶來的來訪者的不公平性。從四月份和五月份的數據看出,來訪者中本科生87人,研究生32人(X2=17.9,P<0.05*);男生62人,女生59人(X2=0.27,P>0.05);理工科95人,文科24人(X2=42,P<0.01**)。大約10%的來訪者是在輔導員、同學或家長陪同下進行諮詢的,其餘的都是自己主動來做心理諮詢的。其中42個來訪者並不是第一次來諮詢。

2.2.2心理問題歸類

從來訪者的心理諮詢問題來看,分為一般的心理問題和嚴重的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是指近期發生的,內容尚未泛化,反應強度不太強烈的情緒問題,能找到相應的原因,思維合乎邏輯,人格也無明顯異常。而嚴重的心理問題指持續時間較長,患者很痛苦,嚴重影響生活的一些症狀。

3討論

3.1基本差異分析

3.1.1性別,年級差異

來訪者在性別方面並沒有出現差異,即兩者的求助程度相差不大。而以往的研究認為,女生比男生更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因為女生獲得的社會支持普遍高於男生,女生在情感交流及人際中比男生更能釋放自己的情緒。但是此處的男女差異不大,可能與調查的總體樣本有關,即此所學校的性別比例原本有懸殊,工科院校的男生比女生多,所以出現了諮詢中來訪者的男女性別差距不大。同樣,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科和文科的基數比例也不一樣,造成了差異。

3.1.2諮詢次數差異

從這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有幾乎三分之一的同學不是第一次諮詢。我們上面提到,因為學校諮詢結構的免費,一方面排除了因經濟因素造成的不公平,同時也有弊端,有少數同學覺得諮詢很舒服,似乎上癮了,諮詢的次數頻繁。而學校諮詢機構的師資畢竟有限,導致了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同學得不到幫助,涉及到資源限制問題。

3.2心理問題

進入大學後生活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有些大學生出現了不適應,學習方面的吃力,人際交往的困惑,情感上的困擾,就業上的擔憂等一系列問題,也有因此出現焦慮過度,失眠,抑鬱等嚴重影響學習生活,更進一步加劇了心理問題。

從上面的調查中看出,人際交往(23.5%),學習(16.8%),情感(9.2%),就業(8.4%),經濟(8.4%),抑鬱、焦慮、軀體障礙(10%)也佔了很大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其他問題,如家庭問題等。

3.2.1人際交往方面

人際交往在大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大學生活的劑,當人際關係不當時,或者感到不被他人接受時,會感到壓抑等狀況。主要表現在當與他人意見分歧時,不能有效的溝通,化解問題,尤其表現在同宿舍的同學身上,諮詢中發現大一、大二的女生尤為嚴重,因為女生一般比較敏感,加上大一、二同學交際經驗不足,往往在遇到問題時不能控制彼此的情緒,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3.2.2學習壓力

學習方面主要是針對本科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學習方式與以前發生很大的改變,老師不再是就每個具體的小題進行解答,而是方法和方向性的指導,而新生還不能完全適應,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思考,工科的學生更為明顯。造成的學習壓力很大,有些同學甚至因此導致暫時的焦慮,失眠等。李敏等人也有相關研究。

還有一方面是大四的畢業生面臨就業和考研的衝突,不知道是否繼續學習,深究原因,可能與缺乏目標,逃避目前就業有關。有一大四學生,談及自己因為學習感到焦慮,本專業出現掛科,又想考外專業的研究生,在矛盾與衝突中,無法正常學習,深感痛苦之極。

3.2.3情感方面

情感方面的問題,主要是針對本科生的高年級及研究生。在戀愛中不知怎麼正確處理感情,加上一些出現同居等問題,而大學生沒有很多人生經驗,在雙方出現問題時,不能夠寬容忍讓對方,有男生甚至出現毆打女方的行為。特別是一些即將面臨畢業的各種問題造成的情感困惑。

3.2.4經濟壓力

經濟反面的壓力,一些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或者因為長期的消費一直來自家庭,感到有壓力和內疚。

3.2.5稍微嚴重的心理障礙

從來訪者可以看出,抑鬱,焦慮等問題可能是因為長期情緒得不到發泄,自我要求高等導致的,而且這些症狀在新生上有遞增的趨勢。近來的數據表明,新生的壓力很重,容易出現一些學習壓力或適應等方面的問題,進而導致抑鬱焦慮甚至失眠,這種狀況又繼續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針對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一些被診斷為神經症(持續時間數月,來訪者很痛苦,影響社會功能),包括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及軀體障礙。還有一些精神障礙的,我們依據嚴重程度上報學校,並轉介相關醫院機構進行治療。對於有抑鬱、強迫傾向等身體有些不適感的,可以進行定期諮詢(每週一次),提高來訪者自我調節能力及壓力應對能力。

4改變措施

為了大學生更好的健康成長,學校及相關機構應該採取積極措施,讓大學生意識到有心理問題應該積極的求助,通過多種方法緩解大學生壓力,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4.1預防為主

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應轉移到積極預防為主。以往的重點是關注心理有問題的同學,但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是生活中的各種事件產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要針對所有的同學,要以預防為主。

首先,要讓同學瞭解到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及普遍性,任何人都會發生心理問題,不要看成精神障礙,客觀的認識心理問題。其次,要大學生認識到有問題時,就應該積極的求助,或者和同學老師溝通,如果有需要隨時去聯繫學校的心理諮詢機構,積極的對待情緒等各種不適。

4.2開設公共課及團體輔導

學校也要針對全校同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定期團體輔導。王玉(2009)研究發現,通過給大學生開設《健康人格心理學》後,學生主觀報告和實際測得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提高。師範院校大多開設心理教育方面的課程,而隨着今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容樂觀,一些工科院校也逐漸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積極的開設課程並對輔導員進行相關心理培訓。

心理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團體輔導相關的活動對於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有改善。裴利華(2009)通過對比研究,對實驗組大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個別諮詢,心理健康教育,發現實驗組的同學心理幸福感和健康程度明顯提高。通過一些公開的輔導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調節和緩解作用。我校每週一進行心理團體輔導,學生也踴躍報名。在團體輔導中體會到合作、團結、傾聽,對人際關係有很大改善。

4.3學校心理諮詢結構的完善

學校心理諮詢機構的完善及規範對心理健康工作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學校心理機構實行免費制,對於所有的學生進行開放,排除因為經濟原因造成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學校心理機構應該嚴格遵守心理諮詢的相關規定,除了特別重大的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外,應嚴格為同學保密。一些同學總是擔心自己的祕密被他人知道,感到尷尬,而排斥心理諮詢。而學校心理諮詢結構,彌補了輔導員在這方面的不足。

同時心理結構的完善,要進一步針對嚴重心理障礙的,神經症及嚴重的人格障礙及精神障礙的同學進行認真診斷,並進行相關醫院結構的轉介,嚴重的可以考慮讓學生休學等,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參考文獻:

[1]俞少華,張亞林。我國大學生心理輔導現狀。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02,16(2):131-132.

[2]袁玉華,晉輝勇,趙擁軍。大學生因病原因分析。中國學校衞生,1998,19(6):461-462.

[3]陳麗文,胡凱。長沙市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思考。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2,(3).

[4]樊富民。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13-18.

[5]李敏,於威。2000名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心理健康,2009,16(1).

[6]李殿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2).

[7]王玉。人格教育對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實效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9,17(2).

[8]裴利華。積極心理輔導綜合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9,17(1).

大學心理學論文 篇八

關鍵詞:自殺;心理學;文化

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自殺已成為我國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總的自殺率為23人/10萬人,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按照此統計結果推斷,一個有約800萬人口的城市,每年約有1600人死於自殺。自殺不僅僅是一個人自己結束生命這麼簡單,它同樣給親朋好友等人羣帶來巨大傷害。據統計,一般一個人的自殺至少能夠對6個人造成巨大影響。此外,自殺還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重大的經濟負擔。

一、自殺者的心理特徵

一般都認為,想自殺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徵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誰也幫不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絕望,想以死來解脱困境。具體的講自殺者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在自殺前都會有意或無意地表現出明顯的異常行為,如獨處,沉默寡言,生活規律紊亂,情緒極度低落等等。美國心理學家格羅布等人的有關研究,確認了青年期個體潛在自殺徵兆的30條線索,其中70%的人表現出抑鬱現象,包括絕望、悲哀和冷漠,還表現出某些行為上的跡象,包括進食和睡眠等。格羅布認為,青年期自殺的最大預兆是“嚴重的、長期的心理能力喪失",這種心理能力的喪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於外部行為中。美國自殺協會主席希尼亞﹒帕佛認為,行為和習慣的突然改變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潰的信號,這種行為的異變表現為容易感情衝動,愛發脾氣,不合羣,情緒低落,甚至於飲食和睡眠也受到影響。

二、自殺的心理過程

2.1自殺動機的形成

個別學生在遇到挫折或打擊時,為逃避現實,將自殺作為尋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學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對大學生活難以適應,成績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無意義,便決定以自殺來尋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殺者將自殺作為對自己因做錯了事的懲罰,作為自罪自責心理的補償。如一位大學生在中學時,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進入大學後,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自感對不起父母和鄉親,在強烈的自罪自責心理驅使下便採取了自殺行為。此外,有的把自殺作為報復手段,從而使有關的人感到內疚、後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學生的父母離異,對他的學習、生活不聞不問,給他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創傷,在學習上、生活上幾經挫折後,他萬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殺來報復其父母。

2.2心理矛盾衝突

自殺動機產生後,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殺者陷入一種生與死的矛盾衝突之中,難以最終做出自殺決定。此時,自殺者會經常談論與自殺有關的話題,預言、暗示自殺,或以自殺來威脅別人,從而表現出直接或間接的自殺意圖。實際上,我們可以看作是自殺者發出的尋求幫助或引起別人注意的信號。此時,如能及時得到他人的關注,或在他人的幫助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自殺者很可能會減輕或打消自殺的企圖,這也是自殺行為可以預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礎。但周圍的人往往認為常喊着要自殺的人其實不會自殺,因而不太關注欲自殺者發出的信號,以致痛失救助良機。

2.1自殺者平靜階段

自殺者似乎已從困擾中解脱出來,不再談論或暗示自殺,情緒好轉,抑鬱減輕,顯得平靜。這樣周圍的人真以為他的心理狀態好轉了,從而放鬆警惕。但這往往是自殺態度已經堅定不移的一種表現,當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殺者心理狀態好轉的表現。因為發展到這個階段,自殺者認為自己已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再為生與死的選擇而苦惱,他們不再談論或暗示自殺,甚至表現出各方面的平靜,目的可能是為了擺脱旁人對其自殺行為的阻礙和干預。轉三、自殺的原因

3.1自殺的心理因素

大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可能面臨的心理問題同樣具有青年期的特點。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青年期個體所面臨的最大心理問題可歸結為兩點,即人格順應和情緒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會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識的發展促使個體與社會不斷髮生衝撞,產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學習、工作與戀愛之間的矛盾,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決這些矛盾,決定了個體能否順利地實現人格的良好發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強烈使青年期個體處於“疾風怒濤”的狀態。日本心理學家依田新指出:“青年處於兒童和成人之間的中間世界,所以內心動搖大,情緒的緊張程度一般較高,對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一時陷入被打敗似的悲痛裏,一時由於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時又由於失意而俯首頓足,情緒如此不穩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個特徵。”能否調控這種具有兩極性的情緒也是個體能否順利度過青年期的條件之一。在很多的大學生自殺案例中,幾乎每位自殺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礙和情緒失調,這兩個因素在導致他們自殺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與一般個體青年相比,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富有理想和抱負,憧憬未來,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對較多,包括實現自身價值、受人尊重、愛情和審美等等。除生理上的發育成熟與文化知識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完成的是個體角色的定位以及獨立性的形成,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狀況與將來的角色協調起來。同時,當今的大學生所面臨的社會環境是社會變革及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大學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時地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面臨巨大的挑戰。這些心理特點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上的反差,導致各種心理挫折,因而更易於形成自殺機制。

3.2自殺的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上的因素以外,還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對自殺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大學生本身就是處在時尚潮流中的一個特別的羣體,他們不僅常常是時尚的先鋒,還是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的擁有者,然而他們也是自殺的高危羣體。他們擁有無限美好的明天,但他們卻選擇結束自己年青的生命。他們擁有愛自己的親人,但卻選擇了讓自己的家人嚐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為什麼呢?瑪格麗特•米德在《薩摩亞人的成年》中曾説: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安不是生理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那麼大學生由抑鬱、不安而導致的自殺現象背後,又有着什麼樣的文化原因呢?

首先,從家庭方面看。今天的大學生多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獨生子女。他們的父輩們從改革開放政策中獲益,紛紛脱離了以前的貧困。然而在這個什麼都離不開科技的年代,他們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不過沒關係,他們有孩子,孩子可以彌補他們的這種缺失。法國名人拉康曾説,孩子的慾望就是父母的慾望,這句話在中國的父母親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將自己曾經沒有實現過的願望全寄託在孩子身上,他們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學習成績永遠是最好的,上的大學也要是名牌大學,每天孩子的三餐都要準備得妥貼,心理才覺得踏實,每年大學聯考考場外面焦急等待的家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們認為自己以前家裏窮,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現在有這個能力就一定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這種想法固然沒錯,但是,這個好的環境若是包括早晨為孩子在圖書館佔座位,中午為孩子在食堂排隊打飯,晚上陪孩子上自習。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能健康嗎,能承受得住嗎?有個案例中,一位大學生便是因為這樣的一位父親而自殺了。所以從這點出發,我們在關注大學生自殺現象本身時,或許也應該把視角轉向他們的父母親。

其次,從校園文化看。現在的手機、網絡的迅猛發展給校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單就網絡而言,對學生的生活方式、人際交往就帶來很大的改變。一方面網際空間好比一個巨大的城市,有圖書館、大學、博物館。可以在這上面看到許多寶貴的資料。另一方面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且社會性和規範性比較弱。在現實人際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職業、金錢、容貌、家世等交際主體的社會特徵和社會地位,在網上的人際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顧;在現實交往中在遵守的一些社會規範,在網絡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網絡技術要求去操作,就可順利完成網上人際交往。這種弱社會性、弱規範性的網絡人際交往,也容易使一些人暫時擺脱現實社會中人際交往的諸多煩惱,這樣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將許多時間用在網上衝浪,而疏遠與身邊同學的聯繫。然而網絡畢竟是虛擬的,它並不能解決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困惑,這也使許多學生常常感到很孤獨,在鬱悶時、遇到煩惱時覺得找不到人説話。網絡一方面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給人帶來了孤獨與冷漠。而本身鬱悶與孤獨常常是自殺的直接原因。

參考文獻:

[1]張君厚譯。拉康。[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