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心理學論文 篇一

心理學是我國現階段高職教育中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是其他教育類課程系列的重要基礎,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在日後的工作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新時代下心理學的教學理念、課程內容體系、教材編寫質量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就成為影響這門課程能否實現其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

一、當前高職教育中心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不清晰。就高職公共課心理學的教學而言,目前就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現象:不少高職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在日後的工作崗位上以及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很少。而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應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那些畢業生,其心理學知識卻大多是畢業後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自學而來的,或在職期間參加各種培訓或進修時學到的。教學理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也是這門課的課程體系不夠合理、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的直接原因。2.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不合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內容大多重認知而輕人格。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感覺、知覺、記憶等認知過程的講授佔了一半以上的課時,而人格部分所佔的課時比重相對較少第二,課程的實踐性或體驗性不夠。現行高職公共心理學課程內容,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闡述過多,而對這些概念、原理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應用的操作性知識介紹較少;對一般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性的知識多,對教育活動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的描述和解釋以及調控的操作性知識較少;教師講授的內容多,要求學生對一些個案進行體驗和展開討論以及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技能訓練較少。3.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首先,高職公共課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理論的講授內容過多,結合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案例不夠,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其次,我國高校中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但有些教師的課件製作粗糙,僅僅是電子化的教科書,內容乏味,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達到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積極參與投入教學,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效果。第三是在教學評價上,多采用“標準化”方法,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由於全校參加該課程考試的學生數量較多,為“公平”起見,考試方式多采用閉卷的形式,考試內容出大多有標準答案,學生只需死記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對自身人格狀態的瞭解和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調適,同時忽視了考查學生將這些原理在實踐中應用的能力,違背了心理學特殊的育心規律與教育價值。

二、高職教育中心理學教學改革研究

1.明確教學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理念首先要明確高職公共課心理學的課程功能和教學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知識、文化、觀念等時刻都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社會要求我們培養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不斷地學習並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人材,高職院校如果仍將心理學課程功能定位於傳授書本知識,只重視課程的育知功能,顯然不合時宜。除了育知(傳授知識)功能外,公共課心理學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起育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和育心(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任務。因此,公共課心理學也應確立起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樹立起科學的、正確的心理觀;會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觀點去指導教學工作,設計、實施教學活動,能夠運用所學原理分析、理解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掌握認識自我的方法,形成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技能,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講授的多樣性、科學性,同時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將基本理論與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的案例結合起來,將基本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作為講授重點。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鼓勵學生進行發現式學習和探索式學習。開展一些專題討論,幫助學生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心理現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心理學知識的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發揮其視聽優勢,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儘可能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心理學教學的吸引力。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公共課心理學的課堂轉變為學生樂於參與的開放式課堂,通過這門課的有效學習,使大學生熟悉自身的心理髮展特點,認識自我,瞭解社會,並運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指導自己的社會交往行為,優化個人的心理素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心理學論文 篇二

1引言

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人、車、路、環境與管理,而多年來各國的研究表明,在導致交通事故的所有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對交通進行管理,對交通事故進行預防是當今中外學者熱議的課題。

2我國交通心理學研究概況

國外從20世紀初就開始進行了對交通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在交通參與者心理、道路管理、設計以及立法等方面都有較為系統的研究。我國交通心理學的起步雖然比較晚,但經過學者們的共同努力,在過去若干年中,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駕駛員的知覺和認知研究

對駕駛員的知覺和認知的研究是國內外交通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部分,我國主要集中於知覺方面的研究,對記憶、注意等高級認知過程涉及還較少。

(2)駕駛員狀態研究

主要為壓力、疲勞、喚醒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3)駕駛員個別差異研究

研究人格和生活方式因素對交通事故的影響。

(4)駕駛員評估研究和診斷研究

研究假設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適合做駕駛員,主要通過心理素質、駕駛適應性研究等對駕駛員進行評估和診斷。

(5)駕駛員訓練研究

交通心理學不但應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理論根據,減少交通事故,而且還承擔訓練駕駛員的任務。

(6)道路設計研究

交通參與者如何感知道路環境,如何加工環境信息是道路環境設計的關鍵。因此道路環境設計不僅應當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而且必須考慮交通參與者的心理因素。

3交通心理學研究方法

交通心理學主要有以下七種研究方法。

3.1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通過對交通客體的直觀觀察獲取信息,從而得出判斷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3.2實驗法

實驗法是實驗者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條件,影響被實驗者心理的發生和發展,從而進行研究的方法。實驗者稱為主試,實驗的對象稱為被試,所研究的因素稱為變量。實驗法可分為兩種: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3.3追蹤研究法

這種研究法就是對一些經常造成事故的駕駛員進行長期追蹤調查,查明其違章肇事的心理原因,為駕駛員訓練和甄選提供心理依據。

3.4個案法

個案法是一種叫古老的方法。它是由醫療實踐中的問診方法發展而來。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與追蹤研究法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3.5心理測量法

這種方法是用規範的試題和相應的量表,對被試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徵的個別差異進行測定。道路交通心理學中常用的心理測量方法有視角測量、注意分配測量、反應時間測量,以及被測試者性格和生物節律測量等。

此外,問卷調查法也是常用的交通心理學研究方法,其形式與心理測量法較為相似,但在信度和效度上可能會較差,但只要能設計合理、科學的調查項目或問題也能獲得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3.6數量統計分析法

數量統計分析法是在蒐集和處理研究資料時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道路交通心理學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可以使研究結論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使一些交通現象導致的結果更易於被人們把握。特別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行大規模的統計運算和定量或定性分析已成為可能。

3.7駕駛模擬實驗法

駕駛模擬實驗,是藉助一系列儀器設備以及預先建立的數學模型,設置一種十分近似於真實駕駛的情境,在其中通過控制和改變一個或一組環境條件來研究駕駛員某種心理心理現象和駕駛動作的方法。

4交通心理學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4.1在機動車駕駛人管理中的作用

4.1.1分析機動車駕駛人的不良心理特點

經過研究,駕駛員往往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目心理;(2)僥倖心理;(3)逞強心理;(4)逆反心理;(5)保險心理;(6)急躁心理;(7)驕傲心理。

以上駕駛員的心理規律,可以通過簡單的觀察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追蹤調查法和個案法獲得。對於以上不良心理,作為管理者、執法者,應充分重視,將其作為在執行公務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應用各種宣傳手段,用合適的形式使機動車駕駛員真正認識到在駕駛機動車時應注意的問題,防止在不同的交通環境、情境下做出後悔終生的事。

4.2在非機動車駕駛人管理中的作用

我國是自行車的王國,自行車的數量佔非機動車總數的絕大部分,因此,對非機動車駕駛人尤其是自行車駕駛人的研究,在預防交通事故、規劃交通管理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4.2.1非機動車駕駛人心理特性分析

同時通過觀察與追蹤調查,不難發現非機動車駕駛人具有以下幾點心理特點:

(1)着急、超越心理。非機動車駕駛人往往為了趕時間產生此種心理,經常表現為快速、冒險、猛拐、硬鑽等現象。

(2)對通行空間的佔有心理。非機動車駕駛人都喜歡平坦寬敞、車流較少的道路,而實際情況往往不能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因此,他們就會不斷的超越穿行,擺脱擁擠。

(3)膽怯心理。這種心理往往出現在那些初學者身上,通常表現為遇突發情況不知所措,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4)隨機應變心理。非機動車駕駛人一般比較自如、從容,精神不太緊張,警覺低,注意力分散。經常表現為東張西望,易受到周圍景物的影響而轉移視線。有同伴同行時往往結伴並行,邊走邊聊,車速過慢,對後面騎車人全然不顧。當以較高速度騎行時,路線不固定,超車現象增多。遇到熱鬧就停下來圍觀,遇路障就盲目繞行。這種隨意性行為的產生,多是因為非機動車駕駛人對自身行為給整體交通秩序帶來的影響沒有足夠的認識所致。

(5)異常心理。非機動車駕駛人特別是騎自行車的人經常出現以下幾種異常心理及行為特徵。

爭強好勝:大撒把,見車就超,見空就鑽,橫衝直撞等。

愛衝動:被人超車或稍有碰撞,就火冒三丈,不甘示弱。

騎車嬉鬧:這是在年輕的騎車人當中經常出現的行為。

4.2.2研究方法應用舉例

對於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研究,我們還是較多的採取觀察法,因為他們的行為本身比較簡單,同時還可以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及數量統計分析法。

研究人員曾經通過觀察法對自行車羣體的素質進行了研究。他們通過觀察不同時間段內自行車羣體在有無交警執勤情況下闖紅燈的比例,得出了“自行車交通羣體素質不高,主動遵守規章意識差,必須通過適當科學管理來實現秩序的正常”的結論[1]。

4.3在行人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國內相關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獻,大部分焦點均着重於探討駕駛人道路交通行為和交通事故現場的肇事原因分析,對於行人交通行為的研究很少。

4.3.1行人心理特性分析

對於行人的心理研究,我們主要運用心理測量法、問卷調查法和觀察法等出結論,總結行人違章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特點:

(1)僥倖心理。認為即使自己違章行走也不會有危險,因為機動車不敢撞人。這是我國大多數行人違章的普遍心理特點,這種心理過高地依賴機動車駕駛員遵章行駛。

(2)貪圖個人方便。有的行人明知應當遵守有關的交通規則,但常常為了滿足個人一時需要,或為了縮短自己的行走距離,或為了減少行走疲勞,或為了迅速到達目的地,就故意違規抄近路穿行。

(3)從眾心理。當許多人同時橫穿道路時,如果有一人帶頭闖紅燈或抄近路穿越,其他人經常紛紛效仿,造成法不責眾的局面。而且許多行人認為隨行的行人似乎是一道屏障,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盲目的安全感,即不顧及交警的指揮,也不避讓機動車或與機動車搶行。

(4)行人認為即使違章也不會受到嚴管。許多人之所以敢步行違章,是由於認為交警主要是管機動車的違章,一般無暇顧及行人,所以違章行走也不會產生心理壓力,因為不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也不會有其他影響。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總是認為只要機動車撞行人,由機動車主承擔責任,而不應由行人承擔責任,側重於保護行人,交通執法的重點也大多放在機動車違章上[2]。

4.3.2研究方法應用舉例

國內在行人交通設計與控制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多為理論性成果,未與實踐相結合,因此難以確定其對行人心理和行為的影響程度。

(1)交通設計及信號控制因素。OwenKeegan等研究了愛爾蘭首都都伯林的行人倒計時信號燈對交叉口行人過街行為的影響[2]。結果顯示,在倒計時信號燈設置後,行人遵章率從65%提高到了75%,倒計時信號燈對減小行人違章率有較大作用。

(2)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其他環境因素對行人過街的心理及行為也有較大影響。任煒通過對不同區域行人交通特性的觀察並運用統計分析法,得出結論:不同區域穿越人行橫道的行人羣體及交通行為是不一樣的。在住宅區以老年人為主,在商業區,則以青少年為主。在不同地域環境的影響下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的速度存在着顯著差異。商務區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的速度要遠大於住宅區,青少年在通行速度上要高於老年人。

綜上所述,利用合適的交通心理學研究方法,可以客觀的瞭解和掌握不同的交通參與者在不同交通環境、情境下的心理規律及特徵,以此作為交通管理者和執法者開展工作的依據,科學、有效的管理交通活動,保護人民的人身和合法財產不受侵害。

4.4培養和選拔優秀的駕駛員

汽車駕駛模擬器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它有着很高的研究價值,尤其在培養和選拔駕駛員的方面。

4.3.1駕駛員的培養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終極目的是以最小的經濟成本,培養學習者良好的駕駛技能,使學習者在實際的道路交通環境中,能根據已經掌握的交通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和經驗,經過敏鋭的觀察、分析、判斷而選擇合乎規則的動作,以準確的順序、熟練的技巧將肌肉、骨骼運動和相應的神經系統聯結構成自如的操作活動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駕駛模擬器訓練畢竟只是模擬訓練,它不能完全替代實車訓練和其他傳統培訓方法。實訓中,還需根據訓練科目和訓練目的,將駕駛模擬器和實車訓練、教練員講解指導等傳統方法結合應用。

4.3.2確定合格駕駛員標準

駕駛模擬器不但能使學員得到更真實的駕駛環境,從管理者的角度,駕駛模擬器更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很容易得到模擬器駕駛人在駕駛演練過程中的各項生理指標的數據,並加以處理。

藉助此項功能,我們可以制定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的標準。

首先,選取一批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駕駛員,這批駕駛員應具有較低的事故率。

然後,讓被試上駕駛模擬器,主試不斷變換各種交通環境(如堵車,高速公路,急轉彎,高速會車等),記錄被試在不同交通狀況下的心理數據如腦電圖、心電圖、血壓和脈搏等。

最後,整理數據,將同類被試在不同交通情況下的數據求平均值,即可確定合格駕駛員的標準。

在實際操作中,此項工作將極其繁瑣,不僅要考慮到駕駛人的年齡和性別,還要考慮被試的所駕車型、駕齡、文化程度等眾多因素,但筆者認為,其實際的價值將是極其巨大的。

5展望

一般説來,一門學科發展的程度如何,主要看它的研究方法達到了什麼水平。在交通心理學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是借用心理學的實驗法和測量法。當然,這兩種方法在交通心理學的研究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今後還應大力推廣使用。同時也應該結合交通心理學的實際,對這些方法加以改進,使之具有該學科的研究特色。另外,可以預言在今後的研究中,個案分析法和追蹤調查法將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因為從總體上講,實驗法和測量法都是一種羣體水平上的研究,要完整地揭示事故中人的因素的作用,個體水平上的微觀研究也是不容忽視的。對某位駕駛員或某起交通事故進行具體考察、追蹤探討,也不失為預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一種有意義的嘗試。無論是實驗法、測驗法,還是個案分析法、追蹤調查法,若能與安全性高、費用較低可進行分解式研究的計算機模擬聯繫起來,其研究前景將更為廣闊。

目前,我國機動車的保有量飛速上升,交通事故也是時有發生,總結原因,還是人的因素。設想如果提高了駕駛員的標準,那麼很大一部分不適合駕駛機動車的人就沒必要購買機動車,如果機動車少了,那事故率就有可能下降。同時,上路駕駛員的素質提高了,這樣將給我們的營造一個更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那麼交通事故很可能就會大大減少,伴隨而來的還有其可以改善環境。

誠然,駕駛員標準的確定還要考慮到經濟因素或其他未知因素,同時駕駛模擬器更可以用於車輛的設計與製造,鑑於筆者的專業性質和水平有限,在此不做更多論述。

6結語

道路交通活動的最重要的參與因素還是人,只有將人的因素把握好,並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研究,以人為本,道路交通管路活動才能順利地開展,才能向現代化的管理目標更進一步。

交通心理學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當中的應用相當廣泛,筆者水平和時間有限,文中不能盡述,同時也難免出現不足和紕漏之處。

心理學論文 篇三

1設計本體與行為心理學

設計是一門邊緣性學科,能與許多學科相結合。行為心理學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狀態,尤其是對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科。在設計過程中,應用行為心理學主要是為了獲取用户最根本的想法、需求。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社會、成長等因素的影響,學會了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想法。貫穿於整個設計過程的用户研究,目的是為了從用户那裏獲取信息、發現缺點和不足,發掘潛在用户需求,並找出解決辦法,對現有產品或系統進行改進。因此我們選取用户研究中常用的人種學訪談法為例,來討論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利用行為心理學更好地挖掘用户的潛在需求。

2設計過程與行為心理學

2.1人種學訪談主要內容

人種學訪談(EthnographicInterview)是與用户對話、討論其日常生活和環境,類似於傳統人種學的調查方法。它深入體驗和了解用户世界,並獲得親身經歷的想法和見解,主要記錄訪問者與用户對話、討論日常生活和環境。

2.2人種學訪談中行為心理學的解讀

訪談最首先要制定訪談內容以及訪談所用到的器材如錄音筆、攝像機等。抵達現場之後,迅速與當地人羣拉近距離,多提互動性問題,如“你能給我演示一下嗎?”。同時向其重複所聽到的內容,藉此確認觀察結果是否有效。

其中,調查員和受訪者互動的根據是受訪者身體語言的映射。這種基於行為心理學的身體語言研究,能夠便於調查員更全面地瞭解受訪者的潛在需求。

(1)受訪者面部變化。受訪者用身體另一側撫觸耳朵,則表示某種視覺阻斷行為,想要通過身體扭曲來造成一個壁壘,表明他想要擺脱當前話題,利用這個間隙找到一個新的出路。而耳朵的輕微刺癢感卻是有助於加強受訪者正面信息的,用身體同側手去撫觸耳朵,表明他們對這個話題的愉悦性。受訪者如果把手放在下巴處,甚至移向下顎處時表明他的狀態是心緒不寧、神情緊張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安慰行為。如果放在下巴處的手腕彎曲或轉向他人,通常表示受訪者心情不錯,而手腕僵直則表示受訪者內心的緊張。

(2)受訪者軀幹變化。受訪者做出傾斜軀幹的動作反映了邊緣大腦對距離和避讓的需求,人們不僅會將軀幹轉離令自己不舒適的人,還會漸漸轉離那些沒有吸引力或令人厭惡的事物。由此更有利於判定受訪者對於調研產品的真正態度。

(3)受訪者腳和腿部變化。受訪者把腳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椅子後面)而且會在一段非常時期保持這樣的姿勢,表明他的不舒適性,或者正在承受某種壓力。這時需要調查員注意且轉變問題方式。行為心理學表明在整個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的腿和腳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存,因此,它們是身體中最誠實的部位,能向觀察者傳遞最精確、最無保留的信息。快樂腳,是指高興時雙腿和雙腳一起擺動或顫動,是一種非常可靠的信號,表示參與者的愉悦心情以及這是他想要的結果或事物。訪談過程中當受訪者將腳背向一側,腳踝相對時,表示他可能對正在討論的內容不感興趣,或者不想再配合下去,也可能是表示對正在談論的事情不認同。將腳部動作從左右輕搖轉向上下踢動時,説明他一定看到或聽到些消極或不高興的事情。這時就需要調查員調整訪談方向以及對受訪者進行詢問,以確保收到的用户信息有效。

(4)受訪者舒適與不適線索。當受訪者感到舒適時會敞開自己的身體,向別人展示更多的部位。此時行為就會產生同步性。而非同步行為是一道壁壘,更是影響面談或討論結果的一種障礙,其中心口不一的表現,如被訪者説“我喜歡這個顏色”卻在同時輕輕搖頭,這也是一種形式上的非同步行為。身體也會通過非語言形式來表現不舒適感。受訪者會將身體移開,以起到阻隔或保持距離的作用,還會重新調整自己,如輕輕擺動雙腳、坐立不安、扭動臀部或者用手指敲打某物,以及搓擦額頭、擠壓臉頰、摩擦頸部或者用手擊打後腦勺等。當被問到他們不願及觸及的話題時會出現視覺阻斷行為,如眼皮跳動、眨眼頻繁等。

2.3人種學訪談中行為心理學應用要點

(1)訪談過程及問答技巧要點。在訪談過程中,與受訪者訪談時要找一個清楚的視角,不要在雙方之間設置任何障礙,這樣才能更全面的觀察受訪者的動作以及便於攝像機記錄。在訪談的最開始讓受訪者放鬆下來,才能更快速地進入交談話題。在提問時,先深入淺出問一個問題,然後停下來,利用這一段時間觀察對方的各種反應,給受訪者一些時間去思考和反應。一連串的詢問常常導致受訪者不經思考而隨意回答,不僅使受訪者感受到壓力,也使得非語言線索變得模糊。當受訪者的回答並不能讓調查員滿意的時候,只需要繼續看着受訪者,他就會繼續對這個問題進行補充解釋。

(2)認清訪談中受訪者的真實想法。調查員不僅要注意受訪者回答中的隱含意思,即潛台詞,還要有效結合被訪者的身體語言判定受訪者的真實想法,要對訪問的結果、被訪者的觀點持必要的懷疑態度。在後續的訪談中,調查員隨意從側面問出前面相關問題也是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驗證受訪者的觀點,使前後有一個邏輯呼應,也可以證實受訪者先前回答問題的真實可靠性。當然,大多數被訪者都不是故意編造謊言。所説的和做的可能完全不一樣,是因為他們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我們要對他説的、做的兩個方面都有清楚的認識。在Sony引BoomBox概念的案例中這點便被很好地證明,他們曾召集了一些潛在的購買者,組成焦點小組討論這個新產品應該是什麼顏色:黑色或者黃色?經過討論,每個人都認為消費者應該更傾向於黃色,會後Sony對小組成員表示感謝,告訴他們在離開的時候可以免費帶走一個BoomBox作為回報,那裏有兩堆BoomBox:黃色和黑色,結果每個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

(3)注意調查員對於受訪者的潛在影響。作為調查員要意識到自己對受訪者行為的影響,因為行為是相互影響的。如提問題不要提帶有答案的問題例如“你喜歡游泳嗎?”受訪者大多數下意識都會説喜歡,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的體現。要向他們提問“平時喜歡做什麼運動”,讓受訪者自己來回答。

3行為心理學研究對於設計的意義

進行人種學訪談我們最終要得到的是,受訪者自身的觀點和對產品用户體驗的觀察結果。這種用户觀察和用户訪談的目的是還原用户真實的觀點,其中定性研究的目的在於發掘用户潛在需求、理解用户、探索未知,定量研究目的在於驗證和細化定性研究的發現。

對於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最終目標是挖掘用户真實情感與需求,根據用户行為重新定義、提煉概念設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行為心理學在設計研究過程中的應用,以及行為心理學如何更好地在設計流程中解決用户的真正需求及隱性需求,這也體現出了設計的本質是“謀事”。整合知識和資料的集成創新,是在合理、健康地解決人們衣食住行的需求問題,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1]胡飛。洞悉用户——用户研究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

[2]唐林濤。工業設計方法[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

作者簡介:宮靜思(1991—),女,黑龍江七台河人,研究方向:用户研究。

心理學論文 篇四

社會心理學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後社會心理學研究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選擇、主宰方法偏好、理論模型構造和研究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理智轉型。或者説,在過去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苦悶,從研究程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是認知主義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後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更準確地説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範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具體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心理生態觀出現,昭示隨着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範式,在自然科學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範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組成部分。這樣做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社會心理學中小型理論爆炸性增長,一本普通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邏輯聯繫,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沉重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着各種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認識,發出不同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危機,映射着後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甚至可以説“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着對認知社會心理學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研究目不再是對人心理“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理解”,促進人心理解放。心理學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真”或“假”,因為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角度對人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人”取代“抽象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影響也眾説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人解釋也標誌着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文化轉型。

2、“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説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產物:從學科外部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心理學界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牀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結果。與“認知”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意味着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視角,它顛倒認知社會心理學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着重討論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表現?站在“文化”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文化內涵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着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角度,分析個體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個體主義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慮,文化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着積極意義。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繫,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繫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目標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適用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需要和要求,因而脱離社會生活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繫本土文化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人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心理學論文 篇五

心理學領域任何一種有影響力思潮的出現,必然會引起與之緊密相聯的心理健康教育發生相應的變化。近年來,在西方心理學學術界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積極心理學”是賓西法尼亞大學教授gman於1998年出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倡議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於20xx年在《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中正式提出來的[1]。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2],諸如健康的人格、積極的情緒、自我實現、愛的能力、自尊、意志、善良等。積極心理學將心理學研究視域轉移到關注人性、社會和生活的積極方面,是一門促進人們幸福的科學[3]。Seligman指出,積極心理學是探究人類適應複雜社會的美好行為,是關注構建人類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學[4]。他認為積極心理學彰顯的力量,是引導人們發現自身存在的原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內在既有資源,可通過對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個人心理素質和生活品質,以幫助更多的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

一、積極心理學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聯

積極心理學的誕生對整個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為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取向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一,積極的觀念。積極心理學研究人的潛力與美德,相信人類具有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成長潛力,不像傳統的心理學只看到心理消極的一面。即使是人生境遇中遭遇的挫折,積極心理學也將其視為正常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逆境經歷的挫折與障礙是對心理的檢查和考驗,人生的美好包括在逆境中經歷成長。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經歷過重大挫折事件後調整適應過來的人對生活的評價往往更趨於積極與穩定。其實,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是立足於現實的,它既關注快樂與美好,也重視挫折與危機,幸福美好的生活並非沒有壓力、挫折與困難,而是在面對這些困難時能以積極的方式進行處理。[5]積極心理學的積極理念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是:其一,積極看待學生,相信他們本身具有可挖掘的積極心理特質,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其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挖掘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力量上,這樣才能使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既錘鍊了心理品質又增強了面對逆境的韌性,進而獲得幸福美好人生的“金鑰匙”。

第二,聯繫的觀點。人的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外界環境交織成網,互相影響。積極心理學不僅研究個體心理,還研究個體在組織與系統中的心理狀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由各種要素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系統中有序運行。因此,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需要進行系統處理與統籌規劃,注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環節的聯結和整合,在設計和運行心理健康教育各個環節時運用上下聯繫與左右兼顧的做法。與此同時,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載體、模式、目標等都應堅持體系化與系統化的設計思路。

第三,發展的觀點。積極心理學要求心理工作者用更加開放和欣賞的眼光積極看待人類心理與行為,研究人的積極特質,同時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重視人的價值,致力於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要實現這個願景,其假設的前提是相信人具有發展的潛能,心理諮詢的實踐已經證明,人類心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積極心理學所持的發展的觀點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啟示,一是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他們有自我成長的動力與需求,有巨大的可塑性;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的成功,需要循序漸進,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在提升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時,要堅持增加學生心理體驗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親身實踐中獲得領悟和成長,並注意從平時工作做起,重視每一個教育環節的質量,不急於求成,也不拔苗助長。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積極心理學最重要的原理是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與測量手段探究人類的積極心理特質和品質,主要包括:第一,研究個體積極的情緒體驗和人格特質。積極的情緒體驗主要包括個體對待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積極情緒體驗,包括滿意度、幸福感、快樂、滿足、希望等。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樂觀、熱情、勇敢、包容、毅力等。積極的情緒體驗與人格特質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觀測指標,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過有效的調查測量手段對大學生的情緒體驗情況與積極人格特質進行調查,以此來設計並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內容和目標、工作模式和方法、工作工具和載體等。第二,積極心理學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即研究有助於個體成長的外在社會環境,例如健康的家庭、和諧的班級、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等。這就為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採取的組織形式提供了選擇的路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視與學生的生活、學習、交際等有關的組織聯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團隊的方式開展,最好是以學生班級、宿舍、樓棟等為單位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此同時,運用心理手段挖掘學生所處系統的積極心理資源,再將這些隱形資源顯性化,這樣,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自身經歷密切相關,能極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這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與環境的過程,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成長,從而有效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目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需要吸取不同心理學流派與思潮的養分作為教育的內容資源,積極心理學的使命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樂,更具創造力,作為培養人積極思維方式和心理品質的科學,積極心理學理應進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視域之中,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排頭兵。一是積極心理學包含了積極心理學與消極心理學的完整知識體系,從這個角度考慮,積極心理學應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視域,豐富和充實原有教育內容。二是積極心理學包含了心理素質與能力提升的內容與方法資源,從這個角度考慮,積極心理學也應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從而不斷擴大和豐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場景。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與問題

(一)單一軌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與取向影響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主要表現在:其一,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對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功能與價值認識不足,沒把積極心理學知識內容納人其中,在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對其涉及的教育內容、目標、模式、載體等的積極方面考慮不足,致使整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侷限於消極心理學領域;其二,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對大學生身心成長與發展規律考慮瞭解較少,同時沒能很好地研究國家、社會與職業對高校人才心理培養的需求,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化不足,在教育內容、目標體系、模式與方式等方面科學性欠缺;其三,高校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沒能對心理健康教育主、客、環、載體等關鍵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對這些要素涉及的不同環節統籌設計不夠,致使整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運行的生態化不足;其四,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涉及的心理素質教育價值取向不足,主要體現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沒能將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精神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從課程的地位和內容目標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附屬於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影響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構成,顯得空洞乏力

主要體現在:從地位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內容、目標的設計沒有形成獨立體系;從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構成與目標體系的設計上看,一定程度上沒有很好的將心理現象、心理理論、心理實踐和心理方法等進行科學有效的融合,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單一,停留在心理理論層面的居多。

(三)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與方法視角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單一化運行,影響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和心理諮詢為主,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消極心理問題,這就導致:其一,只有選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主動走進學校心理諮詢室接受諮詢的學生才有機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面窄,影響的羣體數量較少,也就是説,只有少數學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其二,由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間的限制,且偏重理論講授為主,學生僅能學到有限的理論知識,由於缺少體驗環節,他們不能習得對自身心理的覺察和反思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心理獲得成長的關鍵所在;其三,由於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只侷限於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囿於消極心理學視域,側重於心理問題的探究與解決,忽視了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潛力的挖掘與培養。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載體,是以課堂為載體的理論傳授和以諮詢為載體的個別心理諮詢為主,影響了其它載體作用的發揮

表現在:其一,心理健康教育載體大多是以傳統課堂授課和個別心理諮詢為主,對整個校園的大教育載體功能與作用認識和開發不足,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載體開發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課堂主陣地不能很好發揮作用,不能很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它學科的教育體系中,不能很好地調動全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二,各教育載體的互相整合不夠。主要體現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不能很好地整合與挖掘課堂教育、宣傳平台、網絡平台、環境平台、生活平台等教育空間。因此,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載體,推動相互融合與促進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五)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體系角度看,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考核督促不夠,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在驅動力不強

體現在:其一,從評價內容看,從國家到學校還沒有形成一套既科學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致使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問題、心理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幫助引導不夠;其二,從評價主體看,主要是以學校評價為主,主要體現在心理健康教育評價主體單一化,致使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與行為認知不足,不利於大學生心理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六)從高校師生的心理素養角度看,大學師生心理素養普遍不高,影響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推進

主要體現在:一是高校教師心理素養整體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自育自查意識不強。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教師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水平不高,缺乏對自我心理狀況的自省自查,心理素養不佳等。二是當代大學生心理素養存在很多不足,體現在這一羣體顯露的各種心理問題、心理衝突、心理行為異常等現象,這些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要着手解決的問題,也是影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障礙。

(七)從教學資源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嚴重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還處在探索初期,缺少規範的教材,而已有教材又是以社會本位或學科本位價值取向為主,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本位的價值取向較弱,這樣就很難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目標。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很是薄弱,表現在心理教師數量少,專業化水平不高,缺少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與技術,甚至有的教師思想觀念落後,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存在不足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的質量。

三、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啟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彰顯了需要變革與創新的方向,面對這些不足,積極心理學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變革視角,同時也增強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頂層設計的科學指導。第一,注重積極心理學全新教育理念引領,重構心理健康教育價值取向,有力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態運行。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將積極心理學工作理念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個環節,將積極心理學價值取向、內容和目標、模式和方式、教育評價、教育主體等要素的作用發揮納入科學發展軌道;與此同時,全面分析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主體、客體、環體和載體等各環節聯繫,力求使整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統籌規劃,整體運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開展構建優質“生態”環境。第二,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科學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目標體系,紮實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目標時,要根據積極心理學理念與內容建構一套科學的內容與目標體系,並將國家、社會、職業、大學生心理現狀等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同時納入其中。具體舉措有,定期調查瞭解國家、社會與職業對大學生素質的要求,定期對大學生心理狀況展開調查,及時瞭解學生心理狀況與需求,並根據學生成長規律,設計目標與內容,諸如培養大學生積極的認知品質、積極的情感品質、積極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心態等[6]。通過這樣的變革,讓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一門考試科目,而是成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與能力的得力途徑。第三,推動多元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開展,同時注重模式的選擇與整合。這就要求高校在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要根據國家、社會、職業與在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探索適應社會與個人發展需要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在開展共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拓展個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四,注重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的建設和運用,不斷調動各教育載體的積極性,增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吸引力。高校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要根據積極心理學特點,充分利用好各類載體,促其發揮作用。同時,重視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的整體建設,創建優質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生態環境,為高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創造一個良好的心育育人環境。第五,不斷提升高校教師與學生的心理素養水平,充分發揮他們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高校在推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要想辦法調動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要想辦法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提升師生的心理素養水平,充分激發在校大學生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周嵌,石國興.積極心理學紹[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OO6(2):129.

[3]王賀,陳健芷。對當代大學生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簡論[J].教育探索,20xx(3):131.

[5]謝盈盈。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2):174.

[6]王希永。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xx(4):53-54.

心理學論文 篇六

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護理心理學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合理地為學生創設情境,並讓學生無意識地融入到護理心理學教學情境中,有意識地進行學習。情境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方法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情境教學法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中的條例,在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人們的右腦用來分析形象事物,左腦用於分析抽象事物,情境教學法就是在心理學以及生理學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情境感受展開想象,增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情境會和學生的情感交融,進而提高護理心理學課堂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法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故事化是最主要的情境教學方法。

2 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2.1 情境導入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過於注重護理心理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護理心理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相關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較差。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動手的機會,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臨牀實踐能力。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必須做好教學準備,好的開端十分重要,在一節課程開始時,如果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其中。護理心理學教師可以設置新穎的標題,激起學生想要探索的興趣。

案例:教師在講解“現場急救”知識之前,首先為大家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xx年某國家舉辦動物表演活動,一頭獅子在表演中被馴獸師激怒,隨後咬傷馴獸師並衝出表演柵欄,咬傷了幾位觀眾,最後逃走。如果你們當時正在觀看錶演,在120未到現場之前,你們能為傷者做些什麼呢?”這個小故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引入了教學內容,教師隨後又提出問題:“在急救護理中應該先保護傷者哪個部位,為什麼?”通過再次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心中存在疑問,希望能在課堂中找到答案。在情境教學法下,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教材內基礎性的知識,還可以開拓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2.2 創設情境

護理心理學教師要在課程開展之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合理地進行情境設計,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中,教學效率低下。情境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參與到護理心理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二是教師要合理地插入案例,創造情境。在護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講解臨牀病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臨牀病例均來源於實際生活,是人們經常遇到的現象,這就把課堂知識和生活緊密連接在一起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舉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複習學習過的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實際表演,並在表演過程中分析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瞭解學生的情感變化。

2.3 調動積極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先聽講,然後練習,這樣不僅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時間被動的學習,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在情境教學模式下,護理心理學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蒐集教學所需要的材料,設計情境台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等途徑查找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拓眼界。情境教學法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意識,進而增強班級凝聚力。護理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而相關專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學無法和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舉例子等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4 教學總結

在護理心理學課程結束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思維模式將教學內容繪製成完整的思路圖,如果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就可以記住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在教師總結的過程中跟着教師的思路複習所學過的內容。比如:在教師講解完“微循環病理”知識以後,可以繪製以下思路圖,持續缺氧-乳酸增多-血管擴張,血管依舊保持收縮狀態。通過以上改變患者的表現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活血量在逐漸減少。二是器官內部供血量逐漸減少。三是器官功能降低。在總結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個人進行分析總結,教師要合理地提出問題,並讓學生分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2.5 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護理心理學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加強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加大教師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教師培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派遣教師外出學習;另一種是邀請專業人士來院舉辦座談會,教師可以相互交流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高職院校還必須在教師內部設置獎勵機制,對錶現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錶現不佳的教師進行適當地懲罰。

3 結語

如今,護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相對較多,高職院校又是為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護理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中進行角色扮演,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也可以增強學生直接的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學習的主導,教師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教師要適當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護理心理學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