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美術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美術教學論文 篇一

一、讓“感悟”體驗

“傳統”是保留藝術性的傳承所謂感悟,即是無需法則等抽象理解上的直覺感受和體會。在這個階段,表象上是完全的塗鴉,實質上是視角、表達方式的啟蒙,是對筆、紙、墨、水等工具、材料性能的開放式體驗。這種體驗,看似放任自由,實際上是老師有意安排下的過程。對筆墨的濃淡、粗細、強弱、長短,在這時完成是真實心理的反映,沒有任何符號化、程式化訓練的侷限與束縛。這也是説,要讓筆紙水墨成為他們意識的自然延伸。在循序漸進的課程上,我們認為,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就是歷時性地再現前人的經歷。因此,這種“創新”的方式本身就是建立在美術史的“傳統”之上。對於知識從零開始的兒童,選擇與之相應的人類早期美術門類(以中國書法繪畫為例),並加以適當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他們便欣喜地開始了“人類美術”的第一步。在課程進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價值評判。價值評判的失誤對教育的影響是致命的。兒童自身並不知道他們的作為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無善無噁心之體”,告訴他們好或不好的,往往是有“善惡”觀的我們。兒童的作品如果有令我們驚訝之處,他們對此卻並不訝異,因為他們處於“自然境界”,而不是“天地境界”。因此,感悟過程中,對孩子們作品應如何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施教者用善惡概念去灌輸或打擊了正在某一良好感悟階段兒童的美術行為,將對兒童階段的藝術天性———這一原生態的藝術能量產生誤導、打擊或是扼殺。因此,感悟傳統的教學理念也就是“道法乎天”“以史為鑑”,看似新奇,實質上其始終在傳統之中,並未越雷池半步。藝術教育除了要對美術發展和藝術精神加以重視外,不能忽略掉教育的接受者“孩子”的特點。教育對象的特點不被忽略,美術教育才能保證其藝術性,而非技術性。

二、書畫同源在兒童傳統美術教學中的意義和具體實施

書畫同源。中國畫“寫意”的要點,在於形象以外的抽象表現。“寫”比起“畫”來,不求細節的真實,而求性情意氣的傳達。孩子的作畫過程往往是天生的“寫意”,而非“寫真”,他們是通過筆墨來表達自己的喜樂。所以無論書法或是繪畫,在這時都是寫意畫。孩子們作畫的旨趣不在於呈現完美的形象,也不是有意地誇張扭曲造型,他們只是在要求畫面能順從他們個人獨有的觀感和筆勢律動的要求罷了。我們或許可以説這就是傳統中國畫的“畫如其人”。許多兒童水墨畫在追求物形和水墨效果中,忽視了用筆的法度,使筆法正軌消弭於物形的輪廓和水墨的滲化中,殊不知筆法是傳統書畫的精神和靈魂。“書畫同源”的畫字訓練,其着眼點正是放在漸被人們淡忘的筆法上,以圖從書畫最基本的形象環節恢復中國畫的筆法基礎。培養孩子對甲骨、鐘鼎、石刻書法的感情,是要加深其理解、記憶,養成以金石書法為座標的審美眼光,用之審視古今繪畫流派的筆墨質量。中國古代的視覺造型形式,一種是書寫、銘文和符號,另一種是圖畫、紋飾和雕塑。我們的教學是讓孩子關注介於兩者之間又與兩者互有重疊的視覺造型———“圖形文字”。瀰漫着無窮魅力的幾千年前的圖形文字是遠古時代宗教信仰、禮樂制度、藝術風尚的載體,也是幾千年史前文化孕育、積澱、發展、創新的結晶。它既有延續性,又有靈活性和感性的外觀,這些正符合孩子的視角和興趣。孩子的畫是無法複製的,甚至他們自己都無法複製自己,因為這些畫都是特定的時空裏,有意無意娓娓道出的真實和自然。好的兒童畫是“超再現藝術”,它們是反裝飾和反寫實的,孩子自身所特有的質樸、純真、率意、自然等藝術氣質會自然而然地展現在作品中,這些氣質是無法由後天學習苦練能得到的。因此,保護這些特質並將他們與傳統經典藝術相融通(因為這些氣質也是真正優秀傳統的氣質),是我們所要關注的課題。通俗地講,作為授方,我們應該在最好的時機把握最好的火候,而不是適得其反地用工藝去模仿手藝。孩子畫畫不是根據記憶中的形象,而是在他們看來被認為是主要的特徵,是應該畫出來的東西。作為外形的線是最顯着的,看得最清楚,所以孩子們的作品往往着重線條,忽略墨色變化。我們正以此來培養他們對線條(及用筆)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孩子們作品的透視因素是把各個部位用巧妙的方法拼湊起來,這種畫法利用了特定時刻的目視印象,卻不管各種特徵能否同時看到。他們的這種透視方法和傳統的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是如此的相似。

三、社會多元文化對兒童傳統美術教學的影響

我們看到,在孩子們的藝術中存在兩種元素,一種是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另一種是形式本身具有某種含義,這些隨意揮灑的點線雖然並不一定表現具體的對象,但有時是代表較為抽象的思維。正因為學校美術教育的展開無法完善化進行,因此,家庭文化背景此時顯得十分重要,可以説是教育的一部分。而社會文化背景也應發揮其積極的現實作用,納入到美術教育中來。真正的教育本就是多元化影響下的教育,教師之外,家長、社會背景對孩子們的影響其實至深。在孩子們恣意揮灑他們的天性才能時,往往吸引家長駐足觀看,此時,需要家長不能以成人的習慣審美條框加以評判或是誤導,會與老師的教育相矛盾。一旦家長融合其間,就給予了孩子寬鬆的發展空間。此外,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孩子們在課後得以交流的基礎。家庭文化背景的特點是單元不可替代與複製,其優點是個體差異,其缺點是不具備社會化意義,但就文化本身的多元而言,這又是其優勢。當今中國家庭文化背景的構成,與三十年前的差異已經非常之大。學歷、經濟、觀念均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個大趨勢下,家庭文化背景、家長觀念對美術教育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經常看到美術類招生考試的火熱,實質隱藏着許多家庭文化觀念的影響。家長的決策、觀念和選擇是早期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家庭之外,豐富的社會文化資源也應該成為美術教育的組成部分。博物館、風景區、古蹟、園林、名人故居、書店、民俗民藝等等,這些公共文化資源都應成為校外的課堂,在美術教育中,讓孩子們從小從歷史和自然、人文中不經意地發現到與課堂知識相對應的內容,讓他們能發現美,欣賞美,認識到美術就在身邊。而深藏在城市的各個地方的藝術家、藝人,也是孩子們應該接觸的大善知識。這有助於孩子開闊各藝術門類的眼界,觀察藝術家的創作和生活,學會初步的交流,這些都有助於廣闊的藝術視野和藝術活動習慣的養成。因此,我們認為,以感悟傳統作為美術教育新的契機,綜合課堂上的個性化引導、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薰陶、社會文化資源的滋養,組成多元化的美術教育模式,將是中國美術傳統獲得真正傳承的可貴探索。

美術教學論文 篇二

一、注重學生本身感受,教學效果不斷深入

在很多美術老師的教學課上,往往教師過於關注教學的內容是否進行完成,並沒有將學生的切身感受和內心需求放在教學的主要位置上,並沒有從學生的內心深處進行引導和教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美術教師首先要從孩子的內心感受出發,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美術課上可以帶領學生去户外進行寫生,用][大自然的豐富色彩對孩子們進行引導,在大自然中教育孩子如何觀察,如何落筆,如何進行色彩的搭配,不斷提高孩子們對色彩的認知度。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教學,學生放下了課堂上緊張的情緒,能夠很好地和老師進行互動,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又達到了深入學生內心教學的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美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教育孩子們具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教師通過輕鬆的教學氛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可以很好地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形成互動式教學,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走進孩子內心深處,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

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交流非常少,甚至在課堂上出現了“你講你的,我幹我的”這樣的現象,因此,在新教改的過程中,我們的美術老師可以積極走進孩子的內心,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孩子們觀看色彩豐富的動畫片,在動畫播放的過程中,將畫面暫停,組織學生對畫面中出現的顏色進行搶答,看誰回答出來的顏色多。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由兩組學生進行PK,看哪一組能夠獲勝,在這樣的課上,學生的注意力會非常的集中,老師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會非常的專注,在這樣的氛圍中有利於教師的教學。在競爭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作為老師可以在視頻播放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發現孩子的潛能,提高孩子們發現美的能力。

三、廣泛利用資源,調動課堂學習氛圍

美術課程具有資源廣泛,便於收集的特性。充分利用好身邊有利的美術資源,開發和利用起來,應用在教學活動中,能夠達到調動課堂學習氣氛的效果。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色彩大賽、服裝秀、美圖欣賞等有益處的活動。在色彩大賽中,組織學生利用水彩,自由搭配,美術老師負責現場指導,比賽以調配出顏色最多者獲勝,可以給予一定的小獎勵等,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服裝秀可以讓學生在美術課上穿着自己喜歡的服裝,現場走秀,其他的學生對服裝中的顏色和圖形進行發言,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提高每一個學生對顏色和圖形的辨識能力,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對於美術的認知和興趣。在美圖欣賞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從互聯網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美術圖片,在班級中進行匿名展示,最終全體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兩幅圖畫進行投票,最終以票數最多的圖片獲勝,成為最佳美圖,通過激烈的競爭可以使每一名孩子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四、及時總結,鼓勵學生多創新

充分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況是每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及時的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對學生的進步非常有利。同時,隨着現代生活條件的不斷變化,孩子們的美術功底也在加深,如何能夠不斷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每一名美術老師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例如,很多孩子在上學前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美術的啟蒙教育,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美術功底,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只講一些他們已經熟悉的內容,一定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對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這就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總結,弘揚優秀的教學方法,摒棄過去的舊觀念,認真學習新的教學實例,創新教學方法,有效地應用在國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並能夠做到及時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不同特定和能力水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斷適應新教改的各項要求,本文通過新教改中美術教學的探討,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芳宇。國中美術課程中“設計應用”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新疆師範大學,20xx.

[2]王文叢。國中美術教材中“設計應用”模塊教學與實踐的重要性探究[D]。陝西師範大學,20xx.

美術教學論文 篇三

一、鼓勵自主鑑賞,培養個性審美

美術欣賞是美術教育的基礎內容,通過美術欣賞可以切身感受到美的存在。但長期以來美術欣賞的教育缺陷在於,美術課上都是美術老師在滔滔不絕,單方面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才是美術教育的主體,提升其美術鑑賞的主動能力才是美術欣賞課成功的關鍵。如果長此以往,學生們覺得美術課堂枯燥無味,而且容易受到教師對美的影響,變得沒有主見性,有強烈的依賴感和惰性,自己不願意去發現和思考美,而是被動等待老師的灌輸。個性是美術鑑賞重要的品質之一。哪怕針對同一個美術作品,其實每個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認識的較淺,有些人可能認識的較全面;有些人可能認識到這一方面,有些人又可能認識到另一方面,因此通過發揮學生的自主欣賞能力,讓他們自己感知美術作品,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逐步提升美術鑑賞能力,是美術老師很重要的一項任務。為了鼓勵學生自主鑑賞,可以從背景介紹、學生欣賞、教師欣賞幾個方面出發。背景知識可以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歷史環境,作者的人物生平,作品的來歷,作品的流派,從而讓學生對作品有所把握,對作品流露出來的感情能有所認知,從而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鑑賞作品。學生鑑賞是培養其個性審美情趣的關鍵過程。學生首先鑑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獨立的鑑賞作品的能力,從而減少對外界和教師鑑賞的依賴,使學生在長期的鑑賞作品過程中提高鑑賞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獨立性。教師同樣需要對學生保持寬容的態度,無論其鑑賞能力是否較低,需要允許其完成獨立的鑑賞,而後教師對學生的不足提出指正意見。學生鑑賞完後,最後是教師鑑賞階段,教師一方面指正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發揮自身鑑賞作品的專業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見識到高水平的鑑賞能力,從而促進其鑑賞能力的提高。這樣的鑑賞流程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獨立的鑑賞習慣,形成個性審美情趣,並且逐步習得鑑賞技巧,增進對美術的感悟。

二、用心感悟生活,累積創新素材

對於國中學生而言,美術創新並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是空洞的、沒有任何內容的創新。美術創新是基於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觀察,對世界的仔細傾聽,對人生的積極思考,從中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通過美術創新對已有認知和知識的一種釋放和應用。通過認識的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結合自身的思考,對生活有不斷地新的認識,是美術創新源源不斷的素材積累,是美術教學創新的重要基礎。美術教師要在美術課上多引導學生欣賞自身的生活,提高其對生活認知的敏感度,用美術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世界,從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美術素材。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積累創新素材,可以給美術課堂增加了一個探討生活的環節。例如,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提供一個寬泛的主題,讓學生們去思考,並帶着疑問去生活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發現的,對自己產生強烈美景衝擊的內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記錄下來。學生通過相機、書寫、錄音、素描、漫畫等記錄身邊的美好,並將其形成了系統的展示方案,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分享自己的感悟,這種方式極大提高了學生美術鑑賞和實踐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學方法。例如,在上《身邊的物品》一課時,要求學生回去收集和挑選身邊覺得最美的物品,比如,水杯、雨傘等,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物品都可以挑選出來,並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比如,通過攝影將物品動態地表現出來,且多維度表現出來;通過素描將其輪廓和核心要素表達出來。只要能表達出物品的美,什麼表現方式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後,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和展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由於很多學生美術基礎差,他們通過素描方式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比如,對物品的輪廓沒有表達完整或者展示錯誤,比例不協調,或者顏色配比的問題較大等,可以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指導,並要求他們在指導後重新進行素描,最終素描的物品完美展示了其美麗的成分;有些同學拍攝照片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直觀地展示了物品的美;也有其他同學通過其他方式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該堂課生動趣味,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美術鑑賞和實踐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創設教學美境,激發創新靈感

美術教育應該注重美字。培養學生的美術鑑賞和實踐水平,如果離開美,其實對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和自我綜合素質提升是一種束縛,因此對美的環境營造和對美的展示和分享是美術教育很重要的環節。美術課上主要是營造美的環境,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美,並通過素描等方式展示美,美術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探索美的一個過程。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美術課上對美的展示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音樂營造美的傾聽環境,通過視頻和PPT展示營造美的直觀視聽環境,通過其他方式多維度、多方法營造探索美的環境。例如,在教《我們的校園》一課時,景色都是學生們熟知的,但學生們通過音樂的渲染,動態畫面的展示,使得大家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的美,好像每個景色都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欣賞了視頻和圖片後,由於他們體會到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展示教材中其他作品,通過圖片和色彩的配比,讓學生感悟四季輪迴的變換。領略了自然之美后,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美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各盡其能,各顯其才,將風景通過素描、動畫等方式表現出來,完成了風景創作,生成一場完美的美術創作之旅。

四、總結

總而言之,美術創新是美術教學的靈魂和最終目的,教師應該意識到之前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學生通過體會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好,思考身邊的美好,並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出來,是激發其美術創新的良好手段。因為提高了美術課的趣味性,也能讓學生較快較好地消化課程。美術創新來源於生活,且是學生的自主行為,因此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和思考,通過他們自己實踐獲得的才是最關鍵的。

美術教學研究論文 篇四

摘要:色彩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每一種色彩都代表了不同的視覺感受,對眾多色彩進行融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變化。高職的色彩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掌握色彩的變化和觀察方法。當前,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該文旨在針對高職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的措施進行分析,以提高色彩教學的有效性,保證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教學;策略

如今,人們對下一代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素質教育要求以實現孩子的全面發展為宗旨,現在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滿足於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學習。現在許多高職都要求開設美術課,在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對色彩的掌握。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對色彩的理解程度還不到位,僅僅是掌握了理論知識,而缺乏創新思維的投入,學生很難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因此,要加強學生對色彩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色彩的運用能力,從而提高高職教學中色彩教學的質量。

一、色彩教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高職院校的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過於模式化,導致原本生動活潑的色彩教學變得單調枯燥。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惰性,缺乏創新能力,其作品習慣性地採用條件色寫生理論。該寫生理論過於單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學生對色彩的挖掘和發揮。部分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師所佈置的任務而進行創作,缺乏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不佳。綜觀當前我國的高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存在知識結構膚淺、缺乏創新、形式單一的現象,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過於程式化,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正確引導學生運用色彩。一些教師很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這種教育模式面前,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描摹物象,導致其在面對藝術作品時缺乏創造力和靈性,藝術素養和色彩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色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使學生更容易融入教學氛圍,還解決了色彩教學中的侷限性。雖然很多高職學校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但是部分教師受以往教學思想的禁錮,綜合素質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依然套用僵化的教學模式,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導致課堂教學較為乏味,缺乏新鮮感,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消化。所以,高職美術色彩教學的方式方法需要改進和提高。

二、高職美術色彩教學的策略探索

1、加強信息化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操作簡單、形象生動、更具直觀性的教學新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基礎的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相互結合,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傳授色彩方面的知識時,通過三維技術、色彩對比的形式對色彩知識和色彩構成進行生動詮釋,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侷限,還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對優秀的色彩作品進行展現,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場地式展出模式,能使學生更好地對作品進行欣賞,加強了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對色彩的理解。

2、加強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色彩是作品的靈魂,是作品情感的由衷體現。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只有學生充分掌握了色彩的運用,教師的色彩教學才能算成功。在色彩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掌握色彩基礎知識,然後讓學生掌握觀察方法。教師先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寫生對象的固有色和環境色,然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創作。教師進行色彩教學之後,學生對色彩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和掌握,就會明白色彩產生的效果。這樣,學生在學習完色彩課程之後,可以靈活運用色彩,在創作作品時,可以運用生動的色彩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3、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作品的欣賞

部分高職教師在色彩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重視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以這種教學方式教出來的學生,在創作時往往缺乏創新意識。一幅優秀作品的創作,不僅僅體現在熟練的繪畫技術上,更體現在作品深刻的內涵意義上。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熟練的技術而忽視作品的內涵,那麼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千篇一律。教師應當經常組織學生欣賞一些大畫家的作品,瞭解其色彩搭配運用的方法。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最先關注的便是作品的色彩,可見色彩的表達在作品當中的重要性。學生在欣賞作品時要加強對色彩的認知,借鑑和學習別人的色彩運用方法,這對於學生對色彩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

結語

美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學科,更是學生情感內涵的體現。色彩教學在高職美術教育過程中佔據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處理好高職色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讓高職美術教育更加健康地發展。

美術教學論文 篇五

一、高等美術院校的教育特色

目前我國的高等美術教育一般設置在綜合性大學,師範大學和專業藝術學院中,各類大學的美術辦學宗旨各有一定的差異,教學方向也不禁相同,但近些年來由於全球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市場經濟,知識經濟時代浪潮的衝擊,各國教育機構為適應時代的新原則紛紛探索改革,希望建立和擴大自身優勢,提高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培養出世界最優秀的人才。我國高等美術教育也不例外。

1、綜合性大學的美術院系

綜合性大學開辦美術院系是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一個新現象,對於它學科的研究,如何定位,專業如何辦學,應如何與單科專業院校拉開距離,沒有現成的範例供參考,綜合性大學就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它應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形成自己的辦學風格。就我個人認為:綜合性大學最大的優勢是其學科無所不包的廣泛性,學術研究的系統性與深入性。高等美術教育在綜合性大學中應充分利用其優勢,發展自己的特色美術教育,加強美術學科的學術性,研究性。所以,大學本科的學習應為其升入研究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過度與良好銜接,也使本科專業的學習目標成為為作研究工作而積極準備。所以也應該加大相關專業研究教育的培養力度,逐漸形成綜合性大學美術院系辦學的最大特色。

2、高等師範美術專業

隨着我國高等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高等師範美術專業的發展方向與培養目標也越來越明確,估計未來大部分師範大學將改革為綜合性大學,而本來的學術教育和美術史論專業已經統一改稱為“美術學”專業。所以,進一步推進高等師範美術專業對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研究,是高等師範美術專業發展的最大特色。也使我國高等師範美術專業擔負起研究傳播美術文化,對中國小生進行美育,以及提高綜合素質等重任。

3、高等專業藝術院校

我國高等專業藝術學院則應使科學知識的推廣和運用這一責任更加有利的強調和執行。隨着我國改革進一步的深化,國家需要大量高級美術技術性人才,尤其是極其缺少“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複合型技能人才,高等專業藝術院校應以此為目標,使受教育者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創新能力,並掌握熟練的技能,使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從事生產一線的高技能操作,設計並能組織生產管理以及在服務業提供創造性服務等。這也將是我國就業發展的趨勢———在知識經濟基礎上的高科技知識和高技能相結合的人才。就現在我國高等專業美術學院教育培養的人才多偏重於學術性人才,與社會實際需要脱鈎導致供需失衡,這就需要高等美術專業的教育搬入社會實踐這個大舞台,使高等專業院校呈螺旋型發展,使所培養的人才具有較強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在實踐中具有更強的爆發力。

二、高等美術教育的強化

綜合性大學,師範大學和專業藝術學院的教學發展模式只有拉開距離,才能充分形成互補的良性互動局面。只有個性的存在才能有共性的發展與延續。無論是綜合性大學,師範大學或專業藝術學院都應有共同點美術辦學宗旨,無論有怎樣的教學特色與偏重,目的也都是為了使人類更文明更進步。在《四書》的第一本《大學》中便説“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在説大學教育的道理,在於使人們淨化個人的心靈,陶冶個人的情操,培養個人的善良美德,在於團結羣眾,棄舊揚新,從而使人們達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美術院校同樣也都要遵循一個共同的辦學理念及辦學方向,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1、首先,應正確引導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考生在升入高等美術院校之前,大都自覺或不自覺的使學習目的針對大學聯考進行強化,升入院校後需先利用一段時間使教學工作針對這樣的情況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擺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美就在身邊,就在實際的生活中,並調動所有的感官去細緻入微的觀察一切事物,讓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關。

2、關於學生正確對待現代化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問題。

在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要遇到這個最實質的問題。尤其是隨着我國現代化進程加劇,有一些錯覺認識,認為現代化與傳統文化完全對立或兩者之間有無法逾越的鴻溝,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傳統文化大部分是保留的。例如日本、新加坡、法國、韓國等。同時現代化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傳統文化也會不停的蜕變。如何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重要與不可替代性也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課。

3、有超越的心態對待傳統文化藝術與外來文化藝術。

在今天,不少人認為傳統文化藝術是現代的障礙,也有人認為傳統文化藝術無比神奇應頂禮膜拜。這樣的態度都不利於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應使學生們全面認識到傳統文化藝術的多元性與傳承發展性,中華文化藝術不僅有中華文明代表的主流文化也有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代表的非主流文化。如何大膽的與實際相融合,並深入地理性,歷史性思考、研究,增強民族凝聚力,這都應是探索的主要方向,也同是探索外來文化藝術的方向。尤其是現代外來文化藝術,更應全面研究,看清它的真面貌,不應盲目模仿。真正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也需有勇氣實行“拿來主義”,加以吐納吸收,重建世界上最優秀的精神文明。我們往往説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簡單的道理。高等藝術教育的深入同樣也需要立足於我們的真實生活,真實情感;立足於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研究;立足於當代性及具有現代意義。

三、總結

教育是終身的教育,高等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育是一個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結束的過程,教育是人的自身目的,也是人的最高價值體現。”我們應遵循更人文化,更科學化的教育理念不斷髮展、改進、深入。使教育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去“喚醒”學生的力量,使學生能在目前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自我作出有意義的選擇。因為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個民族。

美術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濃粧重彩的一筆,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族民間美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因此直到今天,民族民間美術在文化藝術領域仍然佔據着重要的地位。並且,由於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因此除了豐富多彩的漢文化之外,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具有非常大的存在價值,這就使得我國的民族民間美術教學有了更多的資源。本文主要從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意義、以及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措施等兩方面來淺談一下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民族民間美術教學。

關鍵詞:民族民間美術;教學意義;教學措施

在新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隨着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逐漸開始了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力求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民族民間美術教學佔據着很大的一部分,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美術教育的水平,因此必須要把民族民間美術教學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並結合民族民間美術的羣眾性、地域性、以及歷史文化性等特點,不斷創新、勇於探索,積極需求出一條更加適合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促進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意義。

1、有利於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族民間文化是促使我國文化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是滿足人們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的重要精神寄託,。而民族民間美術作為民族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藴含着中華民族民間文化中的美學觀、宇宙觀、以及民族精神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進行民族民間美術教育,能夠有效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促進中華民族的健康長遠發展。

2、有利於我國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着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深化,外來文化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嚴重威脅着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一些人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潛意識裏認為中國的傳統民族民間文化是老土文化,已經不再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這就使得中華民族民間文化面臨巨大的危機。特別是民族民間美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漸漸被大多數人所遺忘,為此進行民族民家美術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

3、有利於民族民間美術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實現。

文化需要依靠人來進行傳承和發展,因此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民族民間美術教學就變得非常必要,只有進行教育教學,才能促進民族民間美術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實現。這是因為民族民間美術保持着創造文化的原始形態,它最初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但是隨着時間的逐步推進,民族民間美術在實用基礎上逐漸展開,開始致力於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藝術價值開始顯現。

4、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精神世界。

民族民間美術教學作為藝術教學的一種,能夠通過現實中的美好事物和藝術形象中藴含的思想情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影響他們的思想、情感、意志、甚至是性格,從而豐富他們對生活的感悟,以更加積極飽滿地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措施。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在民族民間美術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具體來説就是對民族民間美術中民俗文化的理解、審美情趣的把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的結合等存在一定的差距,成為阻礙我國民族民間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必須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積極創新、勇於探索,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對學習民族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我國民族民間美術事業的更好發展。

2、創造適合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教學的大環境。

近年來,隨着民間藝術保護觀念的不斷強化,我國民間藝術有了一定的發展,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對於民間藝術傳承來説是遠遠不夠的。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為了促進民族民間美術的發展,必須要創造適合其教育教學的大環境。這就需要由國家和政府出面,成立一些專門性的民族民間文化機構,促進民族民間文化的興起。同時,民族民間文化的研究者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其發展脈絡,促進民族民間文化的全方位、多元化發展。

3、增加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內容。

民族民間美術品種極其豐富,既有供觀賞的造型藝術,也有以實用為主的工藝品,與宗教、民俗、以及其他民間文藝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具體來説主要有繪畫、雕塑、刺繡、服飾、器皿、剪紙、編織、皮影等等。這些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極富中國特色,但是隨着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漸漸失去了活力,傳承和發展面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教育教學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項有效手段,必須要積極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因此在高校美術教育中,要儘可能多地增加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的內容,使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

4、打造實踐教學平台,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在教育行業,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手段,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民族民間美術教學中也要引入實踐教學模式,積極打造實踐教學平台。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動手的機會,例如帶領學生參觀民俗博物館、手工作坊、以及工藝美術企業等,並通過開畫展、辦講座、以及與民間藝人交流等形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培養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三、總結:

民族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逐漸發展起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奇葩。但是當前受外來文化和外來思潮的影響,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舉步維艱,為此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必須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創新民族民間美術教學策略,促進我國民族民間美術的發展和傳播,使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 李勇。 高等藝術教育中本土民間美術教育資源的應用——以新疆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為例[J]。 大眾文藝。 20x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