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詩詞三首》課文原文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詩詞三首》課文原文及教案【多篇】

《水調歌頭》 篇一

【情境導入】

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大自然的萬物在作家筆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麗的詩。中秋佳節浩瀚深藍天空中那輪明月本就牽動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懷,賞月玩月便成了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時喜中秋。為何人們獨獨鍾情於中秋賞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蘇軾的懷秋思緒吧。

【新課解讀】

一、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教師示範朗讀,學生聽準字音、節奏,體會語言的緩急,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及重音。

2.説説上下兩闋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上闋寫月下飲酒,下闋寫對月懷人。

二、研讀品析——深入探究

1.這首詞在正文之前有個小序,請結合關鍵字詞分析小序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

明確:(1)“中秋”,交代寫作時間,已暗含相思之意。

(2)“醉”,蘇軾因何而醉?

(3)“兼”,可見本詞表達的感情不止一個方面。

2.那麼,在這首詞中,蘇軾到底以月為媒抒發了哪些情感呢?這就是我們解讀本詞的核心問題。請同學們結合寫作背景及詞中具體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討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上闋:

(1)矛盾、苦悶的心情:政治上失意,使他心情鬱悶,想回到朝廷做官又擔心朝中激烈複雜的黨派鬥爭使自己難以容身。

(2)積極樂觀的情懷:只要奮發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家效力。

下闋:

(1)反詰埋怨:為何月亮在人們別離之時分外圓呢?

(2)曠達樂觀:人月無常,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在所難免。

(3)美好祝福: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3.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合作學習,展示交流,明確: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的情緒,但積極的處世態度最終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精神。

4.品味佳句。

你喜歡詞中哪些句子?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示例:

(1)我喜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因為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態和心情,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2)我喜歡“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句話反映了詞人對天上生活的嚮往,政治上的失意讓他產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但他又顧慮“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映了作者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3)我喜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寫出了人月無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表現了詞人曠達的胸懷。

(4)我喜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人希望分離的人們從共賞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歲歲平安,表現了詞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樂觀的情懷。

三、拓展訓練——月中有情

月是文人鍾愛的形象,十五夜望月,皎月當空,月明如晝,似白玉,似明鏡。在這良辰美景之中,古人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千古名句表達了他們心中思故里、念親人的真摯感情。

你還知道哪些借月寫情的詩詞作品?

示例: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四、本詞小結

回顧悠悠歷史,掩卷沉思,我們不禁為蘇軾坎坷的一生而扼腕,為手足不能執手言歡而神傷。但當我們再次仰望當空的明月之際,更為他那挺拔的人格、豁達的胸襟而深深折服!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篇二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篇三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篇四

【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是劉禹錫被罷和州刺史後迴歸洛陽,途經揚州與被罷蘇州刺史後也迴歸洛陽的白居易相會。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詩中白居易對劉遭貶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劉寫此詩回贈白居易。這首詩同樣表現了詩人意志不衰、堅忍不拔的氣概。

【新課解讀】

一、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誦本首詩。

(1)教師範讀,學生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及重音。

(2)學生自由誦讀,並相互評價,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全體同學有感情地齊聲朗讀詩歌。

2.結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的意思。

明確:巴山楚水一片荒遠淒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裏。回到家鄉,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人相識,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貴們好比千帆競渡,飛馳而過;又如一棵病樹,眼前都是萬木爭春,生機盎然。今天聽到你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憑藉這杯水酒重新振作精神吧。

二、精讀詩歌——深入探究

1.本詩各聯分別寫了什麼?

明確:首聯:表現辛酸,憤懣不平。

頷聯:悲悼舊友,感歎變遷。

頸聯:新貴得意,悲歎身世。

尾聯:意志不衰,堅忍不拔。

2.談談你對各句詩的理解。

明確:首聯直抒胸臆。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而遭貶,被貶到“巴山楚水淒涼地”,一去就是“二十三年”,其間苦楚可以想見。“淒涼地”和“棄置身”兩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詩人抑制已久的憤激之情表現了出來。

頷聯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聞笛賦”,另一個是“爛柯人”。“懷舊”句表達了對受害的戰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鄉”句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歎,頷聯用典貼切,感情深沉。

頸聯承頷聯而來。“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而“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貶謫之後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後來對本句的欣賞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樹”自比了,而只採取這一聯所表達的哲理,來表明: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發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這種與詩人不同的理解,並不奇怪,因為時代不同,欣賞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是很自然的。

尾聯看似平淡,其實是點睛之筆。“長精神”三字,含義深刻,表現了詩人意志不衰、堅忍不拔的氣概。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既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三、研讀詩歌——品味語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品評詩句,感受哲理美。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這兩句本意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詩句具有了普遍意義,請你談談對這兩句詩的理解和認識。

明確:這兩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樹”喻指自己,抒發詩人對自己身世的感慨。這兩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説,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麼,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

四、拓展延伸——模擬對話

白居易與劉禹錫相逢,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請做模擬表演。

五、本詩小結

在這首詩裏,詩人抒寫長期貶居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了內心的不平。但詩人並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

全詩起伏跌宕,沉鬱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