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84K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

《散步》教學設計

波蓮中學 王蒙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 學習積累“分歧、霎時、嫩芽、水波粼粼”等詞語,掌握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悟課文,能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尊老愛幼”的主旨思想。

3、學習文章巧妙構思---“以小見大”的寫法,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過程和方法: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與師生互動去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知文中藴涵的和諧之美,使學生懂得如何在校尊師友愛,在家尊老愛幼,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繫語境,在動態的語境中理解詞句。

2、指導學生體情會意,逐步提高賞析美文的能力。

教學方法 :   1、朗讀教學法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3、品讀法

教學工具 :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一分鐘説話:説説一句心裏話。

例句:我家有我、我的——和我的——。(人物)我家是—————的家庭。

2、誰都希望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怎樣才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懷戚的散文《散步》。

二、整體感知---(一)、寫什麼?

1、從課題《散步》可知道什麼內容?你可換個題目

(散步是課文的主要事件 “ 愛”“ 分歧 ”  “親情等)

2、課文預習後你知道寫什麼內容?請用含有“時、人、地、事”四字的意思説一句話。 (初春一家三代人在田野一起散步)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怎樣寫?)

1、讀準下列劃線的字音:

分歧(  ) 霎(  )時   水波粼粼(  )嫩( )芽

2、請同學們大聲、準確、整齊地朗讀課文。

3、課文怎樣寫事?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從這個故事中,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要點:祖孫三代    一家四口    散步經過   温馨親情

4、課文怎樣寫人物?

(1)、課文中的我是怎樣的人?怎樣寫?你是從文中的哪個句子中發現的 ?(請從原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回答)

(我是一個誠懇、孝敬母親的兒子,引導學生分析散步時我對分歧的態度及作者主要採用心理描寫的方法。)

(2)、課文中的孫子是怎樣的人?怎樣寫?你是從文中的哪個句子中發現的?(請從原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回答)

(文中孫子是一個天真、聰明、可愛的孩子,引導學生分析產生分歧的原因及作者採用語言描寫的方法)

(3)課文中的母親與妻子是怎樣的人?怎樣寫母親與妻子?你是從文中的哪個句子中發現的?

(年老體弱、體諒、順從兒子、疼愛孫子的母親,賢良的妻子;引導學生分析分歧時母親與妻子的態度及作者採用語言、動作描寫的方法。)

5、課文怎樣寫景?   (1)劃一劃,讀一讀課文寫景的句子。

四、整體感知  探究主旨---(三)、為什麼寫?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我和妻子都屬於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攜幼,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教育子女,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擔,責任重大。

2、請通過你對課文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説説你從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深刻內涵。

通過 ,我感受了 。

生命----親情----責任

3、概述主旨:表現出一家人濃濃的親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從中感悟到中年人的生活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品味閲讀 :找出你感受最深,覺得最值得體味的句子,讀讀説説你的感受。

1、“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這幾句把母子的情態都顯現出來了,母親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情態畢現。“正因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缺乏文化修養的人,話是不會這樣説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現什麼情態,就要用什麼樣的語言。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對稱的句子有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

六、拓展延伸、親身感受:

1、學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懂得了什麼? (要尊老愛幼、和睦相處。)

2、小結學習“以小見大”的寫法。

七、佈置作業

1、以妻子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2、回家多做幾件孝心好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二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一、朗讀

朗讀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讀的能力,這一次要試試這種能力。

二、跳讀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這個人怎麼樣。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麼樣。

第三遍注意母親性情怎麼樣。

第四遍注意兒子性情怎麼樣。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無形的。例如,“我”説“走大路”,委屈了兒子,沒有寫兒子的反應,應該加以想像,也沒有寫妻子的反應,也應該加以想像。

三、談談整體感受

既要展開,又要聚焦,聚焦於“我”的孝敬上面。

四、研討

研討方法:質疑;提問;合作探究。

1、這篇短文為什麼大詞小用、小題大做?

引導法:先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再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2、作者的意思是什麼?

引導法:抓關鍵因素;學習從個別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為什麼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麼鄭重其事?

五、語言學習

1、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對稱的美。

六、語言運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點點頭。

2、一切都取決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七、比較閲讀

《散步》與《三代》。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三

1.《散步》探美三題(節錄)(夏雨舟)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瓏剔透、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讀完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禮。是不是可以這樣説:讀這篇文章的歷程,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一文的線條比較明晰:(1)“我”勸母親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決定委屈兒子;(5)母親卻依從了孫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如此簡單的事情,作者何以將它寫得饒有興味,發人深思呢?細味之,不外乎採用了尺水興波,一波三折的寫法,在波谷與波峯上折射出親情、人性的亮麗之光。

文章開篇寫“我們”一家去散步,母親本不願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了覺得很累。”可“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於是,母親信服地點點頭。

本不願出來的母親何以又答應了呢?作者這樣寫的:“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

一個“慈母”,一個“孝子”,一個真誠的理解,一個絕對的信任,這種良性的因果循環正反映了古樸的倫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還是走小路時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當然取決“我”了,此時,作者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於心不忍。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這個選擇應該説是入情入理,體現了“我”愛幼更尊老的情感。

當“我”作出“走大路”的決定後,結果竟出人意料:“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忽然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如果説“我”的決定易於理解的話,那麼母親的改變則有悖常情了。但正是這不合情理的地方,人的真誠善良卻得到了充分的光照,這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謙讓與體貼都融進了這深深的愛之中。這不正是以血緣構成的家庭最穩定、最能持久也是最為寶貴的東西嗎?

“有意思”的小路的確不平順,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只好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這一“背”實際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擔,架起了兩代人之間的橋樑,含蓄地影射了“我”這一輩人贍養老人撫育兒女的重大使命。

(選自《中學語文教學》1995年第9期)

2.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賀曉溪)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人的家庭裏,“我”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分歧的時刻,“我”總是主動地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原因是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了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覺得累。母親的想法並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的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説母親,正因為年老體弱,“才應該多《本站·》走走”。“我”的話滲透着辯證思想,飽含着對母親的深切的愛,有利於母親身體素質的增強,有利於家庭温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不是固執己見,而是從善如流。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出現了融洽、祥和的氣氛。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的時刻,母親忽然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疼愛孫兒,瞭解孫兒的心思,知道孫兒喜歡小路旁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小路盡頭水波粼粼的魚塘,於是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孫兒的心願。母親改走小路的決定,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説:“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所背的親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穩,很仔細。他們的行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選自《中學語文教學》1994年第9期)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四

散步·檢測題一、積累運用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煎( ) (2)波光粼( ) (3)一時( )2.運用下列詞語造句。各得其所:分歧:委屈: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1)樹上的嫩芽也蜜了。( )(2)我想折散一家人,終不願意。( )(3)兒子雖然很胖,畢競幼小。( )(4)不過,一切都取絕於我。( )二、閲讀理解 (一) ①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②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③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説:“走大路。”④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母親對我説。⑤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4.選文第①段從記敍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5.下邊的文字是從選文中抽出來的,聯繫選文內容,放在哪兒最合適呢?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6.對選文第③段中“強壯”“高大”該怎樣理解?請結合文意説一説。7.為什麼説“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説一説。8.下面兩句話,表現了人物什麼樣的道德品質?我説:“走大路。”(母親)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二) 孝心無價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磋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獻身的大師?我也不喜歡父母病在牀,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的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債。你就永遠無以言孝。有一些事情,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温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9.給下列加粗字注音。嗷( )磋跎( )( )尺( )10.解釋下列詞語。磋跎:行將就木:衣錦還鄉:不堪一擊:稍縱即逝:11.文章第三段中一共用了四個“相信”,它們的主語(陳述對象)一共有幾個?都是誰?請在原文中找出來。12.作者説她不喜歡“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也不喜歡“父母病在牀,斷然離去的遊子”。那麼,她對那些“赤誠忠厚”而準備“從容盡孝”的孩子持何態度呢?13.作者對求學的苦孩子和斷然離去的遊子都作了道德上的評價,請從文章中摘錄出來這方面的語句。14.作者主張如何盡孝心,請從原文中找出一個最恰當的詞語來概括,並指出它出自文章哪一個自然段。15.請從文章中摘錄出兩組富有哲理意義的格言式的句子來。三、寫作練習學習描繪生活圖畫的方法來反映家庭生活的一角(比如可抓住一家人包餃子時的景象,來反映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參考答案 一、1.(1)2o(2)l0n(3)sh4 2.(造句略。提示:句子要造得完整,營造出具體語言環境來)3.(1)密(2)拆(3)竟(4)決二、4.地點  人物5.第②與第③段之間。6.“強壯”是從母親看兒子的角度説的,在年邁的母親眼裏,兒子正值中年,是“強壯”的;“高大”是從兒子看父親的角度説的。7.祖孫發生了分歧,等“我”定奪,“我”的處理,決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氣氛,而家裏所有的人又都聽“我”的,所以,責任重大。8.晚輩尊重孝敬老人。長輩愛惜小孫子。尊老愛幼的品質。9.2o cu# tu$ zh! 10.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行將就木: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衣錦還鄉:古時指做官以後,穿了錦繡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友誇耀。不堪一擊:承受不了打擊。稍縱即逝: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和機會極易失去。11.兩個,第一個是“我”。第二個是: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12.也不贊成。13.對求學的苦孩子:“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對斷然離去的遊子:“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14.“抓緊”。最後一段。15.①有一些事情,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②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三、(略)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五

散  步

教學目標 :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難點: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品讀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揭示課題

在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年度評選中,一個不平凡的普通人走上了頒獎台,他的名字叫田世國,他在年過花甲的母親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關鍵時刻,瞞着母親獻出了自己的一個腎臟,使生命垂危的母親重獲新生,在温暖的謊話裏,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卻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穫慰藉!田世國的義舉,是對“親情”二字的最好詮釋,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感人至深的心靈衝擊,他的行為感動了中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篇以“親情”為主題的敍事散文,題目是《散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2、學生配樂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⑴ 散步的人物有:母親、我、妻子、兒子

⑵ 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⑶ 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⑷ 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4、根據以上要點,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明確:本文講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時節到田野散步,路上發生了“分歧”,最後他們用親情和愛,解決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5、整體感知,回答問題。

⑴ 散步時的“分歧”是如何產生的?

⑵ “分歧”最終是如何解決的?

三、再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教師: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老師要來考考大家。

1、請你給這個家庭及家庭中的四個成員分別加一個修飾語(概括人物的品質和性格),並説出這樣加的依據。

(孝敬體貼、關心母親)的“我”

(愛護小輩、信任兒子)的母親

(活潑聰明、非常懂事)的妻子

(温柔賢惠、愛護兒子)的兒子

2、教師: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恆的情感——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是“愛”這條紐帶把他們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3、從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相親相愛、理解謙讓、温馨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

四、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散步在緩緩的進行着,作者的筆尖蘸滿了情感,親情在字裏行間不經意的流淌着。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作者寫來卻那樣細膩、那樣深刻,文章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請找出你最欣賞的一個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並作簡要賞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一名學生擔任組長,做好記錄)

(1)用得準確的詞。如“熬” “鋪” “慢慢地”“穩穩地”等

(2)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以初春的生機來渲染生命的可貴與散步的愉快氛圍)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襯托母親在選擇小路後的愉快心情)

(3)對稱的句式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作用:語言精美,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教師小結:文章的語言優美,耐人尋味,我們以後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樣的語言,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要的只是一份樸實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五、深讀課文,領悟道理

教師:賞析了文章精美的語言,讓我們一同來回味,文章中最感人的畫面在哪裏?(朗讀),其中,哪一句話富含哲理?是文章的主旨句?

1、體會“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

明確:對於一個家庭來説,“我”和妻子是家的主心骨,上面有風燭殘年的母親,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照顧和關心,表現了中年人肩負着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裏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親”代表着過去,“兒子”代表着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着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藴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得更廣泛的境界。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悟出了一個怎樣的道理?

明確:要尊老愛幼,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六、拓展延伸

1、是啊!親情是甘泉,滋潤我們枯乾的心靈;幸福的家是港灣,為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讓我們來看一組親情圖片,在這一幅幅普通的鏡頭背後一定有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請把你聽到的、看到的或親身經歷的“親情”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2、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温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看到別人一家人温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動了感情的弦,有千言萬語想對知親人傾訴。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温馨短語,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要有真情實感)

例:嚴愛如山,伴着兒女們成長;父情似水,永遠在心裏流淌。謝謝有這麼一天,讓我説愛你——爸爸媽媽。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長青樹;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樂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開心辭典!

總希望快樂將你圍繞;總盼望幸福把你擁抱;總期望健康與你同在;總奢望能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親最愛的爸爸媽媽。

六、教師佈置作業 並小結。

1、作業 :完成親情賀卡,把這份厚重的、特殊的禮物送給你的父母。

2、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有感而發,根據這篇文章的內容擬了一副對聯: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把這副對聯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祝大家家庭美滿,和家幸福!最後就讓我們在這首《相親相愛》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散步》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六

國中語文説課稿《散步》説課稿模板。

一、説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本説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於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b、教學難點:如何理解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最後一句話。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教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於擴大教學的容量,並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於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説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結合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築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於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於形式。)

3、檢查閲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儘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台。)

(四)、研讀課文 探究主旨

1、你説説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麼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説,是“愛幼”;對子女來説,是“尊老”。

3、文章最後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為什麼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麼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揹負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對於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五)、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採用鑑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採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裏?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麼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温和,親切中含着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應不厭多讀。)

(七)、拓展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麼,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後與同學進行交流。注意要求(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侷限於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八)、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音樂最能撞擊人們的心靈,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的温暖和愛,使學生對親情的理解得到昇華。)

(九)、課後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説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閲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

(該節課的作業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