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高二上冊語文第五課《四章》課文原文、教案及知識點【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35W

部編版高二上冊語文第五課《四章》課文原文、教案及知識點【精品多篇】

《老子》四章知識點梳理 篇一

一、實詞

1、詞類活用

自是者不彰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不貴難得之貨

2、古今異義

跨者不行

3、重要實詞釋義

三十輻共一轂

埏埴以為器

鑿户牖以為室

企者不立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其未兆易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復眾人之所過

4、通假字

自見者不明

餘食贅行

其脆易泮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二、虛詞

是以聖人無為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為之於未有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常於幾成而敗之

其在道也

不失其所者久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復眾人之所過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三、特殊句式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見仁見智的譯文: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車轂上,正是那個車轂中空的地方,才使車輪有了運轉的功用。揉和泥土把它做成器皿,正是那個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使器皿有了盛物的功用。開鑿門窗來作為房屋,正是那個門窗中空的部分,才使房屋有了居住的功用。所以,“有”(車輪、器皿、房屋)給人帶來方便好處,正是那個“無”(中空的地方)發揮了作用。

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不能久行;越是展現自己的人最終反而越不能顯明;越是認為自己正確的人最終反而越不能突顯;越是誇示自己的人最終可能不會成就什麼功業;越是炫耀自己的人最終可能不會得到多少尊重。這些行為從“道”的角度看,就和剩飯、贅瘤一樣,人們常常會厭惡它們,所以有道之士決不會這樣做。

能瞭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能瞭解自己 baihuawen.c n的人才是聖明的。能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大的。懂得滿足的人在精神上是充實的,勤勉奮進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不喪失立身根本的人能夠長久,死了之後精神不朽的才叫永恆。

局面還穩定的時候是容易掌控的,問題還沒顯露的時候是容易解決的;對手還脆弱的時候是容易分化的,禍患還細微的時候是容易消除的。在問題還未發生的時候就去處置,在**還未形成時就去治理。合抱粗的大樹,是從毫毛末端那麼小的萌芽長起來的;九層高的台子,是從一筐土石那麼矮的基礎堆起來的;千里遠的路程,是從腳下邁出的那一小步走出來的。如果你非常刻意地去做,結果很可能會失敗;如果你非常執着地去追求,結果很可能會失去。因此,聖人不會刻意去做,所以不會失敗;不會執着追求,所以不會失去。人們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像對待開始一樣謹慎地對待結束,就不會失敗。因此,聖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認為常人難得的財物是珍貴的,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來輔助萬物自然而然的狀態而不敢做出干預的事。

《老子》四章同步練習篇二

[基礎運用層]

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B.其未兆易謀

C.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D.我世世為洴澼

B [A項,“累”同“虆”,土筐;C項,“龜”,通“皸”,皮膚凍裂;D項,“ ”,同“纊”,絲綿絮。]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樹:栽種

B.能不龜手一也 一:一樣

C.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 當:當作

D.埏埴以為器,當其無 埴:黏土

C [C項,當:有、只有。]

3、對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其無,有器之用 當:連詞,只有

B.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其:代詞,它

C.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 者:助詞,……的(人)

D.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而:連詞,表修飾

D [D項,連詞,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卻”。]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子特地提醒人們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指出事物是由“有”“無”兩者結合而成,從而可以“利”和“用”。

B.《老子》認為,自以為是的人,雖是要彰顯自己,卻往往不能彰顯自己;自我誇耀的人,雖是顯示自己的功勞,卻往往不被認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認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勝人”比“自勝”更加難得。這是極富人生哲理的判斷。

D.人們做事,常常是在將要成功的時候卻讓它失敗了。假如將要完成的時候像開始的時候一樣謹慎,就不會敗壞事情了。《老子》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

C [C項,應為:“自勝”比“勝人”更加難得。]

5、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點。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答案: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 ,則所用之異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體上的肉瘤,就連有的畜生都厭惡這些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於“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2)瞭解別人的人聰明,瞭解自己的人聖明。戰勝別人的人有勁兒,戰勝自己的人剛強。

(3)這種藥物能夠防止手凍裂是一樣的,有的靠它得到封賞,有的擁有它卻不能免除艱苦的漂洗綿絮的勞動,那麼就是使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

選修語文《老子》四章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 掌握字音、字形、文言知識;

2、[文化傳承與理解] 瞭解《老子》的相關知識,體會老子的哲學思想。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老子,相傳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字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他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蒙山著書立説,遊歷江南塞北,又西出陝關,不知所終。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其學説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2、老子的思想精髓: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作為一個史官,老子從歷史中看出了興亡更替的規律,昔日的霸主或是眾叛親離或是趨於滅亡。所以他不認為爭強好勝是可以達到長久之道的,他更贊成人們採取一種清靜無為的態勢。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觀點,但認為“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道”可以解釋為自然規律,同時又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絕對的本體的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一、導入

以動畫《老子説》導入,體會老子的思想。

二、閲讀

轂(ɡū)( )埏(shān)埴(zhí)( )鑿(záo)( )户牖(yǒu)( )贅(zhuì)行( )泮(pàn)( )

三、反饋

四、討論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日餘食贅行、其脆易泮、起於累土 古今異義:跨者不行、埏埴以為器、自見者不明、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詞類活用:自是者不彰、其未兆易謀、常於幾成而敗之、是以聖人慾不欲、學不學、慎終如始 特殊句式:賓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狀後:為之於未有,治之於莫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用一句話概括每一章的內容。

(“有”之為利,“無”之為用;自矜自伐,道者不處;自知自勝,竭力實行;為與未有,慎終如始)

3、本文在語言表達與道理闡釋方面有哪些鮮明的特點?

(①行文凝練暢達,採用大量排比和對偶,像詩,也像歌謠,語言簡短精練又充滿哲理,是格言。②設喻生動、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淺顯易懂。如,第十一章以“車”“器”“室”設喻,形象闡明瞭對切事物起決定作用的是“無”的道理;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層之台”“千里之行”設喻,形象地闡明瞭任何事情都要從小處積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五、展示

六、精講

1、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補全文言知識。

2、其中體現的老子的思想及其當今的價值。

七、檢測

翻譯下列句子

1、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3、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4、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八、作業

1、子適衞,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

2、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老子第三章》)

(1)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張有什麼不同?

孔子主張先讓百姓富裕起來再教育他們,而老子則主張讓百姓無知無慾。

【解析】根據題幹中的“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張”,在選文中找到相關信息,如“富之”“教之”“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等,然後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二者的不同即可。

(2)你贊成誰的主張?請簡述理由。

我贊成孔子的主張。孔子把教育問題放在了民生問題之後,突出教化的重要作用是讓百姓各安其分,社會和諧有序。

我贊成老子的主張。“無知無慾”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虛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沒有偽詐之心,沒有爭強之志;“實其腹”“強其骨”,就是使百姓生活温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沒有過多的欲求。這樣有利於減少社會矛盾,保障社會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