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9W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新版多篇)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竹節人》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豁、凜”等15個生字,理解“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竹節人的製作方法,帶給人們的無限樂趣,讀懂“我”因為玩竹節人與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

3、學會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閲讀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歸納文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閲讀目的,確定採用恰當的閲讀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3、梳理文章結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玩具導入新課

1、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的玩具是什麼材料的,什麼構造的?怎麼玩?

(學生説,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

2、看來同學們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會玩的,有的同學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樣,真是動腦筋的孩子。

3、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件玩具,(板書:竹節人)【課件2】請同學們大聲讀出來,什麼玩具呀?(學生大聲讀課題)你見過這種玩具嗎?玩過這樣的玩具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種玩具。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理解詞語。

(1)學生自主學習,交流。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指導

出示:【課件3】

生字: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頹 沮 趴 屜

①誰能説一説自己識記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師評價,重點指導: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不要把“稟”寫得太長。

疙瘩:都是“疒”旁,這兩個字組成一個連綿詞。

裁:讀cái,注意與“栽”區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出示:【課件4】

威風凜凜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鏖戰沮喪 悻悻

①交流,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理解詞語的,結合課文説出詞語的意思。

②教師指名説詞語的意思。

③評價,指導:

出示:【課件5】

威風凜凜: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別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技高一籌: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鏖戰:激烈的戰鬥。

沮喪: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憤怒失落的樣子。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明確課文圍繞竹節人寫了哪些內容?

(1)根據課文,完成屏幕上的練習題。

出示:【課件6】

【1】根據下列劃分標準,寫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用小標題表示)

①—④⑤—⑲

⑳—㉙

【2】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2)學生彙報完成情況,教師指導:

A.課文主要敍述了三部分內容

①—④製作竹節人

⑤—⑲鬥竹節人

⑳—㉙老師也喜歡鬥竹節人

B.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會不一樣。有的同學對製作竹節人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們也想着自己動手做這種玩具呢!有的同學對鬥竹節人部分印象最深,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還有的對老師玩竹節人這種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們喜歡這個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能激情呢!

3、快速讀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讀詞語書寫生字

1、認真讀一讀自己畫出的詞語,同位相互説一説詞語的意思。

2、在田字格紙上練習書寫生字,寫完後同位評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組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學習積累語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答問題做好銜接

1、提問:《竹節人》一課從記敍的內容上看,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老師也喜歡玩竹節人)

2、説一説,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麼細節?

(學生自由説一説)

二、分小組探究學習

(一)按照學生的興趣,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各組的學習任務如下:

出示:【課件8】

一組:寫出竹節人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二組:體會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説給大家聽。

三組:講一個有關老師和竹節人的故事。

(二)小組探究,完成本小組的任務。

1、每小組集中在一塊兒,同學們找出與自己小組探究問題相關的段落認真讀一讀,然後交流、合作。

2、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上講台彙報。

3、師生共同評價,教師指導。

第一組:

【課件9】竹節人制作指南:

(1)把毛筆桿(細竹竿)鋸成約一寸長的一截,作為竹節人的腦袋和身軀。

(2)在這一截上端留出腦袋,接下來的地方鑽一對小眼,預備裝手臂。

(3)鋸出八截短的,作為竹節人的四肢。

(4)把這些截按人體的形狀擺好,然後用一根結實的線繩依次穿起來。

(板書:製作:一截長的八截短的)

玩法:將線繩一鬆一緊,竹節人的身子擺動,手揮舞。

在竹節人的手上可以繫上或安上東西當武器。

兩個竹節人放在一起可以玩對打的遊戲。

第二組:

【課件10】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1)利用破課桌玩竹節人,破課桌變成了古戰場。

(2)玩出種種花樣:一個竹節人獨自表演;兩個在一起搏鬥;線被卡住,竹節人變成呆子;製作成孫悟空;裝扮成竇爾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槍的武士。

(3)課下玩,課上也玩。

(4)老師也會玩得津津有味。

(板書: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下課時——上課時)

第三組

【課件11】老師與竹節人的故事

(1)起因:“我”課上玩竹節人。

(2)經過:老師發現後,沒收了竹節人。同學們在老師辦公室窗外尋找老師扔掉的竹節人。

(3)結果:我們意外發現老師也在全神貫注地玩竹節人。

(板書:故事:沒收全神貫注)

三、抓重點感悟語言

1、出示:【課件12】

“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

學生討論:

(1)“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我為什麼説毛筆丟了?”

(2)賣毛筆的為什麼生意特別好?

(3)“丟”了的毛筆和買來的毛筆都做了什麼?

(4)你認為這句話有什麼特點?(含蓄而幽默)

2、出示:【課件13】

下課時,教室裏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着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鬨作鳥獸散。

學生獨立思考:

(1)“一圈”“跺腳拍手,咋咋呼呼”説明了什麼?

(玩竹節人真有趣,竹節人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2)這句話並沒有直接寫竹節人搏鬥得多麼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麼寫法?(側面描寫)

3、出示:【課件14】

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着剛才收去的那竹節人。雙手在抽屜裏扯着線,嘴裏唸唸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

學生獨立思考:

(1)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從哪幾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老師也很喜歡玩竹節人,從“唸唸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等詞語可以看出來)

(2)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麼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麼入迷,説明竹節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四、談收穫課外拓展

1、學生説一説學習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收穫?

2、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玩具——竹節人,知道了它的製作方法、玩法以及在當年曾經給人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課下從網上搜一搜,看一看,傳統玩具還有哪些?你喜歡的玩具是什麼,請你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介紹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竹節人

製作:一截長的 八截短的

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 下課時——上課時

故事:沒收 全神貫注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竹節人》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寫16個生字,重點理解“疲倦、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

2、根據課文#教案#導語中給出的三個不同任務,採取不同的方法閲讀課文。

3、聯繫生活實際,感受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自由快樂的。

4、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製作竹節人和鬥竹節人的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的。

5、品味文章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重點:

瞭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鬥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豁、凜、疙”等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疲倦、疙瘩、威風凜凜”等詞語。

2、對照課前#教案#導語和課後思考題,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梳理課文層次。

3、品讀重點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幽默。

教學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理清課文的故事情節,梳理行文思路,根據閲讀方法確定學習重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木槍、彈弓、陀螺、毽子、風車等,再出示一些時下流行的玩具的圖片,在對比中導入本課課題。

過渡: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這些新式玩具呢?乍看上去,這邊的玩具顯得簡單粗糙,這邊的玩具顯得精美有趣,它們是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今天啊,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有趣的手工玩具——竹節人。它長什麼樣子呢?同學們可以翻開課本看一看。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範錫林1950年生於江蘇無錫。1990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集《辟邪銅錢》《祕道》《小巷三傑》等,已發表小説、童話、散文三百多萬字。他的作品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等40多項獎項。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畫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

豁開 疙瘩 卡住 冰棍 孫悟空 橡皮擦 雕刻 磕頭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威風凜凜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預設:本課的生字比較多,有些還比較難寫,教師在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時,要對易讀錯字、易寫錯字進行點撥。本課的四字詞語也比較多,可引導學生進行積累,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

◆需注意的字音:

“凜”是前鼻音,“橡”是後鼻音,“籌”是翹舌音,“裁”是平舌音,“瘩”要讀輕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混字:裁—栽—載 磕—瞌—嗑

易錯字:“疙”被包圍部分是“乞”,不是“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範。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大致瞭解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樂趣。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畫出你認為寫得好或打動你的句子,想想它好在哪裏、為什麼能打動你,稍後舉手交流。

2、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相關語句。

(1)教室裏的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裏掉下去了。

預設: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去品讀這句話,説課桌的“年紀”,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説裂縫“像黃河長江”,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非常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課桌破舊的特點。而這樣的課桌就是竹節人“大戰”的戰場。

(2)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夥子差不多。

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竹節人比作健美的小夥子,“威風凜凜”和“叉腿張胳膊”又屬於神態和動作的細節描寫,形象地表現出了竹節人的神采。

(3)老師大步流星走過來,怒氣衝衝伸手一拂,“屏風”頹然倒了,一切祕密暴露無遺。不消説,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猶酣的兩個竹節人被一把抓去。

預設:引導學生留意這裏用詞的豐富、語言的幽默和描寫的畫面感。如“赫赫偉績”“鏖戰猶酣”是大詞小用,語言幽默,表現出了遊戲時間之長、次數之多,突出這個遊戲的吸引力之強、樂趣之多,進一步表現了作者童年時期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之情。同時趁機讓學生找出本文中的四字詞語,多積累,對於不理解的詞語,可在課後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出示課件)

詞語歸納

威風凜凜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呆頭呆腦 大步流星 怒氣衝衝

暴露無遺 唸唸有詞 忘乎所以 心滿意足 輕手輕腳 前功盡棄

叱吒風雲 得意揚揚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津津有味 咋咋呼呼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簡單説説全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竹節人被沒收後發現老師也愛玩竹節人。)

(2)合作與交流。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劃分原因,歸納出每一層次寫了什麼。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們”喜歡玩具。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的過程與樂趣,體現了“我們”對竹節人的喜愛之情。

第三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寫老師沒收了“我”和同桌的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的趣事。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過渡:其貌不揚的竹節人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那麼多的快樂,大家有沒有心癢癢,也想動手做一做竹節人呢?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有對應的玩具,我想同學們從小到大肯定玩過各種有趣的玩具,它們也一定給你帶來了許多樂趣。但老師覺得有點遺憾的是,今天的玩具太過精美,而且少了一點人情味,大家多是自己玩,而很少能體會到許多人圍在一起玩某個玩具的快樂了,更何況那玩具還是自己親手做的呢?下節課,我們就去看看竹節人的製作過程以及鬥竹節人的諸多樂趣。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劃分了文章的層次,還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了品讀。我們這節課並沒有就閲讀策略進行學習,下節課,我們將接觸一種新穎而有趣的閲讀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不同的任務採用不同的方法閲讀文章,分組交流學習。

2、通過品讀文本,激發學生對於自己平時生活的聯想、思考,感悟身邊事物的樂趣,感知童年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由於閲讀目的不同而應選擇不同的閲讀方法,抓住閲讀重點。

2、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對鬥竹節人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

豁開 疙瘩 卡住 冰棍 孫悟空 橡皮擦 雕刻 磕頭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威風凜凜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2、指名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師播放鬥竹節人視頻片段,導入課文。

過渡:同學們看看,這是我找到的鬥竹節人視頻。竹節人玩具確實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玩具,我竟然找不到太多關於它的視頻資料,也很難買到實物。好在作者的描寫十分生動,我們還是去文章裏瞧一瞧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引導學生閲讀課文#教案#導語和課後習題,快速瀏覽全文,確定閲讀任務,製作表格。

我要完成的閲讀任務 我要關注的內容

2、學生自由選擇閲讀任務,確定分組,小組交流、彙報。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思考問題。

閲讀任務一:寫玩具製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①找出製作竹節人的相關文字,寫一份製作指南。

預設:重點閲讀課文第3自然段,抓住句中的數量詞“一截”“八截”“一對”“一根”和動詞“鋸、鑽、做、穿”來整理。課文第11—13自然段也有一些關於讓竹節人更威風的裝飾方法,如繫上冰棍棒兒、裝上廢鈎針,等等。若學生就這幾自然段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

②找出與竹節人的玩法相關的文字,畫出重點字詞。

預設:重點閲讀第8、9自然段,重點字詞如“嵌入、拉緊、一鬆一緊、放在一起、對打”。

③本文是一篇記敍文,為什麼用這麼多説明性的內容來詳細介紹做竹節人的方法和竹節人的玩法呢?

明確:詳細介紹做竹節人的方法和竹節人的玩法,一方面是因為讀者可能對竹節人的遊戲不熟悉,所以説得詳細,讓讀者有一定的瞭解,若感興趣,還可以自己製作和玩竹節人;二是時間過去了那麼多年,作者竟然還對竹節人的製作和遊戲過程記得那麼清楚,可見竹節人曾給他帶來了許多快樂,所以在這個説明的過程中又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閲讀任務二: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①竹節人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結合相關語句説一説。

預設:全文隨處可見竹節人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做竹節人是一件樂事,鬥竹節人更是樂趣無窮。學生自由發言,只要能説出“樂趣”即可。

生1:做竹節人看似簡單,卻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動手的樂趣。因為大家都迷上了做竹節人,所以“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大家都樂此不疲。

生2:鬥竹節人就更有趣了。“(兩個竹節人)沒頭沒腦地對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有時其中一個的線卡住了,那‘鬥士’便顯出一副呆頭呆腦的傻樣子,挺着肚子淨捱揍。”“沒頭沒腦”“呆頭呆腦”讀來就讓人覺得好笑,因為鬥竹節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兩個竹節人對打,但簡單的玩法兒折射出的卻是孩子們對竹節人單純、熱烈的喜愛。

生3:我覺得給竹節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讀到第11—13自然段的時候都笑了。其貌不揚的竹節人被安上各種裝飾,取上各種大名之後,彷彿真的很神氣。比如這句話:“竹節人手上繫上一根冰棍棒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小聖’,四個字歪歪斜斜刻在竹節人背上,神氣!”可見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得意,那種快樂與滿足的情感溢於言表。

②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描寫鬥竹節人的有趣經歷(第8—19自然段)。一般來講,寫竹節人搏鬥的場面要按照鬥竹節人的具體過程來寫,但課文中記敍的是幾個片段、幾個畫面。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構思佈局的呢?

預設:提醒學生抓住關鍵詞“有時”“還有”“其實”“下課時”來理解,這些內容是隨着遊戲的歡樂程度一步步寫下來的。

閲讀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①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時,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明確:重點閲讀第20—29自然段,即課文的第三部分,前面的內容可略看。

②老師沒收竹節人時“怒氣衝衝”,玩竹節人時卻又“全神貫注,忘乎所以”,這矛盾嗎?你覺得老師的這一行為會影響老師的形象嗎?

明確:老師“怒氣衝衝”是因為“我們”上課時沒有專心聽講,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竹節人。這並不會影響老師形象,相反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老師形象。

③為什麼“我”和同桌雖然沒有拿回竹節人,卻“心滿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喪化為烏有”了?

明確:當“我們”看到老師玩竹節人的那一幕時,肯定驚奇於孩子們喜愛的竹節人竟獲得了老師的青睞,原來看似嚴厲的老師也有那麼可愛的一面,這樣的發現讓“我們”很開心。同時,“我們”也因為自己製作的竹節人給了老師一個放鬆、玩樂的機會而感到自豪。老師玩竹節人的一幕也成了“我”關於竹節人的美好回憶的一部分了。

(2)教師相機指導閲讀方法。

預設:三個小組有三種不同的閲讀目的,學生分組學習,根據閲讀目的選擇相應的內容,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進行學習,但學生往往會按照以往的習慣來閲讀全文,這樣時間必然是不夠的。教師便可以在過程中相機指導:“讀文章時,與閲讀目的關係不大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閲讀速度。比如,你是帶着‘寫玩具製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閲讀,遇到文中寫‘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時,只要瀏覽一下就可以了。”這樣的指導比較有針對性,可以讓學生掌握簡單的閲讀方法。

3、師生共同品讀精彩段落。

(1)讀第11—14自然段,體會竹節人的威風和神氣。

思考:①同學們是如何裝飾竹節人的?完成下面的填空。(課件出示填空題)

竹節人手上繫上一根( ),就成了手握( )的( ),號稱( )。

竹節人手上裝上兩根( ),就成為手握( )的( ),號稱( )。

還可以用( )剪一把( ),用鐵絲系一綹( )做一柄( ),給竹節人裝上。

②“破課桌,儼然一個叱吒風雲的古戰場。”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給你什麼感覺?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課桌比作古戰場,從中可見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人,給竹節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人當成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將,寫出了孩子們鬥竹節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讀第17—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思考:

①讀一讀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麼?

明確:“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這三個詞都是主謂式結構,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同時,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也就可見竹節人“戰鬥”的緊張和激烈了。第18自然段中的一組擬聲詞讓人聯想到戲劇中渲染氣氛的鑼鼓。這兩段用簡潔的文字烘托了鬥竹節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同學們鬥竹節人時的場面猶如武林高手過招,又似千軍萬馬酣戰的古戰場,氣氛活躍、陣勢浩大。

②從哪裏可以看出觀戰的“觀眾”也很投入?這裏運用了什麼寫法呢?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表現出熱烈的氛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會令觀眾“跺腳拍手”“咋咋呼呼”?觀眾會説些什麼?

明確: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一是“攢着”圍觀、“跺腳拍手”“咋咋呼呼”的細節,一是聽不見上課鈴聲,要等老師來了才知道上課的事實,這些側面烘托與精彩的細節既表現出“我們”對鬥竹節人入迷,又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學生可根據自己童年的遊戲經歷進行補白,獲得愉快的閲讀體驗。

三、拓展閲讀,學有所獲

過渡:範錫林筆下的竹節人是戰場上的壯士,現在我們來看另一位作家筆下的竹節人,她童年時的竹節人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

1、出示片段,學生拓展閲讀。

玩竹節人的多是男孩子,女孩子通常只是當觀眾。我不想當觀眾,要用竹節人來唱戲。大哥和二哥都有好手藝,能雕出男面相和女面相。我最驕傲的事,就是我的兩個哥哥給我做了二十多個竹節人,有些竹節人的手上還安有竹片削的小斧子、小寶劍,甚至小鋤頭、小剪刀、小竹笛、小碗等。我把這些竹節人裝在一個小竹箱裏,那是我最迷戀的玩具。

木鬼戲聽多了,我能記熟情節和戲詞。我常用這一班子竹節人立在一張長椅子上唱戲,全心投入進去,完全在戲中。後來,我大膽地更改一些戲的情節。再後來,我又試着把電影裏看過的故事用竹節人演一演。又再後來,我把生活中好玩的事演進去,每個竹節人扮演身邊的人。最初,只有我的小狗是忠誠觀眾。任何時候,我在用竹節人演戲,它都伏在椅子前,和我面對面,目不轉睛地看得入神,一副百分百鐵桿戲迷的樣子。後來,多來了三條狗當觀眾。再後來,就有了人當觀眾,多的時候能達二十多個。有些人被我用竹節人演進去,他們也覺得驕傲。沒有被我演進去的人來找我,希望也能被我用竹節人演一下。有人喜歡看,我就有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作家王勇英

2、閲讀與交流。

(1)説説作家王勇英筆下的竹節人與課文中的竹節人有什麼不同。

(課文中的竹節人是打鬥用的,而這裏的竹節人是“戲班裏的演員”,而且形象更豐富些。)

(2)作家王勇英從玩竹節人中收穫了什麼呢?

(收穫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3.梳理文章結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玩具,導入新課

1.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的玩具是什麼材料的,什麼構造的?怎麼玩?

(學生説,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

2.看來同學們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會玩的,有的同學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樣,真是動腦筋的孩子。

3.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件玩具,(板書:竹節人)請同學們大聲讀出來,什麼玩具呀?(學生大聲讀課題)你見過這種玩具嗎?玩過這樣的玩具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種玩具。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理解詞語。

(1)學生自主學習,交流。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指導:

出示:

生字: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頹 沮 趴 屜

①誰能説一説自己識記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師評價,重點指導: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不要把“稟”寫得太長。

疙瘩:都是“疒”旁,這兩個字組成一個連綿詞。

裁:讀cái,注意與“栽”區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出示:

威風凜凜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鏖戰 沮喪 悻悻

①交流,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理解詞語的,結合課文説出詞語的意思。

②教師指名説詞語的意思。

③評價,指導:

出示:

威風凜凜: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別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技高一籌: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鏖戰:激烈的戰鬥。

沮喪: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憤怒失落的樣子。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明確課文圍繞竹節人寫了哪些內容?

(1)根據課文,完成屏幕上的練習題。

出示:

A.根據下列劃分標準,寫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用小標題表示)

1—4,5—19,20—29

B.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2)學生彙報完成情況,教師指導:

A.課文主要敍述了三部分內容

1—4製作竹節人

5—19鬥竹節人

20—29老師也喜歡鬥竹節人

B.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會不一樣。有的同學對製作竹節人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們也想着自己動手做這種玩具呢!有的同學對鬥竹節人部分印象最深,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還有的對老師玩竹節人這種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們喜歡這個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能激情呢!

(三)快速讀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讀詞語,書寫生字

1.認真讀一讀自己畫出的詞語,同位相互説一説詞語的意思。

2.在田字格紙上練習書寫生字,寫完後同位評點。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竹節人》課文原文 篇四

我們小時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個人做了一件新鮮玩意兒,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風靡全班,以至全校。

有一段時間,我們全迷上了鬥竹節人。

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截,這就是竹節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鑽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

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

教室裏的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裏掉下去了。

而現在,這些裂縫正好用來玩竹節人。

仔細想來,那個發明這竹節人的傢伙,準也是坐這種課桌長大的。

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夥子差不多。

將鞋線一鬆一緊,那竹節人就手舞之、身擺之地動起來。兩個竹節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鬥了,沒頭沒腦地對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

有時其中一個的線卡住了,那“鬥士”便顯出一副呆頭呆腦的傻樣子,挺着肚子淨捱揍。

竹節人手上繫上一根冰棍棒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小聖”,四個字歪歪斜斜刻在竹節人背上,神氣!

找到兩根針織機上廢棄的鈎針,裝在竹節人手上,就成了竇爾敦的虎 頭雙鈎。把“金鈎大王”刻在竹節人的胸口,神氣!

用鉛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鐵絲系一綹紅絲線做一柄蛇矛,給那竹節人裝上,再挖空心思取一個更威風、更嚇人、叫得更響的名號。

破課桌,儼然一個叱吒風雲的古戰場。還有同學別出心裁,想技高一籌,給竹節人粘上一個橡皮擦雕成的腦袋,做一套紙盔甲。一有機會,便得意揚揚招呼大夥兒來觀摩。誰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沒打幾個回合,那粘上的腦袋連盔甲被它自己手裏的大刀磕飛了,於是對方大呼勝利。

其實,竹節人的動作壓根兒不由扯線人做主,那不過是在竹節間的線一緊一鬆間的胡亂聳動而已,可看上去,卻挺像是那麼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

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下課時,教室裏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着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鬨作鳥獸散。

上課了,意興依然不減,手癢癢的,將課本豎在面前當屏風,跟同桌在課桌上又搏將起來,這會兒,嘴裏不便咚鏘。

偏偏後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被那虎視眈眈的老師看出了破綻。

老師大步流星走過來,怒氣衝衝伸手一拂,“屏風”頹然倒了,一切祕密暴露無遺。不消説,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猶酣的兩個竹節人被一把抓去。

下課後,眼巴巴看別的同學重新開戰,玩得歡,不禁沮喪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辦公室窗户下的冬青叢裏轉悠,希望老師能像往常一樣,把沒收的東西扯散了,隨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無所獲。正悻悻然準備離去,卻見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湊過來,一探頭,咦,看見了什麼?

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着剛才收去的那竹節人。雙手在抽屜裏扯着線,嘴裏唸唸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

他臉上的神情,跟我們玩得入迷時一模樣。

於是,我跟同桌相視一笑,雖兩手空空,但心滿意足,輕手輕腳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喪化為烏有。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範錫林,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豁、凜”等16個生字,隨文讀準20個難認字,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閲讀策略,完成玩具製作指南,並體會竹節人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預學交流,明確學習要求和起點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課題是《竹節人》

師: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課文和平時的精讀課文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打開課文,看看課的前面的內容和課的後面的內容找一找。誰來説一説?

二、關注#教案#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發現課文前#教案#導語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這段話告訴我們閲讀這篇課文的什麼?——任務

2.理解任務

這三個任務我們應該怎麼來理解呢?任務一是讓我們幹什麼,誰來説一説。

任務一:寫做法和玩法

任務二:體會竹節人給人帶來的樂趣,這裏的傳統玩具是指什麼?

任務三:這裏的“老師”是哪裏的老師呢?

3.從課前的#教案#導語中我們瞭解了這三個任務,你還知道了什麼?讀讀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閲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也不同。

三、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1.是的,同一篇文章,閲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就不同,採取閲讀方法也不同,這就是有目的的閲讀,是一種閲讀的策略,今天我們就用這種閲讀策略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2.聯繫課後任務欄

課後有三位同學也交流了他們的讀法,來看屏幕,再自由讀一讀,想一想他們是怎麼讀的?我們該怎麼讀?

3.小組討論,選擇讀法。

讀完了以後肯定會有所啟發,課前小組已經選擇了想要完成的任務,現在你們打算如何完成任務呢?在小組內討論討論,交流一下,完成學習單。

4.彙報交流

討論好了嗎?該怎麼來完成這三個任務呢?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們有了這樣的策略之後,肯定會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務)

剛才同學們交流了閲讀方法,大家有沒有發現?要完成這三個任務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這個共同的地方是什麼?

總結方法:瀏覽全文(略讀)——選擇內容——細讀分析

剛才我們快速閲讀瀏覽了全篇文章,選擇了完成任務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細讀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四、完成任務單,體驗閲讀方法的選擇過程

在正式完成任務之前,我們先想一想,你看,三個任務是不同的,等會咱們彙報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彙報呢?彙報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完成這三個任務,這有三個任務單,請同學們對照任務單上的提示,四人小組合作完成,開始吧!你在完成閲讀任務的時候也要考慮一下用到了哪些閲讀方法?

2.小組彙報交流

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來分享一下剛才的學習成果。哪個小組先來。

(1)成果展示

任務一:請兩個小組上前展示。

(2)評價提升,從選擇內容到細讀提煉

有沒有補充,其他同學呢?

聽了他們的介紹,現在你們會不會做竹節人了?他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成功,那麼我來採訪一下,你們在寫這個指南的時候,用了什麼閲讀方法?

提取關鍵信息。

任務二:

其實隨着時代的發展,竹節人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節人是怎麼玩的?

這麼有意思的竹節人給大家帶來了哪些樂趣呢?

組內還有沒有要補充的?其他同學有沒有要補充的?還有哪些樂趣。

剛才老師聽到了他們用的最多的一個方法,是什麼閲讀方法?

五、總結課堂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圍繞本課的三個閲讀任務,關注了《竹節人》這篇課文裏面不同的內容,用了不同的閲讀方法,嘗試了有目的的閲讀,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用上這樣的策略進行閲讀,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講老師的故事。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會寫“凜”、“棍”等14個字,會寫“威風凜凜、疙瘩”等17個詞語。

2.能根據不同的閲讀任務,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閲讀,達到閲讀的目的。

二、教學重點:

瞭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鬥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學習有目的地閲讀,完成三個閲讀任務;體會“根據閲讀的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的語文要素。

四、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單、小視頻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閲讀單元#教案#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今天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請翻開單元#教案#導語頁,齊讀單元#教案#導語。

根據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寫生活體驗,試着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本單元的習作要素。)

板書課題——竹節人

2.猜一猜課文寫什麼?

(預測、提問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發現策略祕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圍繞竹節人,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製作竹節人―—玩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偷偷玩竹節人。

預設:剛才同學們自覺運用了預測、提問等閲讀策略。本單元是閲讀策略單元,它對於課文的學習有哪些要求?

板書:有目的地閲讀

(三)聚焦閲讀任務,分組合作閲讀

1.明確本課的三個閲讀任務。

分組前指導:要完成三個不同的任務,閲讀時關注的內容一樣嗎?採用的閲讀方法一樣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快速瀏覽課文選擇內容)

2.分發學習單,出示閲讀要求,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一和任務二。

PPT出示閲讀要求:

(1)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

(2)對照任務,反覆細讀文段。

(3)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學習單。

(四)交流閲讀收穫,提升語文素養

任務一、竹節人制作指南

1.介紹完成的製作指南,你們是如何閲讀的?主要關注了哪些內容?

預設一:我們小組在完成製作指南時重點關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內容,通過細細的閲讀、圈畫關鍵詞梳理出了製作指南準備材料和製作步驟部分。

預設二:我們先找到描寫製作過程的段落,對所描寫的內容進行了整理,提煉了製作竹節人的要點。

預設三:我們關注了課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節人的玩法。

總結:閲讀要仔細,蒐集信息要全面;閲讀關鍵信息時,要學會根據需要進行整理。

2.展示、評價優秀作品,指導非連續性文本的寫作。

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了製作指南,閲讀上有什麼收穫?

為了完成閲讀任務,我們先快速地瀏覽了課文,找到了製作竹節人所對應的段落。對於與任務有關聯的內容,我們進行了細讀,其它內容,我們則進行了略讀。

板書:提取關鍵信息

任務二、品讀樂趣體會情感

1.竹節人這種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你們是怎麼讀出來的?

2.關注語言、精讀品味語言。

(1)預設:出示第11-13自然段,師生配合讀出神氣。

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人,給竹節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人當成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將,寫出了孩子們鬥竹節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預設:出示第17-18自然段,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可見竹節人“戰鬥”的緊張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鬥竹節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

(學生活動:做動作,讀句子,再想像其他有關武術招式的四字詞語,欣賞竹節人打鬥的視頻,為視頻有感情的配音。)

(3)預設:出示第19自然段,你從那些詞語中感受到樂趣?

讀第18—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表現出“我們”對鬥竹節人入迷。

總結: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抓住關鍵詞句,想象畫面加深我們的讀書感悟,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閲讀方法。

(板書:抓關鍵詞句)

(五)回顧過程、教師總結。

1.這節課,同學們根據閲讀目的,找到對應的段落,採用合適的閲讀方法進行了閲讀,體會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完成了玩具製作指南。

2.下節課我們將要完成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呢?採用什麼樣的閲讀方法呢?同學們,下課!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繼續完成任務

1.分組檢查字詞。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暴露無遺 忘乎所以

威風凜凜 叱吒風雲 大步流星 輕手輕腳

黑虎掏心 泰山壓頂 雙龍搶珠 虎視眈眈

2.根據任務,明確內容。

任務三的閲讀任務,要重點關注哪些內容呢?(形成策略意識,採用適當閲讀方法。)

預設: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關注第20―29自然段。

(二)細讀課文,驗證閲讀任務

1.默讀課文,講一個有關這位老師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視眈眈”“怒氣衝衝”“忘乎所以”這三個詞語。(出示)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起因(虎視眈眈)

經過(怒氣衝衝)

結果(忘乎所以)

2.指導故事的梳理。

板書:複述故事

小組內講一講,推薦優秀同學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學習經驗,形成策略意識

1.結合課後三個學習夥伴的交流情況,回顧一下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關注了哪些內容,採用了哪些閲讀方法。

2.交流反饋。

預設:任務一,重點關注了課文3~18自然段,提取了關鍵信息。

預設:任務二,特別關注了“我們”投入地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的部分,聚焦關鍵語句和描寫,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預設:圍繞第三個任務,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並關注了老師沒收竹節人的動作、玩竹節人的神態描寫。

小結:同一篇文章,閲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等會有所不同。

板書: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不同

3.實踐運用:讀一篇文章我們可以“有目的地閲讀”。如果是一本書,你覺得可以運用這一策略麼?

預設:有目的地閲讀一本書,我們可以有選擇地跳讀,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章,短時間翻閲多本書籍。

結束語。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竹節人的製作方法。

2.品味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樂趣,瞭解老師與竹節人的故事。

3.學會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擇不同的閲讀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鬥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閲讀目的,確定採用恰當的閲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步感知

(一)出示傳統玩具:同學們,大家看老師手裏的是什麼?(依次出示沙包、抓子兒)想一想你最喜歡什麼玩具?(變形金剛、拼裝玩具、毽子、跳繩)

(二)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抓子兒、跳皮筋、彈球兒等,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乍看上去,這些玩具雖然顯得簡單粗糙,但它們卻是那個年代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

(三)大家看,老師手裏又是什麼玩具?(出示竹節人)讓我們繼續去《竹節人》中,發現它的樂趣。(板書:竹節人迷)

二、梳理文本理清脈絡

(一)師生共同回憶文章脈絡,採用略讀的方法回憶文章情節,並出示略讀的定義,加深對閲讀方法的理解。(板書:脈絡略讀)

(二)教師提出問題:本課與以往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同之處?生觀察文章開頭#教案#導語部分,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提出,學生帶着不同的任務,應該怎樣閲讀這篇文章呢?(板書:閲讀目的閲讀內容閲讀方法)

三、深入研究完成任務

(一)任務一:

抓住“為完成‘寫玩具製作指南,並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個任務,可以先快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讀。”的課後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瀏覽的方法,迅速找到目標內容。

(瀏覽是一種有效閲讀的方法,瀏覽分為掃描式和跳讀式兩種。掃描式,即選讀,要求在閲讀中迅速掃視,選取字裏行間的重要信息。跳讀式,根據一定的目的,捨棄一部分不讀,只快速閲讀相關的部分。)(板書:製作瀏覽)

1.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任務單一《玩具製作指南》。

2.小組彙報學習成果,瞭解竹節人的製作方法。

3.教師對有關竹節人的製作方法和玩法進行系統的總結。

4.播放有關竹節人制作的視頻,讓孩子利用更加直觀的方法,瞭解竹節人的魅力。

(二)任務二:

抓住“‘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文章中寫“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的課後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精讀的方法,挖掘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精讀,就是要仔細地、反覆地閲讀,要對文章進行深入細緻地理解和體會,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內容、中心及表達方式、寫作特點,包括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等,以達到閲讀的目的和要求。)(板書:樂趣精讀)

1.從整體入手,分析文章中各個環節中可能有哪些備份突出了竹節人給人們的樂趣。讓孩子們各抒己見,説説對於每個部分的內容理解。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們理清了竹節人的樂趣可能在於:做竹節人、裝飾竹節人時的詞句;鬥竹節人時有趣、快樂、投入的部分,想象竹節人驚心動魄的“搏鬥”場面;上課時,孩子們依然意興不減;老師玩竹節人時專注的樣子。

3.分析上述內容哪些屬於正面描寫,哪些屬於側面描寫。

4.品味寫法詞句和片段,根據提示完成任務單二。

5.師生分析主題內容,在做竹節人和玩竹節人中,有哪些內容體現出“樂趣”。

(三)任務三:

1.抓住“為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我主要關注了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課後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複述的方法,把握事情的主要內容。

(運用之前學過的“複述”的方法,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清楚,故事就能講的清楚明白)(板書:故事複述)

2.重點閲讀了第21—27自然段中與老師相關的部分。

3.學生思考問題:分析老師和孩子對竹節人態度和心情的變化?

四、拓展延伸

動手做一做:製作一個屬於你的竹節人。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竹節人》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閲讀和集體交流,品味生動有趣的“童年生活故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美好的童年時光,絢麗多彩、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

2.在感受美好童年的過程中,掌握讀書方法。

【教學重難點】

閲讀本文後學生能在會心的微笑中感受遊戲的快樂,並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做一些評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歌曲《童年》,背景為學生平時生活照片。

師: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笑臉,你們是否想起美好的童年,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童年,享受童年的快樂吧!板書:竹節人。

二、潛心交流。

1.談話帶入。

光陰似箭,一晃,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童年,是那麼美好!在你們的童年裏有哪些有趣的往事趕快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2.回顧概括。

(1)提煉關鍵詞:

瞧,一提起童年,大夥都有説不完的話。我們還是先來回想一下作家筆下的童年是什麼。課件出示: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告訴了我們她的童年是(懷念嚮往),費奧多羅夫在《童年的發現》中發現了什麼?讓我們懂得了童年是(敢於探索),蕭紅在《祖父的園子》裏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是(自由快樂)。

(2)總結方法:

你們看,我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詞就把握了文章的主題,“抓關鍵詞”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板書(抓關鍵詞)。

3.閲讀概括。

(1)閲讀文章:

剛才我們分享了作家的快樂童年。其實童年還藏在《竹節人》這篇文章中,請同學們分組去閲讀,想想範錫林筆下的童年是什麼?

(2)重點生詞注音與釋義。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帶領學生過一遍本課重點字詞。

讀寫下列字詞:

豁 威風凜凜 疙瘩 棍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 雕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 屜

字詞釋義:

豁:裂開。

叉:分開。

儼然:形容很像。

叱吒風雲: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弄巧成拙:想用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作鳥獸散:像受驚的鳥獸一樣四散逃離。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悻悻然:怨恨失落的樣子。

酣:盡興,暢快。

鏖戰:激烈地戰鬥。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

(3)交流概括:

童年是什麼?誰能像剛才那樣用一個詞來告訴我們。《竹節人》——充滿童趣(評價:“抓關鍵詞”這種讀書方法,同學們運用得真好!)

三、感悟方法。

童年藏在作家的筆下,童年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童年還藏在孩子們的遊戲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竹節人》,跟隨作者去看看,他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電腦的年代玩什麼,怎麼玩?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章,劃出最打動你的句子,想想為什麼?

1.學生用心品讀。

2.讀後自由交流,教師相機評價,總結讀書方法。

第一,抓句子“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夥子差不多。”

(1)你們見過竹節人是什麼樣的嗎?文章的哪一段告訴了我們?

(2)教師課件出示描寫竹節人的句子,這就是描寫竹節人的。

(3)指名朗讀,其他學生閉眼想象畫面。

(4)總結方法:你看到了怎樣的竹節人?語言文字就像一幅靈動的畫面,我們在讀書時,邊讀邊想象畫面就能加深對句子的理解。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板書:想象畫面)

第二,抓句子“下課時,教室裏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着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鬨作鳥獸散。”

(1)同學們,你們課下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都在幹什麼?感覺怎麼樣?帶着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部分。

(2)再次讀句子,你又有什麼感受?

(3)總結方法: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也能加深我們的讀書感悟。這又是一種讀書方法。(板書:聯繫生活)

3.總結:走進竹節人,我們不但分享了快樂,還收穫了兩種讀書方法,想象畫面和聯繫生活。

四、踐行閲讀,推薦閲讀。

校園的生活豐富多彩,難以忘懷。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我們的童年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啊,童年是多麼令人嚮往!童年,正是一首這樣綺麗的小詩,指名有感情地朗誦。童年,就像五彩繽紛的夢,醒來還是那樣清晰,讓人回味無窮;童年就像放聲歌唱的小鳥,帶着無限的希冀展翅高飛……

走進童年,我們充滿了美麗的夢想;走進童年,我們享受着無窮的歡樂!課下,讓我們繼續閲讀童年,可以讀讀高爾基的《童年》,林海音的《童年樂事》,不讓童年的歡樂悄悄溜走,願你們在快樂閲讀中繼續享受童年!

【作業佈置】

閲讀是一種選擇,不同的閲讀目的,有不同的閲讀關注。從下列任務中選取一個,關注課文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寫一段介紹或講述的文字。不少於200字。

1.寫一篇玩具製作指南;

2.介紹傳統玩具的樂趣;

3.講述課文中老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