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課文原文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69K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課文原文及教案【多篇】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大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通過誦讀,品會詩歌中描繪的意境,學會把握詩歌意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誦讀古代詩歌的興趣,提高審美和鑑賞能力。

重難點:

1、《觀滄海》中“大海”這一意向的準確把握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子規”“明月”等意象的理解

3、《次北固山下》中重點分析頸聯藴含的自然理趣

4、《天淨沙·秋思》中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結合

第一課時《觀滄海》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

3、品味語言,體會詩中描繪的宏偉壯麗景象。

4、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代梟雄曹操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話題,這一切都緣於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調宣佈--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被確定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裏,他是陰險狡詐的白臉*雄;在讀書人眼裏,他是文才卓異的文壇巨擘;在政治家的眼裏,他是叱吒風雲的亂世梟雄;在歷史家的眼裏,他是雄才偉略的蓋世英豪,真實的曹操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讓我們通過一首詩來初步瞭解一下這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二、簡介曹操][及寫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曾歷任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代表詩作有《步出夏門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2、背景: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攸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於今河北省東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現已不存,相傳已沉入大海),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疾書,便有了《觀滄海》一詩。

三、解題: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繫。

四、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古詩的節奏一般按音節劃分,但有時也要根據意義加以調整,以避免讀破詞語。四至七言句的節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讀出語氣,讀出情感。

曹操以強大的優勢平定了烏桓及袁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心情自然是豪情萬丈,激動萬分。此時登碣石山看到波濤洶湧的大海,更是觸景生情,堅定了他建功立業,統一中國,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動、豪邁、樂觀、激昂”的語氣,讀出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詩歌大意

1、學生根據註釋及老師提供的資料,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學習成果。

參考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

水波洶湧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盛。

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六、研讀課文

1、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明確: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詩人在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浩蕩的海水、聳立的山島、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觀”到的?

明確:浩蕩的海水、聳立的山島、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為我們營造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

海水盪漾是動景,山島聳立是靜景,相互映襯之中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草木叢生是靜景,洪波湧起是動景,動靜之間展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

5、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這種景象是一種什麼樣意境?

明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藴在這滄海之中。作者藉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6、為什麼曹操會產生這樣的想像?聯繫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這裏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峯,他已經削平了北方羣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後患;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撫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滄海的浪濤一樣洶湧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樣的想像,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小結:

這首詩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博大的胸懷,抒發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

七、拓展閲讀

《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外閲讀曹操的其他詩歌。

第二課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一、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讀、背誦

難點:理解詩句藴含的情理

三、教學過程

(一)標題解説

你從此詩的標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這首詩是作者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

(二)背景簡介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着相似之處。據説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三)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並用“/”劃分詩句的節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2.學生齊讀,體會文中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青年時曾漫遊全國各地,後應詔入京,三年後離開,長期遊歷,安史之亂時,因參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複雜,總有報國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繼屈原之後的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本詩是李白聽到王昌齡遭貶遠調時寫給他的,表達了對他的同情。

(五)講解詩意: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景物描寫獨取漂泊不定的楊花,泣血悲啼之鳥子規,渲染一種哀愁氣氛,融情於景,既有漂泊之感,又有離別之恨。“楊花落盡”正是春天季節,詩人沒有選取明媚春光,而是用楊花描寫此時景物,可見獨具匠心。“過五溪”可見遷謫之荒涼,道路之遙遠、艱難,詩人雖無悲痛之語,悲痛之意自見。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此句為抒情:抒發了對好友的不幸遭遇擔心與關懷之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隨好友到龍標。詩人馳騁豐富的想象,用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作信史,代轉自己的一片情意。如此寄愁心與明月常相隨,不僅表現牽掛友人命運之心無時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證的意味,感情真摯,膾炙人口。

(六)名句欣賞: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共有三層意思:一是自己充滿愁思,而相隔兩地,只有託之於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三是隻有依靠他才能寄予,別無他法。後人常用來表達對遠方摯友的慰問。

(七)板書設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代詩人

我————月————君

(寄)(隨)

愁心相伴

第三課時《次北固山下》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容並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旋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而聞名於天下。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進士,以後曾往來於吳、楚間,終洛陽尉。這首詩是他在吳、楚期間寫的。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三面環江,為名勝之地。王灣是一個生卒年不詳的唐朝詩人,今天我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為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印證了“人以詩傳”的道理。

(二)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範讀。

3、作朗讀指導並齊讀。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註釋,同桌互譯詩句。

串講:

①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②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③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④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⑤舊年,相對於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⑥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託書于歸雁之意。按:鴻雁傳書,實無其事。《漢書•蘇武傳》載:蘇武被匈奴扣留19年,漢使求蘇武,單于謊稱武已死,後漢使得密報,知武在某澤中,於是也謊稱漢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隻大雁,腳上捆着蘇武從某澤中寄來的信,單于無可奈何,只好放還蘇武。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容。

一條彎曲幽深小路伸向青山外邊,山前澄清碧水中泛着一隻小船。

潮水洶湧平漫顯得兩岸更加闊寬,輕風吹動的水面上蕩着一片孤帆。

海上朝日刺破殘夜吐出霞光萬道,江南春早已經進入了寒冷的舊年。

寫好的書信如何才能寄回到家鄉?急切地拜託這些北飛洛陽的歸雁。

[譯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盪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無邊。和風吹拂,風向不偏,一葉白帆好像懸掛在高遠江天。

紅日從東海上誕生了,衝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瀰漫着温煦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

我多麼思念親愛的故鄉,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晴空的北歸鴻雁啊,拜託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

(三)感悟抒情

1.氛圍創設: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同學們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愁的詩歌嗎?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於寫景?能説出來這是什麼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屬於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裏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把握。問: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麼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這是詩人的想象,很明顯,船到鎮江後,他要上岸再乘驛車轉往別的地方去。)“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圖景嗎?(自由發言)為什麼要特地提到“潮平”?(為下句“江春人舊年”張本)這個“舊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時間?(殘冬臘月)為什麼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由於新年將到,這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他卻不能回家,自然要寫一封平安家書,更何況他此刻看見了北歸的雁,必定要路經洛陽的——洛陽在鎮江西北方。)

4、四聯各寫了什麼內容?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首聯: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江後,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頷聯:船上所見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

頸聯:既寫景又點明瞭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5、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尾聯直接表達思鄉之情。全詩籠罩着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6、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討論明確: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着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可見寫景極為傳神。全詩和諧優美。

7、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詩人產生濃重鄉愁的原因。

名句分析。“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的作用,這就是説,它跟詩人的鄉愁有關,這樣説有根據嗎?先説這兩句所寫的景象。(學生憑想象自由發言。)這兩種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嗎?(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年一年地過去,而詩人依舊在外奔波,不得回鄉,怎能不產生鄉愁呢?)但這種鄉愁並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顯得開朗一些,是嗎?説説道理。(殘夜未盡,而旭日已升;舊歲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嗎?)

8、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説説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與觀點,然後請幾位同學登台講述。以鼓勵為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9、最後一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麼理解這種鄉愁的?

(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象,鄉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拓展達理

1、思鄉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的鄉愁陪伴着無數的詩人,同時無數的詩人創造了無數的鄉愁詩。鄉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學世界。思鄉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在我們語文七年級下冊裏,還推薦了這樣一首詩,是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大詩人筆下的鄉愁吧。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了今天之後,我們有了火車、飛機,有了電話、網絡,我們的神州五號也順利“上天”了,地球已經變成地球村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思鄉情感又怎樣呢?有還是沒有?多還是少?淡還是濃?

現在我想讓大家先欣賞一首詩人於光中先生寫的現代詩,題目叫做《鄉愁》

鄉愁

於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離”讓讀者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遠近間鄉愁畢現,遠近間體味出鄉愁的無奈,遠近間主題實現,遠近間才真正品味出鄉愁的內在。因為本詩真正要表現的不是纏綿悱惻,也不是兒女情長,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壯愛國情懷。

如果沒有四個精練的物象,我們難以感受到鄉愁的存在;如果沒有“距離”我們便無法體味到“鄉愁”的真諦。

《鄉愁》詩美,《鄉愁》中的“距離”使得“鄉愁”更美。

討論:信息社會中的我們還擁有鄉愁嗎?

教師的理解: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放大一點,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再放大一點,它同人類的家園也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作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

鄉愁依然存在我們現代人的心中,只不過不像古代那樣,由於條件的限制,而變得單純、狹窄和濃厚,作為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一員,我覺得應該要樹立“大家鄉”意識,樹立全球意識,樹立人類意識,甚至樹立宇宙意識,讓鄉愁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博大,更加宏偉。

教師小結:

我們讀古詩,既要認真領會詩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某些新的東西。例如“海日”兩句就可以使我們產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並且相信它會突破一切阻力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樣才能把古詩讀“活”。

(五)背誦體味

自由朗讀背誦。

(六)拓展作業

到圖書館找一首表現思鄉主題的詩,並把它背下來。

第四課時《天淨沙·秋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詩歌

2、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教法:誦讀法點撥法

學法:合作探究討論法

教學活動:

一、問題導入(學生眼中的秋天的特點,思考遊子眼中的秋天,一起走進《天淨沙·秋思》去尋找答案。)

二、文體知識介紹: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劇曲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闋詞;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淨沙·秋思》屬於散曲中的小令。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作家作品簡介

馬致遠馬致遠,元代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一生寫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稱“歎世”之作中的代表,被譽為“秋思之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馬致遠更被時人美譽為“曲狀元”。

三、整體感知,把握文意

學生聽讀、齊讀感知文意

四、賞析

——細細品味

枯藤老樹昏鴉:

首句寫旅人眼中所見。乾枯的藤條纏繞着老樹,樹枝上棲息着黃昏時歸巢的烏鴉。詩人選擇了“枯藤”“老樹”“昏鴉”這三個各自獨立的意象,把它們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們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個完整的蕭瑟荒涼的意境。

思考:寫“枯藤老樹昏鴉”意圖何在?

烘托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連烏鴉都回窩了,自己卻有家不能回。)

(烏鴉一家尚能團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卻還在西風古道上奔波。)

小橋流水人家:

詩人筆鋒一轉,推出一幅幽遠恬靜的畫面。潺潺的流水上,橫跨一座別緻的小橋。小橋下溪水邊住着幾户人家,一縷縷炊煙飄出屋外。這句為下文埋下伏筆,並與最後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強烈的反襯作用。

思考:“小橋流水人家”作用何在?

引起遊子對“家”的思念。

烘托遊子思家之情。

古道西風瘦馬:

“古道西風瘦馬”,與前二句相呼應。蕭瑟秋風,吹打着孤獨的旅人,掀起他單薄的衣襟,他騎着孤獨的瘦馬,獨自走在羊腸古道上。

思考:“古道西風瘦馬”作用何在?

烘托遊子離家遠行的淒涼。

(古道西風表現荒涼淒冷)

(由馬瘦可以聯想到人瘦)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在蕭蕭秋風中傳來寒鴉的聲聲哀鳴,太陽已經落山了,昏鴉還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着,有家難歸!長途跋涉、極度疲憊的他,眼前突然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炊煙縷縷的農家小院,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面對昏鴉歸巢,小橋人家,孤獨的旅人愈加孤獨,思鄉之情也愈加強烈。多麼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卻遠離親人,浪跡天涯,漂泊在荒遠的他鄉,難怪悲痛欲斷腸。

在這裏,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淒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思考:“夕陽西下”一句有什麼作用?

點明時間;烘托遊子異鄉奔波的淒涼。

五、整體把握詩意

枯藤纏繞着老樹,樹枝上棲息着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的溪水邊住着幾户人家的房子,在荒涼的古道上,蕭瑟的秋風中,走着一匹瘦馬。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

六、合作探究

1、這首小令哪幾句是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

2、寫景的句子分別寫出了景物什麼特點?抒情的語句抒發了什麼樣的情?

3、第二句寫景與一、三句寫景是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前三句寫景與後兩句抒情是什麼關係?

七、這首散曲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1、言簡意豐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九種事物: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

2、多方映襯動靜結合:動態的流水與靜態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環境的幽靜;景物烘托;寫“西風”與“古道”,烘托出道路蒼涼;

3、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八、拓展延伸:思鄉思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回憶學過的關於思鄉思親的詩句,並一起走進古往今來那些讓世人刻骨銘心的思鄉思親的離愁別緒之中……

教學設想 篇二

1、以朗讀訓練為重點,體會寓情於景的寫法。

2、通過合作學習與交流,形成良好的學風,學會學習。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詩詞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朗讀並熟練背誦。

4.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並背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觀滄海

一.導入新課

曹操,字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裏,藉着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並思考:

1.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實的?哪些是想象的?

3.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學生交流學習,全班討論明確。

三.研讀賞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裏”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

會到詩裏,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第二課時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説,他的待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事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説:“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王昌齡遭遇以後,寫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在聽到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的消息時,寫的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聞,聽説。王昌齡(約698-757),唐代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遷,貶謫。龍標,在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遙,遙遠。此寄,這首詩篇。

2、李白(701-762.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是我國文學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師範讀,領讀全詩。

三、細讀品味:

1、“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楊花飄落,子規啼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敍其事,“聞道”,表示驚悉。“過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寫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已現,流露出作者對被貶友人的深切懷念。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人隔兩地,心意難達,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後兩句抒情。作者用擬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給明月。讓“愁心”與明月一起。伴隨王昌齡赴遠方。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關切。

四、合作探究:

試舉例説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明確:詩人用“楊花落儘子規啼”一句既寫了景,又以“子規啼”暗點自己對王昌齡被貶的同情和悲痛。寄情於景,情景交融。

五、教師小結: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額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六、佈置作業: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七、板書設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首句寫景點時令——飄零之感;次句敍事表驚悉——遷謫之遠;後兩句抒情表牽掛——情深意長。

————對遭遇同情,對官場憎惡。

第三課時

次北固山下

一.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

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二.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1.詩的四聯各寫了什麼內容?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2.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三.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選懸”是怎樣的情景。如

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討論明確。

四.作業

背誦這二首詩。

第四課時

天淨沙秋思

一、導入新課

七百多年來,人們説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出色地

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二、感知內容

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隨着老師的描繪學生閉目想象畫面,體會思鄉之情。然後交流自己想象的畫面。

三.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流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四、拓展延伸

1.將收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

2.展開想象,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教學目標 篇四

1、能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能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點難點 篇五

1、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