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1.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起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讀寫鞏固和擴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之一。本單元由億以內數的認識和億以上數的認識兩個部分組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安排如下表:

課 題 內 容

億以內的數的認識

主題圖 出現5個省(市)、自治區的總人口數,讓學生初步感知大數,瞭解中國的人口狀況,滲透國情教育。

億以內數的讀法

例1北京天壇圖。呈現首都北京市人口數。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類推每相鄰兩個計算單位之間的關係,知道數級、數位。

例2讀含兩級的數。

億以內數的寫法

例3寫含兩級的數。通過電視新聞呈現億以內的數,讓學生對照數位表寫出相應的數。滲透環保教育。

例4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例5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例6將非整萬的數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

數的產生

介紹古時人們的記數法、記數符號(數字),介紹阿拉伯數字,自然數。

十進制計數法

介紹數位順序表,由萬級數位擴展到億級數位;介紹十進制計數法。

億以上數的認識

例1 讀含三級的數。

例2 寫含三級的數。

例3 將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將非整億的數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

計算工具的認識

介紹算盤、電子計算器。

用計算器計算

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探索計算規律。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捨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3.教學重難點

億以內數的讀法及寫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知道這兩種運算的意義(即:什麼叫加法,什麼叫減法)

2、知道加法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及互逆關係

3、可以熟練對一個算式各部分進行轉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關係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數(必須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實例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教學內容:

一、預習、新課呈現

1、舉例:班上有30個女生,12個男生,則班上共有多少個同學?(算式為30+12=42),提問讓學生思考什麼叫加法?加法的定義: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的的數叫做和。

2、舉例:班上總共有42個學生,其中男生有12個,那麼有女生多少個?(算式為42-12=30),提問讓同學們思考什麼叫減法?減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要求的加數叫做差。

思考:如果已知的是班級總人數和女生人數,那麼算式應該怎麼列,各部分的名稱又是什麼?

3、根據上面給的兩個例子,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嘗試總結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如: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二、課堂練習

1、根據3468+475=39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943-3468= 3943-475=

2、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寫出另外兩個等式。

例:28+19=47 47-19=28 47-28=19

(1)247+435=682

(2)643-175=468

(3)569-346=223

3、猜猜我是幾?

(1)我減去56得120 (2)483加上我得數是792 4、下面各題應該用什麼辦法計算,為什麼?

(1)滑雪場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滑雪場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2)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共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三、課堂總結

串講知識點和容易出現的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三

單元分析

教學使用計算器的主要目的,一是進行較大數的計算,二是用於探索一些和計算有關的規律。蘇教版教材在整數四則計算(口算、筆算、估算)和混合運算的教學結束後,適時安排使用計算器的教學,能較好地實現這兩個目的。

本單元的計算內容分三段安排,依次是初步瞭解計算器,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一步計算,用計算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兩步計算)。探索規律的內容結合使用計算器進行一步計算和兩步混合運算分散安排。在單元結束時,有一次實踐活動《一億有多大》。

1? 讓學生在玩中初步認識計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鍵。

計算器在生活中已經比較普及,很多學生都見過計算器。教材結合兩張購物的照片,讓學生知道在進行比較複雜的計算時,人們通常使用計算器,激發學生學習使用計算器的興趣。

學生拿到計算器都急於玩一玩,也急於告訴同伴自己對計算器的一些瞭解。教材在簡單介紹計算器上的顯示器和鍵盤之後,滿足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通過玩,初步認識計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鍵。首先是找到開機和關機的鍵,試一試怎樣開機、怎樣關機。再摸摸、按按其他的鍵,並相互交流各人初步知道了哪些鍵,有什麼作用。在這個教學環節裏,着重認識0~9共十個數字鍵,+、-、、四個運算鍵以及讓計算器顯示得數的等號鍵。學生了解這些鍵的功能後,就可以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

2? 由易到難,指導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第100頁的例題和試一試教學使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一步計算。例題中的38+27和3018都是較小數的計算,這裏選擇較小的數有三個原因,一是較小的數能很快輸入計算器,不容易輸錯數字;二是這些題都能口算,可以驗證計算器計算的得數是正確的,從而對計算器產生信任;三是能體會用計算器計算比較省力。想想做做裏有較大數的四則計算,包括學生以前沒有進行的四位數加、減計算,三位數乘兩、三位數,多位數除以三位數等。通過這些計算練習,能夠達到本單元的教學目的。

第102頁例題教學使用計算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教材考慮到學生的計算器功能不完全相同,有些計算器能識別運算順序,有些計算器不能識別。例題立足於使用沒有識別運算順序功能的計算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指導學生按運算順序在計算器上分步計算。第一步先算式題中的乘法,並把積記錄下來;第二步再按清除鍵消去計算器上前面的積後,計算式題裏的減法,得到最後的結果。至於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安排在試一試裏讓學生獨立操作計算器計算。對於能識別運算順序的計算器,教材通過第102頁的底注告訴學生,可以根據算式的書寫順序直接按鍵,不必按運算順序按鍵。

3? 通過探索規律,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歸納推理、類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教材結合使用計算器的教學,在想想做做裏設計了許多成組的算式,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類比發現並表達同組算式中的規律。如第101頁第4題: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 11111=

= 發現規律的過程是開展合情推理的過程。發現規律首先要仔細觀察,認真比較,尋找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繫和變化趨勢。歸納是提煉、總結規律的思維活動,要經歷由表及裏地抽取規律性數學內容的思維過程。

發現的規律可以在交流中講出來,也可以通過接着再寫幾個符合這樣規律的算式表現出來。如果讓學生講述發現的規律,要求不宜過高,大致説對了就可以,並且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在上面的一組算式裏,要引導學生髮現這樣一些規律: (1) 各道題的乘數分別是1(一個1)、11(兩個1)、111(三個一)、1111(四個一)、11111(五個1),依次增加一個1,所以下一道算式應該是111111(六個一)相乘。(2)各道題的積依次是一位數、三位數、五位數、七位數,接下去的算式的積應該是九位數和十一位數。(3) 各個積的最中間的一個數字依次是1、2、3、4,接下去的算式的積的最中間一個數字肯定是5、6。(4)從第二個算式起,積的最中間數字的左右兩邊分別是1和1、12和21、123和321,左右兩邊的數字是對稱的,接下去的算式的積的最中間數字左右兩邊肯定是1234和4321、12345和54321。同一種規律也可以不同的表達,如1234321的前半部分各位上分別是1、2、3、4,逐位多1,後半部分各位上分別是3、2、1,逐位少1。

4? 通過推算,體會一億有多大。

實踐活動《一億有多大》裏的數一數、排一排、稱一稱三個欄目有相同的學習方法,都是從較小的、能操作的、易理解的數量開始,通過一步一步推算,得出數1億本練習簿用的時間、1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長度、1億粒大米的重量。在具體情境和推算活動中體會1億有多大,能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推算是在表格裏進行的,練習簿的本數、小朋友的人數、大米的粒數的末尾每次添上一個0,相應的時間秒數、長度米數、重量克數也同時在末尾添上一個0。學生進行這樣的推算並不困難,只要細心些,不漏寫或多寫0就可以了。如果把寫數和讀數結合起來,一邊推算,同時讀一讀寫出來的數,能減少錯誤。

完成推算以後,讓學生使用計算器,把數1億本練習簿用的秒數換算成大約是3年時間,把1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長度換算成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把13億粒大米的克數換算成可供一個人吃大約223年。通過這些換算,學生對1億有多大的體會就豐富了、具體了。如果有學生在進行14000000040000000的計算時,想到把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都去掉相同個數的0也是可以的。這個知識本冊教材的前面已有安排,如42和4020的商相同,408和40080都商

總之,使用計算器的教學不單是知識與技能的教學,還是發展數學思考、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和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的教學。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四年級數學上教案。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捨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課時

一、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讀法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習題P1-5。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2.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並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3.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係。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並以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內的數。

(四)教學準備:師準備計數器。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五)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揭示目標。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同學們有信心學好嗎?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2、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2、3頁的內容,比比看誰能最先完成任務。通過預習課文,你瞭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

3、學生自學。先四人小組討論,在彙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

(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邊彙報邊整理成數位順序表:(略)

(3)計數方法: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要求學生在小組裏撥珠數一數,然後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範。

(4)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

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

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

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在數位順序表上補充數位。

(5)數的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萬位,表示8個萬,説説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6)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佔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

4、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看來大家對億以內數的知識瞭解得真不少,那麼這些億以內的數你們會不會讀呢?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學生試讀。

(2)全班交流。

1)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闡明理由。教師適當點撥,指正。

2)把每個數的讀法用漢字記錄下來,開展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則?

3)小組推薦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修正,最後進行歸納: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讀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讀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試一試:讀出下面各數。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讀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取經,看怎樣讀起來更方便?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數出最高位後,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先分級,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隔開,先讀萬級,再讀個級;(可以進一步詢問:為什麼用虛線隔開呢?)標上數位再讀。肯定學生的方法,然後徵求意見:你們會選用哪種方法呢?

5、課堂練習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2)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指名讀,全班讀。)

(4)説一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分小組讀一讀本小組成員收集的信息數據。)

6、鞏固聯繫

(1)課本第9頁的第5題:你能正確地讀出第2頁上的數嗎?(先個別讀,再同桌互讀。)

(2)課本第8頁的第2題:讀出下面每組數。(重點是準確讀出每一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

(六)課後回憶:略

二、第二課時 億以內數的寫法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教案《四年級數學上教案》。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係。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並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四)教具、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播放新聞。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瞭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2、出示自學學習目標: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來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3、出示自學指導:看書上第6頁的內容,分組討論億以內數的寫法。

4、師生共同學習

(1)讀新聞:據統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蔘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可能會説: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佔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着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瞭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5、課堂練習

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後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後進行核對。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並提醒學生寫完後注意檢查。

6、鞏固練習

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後再寫下來。

(六)課後回憶:略

三、第三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複習課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3頁第4、6、12、14、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理解數位、計數單位、數級等數學概念,掌握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2.通過“爭當小老師”一事,培養學生反思的意識。

3.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億以上數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

(四)教學關鍵

由學生自主複習鞏固。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我們都想當小老師吧?今天我們就比一比誰是“優秀小教師”。每人發一張學生課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內容:

判斷題:

(1)萬級的。計數單位是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2)2496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24960000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萬 (√);

6407000 讀作:六百四十萬零七千 ? (√);

85000030 讀作:八千五百萬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萬 寫作:68500000 (×)

一百萬七千 寫作:1007000 (√)

四萬零九十 寫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萬米 (√)

17865000米≈(1786)萬米 (×)

2、判斷反思:

(1)請小老師判斷第一題。

反思:

①第一題涉及哪些數學概念?(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② 談談你對數位的認識。(把計數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在的位置,叫做數位;所學的數位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③談談你對計數單位的認識。(所學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字面的區別是沒有“位”字。)

④ 談談你對數級的認識。(四位一分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

⑤你對這三個數學概念還有什麼疑問嗎?

⑥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2)請小老師判斷第二題。

①觀察第一、二小題你有什麼想法嗎?(億以內數的讀法與萬以內數的讀法相同,只是多加一個級稱)

②觀察第三、四小題你覺得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億以內數每級末尾的零不讀,數中間的零隻讀一個)

③誰能對億以內數的讀法進行總結?

(3)請小老師判斷第三題。

①想一想怎樣寫出億以內數?

②有什麼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嗎?(零佔位的問題)

(4)就億以內數的讀寫法你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也就是怎樣

(六)課後回憶:略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這和整數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一樣的,因此,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可以用小數點與整數部分隔開,排在整數部分的右邊,向整數一樣計數。

10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整數個位的右邊應該是什麼位?

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百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呢?再往下還有萬份位、十萬份位等,所以我們在數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計數單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萬分位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數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別是什麼位?

再指出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別是多少?

2、教學小數的讀法

出示古錢幣的相關數據:高:0.58米、厚:3.5釐米、重:41.47千克

問:你會讀出古錢幣的有關數據嗎?

誰能總結一下小數的讀法?

強調:讀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幾個0。

完成做一做:讀出下面小數

3、教學小數的寫法

(1)例3:據國內外專家實驗研究預測:到2100年,與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氣温將上升一點四至五點八攝氏度,平均海平面將上升零點零九至零點八八米。

你會寫出上面這段話中的小數嗎?

(2)做一做:寫出下面的小數。

零點零七五點零六十點零零二

三百點七一零點零一四十五點五零三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0.9裏面有()個0.1

0.07裏面有()個0.01

4個()是0.04

2、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説出24.375每個小數位上的數各是幾個幾分之一?

4、讀出下面各數

(1)南江長江大橋全長6.772千米。

(2)土星繞太陽轉一週需要29.46年。

(3)1千瓦時的電量可以使電車行駛0.84千米。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79、80頁上的例2、例3,議一議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五第3~6題。

【教學目標】

1.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自主遷移出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2.掌握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係,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台。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計算下面各題。20×40=18×20=16×50=240×3=105×3=208×2=301×2=209×4=

學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筆算,如果用筆算的可進行板演。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的筆算,那麼中間、末尾有零的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學生獨立思考,解答,抽一個學生板演。

(2)彙報思考過程及結果,在視頻展台上展出學生計算的豎式,可能有以下兩種:24024 0×30000×3 072 00720

7200

(3)討論:這道題和我們前面研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有什麼不同?以上兩種算法哪種更簡便?這道題為什麼可以這樣來計算?

學生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探討有困難,則可用以下的教學設計。

教師:第二個豎式把240和30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兩個0,24×3和240×30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哪一個算式的乘積小?

學生:24×3

教師:算一算24×3的結果。

學生算出24×3=72。

教師引導學生説出72與7200相比,縮小了100倍,為了保持積的大小不變,我們把積擴大了100倍。

配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板書:教師:誰能完整地説一説這個計算過程?

學生:略

教師:你認為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歸納出: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後,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及時鞏固,算一算課堂活動的第2小題的前兩小題:230×40,380×87。

2、教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題目

(1)根據題意,學生列式:108×18。

(2)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有什麼特徵?

學生:因數中間有0

(3)學生獨立思考

計算,抽一學生板演。

教師巡視,重點圍繞豎式的書寫,從而歸納出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要點。

3.結合兩個例題,小結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係。

教師:在這兩個題目中,王師傅每分行240m和列車平均每時行108km都叫做什麼?

學生:速度

教師:30分和8時都叫做什麼?

學生:時間

教師:要求路程,你發現了怎樣的數量關係?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速度×時間=路程。

[點評:這個教學片段主要展示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自主遷移出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並歸納出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係。這個過程主要由“發現、探索、小結”三個環節構成。這三個環節層層相扣,體現了學生探索新算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4.課堂活動。

(1)怎樣用豎式計算34×386?

學生按書中的程序計算完成後,通過兩個豎式的對比,討論得出:三位數和兩位數相乘的時候,為了計算簡便,我們更習慣於把位數多的因數寫在上面。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的後面兩個小題:65×408,207×20。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4~6題。

(本案例由袁登維提供,由彭承志點評)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材81-8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列豎式計算:96÷8 145÷6

説出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2、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老師想考考大家。

教師出示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題卡,讓學生邊讀題,邊説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學們對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學們今天上午交上來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一:學校買來92根跳繩,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第一個問題告訴我們什麼信息?你能列式解決嗎?(92÷30)

為什麼用除法?(這道題是讓我們求92裏面有幾個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計可以分給幾個班?(92÷30≈3(個))

92÷30,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師板書課題:筆算除法)你會算嗎?

出示學習指導:

1、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寫下來;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確,為什麼這樣算?

2、讓學生上台板演豎式,並説出筆算的方法。

學生在説完筆算方法後,追問3為什麼寫在個位上。

3、出示問題二:學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牽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讓學生獨立解決,獨立筆算後彙報。

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麼辦?(要看前三位)

並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商“6”,“6”應寫在哪一位上面。

三、鞏固內化

1、用豎式計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錯題(看書上的83頁)

3、問題三:一個足球20元,用75元錢可以買幾個足球,還剩多少錢?

4、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獲得了哪些筆算經驗?説一説筆算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不夠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餘數都必須比除數(小)。

5、問題四:學校組織學生秋遊,共有師生280人,如果每輛車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輛車?

四、全課總結。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5—13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身邊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學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1)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商是幾位數。

(2)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

(3)思考:除數是兩位數,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麼關係?

強調學生在做除法時,一定要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

2、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1)先確定商時幾位數。

(2)再動手計算,並任意抽取幾題讓學生説一説計算的過程。

3、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7題。

(1)根據題目的信息,説一説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2)請大家把計算結果填寫完整。

(3)用乘法驗算一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4)請大家幫助王平選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並説一説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價錢是多少?我們要知道什麼?(總價和數量)

引導學生找出總價和數量,並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要學生説一説列式的根據。

5、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並説一説你是用什麼來試商的。

6、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0題。

(1)讓學生獨立分析後列式解答。

(2)一個學生提數學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講評時要他們説一説你為什麼這樣填寫。

8、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題。

讓學生藝4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中瞭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三角形的過程。

2、認識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會畫三角形的高,瞭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特徵。

3、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幾何圖形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學具、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引出課題感知三角形

1、談話導入。

2、學生彙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信息。

3、教師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

談話引出課題:“你想學習有關三角形的什麼知識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動手製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義。

(1)學生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動手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個三角形。(製作材料: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學生展示交流製作的三角形,並説説自己是怎麼做的。

(3)觀察思考:這些三角形有什麼相同地方?

(4)認識三角形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義。

(5)教師出示有關圖形,引起學生質疑,通過學生思考討論,正確概括出三角形定義。

(6)判斷練習。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創設。

“美麗的南寧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橋,從側面看大橋的框架就是一個三角形,工程師想測量大橋從橋頂到橋面的距離,你認為怎樣去測量?”

(2)課件出示白沙大橋實物圖和平面圖。

(3)學生在平面圖上試畫出測量方法。

(4)學生展示並彙報自己的測量方法。

(5)學生閲讀課本自學三角形底和高的有關內容。

(6)師生共同學習三角形高的畫法。

(7)學生練習畫高。

3、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

(1)聯繫實際生活,為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準備。

(2)動手操作學具,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學生聯繫實際,找出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5)欣賞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總結本課內容

1、學生説説本節課收穫。

2、教師總結。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十

億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知識點較多,感覺孩子應該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雖然自己也提前意識到了,可這些問題卻讓學生一時消化不好。

這部分內容方法掌握不好的話,特別容易出錯。由於這個單元的內容涉及到的數字大,再加上剛開學,孩子們的心思還沒能真正地回到課堂,所以這些都是難免的。

主要存在的問題:

1、不分級

由於都是大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分級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更清晰的讀數寫數。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白分級的好處,採取分級和不分級的方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分級的好處。雖然學生知道分級的好處,在教學中,我也時刻提醒學生要先分級,可是在課堂上做作業和課後作業中,仍然有學生不分級就讀數,有人出錯有人不出錯,課後瞭解到,有的學生對這些大數早已會讀會認,已經熟悉,習慣了。而有的學生是因為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根本就沒考慮過,只是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

2、大小寫混淆

學生做題時的心不在焉,沒有良好的做作業習慣,總是在讀數的時候把大小寫混寫。

3、有0的寫數

讀數對於學生來説,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寫數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很多。除了不分級,還有一個原因,不使用數位順序表。但每一級中間出現零和末尾出現零時,學生寫數的時候,總是丟掉零,或者添上零。

尤其是“寫出由下列各數組成的數”這種類型的題目,學生做容易對0。

4、數位與計數單位的混淆

學生在數位和計數單位這兩個概念上總是犯糊塗了。課堂上反應的很好,可在做作業的時候,個別學生不知道什麼是數位什麼是計數單位,全混在了一起。

針對這些情況,我的解決辦法是:

1、在課堂上不斷地提醒學生要分級,把沒有分級習慣的學生留下來單獨輔導。

2、其次嚴格要求學生的做作業習慣。我發現個別孩子的作業不僅不按時交,更重要的是作業的整潔度。很多孩子的作業本剛做了兩天,就髒的不得了,書寫不認真,錯了的地方居然用筆劃掉,雖然我在開學前已經強調。所以要嚴查作業的整潔度,把漂亮的作業進行展示,讓那些沒有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的學生,去欣賞一下別人的作業。

3、多練習,及時反饋。因為第一單元知識點多,再加上不能得到更多的練習,所以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後面的教學中,我在備課時要精備,課堂上精講,給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練習。當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去練習,並非是盲目的多做作業。

通過這一個階段的教學,學生出現的問題諸多。當然也就看出我在備課和教學中沒有更多的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習慣。在心裏還是把新生跟老生看成一致的標準來要求了,所以説,下個階段的重點不光是課堂教學,更要狠抓學生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