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依標扣本學語言——赴上海聽課學習心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依標扣本學語言

依標扣本學語言——赴上海聽課學習心得

——赴上海聽課學習心得

樂平市實驗國小     王丹敏

教學這些年來,我首次同時參加兩個教學教研課題的研究,一個是省級課題“依託閲讀提高學生言語表達能力教學策略的研究”,另一個是市教研室帶領的國小語文“本體性”課堂的探索與構建的研究。説是兩個課題,其實不過是一個文本教學內涵的兩個外延,在諸多內容上都是相互交織和相互滲透於一體的。之前我們部分老師到樂平八小參加過培訓活動,本校丁校長也組織我們多次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愈加覺得如飢似渴,這次有幸赴上海蔘加了“全國國小語文“聚集學科核心素養,實現語文正本清源”創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感到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從課堂安排上來看,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依標扣本學語言,是目前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風向標,這點與我們目前所研究的兩個課題是一致的。所謂“學科核心”“正本清源”,我想這是針對於目前某些現象提出的,主要體現在有些時候我們教師淡化了語言的學習,背離了“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這個根本,離開語言這個本體去架空感悟課文藴含的人文信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掌握了語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語言之中、被語言所承載的種種信息。所以此次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比較強調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並進行語言實踐。

五節習作課中,大部分都是教材中的習作安排。回想起自己在平時教學中,每一個單元后,都不敢、不太願意面對本單元的習作,有時是講完了下一個單元,下下個單元,不得已,趕緊把前兩個單元的習作補上。出示習作要求,讀讀,選幾個話題讓學生交流下,頂多再出示一兩篇範文,好,同學們,開始寫吧!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我覺得還是思考得少了,缺少方法的引導。這五節專家的習作指導課,大環節也是這樣,可是,“細節決定成敗”,之所以他們能引導學生有效高效地進行寫作,是因為他們往往能關注細節,能夠搭一個個台階,讓學生一步步打開思路,一點點明白寫法,一次次有效提高寫作能力。張祖慶執教《爸爸媽媽,我有話説》設置了一個情境,童童想隨全班同學一起去看望遠方的筆友,先口頭勸説父母,再寫了一封《致爸爸媽媽的信》,通過這封信,學生明白了寫信時要“針對事由,有所側重”“樸實誠懇,見字如面”。此時,再引導學生打開話題,你有什麼話想對父母説?並羅列出6點:1、達成自己心願2、改變父母陋習3、訴説自己委屈4、交流不同觀點5、維護自己權利6、其它話題,學生能迅速打開回憶的閘門,激發了表達的慾望。學生自由習作之後,張老師點評學生習作又是如此地巧妙:“這位同學列舉了三件事例,在中國,三,就表示多了。”“偷竊者,這個詞用得好!”“用反問句,能表達出更強烈的語氣。”“我喜歡你用描述的方式寫作文。”在三言兩語中,學生受到了鼓舞,更重要的是讓全班學生明白了怎樣的詞是好的,怎樣的句是好的,怎樣的寫法是好的。結尾更是有着畫龍點睛之效,在學生紛紛訴説自己的煩惱,數落父母的不是時,通過一個小視頻《世界再大,都大不過一碗番茄炒蛋》,喚起學生的感恩之情,引導學生在寫信時,不要一味地指責,而是在表達對父母愛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讓自己的文字有理,更有情,這也是一種表達能力的提高。

這五節寫作指導課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首先是教師都善於選取合適的點來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如張維娜老師通過一段《漢字聽寫大會》的視頻,引發孩子興趣,再進行了一場現場的趣味聽寫大賽,讓學生及時捕捉內心感受,並記錄下來。再如馬建明老師先通過一篇下水文《胖!胖!胖!》,訴説自己的煩惱,生動具體,風趣幽默,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彷彿在向學生傾訴,學生也就願意樂意向別人訴説自己的煩惱。景洪春老師則是通過一則短小有趣的古文,激發學生編寫故事的慾望。其次,這五位老師都能針對學生髮言或習作中的語言進行有效的評議。何捷老師請一名學生自己的習作片段《説説我自己》,學生開頭第一句:“我最大的特色是聲音。”如果是我,就這樣過去了,何捷老師具有高度的語言敏感性:“有問題,有問題!誰發現了問題?”另一學生:“這句話沒説完,我最大的特色是聲音大。”這時,何捷老師表揚這名學生,鼓勵學生認真聽。景洪春老師讓學生給文章擬題目,並指出“好的題目應該清楚明白,言簡意賅,寫一篇好文章,還要有一個好題目,才能吸引讀者。”看過一些老一輩的名師教學實錄,像於永正、賈志敏等老師,都善於聽取學生的語言,根據學情有針對性地鼓勵,或者指出問題進行修正。這對我們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的文學底藴非常深厚,需要我們有傾聽的習慣和能力,需要我們能有的放矢地點撥,從而達到規範學生語言,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

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不僅僅體現在這五節習作指導課中,其它不同的課型中也有大量的語言學習與訓練。趙志祥老師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童謠之後,和二年級學生們一起來編童謠。孫雙金老師讓學生學寫《天淨沙﹒春遊》,把五言詩改寫成七言詩。曹愛衞老師讓學生學講蜘蛛開店的故事。陸虹老師執教《棉花姑娘》時,有學生這樣説:“因為燕子吃空中飛的害蟲,因為啄木鳥吃樹幹裏的害蟲,因為青蛙吃田裏的害蟲,所以他們都幫不了棉花姑娘。”陸老師先表揚這位學生“都”字用得好,再提出意見,引導學生只用一個“因為”,把這句話説好。

本次活動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童謠、古詩詞、元曲等傳統文化的教學,蔣軍晶老師的《送別》,孫雙金老師的《天淨沙﹒秋思》,趙志祥這位老爺子的《童謠童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送別》,一首百年流傳的經典詩歌,學生在這首詞與其它三首送別詩對比閲讀中,發現了“柳”這一送別詩的經典意象,並與學生探究了一系列問題:為什麼那麼多送別詩會以“柳”作為意象?除了“柳”,送別詩裏還有哪些意象?你還在其它什麼詩中讀到過這一意象?《送別》這首詩中沒有寫某人和某人分別,好在哪裏?學生不僅在讀課件出現的這四首詩詞,還提到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提到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由“笛聲殘”想起了“高山流水”故事中人物用音樂表達情感。學生不僅是在學詩歌,更是在學語言,學詩人是如何使用意象,如何通過語言傳達情感。學生通過這一節課知道了,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又不想直接表達的時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達,在以後的習作中,也會有意識地運用意象手法。

作為目前正在使用新部編本教材的一年級老師,不得不提的就是兩節低年級的課,一節是曹愛衞老師的《蜘蛛開店》,另一節是陸虹老師的《棉花姑娘》。兩節課都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以前我個人總覺得隨文識字好麻煩,很難操作。可事實説明,音、形、義的結合更利於學生有效地識記漢字,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複雜,只要我們稍動腦筋,想點辦法,就可以做到隨文識字。兩節課老師都能根據字的特點引導學生採取多樣的、科學的方法進行識字。“蹲”“編”“棉”“娘”……引導學生髮現形聲字的特點,“罩”“燕”這樣的字,則出示甲骨文,根據字的字理和演變來識記。在學生識記“罩”字時,教師引導學生組詞:“眼罩”“口罩”“胸罩”“耳罩”“燈罩”“牀罩”,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一個字,認識很多詞。這與我在微信中關注的彭峯老師提出的“詞串”教學是一樣的。有時候,我們讓孩子識記生字字形,並不一定要分析字的結構。如果讓這個字,在一組詞語中反覆出現,會加深印象,並且,在組詞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這個字的意思,積累了相關的詞語。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相結合的方法。將識字進行整合或歸類,才能達到趣味化和實效化的和諧共振。另外,陸虹老師寫字教學如何處理給我們作出了好的示範,學生覺得“病”字難寫,教師出示兩個“病”讓,讓學生説哪個好看,學生通過觀察發表意見後,教師範寫,學生書空,學生描紅,練寫一個,通過投影,師生評議後,學生再寫一個,爭取寫得比剛才那個更好。就這樣,觀察、範寫、書空、描紅、練寫、評議、再練寫,寫字教學的整個過程得到了落實,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不能完全是識字寫字,兩位老師在指導朗讀、理解感悟和語言訓練等方面,都可圈可點。

這些天的學習,每堂課細細聽來,我發現教學中隱藏着太多的智慧和魅力。我也在細細思索一些問題,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要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要提高鑽研文本的能力,以此致力於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將此次從名師課堂中體味到的東西,運用到自己的課堂,逐步補充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