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一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36K

《數一數》教案【精品多篇】

《數一數》教案 篇一

教學要求:

1、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2、初步讓學生接觸1~10各數,經歷簡單的數數過程。

3、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和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方法。

難點: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提問:開學了,你認識了哪些新同學啊?

數一數有幾個?

你能用小圓點表示出這個數嗎?

2、現在還有哪個小朋友願意介紹一下你的新朋友?

誰會提一個問題?

二、指導看圖,鞏固深化

1、師:我們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一塊去郊遊!

2、引導數數

師:這麼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麼?先不着急説,把你喜歡的東西數一數,記在心裏!

(給一分鐘時間)誰來説一説?

3、逐一在圖上數出1~10種物體的個數。

4、打開書10幅圖説説圖意

提問:7、8、10個圓點分別表示哪種東西的個數?氣球下點幾個點?畫圓點時要注意什麼?有沒有更好的符號代替圓點?

三、總結提升,發現樂趣

1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還可以數一數,你能數出來嗎?

2小練習:在本子上畫出相應的圈。

你家裏有幾口人?

今年你幾歲啦?

你書包裏有幾本書?

你這一排有幾個同學?

師:希望小朋友們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數學《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繫,以便進一步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比較簡便,為進一步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數一數”是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起始課,為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它從學生已有的數數經驗與技能(特別是跳着數的技能)出發,經歷從數數的問題中抽象出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的過程,體驗這種相同加數的連加運算與生活的`聯繫。教材中有4個數數的問題,其中熊貓、圓片和方格都是方陣排列的;蘋果是分堆擺放的。應注意到“數熊貓”和“數圓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數的方法,後者先數一排幾個再數有幾排(或者先數一列幾個再數有幾列)。“數方格”給學生提供了應用前面數數活動的經驗、獨立解決問題與交流的機會。“數蘋果”的重點在於如何計算宂長的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教學重點:

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教學難點:

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從前往後數一數我們班的課桌,一共有幾排?每一排坐幾個小朋友?再從左往右數一數,課桌有幾列?每一列有幾個小朋友?

(讓學生自由地數一數,指名兩位學生分別説一説,體會什麼是“排”,什麼是“列”。)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結合“數數”的活動,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活動一:數一數熊貓有幾個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2頁)第一個情境圖。

師:這些熊貓跟我們教室裏的課桌一樣,排列得非常整齊有序。這些熊

貓擺成了幾排,幾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個熊貓,你有什麼好辦法?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他們進行小組交流。

師:把你想的好辦法告訴小組的同伴,看看你們小組一共想出了幾種好辦法。

3.請小組派代表彙報,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個一個地數,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數。

(2)請兩位能跳着數的學生(一個是一排一排地數的,另一個是一列一列地數的)到實物投影儀前演示,一邊指一邊數。

(3)師:一排一排地數,是5個5個地數,大家再數數看共有幾個5?一共是多少?

(生:1個5,2個5,3個5,一共是15。)

(4)師:剛才這樣數數計算的過程,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達:5+5+5=15(板書)。

(5)師:那麼,一列一列地數的計算過程,你們能寫出一個算式來表達嗎?大家再數一數,然後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來寫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別出心裁地提出:還可以2個2個地數,一共有7個2,最後再加上1也是15個。老師要肯定這種數法也是對的,特別是數一堆無序排列的東西的時候,這種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人們還是習慣於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

活動二:數一數圓片有幾個

1.學生獨立觀察(教材第2頁)第2個情境圖,應用從“活動一”學到的方法數一數圓片有多少個,並在草稿本上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説一説自己是怎麼數的,怎樣列出算式。

3.再請學生認真地看一看,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麼數的,比較一下兩種不同的數法所對應的算式有什麼區別。

4.教師板書,表示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區別:

6+6+6+6(有4排,每排6個)=24(個)

4+4+4+4+4+4(有6列,每列4個)=24(個)

活動三:數一數有多少個方格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反饋:説説你是怎樣數的?怎樣列式?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

師:認真觀察我們列出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每個算式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活動四:數一數蘋果有多少個

1.學生獨立解決教材第3頁第4題。

2.把問題引申,進一步要求學生寫出計算6盤、10盤、15盤蘋果的連加算式並算出結果。

3.就怎麼計算15盤蘋果有多少個,進行全班討論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從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從第一個3開始,3,6,9…3個3個地跳着數,數到最後一個3,得到45。

算法3:3個3是9,15個3就是5個9,9+9+9+9+9=45。

算法4:5個3是15,15個3就是3個15,15+15+15=45。

(如果學生沒想到算法3與算法4,教師可以介紹,它們的特點是簡化了原來的連加算式。)

4.進一步向學生提出:表示原來的算式有沒有比算法4更簡捷的方法呢?這是我們下一節要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閲讀教材中智慧老人説的一句話:“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製造了一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三、總結:

1.根據教室裏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計算全班人數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學請舉手做個象徵勝利的手勢,鼓勵一下自己。

2.讓學生交流這堂課的體會和收穫。

教學反思:

新課導入時,利用學生的座位這一生活資源,讓孩子通過數一數體會列和排的區別,為後面的新課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數熊貓和圓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充分地數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數法,再次深入地體驗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列出不同的連加算式。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覺得教師適當地引導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如:數熊貓時,教師先逐步引導學生列出橫着數的加法算式:5+5+5=15,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列出豎着數的連加算式。

在數圓片的活動中又引導學生閲讀、比較數學課本中的兩種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從跳着數進一步發展為只數一排有幾個再數有幾排(或者只數一列幾個再數有幾列)。在最後的數蘋果活動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設計構思發生了偏離,大部分學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當老師想介紹算法3,算法4的時候,有部分超前學習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來計算。本來設想用智慧老人的話設置一個懸念,可針對當時的情況教師只能改變設想,利用學生的回答進行下一節課的引導和鋪墊。所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刻以學生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學生的回答展開教學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所在。

案例點評:

1、學生數數的經驗與技能(特別是跳着數)是抽象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基礎。本課教學設計注意到教材中在處理4個數數活動時的區別:數熊貓時是跳着數的,數圓片時方法有所不同(數一排幾個,有幾排;或者數一列幾個,有幾排);通過這兩個活動,體會不同的數法都有相應的算式表示。數方格時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交流。

2、數蘋果的活動設計有新意。讓學生探索計算15個3相加的算法,發現實施分組計算的策略,可以減少連加算式中加數的個數,使算式簡化,讓學生產生一種懸念:算式是否可以進一步簡化,為下一節學習乘法打下基礎。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三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理解、學習數字童謠,嘗試正確使用數量詞。

2.在感受、理解童謠句式特點的基礎上學習創編童謠。

活動準備:

童謠圖片五張(如圖所示)。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理解童謠內容。

(1)觀察、講述圖片。(教師在幼兒觀察講述時,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數量詞。)

(2)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2.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童謠。

(1)嘗試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圖片學念童謠。

(2)幼兒自主根據圖片的提示念童謠。

3.遷移經驗創編童謠。

(1)討論創編要求。

★指導語:先在心裏想一想,然後試着像我們剛才唸的童謠一樣説出來。

(2)進行想象,創編童謠。

資料鏈接:

數一數

一條蟲,兩條蟲,小蟲喜歡鑽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隻雞,八隻雞,母雞生蛋咯咯噠。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樹下是我家。

《數一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計數單位千萬,並瞭解單位之間的關係。

3.通過多種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數感。

〖教材分析

本課是生活中的大數的第一課。首先,教材呈現了四幅圖片,圖片中的數據都是幾百、幾千的數目,學生髮現這些數都比過去學過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這樣的大數,從而感受到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然後,教材藉助幾何模型,使學生對千萬的計數單位有直觀的感受,並學習這兩個計數單位。教材還安排了説一説的活動,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對一千、一萬的實際意義有具體感受。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設備、座標紙卡片若干、練習題卡片、晚報一張。

〖教學設計

(一)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1.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將百以上、萬以內的數整理出來,萬以上的數留待以後學習。

2.新課開始之前組織學生分組交流,然後問:聽了這麼多生活中的大數,你有什麼感想?除了我們學過的計數單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數中發現新的計數單位了嗎?一千、一萬有多大?它們與我們學過的計數單位又有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認識大數

1. 引導學生觀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問共有多少小格,是怎麼知道的。小結: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引導學生在卡片後面寫百。

2.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卡片(10100格),它與一百格的卡片有什麼關係?你知道這張卡片共有多少格嗎?小結:10個一百是一千。引導學生在卡片後面寫千。

師:請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時的情境,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約為一千人。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量約是一千或幾千的嗎?

3.引導觀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與一千格的卡片有什麼關係?你知道這張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嗎?小結:10個一千是一萬,引導學生在卡片後面寫萬。

師:請看這張報紙,這樣的一版報紙大約有一萬字。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量約是一萬的嗎?

(三)引導填寫數位順序表

(四)練習

1. 每本數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幾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個百、1個十、5個一)、9300格(9個千、3個百),引導學生數小格,並説明我校現有915名學生、我校佔地面積約為9300米2。

(五)總結

1. 你喜歡大數嗎?為什麼?

2.大家收集了這麼多有意義的大數,課後請你選一個最喜歡的大數,在一萬格的卡片中塗出相同數量的小格,最後請家人或同伴數一數小格數,再給他們講一講這個數量的意義。

〖教學反思

二年級學生對於萬以內數了解較少,體驗不夠,教學時難度較大。我注重讓學生實際感受,使學生積累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

1. 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的例子,除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大數、理解學習大數的意義外,還大大豐富了學生對萬以內數的認識。

(1)學生初步感受大數,把大數同很高的山很長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聯繫,感受其大。

(2)學生在找、看、説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大數的讀、寫,發現大數中有新的計數單位千萬。

2.學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座標紙為學生製作了百千萬的學具卡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3張卡片,自主探究出3張卡片的聯繫: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並通過直觀感受建立一十百千萬的數學模型。

3.聯繫實際,感受大數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我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具體情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千萬的具體感受。

如,教學千時,引導學生觀察學校上操時的情境,説明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約為一千人。教學萬時,引導學生觀察報紙,説明一版報紙約有一萬字。

4.以少見多

要使學生理解不易直觀感受的大數,就要幫助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以少見多的想像。

以少見多是指從較少數量的積累去想像較多數量。如,每本數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多少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培養學生掌握這些學習方法,對學生現在理解萬以內數和以後理解更大的數都有很大幫助。

〖編者點評

本節課設計了多個活動促進學生對大數意義的理解,收集並交流生活中有關大數的數據,使學生不僅體會到學習大數的必要性,而且藉助生活經驗初步積累對大數的感性知識。觀察、操作幾何模型,幫助學生認識了千萬計數單位,並對這些單位及其之間的關係有了直觀感受。以小見大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大數實際意義的理解,而且滲透了一種比較事物的具體方法。本節課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內涵豐富。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五

活動目標:

1、知道10以內數的名稱和順序。

2、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數學掛圖《數一數》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掛圖《數一數》

1、看一看,畫面上有哪些動物,分別説出動物的名稱。

2、數一數,圖中每種動物的數量各有幾個。

3、説一説,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説出每種動物的名字。

4、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數一數》,引導幼兒掌握數詞和量詞。

二、觀察畫冊《數一數》

1、引導幼兒觀看畫冊,指讀兒歌。

2、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講述小動物的故事。

三、手指遊戲“十個手指頭”

1、教師説兒歌《十個手指頭》,幼兒跟讀。

2、教師啟發幼兒一邊説兒歌一邊創編動作。

3、幼兒自由表演兒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域活動投放材料:

1、引導幼兒觀察《看猴山》

1)、説出猴山上有多少隻猴子。

2)、數一數,樹上有幾隻猴子,盪鞦韆的小猴有幾隻,梯子上的小猴有幾隻等。

3)、説一説,山上的猴子多還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與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隻,體驗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在數學活動區,引導幼兒根據數字卡片取出物品數量,學習物品與數字的對應。

家園共育:

兒歌有明快的節奏,念起來順口,容易記住,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數數的興趣。家長在教孩子學習口頭數數時,可以用一些簡短的數數兒歌,如《數字歌》等。

附:

數一數

一頭象,兩隻虎,

三隻熊貓四隻鹿,

五匹馬,六隻鴨,

七隻小侯八隻兔,

九條金魚十隻鼠,

大家都來數一數。

十個手指頭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頭;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兩隻手,十個手指頭。

數字歌

一一一,一隻小雞嘰嘰嘰;

二二二,二隻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隻綿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隻老鼠吱吱吱;

五,五隻布穀咕咕咕;

六六六,六隻小鴨嘎嘎嘎;

七七七,七隻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隻青蛙呱呱呱;

九九九,九隻斑鳩啾啾啾;

十十十,十隻蜜蜂嗡嗡嗡。

《數一數》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手口一致地點數1。

觀察活動室,能正確找出數量是1的物品。

活動準備

神祕袋、杯子、鉛筆、書、小皮球。

“1”的數字卡。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

1老師將杯子、鉛筆、書、小皮球放入神祕袋內。

2老師請幼兒輪流從袋中取出一件物品,並説出該物品名稱。例如一個杯子、一支鉛筆、一本書、一個皮球等。

3當幼兒説出該物品時,老師同時舉起“1”的數字卡,説明1的數字和數量。

4出示神祕袋內所有物品,請全班幼兒數數每種物品的數量。

5與幼兒一起觀察活動室裏有什麼東西的數量是1。例如垃圾桶、飲水機、白板、廁紙架等。

6請小朋友取任意的`一件玩具,放在筐中。

活動評價

能點數1的數量。

活動建議:

户外活動時,每人撿一片落葉,複習鞏固對數量1的理解。

數一數教案 篇七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並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準備:

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

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説説卡片上有幾個什麼?”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麼?”“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啟發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説説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並提醒幼兒將遊戲材料整理好。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 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並能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大數的必要性,體驗達數的實際意義。

2. 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具準備:計數器若干個。

活動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認識十萬。

小青媽媽在銀行上班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 出示1張100元的人民幣的圖片,以下均可採用圖片代替),讓學生説説它的面值。

2. 説一説10張、100張人民幣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礎上,引出一疊人民幣(100張百元的人民幣)的概念。然後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9疊人民幣是多少元?

4. 在數的過程中,用計數器上的珠子“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5. 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6. 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設計思路:“十萬”是一個比較大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生活範圍內一般較少接觸,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基礎,本活動創設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活動二:認識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

推理活動中認識“百萬、千萬”:第3頁一輛轎車賣十萬元,那麼2輛、3輛賣多少元?……10輛賣多少元?同樣,10個十萬是多少萬?10個百萬是多少元?

1. 在學生認識“億”的計數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當説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各種命名中,教師然後才引出“億”的計數單位。

2. 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並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這樣,既可以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又能較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的大小。

活動三:練習活動

1. 説一説,撥一撥。

讓學生認識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關係,通過學生的撥珠活動,既可以鞏固對較大數的認識,又能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所以,這一活動應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滿十進一”的方法。

2. 第2、3、4題是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數的時候首先需要學生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在數到“滿十進一”時,教師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麼時候進位,什麼時候是按順序數。

3. 第5題讓學生自己填寫,交流自己的想法。

4. 第5題是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直觀的圖像結構作支撐。所以,在開展本題的活動時,可以運用計數器的直觀性特點,從計數器上前後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來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活動四:實踐作業

1. 閲讀你知道嗎?小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個生活中的大數,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3. 在計數器上撥數、讀數。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千 百 十 億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個

億 億 億 萬 萬 萬 計數單位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懂得了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並掌握了數位順序表。但是在數數時每次到整百整千的數時容易出錯。還需要在以後的學習中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