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孟子》二章課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7W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孟子》二章課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

1、積累文言詞語,擴充文言詞彙量,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2、朗讀全文,藉助註釋,疏通文意,把握論證思路

3、反覆誦讀,品味語言

4、正確認識理解得道多助的現實意義

學習目標1、2、3

正確認識理解得道多助的現實意義

一、導入

前些天,我們學習了孟子的文章《魚我所欲也》,瞭解了孟子捨生取義的崇高精神,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孟子,進一步瞭解主張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導學過程

(一)、初讀文章,把握字音,讀出節奏(初讀字音和節奏)

1、教師範讀文章,要讀出氣勢(可找名家的朗讀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和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大聲),讀準字音和節奏

3、學生試讀(可先齊讀,後指名讀,要找2-3名學生,重點看字音和節奏)

(二)、譯讀全文,讀出內容(再讀讀出內容)

1、教師指導分段譯讀全文。(可根據內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難度。可分為第一句,三裏之城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結尾)

學生結合註釋,自行翻譯課文,並標出疑難詞句

2、學生質疑、解答,學生邊讀邊翻譯,教師點撥

重點詞語:

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人和: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團結

郭:外城環:圍池:護城河是:這委:放棄去:離開域:限制

固:使鞏固畔:通叛,背叛親戚;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點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師點撥: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學生思考討論: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述的

學生交流

教師交流時邊歸納: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一方天時不如地利

防禦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戰爭需要人和)

域民

固國(治國需要人和)

威天下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二

1.理解文章的觀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3、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採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構。

(怎樣分析本文寫了什麼。明確: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應該先分清層次,再概括出層意,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構特點,最後看本文統領全文的關鍵句是什麼。)

同學們,知道這個成語麼?(揠苗助長),什麼意思?(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把事情弄壞)這裏還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們懂得它的意思嗎?説説。(學生説不上,老師就析題:施行仁政的人就會很多人幫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幫助他)你們知道它們的出處麼?

它們出自《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紹:

孟子生活在社會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面對這樣—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與民同樂”,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施“仁政”。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會。誦讀首先要讀準字音,其次要讀準確句子的節奏。

三、理解文意:

1、學生聽課文錄音,勾畫出重點字詞(粟、“畔”通“叛”:背叛)2、初讀課文,勾畫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強調幾個詞語的活用:環、域、固、威、順)

3、教師小結:請指出句子的含義: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4、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麼問題?你的理由是什麼?爭論

(整體感知這個環節,我可以這樣提問麼?請指教)

5、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

(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具備什麼條件才最有利於攻守的觀點,即要具備“人和”這個條件)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係麼?

(舉例説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係麼?

(舉例説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後部分內容)

第四段:作者為什麼認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麼?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戰條件。)(通過對比揭示觀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三

1、複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2、體會在敍述和議論中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1、對“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複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導讀課,一課時

導撥法、自讀法、討論法、分層教學法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社會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有一位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學派的大師是誰?(孟子)面對他所處的社會現實,誰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張?(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投影,介紹孟子及其政治主張,學生齊讀投影內容)

〔投影一〕

孟子:(約前372-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被推尊為“亞聖“。

〔投影二〕

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張: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

希望君以民為貴,反對暴政害民,反對掠奪性戰爭,盼望賢明的君王統一國家。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聽課文錄音,在舒緩的音樂中感知課文內容。

(二)學生伴隨音樂試讀課文,初步領會語句的意思。

(三)學生串講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學生為一組進行討論。

2、教師指名代表對課文進行試講,其他學生補充更正。(文段比較容易翻譯,學生能夠較輕鬆地完成。教師對試講的學生要及時鼓勵、肯定)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章是針對當時那些好戰者的心理,闡明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人心向背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那麼作者是如何進行論證的呢?

(一)學生分組對文章內容逐段設疑、釋疑。(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作答)

(二)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歸納。(教師出示投影,分別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麼?

②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

③這場戰爭結果怎樣?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

②戰爭結果如何?

③為什麼?

明確: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裏之城,七裏之郭”(板書)

②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而攻之”。

③結果攻城失敗。“環而攻之而不勝”。(板書)

④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3、①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書)

②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書)

③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啟發:“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幾句話運用了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麼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這種條件的優越,以示理應守住。

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人和)那麼孟子認為“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容?(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作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齊讀最後一段,學生回答)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書)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這三句話什麼意思?

2、這三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3、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1、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2、運用了排比修辭。運用排比,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偉,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辨的論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為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容。

師啟發: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麼普遍意義呢?(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師歸納:治國、作戰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羣眾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註定要失敗的。

四、總結:

師生齊讀課文,回顧課文結構。(指名學生總結)

明確:文章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戰例,以攻城而未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後引申到治國,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層論證的寫法。

五、鞏固練習(出示投影,各層次學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委而去之②環而攻之③池非不深也④是天時不如地利也⑤親戚畔之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論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圍繞它展開論述,其意圖借論戰爭來闡明什麼?

2、在“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這個問題上,孟子和曹劌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認為在於曹劌認為是。

3、2001年5月,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印證了孟子關於人心向背的重要規律,即。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翻譯全文。

2、預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論點論據結論

天時不如地利→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説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説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説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説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説的例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説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説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説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閲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説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1、説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温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説一説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閲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為、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為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為什麼認為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説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1、《魚我所欲也》中採用譬喻手法的第一節,採用排比手法的第二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學生選擇的片段。明確譬喻、寓言、排比的特點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為例,欣賞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話,極為逼真,生動風趣的語言。促進學生關注文本,結合原文談感受,避免空泛、誇誇其談、不着邊際的玄想式鑑賞。

(這一環節着眼於培養語言鑑賞能力。)

讀議結合

深入探究

落實難點1、請學生仔細閲讀課文,將《魚我所欲也》與本單元已學課文《論語》七則進行比較,在其中找出孟子傳承孔子思想的證據,並加以分析説明。

2、就已學的內容來看孔子與孟子的區別,並進一步從課外閲讀中發現孟子不同於孔子的特點,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閲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為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為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作業

拓展閲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閲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閲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説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為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古漢語知識。

⑵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⑶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張,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思考、辯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體會孟子民本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讓學生懂得“人和”、“憂患”的實質及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3、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⑴瞭解孟子和《孟子》;

⑵查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預習檢查題及學習要點板書)

3、課文的朗讀磁帶。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能告訴我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讀書習慣是什麼嗎?(生:好讀書,不求甚解。)可是我們這些做學生的能用這種習慣來學文言文嗎?(生:不能)對,陶淵明他是大文學家,文學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舉,所以他讀書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華就行了。而我們就不行了,我們是學生,既需要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又必須參加文化考試,所以積累漢語基礎知識,特別是古漢語基礎知識,更是必要的。為了幫助大家學好《〈孟子〉二章》,課前,我佈置了預習,這節課,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二、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學生分小組口頭交流自己的預習情況。(瞭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聽課文朗讀磁帶,瞭解句讀,並給下列黑體字注音。(課件)

米粟(sù)親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畝(quǎn)傅説(yuè)膠鬲(gé)百里奚(xī)孫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3、抽生讀文,教師做朗讀點撥,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等。

4、看課件,討論完成以下作業:

⑴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親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於心衡於利()

④發家拂士()

⑵結合語境解釋加線的詞:

①三裏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裏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發()於畎畝之中發()於聲

⑤行拂()亂其所為入則無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舉於士()法家拂士()

⑦環而()攻之而()不勝發於聲,而()後喻

⑧國恆亡()亡()羊補牢今亡()亦死

⑶填空:

①孟子,名,是繼孔子之後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他在政治上主張行“”,其“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千百年來都很受人民的歡迎。

②《孟子》是記錄孟子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

三、小結

學生在預習中的得失(據實而論),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分小組去試着翻譯課文,要求學生邊譯文邊思考:

1、兩篇文章各寫的是什麼內容?

2、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各有什麼不同?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二節

〖教學內容

賞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孟子生活在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他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君主要廣施“仁政”。他的這些主張,對於我們今天建設發展和諧社會是有其進步意義的。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宣傳其政治主張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會。誦讀時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其雄辯的氣勢。

三、理解文意

1、聽課文朗讀磁帶,然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重點字詞和難以理解的句子質疑。

(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理解幾個詞語的活用:環、域、固、威、順,學生理解困難時教師可作適當點撥。)

2、幫助學生譯文,教師講解以下詞句:

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夫環而攻之”。

⑶“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3、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麼問題?你的理由是什麼?

(小組討論,班上交流。)

4、師生互動: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

(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人和”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係麼?

(以小城得守為例來説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係麼?

(以高城被棄為例來説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後部分內容)

第四段:作者為什麼認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皆屬“地利”,而“人和”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條件。)(目的是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實質就在於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實質後本應就此結束,但作者卻又做了“親戚所畔”和“天下順之”的進一步推論,請問,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於強調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齊讀全文,提問:哪些句子你讀起來特別帶勁?為什麼有這樣的效果?

(體會駢句的表達作用,體會排比、對比、對偶等修辭的表達作用及孟子語言的雄辯性)

7、探究討論:

本文主要是談戰爭中的問題麼?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借戰爭談政治、談治國,孟子想借戰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廣泛施行仁政,這樣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當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會打勝仗。)

四、課堂小結

通過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體裁麼?(議論文)學習議論文最主要的是要學什麼?(學習説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樣説理的?誰來歸納一下?(採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再舉例分別證明兩個分論點,然後從道理上得出結論,論證嚴密。)

五、引導學生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聯繫實際,談談我國當今政府是如何運用孟子的“仁政”思想來構建當今和諧社會的。(政府為民辦了哪些實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三節

〖教學內容

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簡評背誦情況,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朗讀磁帶,小組內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⑴文中有哪些語句難於理解?

⑵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⑶這篇文章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論證結構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⑴抽生譯文,重點引導學生翻譯文章第二、三兩段,着重點撥“苦”、“勞”、“餓”、“空乏”、“亂”、“動”、“忍”、“過”、“入”、“出”、“敵”、“生”、“死”等詞的用法。

⑵要求學生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發奮圖強”等)

⑶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開篇立論,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逐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的方法來論證觀點,最後作者在結論中用對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來強化自己的觀點。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卻不同,它卻是先擺事實(以六個古代名人的事例為證),再着重講道理,

最後在結論中用對偶句來揭示中心論點。

三、深入探究

齊讀課文,思考討論:(師生互動)

1、哪些語句讀起來帶勁?為什麼?

(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體味排比、對偶等修辭的妙用及孟子語言磅礴的氣勢。)

2、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麼?

(言之成理即可,培養學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講的什麼道理?請用最簡明的語言歸納。

(苦盡甘來;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4、第三段給了你哪些啟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幾層含義?(兩層)層次之間是何關係?(教師點撥:前者從正面講人必須經過一番挫折、困苦,才會發奮圖強;後者由個人推論到治理國家,從反面進一步論證艱苦磨練的必要性。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將中心論點隱含其中)

5、最後一段與前面三段是什麼關係?

(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6、對比本課兩文,説説兩文各自的論述重點是什麼?兩文語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確:前者着重論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廣施仁政定安邦”,後者着重論述“久經千辛長才幹,常思憂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應思危”的道理。孟子語言的特色是氣勢磅礴,語句流暢,善於雄辯,善用駢句中的

排比來增強説理的氣勢,善用對偶句來揭示主旨)

7、兩文中還有不懂的嗎?

(據實解決。)

四、教師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節課學習要點

(學生學習情況總結椐實而論。)

本課啟示:仁者天下無敵;居安思危。

五、指導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1、注意下列加點詞的古今意義:

⑴三裏之城()

⑵池非不深也()

⑶兵革非不堅利也()()

⑷委而去之()

⑸親戚畔之()

⑹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⑺入則無發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聯繫生活實際,就本文感興趣之處,寫寫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