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管理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管理論文(通用多篇)

管理學的論文 篇一

摘要:

社會經濟發展時期,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我國內外行政改革方面的主要理論基礎,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當傳統的新公共管理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和發展方向進行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改革和變更,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政府機關能更加切合實際的為百姓謀福利、辦實事。

關鍵詞:

多維視角;新公共管理分析

1、新公共管理的定義

新公共管理的概念非常鬆散,它是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的管理模式的新的理論,也是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是現今社會國內外運用得比較廣泛的管理模式。

2、新公共管理理論實施的文化背景

作為一種新的改革思想和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對時代要求的積極呼應,是順應新時代潮流的有效途徑。信息時代的快速更替,早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管理相繼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傳統的公共管理體制已不能順應社會的潮流,面臨這巨大的管理漏洞,經濟上出現的嚴重危機,一些西方國家開始提出了新的公共管理理論並得以實踐。它主張競爭機制,重視公共服務效率,強調在公民的需求上儘量做到滿足公民需求最大化。新的體制應用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響應與號召,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實施與落實奠定了很深的基礎。

3、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提出並實施是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跨越的標誌,新公共管理理論實施的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許多學者對於新管理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進一步地針對本國的國情做出了更加完善的體系。

3.1胡德的生平極其主要學術貢獻

克里斯托夫。胡德,英國著名的行政學者,畢業於約克大學,獲得社會科學政治學學士學位。胡德主張政府行政、規章制度和公共部門的改革研究。

3.2巴澤雷的生平及其主要學術貢獻

麥克爾-巴澤雷,美國行政學者,1980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麥克爾-巴澤雷主張公共管理改革、戰略開發管理以及政府組織創新等方面。

4、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成就

新公共管理體制不同於傳統的的管理體制,它在新的信息時代提出了運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改革,為人民羣眾謀福利。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時的羣眾利益最大化。政府的管理職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槳,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給予人民羣眾大的利益,引導人民羣眾走正確的路線。政府應該把管理和實施分開來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節省了政府的開支,又可以很親民化的完成任務,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本着人民羣眾最大利益化的職責,要儘可能的多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觀念,為老百姓做實事。

4.1城市郊區土地開發和交通的延伸

在社會經濟的管理體制中應當積極開發偏遠地區或城市周邊地區。通過新的公共管理體制促進國家的共同發展,城市的統一建設。一個國家的偏遠地區可以實行補助的政策。一個城市在建設的時候同等對待。新開發的地區實行儘快落實公共設施,以確保出行以及生活上的方便。我國現在許多發達的城市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設施看似已經很完善,但是由於人口的日益增長,土地的利用率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開始向郊區擴展。雖在價格上相比城區要低一些,但是交通還是很閉塞。使得剛剛開發起來的新城慢慢地恢復成死城,無人問津。商品房建完無人購買,在經濟上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對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應當積極主動地策劃一個方案交由上級部門處理,待上級領導審批決定後應儘快落實實施,以確保百姓的利益得以不受損失,城市的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前提。

4.2公務員上崗政策及優勢

我國對於公務員上崗實行筆試、面試的考試,優勝劣汰的政策,大大地提高了政府公務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目前我國實行公務員考試人員的資格有學歷、專業、年齡等的限制,剛剛晉升的人員多數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剛剛畢業初到社會,對一些事物很新鮮,對工作很熱情,積極性很高,對生活也有很獨特的見解。不妨將一些創新的工作交由他們去處理,老員工從旁協助,或許也會有一些不同與以往的結果。

4.3西部偏遠地區的開發與建設

“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其目的是把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剩餘的經濟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努力實現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使西部偏遠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穩定的提高,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上有新的突破。其重點是要在發展交通、醫療設施和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取得新的成就,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紮實的步伐。

4.4城市綠化改革的重要性

城市的衞生環境和綠化可以很直觀地體現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社會經濟日漸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一部分人下海經商已有了很大的回報。人們多數都過上了小康的生活。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都買了私家車。私家車的增多導致了城市交通的擁堵,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使得環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針對這一問題,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做出一些相應的計劃。採取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和汽車尾號限行的政策,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和植物對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的吸收。目前我國大部門城市的綠化面積都能達到占城市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標準。

4.5“九年義務教育”政策的實施

我國現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其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免費性——這裏專指免收學費。我國現在有很多農村開始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免收學費、雜費,對寄宿生有一定的生活補助,各地區標準不同。而現在社會上還有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學區房的興起,即買學校規劃了學區的房子,學生可以去當地的學校上學。對於不是學區內的學生學校不予接受。很多孩子面臨着上學難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教育部門秉着“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人民羣眾的知情權,以人民羣眾為基礎進行全面的監督,落實相應的政策並實施。

5、結論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是以服務人民羣眾為主要目標,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領域的需要,進而維護社會的和諧和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新公共管理理論在落實和實施的同時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響應和認可。這也為了更好地實施這一體制奠定了基礎。新公共管理理論不僅在我國實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一些西方國家也獲得了一定的效益,更加促進了各國之間經濟的發展與長期戰略合作。

管理學論文 篇二

[摘要]

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組成部分。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透徹理解能夠進一步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目前其特殊的經營方式使得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導致部分企業的業務擴展任務無法按預期完成。文章重點結合了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就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做出了分析,並且結合筆者自身思考擬出了幾個針對性解決手段,希望能對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1目前環境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分析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很多中小企業把握住了時代的潮流實現了自身的高速發展,但是業務量和規模的擴大也需要與之對應的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予以支持,否則會產生嚴重的短板效應,進而危害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1)從人員角度來看,很多財務會計和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偏低,且人員配置欠合理。首先,對於中小企業,因為很多企業有較好的銷售思路和產品研發渠道,但是對於內部管理並不重視,導致財務管理機構單純地為了設置而設置,在人員配置、機構設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部分公司為了減少人力資源配置和招聘壓力,同時也存在部分新創業公司減少人力開支的考慮,從而將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會計工作交由會計事務所或者一些有會計從業經驗的親友代理的情況。這種只是單純尋找會計機構的代替而不是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下功夫的行為,必然會導致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其次,一些企業配置了財務管理機構,但是其中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有待提高,有些財會人員也沒有會計專業證書或者專業技術職稱,整個部門也沒有相應的培訓或知識教育,同樣會導致財務管理漏洞的出現。最後,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是社會的大趨勢,而這要求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有與時俱進的職業態度和較深的專業造詣,在缺乏專業訓練的背景下,企業即使有良好的信息化平台建設,也難以充分將其發揮效用。(2)從配套設施方面來看,很多公司的財務管理沒有實現較高程度的信息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在諸多方面帶來了變革,其中相對重要的就是財務管理方面。財務分析工具的開發相當重要,通過把會計相關數據進行數字化的形式不僅保證了相關數據的處理速度,同時可以通過企業內部興建局域網或財務管理平台的形式實現相關信息的高速共享,讓企業的核算體系得到升級。現有部分小型公司並不重視這種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方式(多礙於成本考慮),那麼在處理一些業務時就不能夠運用財務管理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與比較,給項目的運營留下隱患。此外,有些情況下一些分析工具也會因為管理資源稀缺、組織機構設置不完整等問題遭到棄用,很多企業在創業之初會考慮自身規模的擴大而非鞏固現有業務,因此在分析工具的運用上會有所看清,也間接妨礙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導致了一些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3)從管理角度來看,很多企業對於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全面,對於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亟待提高。國內中小型企業多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全資子公司,因此對於民營企業來講其經營管理工作會有較強的`主觀性。如果企業的領導層對於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夠,理論層次低,那麼會導致對於財務的工作分配欠合理、審核欠落實的情況出現,甚至會出現相關人員越俎代庖的情況,從而讓財務管理陷入混亂。(4)從資本角度來看,很多中小企業難以實現自身的預期融資任務,導致現有現金流難以支撐企業運作。首先,對於中小企業來説,大部分金融機構其經營、信貸管理模式對中小企業並不友好。一方面,中小企業通常融資規模較小,但對於資金的需求度和依賴程度高,一般融資期短且融資頻率很高,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時需要經歷相對嚴格的申請、審核、批准等一系列程序,手續比較複雜,因此並不適用於短期小規模貸款要求。在這種現有要求下,一般在貸款資金到户時已經錯過了投資機會,從而產生連鎖反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貸款機構為了減少放貸的風險自然願意把貸款貸給還貸能力較強的公司,而中小公司一般信用等級低、經營業績也不夠穩定,這種小規模放貸會增加銀行等機構的風險。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常見問題的解決手段

2.1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對於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為了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高效、高質完成。首先,企業應該保證財務管理系統的硬件投資力度,並且要考察市場,對先進、完善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予以引進,從而讓財務人員能夠有足夠時間進行財務分析而不是用繁雜宂餘的財務報表統計計算工作,這樣能夠幫助企業確定經營現狀,進而明確發展目標,對現有決策進行歸納總結,為下一步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事實依據;其次,企業可以和銀行展開業務合作,通過和銀行建立良好關係從而使用銀行相關業務資源輔助融資。並將企業的財務情況向銀行公開,方便其實時掌握運營狀況,並擇機提供資金支持;最後,對於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離不開對財會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具體來説,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相關人員在計算機技術、人機交互界面和會計專業知識上都有較深的理解,這就要求企業加強人員培訓,逐步減少兼職會計人員的比例,建立合適的會計人員崗位分配製度。

2.2進行財務制度創新

對財務制度的創新主要是對財務控制過程的創新。第一,要逐步建立全面的財務控制體系,運用實時手段對預算、成本核算和業績評估等內容進行控制實現對一系列業務的監控,同時設立不同的財務防線以保證財務活動能夠高效運行;第二,要注意對財務控制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創新,也就是針對一些現金、信用風險控制等內容進行創新,保證整個控制體系能夠實現高效工作;第三,要注意對財務控制流程和業務流程的結合,只有財務人員深入瞭解業務的每個環節,才能保證企業在採購、生產與銷售各個環節財務控制和業務的有機融合,進而成立一套財產物資管理的企業控制模式,促進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加強部門之間的監督。

2.3政府部門加強服務,並落實有關政策的執行

中小企業中不乏很多創業企業,其規模小、資金運營風險大,同時對於市場波動的抵抗能力很差。如果相關機構和政府沒有給予其中一些良性企業以足夠的融資手段支持,那麼很多中小企業將很難保證自身快速穩定的發展。目前常見的新型融資機制如中小企業基金以及相關創業比賽等都是較好的融資渠道,其中封閉運行的基金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較為完善的企業制度體系以及合作網絡;此外,目前也有較多的信貸擔保機構輔助中小型企業的信用擔保工作,政府也已經出台了相關規定對擔保費用的收取進行嚴格限制。總的來説,對於中小企業,政府應該完善其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諸如中小企業融資信息服務聯盟、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機構等,幫助相關企業在進行貸款融資時能夠有更高的信用評級從而加快審批速度、放寬貸款限額;同時,政府也應該研究企業的發展規律,定期展開中小企業的企業家論壇,就中小企業的資本結構優化問題予以明確,幫助企業能夠在確立自身所達到規模的前提下擴大銷售、提高盈利能力,從而實現資本的積累,促進公司的發展。

3結論

目前我國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保證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任務的中堅力量,因此針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企業來説重中之重的財務管理問題,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重視;企業管理人員也應該從財務管理人員、管理制度、融資方案以及配套系統建設等多個方面針對公司實際來擬定改進方案,與時俱進,保證公司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讓企業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餘道麗。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商場現代化,20xx(10):133-134.

[2]萬逸民。探究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xx(6):98-99.

管理學論文 篇三

化學因其在日常生活、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及其在現代科學發展中的基礎作用,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協會譽為“21世紀的中心學科”同時,化學實驗作為一種化學教學載體,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人對實踐的理解很深刻,西漢戴聖《禮記?中庸》中提到“無徵不信”,元代蘇天爵説“不患踐言之難”,明末王夫之也認識到“力行而後知之真”、“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都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李政道教授曾説過,實驗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開幕式上致辭説:“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源泉,而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更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現行教師教育平台的《課程標準》也突出強調了實踐教學,對於化學專業學生,實驗課程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重要環節,更是本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以及培養富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

1高校化學實驗課的總體目標

國外大學的化學實驗課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像麻省理工學院設立了3門實驗:化學實驗入門、中級化學實驗、高等化學實驗與儀器應用,特別強調應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創新能力。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歐盟國家近年來在化學實驗教學方面的改進也強調重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美國的教學思想趨勢相同,但是歐盟諸國各有其重視人類文明思維與人文關懷的獨特教育精神。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起,也開始探索化學實驗的課程改革和新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既要重視規範紮實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吸取專業實驗及科研課題的精華,突出現代化學實驗的特點。新的實驗總體目標註重從知識到能力、素質等方面來培養學生。

2高校化學實驗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教育部在“質量工程”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改革,重點建設500個左右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推進高校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隊伍、管理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但是,現實不容樂觀。

2.1教學觀念落後

傳統實驗教學側重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多數教師重視如何把教材講清楚,而不重視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實驗基本素養,如科學態度與觀念、實驗習慣、環保意識等,簡直是“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2.2教學內容陳舊

在很多學校,實驗課太過於依賴理論課,沒有自身的一個完整體系,各門實驗缺乏相互聯繫,且內容重複、陳舊,脱離生產、生活實際,導致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科學方法的訓練僅限於簡單重複、機械模仿,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實驗教學依附於理論教學,其中驗證性實驗過多,偏重於理論知識驗證和專業技能訓練。

2.3教學模式單一

對於很多高校,在過去十多年內,本科生實驗教學遵循“基礎訓練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專業基礎實驗中存在部分內容重複,或者是沿襲很多年的經典實驗,不免有“明日黃花、吳下阿蒙”之嫌,21世紀科學技術新成果僅一鱗半爪而已。對於綜合實驗以及探究性實驗,由於學生的精力、課程設置等問題,沒有很好地達到預期目標,於是有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惆悵。

2.4教師隊伍匱乏

由於實驗基礎設施較差、實驗教學工作繁雜、實驗課時量少,許多教師不太願意進行實驗教學,優秀師資匱乏,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2].

2.5實驗室基礎設施簡陋

在很多學校,實驗資金投入較少、實驗設備簡陋,只能完成大綱要求的實驗,新的儀器設備在學生實驗課中涉及不多,導致學生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以及畢業生畢業設計實驗因實驗條件限制較難完成,也滿足不了學生畢業後進入工作崗位的要求。

3管理學原理的啟發及其應用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為此,我做了一些實驗教學嘗試,將管理學原理在化學實驗課堂運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3.1管理學原理的。啟發

3.1.1應用於宏觀目標

應用管理學原理,給課堂定一個宏觀基調,用於總體指導、控制,進行組織管理,教師在課堂要以身作則;蝴蝶效應,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變化。

3.1.2應用於具體措施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管理學原理可用於指導課堂管理,如羊羣效應,頭羊往哪裏走,後面的羊就跟着往哪裏走,效仿作用,榜樣的力量,東施效顰;鮎魚效應,異己鮎魚分子對打破舊的沉悶局面的貢獻;霍桑效應,即實驗者效應,當人被關注時,學習、工作效率等會大大提高;羅森塔爾效應,即“權威性的謊言”的暗示,當對一個人抱有較高期望,他能感受到關懷、被關注,會帶來積極的實際行為結果。

3.2管理學原理的應用

將管理學原理應用於課堂組織和管理,採用瞭如下一些措施。

3.2.1課堂目標

在上課之前講清楚紀律規則及具體要求,如在正式上課時禁止翻手機,教師和學生一起關掉手機等,以及具體學習目標等(手錶法則)。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細微表現,如積極的或消極的,進行激勵或改變,可以一當十或防微杜漸(蝴蝶效應)。

3.2.2具體管理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不同的管理學原理,以期“戮力同心,各擅勝場”,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使教師的教學武器不再是“孤舟蓑笠翁”。如關注學生的特色,選積極的頭羊做小老師,進行操作示範、管理協作;也關注消極的頭羊,請他站在我身邊,方便聽清楚(羊羣效應)。作為教師,還要努力地發現實驗特色,鮎魚式特色,吸引學生的眼球,如儀器實際使用的重要性,使用之廣泛;同時,當面對沙丁魚學生的死氣沉沉時,要發現鮎魚分子,並讓他跳出來攪一攪沙丁魚課堂(鮎魚效應[3])。另外,也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保持關注並精神激勵,如我會刻意地關注學生,無論是姓名特色,還是服飾打扮等細節,或者是課堂的積極思考表現,眼球的轉動頻率,我把我的觀察、想法講出來,這些會引起學生的小激動或小興奮,在隨後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一直表現得很好(霍桑效應)。於此同時,在課堂行為中,對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我會適當地預期他們的學習效果,給予心理期待;如在觀察到學生的細微積極表現後,鼓勵他們,告訴他們,依照現在的表現和學習能力,完成這個實驗的操作以及這些思考題,完全沒有問題;結果,我發現學生在某些環節的表現超過我的想象,這些都是積極的心理暗示(羅森塔爾效應)。

3.2.3教學啟發

隨着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多樣化,有的學生對個別知識點的掌握相當完整。因此,想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如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生目標需求等,以及教學過程中滲透不同學科的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這樣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該管理學原理也可借鑑應用在其他學科課堂。

4總 結

關於教學,教師應該首先改變“知識權威”的角色,把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和思考的引導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合作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以及實驗基本素養、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綠色化學意識[4]等等。目前,我國的教育總體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要想把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還需要持之以恆,付出努力;不殆不罔,長教常新。

參 考 文 獻

[1] 羅婭君, 李 鬆, 王志國, 胡曉黎, 劉曉燕, 王 洪, 王秀峯, 黃寶美, 劉思曼 . 綿陽師範學院學報, 20xx, 29 (2), 145.

[2] 張樹永, 張劍榮, 陳六平. 大學化學, 20xx, 24 (4), 24.

[3] 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化學教學基地 .“鮎魚效應”策略在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xx: 386.

[4] 汪朝陽, 李景寧 . 大學化學, 20xx, 16 (2), 19.

管理學論文 篇四

【摘要】本文闡述了“90”後大一新生的特點和當前高校輔導員的特點,分析了大學生對微信產生依賴心理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對大一新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方法。隨時隨地接收發送信息,使教育無處不在;利用網絡優勢,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新陣地;堅持以人為本,優化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微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以往獲取信息和溝通交流的方式,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無處不在。如果大學生入學管理教育方式在媒介選擇上還只是校報、校刊、校內廣播等傳播媒體,就會和時代脱節,無法及時瞭解“90”後大一新生的情況。

因此,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如何積極有效的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大學生入學教育,是每一位輔導員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將探究如何利用在大學生中最為流行的網絡媒介——微信,對大一新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90”後大一新生的特點

現在,“90”後已成為大一新生的主體,他們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人生態度上都有着鮮明的時代特點,能否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關係着祖國的未來,而想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就要先了解他們的特點。根據數月的相處和了解,將這些“90”後新生的特點大致總結為以下幾點:

1、開朗孤獨症

熱情、開放、充滿活力一直是“90”後大學生的代名詞,但是由於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平時除了跟父母溝通外,很少有機會學習如何跟同齡人交流,因此大部分大學生的熱情只表現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有研究表明,人際關係成為當前“90”後大學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心,不善於主動建立社交關係,以自我為中心;但同時,他們又會感到無聊、渴望交友。通過了解新生髮現,他們之間的交流十分有限,交往範圍僅限於同宿舍,上課幾個月以來,甚至都不認識同班同學。有的學生覺得與舍友也沒有共同話題,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説話,時間長了,別的同學會覺得他不合羣,不好交往,因此敬而遠之。這樣,他自己就會覺得孤獨、被忽視,被大家孤立。

2、獨立性和依賴性並存

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有着強烈的獨立意識,無法接受他人過多幹涉自己的事情,缺少與父母的溝通,但又由於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依靠父母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對父母存在強烈的情感依賴,時刻存在矛盾心理。此外,獨生子女習慣了被寵慣,與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對較差,因不願意溝通,易和室友、同學產生矛盾,易產生孤獨感。

3、追求新鮮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

生活在網絡時代的“90”後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極強,喜歡刺激、新鮮感。同時學習能力很強,思維活躍、創造性強,經常求新、求變,也善於從網絡上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東西。

4、責任感體現在關鍵時刻

社會普遍認為“90”後自私、缺乏社會責任感,其實這與學生成長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90”後學生,他們生下來就有好的生活,父母、老師只教育他們要好好學習,卻忽視了教育其他方面。因此,就顯的對外界關注度不夠,責任感不突出。可是關鍵時刻,我們是可以看到“90”後的責任感,比如軍訓時,一位女生受不了高強度的訓練,暈倒在地上,別的女同學背不動她,而一位傷病連的男同學二話沒説背起她就往校醫院跑,跑到醫院時已是汗流浹背,這件事就可以看出“90”後學生的責任感和愛心。通過網絡的方式傳播感動可以最大化達到入學教育的目的。

5、心理承受力不強

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90”後大學生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父輩們的艱辛生活,使得他們不願讓子女再承受一次,因此在孩子身上會傾其所有,儘量滿足一切願望;同時,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是第一位的,只要他們能認真努力學習,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操心。這些孩子漸漸地失去了應對事物的能力,養成了依賴的習慣,每當遇到挫折就會措手不及,心情抑鬱。

二、大學生對微信產生依賴心理的原因

隨着信息技術革命的到來,網絡在全世界範圍普及,使用網絡這把雙刃劍所帶來的問題也開始備受關注。當一些人面對網絡無從下手無法適應時,另一些人則被網絡所帶來的新奇世界深深吸引,愛不釋手,這種現象被稱為“網絡依賴”。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對微信產生這麼大的依賴,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盲目追求時尚與好奇心的驅使

大學生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羣體,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和渴望,而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正好滿足他們的心理,對他們產生巨大的誘惑。隨着年齡的增長,大學生身心的成熟感在逐漸增強,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依然較弱,無力抵抗網絡的強大吸引,盲目跟從網絡世界。

2、尋求社會歸屬感

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社會閲歷的不斷增加,大學生的交際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處理好人際關係顯得至關重要。可是他們在不具備這樣能力的條件下,急於功成,反而常常會受到挫折,使他們的社會歸屬感降低。而微信在這些方面卻能幫助他們尋求社會歸屬感,因為網絡世界只依靠你的照片、言語形成你的形象,大學生們可以擺脱生活中的面具,展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這對那些現實中內向易自卑的同學更具吸引力。通過微信交往,他們能得到社會認同,確立社會歸屬感,也會提高自我評價,產生一種自信。

3、釋放情緒、轉換心情

生活中遇到矛盾和挫折是很平常的事,特別是大學生,很容易遇到學習成績不佳、感情不和、心情不好等此類的問題,當他們無法正常解決這類問題和矛盾時,他們就喜歡把悲傷的情緒轉化成文字,寫在微信的朋友圈裏,渴望得到朋友們的鼓勵和支持,從中得到能量,燃起對新生活的希望,滿足了他們情感交流的需要。微信已成為現代大學生最普遍的聯絡方式,他們通過微信找朋友、聊天、關注新聞、轉發狀態。因此,輔導員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跟隨學生們的步伐,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開闢新的教育天地,對入學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對輔導員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要結合輔導員的特點,才能利用微信進行入學教育。

三、當前高校輔導員的特點

1、年輕、代溝少

現在高校的輔導員老師普遍較年輕,他們大多是離校不久的畢業生。對於他們而言,現在的學生既可以當作“學弟”“學妹”對待,也可以當作朋友對待,他們完全瞭解新生剛進入大學時的迷茫和落差所產生的心理反應,他們可以通過微信瞭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有針對性的解決他們的問題。反過來,學生遇到這樣瞭解自己的老師時,也比較容易敞開心扉,把自己內心的話告訴輔導員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

2、開朗、觀察能力和溝通能力強

正因為輔導員老師具有開朗、熱情的性格,才能在短時間內認識每一位學生,觀察到他們的特點,掌握他們學習與生活的情況,為新生入學教育做好準備。在學生們遇到問題時,或者老師觀察到他的。問題時,能通過微信聊天、面對面談心等方式,幫助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3、與時俱進,易於接受新鮮事物

身為高校輔導員老師,必須要求自己與時俱進,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微信是這兩年流行的網上交流平台之一,很多學生已經習慣於用微信記錄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如果輔導員老師不懂得運用微信,就會錯過很多信息,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所以,想要做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就要能夠接受他們所喜愛的事物,走進他們的生活圈子,成為他們可以信賴的老師、朋友,引導他們的思想往正確的道路上行進。

四、利用微信平台對大一新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利用微信進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大學生的生活離不開微信。大學生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力總是最強的,而微信作為近年來最流行的網絡社交軟件,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雖然微信發展時間不長,但截至20xx年1月其用户已達到3億,隨着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微信的使用率仍飛速上漲。迎接新生時瞭解到大部分學生都有使用微信的習慣,這説明大學生已經成為使用微信最為廣泛、最活躍的羣體,也就為以後運用微信向學生宣傳安全知識、進行入學教育和管理提供了現實可能。

(2)彌補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長期以來,學校和輔導員都非常重視新生入學知識和安全教育工作,旨在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一般情況下,通過口頭教育、開班會等方式,進行入學教育工作。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在許多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在教育形式上,過於單一,使大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或逆反心理,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二是在傳播媒介選擇上,往往採用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容易受到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影響了教育的時效性。與此相比,微信的多樣性更加吸引學生,也能使入學教育無時無刻圍繞在新生的學習與生活中,潛移默化,慢慢滲透。

2、利用微信平台進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隨時隨地接收發送信息,做到教育無處不在。微信的便捷性,決定了新生接受入學教育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教師可以將多種教育材料羣發給自己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朋友圈引導他們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動態,學生則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任何地方隨時接受入學教育。如此,管理教育便無時無處不在發生。

(2)利用網絡優勢,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新陣地。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如果還只是基於一張嘴和一本書的話,對於大學生而言很難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通過微信平台發送圖文並茂的信息,甚至視頻片段,這將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效果等帶來全新的變化。雖然微信的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圍繞在某一個熱點問題之下,就會形成一種濃厚的網絡輿論氛圍,佔據思想教育的制高點。

(3)堅持以人為本,優化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社會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學生管理工作更加棘手,輔導員老師們都在思考如何讓學生管理工作走進學生內心。微信平台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進這個想法的實現。對於一些學生的管理工作,輔導員可以藉助微信,時時關注學生動態,和家長之間形成良好的配合關係,提高家長對大學管理工作的參與度,體現學生管理的開放性與民主性。雖然利用微信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有着眾多的好處,但是萬事都存在矛盾。微信縱然可以無處不在,但還是達不到面對面交談的效果,如果學生不當面和你聊天,輔導員老師看不到學生的表情或者行為,就會錯過很多細節,不利於瞭解真實情況。所以,微信是把雙刃劍,我們必須使用得當,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功效。

【參考文獻】

[1]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xx(11)14.

[2]吳全華。現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與重建[J].教育研究,20xx(9)19.

[3]楊敏。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20xx.06.

管理學的論文 篇五

摘要

新常態這一概念包含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伴隨着公共權力運行的制度化、民主化的發展,社會文化和社會治理對公共管理提出了諸多新要求,公共管理的體系和能力與社會現實需要的差距、公共管理手段的落後、社會主流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以及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共同構成了我國公共管理目前面臨的困境。解決這些困境能夠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在新常態下的平穩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力量。

關鍵詞

新常態;公共管理;發展模式;社會建設;主流價值

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我國的公共管理活動面臨着非比尋常的壓力。經濟增速的換檔、社會思想的多元化,社會對法制化的管理過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實現根本性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以及對策就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新常態是一個囊括多維度因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

新常態是黨中央對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總體性概括。在新常態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政治建設、社會文化等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徵。

(一)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速度、理念和動力

新常態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包括經濟增長的速度、理念和動力等多個方面。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整是經濟新常態的外在表現,經濟增長在新常態之下的理念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經濟發展動力的調整則構成了新常態下經濟結構整體性變化的基礎性條件。首先,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整是經濟新常態的外在表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實現了飛速的增長。由於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機制的變化,經濟增長速度由年均10%以上逐步下降到中低速水平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一方面,這必將給諸多傳統產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必將給新興產業的成長鋪平道路,提供良好的機遇。其次,經濟增長理念面臨着巨大的調整。不斷實現國民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化和優化是目前經濟增長過程中,必須努力梳理的理念。長期以來,衡量經濟增長的核心方法是簡單測算總產值的增長狀況。而經濟增長過程中產生的效益、經濟增長相對於投入的效率等因素受到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在新常態的歷史階段,這種狀況必然發生改變。最後,經濟發展動力將逐步轉化為創新。長期以來,單純依靠要素的不斷投入和追加以實現經濟的增長的模式,在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了高速發展的成就的同時,也形成了環境污染、資源過度開採和生態惡化等諸多問題。在廉價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消耗與投入達到極限時,經濟增長的速度必然出現放緩的趨勢。在新常態的歷史階段,以技術和管理的創新,在降低各種資源的消耗和要素的追加情況下,促進經濟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實現增長,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動力。

(二)新常態對政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着政治管理體制的不斷變化。馬克思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當中,關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論述揭示出了政治制度應當不斷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生產關係變化的必然規律。在新常態之下,公共權力的制度安排必然更加民主化,公共權力的行使必然更加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新常態形勢下的社會文化建設

伴隨着國民經濟近30年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較大的豐富和提高,同時,社會思想意識也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此背景之下,我國的社會文化建設面臨着異常嚴峻的形式,也面臨着眾多挑戰。一些不健康的社會思潮的泛濫,將會對我國的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形成巨大的挑戰,最終這也將對社會經濟建設帶來嚴重的影響。積極地加強對社會思想的引領,用現代大眾傳媒的形式傳播正確的價值觀是新常態之下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

在新常態之下,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對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社會公共管理流程和機制依舊面臨着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現了諸多困境。

(一)管理體系和能力同現實需要存在差距

目前,我國的公共管理體系和能力同社會需要之間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公共管理體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舊不足,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水平有待提高。首先,公共管理體系的法制化程度依舊有待提高。公共管理領域的立法依舊有待加強,部分新出現的公共管理問題面臨着無法可依的局面。這突出表現在受到法律認可的公關管理主體目前依舊相對有限。在社會公眾的利益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公民社會正在逐步興起,民間自治組織和公民個人應當獲得法律所賦予的參與公共管理的權力。單純依靠國家行政機構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的模式在未來將難以更好的為整個社會提供管理和服務。公共管理體系目前在法制化方面的問題,也表現在公眾對合法的參與公共管理活動的渠道並不知曉的現象上,社會公眾對合法參與公共管理渠道的不瞭解將直接導致這些渠道的失效。其次,目前的公共管理能力的缺失突出表現在管理技術手段有待提高。當今社會電子政務、網上辦公和政務信息的公開化雖然已經在我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公共管理體系的數據化和網絡化依舊具有提高的空間,尤其是在基層公共管理過程當中,依靠傳統習慣力量進行管控的模式依舊存在於我國廣大鄉村地區。這事實上體現出了我國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依舊是限制我國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的力量。在歷史上,我國具有道德治國的傳統導致基層管理主體不重視通過數據化的模式,科學的對當地的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的習慣性力量依舊存在。而長期以來,單純重視經濟增長速度的政績觀也影響着廣大行政管理者。以更為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手段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措施,依舊應該以更高的水準加以採納。

(二)社會主流價值觀傳播效果依舊有待提升

新常態的歷史背景之下,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是助推我國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由於網絡等大眾傳媒的不斷髮展,價值觀日益多元的情況加速發展,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和傳播依舊有待提升。首先,我國的諸多優良傳統文化面臨着流失的風險。伴隨着網絡快速傳播的是西方強勢價值觀。在此背景之下,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潛在挑戰。在網絡當中,我國曆史上的卓越思想家、民族英雄等歷史人物的形象受到了扭曲,諸多當代的先進人物受到了誹謗。如果這些現象得不到糾正,我國的社會主流思潮將會出現混亂的局面,這會最終破壞社會的穩定。與此同時,這也會極大地影響我國青年人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信心,產生對西方文化和社會制度盲目崇拜的觀念。在未來,國家的年輕人將成為民族的棟樑,確保青年人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意義。其次,社會主流價值觀需要以更為潛移默化的形式,利用現代電子信息平台,進一步深入社會公眾內心。單純依靠説教式的信息傳播,難以引起受眾的共鳴。要讓正能量信息貼近社會公眾的生活實際,形成具體可感的形式,在公眾不自覺的情況下接受,並內化為自身的思想意識。

(三)公共經濟生活領域依舊面臨諸多矛盾

當前,我國社會公眾在經濟領域反映突出的問題主要集中於社會分配方面。社會分配更加公平是調動社會公眾參與經濟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目前,由於我國經濟結構和分配機制等方面依舊存在改進的空間,我國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正在逐步湧現。調節社會分配,必然引起社會資源在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行業之間的重新分配,這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妥善的加以解決和疏導。公共經濟生活領域存在的另一突出問題,是中小民營企業獲得發展的空間和資源規模相對較小的現象。在我國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轉型和升級成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主題。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創新,需要依靠眾多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高科技企業的支撐。但是在目前,由於體制和機制限制,這樣的中小企業獲得金融資源和其他資源的能力是相對有限的。融資渠道狹窄和貸款難,將直接導致這些進行創新和升級的關鍵力量沒有充分發展必備的資源。

三、促進我國公共管理在新常態下發展的對策

新常態包含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的特徵,我國的公共管理活動在體系、能力、價值觀引領和經濟調節等方面都存在着諸多困境。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找到相應的對策,是幫助我國公共管理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

(一)加強公共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提升我國公共管理體系的建設對策需要從政府、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多個角度開展工作。對於政府自身而言,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隊伍自身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引入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調動政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更為嚴謹的績效考核體系確保政府工作人員隊伍中的優秀者得到激勵,對工作效率低下和不稱職的人員進行淘汰是提升政府管理效率的核心環節之一。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水平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真正意義上保證社會組織在法律的框架下,獨立的開展工作,參與公共管理過程,參與對公共權力的監督,才能夠使我國公共管理體系更為完善。對待廣大公民個人而言,不斷提高參與公共管理,合法維護自身權益,表達訴求,是促進我國公共管理體系提升的重要基礎。提升公共管理體系的能力,需要從人員素質和辦公流程、設備的配備等方面着手,引導相關人員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科學化的參與公共管理的能力。與此同時,廣泛借鑑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形成的電子商務管理模式,借鑑分析和處理數據信息的能力,確保公共決策的科學化也是實現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性因素。

(二)全面加強社會價值觀的引領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傳統管理思想當中的優秀精華應該得到關注和借鑑。《大學》當中在關於齊家這一問題的論述上,突出強調了榜樣的示範力量。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工作中,公共權力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表率性的遵守社會的法律法規,表率性的遵守社會道德規範,是宣傳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部分公職人員,由於個人素質和社會不良思潮的誘導,在行使職權的過程當中,違反亂紀,直接給社會公眾形成了極為不良的影響。與此同時,不能把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等同。避免社會公眾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宣傳產生僵化的認識,甚至排斥和漠視的情緒非常重要。

(三)加強對社會經濟的調節力度

在我國目前存在的貧富差距增大,社會分配公正有待提高的問題上,政府可以加強通過税收等手段,進行再分配的力度。目前,房地產税和遺產税的醖釀和逐步實施已經體現出相關的理念。但是就根本意義而言,需要理順價格機制,逐步削弱部分壟斷行業的進入壁壘,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實現社會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政府應當首先加強金融領域的改革力度,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逐步成為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同時規範民間信貸,發展貨幣市場,讓中小企業得到更多的融資渠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走入新常態的歷史時期,我國的公共管理活動面臨着非比尋常的壓力。經濟增速的換檔、社會思想的多元化以及整個社會對法制化的管理過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實現根本性的改變。目前的社會公共管理流程和機制依舊面臨着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現了諸多困境。公共管理體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舊不足,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水平有待提高,我國的諸多優良傳統文化面臨着流失的風險,中小民營企業獲得發展的空間和資源規模相對較小,我國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正在逐步湧現。提升我國公共管理體系的建設對策需要從政府、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多個角度開展工作。傳統管理思想當中的優秀精華應該得到關注和借鑑,在分配領域,需要理順價格機制,逐步削弱部分壟斷行業的進入壁壘,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實現社會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管理學論文 篇六

前言

21世紀時代是人力資源經濟開發的黃金時代,人才作為一種資源的地位迅速提高,人力資源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知識變成人類實現所有預期目的的前提以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核心。“知識資本”開始推動單位創造效益;在一些領域中,知識成分已然變成量度企業業績的重要準則。很多研究表明:企業是否能維持經濟效益穩定和社會效益的可持續增長,主要憑藉的是員工的知識,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員工發揮知識能力的基礎。所以,提高各個企業對人力資源重要性的認知尤其重要。激勵機制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發揮激勵機制在各個企業中的重要作用,為企業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做出貢獻。

一、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現狀

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私有企業、國有企業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都起到了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國民就業率,維持社會穩定等的關鍵作用。在我國如今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缺少和時代接軌的創意,特別是在激勵機制尚有許多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尚不健全

我國如今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傳統的落後的管理理念,缺少合理、公開的績效考核機制,其次,在各個企業中,有部分員工缺乏持續學習專業業務素質的積極性,企業也沒有對員工實施有效的培訓,導致員工的素質不能及時的提高和改善,直接對企業的效益與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最後,部分企業內的官僚作風風行,缺乏科學的企業文化,對員工也缺乏有效的號召力和凝集力。

2.企業現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缺乏創新

通過與外企公司對比,我國企業的激勵機制仍然還處在起步階段,管理者也沒能夠把職員的激勵措施放在必要的高度,對其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夠,習慣的採用權利集中管理的方式,按照等級關係進行管理,降低了職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不能實施積極的激勵方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其次,我國企業現在制定的員工工薪結構也不盡人意,傳統的“大鍋飯”政策,致使平均主義的風行,員工的一部分工種拿着穩固的基本薪資,導致員工對工作的質量失去信心,對工作敷衍了事,造成企業效益下滑或停滯不前。

二、企業激勵機制的改進方案

1.採取多樣化的激勵方式

企業在篩選激勵方案時,理應使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並重以及短期、長期激勵並舉。在公平公開的準則下,依據企業生產特點與職員的知識結構、年齡層次和職位的不同在激勵體制的總體框架下創建分別側重的鼓勵制度。以需求為基礎,各個層次的職員處在不同的需求階段,處在同樣階段的職員,因為生活經歷的不同,他們的需求側重點也不同,應該採用綜合性多樣化的激勵措施,交替採用。依照激勵層次的不同,採用對應的不同層次的激勵措施,例如物質激勵、榮譽激勵和個人價值激勵等。物質激勵相對比較直接,普遍表現在工資、獎金、福利方面;榮譽激勵包含各種精神獎勵,這是激發和鼓舞人的重要部分;個人價值激勵是最成熟和最高的境界,它是人們內心最高尚的信仰和追求。激勵措施是否使用立體交叉取決於人的多樣性和以及需求的多樣性,單一得措施所產生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2.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

企業不僅要考慮到個體差異性,還要考慮公平性。依據不同的類別和特點擬定激勵制度,例如性別、知識層面、地域等,真正有效的發揮激勵制度。所以對員工的激勵政策不僅包含工資、獎金、補貼,也包括機會、職權、信息分享、學習、發展、溝通等很多因素,並且人的`需求是在不斷提高和變化的,從生理上的需求到安全上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各個階段的需求都會有不同的地方。這要求企業建立一整套多層次、多結構的激勵制度。

此外,酬勞的公平分配對職工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許多職員對內部和外部酬勞的公平性都很關心。依據職工關係的特徵,內部酬勞的公平性變得尤其重要;其次,把薪資和績效評估的結果相連。也就是經過績效薪資表達企業績效預期的信息,激勵企業中的所有員工努力實現這個目的,推動高績效員工得到預期的薪資,確保薪資因職員績效的不同而不同。激勵制度不僅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而且還對整體管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企業理應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變革現有的激勵制度中的缺陷和錯誤,建立整套的、科學的、完善的激勵制度,招攬人才,吸引和留下人才,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使人力資源實現最優配置,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構建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

績效評估體系是職工升職、聘任、獎懲以及調整工資待遇的重要憑據,同時也是健全激勵制度的必要保障。員工績效考核是依照一定的準則,使用科學的方案,檢查與核定員工對崗位規定職責的實踐程度,用以管理其工作成績,主要目的是經過對員工全方位綜合評估,判定他們是否合格。考核應該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的準則。考察內容包含“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考察工作實際業績。不同專業、不同職務和不同技術層次的職員在其業務水平和工作業績方面應有不同的要求。科學和公平的績效衡量考察體系能激發每位員工的潛在能力,使企業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不管是針對競爭還是發展壯大,其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力資源管理,且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擬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制度就是採用最科學的方式、更加變通的制度激發人的情感以及積極性的一門藝術,所以,企業需要通過激勵制度的實施來到達“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的,並且做到“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和以發展留人”,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郝永升。淺談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東方企業文化·人力管理,20xx(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