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4W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通用多篇)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 篇一

摘要: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學校的教學管理也面臨信息化建設的難題,而教學管理又是學校管理的關鍵環節,是培養新時代高新人才的關鍵,加強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對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對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一些思考,以促進學校管理的創新改革。

關鍵詞:

教學管理;更新觀念;信息資源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而面對新興技術中比較突出的信息技術,學校進行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對教育系統實行改革與創新,使學校教學管理真正實現信息化與現代化,為我國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一、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定義

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即在現代先進教育的思想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運用其管理理論與方法,在充分考慮外界因素的條件下,對學校的教學信息資源進行信息化教學管理,重新組織、配置、協調、控制,從而快速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教學管理信息化:其一是教學管理內容,其內容包含了教學管理制度、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等;其二是教學管理手段,包括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

二、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1、更新觀念,營造重視信息化建設和使用的氛圍

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僅需要教育局領導以及學校領導的重視,還需要各部門的全力配合、積極參與。除了要保證資金外,還需要保證軟件的適用度與便捷性,同時還要對軟件進行定期升級與維護,保證系統軟件的安全使用。

2、加強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管理

學校信息資源的信息化建設是整個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其中信息資源包括學生信息、課程信息、教師信息、課表信息、活動信息等等。這些資源信息涉及面很廣,可以説是建立信息系統的基礎,所以,必須要保證數據的精準性、安全性與完整性,必要時刻要對數據資料進行備份。

3、重視教學管理信息化隊伍的建設

教學管理的建設不僅取決於以上幾點,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也很重要,政府和學校不僅要引進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綜合人才,還需要對學校已有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靠性。

知識經濟化和信息化時代對學校教學管理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也是各位教育界同行在思索的,各部門、各環節都應該相互協作,保證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高福成。淺論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4)。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 篇二

新的課程理念使教學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的教育向面向差異性的教育轉變。這些轉變,就要求有一個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來支撐和保障。在當前大力提倡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形勢下,和諧校園建設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學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為學校和諧構建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學校管理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改革我們現行教學管理制度中制約學校和諧發展的諸多因素,用和諧理念指導解決課改中遇到的問題,消化各種矛盾,不斷深化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構建具有指導、激勵和導向功能的新的教學管理制度,給教學管理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進而激活教師的創造力,增強全體教師的凝聚力。

一、改變傳統落後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較大的教學自由空間,給教師留下了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適應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教學常規管理者,一方面要注意糾正部分教師誤認為備課、作業、輔導等教學常規可以棄而不要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在不斷改進的同時,賦予教師以教學常規的自主權。應構建有助於激發教師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常規管理制度。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從各方面查找資料,決定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於開放式的教學課堂上,很多因素是不可能事先設定的,學生的情況隨時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機智地應對教學中的“意外”。而不應是模仿他人,迷信權威,對於課堂上遇到的問題要具體分析,尋求對策,大膽創新。“只有開放型的教師才能帶出開放型的學生”,鼓勵教師努力構建開放、民主、充滿活力的課堂,體現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共同探究、設計、體驗、交流以及相互之間檢查等,使學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獲得知識。課後作業應轉向開放性和探究性,為之賦予新的學習內容和實踐,既不能加重學生負擔又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潛能。

二、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校本研究制度。

新課程提出了“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在要求教師應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研究達到解決問題、提高質量的同時,學校的教研活動應把重心指向課堂,以其為突破口轉化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校本教研。課改要順利推進,教師始終是重要的推動力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是開展校本研究的關鍵。教學管理者更新觀念,轉變角色至關重要,應積極從推進課改實驗的需要和教師學習的需要出發,購置課改資料,研究論文,優秀案例等,挖掘其中有價值的東西,深化、昇華、創新、靈活地運用到教學實際中。學校定期開展新課改研討,收集課改的“金點子”,徵集教研論文。創造校本研究的條件和氛圍。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學問題累積制度。要求教師結合教材、教法、學法的實際,及時累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或疑難問題,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或學科教研活動,組織教師一起討論解決,也可爭取上級教研人員對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加強教師對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還要注意“研”“訓”結合,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和教研活動,並把教師的教研情況列入考核內容,使教師的研究成果能夠及時得到關注,從而使教師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教學管理者要作好“經驗的移植和整合”,使教師能用自己的智慧,創造性地將其轉化為具體地與學生經驗相適應的操作 行為。總之,學校應該建立鼓勵教師教有創新、學生學有創見的教學制度,創造充滿創新精神的教學氛圍,鼓勵教師發揮自身優勢,追求教學藝術的個性化,創造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三、建立教學反思制度

教學管理的目的在於建立一種鼓勵創新的教育機制,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人員,更應該是“求實、求真、求新”的教學研究人員。基於這一點,教學管理中應要求教師把教學中的得失和喜、怒、哀、樂及時地記錄下來,根據新課改的理念認真反思自己上過的每一節課,根據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的措施,為今後的教學提供可資借鑑的經驗。教學管理者應採取要求教師日反思,月總結,教研組周交流,教導處期中、期末展評等方式,使教師對自己的觀念、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進行創造性勞動和超越自我。

四、切實加強教學管理的民主制度建設。

教學管理要在課改中發揮職能作用並形成特色,保持管理運作的暢通,就必須發揮全體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加強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建立由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機構,充分發揮教代會和“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廣大教師通過正常的渠道參與學校管理。另外,還可以通過教師會、家長會、學生幹部會等,徵詢管理意見、建議,實施教學管理公開制,讓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在教學管理上發揮積極作用,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意識,不斷提升教學管理工作,使管理形成特色並卓有成效。

五、建立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考評制度

在新課改實施中,教學管理者應以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為本,努力促使教師充分而自由、主動而生動、全面而獨立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師的潛能。從關注人性發展和完善教師自我角度去考評,使教師主動參加考評、樂於參入考評,通過考評獲得全面的發展;另外,構建多元化的考評模式,既要考評教學成績,又要評價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更要考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心理歷程,注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深刻的反思和分析,促使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最後,在考評的形式上要以教師自評為主,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考評,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反饋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管理制度將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觀念和行為問題,為課程和教學改革保駕護航。它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就需要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完善起來。經過我們近幾年的不斷改革、創新,我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更加貼近學校實際,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學校工作更加和諧、理性,學校納入了良性發展的道路。近幾年來,我校的教學工作成績在縣教育局督導評估中均名列前茅,得到領導、社會的好評。在2007年會考中,我校優秀生錄取率名列全縣第一名,統招生上線率穩居全縣前列。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 篇三

摘要:

教學工作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要提高質量必須靠管理,教學工作是個系統工程,它由多個要素構成,要發揮教學的整體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對教和學的眾多環節實行控制,取得效益還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門科學,要想搞好教學管理,必須認真探索教學管理的科學化之路,幾年來我們在教學管理的科學化道路上進行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關鍵詞:

教學管理;素質教育;管理意識

一、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

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樹立質量中心觀念和全面管理觀念,因為提高質量是教學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學管理追求的目標,還是檢驗教學管理效果的標準,所以質量應該成為管理的中心。而質量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全面管理來實現。質量是教學各項工作的綜合效果的表現,離開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質量的提高。因此,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一大原則。

1、教師素質提高

重點學校的教師隊伍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紮實的業務功,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現代教學的理論修養,並且應該有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師的業務進修和繼續教育,以便更新知識提高素養,使他們的知識層次和業務水平都上一個新台階,以適應現代化教學高要求的需要。我們特別重視骨幹教師的外出考察和參加高層次的研討交流活動。我們認為這是培養高水平教師的重要途徑。二是進行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教育理論貧乏,教育思想陳舊是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阻礙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論的再學習就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我們把教育理論的學習規定為教研組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指定學習書目,安排時間,並制定了檢查措施。為了推動教育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我們還請教育科研部門專家開設系列講座,舉行專題研討,集中解決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問題。另外還請各方面的人士來校傳遞科技方面、改革開放方面、教學改革方面國內外的各種信息,活躍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促進了思想觀念的更新。三是開展教學經驗總結活動。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總結是提高的途徑。因此,我們把總結規定為教學工作的一個環節,把每人每學年撰寫一篇論文作為制度貫徹執行,並把論文作為教師教學成果的組成部分,認真評選、獎勵並記入本人的教學檔案,同教學成績一樣成為教師職務評定、評選和提幹的依據。對教師隊伍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2、教學環節的管理

教學諸環節的管理中我們突出了課堂教學的環節。對課堂效益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來自教學的研討活動,通過研討深化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探討共同問題的解決,探索舊的教學方法的改革,開闢新的教學途徑。而舉行各種公開課是開展這種研討和探索的極好形式。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研究的羣眾化,把全體教師都吸引到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來。這三個層次的公開課均實行一課一研討的辦法,就是每次公開課後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討會。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學校和其它的職能部門一樣,也有不同的科室組成,由於工作重點和性質的不同,各個科室都應有不同的制度對其工作進行規範和約束,只有這樣,各個部門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從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所以,我們在修定制度時要顧及全面,對各個方面的制度都要進行修定。

2、針對性原則

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必須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要認真分析出工作中那些不良現象產生的根源,審視尋找出原有制度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有的放矢地進行修訂。

3、長期性原則

作為制度,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我們在修定制度時,既要着眼於現在,也要放眼於未來,使之能在較長的時期內發揮作用,讓它成為全體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規則和準繩,起到穩定軍心和局勢的作用,我們不能信口烏鴉,更不能朝令夕改。

4、人性化原則

我校老師平均年齡偏大,大部分已步入中年,這一時期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較重,且身體也進入了亞健康狀態,再加上我校女教師很多以及她們獨有的生理現象這個現實,所以,我們在修訂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不誤工作的情況下,儘量想老師之所想,力所能及地為老師解決些實際問題,形成條文,列為制度,努力體現制度的人性化。

三、轉變與提升教師的管理意識

提到教學質量,有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校長、教導主任、年級主任、教研組長等領導的任務,與其他人沒有關係,一般教師只要每天按時上好課就可以了。這種錯誤的思想導致國小教育教學在管理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其實不然,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理論,國小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橋樑,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一是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承擔着對學生的管理、教學技術設備的管理等,同時還直接參與了對相關教學的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直接來源。二是教師在講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測試等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者、參與者。

四、構建和諧、進步、民主的教學環境

和諧、進步、民主的教學環境是提升國小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學環境一直處於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要根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構建,為學生創造學習的良好條件,為教師的教育教學營造心情舒暢的環境。一是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為教師構建舒適的、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校教職工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二是學校應根據每個學科適時地增添教學器材,逐漸地改善教學器材、教學設備,使器材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三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在教室的佈置、課堂紀律的維持、優良作班級風的形成等,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等,為學生創設優美、安靜、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總之,教育教學管理,不僅僅要制定合理、科學、規範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從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過有效的管理,為師生提供和諧、民主、輕鬆的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增強師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學校教學管理論文 篇四

高等學校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在我國,一般情況下高校的概念等同於大學。如果説教學工作是大學所有工作的核心,那麼教學管理就是大學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學管理工作是學校的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管理制度、手段,使教學相關活動達到學校既定目標的過程,它是教學秩序正常運行強有力的保證。常規的教學管理活動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狀態管理、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以及各學科、各專業、課程、實驗室、教學中心、教學基地、教學隊伍、各類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相關基本建設管理,以及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等管理。

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入和發展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在今後十幾年內,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大學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和改革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為何目前越來越迫切的需要進行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呢?創新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動力保障,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學生是目前高等學校都在實踐和研究的問題,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就需要在教學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要求。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外部和內部環境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外部環境來看,高等教育呈現出大眾化、多樣化、社會化、國際化、民主化、信息化等一系列變化趨勢。根據美國學者馬丁特羅著名的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理論,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階段發展到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在15%——50%之間,大眾化不單是一種量的描述,而是對高等教育發展變化的整體的考察和説明,高等教育大眾化直接導致了教育主體、結構、目標、功能、內容、形式、方法、評價等各方面內容的多樣化。如果把當年的精英化教育比作象牙塔,那麼現在的大眾化教育則更像服務站,它讓曾經獨立的大學與產業、工業、市場、商業、用户等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大學本身的發展已經成為巨大的社會問題,大學內部也產生了諸如就業、財政、商業化等問題。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的傳統大學也出現了國際化的趨勢,在辦學理念、課程設置、講授標準等都與國際接軌。從高等教育內部環境看,近年來大家對教育的本質從工具論走向人本論,教學的本質也從教本位轉變為學本位,教學內容上開始由傳授論轉向協商對話論。以上變化必然導致教學管理需要從過去的行政主義的論調轉變為服務、保障論,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管理以管理者為中心,強調統一要求,內容僵化,重在控制。這樣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高等教育的創新環境了。面對越來越複雜的高等教育辦學環境,我們需要改變過去單一的、僵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傳統的計劃式、指令式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未來變化。

高校工作的本質是培養人才,如何能夠通過新的課程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來達到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目的,是每所高校都應該追求解決的問題。實踐中,我們逐漸認識到,建立一個能夠順暢運行的創新能力培養教學體系是完成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各階段的重要任務,是實施創新能力培養方法,實現創新能力培養目標的保證。通過總結燕山大學車輛與能源學院幾年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的經驗,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絕不僅僅是教學管理部門的事情,需要教學管理部門與學生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學生部門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將學生工作部門納入到創新教學體系中,把學生的科創活動作為創新教學的組成部分。學生工作部門和專業指導教師共同組織實施創新知識與方法講座、創新成果展示彙報會和大學生科創活動等。創新教學體系中,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部門與部門之間,教師與學工人員之間,領導與領導之間的協調配合。如此,可以構建一個覆蓋大學教育各個階段的學生科技競賽與專業教學結合,課內課外結合,學生部門與教學管理部門結合的創新教學體系。

本科生創新教學體系的建立實施,需要學校教學管理方式改革創新的支持,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實施的校院兩級管理模式,能很好的為這一教學體系提供製度保障,燕山大學也已經在三個學院進行了校院兩級管理模式的試點,預計2016年會擴大試點範圍或全面鋪開。校院二級管理後,高等學校的管理重心由學校各職能部門下移至二級學院,這樣可以充分發揮二級學院在高校教學管理創新工作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二級學院的管理潛力。學院作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主體和基本單位,其在教學管理的理念更新、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方法及運作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如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教學管理效率低下、師生課堂氛圍混亂等[1]。我們必須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勇於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大學的教學管理方法適應不斷變化的人才培養的需求,才能適應高等教育的變革方向,用創新的教學管理模式為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人才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