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竹影》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W

七年級《竹影》教案【精品多篇】

《竹影》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2、體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具準備:漫畫作品、中國畫、西洋畫

教學時數:1課時

自學內容:

1、查找作者簡介。

2、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3、瞭解課文內容,畫出你喜歡的語句。

教學過程:

A、導入新課

(展示豐子愷的兩幅漫畫,並配以作者的話。)今天我們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竹影》。(同時板書出課題)。.

B、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閲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

C、檢查預習

給下列生字注音:愜意水門汀參差不齊撇蘸口頭禪

D、自由朗讀課文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然後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

E、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1、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2、看到孩子們在水門汀上描竹影的時候,父親有沒有責備孩子們把地板弄髒?父親做了什麼,説了什麼?

父親和“我們”一起描竹影,還給“我們”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

F、拓展欣賞

通過爸爸對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介紹,你認為此二者的區別有哪些?討論一下,結合自己的認識,歸納一下。

(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方面:中國畫以墨和硃砂為顏料

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

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中西文藝的不同,並由學生合作賞析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一些不同畫法)

補充:中西方在畫法方面的基點區別

(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3)中國畫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畫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4)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

(5)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拓展延伸: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比如過家家、女生喜歡布娃娃等,再回到豐子愷的漫畫,“瞻瞻底車——腳踏車”;“建築的起源”,在兒童的遊戲中藴含着文化藝術。

課堂小結,歸納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板書)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藴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

羅丹曾説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讚美生活的美。

發散延伸:

看幾幅漫畫,請學生來為畫配上文字。

佈置作業:

收集一些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藝,比較一下中西文化的區別。

教學反思

在設計課堂時,我希望以儘量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作者的深刻內涵。所以在課前我做了很多準備。首先關於作者豐子愷,這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和文學家,所以對他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在網上我下載了關於豐子愷的生平資料,以及他有代表性的幾幅漫畫,希望給學生一個直觀的體驗。

特別是課文中關於中西繪畫的區別,我精心的準備了幾幅中國山水畫和西洋油畫,通過分組的討論的方式,對比分析。為的是學生能夠在對比過程中學會欣賞,活躍課堂氣氛。真正做到在輕鬆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在發散延伸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看幾幅漫畫,請學生來為畫配上文字。這個環節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內容精彩紛呈,讓我驚訝於學生的思維。

《竹影》教案 篇二

【教學思路】

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豐厚。要在一課時內授予學生,難度較大。所以我以為應該略枝葉而直取本根。此文收入《藝術卷》而非文學卷,可見豐子愷先生寫此文主要目的是對孩童進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課堂引導學生反覆探究“創造與模仿的關係”。

【課前預習資料】

豐子愷《兒童的畫》、《學畫回憶》、《圖畫與人生》,《素質教育在美國》節選,《倚天屠龍記》節選,朱光潛《談美書簡》文選。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文與可谷偃竹記》,鄭板橋《題畫詩》、《題竹石畫》,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義

瀰漫 眼梢 愜意 汀 蘸

縷 口頭禪 碩士 參差不齊

2、概括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圖片“竹影”,討論:竹影是誰畫的?

思考:

1、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

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2、在我們的資料中除描影外還有哪些複製圖畫或類似複製的方法?

3、小結:描、印、放大、臨摹都是複製的一種,不是創造。朗讀黃全愈的一段話作為小結:

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由於沒有“心”的參與,這隻能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

可以説那是一個類似“複印”的過程。

4、討論:爸爸説我們這不是畫竹,“不過好玩罷了”。學某類西洋畫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幾乎一樣,這是不是繪畫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畫,討論西洋畫的優缺點,並用豐子愷的`話小結: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頂多也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討論:描、印、放大、臨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繪畫,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做這些事,他們做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為小結:

a、胸中竹,並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鄭板橋。

b、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潛。

四、創設情境,體驗感悟

1、設若一個人已經完成了模仿階段,現在他要真正的去創作,比如説他站在一叢竹前,現在要你來告訴他怎麼畫,你會説些什麼?

2、如果是豐子愷的父親站在他面前,他會説些什麼?

3、出示鄭板橋竹圖與真竹照片,比較照片與圖畫的區別,討論:鄭板橋對竹作了哪些改動?他為何作此改動?

4、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讚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説: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根細好鑽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着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麼樣?

五、作業

把你心中所畫的竹圖寫出來。

蒐集資料: 篇三

1、豐子愷生平資料。 2、豐子愷繪畫資料。

2、中國山水、人物畫和西洋風景、人物畫各一幅。

3、齊白石的花鳥畫2—3幅、徐悲鴻的駿馬圖1幅。

4、鄭板橋、吳昌碩的竹畫各1幅。

5、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比較常識。

《竹影》教案- 篇四

《竹影》是豐子愷先生撰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表現的是童真、童趣、將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嬉戲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這篇作品的閲讀訓練試題及其參考答案,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提高閲讀、鑑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

竹影

豐子愷

“馬的確難畫,竹有什麼難畫呢?照我們現在這種描法,豈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嗎?”“容易固然容易;但是這麼‘依樣畫葫蘆’,終究缺乏畫意,不過好玩罷了。畫竹不是照真竹一樣描,須經過選擇和佈置。畫家選擇竹的最好看的姿態,巧妙地佈置在紙上,然後成為竹的名畫。這選擇和佈置很困難,並不比畫馬容易。畫馬的困難在於馬本身上,畫竹的困難在於竹葉的結合上。粗看竹畫,好像只是墨筆的亂撇,其實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都要講究。所以在中國畫上,竹是一專門部分。平生專門研究畫竹的畫家也有。”

“竹為什麼不用綠顏料來畫,而常用墨筆來畫呢?用綠顏料撇竹葉,不更像嗎?”“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凡畫一物,只要能表現出像我們閉目回想時所見的一種神氣,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只要用墨筆就夠了。原來墨是很好的一種顏料,它是紅黃藍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畫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實包羅三原色,即包羅世界上所有的顏色。故墨畫在中國畫中是很高貴的一種畫法。故用墨來畫竹,是最正當的。倘然用了綠顏料,就因為太像實物,反而失卻神氣。所以中國畫家不喜歡用綠顏料畫竹;反之,卻喜歡用與綠相反的紅色來畫竹。這叫做‘朱竹’,是用筆蘸了硃砂來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紅色的竹?但這時候畫家所描的,實在已經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種美的姿勢,一種活的神氣,所以不妨用紅色來描。”爸爸説到這裏,丟了手中的木炭,立即起身來結束説:“中國畫大都如此。我們對中國畫應該都取這樣的看法。”

1.《竹影》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課文中特地提到的善於畫竹的畫家是[ ]

A.趙子昂 B.趙孟頫 C.徐悲鴻 D.管夫人

3.第一節“依樣畫葫蘆’上的引號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4.“依樣畫葫蘆”的文中義是________

5.第一節加粗的“平生”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説“西洋畫”像________,“中國畫”像________.“西洋畫”的特點是注重(用兩個字回答):________;“中國畫”的特點是注重(用兩個字回答):________.

7.中國畫家不喜歡用綠顏料畫竹的原因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節“中國畫大都如此”中的“大都”揭示了什麼意藴?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節加粗的“之”的意思是________;加粗的“此”指代的內容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選文主要運用________描寫,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節、第二節有聯繫也有區別。其區別是:______________

12.用兩個成語來形容文中父親的話,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

《竹影》閲讀題參考答案:

1.豐子愷文集(藝術卷) 豐子愷 豐潤 現代畫 散文

2.D

3.引用 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不加改變。

4.照着真竹描畫竹子。(注:聯繫上下文,此處只指畫竹子,不指畫馬)

5.不能。“平生”這個詞突出研究畫竹所費時間長、難度大。

6.照相 符號 形似 神似

7.因為倘然用了綠顏料,因為太像實物,反而失卻神氣。

8.“大都”説明中國畫絕大部分追求美的姿勢,活的神氣,但也有一小部分例外。這樣説留有餘地,十分準確。

9.喜歡用綠顏色畫竹 中國畫注重畫美的姿態和活的神氣

10.語言 父親談對中國畫的看法

11.第一段側重寫父親談畫竹與畫馬的區別,第二段側重寫父親談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

12.因勢利導 循循善誘

七年級語文《竹影》教案設計 篇五

【教材説明】

《竹影》是我國著名文藝大師豐子愷的散文作品。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本文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課文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要力求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至於後半部分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內容,引導學生稍微瞭解即可,不必做過多講解。所以本課的重心是落在童真童趣上,勾起學生的童年生活,與此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

【設計理念】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為應是讓學生心靈的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又是一種美的享受。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的讀、説、悟,教師恰當的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藴含了藝術和美。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體會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並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查閲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學生通過多種閲讀方式,熟悉文章內容,掌握字詞,品味文章語言。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進行思考,樹立“生活中處處有美,但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的觀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瞭解一些中國畫的常識,領會國畫的內在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

領會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嬉戲中

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採用“感知--品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愜意( ) 蘸 疏密( )

包羅( ) 硃砂( ) 水門汀( )

口頭禪( ) 參差不齊( )

2、作者評價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景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豐子愷的散文,在中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敍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表現濃厚的生活情趣。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月光、竹影,參差,明暗,幾位小夥伴,一位好父親,畫竹、談竹、談藝術,月白風清、竹葉蕭蕭……

(播放課件)

美文美讀,(朗朗的讀書聲永遠是課堂上一道最美的風景線,)讓我們用朗朗的讀書聲走進這篇美文《竹影》。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段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活動前提示學生善於抓住要素去概括)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

明確:本文敍述了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幾個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請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同學勾勒出“月夜竹影圖”。

(人文合一是我們閲讀的一種境界,通過此項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之真正身臨其境,去感受文章營造的氛圍。)

《竹影》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體會文中“我”的父親因勢利導的教育方式。

3、初步瞭解中國畫與西方畫的不同。

教學重點:領會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藝術美,瞭解中西方畫的不同。

教學設計:通過六個活動(找 感悟、思 體會、品 趣味、談 不同、聊 童趣、歸 中心)對課文進行討論賞析,從而達到理解本文思想、鍛鍊學生能力的目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 活動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一猜: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

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打一事物 影子)

2、想一想:有“影”字的四字成語。

形影不離、形單影隻、形影相弔、顧影自憐 刀光劍影、

3、試一試:民間藝術:皮影戲(有千年歷史)

4、説了那麼多關於影子的成語、詩句、藝術,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於影子的課文《竹影》。

二、作家作品

1、豐子愷 2、本文的基本內容 3、本文生字詞

三、探究活動一 快速閲讀————找 感悟

1、學生帶問題,快速閲讀

問題:(1)填表格(多媒體示)

(2)課文題為“竹影”,它是以寫景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請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2、學生討論交流問題。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適當提示。

四、探究活動二 片段欣賞———思 體會

結合課文和生活談談你理解的“光”之美和“光”之用

1、齊讀1、2自然段

2、討論:“光”之美

3、討論:“光”之用

提示:可以結合課文第1、2、7段及你生活中的經歷。

五、探究活動三 兒童天性———品 趣味

1、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做什麼?

2、讀讀2、3段,你喜歡那些句子,讀一讀,説説理由。(提示:孩子們的'童稚活動,眼中的事物)

六、探究活動四 中西方畫———談 不同

1、你喜歡文中的爸爸嗎,為什麼?(教師提示父母的愛和引導作用)

2、通過爸爸的講解,“我”有哪些收穫?(教師引導談中西方畫的不同,欣賞名畫)

3、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中西方畫的不同,不同在哪裏?

七、探究活動五 敞開心扉—————聊 童趣

藝術源於生活,源於遊戲,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嗎?又有哪些和藝術有共通之處,説一説。

八、探究活動六 總結全文————歸 中心

九、作業設計

寫寫童年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