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下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81K

七年級下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一)知識點目標:

1.瞭解正數和負數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什麼是正數和負數。

3.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2.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師生合作,聯繫實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什麼是正數和負數,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師生互動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具準備:地圖冊(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活動:由兩組各派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一名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記,看哪一組記得最快、?

內容:老師説出指令:

向前兩步,向後兩步;

向前一步,向後三步;

向前兩步,向後一步;

向前四步,向後兩步。

如果學生不能引入符號表示,教師可和一個小組合作,用符號表示出+2、-2、+1、-3、+2、-1、+4、-2等。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這樣的符號的地方很多,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帶有特殊符號、表示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正數和負數。

講授新課:

1.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

2.章頭圖。問題見教材。讓學生思考-3~3℃、淨勝球數與排名順序、±0.5、-9的意義。

3、正數、負數的定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在這些數的前面帶有“一”時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十”(正號)表示正數。

舉例説明:3、2、0.5、等是正數(也可加上“十”)

-3、-2、-0.5、- 等是負數。

4、數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是一個確定的温度,海拔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義已不僅表示“沒有”。

5、讓學生舉例説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展示圖片(又見教材P5圖1.1-2-3)讓學生觀察地形圖上的標註和記錄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銀行的存摺,説出你知道的信息。

鞏固提高:練習:課本P5練習

課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説一説嗎?

課後作業:課本P7習題1.1的第1、2、4、5題。

活動與探究:在一次數學測驗中,某班的平均分為85分,把高於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記為正數。

(1)美美得95分,應記為多少?

(2)多多被記作一12分,他實際得分是多少?

課後反思

七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推斷、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識圖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 在具體情境中瞭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理解對頂角相等,並能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激發好奇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在我們的生活的世界中,藴涵着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徵。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一塊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過程,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兩個把手之間的的角發生了什麼變化?剪刀張開的口又怎麼變化?

教師點評:如果把剪刀的構造看作是兩條相交的直線,以上就關係到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的問題,

二。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於點O,並説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

共能組成幾對角?根據不同的位置怎麼將它們分類?

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當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有“相鄰”、“對頂”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用

幾何語言準確表達

;

有公共的頂點O,而且 的兩邊分別是 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2.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發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得出結論:相鄰關係的兩個角互補,對頂的兩個角相等)

3學生根據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類 位置關係 數量關係

教師提問:如果改變 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它角的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嗎?

4.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和對頂角的性質

三。初步應用

練習:

下列説法對不對

(1) 鄰補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過它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2) 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3) 對頂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學生利用對頂角相等的性質解釋剪刀剪布過程中所看到的現象

四。鞏固運用例題:如圖,直線a,b相交, ,求 的度數。

[鞏固練習](教科書5頁練習)已知,如圖, ,求: 的度數

[小結]

鄰補角、對頂角。

[作業]課本P9-1,2P10-7,8

[備選題]

一判斷題:

如果兩個角有公共頂點和一條公共過,而且這兩個角互為補角,那麼它們互為鄰補角( )

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它們所成的鄰補角相等,那麼一對對頂角就互補( )

二填空題

1如圖,直線AB、CD、EF相交於點O, 的對頂角是 , 的鄰補角是

若 : =2:3, ,則 =

2如圖,直線AB、CD相交於點O

5.1.2 垂線

[教學目標]

1. 理解垂線、垂線段的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2.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並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 掌握垂線的性質,並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垂線的定義及性質。

2.教學難點:垂線的畫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 複習提問:

1、敍述鄰補角及對頂角的定義。

2、對頂角有怎樣的性質。

二。新課:

引言:

前面我們複習了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係呢?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實例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垂線的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説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如圖,直線AB、CD互相垂直,記作 ,垂足為O。

請同學舉出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實例。

注意:

1、如遇到線段與線段、線段與射線、射線與射線、線段或射線與直線垂直,特指它們所在的直線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過程:(如上圖)

反之,

(二)垂線的畫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畫法:

讓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沿直線左右移動三角板,使其另一條直角邊經過已知點,沿此直角邊畫直線,則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如過一點畫射線或線段的垂線,是指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有時在延長線上。

(三)垂線的性質

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並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

性質1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練習:教材第7頁

探究:

如圖,連接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

A,B,C,……,其中 (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

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PB、PC……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性質2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説成: 垂線段最短。

(四)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上圖,PO的長度叫做點 P到直線l的距離。

例1

(1)AB與AC互相垂直;

(2)AD與AC互相垂直;

(3)點C到AB的垂線段是線段AB;

(4)點A到BC的距離是線段AD;

(5)線段AB的長度是點B到AC的距離;

(6)線段AB是點B到AC的距離。

其中正確的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解:A

例2 如圖,直線AB,CD相交於點O,

解:略

例3 如圖,一輛汽車在直線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駛,M,N分別是位於公路兩側的村莊,

設汽車行駛到點P位置時,距離村莊M最近,

行駛到點Q位置時,距離村莊N最近,請在圖中公路AB上分別畫出P,Q兩點位置。

練習:

1.

2.教材第9頁3、4

教材第10頁9、10、11、12

小結:

1. 要掌握好垂線、垂線段、點到直線的距離這幾個概念;

2. 要清楚垂線是相交線的特殊情況,與上節知識聯繫好,並能正確利用工具畫出標準圖形;

3. 垂線的性質為今後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應該熟練掌握。

作業:教材第9頁5、6.

七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複習鞏固解下列不等式:

①5x+54<x-1②2(1一3x)3x+20

③2(一3+x)<3(x+2)

④(x+5)3(x-5)-6

先讓學生板演、練習,然後師生共同點評、訂正,指出解題中應注意的地方,複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鞏固已學內容,又為下面的新課做好鋪墊。

提出問題20xx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二級以上)的天數與全年天數之比達到55%.若到20xx年這樣的比值要超過70%,那麼,20xx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二級以上)的天數至少要增加多少天?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習熱情,此題既承上啟下,又能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解決問題1、20xx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是多少?

2、用x表示20xx年增加的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則20xx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是多少?

3、20xx年共有多少天?與x有關的哪個式子的值應超過70%?這個式子表示什麼?

4、怎樣解不等式在學生討論後,教師做解題過程示範.

5、比較解這個不等式與解方程的步驟,兩者有什麼不同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類似,只是不等式兩邊同乘以(或除以)一個數時,要注意不等號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學生陣陣思考。

展示整個解題過程,有利於學生髮現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初步感知實際問題對不等式解集的影響.

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即可滲透類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點.

鞏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並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1)(2)2、.當x或y滿足什麼條件時,下列關係成立?

(1)2(x+1)大於或等於1;

(2)4x與7的和不小於6;

(3)y與1的差不大於2y與3的差;

(4)3y與7的和的小於-2.學會舉一反三,鞏固已學知識。a)的形式.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學生陣陣思考。展示整個解題過程,有利於學生髮現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初步感知實際問題對不等式解集的影響.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即可滲透類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點.鞏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並在數軸上表示解集:(1)(2)2、.當x或y滿足什麼條件時,下列關係成立?(1)2(x+1)大於或等於1;(2)4x與7的和不小於6;(3)y與1的差不大於2y與3的差;(4)3y與7的和的小於-2.學會舉一反三,鞏固已學知識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四

第三十四學時: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學習目標:

1.經歷探索平方差公式的過程。

2.會推導平方差公式,並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運算。

二、重點難點

重點: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徵,靈活應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學習

你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嗎?

(1)2001×1999(2)998×1002

導入新課:計算下列多項式的積.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結論: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等於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講精練

例1: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計算:

(1)102×98;

(2)(y+2)(y—2)—(y—1)(y+5)。

隨堂練習

計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結

(a+b)(a—b)=a2—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