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精品七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9W

精品七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一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擔任七年級數學,該班共有學生46人。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二、教材及課標分析

第一章《有理數》

1、本章的主要內容:

對正、負數的認識;有理數的概念及分類;相反數與絕對值的概念及求法;數軸的概念、畫法及其與相反數與絕對值的關係;比較兩個有理

數大小的方法;有理數加、減、乘、除、乘方運算法則及相關運算律;科學計數法、近似數、有效數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點:有理數加、減、乘、除、乘方運算

難點: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對結果符號的確定及對科學計數法、有效數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識是本冊教材乃至整個國中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它一方面是算術到代數的過渡,另一方面是學好國中數學及與之相關學科的關鍵,尤其有理數的運算在整個數學及相關學科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可以説這一章內容是構建“數學大廈”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數學思想及方法:

a、分類討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有理數的分類及絕對值一節課的教學中。

b、數形結合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數軸一節課的學習上,用數字表示數軸(圖形)的形態,反過來用數軸(圖形)反映數字的具體意義,達到數字與圖形微觀與宏觀的統一,具體與抽象的結合,即用數説明圖形的形象,用圖形説明數字的具體,尤其利用數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理解相反數與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更是形象直觀。

c、化歸轉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有理數的減法轉化為有理數的加法,有理數的乘法轉化為有理數的除法。

d、類比法:對於有理數加、減、乘、除、乘方運算可類比國小學過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等內容學習,總的來説計算方法不變,只是把數字的範圍擴大了,增加了負數。在學習過程中要時時考慮符號問題。用類比的方法去學習會對新知識有“似曾相識”之感,不會覺得陌生,學起來自然會輕鬆的多。

4、教法建議(僅供參考)

a、在學完數軸一節課後,把利用數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補充進來,提前講解,在講完絕對值後,在利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這樣做既可以體會到數軸的用途,也可以避免兩種方法放在一起給學生造成的混亂,而利用絕對值比較有理數的大小,寫法上學生一般情況下掌握不好,這樣可以着重訓練學生的寫法,分散難點。

b、注重聯繫實際:這本教材的編排更注重了知識來源於生活,反過來又應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都學有用的數學的理念。因此,在每課的“創設情境”這一環節中,要充分注意這一點,充分利用生活實例引入新知識,使學生充分體現到學好數學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c、對於絕對值一課的教法建議:對於絕對值的代數意義的理解,學生往往感到困難,教者可以告訴學生:兩棍中間夾着一個人(整體),當它是正數和零時,兩棍一扒拉,直接走出來,當它是負數時,兩棍一扒拉,拄着枴棍走出來,比較形象,使學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減》一章中,才可以順利去掉絕對值符號,進行化簡。

d、注重本章的選學內容:一個是第6頁的“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另一個是第40頁的“翻牌遊戲中的數學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1、本章的主要內容:

列代數式,單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多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去括號法則,整式的加減,合併同類項,求代數式的值。

重點:去括號,合併同類項。

難點:對單項式係數,次數,多項式次數的理解與應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簡單代數式的一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整式表示有關的量,體現了變量與常量之間的關係,加深了對數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數式,去括號及合併同類項是後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求代數式的值在會考命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數學思想及方法:

a、整體數思想:主要體現在式子的化簡求值問題中,有些題目採用整體代人的解題策略,可使計算簡便。有些題目只有從整體考慮才能解決問題。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從“特殊到一般”,又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這主要體現在本章的習題中,都是根據實際問題列出式子,然後再根據具體數值求式子的值中。

c、對比思想:本章出現了單項式,多項式,同類項等概念,為了正確掌握這些概念,可在比較辨析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4、教法建議(僅供參考)

a、在講多項式一節的內容中,增加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的內容,為下一節對合並同類項的結果的整理提前做好準備。

b、注重本章的數學活動:第43頁的數學活動,我認為很有價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較強的探索性,對於學生思維邏輯性的培養是很有價值的,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學習。

c、本章概念較多,應使學生首先牢記概念,在解決問題時,才能有意識地聯繫這些概念,以此為依據完成相關題目。

d、在求多項式的值的相關題目中,注意解題格式的要求,學生初次接觸,往往不注意解題格式的寫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內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重點: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難點: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數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是學習其它方程的基礎,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許多實際問題變得直接易懂,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更深刻地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數學思想及方法:

a、轉化思想:主要體現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將複雜的方程轉化為簡單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體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運用整體思想可以使解題步驟簡捷,思路清晰。

c、數學建模思想:它是在對問題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礎上,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應用題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

d、數形結合思想:這主要體現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尤其是對行程問題的分析解決中。

4、教法建議(僅供參考)

a、本冊教材為了更好地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都是先通過一道生活實際問題引入的,然後探討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議是,對於引例的講解,可以先用算術法,大部分學生習慣這種解法,再引導學生用方程的方法,從而使學生逐步認識到代數方法的優越性。在列出方程後,引導學生探討完方程的每一步驟後,熟練了應用這一步驟解方程後,在開始下一步驟的學習。

b、注重幾種基本題型的應用題:商品利潤問題,儲蓄問題,行程問題,行船問題,工程問題,調配問題,比例分配問題,數字問題,等積變形問題。這是一些經典題型。同時注意一些圖表型應用題,閲讀理解型等新穎的應用題。

c、關注教材第95頁的實驗與探究: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使學生意識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將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應用。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1、本章的主要內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紹了多姿多彩的圖形(立體圖形、平面圖形),以及最基本的圖形——點、線、角等,並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結合豐富的實例,探索“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點間線段最短”的性質,認識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畫法,角的比較及餘角,補角等,探索了比較線段長短的方法及線段中點。本章中的直線,射線,線段以及角等,都是我們認識複雜圖形的基礎,因此,本章在國中數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角的比較與度量。

(2)餘角、補角的概念和性質。

(3)直線、射線、線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質

教學難點:

(1)用幾何語言正確表達概念和性質。

(2)空間觀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數學思想及方法:

a、分類討論思想:本章經常遇到直線上的點點位置不確定的問題,或者從公共端點出發的一條射線在角內或角外的不確定問題,這時往往需要用分類討論思想來解決。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線段和角度的計算中,把線段的長度或角的度數設為一個未知數,並根據所求線段或角與與其他線段或角之間的關係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簡捷地表示出幾何圖形中的數量關係,是解決幾何計算題的一種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依靠圖形尋找規律的習題中。

4、教法建議(僅供參考)

a、在講“幾何圖形”一節中,注意利用實物和幾何模型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想象、思考加強對圖形的直觀認識和感受,從中抽象出幾何圖形,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

b、在講立體圖形平面展開圖中,我建議最好讓學生準備好粉筆盒等其它實物,親自動手操作,全班集體歸納總結出正方體的11種平面展開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鍛鍊學生不用動手摺疊,就能通過觀察展開圖,想象出立體圖形的形狀的能力。

c、在講“直線、射線、線段”一節中,注重培養學生依據幾何語言畫圖的能力,注意補充一部分“根據語句畫出圖形”的習題。

d、在涉及有關線段角的計算題時,大部分學生不是求不出結果,利用國小學的算術方法往往能給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寫出解題過程。因此對於這部分內容要逐步訓練學生的簡單説理能力。

三、進度安排

(略)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1.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列代數式。

難點:弄清楚語句中各數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

2.本節知識結構:

本小節是在前面代數式概念引出之後,具體講述如何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用代數式表示出來。課文先進一步説明代數式的概念,然後通過由易到難的三組例子介紹列代數式的方法。

3.重點、難點分析:

列代數式實質是實現從基本數量關係的語言表述到代數式的`一種轉化。列代數式首先要弄清語句中各種數量的意義及其相互關係,然後把各種數量用適當的字母來表示,最後再把數及字母用適當的運算符號連接起來,從而列出代數式。

如:用代數式表示:比 的2倍大2的數。

分析 本題屬於“…比…多(大)…或…比…少(小)”的類型,首先要抓住這幾個關鍵詞。然後從中找出誰是大數,誰是小數,誰是差。比的2倍大2的數換個方式敍述為所求的數比的2倍大2。大和比前邊的量,即所求的數為大數,那麼比和大之間量,即 的2倍則為小數,大後邊的量2即為差。所以本小題是已知小數和差求大數。因為大數=小數+差,所以所求的數為:2 +2.

4.列代數式應注意的問題:

(1)要分清語言敍述中關鍵詞語的意義,理清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如要注意題中的“大”,“小”,“增加”,“減少”,“倍”,“倒數”,“幾分之幾”等詞語與代數式中的加,減,乘,除的運算間的關係。

(2)弄清運算順序和括號的使用。一般按“先讀先寫”的原則列代數式。

(3)數字與字母相乘時數字寫在前面,乘號省略不寫,字母與字母相乘時乘號省略不寫。

(4)在代數式中出現除法時,用分數線表示。

5.教法建議:

列代數式是本章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不容易掌握,這樣老師在上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代數式的本質,弄清語句中各種數量的意義及其相互關係,然後設計一定數量的練習題,由易到難,螺旋式上升,使學生能夠正確列出代數式。

七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 篇三

學習目標:1、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3、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4、經歷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學習重點:1.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學習難點: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根據絕對值與相反數的意義填空:

1、

2、

-5的相反數是______,-10.5的相反數是______, 的相反數是______;

3、|0|=______,0的相反數是______。

二、探索感悟

1、議一議

(1)任意説出一個數,説出它的絕對值、它的相反數。

(2)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本身或它的相反數有什麼關係?

2、想一想

(1)2與3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2)-1與-4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3)任意寫出兩個負數,並説出這兩個負數哪個大?他們的絕對值哪個大?

(4)兩個有理數的大小與這兩個數的絕對值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三。例題精講

例1. 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

+9,-16,-0.2,0.

求一個數的絕對值,首先要分清這個數是正數、負數還是0,然後才能正確地寫出它的絕對值。

議一議:(1)兩個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那個數一定大嗎?

(2)數軸上的點的大小是如何排列的?

例2比較-10.12與-5.2的大小。

例3.求6、-6、14 、-14 的絕對值。

小節與思考:

這節課你有何收穫?

四。練習

1、填空:

⑴ 的符號是 ,絕對值是 ;

⑵10.5的符號是 ,絕對值是

⑶符號是+號,絕對值是 的數是

⑷符號是-號,絕對值是9的數是 ;

⑸符號是-號,絕對值是0.37的數是 。

2、正式足球比賽時所用足球的質量有嚴格的規定,下表是6個足球的質量檢測結果(用正數記超過規定質量的克數,用負數記不足規定質量的克數)。

請指出哪個足球質量最好,為什麼?

第1個第2個第3個第4個第5個第6個

-25-10+20+30+15-40

3、比較下面有理數的大小

(1)-0.7與-1.7 (2) (3) (4)-5與0

五、佈置作業:

P25習題2.3 5

家庭作業:《評價手冊》 《補充習題》

六、學後記/教後記

七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四

為了更好的完成學校的七年級數學的教學任務,依照教科室的計劃,針對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所教兩個班的的具體情況特制訂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情介紹:

我本學期擔任七年級七、八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七年級(八)班共有學生55人,七年級(七)班有學生56人。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算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培優補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二、教學措施

1、根據今年學校及教科室計劃,認真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我們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我們要反思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內容學習積極性、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國中階段,正是從國小過度到國中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進行“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最佳時期,要逐步的培養和完善這種模式,要求我們多研究、多思考、多創新、多探究。按照“低(起點)慢(速度)多(落點)高(標準)”元素結構教學法進行教學,“低起點”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七年級學生從國小數學到國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飛躍,怎樣幫助學生慢慢過渡是一個難點,從細小的問題、每一個小知識點出髮結合國小知識融匯到國中的知識中去,從而使學生很快接受知識。“慢速度”反對快速度教學,主張教學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接受程度,兼顧七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徵和差異,步步為營,梯次推進,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多落點”強調教育要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個性差異的特點。個性差異是表現在多方面,不僅有年齡、性別、性格、身體的差異,還有很多學習上的差異,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差異。推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高標準”為學生確立的學習標準。而且把目標細化,使學生能很快達到,既能掌握知識又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悦,使七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標準。

2、精心設計習題,使習題從簡單到複雜形成梯度,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批改作業做到全批全改,從過程到步驟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認好總結,從七年級使學生慢慢養成認真按步驟做作業的習慣。

4、繼續實行課前一題的模式。課前五分鐘每個班的課代表把上一節課涉及到的典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複習上一節的內容,而且也能做到儘快把學生從課間拉回到上課的的狀態,併力求把學生中新方法新思維挖掘出來。

5、實行一對一的幫扶活動,由好學生帶動一個差一點的學生,從知識、作業、學習習慣等各方面互幫互助,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合理落實各項教學常規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備課時深入鑽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準備大量的、難度不同的習題備用,備課以個人獨立鑽研備課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廣泛吸取其他老師的優點和精華,完善自己的備課達到精益求精。

2、上課時要嚴格按照“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步驟進行教學,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使課堂教學既層次分明,又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是要照顧到差生,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作業要求要嚴格,但佈置的作業要適量。精選作業,根據不同程度學生,佈置適當的選做題,以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分層教學、佈置作業。作業批改要有批語,批語要多鼓勵學生,根據作業情況查缺補漏,做好個別輔導。

4、要保證後進生的進步。因為基礎的不同,有一部分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而且這部分學生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特別是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的問題和練習作業,引導他們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餘時間,加強對後進生的個別輔導。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學科活動日”和集體備課,多加強理論學習研討,提高理論實效,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教學觀摩和説評課活動。結合學校的“課前四準備,課內四重視,課後四落實”課題研究做好適合數學學科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法;在上好每一節課的基礎上,及時寫出教學反思為以後工作做好總結。

五、教學進度和期末複習安排:

第一週9.7—9.13第一章有理數約4課時

第二週9.14—9.201.3有理數的加減約4課時

第三週9.21—9.271.4有理數的乘除約4課時

第四周9.28—10.111.5有理數的乘方約3課時

第五週10.12—10.18第二章整式的加減2課時

第六週10.19—10.252.2整式的加減約2課時

第七週10.26—11.1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約4課時

第八週11.2—11.8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説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約4課時

第九周11.9—11.152.3從“買布問題”説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2)約4課時

第十週11.16—11.223.4再探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約4課時

第十一週11.23—11.29複習、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11.30—12.6第四章圖形的認識初步4.1多姿多彩的圖形約4課時

第十三週12.7—12.134.2直線、射線、線段約2課時

第十四周12.14—12.204.3角的度量約3課時

第十五週12.21—12.274.4角的比較與運算約3課時

第十六週12.28—1.3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約5課時

第十七週1.4—1.104.3課題學習約2課時

第十八、十九、二十週1.11—2.1複習本學期內容

第二十一週2.2—2.6期末考試

七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五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承擔七(1)(2)兩班的數學教學,這些學生整體基礎參差不齊,國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任務艱鉅。在國小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對優生來説,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也較為清楚,但位數不多。對多數學生來説,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掌握,成績稍差。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要得到加強,還要提升整體成績,適時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強化幾何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數:本章主要學習有理數的基本性質及運算。本章重點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性質和運算。本章的難點在於理解有理數的基本性質、運算法則,並將它們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和計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減:本章主要是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加減運算。本章重點內容是單項式、多項式、同類項的概念;合併同類項及去括號的法則及整式的加減運算。本章難點在於理解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的法則。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本章重點內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本章難點在於解一元一次方程,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第4章幾何圖形初步:本章主要學習線段和角有關的性質。本章的重點是區別直線、射線、線段,角的有關性質和計算;理解互為餘角、互為補角的性質及應用。本章的難點在於線段和角的有關計算。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獲得數學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會將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幾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過程並學會在實際問題進行應用。

3、初步具有數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採用思考、類比、探究、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動;

3、密切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類比、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係,和諧發展的主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逐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考試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圍,分享快樂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強學生解題速度和準確度的培養訓練,在新授課時,凡是能當堂完成的作業,要求學生比速度和準確度,誰先完成誰就先交給老師批改,凡是做的全對的依次獲得前十名,以資鼓勵。

7、加強個別輔導,加強面批、面改,加強定時作業的訓練。並進行作業展覽,對作業書寫的好又全部正確的貼在學習園地中。

8、積極主動的與其他教師協同配合,認真鑽研教材,搞好集體備課。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相交線

課型:新授課 備課人:徐新齊 審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觀察、操作、推斷、交流等數學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毛

2、在具體情境中瞭解鄰補角、對頂角, 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

重點、難點

重點: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在輕鬆歡快的音樂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圖片為主體的課件。

學生欣賞圖片,閲讀其中的文字。

師生共同總結: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藴涵着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 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徵,相交線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線的性質, 研究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圖形的平移問題。

二、自學指導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握緊把手時,隨着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小,剪刀刃之間的角邊相應變小。 如果改變用力方向,隨着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大,剪刀刃之間的角也相應變大。

三、問題導學

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於點O,並説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 各對角的位置關係如何?根據不同的位置怎麼將它們分類?

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AOC和∠BOC有一條公共邊OC,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AOC和∠BOD有公共的頂點O,而是∠AOC的兩邊分別是∠BOD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 2)。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個角的度數,以發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麼關係,學生得出有"相鄰"關係的兩角互補,"對頂"關係的兩角相等。

(3)。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

有一條公共邊,而且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如果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 而且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那麼這兩個角叫對頂角。

四、典題訓練

1、例:如圖,直線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數。

2、:判斷下列圖中是否存在對頂角。

小結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並能熟練地進行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

能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數的大致範圍,使學生形成估算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經歷運用計算器探求數學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的大致範圍。

知識重點

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的大致範圍。

對於計算器的使用,在教學中採用學生自己閲讀計算器的説明書、自己操作練習來掌握用計算器進行開立方運算的方法,並讓學生互相交流,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利用計算器不僅能給運算帶來很大的方便,也給探求數量間的關係與變化帶來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能否通過閲讀,掌握用計算器進行開立方運算的簡單操作;能否利用計算器探究數量間的關係,從而尋找出數量的變化關係。

使用計算器進行復雜運算,可以使學生學習的重點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數學的本質上來,而估算也是一種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運算能力,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筆算、計算器和估算等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數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h(h是實數)交點的橫座標。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圖象與x軸的交點個數,討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數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h(h是實數)交點的橫座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二張

第一張:(記作§2.8.1A)

第二張:(記作§2.8.1B)

教學過程

Ⅰ。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數y=kx+b(k≠0)後,討論了它們之間的關係。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0時,一次函數y=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數y=ax2+bx+c(a≠0),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係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更清楚以下事實:

(1)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是一種互逆關係;

(2)分解因式的結果要以積的形式表示;

(3)每個因式必須是整式,且每個因式的次數都必須低於原來的多項式的次數;

(4)必須分解到每個多項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活動5:應用新知

例題學習:

P166例1、例2(略)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用提公因式法共同完成例題。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提公因式法進行因式分解。

活動6:課堂練習

1.P167練習;

2、看誰連得準

x2-y2 (x+1)2

9-25 x 2 y(x -y)

x 2+2x+1 (3-5 x)(3+5 x)

xy-y2 (x+y)(x-y)

3、下列哪些變形是因式分解,為什麼?

(1)(a+3)(a -3)= a 2-9

(2)a 2-4=( a +2)( a -2)

(3)a 2-b2+1=( a +b)( a -b)+1

(4)2πR+2πr=2π(R+r)

學生自主完成練習。

通過學生的反饋練習,使教師能全面瞭解學生對因式分解意義的理解是否到位,以便教師能及時地進行查缺補漏。

活動7:課堂小結

從今天的課程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學生髮言。

通過學生的回顧與反思,強化學生對因式分解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清楚地瞭解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的互逆關係,加深對類比的數學思想的理解。

活動8:課後作業

課本P170習題的第1、4大題。

學生自主完成

通過作業的鞏固對因式分解,特別是提公因式法理解並學會應用。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15.4.1提公因式法例題

1、因式分解的定義

2、提公因式法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理解同類項、合併同類項的概念。

2、掌握合併同類項法則,會應用該法則及運算律合併多項式的同類項,會應用同類項及合併同類項解決實際問題。

3、感受其中的“數式通性”和類比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同類項的概念;掌握合併同類項法則。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法則及運算律合併同類項。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1、運用運算律計算下列各題。

①6×20+3×20=②6×(-20)+3×(-20)=

2、口答。

8個人+5個人=8只羊+5只羊=

8個人+5只羊=

[意圖:①複習乘法分配律;②感受“同類”。操作流程:幻燈片出示→學生口答(1)→分配律:ab+ac=a(b+c)→口答(2)→解釋]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一隻蝸牛在爬一根豎立的竹竿,每節竹竿是a釐米,第1小時向上爬了6節,第2小時向上爬了2節,問這個蝸牛在竹竿上向上爬了多少釐米?

(1)請列式表示:,你能對上式進行化簡計算嗎?

(2)説説化簡計算的依據。

[意圖:聯繫生活情境,探究新知。操作流程:幻燈片出示→學生獨立思考並回答→師生小結方法]

探究二:根據以上式子的運算,化簡下列式子。

①100t-252t

②3x2+2x2

②3ab2-4ab2

④2m2n3-5m2n3

(1)上述各多項式的項有什麼共同特點?

(2)上述多項式的運算有什麼共同特點,有何規律?

[意圖:讓學生經歷動手、觀察、猜想、歸納的學習過程,從而探究出新知。操作流程:幻燈片出示→動手計算→回答並解釋→觀察(交流)→猜想→引導學生歸納新知]

三、例題精煉

例1、合併同類項。

4x2+2x+7+3x-8x2-2

例2、求多項式-x2+4x+5x2-3x-4x2+3的值,其中x=。

[意圖: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突出重點。操作流程:完成例1(3~4人演排)→學生質疑→師點評並規範格式、注意事項(例2處理方式同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意圖:養成總結反思的好習慣。操作流程:交流→小組代表發言→師補充]

五、課堂檢測(略)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

2、能利用其性質與判定證明線段或角的相等關係。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的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能夠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證明線段的相等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二、新授:

I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出示投影片。某地質專家為估測一條東西流向河流的寬度,選擇河流北岸上一棵樹(B點)為B標,然後在這棵樹的正南方(南岸A點抽一小旗作標誌)沿南偏東60°方向走一段距離到C處時,測得∠ACB為30°,這時,地質專家測得AC的長度就可知河流寬度。

學生們很想知道,這樣估測河流寬度的根據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II引入新課

1、由性質定理的題設和結論的變化,引出研究的內容——在△ABC中,苦∠B=∠C,則AB= AC嗎?

作一個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然後觀察兩等角所對的邊有什麼關係?

2、引導學生根據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2、小結,通過論證,這個命題是真命題,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板書定理名稱)。

強調此定理是在一個三角形中把角的相等關係轉化成邊的相等關係的重要依據,類似於性質定理可簡稱“等角對等邊”。

4、引導學生説出引例中地質專家的測量方法的根據。

III例題與練習

1、如圖2

其中△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

2、①如圖3,已知△ABC中,AB=AC.∠A=36°,則∠C______(根據什麼?)。

②如圖4,已知△ABC中,∠A=36°,∠C=72°,△ABC是______三角形(根據什麼?)。

③若已知∠A=36°,∠C=72°,BD平分∠ABC交AC於D,判斷圖5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

④若已知 AD=4cm,則BC______cm.

3、以問題形式引出推論l______.

4、以問題形式引出推論2______.

例: 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求證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引導學生根據題意作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並分析證明。

練習:5.(l)如圖6,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線相交於點F,過F作DE//BC,交AB於點D,交AC於E.問圖中哪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上題中,若去掉條件AB=AC,其他條件不變,圖6中還有等腰三角形嗎?

練習:P53練習1、2、3。

IV課堂小結

1、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幾種方法?

2、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有幾種方法?

3、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有何關係?

4、現在證明線段相等問題,一般應從幾方面考慮?

V佈置作業:P56頁習題12.3第5、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