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1W

七年級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本課不是從傳統的角度介紹各個畫種,而是以材料來區別不同的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同,是因為畫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課還希望通過對一些現代藝術的介紹使學生明白隨着時代的前進,美術材料也在不斷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欣賞課本的圖片,並引導學生回憶在國小時欣賞過的圖片,進行美術作品製作材料的分析。

(二)難點: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三、教學過程設計

探究性學習要特別強調學生進行研究。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學習、探究的氛圍,要有探究的課題。這節課的探究題目就可以確定為:“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同?”

1、教師放映幻燈或者錄像片,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細部,讓學生看出不同畫種的效果,甚至能夠看出不同的材質。

2、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材質的不同,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自行探討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如將《父親》和《秋瑾》對照,同樣是畫人物,它們有什麼不同?(可以從色彩、光線、立體感等方面相互對照)

3、教師設計一些類似智力測驗式的思考題,看學生是否能夠將藝術作品和材質正確地“掛鈎”,一邊看作品,一邊正確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課前,師生均應準備一些畫作印刷品、幻燈片或錄像等以補充課本內容。像學生甲指版畫《秋瑾》,學生乙找出版畫用的材料;學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學生乙就要指出書上圖片中的浮雕;學生甲出示“水彩畫”的卡片,學生乙就要從課本外找出一張水彩畫的作品。

4、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還可以從課本之外找一些圖片,讓他們做出分析和答案。

5、找出一些圖片留給學生作課外的探索。如設計領域的廣告,就有不同的材質。如版畫中的銅版畫、石版畫都可以讓學生了解,但不要在課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通過課外的探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地學習知識,為他們創造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機會。

6、小結:這一課,我們認識了美術世界的廣闊性,瞭解了按材質的不同美術的分類。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讓我們去發現,去鑑別,進而去創造美。

七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石膏板浮雕的製作的工具和材料。

2.掌握石膏板浮雕的製作步驟,學習相關的製作方法與技巧。

3.利用石膏板浮雕的方法表達思想情感,體會浮雕獨特的形式美感。

重點:會用泥浮雕的方法造型。

難點:如何掌握雕塑泥的性能,熟練地使用工具。

二、導入:

我先向學生展示一件自己親手製作的泥浮雕頭像(我自己的形象),問學生:“大家能認出這件浮雕所表現的人物形象嗎?”學生馬上會很有興趣,並且很快看出這個人物形象就是我;緊接着我再出示一張我的自畫像(速寫),告訴他們:“老師是根據自己的自畫像製作的泥浮雕。”,這樣引入本課的課題--泥浮雕的製作,以及本課的主要內容:為自己的同學或家長做一幅浮雕頭像。

第二課時新授:

首先,我讓學生簡單説一説對泥塑的瞭解,再帶領他們一起認識泥浮雕的工具和材料。

其次,我引導學生了解泥浮雕的製作過程,掌握製作的方法,學習相關技巧;為學生播放教學錄像,展示我課前製作泥浮雕頭像過程的三個片段:

1.處理雕塑泥

2.確定大關係(人物形象、高低層次)

3.塑造細節,調整整體

再次,我打算着重指導學生結合從前學過的知識,並根據“泥”這種特殊的材料和性能,靈活運用工具,充分體驗泥浮雕的製作過程,逐漸掌握製作方法與技巧,在實踐中獲得感受,加深對浮雕藝術的理解。

最後,我組織學生針對課堂作業進行自評與互評。

七年級美術教案 篇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早上好。我叫趙順玉,是南泉道平國中的一名普通美術教師,我的説課題目是人美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第六課《大自然的色彩》下面是我的説課內容:

我今天的説課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評價與拓展五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通過本節課《大自然的色彩》的學習,既可以對前一節課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又可以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大自然的色彩》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

此外,色彩是人類的視覺對象之一,是由不同的光波作用於人的視覺而產生的。生活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裏,當眼睛看到色彩的同時,會自覺地把色彩和自己以前看到過、接觸過的有相似色彩特徵的事物在頭腦中“掛鈎”,形象地聯繫起來,而這種聯想又因每個人的生活閲歷、情感經驗、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個性化差異。正是這種聯想,使色彩具有了強烈的影響力,左右着人們的心理、情緒。藝術家也正是運用了這種影響力,來創作美術作品。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色彩聯想力,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欣賞理解美術作品和創作美術作品,是培養學生美術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本課就是要學生對豐富的色彩展開自由的聯想,運用美術的手法個性化地表達自己的想象,瞭解色彩的表達規律。

2、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結合前面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造型與表現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光與色的關係,感知色調。採用學生(小組)學會用色彩基本知識和規律去感知色彩現象,能運用色彩知識去進行色彩搭配的練習並進一步應用於生活。使學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體現的多種文化藝術內涵。

(2)過程與方法:活動——欣賞——學習——動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現象的主動感覺和熱

愛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知感受並運用簡單的色彩手段表達自然界的色彩關係。教學難點:使學生比較準確的把真是景物或事物概括為簡單的色彩關係。教具準備:圖像素材、多媒體教室

二、説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取“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以多媒體為載體,以本校“四四式”課堂教學為根本,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不斷採用欣賞、啟迪、展示、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發現新知識的慾望,同時在師生的互動中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領悟課程中人與人之間信息的美好情感的傳遞,從而感受知識的價值、情感的價值。

2、設計思路:如果面對大自然中漂亮的顏色,直接讓學生歸納,並試着説出有哪些顏色組成,他們的思路會狹窄、停滯,感到索然無味,本來斑斕的色彩也會變得暗淡。如何激起學生對色彩的興趣呢?最好是運用色彩。讓他們通過對圖片的直觀感覺,在紙上繪出自己看到的並且喜歡的顏色。提問學生,這些色彩都是怎麼來的?思考為什麼夜幕降臨,色彩就隱匿起來了?導出大自然的色彩。而後用計算機圖片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加上語言適當引導,讓學生通過“練一練”試着畫畫荷花、橘紅色的霜葉等色彩歸納,讓學生逐漸體會大自然的魅力。(製作多媒體課件,精美的圖片、美妙的音樂,努力營造藝術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自然、色彩的直觀性與感受力,激發學生對色彩的感受。)

3、設計特色:

(1)從色彩在各藝術形式中的運用着手,例如:文學、環境、繪畫、電影,體會色彩的用途,引起學生對色彩的興趣,提高對大自然色彩的概括能力。

(2)在進行色彩概括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每種色彩獨特的藝術情感。

(3)投其所好,選用學生愛好的、新奇的藝術形式,不僅激發興趣,也拓寬其知識面。

三、説學習方法:

1、學生分析:國中學生課業繁重。作為一週一節、沒有考試壓力的美術課,應充分發揮美術學科形象、生動、直觀等特點,營造濃烈的藝術氛圍,讓學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時,感受藝術的魅力,提高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中學生

分析、理解力進一步加強,又逐步形成自己的個性,自己感受到的東西比直接接受的知識要深刻。因此老師要做的工作只是適當的引導,搭建平台,讓他們盡情放飛想象的翅膀。他們通過國小階段的學習初步掌握了一些美術方面的常識,但對於較高深的藝術作品,還是難接受和理解。在選用材料時,應注意運用學生感興趣、有新奇感的藝術作品,創造適宜的情景,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教學效果。

2、學法指導:《大自然的色彩》是具有歸納應用和審美雙重性的一節課,需要相關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因此本課利用多媒體中大量的圖例以及資源,引發學生對於大自然色彩的認識以及對色彩冷暖、明暗的歸納。學生在欣賞、討

論、展示探究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既鍛鍊了其自身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課件演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這幾首詩我們很熟悉,詩中美景令人神往,那麼自然界中真的有這樣的美景麼?

2、體驗、創作

課件演示:一組圖片

日月輪迴四季交替大自然的色彩千變萬化、魅力無窮。讓我們來分析圖中出現的幾種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樹葉的金黃、橘紅,夾雜着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樹木。遠處清澈的湖水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湖邊有墨綠色的塔鬆。再遠處依稀可見的淡灰紫色的遠景,共同構成一派絢麗多彩的秋色。

提問:大家感受到這些豐富和美麗的色彩了嗎?平時你們注意過身邊的景色變化和色彩現象嗎?

看看上面兩幅例圖有什麼明顯的不同?

這些美麗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在黑夜裏沒有光線的情況下,這些色彩還有嗎?

色彩產生的原理光是由不同波長的七種色光合成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光線照射到物體上,因為物體具有吸收和發射不同波長的光線的性質,所以會呈現不同的彩色。

“練一練”

自選工具簡單畫出荷花的色彩關係:主要有大面積的綠色和粉色,但綠色右上角深一些,蓮蓬稍發黃,下面的花蕊是土黃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淺色調,是指色彩運用的總體傾向。如紅色調的晚霞、土黃色調的高原風景等。

(“調子”原是音樂藝術中的一個術語,用來表現一首音樂作品的“音高”,是支配樂曲的音調標準,如D大調、C大調等。繪畫借用這個名詞,是因為它很方便,可以準確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畫面綜合觀感效果、色彩、明暗等諸多因素造成的綜合效果。如冷

調、藍灰調、金黃色調等。色調常見於生活中且常用於設計和繪畫中。)分析教材右頁的四幅作品,通過對作品的欣賞進一步深化對色調的理解。

3、課堂練習

在書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或作品,任選工具材料,簡單畫畫色彩關係。

用簡短評述的形式來描寫自己畫出的色彩作業,或寫出對自然界美好色彩現象的感覺和印象,或是評價一幅繪畫、一幅攝影作品。

4、展示作品

鼓勵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分組或全班欣賞作品。總結自己的製作方法。自己評價,後師生共評。

5、小結

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色彩感受和表現能力是學習色彩的最好途徑。色彩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應充分的去體驗它,享受它。(點明學習本課的重要意義,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提高生活品質和審美情趣。)

五、評價與拓展

課堂中只有實現角色互換ú拍芾近師生距離。努力改變“傳道、授業”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ㄍ瓿勺髕肥且幌釗撾瘛閉庋的錯覺。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ㄓ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ㄈ醚生放鬆心情ù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

對學生作業的點評,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創造,針對不足提出恰當的建議。評價應充分肯定。我們學習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由此產生的情感體驗。以後會接觸更多的色彩知識,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色彩這個工具,描繪事物,抒發自己的情感。用形象的語言、生動的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並體會色彩帶來的各種感受。

語言引導,讓學生跟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的,加上美麗的圖片,營造逼真的色彩世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現象的主動感覺和熱愛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色彩

一、認識色彩:色彩產生的原理

二、感受色彩:春夏秋冬,談感受

三、記憶、描繪色彩:冷暖色調

四、作業佈置:

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七年級美術教案 篇四

人美版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正義與公正的價值觀。

(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體驗的過程中,瞭解美術鑑賞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藴。

二、教學重點:瞭解作品中藝術語言與主題表達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理解象徵性和立體派的藝術手法。

四、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準備:查閲相關資料;準備鉛筆、課本。

五、教學方法:欣賞法。理解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聯繫學生在生活中繪畫時對情緒的體現和認識,體味情緒與作品風格的關係。

2、提出問題“這節課我們也來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你來設想一下,他們是在什麼情緒下創作繪畫的?”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學習新內容:

1、直觀感受作品,並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應從幾個方面入手。

3、學生介紹蒐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資料。

4、欣賞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時期畫家作品,認識立體主義的作畫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三)賞析作品:

1、結合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牛、馬、母親、燈、舉燈的人、跳樓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態,用形容詞或短句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

受,並討論、分析畫面形象的象徵意義。

2、理解象徵性藝術手法的應用。

3、分析作品色彩、構圖對作品主題表達所起的作用,對作品進行歸納性評價。

(四)、總結賞析辦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説出現在對作品的感受及學習收穫。

2、總結賞析這類表現性美術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練習活動:

聯繫1937我國人民生活的悲慘狀況,激起學生的情緒,嘗試用象徵性的藝術手法、半抽象的繪畫方法表現自己對戰爭的感受

(六)、展示作品:

1、學生展示作品,並進行自我評價與解釋。

2、拓展知識,表達戰爭感受的形式是多樣的,如戲劇文學、音樂等。

七、板書設計格爾尼卡牛頭:德國法西斯馬;西班牙無辜百姓課後反思:

第一課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課型:欣賞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道理。

2、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學生的評述能力。

3、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二、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藝術創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都源於生活,藝術家所創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於生活的。

三、教學難點: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使學生理解"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四、教學準備:

教師:教材,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教材,查找和蒐集相關資料,如各類藝術作品(實物、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部分學生亦可準備語言表演或肢體表演的節目。

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安定課堂。

(二)導入。

1、影視欣賞:動畫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較:動畫片中的兔子形象與生活中的兔子的異同3、點出本課重點,並板書"藝術生活"

(三)美術作品賞析。

1、國畫作品《蝦》(齊白石)①映示國畫作品《蝦》(教材P4)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家,他在詩、書、畫、印幾個方面都達到很高成就。齊白石作畫反對拘泥於形似,主張作畫要形神兼備。他認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都不可取。就拿他畫的蝦來説吧:人們都覺得畫的像極了,蝦體透明,會遊、會跳動。不過當我們拿畫中的蝦與生活中的真蝦相比,它們又有很多不同。

②《蝦》的藝術處理:齊白石依據真蝦總結出極為簡練的畫法,使其所畫之蝦又不同於真蝦。真蝦的眼睛看上去是一個小點,他卻以濃墨橫筆將蝦眼畫的非常突出,顯得極為精神;真蝦的腿有很多,他刪繁就簡,僅畫五條,就顯得多而生動。所以他畫的蝦,既讓人感到是充滿生命力的在覓食遊動的活蝦,又讓人體會到蒼勁有力的筆法和濃淡乾濕變化的墨色的藝術美感。

③《蝦》的藝術特色及其藝術魅力。

齊白石所畫之蝦的頭與尾是俯視效果,腰身是側視效果,是由兩處最具蝦的形象特點構成的。正是由於畫家集中和強化了蝦的典型特徵,所以他畫的蝦比真蝦更具典型性,也更高於生活。畫家根據長期的觀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蝦變成了藝術的形象。

七年級美術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瞭解國小階段美術學科學習的內容,認識相關的工具材料。

2.通過看看、説説、畫畫、玩玩的形式,培養學生對兒童美術作品欣賞和學習使用各種相關美術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膽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幾種基本用法。

3.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評價的情趣,養成愛護和正確使用美術工具材料的習慣,為學習美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美術課的學習內容和工具材料,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

難點:培養學生養成評價作品的習慣及正確使用美術工具材料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

1.展示、交流,激發興趣。

(1)出示我國彩陶上的繪畫傑作或法國史前繪畫的拉斯科洞穴壁畫的圖片,引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2)啟發談話:我們小朋友會畫畫、會做手工嗎?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嗎?教師啟發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美術作品,簡單評述自己的作品,並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同時進行簡單的評價。讓小朋友互相瞭解、互相學習,初步熟悉美術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2.欣賞、感受各種作品,瞭解學習內容和相關材料。

(1)出示各種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欣賞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紙藝、橡皮泥、陶藝、廢舊物創意造型等等。教師可進行相關製作演示,讓學生認識手工造型作品及相關材料。

(2)展示繪畫造型作品。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進行“連線遊戲”等活動,欣賞更多的繪畫造型作品, 如紙版畫、水粉畫、水墨畫、線描畫和貼紙畫等。同時出示相應的繪畫製作工具,可結合講講有關工具的發明等。

(3)出示學生參加美術活動的圖片或進行直觀演示,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方式,培養學習興趣。 3.瞭解油畫棒、彩色水筆的用筆,激發想象。

(1)結合課本和兒童作品,出示油畫棒、彩色水筆的繪畫作品,讓學生看看,並説説對這兩種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讓學生學習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各種用筆方法,用油畫棒、彩色水筆嘗試畫出不同的點、線、面。

(3)可出示米羅繪畫作品,如《太陽與鳥》等,啟發學生想象點、線、面可畫成什麼,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想象。

4.大膽嘗試、表現。 讓學生嘗試彩色水筆和油畫棒的用法,畫一幅點、線、面組合的繪畫作品,並像米羅一樣進行想象,同時給畫取個題目。

5.展示、評價、交流。

(1)讓學生分組張貼自己的繪畫作品,佈置一塊展板進行展覽,並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養成評價、交流的習慣。

(2)用討論的形式啟發學生怎樣正確使用彩色水筆、油畫棒。

6.總結、拓展。

(1)出示思考題:你知道本學期美術課學習什麼嗎?你會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歡學習什麼樣的美術內容?

(2)佈置下節美術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準備的工具。

春七年級下冊美術畫家筆下的質感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課題: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5課花圃

製作人:

教學準備: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5課花圃

學生:課前收集自己喜歡的各種花卉的圖片、鉛筆、橡皮、黑色水彩筆、簽字筆、水粉或水彩顏料、毛筆、剪刀或刻刀。

教師:多媒體課件(花卉圖片、描寫花兒的文章、關於花的歌曲)、相關花卉的網站、用彩紙和白紙編成的花圃底版。

單元目標;

1、通過對花卉圖片的欣賞、學習,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2、瞭解圖案的取材途徑和變化的規律,較好地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瞭解形的置換方法,能選擇合適地形狀進行形的置換練習

3、瞭解點線面的畫面組合,運用黑白的表現方法進行花卉圖案設計

4、能夠較好的運用鏤刻或其他製作技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

5、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教學評價:

1、能否找到相關的花卉資料,並能夠談出花卉的象徵意義;是否瞭解圖案的變化規律,並運用點線面的組合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1)

2、是否明白形體的有趣置換,能夠談出自己匠心獨具的設計方案,並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2)

設計構思:

花,是植物最美麗的生命形態。它代表着美好、幸福、繁殖……它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花卉的造型天生優美,色彩絢麗,人們根據其生長結構及其形態特徵展開聯想,賦予了不同花卉以不同的象徵意義:傲雪凌霜的梅花表示堅毅;體態豐滿的牡丹表示富貴;冰清玉潔的荷花表示純潔;色彩濃烈的紅玫瑰表示愛情;梅、蘭、菊、竹以其堅韌挺拔的氣質和高雅飄逸的品味被譽為代表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君子”。

隨着時代的推移,花卉作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愈加愈顯示出她的審美價值和無窮魅力。每逢佳節到來的時候人們會以鮮花表示祝願;朋友生病時,我們會以鮮花表示慰問;與心上人約會時鮮花可以表達心中的愛慕;緬懷故人時,鮮花又代表了思念……我們的家裏總會留有一支花瓶,不時的插滿鮮花,讓居室滿堂生輝,哪怕是一支小小的吊蘭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從古至今有無數的畫家將花卉作為自己創作的主題,而在今天的社會花卉也越來越多的以圖案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所以讓學生們認識花卉、瞭解花卉並用自己的創作意圖來表現花卉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運用學過的繪畫技法裝飾我們的環境則是關鍵。

所以根據《花圃》這一課的框架我將本課分為兩課時進行。前一節課從花卉圖片、花卉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導入(利用問題導入法),引申到花的基本骨式、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利用黑白裝飾畫的方法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後一節課從花圃這一概念直扣主題(遊戲導入法),帶領學生運用形的置換的方法,採用鏤印等不同形式進行彩色圖案的製作,並利用集體的智慧拼貼出一個大花圃。

教學要求:

老師:播放老師準備好的課件資料,通過欣賞五彩繽紛的花卉圖片,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審美情趣;展示各類範畫,啟發學生思路,讓學生從範畫中尋找設計思路和繪畫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圖片,各自説出自己最喜歡的花以及這種花的象徵意義。在瞭解花形的基本規律,概括出其骨式與瓣形的基礎上,將花瓣置換成新的形狀,賦予花的圖形以新的意義。分別採用黑白和色彩兩種表現方式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創作過程中注意點、線、面的結合運用。在拼貼花圃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形的有趣置換、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色彩的鮮明搭配和簡單的鏤印技術。

老師從網站上下載了一些花卉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看呢?

(進行課件第一張幻燈片的播放,配有音樂或解説)

你最喜歡的花是什麼?為什麼喜歡它?(進行一個小型的心理測試:花與性格的關係)

你能説説看花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嗎?

(這一提問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然後以小組的形式總結出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概括讓學生指出本課主題(我們看了很多的圖片也談了很多的話題那麼老師今天要講什麼內容呢?)——花卉

二、講授新課(欣賞、分析)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花卉的照片,現在大家再欣賞一部分圖片,欣賞的過程當中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所看到的圖片(播放第二張幻燈片,欣賞藝術作品特別是圖案中的花卉形象,配音樂)

1、你知道這一類的作品在藝術的範疇中我們稱之為什麼嗎?——圖案(“圖”圖樣、圖形、圖稿;“案”方案、專案;狹義:裝飾性紋樣;廣義:實用性與表現性相結合的設計方案。)

2、請思考花卉圖案與花卉照片有什麼不同之處?(寫實與概括、具象與抽象)

3、花卉圖案與花卉照片的差別很大,如果老師給你一幅花卉的照片你如何實現由真實的照片到抽象圖案的轉變呢?

(學生的回答中會不時的出現特徵、誇張、變形、想象、比喻等詞語,老師在傾聽學生回答的時候抓住關鍵詞,將變化的規律引導出來)

4、分析講解變化規律:

首先將變化的五條基本規律列出來(第三張幻燈片)

A、簡化歸納B、添加組合C、誇張變形D、分解構成E、象徵寓意

然後出示各種進行了不同變化的圖片讓學生分析該圖片屬於何種變化,為什麼?(第四張幻燈片)

根據學生的分析識別,老師抓住其感興趣或難以解決的某一項規律予以擴展。在此我將誇張變形作為本課的重點:(第五張幻燈片)

a、抽象誇張:將花兒本身的幾何形式加以強化,使原來的方圓曲直更加規則化、幾何化、裝飾化

b、局部誇張:為達到特定的目的,而捨棄其他不重要的細節,突出表現其某一主要特徵,使整個畫面達到畫龍點睛、言簡意賅、主題鮮明的效果。

c、形體誇張:突出誇大其外形特徵、省略局部或細節,使其更加趨向於流線、嚴整、壯麗、秀美,使形象特徵更加強烈鮮明。

d、動態誇張:落花流水、花開花落、春風楊柳、秋風落葉、雨打芭蕉、雪中紅梅、蒲公英的飄落等的動態描寫,恰當的誇張其動態特徵,就能夠表現出獨特的情調和意境。

5、花卉變化的表現方法

花卉圖案有很多種表現方法,你能夠説出幾種?本課主要學習黑白表現的方法

讓學生通過範畫體會點線面在黑白裝飾畫中的運用(第六張幻燈片)

現在我們瞭解的花卉變化的規律,那麼我們使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來表現呢?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仔細體會這些畫面有什麼共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黑白;點、線、面及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三、課堂作業:(活動、實踐)

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我們所欣賞到的黑白的表現方法綜合運用點線面三元素,按照圖案的變化規律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每位同學發給8×8CM的小紙片),並將設計好完成的作業貼到黑板邊上老師提前準備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業要求:

A、符合花卉變化的某一項規律

B、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C、黑白或單色圖稿

(課堂作業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要不停的巡視之外,還應適時的將學生中比較普遍存在問題進行集體講解,以及學生中比較好的創意進行及時的展示和表揚,這樣既有利於激勵創意獨特的學生更加認真的完成,對其他同學也是很好的鞭策。對於巡視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也可以鼓勵其他同學予以回答或讓其他同學為其出謀劃策,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調動所有同學的智慧,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採用花瓣形或圓形,這樣不僅在形式上給學生以煥然一新的感覺,還可以留有不規則的邊角,鼓勵、動員學生來進行邊角的設計,學生就會產生新奇的感覺。)

四、課堂小結:

當學生的小圖片畫完、貼完之後,將完成的花圃擺到講台前請學生上台進行評價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喜歡?它運用了老師今天講過的哪一種方法?

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説出身邊人物(同學之間)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徵。知道臉形和頭髮構成人物頭部的大體輪廓。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畫家自畫像局部的表現技巧,用分析、比較的方法學習漫畫“省略、誇張、比擬、象徵”等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畫家“自畫像”的意境創作,體會嘗試自畫像要突出個性特徵介紹自我的“名片”要求。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臉形、頭髮等局部造型體驗。

教學難點:意境創設。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

1、小組同學間相互觀察對方的特徵??。

2、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如臉型、五官、髮型等)。

二、展示交流

1、對方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2、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説説你的同學有哪些較為明顯的特徵?(如臉型、五官、

性格等)。

3、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説説自己的特徵(如臉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領

1、引導欣賞: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局部自畫像)

2、教師介紹“頭部的形狀”:

臉形:瓜子臉、國字臉

頭髮(髮質特徵):卷、柔、硬

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畫像”,畫家劉雲泉、賈又福“自畫像”作品的

創作意境。

4、繪畫工具“毛筆”的認識,並簡單介紹幾種畫筆“HB”、“2B”鉛筆等。

四、訓練拓展

作業:模仿畫家的創作,用製作“名片”的方式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

課後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