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醫學遺傳學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5W

醫學遺傳學論文(多篇)

遺傳學論文 篇一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院校;保護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雲南紅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成為僅次於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遺”大國,目前共有45項遺產成功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的“非遺”之路開始於“申遺”,近些年碩果累累,獲得了國際性的廣泛認可。但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步時間比較晚,大眾對“非遺”這一概念還不熟知,這對我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極其不利。提升大眾對“非遺”的認同度,走由學校影響社會的發展路徑,藝術院校因其專業設置的獨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羣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説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它在成為“知識”之前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飲食文化、民間工藝、節慶習俗等,特別是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歷史上先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先民們在生活中創造的先進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着重要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比物質遺產更加重要,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於人們所處的時空、周邊環境和人類活動之中,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的文化命脈。它包含着人類的情感,藴藏着人類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種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以及各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可是大眾對“非遺”的不瞭解,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重重阻礙。我國的“非遺”之路要穩步前進,必須讓“非遺”概念深入人心。相較於國家層面的世界“申遺”,民間的“非遺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務院從2006年起設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可看到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日益增強。總理也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智慧的象徵,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二、瞭解“非遺”是實現“非遺”保護的有效路徑

今天,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境界與能力,已成為國際社會對國民素養的評價標準之一,民眾在生產、生活中不斷加強對文化遺產價值和意義的瞭解,增強自覺保護意識,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民眾來關注、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至關重要。今天文化與社會的公共性日益加強,文化遺產不應只是少數專業工作者呵護的對象,不應“鎖在深閨人未識”,而應當融入文化和社會,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它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作為傳承文化途徑之一的學校教育,在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上肩負着重要的作用。以學校為中心,進而影響社會,這是提升公眾對 “非遺”認同度的一條有效路徑,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層面對“非遺”保護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頒佈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決定:“由文化部牽頭,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時,廣泛吸納有關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規定:“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傳統的家族式等非遺傳承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將非遺傳承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是必然選擇。藝術院校因專業設置的需求而與非遺文化不謀而合,在普及“非遺”知識方面承擔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首次提出了非遺的教育問題。這一時期非遺主要為學界所關注,並開始逐步推進非遺的學科化探索。2004 年,中國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正式進入該組織非遺保護工作體系,意味着非遺開始走出學界,為官方所認同,從此掀起了非遺研究的熱潮。”關於教育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問題,學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觀,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當代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理論研究,而實踐教學方面的參考內容則知之甚少。

三、提升藝術院校學生非遺保護意識的方法

“在當前中國社會正經歷着重要的經濟轉型,民族民間文化傳統面臨急劇流變和消失的時期,高校作為專門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應當繼承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傳承和保護方面,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運用,將切實影響到非遺保護能否行之有效地繼續推行。要提升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同度,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參與。因為文化認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應當是一種存在於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鳴,只有在具體的人際交流和情感親和的心理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祕書處負責人塞西爾杜維勒女士曾指出:“《公約》所提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活遺產:它必須不斷地被相關社區、羣體或個人創造、延續、再創造並保存保護,否則就説不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遺產,源於過去,並在當今和未來予以繼承”。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離不開其在民族或地區的民眾中代代相傳。要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感知度,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融入非遺文化之中,唯有親見親歷親感受,才能讓學生切實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

“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要倡導面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教育傳承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不僅是一種被長期忽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態文化存在的認識過程。”

(一)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普及非遺基礎知識

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更講求實踐運用,如設計藝術系、音樂舞蹈系及廣播影視系等更加註重學生在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的實際技能。這些專業的知識內容恰好與非遺知識不謀而合。從非遺中汲取相應的知識,將為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帶來極大益處。如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中國民樂中獲取營養;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各少數民族舞蹈中獲益良多;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也可從傳統的水墨畫、刺繡、織錦等作品中獲取靈感。藝術院校可以從專業課程的設置入手,開設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戲劇等非遺基礎課程,為學生了解非遺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為提升學生對非遺知識的認同度,授課老師需有良好的專業背景知識,可以邀請有代表性的非遺傳承人為學生授課,組建由高校教師和傳承人構成的非遺教學團隊,結合專業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適合藝術院校使用的非遺教材,建立非遺課程體系共建機制,開發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課程,構建完善的非遺教學體系。

(二)充分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台,形成獨特的校園非遺文化

藝術學院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因素,充分調動學院各系部、學生社團以及學院網站、廣播電台、電視台、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平台,對非遺知識做有針對性的專題宣傳。學院網站可開闢非遺專欄,及時更新與非遺相關的國內外最新動態,便於師生及時瞭解最新的非遺訊息;廣播電台可充分發揮其校園覆蓋面廣的特徵,定時播報非遺領域的相關知識;學生社團活動也可與非遺因素相融;學院各系可針對一些代表性的傳統佳節,打造校園節日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過程中真切體會非遺魅力。

(三)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非遺感知力

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學校資源,挖掘非遺因素,推進可供學生實踐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課堂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搭建校內學生實習實踐平台,將非遺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合,為非遺保護與傳承探索可行性發展道路。如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組建了“陶藝工作室”和“中國繡工作室”。“陶藝工作室”主要開設陶藝傳習課,通過陶藝製作傳承人向設計藝術系學生傳授陶藝製作工藝,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台,學生在掌握傳統技藝的過程中,融合現代化理念,設計出新產品,讓古老的陶藝綻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繡工作室”則通過收集整理國家、省、市各類有代表性的非遺刺繡織錦,為學院師生了解我國民間工藝提供平台,並聘請各類代表性的刺繡織錦傳承人為學生講學授藝,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知繡花針的魅力,為培養出刺繡織錦類的設計型應用人才做準備。

(四)立足本土非遺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遺平台

藝術院校可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文化事業單位及非遺保護中心的溝通交流,整合各種非遺資源,建立合作項目,將學院教育培養目標與地方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開展地方性的“非遺活動進校園”,讓藝術院校為地方文化服務,為地方非遺文化保護做貢獻,也帶動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以地方文化為中心,逐漸輻射周邊省區文化,讓學院師生深入各省市非遺文化集中地,進行詳盡的田野考察,並搭建相關合作平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踐平台。

四、結語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但大眾對非遺的認識度還急需提高。藝術院校承擔着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任,完善非遺課程體系建設,普及非遺基礎知識;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切感受非遺魅力;提升學生的非遺感知力,同時讓學生將專業知識與非遺知識相融合,為非遺傳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學校為中心的非遺教育將間接影響社會對非遺的認同度。提升藝術院校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不僅利於非遺的保護,更能為非遺傳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鄒啟山。如何認識“非物質遺產”[N].人民日報,2004-05-25(16).

[2]周興茂,周丹。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幾個基本問題――以土家族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1):60-65.

[3]錢益匯,黃。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現狀與培養機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5): 132-137.

遺傳學論文 篇二

關鍵詞: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遺傳學;

作者簡介:劉向東(1965-),男,農學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水稻生殖發育遺傳和分子細胞學研究。

遺傳學是生物科學中一門最具活力、發展最迅速的理論科學,對探索生命起源和本質,以及推動整個生物科學的發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時又是一門緊密聯繫生產實際的基礎應用科學,對動植物新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和遺傳性疫病防治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該課程也就成為生物類、農學類和醫學類學生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國內外的相關大學都十分重視遺傳學的教學工作,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改革等。就拿我國來講,不同版本的遺傳學教材不下10種,且多數是由遺傳學的名家主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新型教學模式也層出不窮。[1,2,3,4,5,6,7,8]華南農業大學是遺傳學教學改革比較早的學校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對農科類專業的遺傳學教學方法進行過多種改革。歸納起來,主要是進行了四個階段的四種改革:一是1997年至2001年間,改變原有單一粉筆教學的模式,利用電腦製作CAI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從1997年開始編寫基於PPT的CAI課件,1999年試用PPT的多媒體教學,2000年在農學類專業中全面推行以PPT為主的課堂教學,取得一定的成績。遺傳學課程的主講教師劉向東也因此於2000年獲得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講壇新秀)”稱號。二是進行“基於web-quest遺傳學教改試驗”,即“基於網上資源遺傳學自主性學習教改試驗”。於2001年至2003年間製作並完成了遺傳學教改試驗網站——《遺傳學》網站,2003年成功地應用於教學,以後結合所獲得的廣東省教育廳“151工程”項目開展“基於web-quest遺傳學教改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4]作為該項改革的原創性教學資源網站——《遺傳學》網站於2007年獲得第二屆全國百佳網站(十佳學術類網站),其改革成果也於2008年1月獲廣東省教育廳“151工程”項目課程改革獎(三等獎)。2001年至2004年期間還開展遺傳學綜合性實驗和雙語教學。[3]三是2003年至2006年間開展研究性、探索性的教改試驗。四是2006年至今在原來以單一或數種教改方法簡單結合的基礎上,提出較適合農科類學生的“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

一、“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的教學理念和總體設計

進入21世紀後,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在教學上的廣泛應用,原有單一的多媒體教學已難以適應諸如遺傳學等迅速發展學科的教學需要了。為此,國外提出“混合式學習”概念(Blending-Learning),[2]我國的浙江大學於2007年也提出“信息化環境下遺傳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2]“混合式學習”是把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和利用信息技術學習(E-Learning)的優勢相結合,從而達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培養學生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目的。於2005年在農科類專業的遺傳學教學中引入混合式學習的方式,2006年在農科類專業的遺傳學教學中全面採用“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對該教學方法以及之前的教學改革方法進行全面的總結,提出適合華南農業大學農科類專業的遺傳學教學的“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學改革法。該法的教學理念體現在創新和“混合”兩個方面:創新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與時俱進,不斷髮展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情況的發展進行教學改革,具體來講,體現以人為本和科學改革;“混合”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不是採用單一的模式或幾種簡單方法的結合,而是靈活地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基於web-quest(網上資源)自主性教與學”、研究性、探索性教學、教與學角色互換、綜合性實驗和雙語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並把這些方法整合成有機的整體,特別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適應不同年級和專業學生的教與學模式。

二、“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的實施步驟

根據“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的總體設計,主要按照六個步驟(方式)進行:

第一步。框架式引導教學。在介紹框架前,首先讓學生了解什麼是遺傳學?遺傳學研究什麼?學習遺傳學有什麼用?然後介紹遺傳學課程內容的框架,即包括哪些章節等。為了便於學生了解掌握,我們把遺傳學分成7個單元,即:遺傳學的細胞學基礎,經典遺傳學(即遺傳學三大規律),細胞遺傳學基礎(即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微生物遺傳學基礎(細菌和病毒的遺傳),分子遺傳學基礎(基因概念的發展、基因組結構特徵、DNA分子標記及應用、基因組學、後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基礎),細胞質遺傳學基礎,數量和羣體遺傳學基礎。這樣,學生對遺傳學的結構就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學習也就有了方向性。

第二步。教師以問題為中心,講授課程重點內容。先是提出問題,然後着重介紹有關的重要名詞、基本原理、實(試)驗推導、解釋、驗證和應用等。比如在講授孟德爾遺傳規律時,先提出性狀是如何遺傳的問題,然後介紹孟德爾著名的遺傳試驗、所獲的結果、結果假設、分析、解釋和進行合乎性驗證等,最後歸納為雜交試驗、結果分析和驗證三部曲等。對於一些發展較快的知識(領域),如分子遺傳等適當地採用雙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的英語名詞,幫助他們能自己查閲一些有關的英文文獻。

第三步。教與學角色的互換,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自主性學習。具體做法是講完每個單元,要求學生自己出試題考察學習效果,出題的形式不拘一格。學生所出的試題交給老師彙總後,選擇其中的一些題目作為期會考試和期未考試試卷的部分內容。期會考試的題目全部選自學生自己出的題,考試採用三種方式:一是抽樣混合試題,即每個學生出的題目抽1-2題,集中成一份試卷,全部學生參加考核;二是交換題目彼此考查,一個學生用另一個學生出的考題考核;三是自考,學生自己出題自己考。這種教與學角色互換的方法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調查發現,90%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出題比純粹由教師出題難,學習效果更好,如果沒有真正掌握有關的內容是出不了好題目的。通過出題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入主動學習,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善於提煉問題和進行舉一反三的思考,拓寬了思路。當然為了讓學生出好題,教師開始需要做一些引導,告訴他們出題的技巧。另外,也要鼓勵他們出有創意(新)的題目,通過出創意(新)題目,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其應變能力。為了更好地通過考試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對期末考試也進行了較大的改革,比如出一些讓學生分析遺傳學現象、總結和闡述遺傳規律的主觀性題目,培養其透過自然界的現象探尋生命的遺傳本質的能力。

第四步。選擇性開展Web-quest的自主性學習。根據之前改革已取得的經驗,主要是選擇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些遺傳學內容(如基因工程等)開展基於Web-quest的自主性學習。基本做法是以已製作的《遺傳學》網站為依託,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1)教師引導學習,教授遺傳學章(節)重點內容(框架);(2)學生利用《遺傳學》網站進行網上自主學習和討論;(3)教師提問;(4)教師講解重要問題(包括疑難問題);(5)學生開展網上測試、延伸自主學習和論壇活動;(6)學生展示延伸學習的成果和體會;(7)教師總結。期間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查閲文獻時,如果找到一些有關遺傳學最新進展和動態的資料,鼓勵學生濃縮寫成快訊在《遺傳學》網站交流,使他們有成就感,進一步增加主動和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五步。自願性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採用三種方式:一是結合研究生的研究工作,選擇一些與遺傳學課程內容關係較密切的內容,讓學生分組在研究生指導下開展小實驗。比如,實驗室每年都有多個研究生開展DNA分子標記研究,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起開展有關的實驗,包括DNA提取、PCR擴增和電泳等。通過短期的研究,一方面加深學生對遺傳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由於這種方式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結果容易得到,與一般的實驗教學相比,前者較為靈活、有創意、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學生普遍較歡迎。二是採用通常的研究性教學,即讓學生根據興趣,分組選擇一個與遺傳學相關的研究小課題,獨立組織和開展研究工作,應該説,這個方式效果很好,[9][10]但往往在遺傳學上課期間難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效果。三是結合畢業論文工作開展研究性的學習。[11]具體做法是在學習遺傳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後,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選擇一個與遺傳學內容有關的題目作為畢業論文。為了有效地進行此項的研究性學習,抓住兩個關鍵問題:一是畢業論文開始的時間安排在遺傳學課程修讀期間。遺傳學課程修讀的時間一般是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也把畢業論文開始時間安排在該學期,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通過邊學遺傳學課程邊發現與遺傳學有關的問題。課程結束前,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一個與遺傳學知識有關,而學生本人又有興趣的題目,開展畢業論文的研究工作。由於畢業論文一直要做到四年級下學期,歷時2年時間,所以,可以深入開展一些與遺傳學有關的研究工作。二是處理好遺傳學主講教師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關係。其中最佳方案遺傳學主講教師既是遺傳學課程的教師,同時又是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這樣不但可以達到研究性教學的目的,也可以保證畢業論文能順利完成。如果兩者不一致,就需要遺傳學的主講教師與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進行協調商討確定。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結合研究性同時開展相關的綜合性實驗。

第六步。採用融會貫通式、生動活潑的課程大總結。一是理論總結,通過以“可遺傳變異的類型、創造方法、基本原理、應用和意義”為主脈把所有單元的內容有機聯繫在一起,形成該課程的系統性;另外是以“遺傳與健康(疾病)”為專題講座進行形象生動的總結,通過“遺傳病”提出一條主線,把遺傳學各章節的內容串在一起。二是實踐總結,主要是利用我們擁有的部級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和廣東省植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的100多畝校內實驗基地,在每學期課程學習結束後帶學生到該基地進行參觀和實習。由於該基地每年種植(早晚兩季)的材料很豐富,包括有20多個野生稻種、2000多份不同類型的野生稻居羣、各種突變體、雜種後代和特殊的遺傳材料(如單片段代換系等)等,可以讓學生對遺傳學研究的物質實體和研究內容有較好的直觀認識,並在實際中進行總結。比如,通過參觀各種野生稻和栽培稻,讓學生認識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係,以及遺傳的多樣性;通過觀察各種分離世代的材料,讓學生認識三大遺傳規律;通過參觀同源四倍體水稻,讓學生認識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遺傳效應;通過參觀水稻單片段代換系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後代,讓學生深入認識分子遺傳學的有關知識;通過參觀三系和二系雜交稻,讓學生認識細胞質遺傳學和生殖遺傳學的有關問題。通過參觀田間不同世代材料,讓學生認識許多數量遺傳學和羣體遺傳學的問題。實踐證明,採用以上方法的總結,不但讓學生對遺傳學有了直觀、生動的認識,而且使學生接近自然、接近科學研究的第一線,豐富了教學的內容,達到了既教書又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想和興趣的目的,深受學生的歡迎。

三、“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的成效分析

為了評估“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遺傳學教改試驗的效果,2006和2007年先後對其中180名參加試驗改革的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發現92.87%的學生認為“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教學改革”可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主動性;91.69%的學生認為可提高自學能力;93.37%的學生認為有助於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應用;93.66%的學生認為擴大了知識面;91.95%的學生認為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91.55%的學生認為知識收集、加工、處理能力得到提高;92.14%的學生認為提高了綜合能力;91.12%的學生認為充分運用了計算機等信息技術;90.53%的學生認為有助於學習者相互學習。與之前採用單一模式或簡單幾種方法的效果相比較,“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在以上每項指標的得分均比之前的方法高出10%左右。除了以上量化的結果外,還得到參試學生的書面評價,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給予高度評價,比如有學生認為,“創新型混合教學模式”“使原本深奧的遺傳學變得簡單,使同學們在活躍的氛圍中掌握了遺傳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綜合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遺傳學的興趣、增強探索的慾望”;等等。這些結果充分説明我們的改革是成功的,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醫學遺傳學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趣味教學法,調查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醫學遺傳學課程結構複雜、內容覆蓋面廣、跨度大、發展快、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廣泛,對教師的專業修為要求較高。在一般的醫學院校,醫學遺傳學課程多在大學二、三年級開設,課程的部分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已在低年級或高中階段學習過,要求教師課程設計、內容取捨得當。另外,醫學遺傳學課程內容多而雜,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主線不清晰、體系不嚴密、層次不分明、學生理不清、重點記不牢等問題,特別是很多內容枯燥乏味,如果教師講授馬虎、呆板、教條、沒有生氣,那麼學生學習困難、味同嚼蠟,甚至個別學生有惰學、厭學、懼學、逃學等問題。因此教師在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課堂實際,利用趣味教學法,讓學生在愉快、歡樂中學習醫學遺傳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本文根據筆者在醫學遺傳學教學中的體會,結合近年在大一和大三課程教學中的問卷調查,對醫學遺傳學趣味教學法作粗淺探討,以利醫學遺傳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醫學遺傳學課程內容趣味性課前、課後調查

在授課前和授課後,按教材章節順序,對教材內容的緒論、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的細胞基礎、人類基因組學與醫學、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線粒體遺傳病、染色體病、分子病與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羣體遺傳學、腫瘤遺傳學、免疫遺傳學、藥物遺傳學、發育遺傳學、行為遺傳學、表觀遺傳學、輻射遺傳學、遺傳病的診斷、遺傳病的治療、遺傳病的預防、優生與優育內容進行趣味性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調查表明,醫學遺傳學課程內容在授課前認為有趣的佔59.26%,而授課後認為有趣的學生比例達84.78%,説明通過講授確實提高了學生學習醫學遺傳學課程的興趣。其中提高學生興趣最明顯的是緒論部分,課前為45%,課後達93%,提高了一倍多,因為緒論部分教師的課件、教案、講稿、教學理念、教學設計等方面準備充分,它關係到學生對今後所有醫學遺傳學課程的聽課積極性,因此應該達到這種效果。同時也表明,無論什麼課程內容,只要老師精心準備,都會使枯燥的內容生動有趣。從課程結構的課後趣味性分析,遺傳學知識運用方面學生認為趣味性最高,達90.4%,人類遺傳病和遺傳臨牀理論次之,分別為83.2%和84.2%,而遺傳基礎理論趣味性最差,為80.5%。

2醫學遺傳學課程教學方法趣味性調查

針對醫學遺傳學課程內容,採用不同教學方法調查學生學習趣味性,結果如圖2所示,班級小組討論後學生講解趣味性最高,佔33.3%,班級小組討論後教師講解趣味性佔23.8%,主講教師授課講解趣味性佔24%,播放其他教師講解錄像趣味性佔10.6%,學生自學趣味性佔8.3%。結果表明,採用互動式教學方法最受學生歡迎,佔57.1%,而播放其他教學名師的講解錄像學生認為趣味性不高,只比學生自學高2.3%,顯示教學名師講解錄像只能作為教學資料使用,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醫學遺傳學課程講授方法趣味性調查

趣味講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醫學遺傳學的熱情,讓課堂產生愉悦感,使學生輕鬆、愉快、爽心地進入學習狀態,提高醫學遺傳學課程學習效果。在醫學遺傳學課堂講授中,綜合各種趣味性教學技能,採用故事引導、比喻擬人、動畫模擬、套用小品、古語今用、寓言俗語、打油詩、熱點流行語、漫畫卡通畫、視頻插入、連環提問、故意歪曲、故意誇大、標新立異、滑稽比喻、一語雙關、答非所問、詼諧誇張等講授方法,發揮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集中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記憶力,幫助理解、啟迪思維、豐富想象,學生可以毫不費力、輕鬆愉快地學懂知識。

從課程講授方法的趣味性調查(如圖3)看,學生認為漫畫卡通畫、打油詩、熱點流行語、故事、一語雙關等趣味性較高,而連環提問、古語今用、故意誇大等趣味性不高。當然,趣味教學在教學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一是語言趣味,語言趣味的最佳表現是幽默,幽默是教師的課堂口頭語言,在導語、插語、結語中有意採用妙語警句、雙關語、故錯等修辭手段來製造趣味,可收到愉悦諧趣的藝術效果;二是動作趣味,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趣味化的眼神表情、體態、手勢等動作形象,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或沉思;三是輔助趣味,如輔助教師教學的直觀教具模型、標本、掛圖、表格等,具有引人發笑的特點。趣味是一種很難界定的心理現象,不同教師使用方法不盡一致,醫學遺傳學課堂教學中需靈活使用。

4趣味教學法對提高學生能力調查

趣味教學以其獨特藝術魅力在學生的愉悦中提高教學藝術效果和水平,體現機智性、娛樂性、教育性,推動學生對知識、信息的追蹤和吸收。趣味用詼諧語言、形象化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思想,啟發人們思考,產生意味深長的美感。趣味集中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記憶力,幫助理解、啟迪思維、豐富想象。趣味可以使學生毫不費力、輕鬆愉快地學懂知識,潛移默化地開發智力,提高各種能力。

遺傳學論文 篇四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藝術教育;傳承與發展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結合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傳的形式所傳承下的一種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動、民俗禮儀、傳統表演藝術、口頭傳統、傳統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關的傳統知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交流、維繫區域傳統、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還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的重要表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國外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帶來嚴重的衝擊,在不少社會羣體看來傳統文化是一種落後、老土的信息,面對傳統文化往往採取一種摒棄或者是鄙夷的態度,這一現象在青少年羣體中表現的尤為突出。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日益深入,我國不少傳統文化正面臨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轉傳統文化逐步消亡的這一結局,成為我國打造文化強國的重要出發點。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緊跟時展的潮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傳承工作、發展工作相關的法律體系不斷得到完善與優化,財政部門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傳承工作以及發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一系列現代化科學技術被陸續運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等工作中,並通過宣傳手段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有效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傳承工作的開展。“文化生態”就是一種“人文環境”,“人”作為“文化環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態”構建工作中佔據不容忽視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傳承工作作出正確的判斷。教育與媒體作為影響“人”審美觀念、價值取向的直接因素,從教育與媒體入手提升“人”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與傳承意識,使“人”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以及傳承工作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一個龐大的教育組織體系,通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滲透到教育體系,創建與非物質文化有關的教育系統、學科體系、教學制度,使教育能夠成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保護工作、傳承工作與發展工作的重要途徑。藝術作為記載文化信息的重要載體,不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表現方式,通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結合到一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繼承與發展。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現狀

隨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之間的不斷融合,高校藝術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與優化,但是從整體發展視角來看,受教育課程設置、藝術課程實踐等因素的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在融合過程尚且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工作並沒有充分的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與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傳承工作難以順利展開。

(一)教育課程設置現狀

現如今,藝術教育工作備受我國大中國小教育組織的高度重視,但是由於我國大中國小長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一”的思想下,大中國小校均以智育為中心,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智育教育活動,所創建的教育體系、管理制度均為智育服務。受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高校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在設置課程,還是在組織教學的過程,所運用的教學設備、考核制度均為智育提供服務,與藝術課程之間沒有過多的聯繫,完全無法滿足藝術課程實際需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紛紛將現有課程體系為基礎,增設藝術概論、美術鑑賞、民樂鑑賞、視唱練耳、形體藝術等藝術課程,這些課程絕大多數均屬於非藝術專業的選修課程,學生在專業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情況自由選擇學習內容。不少高校在設置藝術課程時,並沒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其中,未開設民間藝術鑑賞等課程,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在藝術課程中並沒有得到良好的體現。儘管藝術概論、美術鑑賞、民樂鑑賞等課程均涉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在藝術概論、美術鑑賞、民樂鑑賞等課程中所佔據的比例並不大,完全沒有滿足學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需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繼承等工作更是無從談起。

(二)藝術課程實踐現狀

在社會需求、市場需求、個人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下,絕大多數大學生對校內外藝術實踐活動關注度極高,大學生時常會參加一些由電視台所舉辦的文藝活動、由學校所舉辦的文藝演出、由個人所具備的藝術交流活動。但是大學生所參加的這些藝術活動均以“流行文化”為主導,傳統文化元素很少出現,導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受到“流行文化”的侵蝕。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是新時期發展的必然需求,這不僅關係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否能夠長久的傳承下去,還關係到我國高校藝術教育工作是否能夠突出本國特色。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共同需求。通過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現狀,從中我們查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在融合過程所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想要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與高校藝術教育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需要從目標、內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構建一個完整系統的非物質文化教育體系。

(一)目標

目標是一切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教育活動時,只有擁有正確的教育目標,才能夠達到實施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高校藝術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我們需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分別從“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個方面着手,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工作制定系統、全面的目標,確保目標的可行性與發展性。就“知識與技能目標”而言,教師在藝術概論、美術鑑賞、民樂鑑賞、視唱練耳、形體藝術等藝術類課程授課過程,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將專業的傳統藝術理念、傳統繪畫方法、民樂練法、傳統演唱方法等非物質文化信息傳遞給學生,實現對藝術概論、美術鑑賞、民樂鑑賞、視唱練耳、形體藝術等藝術類課程授課內容的豐富與拓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更能夠靈活掌握非物質文化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就“過程與方法目標”而言,教師在授課過程需要將傳統文化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正確掌握民樂、繪畫、舞蹈的技巧與方法,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而言,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想法,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非物質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內容

高校在設置藝術課程時,將民間藝術概論、中國傳統歌舞、民族音樂欣賞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課程融入到藝術課程體系中,積極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課程的開發工作,構建並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體系,對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進行系統整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滲透到藝術教育教學中,將“多元化”作為藝術教育導向,將欣賞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機的整合到一起,讓學生能夠正視欣賞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關係,以傳統藝術欣賞為起點,學習傳統藝術理論,開展傳統藝術實踐,同時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不斷對傳統藝術進行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熱情,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中。首先,教師在欣賞課程的設置上,需要將我國優秀的傳統繪畫藝術作品、民間音樂創作成果、民間舞蹈藝術融入到美術鑑賞、音樂鑑賞以及舞蹈鑑賞課程中,運用巧妙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通過欣賞傳統繪畫藝術作品、民間音樂創作成果、民間舞蹈藝術,有效拉近學生與傳統藝術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增強學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自主能動性;其次,教師在理論課程的設置上,需要注重對傳統藝術理論知識的講解,靈活藉助多媒體設備,將傳統藝術理論知識體系直觀、系統的展現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能夠對傳統藝術理論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為學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奠定基礎;最後,教師在實踐課程的設置上,需要與實際的社會生活結合到一起,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建築遺蹟等內容引入到實踐課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引導,讓學生能夠動手製作民間手工藝品,在實踐中領略民間藝術的深厚內涵。

(三)形式

高校在選擇藝術教學形式時,教師需要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為媒介組織學生開展藝術教學活動,為學生開展藝術教育的第二課堂,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藝術教育活動中,使藝術教育的第二課堂能夠成為民族藝術精神的承載體。為此,高校應充分調動現有的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不斷豐富高校藝術教育內容,深化高校民族藝術教育內涵,突出高校民族藝術教育的地域特色。例如,學校可邀請民間的老藝人為大學生表演民間“絕活”,例如“打鐵花”、“變臉”等,以活動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民族藝術教育的説服力。除此之外,高校還需要引導學生建設與民間藝術有關的學生社團,例如古箏藝術社團、民間剪紙社團、京劇社團、豫劇社團、黃梅戲社團、民舞社團等。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