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醫與傳統文化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2W

中醫與傳統文化論文【精品多篇】

中醫與傳統文化論文 篇一

摘要:實踐教學自古以來便是中醫傳承教學的一大特點,結合當前我校中醫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提出“貫通式”實踐教學改革的措施。通過五年制“實踐能力貫通式”培養模式,讓學生“早實踐、多實踐、反覆實踐”,達到全程實踐的教學目的,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探索能力、實踐應用能力,提高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中醫學;本科;實踐能力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

1、實踐能力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傳統的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只看重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接受,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僅靠考試成績,培養出來的學生與臨牀所需的人才相差甚遠。同時,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象思維的培養都需要在實踐中體悟和學習。實行臨牀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出更為有效培養中醫藥人才能力的方案,對提高學生的臨牀實踐能力和科學實驗能力,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和社會競爭能力,發展我國中醫藥事業具有深遠意義[2]。

2、目前我校中醫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現狀

儘管目前中醫藥教學快速發展,但實踐教學環節尚顯薄弱,至今尚未形成科學、規範、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無法滿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動手能力的專業型中醫人才的需要。主要原因有:(1)在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中仍然以理論教學和課堂教學為主,教學計劃中沒有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2)實踐教學缺乏整體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實踐內容與現代技術進展和臨牀需求相脱節,有的實踐內容已經落伍,有待進一步整合、更新、優化;(3)實踐教學的硬件條件不完善。實踐教學場所不足、實驗儀器設備更新慢,達不到教學目的;(4)學生對於實踐性課程興趣較低,重視程度不夠,參與主動性較差;(5)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指標尚不明確,無法客觀評價教學水平及學生掌握程度,導致實踐教學流於形式。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了中醫學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導致學生理論與臨牀嚴重脱節,處理臨牀實際問題能力不足[3-4]。目前的不良局面如得不到有效扭轉,必將成為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桎梏。

3、中醫學專業本科實踐改革的措施

為改變目前的不良現狀,我們對實踐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形成五年制全程實踐教學模式———“實踐能力貫通式培養模式”,針對不同學年所開設課程及學生的特點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讓學生“早實踐、多實踐、反覆實踐”,達到全程實踐的教學目的。具體如下:

3.1第一學年本學年的學生剛接觸中醫學,對中醫藥理論的認識尚粗淺,主要通過實踐教學增加學生對中醫的感性認識及學習興趣。在學院建設中醫四診實訓中心,形成中醫診療技能實訓體系,為學生提供中醫診斷學實踐教學的場所;通過對學生四診技能的培訓,使學生熟悉中醫望、聞、問、切的方法和技巧,增加學生對臨牀疾病的感性認識;通過模擬門診,讓學生親身體會辨證論治的全過程,加深對疾病的感性認識;通過遠程門診示教系統,使學生看到臨牀診察、辨證的全部過程,對書本知識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開設推拿手法練功課、耳穴壓豆等課程,使學生大一入學即掌握較為簡單的治療技能,在給家人、朋友解決痛苦的過程中收穫專業信心。

3.2第二學年本學年開設的中醫學核心課程有中藥學、方劑學等,着重對學生進行中藥辨藥、識藥、用藥的實訓。通過“中藥標本館認中藥”“實驗室做藥理實驗”“本草園見習中藥藥用植物”“臨牀見習方藥運用”四者聯合,搭建起中藥學、方劑學“四位一體”的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3.2.1中藥標本館的實踐教學學院設有中藥標本館(含飲片標本室、浸製標本室、臘葉標本室、偽品標本室和中藥走廊展台),現有中藥標本600多種,涵蓋《中藥學》教材收錄的所有中藥。在中藥學理論教學過程中定期引領學生到中藥標本館觀摩學習,加深學生對中藥的認識理解。3.2.2中藥藥理實驗室的實踐教學中藥藥理學實驗課程為學生開設12個固定的療效顯著、實驗結果明顯的中藥及方劑實驗項目,另外靈活開設3個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力求使學生通過實驗切實觀察中藥及方劑的療效,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升學習熱情。3.2.3本草園的實踐教學學院設有本草園(含草本區、木本區和藤本區),涵蓋中藥學教材中絕大多數中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適當地講解藥用植物學的相關知識,力求使學生通過實踐提高鑑別中藥的能力。針對藥用植物不同的生長習性靈活開展藥用植物見習,學生全年可以在本草園見習,春夏季節認識以全草、莖、花、葉入藥的中藥,秋冬季節認識以果實、種子、根入藥的中藥。3.2.4臨牀見習方藥運用的實踐教學通過遠程門診示教系統、模擬門診及隨師門診,學生可以直觀地學習中藥、方劑的運用,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藥、方劑的功效、主治及配伍原理。

3.3第三學年本學年開設的中醫專業課有內經選讀、温病學、金匱要略、推拿學、鍼灸學等。在學院增設針推手法訓練室,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掌握鍼灸、推拿的基本手法,能夠獨立進行鍼灸、推拿的臨牀工作。適當安排學生跟隨授課老師到附屬醫院、社區醫院臨診,通過教師適時進行有目的的講解,加深學生對中醫經典課程內容的理解。

3.4第四學年本學年開設的中醫專業課有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實踐教學主要以安排學生到附屬醫院、教學醫院跟隨教師見習為主,加深學生對中醫專業內容的理解,為第五學年的臨牀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5第五學年建設以濱州、煙台兩所直屬附屬醫院為龍頭,煙台市中醫醫院、威海市中醫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為核心,各實習醫院為基礎,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為輔助的臨牀教學基地體系,為學生提供臨牀實習、見台。

4、中醫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評價方式

單純的理論考試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學生中醫診療技能的掌握程度,我院逐步完善“理論考試加臨牀實踐考核”的形成性評價模式,以形成性評價代替終結性評價。例如學院組織教師研發了《中醫舌診直觀教學評價圖譜》,以模擬臨牀實際診療情景的方式進行中醫舌診內容的考核,收到較好效果。同時,我們還將借鑑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建立畢業生質量調查制度,從畢業生的工作環境中搜集他們的工作表現、業務能力、職業素質及就業情況等有關信息作為教育質量反饋信息,並依此調整教育計劃和改進教學工作。同時邀請政府主管部門、用人單位等相關利益方積極參與,考慮他們對教育計劃提出的改進意見,同時讓他們獲知教育評價的結果[5]。

5、結語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課程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增強中醫學本科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我院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改革,逐步形成五年制“貫通式”實踐教學模式,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探索能力、實踐應用能力,通過五年制全程實踐訓練,有效提高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賈麗娜,康學智,張栩,等。探索現代中醫高等教育中“師帶徒”的新模式———Mini-CEX教學引入中醫臨牀實踐的啟示[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5):89-91.

[2]王齊國,徐測樑。中醫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疆中醫藥,2010,28(1):46-48.

[3]李冬華,鄒志東,車念聰,等。中醫專業本科中醫主幹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1):39-40.

[4]連樹林。中醫院校臨牀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5):982-983.

作者:王斌勝 於京平於東林 隋得志 於曉飛 丁寶剛 單位:濱州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

閲讀次數:人次

中醫與傳統文化論文 篇二

【摘 要】 中醫學的氣的概念和氣機的變化,對氣功的理論和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大力整理和應用中醫理論指導氣功和學術非常必要。中醫學對於氣功的指導地位的提升有助於規範中醫氣功學的術語和臨牀技術規範。

【關鍵詞】 氣功;中醫學;內養功

中醫學中對氣的論述是權威的、實用的。千百年來在臨牀運用中經過嚴格的實踐檢驗,對中醫的氣的理解有助於氣功練習和指導病人有效地習練功法健身祛病。歷來氣功的解釋多趨於使用佛家和道家術語,而使用中醫術語進行是對氣功詮釋有助於加深對氣功術語和氣功醫療操作的規範,而且易於接受。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談到了主觀精神因素的平靜恬淡,會使氣機暢達迴歸到原來的自然狀態,精神內守對於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關於氣:何為氣?

氣,是不斷運動着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具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氣的生成來自於:

1.1 先天之精氣:即受之於父母的先天稟賦之氣。其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腎藏之精氣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氣:即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所得的營養物質;

1.3 吸入之清氣: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

其中先天之精氣為基礎,奠定了總體的根基,後天之氣補充和滋養先天之氣使之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循環不止。水谷之精氣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氣匯聚於胸中形成宗氣,走息道司呼吸、貫心脈輔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運行直接影響氣血之運行,在氣功中呼吸調節能很好的調節氣血的運行可見一斑。

2、氣的分佈與分類

根據所在的部位、功能及來源的不同,氣分可為以下三類。

2.1 元氣:元氣又稱“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主要由腎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並受後天水谷精氣的不斷補充和培養。元氣根源於腎,通過三焦而循行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無處不在。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温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因此説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機體的元氣充沛,則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會因元氣虛衰而產生種種病變。

在氣功練習中,動功能使氣機調達,推動元氣敷布三焦。靜功意守丹田則有温補元氣的功效,在練習中動靜結合達到完美的練功效果。

2.2 宗氣:宗氣是積於胸中之氣,屬後天之氣的範疇。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運化功能的強弱,直接與宗氣的盛衰密切相關。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為“氣海”,又名為膻中。

宗氣的主要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注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温度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若宗氣不足,臨牀可見語聲低微、呼吸微弱、脈軟無力等症。

呼吸的停閉調節有助於宗氣的生成和運行,改善氣血的運行,加強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脈、為一身之大主,肺主氣,為臟腑之華蓋,為相輔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對於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習練氣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氣血狀態,氣功一詞由茲而生不足為奇。

2.3 營氣:營氣是行於脈中而具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因其富有營養,於脈中營運不休,故稱之為營氣。營氣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血關係密切,可分不可離,故常常將“營血”並稱。營氣與衞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又稱“營陰”。

營氣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營養和化生血液兩個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華部分是營氣的主要成分,是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是血液的組成部分。

2.4 衞氣:衞氣的功能主要表現在防禦、温煦和調節三個方面,包括護衞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温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温的恆定。

調節脾胃功能的氣功練習方法內養功是首選,早期時候的科研和臨牀都已證實。

3、氣的功能

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3.1 推動作用:氣的推動作用,是指氣具有激發和促進作用。氣是功能極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殖、生長與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動經氣的運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氣通過氣化產生熱量,使人體温暖,驅除寒冷。氣維持並調節着人體的正常體温,保證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絡的生理活動,並使血液和津液能夠始終正常運行而不致凝滯、停聚。

3.3 防禦作用:正如《素問·刺法論》説:“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是指氣具有護衞全身肌表、防禦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氣可以護衞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説(《素問·評熱病論》),氣又可以與入侵的邪氣作鬥爭,以驅邪外出。

3.4 固攝作用: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指氣可以保持胃、腎、子宮、大腸等臟腑器官位置的相對穩定;統攝血液防止其溢於脈外;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體液流失;固藏以防滑泄。

3.5 氣化作用: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生理功能效應,氣化過程就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具體表現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如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然後再化生為氣、血、津液等;津液經過代謝,轉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氣的各種功能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維持着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比如,氣的推動作用和氣的固攝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氣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控制和調節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運行和排泄。推動和固攝的相互協調,使正常的功能活動得以維持。

4、氣機:氣的運動形式

氣機,即是氣的運動。氣運動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個方面,並體現在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之中。人體之氣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在,推動和激發着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因而氣的功能是通過氣機來實現的。升與降,出與入,以及升降與出入,相互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化過程。升者升其陽,降者降其陰,出者吐其故,入者納其新。升降出入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是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五臟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連上下,為升降出入的樞紐。如肺呼氣為出,吸氣為入,宣發為升,肅降為降。六腑則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以降為順。氣機的升降出入應當保持協調、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氣機失常又稱氣機失調,是氣的運動紊亂,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體內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的紊亂,導致體內出現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脱的病理狀態。

氣機失常是人體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係出現紊亂的概括,也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與轉歸的內在表現。

4.1 氣滯

“滯”是指阻塞,不暢之意。氣滯,是指氣機鬱滯而阻塞不暢的病理狀態。

氣滯的發生多與情志不暢、痰飲、水濕、食積、瘀血、結石等阻滯有關。由於上述因素,影響到局部或全身氣的運行,形成氣機鬱滯不暢,可出現脹滿、疼痛。“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因此氣滯可導致血行滯澀,而形成瘀血。若氣滯導致水濕停滯,則可形成痰飲。

氣滯還可以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而形成臟腑氣滯,常見的肺氣、肝氣和脾胃氣滯,可見脘腹脹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則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氣逆

“逆”是違背,不順從之意。氣逆,是指體內氣機升降失常,當升者升之太過,或當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狀態。氣逆的發生,多由情志內傷、飲食寒温不適、痰濁壅阻及外邪侵襲等所致,與肝、肺、胃等臟腑關係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過,肝氣上逆,可見頭痛而脹、目赤面紅、煩躁易怒等症狀,甚則導致血隨氣逆,出現咳血、吐血、中風、昏厥等症。因肺主肅降,肺失肅降而致肺氣上逆,則見咳嗽、氣喘、痰鳴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則胃氣上逆,而見嘔吐、噯氣、呢逆、腹脹等症狀。

4.3 氣陷

“陷”是升舉無力,不足之意。氣陷,是指在氣虛的情況下,以氣的上升不及和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徵的病理狀態。氣陷的發生常因素體虛弱,久病耗傷或思慮勞倦等所致。氣陷多發生於脾臟,故又稱“中氣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輸水谷精微於頭目清竅,另一方面託舉維繫人體內臟器官位置的相對恆定。因此,在氣虛升舉無力的情況下,既可導致清氣不能上養頭目清竅,而見頭暈、眼花、耳鳴等症;又可出現臟腑器官的維繫乏力,而引起某些內臟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脱肛等;還可兼見脘腹或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症。此外,因氣陷是因氣虛發展而來的,故臨牀中常見疲乏無力、氣短聲低、少氣懶言、面色不華、脈弱無力等氣虛徵象。

4.4 氣閉

“閉”為閉塞,不能外達之意。氣閉,是指氣之出入障礙,氣不能外達,閉鬱結聚於內,而出現的突然閉厥的病理狀態。氣閉多於情志刺激而氣鬱之極,或痰飲、外邪、穢濁之氣阻闊氣機所致。其發生,可因外感寒邪,束於肌表,陽鬱而不達而無汗,感受穢濁之氣而致閉厥、外感熱病過程中的熱盛內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氣厥等。臨牀上,還可因氣機閉鬱,壅於心胸,閉塞清竅,可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陽氣內鬱,不能外達,則見四肢逆冷,拘攣、兩拳握固、牙關緊閉;肺氣閉鬱,氣道阻滯,則見呼吸困難、氣急鼻煽、面青脣紫;氣閉於腑,則見二便不通。

4.5 氣脱

“脱”即脱落、不內守之意。氣脱,是指氣不內守,大量向外逸脱,從而導致全身性嚴重氣虛不足,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脱多由正不敵邪、正氣驟傷,或正氣長期持續耗損而衰弱,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瀉等,使氣隨血脱或氣隨津泄所致。臨牀上,因氣大量外散脱失,臟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現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手撒肢冷、脈微欲絕等危象。

5、病因中七情對於氣機的影響

七情的致病特性 過度的情志活動可以直接干擾氣機運動,造成氣機的紊亂,如怒則氣上,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思則氣結等,氣功的練習可以干預氣機運動,氣機平和則機體有機會得到修復,阻斷了致病因素。內養功初級靜功中鬆靜築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時配合鬆靜的練習,使大腦和身體同時放鬆和入靜,改善和提高機體的內環境,使身體處於較舒適的狀態,而得到將息温養。

七情內傷直接影響其相應內臟,使其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

5.1 直接傷及內臟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相應的臟腑。因為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而心是五臟六腑的統帥,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動。為此,七情致病均可損及心,並影響到其他臟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導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為氣機升降的樞紐。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髒失調為多見。如過喜、驚嚇、思慮勞神均可傷心,致心神不寧,症見心悸、失眠、健忘,甚則精神失常。鬱怒傷肝,肝氣鬱結,證見兩脅脹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異物梗阻;婦女可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肝氣上逆,出現嘔血、面紅耳赤、暈厥。思慮憂愁傷脾,脾失健運,見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等症。若思慮勞神,不僅損傷心脾,而且可導致心脾兩虛,同時會出現上述心神不寧及脾失健運的兼症。

5.2 影響臟腑氣機

七情對內臟的直接損傷主要為影響臟腑氣機,氣血運行紊亂。《素問·舉痛論》説:“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則氣上,致肝氣橫逆上衝,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見頭脹痛、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喜則氣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緩和精神緊張,營衞通利;二是暴喜過度,致心氣渙散,神不守舍,見精神不集中,甚則失神狂亂。悲則氣消,過度悲憂損傷肺氣,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見氣短聲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則氣下,恐懼過度,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見溺頻、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則面白、昏厥。驚則氣亂,突受驚嚇,損傷心氣,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見心悸、驚惶失措。思則氣結,思慮勞神過度,傷神損脾,致氣機鬱結,脾運無力,見食慾減退、脘腹脹滿、便溏等。

5.3 七情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病情的發展

情緒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肝陽上亢證,情緒的波動可誘發中風偏癱,此時對於情緒的調攝,運用氣功調神之法使患者能處於安靜愉悦的狀態,則可以避免和阻斷,能處於安靜愉悦。

6、氣功對於氣機的干預

氣功練習中,調神運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斷不良情緒的侵擾,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動功的練習可以使身體的氣機得到調整,動功的練習在中醫裏也與中醫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氣。

氣功通過三調的合理練習,對身心有序的調節,可以安神定志、養氣、行氣活血、舒筋通絡,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動功如內養功動功、五禽戲、八段錦等。吐納如內養功的停閉呼吸法、六字訣等功法,辨證選功、辨證練功,符合中醫學理論的規律,合理的使用三調為宗技術,指導患者通過調神、調息、調身高效而安全的練功、養生祛病,練養結合來調達氣機。

在氣功的練習中,隨着功夫的提高會逐漸形成自然的深長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氣的形成。使宗氣生成和氣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長呼吸更能獲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氣,使宗氣更加充足,氣血的運行動力更強勁。

在氣功練習中,由於是自我調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成這一技術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氣功的練習需要在緩則治本的階段來使用,對於氣功自我練習的適應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復期為主,總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夠完成操作為前提。

總 結

通過上述的這些內容從生理到病因病機,中醫學對於氣的論述和實踐運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於臨牀亦行之有效。氣功學,尤其是中醫氣功學或醫學氣功、醫療氣功如何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合理指導病患者辨證的習練氣功,是我們中醫氣功學研究的的主要目標和方向。

中醫的論文 篇三

【摘要】 中醫理論研究的目是瞭解中醫理論發展的原因和規律。

中醫理論既包括抽象的基礎理論、獨到的診療技術,同時現代醫學的知識也應包含於其中。

傳統中醫理論研究和應用在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中醫理論和內容應該與現代醫學相結合,注重臨牀的應用。

【關鍵詞】 中醫理論;醫學研究;臨牀應用

中醫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經過臨牀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

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中醫理論的形成經歷了春秋戰國、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淵源,相當遙遠。

中醫理論是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的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全面的健康科學的活動。

中藥的現代化,因為傳統醫學的理論和思維去理解的偏差,中醫中藥的特點和優勢的概念的侷限性過程中不能完全實現。

拋開或偏離中醫理論,不僅猛烈地衝擊中醫的基礎地位,也使得它很難得到適當的中醫臨牀的發揮,對傳統中藥在國內醫藥市場競爭產生嚴重影響。

1 中醫理論的研究現狀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

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説、陰陽五行學説、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

中醫理論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再到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論》,以及諸多學派、各家學説盛行於金元時期直至晚清,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

從一個或多個簡單、粗糙理論,發展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理論體系,包括如:陰陽,氣血,五行,八綱,六經等。

在醫學理論和技術的迅速發展,醫學也進入了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

對一些列中醫理論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編輯,出版和翻譯了大量的珍貴古典醫書,如《中藥藥理學》、《中醫方法學》、《中醫時間醫學》、《中醫心理學》等,使中醫理論研究獲得較大進展。

諸多學者在利用多種方法解釋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表現出當代中醫理論新的風格。

在診斷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脈診和舌診,脈診儀或電腦繪圖脈搏,研究脈衝機制等。

2 中西醫學理論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是導致兩種醫學走向不同發展道路的基礎和關鍵,二者無論在理論或實踐各環節均存在顯著差異。

由於它們對疾病的認識角度和診斷治療方法的不同,導致兩種醫學在臨牀實踐中始終難於溝通與融洽。

中醫理論是從人對自身乃至宇宙萬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動的深刻體驗出發的,中醫治病的原理就是調整人身的能量動態使之歸於平衡的常態,中醫的一切理論都是圍繞這種能量狀態的消長變化展開的,理法方藥莫不如此。

西醫是隨着解剖學與化學的發展產生並發展起來的,由於起點遠離了直接的生命體驗,導致了其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機械主義傾向。

中、西醫是完全不同的學術體系。

中、西醫學在基本概念、理論等方面的差異是客觀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簡單地判定其是非優劣。

其根本分歧在於:它們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學基礎上產生的醫學,物質實體是西方哲學最核心的範疇;相反,中醫不重物質實體,而重關聯實在。

醫學的發展以適應人們抵禦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為前提,傳統的中醫理論創新,以解決中醫臨牀的實際問題為目標。

目前,中醫藥研究的基本理論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拋棄了傳統的中藥和綜合知識、方法,人體機能和病理外觀被機械化隔離。

無論怎樣,未來醫學的發展應該是建立在結合中國和西方醫學的真正意義上的,有中西醫相互學習和有益互補,發揮各自的優勢。

3 中醫的現代臨牀應用

臨牀研究,傳統中醫對一些常見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較為滿意的效果。

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亂等,中醫療法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中醫結合傳統的方法,治療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機率。

研究證明,中醫療法在治癒疾病的同時,使許多患者免除了手術的痛苦,並大大降低了併發症的發生率。

此外,在治療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腦血管意外等,發揮中醫中藥優勢,取得了不錯的臨牀效果。

在藥劑方面,近年來逐漸由片劑、水劑、糖漿、沖劑、注射劑、栓劑等取代了傳統的“丸、丹、膏、散、湯”。

特別是近年來各種抗感染中藥靜脈注射的使用和中藥大型輸液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中醫、中藥的治療效果。

中醫理論在經絡和針麻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譽海內外。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説:“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在國際上,鍼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衞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鍼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參考文獻

[1]章增加,胡依平。試論晚清以來中醫理論發展緩慢的原因[J]。廣西中醫藥,1996, 19(1):39-41.

[2]趙宜軍,張保春。對中醫理論現代化進程的思考[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9, 5(12):12-14.

[3]任德全。中醫理論的學科特點及其現代化、數字化[J]。世界科學技術一中藥現代化2002, 4(1) :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