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檢驗醫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1W

檢驗醫學論文【精品多篇】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一

1、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護理教育開始發展以來就一直在變革,各個護理院校都努力建設自身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為醫院提供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在1996年,教育部啟動本科的護理教育改革項目,這樣一來逐漸形成了政府主導的教育培養模式,通過和護理院校工作相結合,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在進行護理教育改革時,儘管有很多院校認識到理論和實踐的連接強度不夠,但是因為學生數量多,實習基地欠缺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在短期內解決好這一問題。因此,必須建設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護理課程設置,合理利用臨牀資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具體來看,各個護理院校要在落實《護士條例》的前提下,按照學校自身狀況,不斷提高臨牀實踐的課程,使學生們可以更好的參與臨牀實踐,督促學生們主動學習,努力探究,積極承擔責任,提高護理技能。

2、合理安排好臨牀實習時間

對於護理學來説,這是一門理論性強的學科,所以要利用臨牀實踐應用護理理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護士的專業水平。在護理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以後,需要通過臨牀實踐應用知識,深化對知識的學習。在現代化的教育體系中,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潛力,推動學生全面提高。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再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一步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臨牀實踐過程中,通過良性循環,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應用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激勵學生在臨牀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除此之外,利用臨牀實踐,學生可以實現和社會環境的接觸,更新思維模式,有利於提高自身和病人、家屬或者和其他護理人員溝通交流意識。對於各個護理院校來説,要合理安排學生臨牀實習實踐,為護理學生創造優良條件,按照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邏輯順序,科學的安排臨牀實習時間,不能把所有學生的臨牀實踐都安排在護理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年,這樣會錯過為護理學生提供臨牀實踐的最佳時機,不利於護理人員內化護理知識。

3、建立護理院校老師參與臨牀實踐的長效機制

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強的學科,它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而對於護理教育機構來説,它培養的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一定的臨牀實踐能力,只有具備這兩個方面才可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因此,各個護理院校努力研究如何通過臨牀實踐提高護理學生的個人技能,內化理論知識。在進行護理教育過程裏,老師的積極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護理態度,同時也影響着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這一背景下,各個護理院校必須建設教師參與引導的臨牀實踐教學體系,安排各個教師參與到臨牀實踐教學工作裏,改變傳統的為學生聯繫實習崗位的角色。通過學校和臨牀教師的共同作用,指導學生更好的參與實踐工作,進一步實現護理理論和護理實踐的有機結合。除此之外,在每年抽出一定時間使教師參與到臨牀護理工作裏,一方面可以連接現在的臨牀護理工作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實踐水平,通過和學校的有機結合,努力培養高水平護理人才。

4、合理配置護理人才資源

在現在的醫院發展狀態下,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十分短缺,在這一背景下,合理配置護理人才資源會影響着護理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影響護理工作的效率。對於一些學者來説,他們逐漸從多個層次上開展研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怎樣激勵面對護理人才配置不合理的狀況,護理人力資源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是否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與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都密切相關,許多學者均對此從不同層面有所研究並提出各種建議。針對內地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嚴重不足的現況,要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合理安排臨牀帶教工作。所以,相關部門要設置醫療機構最低人力配置標準,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到醫院護理人員的配置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社區服務裏的護理人員配置重視力度,合理設置配置標準,增加護理人員。初次之外,護理院校要加強和臨牀單位的溝通交流,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樹立良好的文化氛圍,即使是人才資源短缺,也要使學生能夠及時獲得教師的指導。通過把護理理論應用到臨牀實踐中,努力培養出高素質的優秀護理人才。

5、總結

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必須通過護理院校努力提高護理學生的護理技能,這必然需要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文章通過分析實現護理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的方法,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鑑。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二

子宮肌瘤是臨牀上常見良性腫瘤病症,發病率較高,其常引起患者月經紊亂狀況,隨病情進展將引起患者併發多種生殖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臨牀治療子宮肌瘤常用手段是藥物治療及手術切除,但這兩種方法均存在較大缺陷。海扶超聲聚焦刀屬於新型無創治療方法,此次研究中探討海扶超聲聚焦刀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牀治療子宮肌瘤提供更多參考。以下進行具體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於新餘市幼婦保健院行海扶超聲聚焦刀無創治療的53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超聲檢查、婦科檢查等符合《婦產科疾病診療指南》中關於子宮肌瘤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月經淋漓不斷等,或體檢發現子宮肌瘤;排除宮內膜及宮頸病變;無其他婦科疾病;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病;均無嚴重精神疾病,能與人正常溝通;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年齡33~51歲,平均(40.55±1.50)歲。腫瘤部位:多為肌壁間肌瘤,肌瘤直徑1.5~13 cm。單發肌瘤37 例,多發肌瘤16 例(2~4個),有宮內節育器者術前取出。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採用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JC 200 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體系進行治療。治療時間:避開月經期及月經前1 周。術前對患者進行B 超及MRI進行檢查,詳細記錄腫瘤的位置,形態,大小,回聲,病灶內部及周邊的血流情況,攝片保留;常規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治療前給予80U 縮宮素(上海禾豐製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31020850)+加入5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40 滴/min。常規皮膚脱脂脱氣,取俯卧位,鎮靜鎮痛下,行機載超聲定位,功率設為180~400 W 進行治療,由深到淺、由足至頭,術中嚴密監測患者出血狀況及生命體徵情況,治療後予冰生理鹽水500 mL 分次灌注膀胱後,返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手術治療結束後,使用B 超進行復查:檢查肌瘤回聲、血流、體積;術後回訪患者月經量,經期狀況。對比患者治療前後血清雌二醇(E 2)及黃體生成素(LH)水平及瘤體體積。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患者治療後肌瘤體積減小50%以上,肌瘤中血流信號、臨牀症狀完全消失,患者肌瘤回聲明顯增強;有效:患者治療後肌瘤體積減少≤50%或肌瘤體積無明顯變化,患者肌瘤中血流信號明顯減小,臨牀症狀明顯減輕,患者肌瘤回聲有所增強;無效:患者治療後肌瘤增加,肌瘤中血流信號、肌瘤回聲等無變化,臨牀症狀無變化或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採用“x±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 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採用χ 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患者治療後均進行影像學檢查,53 例患者中共62 個肌瘤,對患者進行隨訪,經一次性治療,顯效37 例,有效12 例,無效4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2.5%(49/53)。62 個肌瘤經一次性治療,消融肌瘤56 個,肌瘤消融率為90.3%(56/62)。53 例患者中多數患者臨牀症狀出現明顯改善(月經異常、腹部包塊、白帶增多、疼痛、尿頻、便祕、繼發性貧血等),改善率為92.5%(49/53);患者子宮肌瘤瘤體出現明顯減小,消退率為90.6%(48/53)。2 例患者治療中主訴存在腹部及腰骶部脹痛,1 例患者治療中存在大腿根部脹痛,上述3 例患者未經任何處理,2 d 後症狀緩解;1 例患者肌瘤體積較大,治療中出現陰道流血癥狀。患者併發症發生率為7.5%。患者治療3 個月後血清激素水平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患者治療1 個月後瘤體體積明顯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0~50歲的育齡婦女。子宮肌瘤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正常肌層細胞突變、局部生長因子之間的作用、性激素作用等均是子宮肌瘤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部分子宮肌瘤患者可無症狀,只能通過超聲檢查或盆腔檢查確診,子宮肌瘤患者常見臨牀表現為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壓痛、白帶增多、貧血、嚴重時還將的導致患者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相關婦科疾病,甚至引起患者流產、不孕,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臨牀治療子宮肌瘤主要採取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手術治療時主要包括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切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採用手術治療時能直接切術患者病灶,有效避免了子宮肌瘤復發。但手術治療創傷較大,且切除患者子宮後將引起患者喪失生育能力,也易引起患者卵巢相關功能早衰,導致絕經期提前。

海扶超聲聚焦刀屬於無創治療技術,其屬於新型子宮肌瘤治療手段,又稱JC 型高強度超聲聚焦腫瘤治療系統。海扶超聲聚焦刀是以超聲波為治療源,利用超聲波良好方向性、組織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將超聲能量透過皮膚匯聚到患者子宮肌瘤,從而使肌瘤中聚焦區域温度瞬間升達60℃~100℃,引起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從而達到消融子宮肌瘤的目的。病變組織以外的正常組織因温度較低而不會造成損傷。消融後的肌瘤可逐漸縮小至消失。使用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時,採取非侵入操作,具有無創性,也無輻射,皮膚無任何瘢痕,保留子宮、不影響女性正常內分泌功能;患者不良反應較小,多發子宮肌瘤及再發子宮肌瘤可重複治療;採用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時無需麻醉,主要採取靜脈給予鎮靜鎮痛藥,患者在清醒狀態下即可完成治療,減少麻醉引起的風險;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痛苦小;且患者治療時間一般1~2 h,時間較短,術後恢復快,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患者治療時無需進行輸血治療、營養治療等,減少了患者治療費用。

綜上所述,海扶超聲聚焦刀無創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臨牀症狀,促進患者肌瘤消融,且患者併發症較少,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將其作為子宮肌瘤的有效治療推廣運用。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三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服務性很強的學科,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外,臨牀實習是護理理論知識結合臨牀實踐的關鍵環節。臨牀實習也是培養護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崗位勝任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綜合培養,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學方法。本研究針對理論教育和臨牀護理的銜接問題,對臨牀實習階段護生458名,臨牀帶教老師109名和在校護理教師35名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現存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吉林醫藥學院10級護理本科班458名護生,均為大學四年級學生,該校護理教師35名及吉林省5所三級甲等醫院臨牀帶教老師109名,均為在醫院工作的臨牀護理人員組成。

1.2方法。

2014年6月採用Khosravan的調查問卷,對參與者在理論教學和護生的臨牀護理能力問題上,在理論和臨牀領域方面進行評估。在理論知識和臨牀知識領域有22個問題,去評估護理的理論和臨牀教學問題,23個問題從參與者的觀點,去評估護士和護理畢業生參與臨牀護理實踐的問題。每個問題回答的選擇有4項,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在數據分析中顯示,回答傾向於兩組,同意與不同意。此項研究在交付問卷前得到了所有參與者的知情同意,對所有參與者解釋説,獲得的數據將保密並且提出來的是總體結果。在分析數據時我們使用了SPSS17.0。用卡方檢驗確定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是28.18+7.32歲,從20到51歲。平均數量的護理畢業生和僱傭員工是8.27+6.53年,護理理論教育領域(包括護理教師、護生和護士)對脱軌現象的看法。臨牀護理領域(包括護理教師、護生和護士)對脱軌現象的看法,經SPSS17.0統計學分析,護理理論教育領域和臨牀護理領域的脱軌問題及問題間重要性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1)。

2.2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對脱軌現象的觀點

2.2.1根據,三組參與者認為,護生沒有把護理研究理論或結果應用於臨牀(91.4%),並且在護生實習期的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機械的打針發藥,沒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92.5%),護理理論內容是符合臨牀護理需求的(p=0.509)。但護生表示,臨牀實踐中沒有正確實施護理程序和科學的護理措施,護理理論對她們來看,學術性太強而利用價值很小。同時,專業的高學歷高能力人才大多數從事護理教育工作(92.4%),教育者在臨牀實踐中沿襲傳統的日常定向方式的護理照顧(75.6%)。

2.2.2臨牀護理領域(包括護理教師、護生和護士)對脱軌現象的觀點見表2。根據這個表,目前培養優秀勝任力的護士過分強調護理理論,沒有與臨牀緊密結合(74.3%),參與者表示,學習護理理論而畢業後沒有整合應用到臨牀實踐,解決臨牀實際問題。此外,臨牀護士只是機械的被動的工作,護士存在學歷偏低、知識趨於老化,護士和護生在臨牀工作負擔過重,沒有足夠時間教與學。

3、護理對策

3.1臨牀教育和課堂教育交替進行。

護生臨牀實習的時間比例應該加大,實習的形式也應從最後一年實習8個月擴展到課間見習,醫院從社區醫院到三甲醫院不同層次,選擇符合條件的醫院,建立標準化實習教學基地。以規範的臨牀教學過程,保證學生合格的技能水平和較強的實踐能力。使護生從“課堂理論學習臨牀實踐—理論學習臨牀實踐”的不斷反覆,能夠有機會面對陌生的臨牀情境和問題,將理論知識與護理實踐充分融會貫通整合為一體。實習時的導師應實行“二對一”,護生剛剛進入臨牀見習階段,聘請專業技能較強且大專以上學歷的高年資護士擔任“專科導師”,進行臨牀帶教;與此同時,還有一名“全程導師”,全程導師由具有豐富臨牀經驗、知識淵博和較強教學能力的專業護理教師擔任,研究表明,負責課堂教學的教師如果能真正地進入臨牀,將能對學生的臨牀實踐起到監督、指導和示範的作用,大大地縮小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全程導師則更注重對學生在實習全程的見習感受、人際溝通或護患溝通能力、綜合護理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

3.2加強理論教學與臨牀教學的銜接。

護理理論教學要向醫院臨牀教學提供護生的教學計劃,同時醫院護士不能經驗教學,要將科學的護理前沿知識融入臨牀護理中。解決理論與實踐脱節的關鍵在於院校合作,共同培養臨牀帶教教師的教師角色和能力,加強學校和臨牀之間的聯繫。臨牀教師和護理教師在護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上不能很好銜接,導致理論與實踐脱節。在護生教育過程中,授課教師與臨牀教師在理論與實踐方面表現出各自的優劣勢,但對於學生而言,需要課堂教師與臨牀教師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雙重優點。努力減少在教育和工作環境之間的理論和實踐的差距,需要提高合格護士的能力。

3.3健全護理教育標準和臨牀教育評價體系。

護理教育標準包括課堂教育和臨牀教育的建立,一方面,能使課堂教育實踐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尺度,以規範辦學行為,避免或減少教育質量的參差不齊。另一方面,標準是評價的尺度,護理教育標準的建立能促進護理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加快我國護理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從而促進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總之,這項研究展示了在護理能力方面,臨牀護理和課堂護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從護士、教師以及護生的觀點去評估問題,從而培養護生的護理能力。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32例分析 篇四

【摘要】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急性闌尾炎中的圖像特徵及診斷價值。方法 對3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並與手術後病理進行對比。結果 32例患者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9例, 超聲診斷8例, 診斷符合率為89%;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15例, 超聲診斷15例, 診斷符合率為100%;急性單純性闌尾炎8例, 超聲診斷6例, 診斷符合率為75%。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有方便、無創、效果好、診斷率高等優點, 是目前最理想的檢查方法之一, 為臨牀診斷及手術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急性闌尾炎;臨牀分析

急性闌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大多數患者能及時就醫, 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有時闌尾症狀表現不典型和闌尾位置變異後容易誤診, 處理不當時可發生一些嚴重的併發症, 不僅增加患者的病痛, 還可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1]。隨着超聲技術的不斷提高, 可以直觀顯示病變闌尾的位置及病變程度, 因此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牀價值。本文對3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並與手術後病理進行對比,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2015年3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 男14例, 女18例, 年齡7~60歲, 臨牀表現主要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 噁心嘔吐, 多數患者白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1、2 儀器 使用LOGIQ E9和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3.5~12.0 MHz, 患者取仰卧位, 先用低頻探頭從側腹部逐漸向回盲區緩慢加壓掃查, 確定闌尾位置、走向、大小、管腔及管徑情況, 觀察闌尾周圍有無積液、膿腫形成, 再用高頻探頭觀察闌尾壁的厚度, 有無血流、穿孔, 管腔內有無糞石等。

2 結果

32例患者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9例, 超聲診斷8例, 診斷符合率為89%;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15例, 超聲診斷15例, 診斷符合率為100%;急性單純性闌尾炎8例, 超聲診斷6例, 診斷符合率為75%。患者均行超聲檢查並於術後病理證實。急性闌尾炎超聲檢查時右下腹回盲區條狀低迴聲、張力大、不可壓縮、無蠕動、腔內糞石強回聲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2、1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聲像圖表現為一低迴聲的管狀結構, 闌尾的短軸切面呈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狀。此結構的根部和盲腸相連, 遠端呈遊離狀, 直徑>7 mm, 壁厚>3 mm, 黏膜因炎症回聲增強, 高頻探頭能清晰的顯示腸壁呈強、弱、強三層結構, 仔細觀察, 闌尾腔內氣體消失, 無蠕動, 局部加壓不變形。

2、2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 聲像圖表現為管狀低迴聲, 腫脹明顯, 腔擴張,醫學檢驗畢業論文 以末端擴張為主, 直徑>10 mm, 壁明顯增厚, 多>6 mm, 內透聲差, 可見細密的點狀回聲及糞石樣強回聲,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顯示:壁上可見增多的血流信號, 闌尾周圍及盆腔可見不規則無回聲。

2、3 急性壞疽性闌尾炎 闌尾正常結構消失, 闌尾區見不規則低迴聲, 壁明顯增厚, 張力大, 無壓縮性, 周圍可見液性暗區。

2、4 闌尾周圍膿腫 闌尾化膿穿孔後膿液外溢, 被大網膜或周圍臟器粘連包裹形成炎性包塊及闌尾周圍膿腫, 呼吸時活動消失。闌尾區可見回聲不均的低迴聲團塊, 邊界不清, 形態不規則, 無包膜, CDFI顯示:可見增多的血流信號。該團塊周圍腸壁增厚, 腸腔僵硬, 部分患者周圍可見反應性淋巴結增生徵象。

3 討論

闌尾位於右側髂窩, 管壁構造如大腸, 由漿膜、肌層、黏膜下組織及黏膜4層構成, 外形似蚯蚓狀[2], 正常闌尾為細小管狀結構、盲端、可壓縮性、無多普勒信號、周圍無炎性脂肪包繞。正常時不宜顯示, 囊腔擴張積液、闌尾結石、闌尾周圍炎性滲出甚至膿腫形成、大網膜包繞時更有利於診斷, 使用高頻探頭在壓痛點處重點掃查, 邊檢查邊詢問病史, 患者白細胞是否增高, 有無發熱等, 同時還要與以下疾病相鑑別:①尿路結石。多伴有腎盂輸尿管擴張, 轉移性下腹痛, 向大腿根部放射, 白細胞不高, 無發熱症狀。②卵巢囊腫蒂扭轉。下腹部突然地劇烈疼痛, 破裂出血時可伴腹腔積液, 血紅蛋白下降, 多無發熱及白細胞增高現象。③宮外孕及黃體破裂。多伴有盆腹腔積液, 血紅蛋白下降, 白細胞不高。④胃十二指腸穿孔。盆腹腔積液, 伴有膈下游離氣體, 隨體位改變可移動, 臨牀表現板狀腹, 腹膜炎症狀較重。⑤腸繫膜缺血。餐後劇烈陣發性上腹部絞痛或臍周圍疼痛, 超聲典型徵象是腸壁缺血水腫增厚, 該病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一旦延誤, 腸道缺血壞死甚至穿孔, 併發腹膜炎, 後果較為嚴重。此外還要與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回盲部腫瘤、侷限性迴腸炎、腸套疊等鑑別[3]。如果急性闌尾炎未能及時診斷並治療, 發生闌尾穿孔、化膿, 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死亡率較高, 即便僥倖存活者因腸道粘連經常發生腸梗阻, 患者十分痛苦。闌尾炎程度越重超聲越容易診斷, 急性闌尾炎病情較輕, 症狀不明顯時超聲不易確診, 最近幾年隨着超聲技術和設備的提高, 超聲診斷闌尾炎為臨牀提供了影像學依據。

綜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診斷急性闌尾炎常用的手段, 方法簡便、無創、便於重複, 是有效的臨牀診斷方法。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五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客觀上對醫療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滿足人們對優質護理的需求最主要的便是提升護士的護理能力。就高等護理教育過程中護理理論學習和臨牀實踐銜接之間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等護理教育;臨牀實踐;銜接對策

近年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早已開始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更優質的醫療衞生服務。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療衞生服務的深入改革一方面為醫護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另一方面也要求護理人員的數量同步增加、護理工作的質量快速提升以及護理工作的結構進一步優化。現階段護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結合當前市場以及社會的實際需求,培養出既符合我國衞生事業要求又能夠同國際先進護理水準相當的優秀護理人員。目前,我國高等護理院校和高等護理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於探索和研究如何培養出適應於社會需求和臨牀要求的高水平護理人才,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與臨牀實踐相結合等一系列問題。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們的高等護理教育和臨牀實踐的銜接存在着一定的問題。以下對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進行分析,並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高職護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以工學交替為主,雖然在具體實施形式上有差異,比如部分院校始終將臨牀見習貫穿在三年教學培養過程中,部分院校則先集中進行理論學習緊接着安排臨牀實踐,但是總體來説都意識到二者不可偏廢其一。為何需要將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緊密結合?從專業能力來説,護生首先必須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不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會使得學生在臨牀實踐過程中無從下手。在護理理論教育的同時,安排臨牀實踐,不僅能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鞏固護理理論,也能擴展臨牀知識視野,逐漸增強臨牀技能。護理教學的重點正是臨牀專業技能和能力的訓練,護生良好的臨牀能力也凸顯了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培養的質量。從用人單位角度講,大量需求專業性強、業務能力高的護理人才,又因無法給予護理人員大量的技能培養時間,所以更傾向於選擇擁有臨牀實踐基礎的畢業生。

二、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

自我國重新開始設置高等護理教育到現在,已經有不少高水平護理人才從高校走出進入醫療護理崗位,但客觀上説我國的護理教育仍有許多問題,同國際護理教育同行相比仍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例如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理論知識掌握好、實踐能力欠缺,學校安排臨牀實踐時間短、效果弱等。以下從幾個方面來説明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

(一)學生重理論輕實踐

護理專業學生入學後開始進行護理理論技能的學習,由於多年學習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將大量時間用於背誦理論知識、準備各項職業技術考試,並不力求理解理論的使用方法和條件成為普遍現象。作為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忽視所學知識的實踐意義,單純進行理論記憶無益於日後的就業。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直接造成院校安排臨牀實踐後,學生工作懈怠、出勤率差,不僅影響學院實踐安排的持續性,也影響實踐醫院的正常工作。

(二)院校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設備等因素

院校課程設置結構和比例不合理、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陳舊、授課教具陳舊落後,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護理實踐的有效對接。分別分析這三種因素,首先課程設置結構和比例不合理:雖然護理專業教育體系已經經過二十餘年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院校出於固步自封或是經費制約等原因,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設置大量的理論教學,將實踐環節簡化或者以護理技能講座代替實踐,教學與實踐脱節,無法實現讓學生知行合一、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陳舊:院校訂購教材時沒有詢問專業教師,選擇的教材編者自身脱離臨牀實踐,將陳舊知識重複羅列於教材,看不到最新的臨牀理論研究成果,而學校一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味陳述課本內容,不及時補充當前的先進理論,致使課堂氣氛沉悶、授課內容單一枯燥,部分教材內容跟以往其他課程內容又產生重疊;授課教具器材相對落後:2000年以來,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用於臨牀的醫療設備也向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有效轉變更新。一些院校沒有定期與醫院交換髮展現狀,不瞭解臨牀醫學與護理學的發展動態,另一方面,由於將大量經費預算投入校園建設,購置新型教學器具經費不足,都使學生在進入臨牀實踐時面對新器材束手無策,從頭學習。

(三)院校教師臨牀經驗不足

院校教師臨牀經驗不足,具備充足臨牀經驗的教師比例較少成為制約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護理實踐銜接的另一重要因素。各培養院校由於歷史發展體制、實施政策的差異,存在教師培養的各類問題。對於部分任職時間較長的教師,長期不進行臨牀實踐,多年重複進行護理理論授課,使得自身臨牀經驗不適用於當前實際護理工作。此外,由於專業擴招對新教師的需求,院校選聘了缺乏臨牀經驗的畢業生,學院又不能提供臨牀教學實踐基地供新任教師積累經驗,使得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更加脱離實際。

(四)院校臨牀實踐模式不完善、學生實踐機會不足

國內醫學院校現行的兩種實踐教學方式,無論臨牀見習還是臨牀實習都難以完全滿足擴招後學生的實踐需求。護理專業學生逐年擴招,然而在每座城市能夠滿足實習或見習要求的醫院數量卻並沒有相應的增長,無法滿足傳統實踐模式的需要。

(五)病患拒絕實習生技能操作隨着醫患關係問題日漸進入公眾視野,病人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醫學院校學生實習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一些病人認為實習生操作會不利於自身疾病治療或者會增加疼痛感,即便實習生是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進行操作也會遭受到病患的拒絕,更有甚者對實習學生護理工作進行干擾。多數實習帶教醫院以及帶教教師為了避免和患者造成糾紛形成不必要的麻煩,只考慮自身利益,不顧與院校達成的協議,一再減少實習學生在醫院的護理學習項目,從而使學生無法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護理技能,無法實現護理理論的真實應用。

三、鞏固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對策

科學的發展和教育體系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實現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的有效銜接,就必須在漫長的積累與前進過程中不斷找準和修正教學方案,並爭取使醫學院校、醫療機構等都參與到護理教育工學並重的進程中來,讓每一方都能盡己之力解決當前的制約因素。

(一)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完善課程設置

可以借鑑部分院校的成功經驗,在開學伊始組織學生到醫院臨牀、社區見習1周,使學生感受醫院文化,增加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所記知識都是為最終實踐所用。在教材的選擇上,定時訂購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供教師甄選,經多位教師查看後確認專業教材,同時也需要保持已用教材的延續性。課程設置上避免雷同科目,同時積極聯繫醫療機構保證臨牀實習在培養方案中的比例。教師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時,應補充最新的護理理論成果,教學方法上可列舉正反面護理實例供學生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拍攝製作真實臨牀護理工作環境、急救場景等。院校在制定經費預算時,根據具體情況逐年增加用於採購先進設備的預算,更新教學應用設備。

(二)定期安排新老教師進行臨牀工作

考慮到護理學本身是一門需要落實到實踐、完善於實踐的學科,護理教師的選擇必須以優秀的護理能力作為先決條件。目前高校教師招聘將學歷作為重點,強調名牌院校,殊不知對於護理教師而言缺乏實踐經驗,理論講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無法很好地啟迪學生。教師脱離臨牀的現象不僅影響教學質量,更是影響學校的總體教育水平。因此,各院校應要求教師隊伍與臨牀緊密結合,將此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標準。根據體制管理,要求相關醫院必須接受教師參與臨牀工作,安排教師在不同的醫院每年完成一定時間段的臨牀工作,同時作為一名護理教師必須通過國家護士執業註冊考試,具備從業資格才能上崗。

(三)在校內外建立培訓基地,落實臨牀實踐

解決高校擴招與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無法相適應的問題,客觀上無法通過增加城市醫療機構的方式來解決,因此需要院校在原有基礎上改變實踐模式才能逐漸解決。面對醫院數量有限這一問題,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至三個符合條件的醫院,建立標準化實習教學基地。醫院原有院室無法接納大量的實習學生,但是通過標準化的教學基地可以使學生學習到規範的臨牀教學過程,提升技能水平。此外,在校內也可以設置用於護理實踐和模擬護理情境的實驗培訓基地,設置專項護理訓練項目,從而落實教學大綱上所要求的諸如基礎護理、ICU技能護理、臨牀各科護理技能等實踐教學。

(四)模擬病患、病情進行操練

解決病人不配合實習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的技能操作這一問題,除了需要向病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外,院校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採用模擬病患或是志願者模擬病情的方法進行操練。模擬情景練習給予學生更多機會練習與病患的溝通,學生可通過言語以及觀察評估病人情況,進行護理技巧訓練。此外,可以購置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用於模擬病患的仿真機器,在課堂上供給學生操練,結合多媒體課件,儘可能讓學生在模擬操練中多角度認知臨牀操作技巧。對於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説,護理技巧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專業能力,這是護士從事護士工作所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條件。因此,對於高等護理院校而言,需要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能夠踐行護理理論,具備走上工作崗位的能力。顯然,不斷探索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制約因素,尋求鞏固二者緊密結合的對策,進行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改革,有助於我國高等護理教育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有助於高等護理院校畢業生更好地在工作崗位服務,有助於我國的衞生事業在國際範圍內得到認可。總之,不斷髮現和解決制約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制約因素絕非朝夕之事,需要護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靜。以整體護理為中心的內科護理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16(7):55-56.

[2]陳典明。以就業為導向中職衞校中醫護理教學改革探討[J].護理學,2016(9):77-78.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六

摘要:近年來,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臨牀診斷和治療受到廣泛的關注,醫學檢驗結果作為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醫學檢驗的質量控制和檢驗方法也需要不斷優化和創新,以期能夠更好的應用於臨牀。本文就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應用價值以及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的相關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臨牀醫學;醫學檢驗;重要性

醫學檢驗是指利用相關技術和設備對採集的標本進行檢驗,從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是臨牀診斷和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依據。常見的醫學檢驗項目主要有血清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等,通過採集人體的血液、組織、分泌物等作為標本,對標本中的活性物質變化情況進行觀察,進而作出合理的判斷[1]。臨牀診斷過程中,醫生不僅需要依靠豐富的臨牀經驗進行主觀判斷,還需藉助醫學檢驗結果進行客觀判斷,可以説,醫學檢驗是疾病診斷的客觀依據,同時,也為病情預後觀察提供了參考依據[2]。近幾年的臨牀醫學檢驗逐漸受到廣泛關注,本文就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醫學檢驗在臨牀上的應用價值及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的相關措施進行闡述。

1、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

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學技術不斷提高,醫學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醫學檢驗方面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設備的更新換代,促使醫學檢驗在設備方面從以往的簡單的手動儀器發展為先進的自動化儀器設備,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促使傳統的手工操作檢驗逐漸被自動化機器檢驗所取代,在提高檢驗的準確性和精密度的同時,還有效減少了檢驗的人力成本,加快了檢驗結果的生成,有利於儘早進行診斷和治療[3]。

②醫學檢驗中採取的技術和方法也出現增多,技術方法涉及到多個學科,如免疫標記技術、自動化細菌鑑定技術等,為臨牀診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4]。

③醫學檢驗的工作內容從單一的為臨牀診斷提供可靠、準確的檢驗結果,逐漸轉變為在為臨牀診斷提供科學依據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中。

④醫學檢驗過程中,更加註重循證理論,能夠有效保證醫學檢驗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減少醫學檢驗成本,不斷優化檢驗操作。

⑤隨着醫學檢驗的不斷髮展,診斷標準、療效判定標準也從以往的臨牀醫師制定,轉變為臨牀醫師與醫學檢驗人員共同制定[5]。

2、醫學檢驗在臨牀上的應用價值

醫學檢驗主要包括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等,以下內容分別從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和微生物學檢驗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2.1臨牀生物化學檢驗的應用價值

臨牀生物化學檢驗主要是通過生物或化學技術對收集的標本進行檢驗的過程,主要包括血清學檢驗、免疫化學檢驗等,具體作用如下:

①臨牀生物化學檢驗中的肝腎功能檢查、血氣分析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項目可為疾病的發生機制提供依據,通過明確疾病的發生機制,可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②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為臨牀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意見,根據臨牀生物化學檢驗結果,對疾病作出診斷的同時,及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③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通過對某些標誌物進行檢測,從而對某些疾病早期或疾病隱患進行有效篩查,及時採取干預措施,以避免疾病的發生,如通過對孕產婦血清中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可在孕前及時發現出生缺陷風險,實施干預措施後,可有效避免出生缺陷的發生[6]。

④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對病情的發展進行監測,如通過肝腎功能檢查,可對肝腎疾病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判斷患者的肝腎功能處於何種狀態,以更好的指導於臨牀治療。

⑤臨牀生物化學檢驗通過對血液、體液中的藥物濃度進行檢測,可對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判斷,並根據藥物治療效果對藥物的劑量、用法進行及時的調整,使藥物最大程度的發揮出藥效,並降低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7]。

2.2微生物學檢驗的應用價值

微生物學檢驗屬於檢驗醫學的亞專業,主要包括病原學檢查、抗生素藥物、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知識,被廣泛的應用於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中,具體作用如下[8-9]:

①微生物學檢驗致力於研究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特徵,對引發感染的病菌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為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②微生物學檢驗可對病原學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在醫院感染的判斷中應用效果顯著。

③微生物學檢驗通過對病原體的耐藥性和藥物敏感性進行研究,根據耐藥性和敏感性,為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以促進臨牀合理用藥,更好的發揮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④微生物學檢驗還能夠對院內感染髮生情況進行檢測和控制,提高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消毒水平和滅菌達標率。

3、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溝通的相關措施

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是醫學檢驗應用於臨牀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條件。醫學檢驗作為疾病臨牀診斷的重要判斷依據,如檢驗人員缺乏基本的臨牀知識和臨牀實踐經驗,往往會導致臨牀檢驗質量控制欠佳,無法為臨牀診斷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依據;而臨牀實踐方面也需與醫學檢驗之間維持緊密的溝通,如臨牀醫師僅在自身專科方面精通而欠缺醫學檢驗知識,對相關檢測項目不夠了解,在臨牀診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相同意義的項目多次檢驗情況,造成人力、無力等資源的浪費,也不利於及時對疾病作出診斷[10]。因此,有必要對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性進行了解,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加強其溝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實施[10]:

①加強醫學檢驗工作人員與臨牀醫師之間的合作關係:在醫學檢驗和臨牀診斷過程中,醫學檢驗工作人員與臨牀醫師應共同參與,並進行友好的交流和溝通;

②加強醫學檢驗科與臨牀相關科室之間的交流:在臨牀實踐過程中,醫學檢驗科應積極參與到臨牀各科室的疾病診斷研討會中,對臨牀診斷知識進行更新和補充,對檢驗科工作質量進行持續改進,積極聽取臨牀科室醫護人員對檢驗工作的客觀評價和合理意見,並就不足之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③編寫臨牀檢驗手冊:在與臨牀各科室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檢驗科還可與臨牀各科室合作編寫臨牀檢驗手冊,在手冊中,將醫學檢驗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相關要求等各方面內容詳細記錄和標註,人手一份,可供檢驗科人員和臨牀醫護人員及時查閲,有利於規範醫學檢驗工作,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的溝通。

4、結語

目前,醫學檢驗的發展較為迅速,醫學檢驗逐漸從以往的單一化、手工化轉變為標準化、自動化,其精密度和準確性得到有效提高,醫學檢驗的誤差不斷被減小,但在臨牀上還應對醫學檢驗技術和方法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醫學檢驗設備不斷進行優化,進一步加強臨牀實踐與醫學檢驗的溝通,以更好的提高醫學檢驗的質量,使醫學檢驗更好的應用於臨牀實踐中。

參考文獻:

[1]王金良。試論臨牀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創新發展[J].實用檢驗醫師雜誌,2015,7(3):131-133.

[2]李濱。醫學微生物學檢驗及臨牀研究對策[J].中國衞生標準管理,2015,6(27):132-133.

[3]王蘭蘭,歐啟水。臨牀免疫學檢驗的現狀與思考[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4,37(1):13-16.

[4]王清華。檢驗醫學在臨牀診療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諮訊,2011,03(7):86.

[5]常永紅,王峯,陳志霞,等。淺談檢驗醫學在健康體檢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5,28(9):173.

[6]香忠成,苗生虎。醫學檢驗在臨牀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1):217.

[7]葉長城。淺談臨牀醫學檢驗的現狀和發展[J].醫藥前沿,2014,4(10):379-380.

[8]張麗,蔡金良。臨牀檢驗在醫學中的作用[J].臨牀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5,2(24):5173.

[9]張捷,楊碩。臨牀生物化學檢驗的熱點問題[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4,37(1):9-12.

[10]王燕敏。檢驗醫學與臨牀醫學溝通的重要性與必要性[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8):398,797.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七

婦產科學是與內科學、外科學及兒科學並駕齊驅的臨牀醫學四大主要學科,是一門獨立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學科,是臨牀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由於女性病人生殖系統疾病學習的特殊性,患者不大願意配合臨牀教學。如何改革婦產科學臨牀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學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是一個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近些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作了一些償試得岀幾點體會。

1、轉變教育觀念,注重臨牀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臨牀試驗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實現新教學模式的前提條件,教學觀念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學觀念對教學行為起着指導和統領的作用。一般的來講,以往的教學模式很直白,很少缺乏臨牀與實踐結合的部分,在很多醫學院中,醫學教師大多數都比較更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使用知識與學生自我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所以要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我們就要積極的轉變了教育觀念,首先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要進行合理的轉變。教師將培養醫學生臨牀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讓醫學院的學生們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分析病情,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臨牀思維習慣。所以對於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靈活教學,對學生採用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參與型教學2,注意激發他們學習動機與主動行動,啟發他們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牀實際中,鍛鍊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都是以理論為基礎,很少參與到實踐工作中,在臨牀教師的安排下每天重複的開“化驗單”,粘貼“化驗單”,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我們提倡教師把實習同學真正當成“準住院醫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臨牀工作中,認為自己也是臨牀工作的主體,自己已經是“準醫生”了,這樣學生的自我角色也發生了轉變,更主動的參與到臨牀實踐中。這一臨牀實踐教學模式內部各要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滿足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

2、消除性別顧慮,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婦產科學是臨牀醫學的主幹課程之一,但由於婦產科學內容多而複雜,又具有特殊性,以及擴招後學生總體素質下降,不願意學習婦產科學的男生越來越多。如何讓男生學好婦產科學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我認為:要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強調學好婦產科學的重要性,男生之所以不屑於學好婦產科學。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絕大多數男生認為自己是專科生,而且又是男性,以後到醫院從事婦產科工作的機會少之又少,甚至不可能,認為即使學好了也無用武之地,還不如多看看其他書籍或千別的事情,他們將精力多放在內科、外科的學習上,對西醫婦產科學不屑一顧,持這種態度者佔絕大多數;

(2)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產科患者拒絕男醫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的情況屢見不鮮,故男生在婦產科臨牀實踐階段易陷入尷尬境地;

(3)個人心理、社會因素以及性別差異使得男生對婦產科學有一種本能的心理牴觸,而且社會上對男醫生做婦產科檢查存在着偏見,認為男生從事婦產科工作就“不正經”,男生在正常教學中看錄像片也覺得難為情等;

(4)雖然有少部分學生畢業後會自行創業,但也不會從事婦產科學方面的工作。

3、完善規章制度,保障臨牀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臨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規章制度是確保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我教研室規範教學查房制度、教學病例收治制度,學生實習轉科等制度,嚴格實習生的管理與監督。此外,我教研室還定期開展專業、課程、臨牀學院教學工作評估,同時聽取專家組和學生的意見,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瞭解他們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合理採納和改革教學方法。除此,我們還設立了嚴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包括出科理論和技能的考核,並對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及時總結,不斷完善教研室主任、教師和學生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

4、開展教學改革,實現教學做一體

對於醫學臨牀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的不同內容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直觀的瞭解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臨牀指導下也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採用一定的壓縮性指導,在講解每個教學內容時候都有一定的多樣化,把臨牀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以臨牀典型病例為主線,使病例與整體課程的基本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和學生學習都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醫學知識,教師最好留有一定的醫學作業,例如在結束一節醫學臨牀教學以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心得,自己擬定一些學習報告來鞏固知識。

綜上所述,在醫學教學過程中。臨牀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醫學技術,婦產科是所有醫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生們只有在合理的教學模式下才能更好的學會知識。為了培養更多的婦產科人才教師們在臨牀帶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實習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