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遺傳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遺傳學論文(精品多篇)

遺傳學論文 篇一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教學;學生;信息素養;培養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已進入一個高度知識化、信息化的時代[1]。終身學習是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適應時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素養是實現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內外的許多專家指出,“課程整合”是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培養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強調把信息素養的培養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去。

1信息素養的內涵

“信息素養”一詞,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ILA)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養的內涵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和完善。當前信息素養的具體涵義是指,人們對信息這一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有能力從書本、報紙、電視、廣播、社會調查、國際互聯網等各種不同的信息資源庫獲取、儲存、評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信息素養是人整體素質的一部分,是適應未來信息社會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2信息素養的培養

信息素養是學生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是學生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備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不斷提高他們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結合醫學遺傳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自身實際,談談在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2.1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就是作為信息社會中的人所必須具備的觀念和意識。在教學中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信息資源的概念,積極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利用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在上新課前,讓學生認真預習教材內容,要求他們通過互聯網、書本、報紙等查閲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料,教師在上課時進行抽查,對積極查閲信息資料、獲取信息知識的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同時讓學生懂得絕大多數科學發明來源於科學家的靈感和對周圍事物的細緻觀察,激勵學生堅信只要自己在生活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也能取得成功。例如,“青黴素的發現”,是弗萊明、弗羅利和錢恩等科學家研究、探索科學的過程,他們通過大量實驗終於發現青黴素的抗菌作用,打開了用微生物製造藥物的“抗生素時代”的大門[2,3]。通過以上類似的例子,逐步使學生認識到獲取信息資源,積極主動利用信息資源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2.2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教師應鼓勵、支持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以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從互聯網上不但可以獲取大量的、最新的、有價值的知識和各種學習信息,而且其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和情境性的特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作為認知主體的作用。教學中有些內容可指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查找,如細胞分裂、基因表達等內容較抽象,難教難學,學生通過查找這些內容的虛擬實驗,使之化靜為動,化難為易,使抽象枯燥的內容在動畫環境下變得生動有趣,這不但易於學生理解掌握,而且能激發他們獲取信息的興趣,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

現實生活素材豐富多彩,而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情比較感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收集素材不僅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也可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捕捉信息的能力。例如,講完“遺傳病種類”後,為加強學生對遺傳病的感性認識,帶領學生參觀兒童福利院,進行遺傳病和出生缺陷調查,寫出調查報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愛兒童,並進行普及遺傳學知識的宣傳,倡導用科學方法提高中華民族的人口素質。

2.3培養學生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是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組織和處理的能力。學生在信息來源中通過閲讀、觀察、聆聽、瀏覽、觸摸等方式來感受信息,從中篩選出有利用價值的信息。有些學生在查到資料後,不知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無用,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根據信息任務和信息來源判斷現有信息資源是否有用,然後有條理地整理出來並加以利用。例如,在學生獲取了大量有關遺傳病的材料後,引導他們進行分析、歸類、綜合,從中總結出影響遺傳病的主要因素。

2.4培養學生信息表達能力信息表達能力是指把整理出的信息進行展示和表達的能力。這個環節是檢驗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關鍵環節。可通過師生互動、問題討論、佈置作業、目標檢測和寫調查報告等方法讓學生把各自整理出的信息資料表達出來,達到利用信息、解決信息問題的目的。例如,在進行了遺傳病和出生缺陷調查後,要求學生寫出調查報告,並通過諮詢和診斷方式,對某些疾病提出預防和治療措施,促進優生工作的深入開展。

2.5培養學生信息交流能力信息交流在傳播學上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符號傳遞信息、觀念、態度、感情等現象。在教學中體現為鼓勵學生更多的夥伴關係、合作學習與共同研究,而不是單純的競爭關係、孤立學習與自我思考。信息交流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把個人主義與他人、社會對立起來的教育觀,轉變為融合式的教育觀。例如,在進行中學生高度近視社會調查時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小組6~8人,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獲取、加工、整理、表達信息過程中相互合作交流,然後以報告的形式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分析遺傳病與環境因素的關係,與學生一起探討高度近視這一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使學生加深對遺傳病的理解和對遺傳病危害的認識,使學生受到人口素質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這樣既可以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擴大信息來源,提高解決信息問題的能力和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及信息傳遞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大膽接觸社會,發揮其主體作用,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參考文獻】

1孟振庭。走近高科技。西安:旅遊出版社,2000,8.

遺傳學論文 篇二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院校;保護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雲南紅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成為僅次於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遺”大國,目前共有45項遺產成功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的“非遺”之路開始於“申遺”,近些年碩果累累,獲得了國際性的廣泛認可。但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步時間比較晚,大眾對“非遺”這一概念還不熟知,這對我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極其不利。提升大眾對“非遺”的認同度,走由學校影響社會的發展路徑,藝術院校因其專業設置的獨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羣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説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它在成為“知識”之前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飲食文化、民間工藝、節慶習俗等,特別是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歷史上先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先民們在生活中創造的先進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着重要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比物質遺產更加重要,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於人們所處的時空、周邊環境和人類活動之中,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的文化命脈。它包含着人類的情感,藴藏着人類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種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以及各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可是大眾對“非遺”的不瞭解,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重重阻礙。我國的“非遺”之路要穩步前進,必須讓“非遺”概念深入人心。相較於國家層面的世界“申遺”,民間的“非遺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務院從2006年起設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可看到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日益增強。總理也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智慧的象徵,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二、瞭解“非遺”是實現“非遺”保護的有效路徑

今天,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境界與能力,已成為國際社會對國民素養的評價標準之一,民眾在生產、生活中不斷加強對文化遺產價值和意義的瞭解,增強自覺保護意識,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民眾來關注、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至關重要。今天文化與社會的公共性日益加強,文化遺產不應只是少數專業工作者呵護的對象,不應“鎖在深閨人未識”,而應當融入文化和社會,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它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作為傳承文化途徑之一的學校教育,在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上肩負着重要的作用。以學校為中心,進而影響社會,這是提升公眾對 “非遺”認同度的一條有效路徑,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層面對“非遺”保護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頒佈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決定:“由文化部牽頭,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時,廣泛吸納有關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規定:“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傳統的家族式等非遺傳承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將非遺傳承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是必然選擇。藝術院校因專業設置的需求而與非遺文化不謀而合,在普及“非遺”知識方面承擔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首次提出了非遺的教育問題。這一時期非遺主要為學界所關注,並開始逐步推進非遺的學科化探索。2004 年,中國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正式進入該組織非遺保護工作體系,意味着非遺開始走出學界,為官方所認同,從此掀起了非遺研究的熱潮。”關於教育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問題,學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觀,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當代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理論研究,而實踐教學方面的參考內容則知之甚少。

三、提升藝術院校學生非遺保護意識的方法

“在當前中國社會正經歷着重要的經濟轉型,民族民間文化傳統面臨急劇流變和消失的時期,高校作為專門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應當繼承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傳承和保護方面,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運用,將切實影響到非遺保護能否行之有效地繼續推行。要提升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同度,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參與。因為文化認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應當是一種存在於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鳴,只有在具體的人際交流和情感親和的心理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祕書處負責人塞西爾杜維勒女士曾指出:“《公約》所提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活遺產:它必須不斷地被相關社區、羣體或個人創造、延續、再創造並保存保護,否則就説不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遺產,源於過去,並在當今和未來予以繼承”。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離不開其在民族或地區的民眾中代代相傳。要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感知度,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融入非遺文化之中,唯有親見親歷親感受,才能讓學生切實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

“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要倡導面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教育傳承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不僅是一種被長期忽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態文化存在的認識過程。”

(一)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普及非遺基礎知識

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更講求實踐運用,如設計藝術系、音樂舞蹈系及廣播影視系等更加註重學生在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的實際技能。這些專業的知識內容恰好與非遺知識不謀而合。從非遺中汲取相應的知識,將為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帶來極大益處。如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中國民樂中獲取營養;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各少數民族舞蹈中獲益良多;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也可從傳統的水墨畫、刺繡、織錦等作品中獲取靈感。藝術院校可以從專業課程的設置入手,開設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戲劇等非遺基礎課程,為學生了解非遺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為提升學生對非遺知識的認同度,授課老師需有良好的專業背景知識,可以邀請有代表性的非遺傳承人為學生授課,組建由高校教師和傳承人構成的非遺教學團隊,結合專業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適合藝術院校使用的非遺教材,建立非遺課程體系共建機制,開發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課程,構建完善的非遺教學體系。

(二)充分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台,形成獨特的校園非遺文化

藝術學院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因素,充分調動學院各系部、學生社團以及學院網站、廣播電台、電視台、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平台,對非遺知識做有針對性的專題宣傳。學院網站可開闢非遺專欄,及時更新與非遺相關的國內外最新動態,便於師生及時瞭解最新的非遺訊息;廣播電台可充分發揮其校園覆蓋面廣的特徵,定時播報非遺領域的相關知識;學生社團活動也可與非遺因素相融;學院各系可針對一些代表性的傳統佳節,打造校園節日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過程中真切體會非遺魅力。

(三)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非遺感知力

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學校資源,挖掘非遺因素,推進可供學生實踐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課堂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搭建校內學生實習實踐平台,將非遺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合,為非遺保護與傳承探索可行性發展道路。如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組建了“陶藝工作室”和“中國繡工作室”。“陶藝工作室”主要開設陶藝傳習課,通過陶藝製作傳承人向設計藝術系學生傳授陶藝製作工藝,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台,學生在掌握傳統技藝的過程中,融合現代化理念,設計出新產品,讓古老的陶藝綻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繡工作室”則通過收集整理國家、省、市各類有代表性的非遺刺繡織錦,為學院師生了解我國民間工藝提供平台,並聘請各類代表性的刺繡織錦傳承人為學生講學授藝,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知繡花針的魅力,為培養出刺繡織錦類的設計型應用人才做準備。

(四)立足本土非遺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遺平台

藝術院校可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文化事業單位及非遺保護中心的溝通交流,整合各種非遺資源,建立合作項目,將學院教育培養目標與地方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開展地方性的“非遺活動進校園”,讓藝術院校為地方文化服務,為地方非遺文化保護做貢獻,也帶動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以地方文化為中心,逐漸輻射周邊省區文化,讓學院師生深入各省市非遺文化集中地,進行詳盡的田野考察,並搭建相關合作平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踐平台。

四、結語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但大眾對非遺的認識度還急需提高。藝術院校承擔着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任,完善非遺課程體系建設,普及非遺基礎知識;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切感受非遺魅力;提升學生的非遺感知力,同時讓學生將專業知識與非遺知識相融合,為非遺傳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學校為中心的非遺教育將間接影響社會對非遺的認同度。提升藝術院校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不僅利於非遺的保護,更能為非遺傳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鄒啟山。如何認識“非物質遺產”[N].人民日報,2004-05-25(16).

[2]周興茂,周丹。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幾個基本問題――以土家族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1):60-65.

[3]錢益匯,黃。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現狀與培養機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5): 132-137.

遺傳學論文 篇三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研究;傳承研究;生態研究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009-02

一、戲曲是“非遺”保護的重點對象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遭到了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地區的政府組織以及社會成員都越來越重視保護本民族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提出和保護措施的實施,都體現出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性。中國文化遺產資源極為豐富,中國也積極參與到“非遺”的保護中,國務院先後公佈了四批“非遺”名錄,涵蓋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傳統戲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千餘項。

戲曲是“非遺”名錄中的重要一類,是“非遺”保護的重要對象。對於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正式提出、確定之前,對於戲曲類“非遺”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不少成果。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十分重視對民間藝術、傳統藝術的挖掘和整理,當時雖未有明確的“非遺”概念,但實際上做了大量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正式確定之後,從國際到國內,都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上了日程,姆律、政策、資金等多方面對其進行保護。崑曲、粵劇、藏戲、京劇入選聯合國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務院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涉及到數百種地方戲曲。

隨着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關注和重視,也促進了戲曲研究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在方法上,更多地運用人類學、民俗學所普遍採用的田野調查法。該方法的運用,打開了戲曲研究的視野,取得了一大批學術成果。其二,在對象上,更多地關注民族、民間的戲曲活動、戲曲劇種。其三,在理論上,更加重視民間戲曲、小劇種的文化意義,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的角度來研究和審視戲曲。

二、“非遺”概念提出之前戲曲的保護研究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對傳統藝術、民間藝術(包括戲曲藝術)進行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1951年4月,中國戲曲研究院(今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其堅持開展田野調查,對戲曲等傳統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大量的挖掘和保護工作,取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為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戲曲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學術基礎。如劉念茲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福建、浙江等地做了深入考察,閲讀和整理了大量的福建莆仙戲、梨園戲的劇本。在此基礎上,於1962年完成了《南戲新證》的初稿,其後又五次赴福建、廣東、江西、浙江等地進行考察研究,對初稿進行了修訂,並於1986年正式出版。通過實證考察,劉念茲在福建的莆仙戲、梨園戲中發現了大量的宋元南戲的遺存。《南戲新證》雖為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但是卻為東南沿海一帶的傳統劇種,如莆仙戲、梨園戲、潮劇等劇種的研究開啟了一扇“窗户”。1960年,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成立,對莆仙戲、梨園戲做了深入全面的考察,發現和整理民間寫本、抄本等重要劇本五千多冊,搶救了一批珍貴的文獻。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各省市都成立了“戲曲改進委員會”,對傳統劇目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並以叢書的形式,陸續整理和出版了大量的劇本。例如在京劇劇本整理方面,《京劇叢刊》共出版50輯,收錄當時比較流行的京劇劇本160餘部。1957年開始出版的京劇傳統劇本集《京劇彙編》,共109輯,收錄了近五百部京劇劇本,其中很多都是當時藝人、票友和藏家的私藏本,極為重要。《京劇彙編》和《京劇叢刊》是繼“戲考”之後,對京劇劇目進行的極為重要的整理和挖掘。此外,各地方戲曲劇種的劇本也陸續整理出版,如1959年《湖北地方戲曲叢刊》開始出版,該叢書收錄了流行於湖北境內的漢劇、楚劇、南劇、東路花鼓等多個劇種的劇本數百部,而且所收錄的劇本主要是原本,在內容上未做大的改動,非常珍貴。

進入新時期,對傳統戲曲的挖掘保護工作一直在持續。特別是《中國戲曲志》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的編纂,對各省市劇種做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在《中國戲曲志》的編寫過程中,通過口述等方式,收集到了大量的劇種研究資料。例如《楚劇志資料彙編》①,就是在《中國戲曲志・湖北卷》的編寫過程中,編寫小組通過走訪大量的楚劇藝人、民間藝人,編輯而成的一本楚劇史料,這對地方戲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提出之前,對於戲曲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工作,集中於劇本、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上,並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三、“非遺”概念的提出為戲曲研究提供了寬闊的理論視野

1997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傑作宣言》提出“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的概念,後將這一概念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此,“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正式確定。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進行了闡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羣眾或某些個人視為其文化財富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活動、講述藝術、表演藝術、生產生活經驗、各種手工機能以及在講述、表演、實施這些技藝與技能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工具、實物、製成品以及相關場所。”2001年,我國的崑曲藝術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發了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和重視。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了統一的、具體的、明確的階段。

首先,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的重要準則和目的之一。同樣,戲曲藝術品種的多樣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地方小劇種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此外,除了漢族豐富多彩的戲曲劇種外,戲曲學者們也意識到研究和保護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重要性。

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研究,一直是戲曲研究的薄弱環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的推動下,這部分研究工作也在逐漸進行。劉文峯在《論戲曲的多樣性》一文中談到:“戲曲的多樣性是由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這一歷史背景決定的,中國戲曲除了漢族的戲曲劇種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如藏族的藏劇,壯族的壯劇,侗族的侗劇,苗族的苗劇,傣族的傣劇,彝族的彝劇,蒙古族的蒙古劇,維吾爾族的維吾爾劇,朝鮮族的唱劇,等等。這些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同時他們又與漢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有着久遠和密切的交流,受內地戲曲文化的影響,這些民族相繼創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戲曲文化,為多民族多品種的中華戲曲文化做出了貢獻。”②

由王文章任主編,劉文峯、李悦任副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史》,對藏戲、壯劇、白劇、傣劇、彝劇、侗戲等多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歷史進行了梳理,“任何一種民族戲曲,絕不會孤立、封閉地自我發展,它總要與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戲曲藝術產生交流,從中吸收、借鑑術精華以豐富、充實自己,這是各地、各民族戲曲發展的規律性現象”③,認為戲曲是中華各族人民的共同創造,針對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現狀,提出了“繼承與借鑑”“民族化”“多元發展走向”的保護與發展方針。

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確立之後,給戲曲研究提供了更寬闊的理論視野、更多的理論話語,深化了戲曲理論研究。戲曲的基本特徵與多樣性的辯證關係、戲曲傳承的問題、戲曲的文化生態問題等都得到了關注。宋俊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戲曲研究的新路向》中指出,“認識戲曲在傳承、形態、價值和生態諸方面的非物質特徵,將為今後的戲曲研究開闢新的路向。”④

將戲曲這一重要的“非遺”項目作為個案進行研究,也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具體化,使其更具有針對性,為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依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證傳承,如何應對當前非遺傳承中的問題,如何解決好傳承問題,也是近年來的熱點問題。比如陳默耘的《崑曲曲社研究――以傳承為中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個案》(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以崑曲的傳承為例,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張朗的《安慶市黃梅戲的傳承與保護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門研究黃梅戲的傳承與保護的問題。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學界越來越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生存空間、文化空間的關係,針對文化空間的研究也是熱點,如田東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空間保護研究――以環縣道情皮影為例》(山東大學碩士論文)等。此外,還有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戲曲劇種展開調查研究的,如李虎的《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洪山戲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為戲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戲曲研究不僅僅侷限於作家作品研究和文本文獻研究,戲曲的傳承問題、活態問題、文化生態、文化空間問題,都成為了戲曲研究的重點。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多、項目多,不同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徵,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只有對其中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門別類的個案研究,才能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總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必然會持續下去,與之相伴的戲曲研究,前景亦是十分廣闊。

註釋:

①武漢市楚劇團藝術研究室編。楚劇志資料彙編[M].藏武漢圖書館。

②劉文峯。論戲曲的多樣性[J].藝術學界,2009(1).

③王文章。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9.

④宋俊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戲曲研究的新路向[J].文藝研究,2007(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