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地理與生活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地理與生活論文通用多篇

地理的論文 篇一

摘要:

我們已走進了信息時代,無論生活、工作和學習都已無法離開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教學也是如此。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相結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快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解決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所面臨的難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信息技術;教學

一、研究背景

當今社會,以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並且影響、改變着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如今,國家急切需要全能型人才。為了完成新時期教學的任務,為了迎接信息新時代的挑戰,更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應該結合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更改傳統的教學模式,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新課改之後,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此時更加要求教師做出相應轉變,一改陳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新時代的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去,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隨着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多媒體教學的有利條件。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些教師擁有多媒體教學的條件卻不懂得利用,他們不重視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因此,如何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當今的高中地理教學相結合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結合的意義

正確運用信息技術,有利於當今高中地理的教學。在地理課堂上,教師熟練並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與不同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以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總體看來,共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興趣是由於機體的需要而產生的穩定內動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寓教於樂,使得教學內容活潑生動、妙趣橫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於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高一學習“俄羅斯”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放映不同旅遊照片、短視頻,如海參崴不凍港、喀斯特巖溶地貌等多種地域風情,激發學生對俄羅斯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二)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通過教師的語言表達、圖畫展示等方式讓學生自主想象不同的景象、地球的自轉和時區變化等抽象的過程。但是,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直觀地展示這些抽象的過程,並簡單地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學習提供大量的資源,進而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時區問題是高一地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語言表述,教師往往無法清楚、透徹地描述出天體運動等自然現象和時間因時區不同而更換的抽象現實。但通過先進信息技術的幫助,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到相關的視頻供學生觀看,使學生深刻體會天體運動和時區的轉換,有助於學生理解不同時區的差異性,進而解答時區變換的地理難題。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高中地理提供了很多網絡資源,既包括認識理解型的教學內容,又包括練習型的習題等。很多時候,學生可以自己在網上進行搜索學習,尋找自己想要的資料、圖片、視頻等資源,為自己學習提供幫助。學生還可通過這一探索過程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結合方法

(一)創設地理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創設出更好地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興趣盎然的狀態學習,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從而使學習效率得到相應的提高。例如,在講解自然地理中火山地震一課時,教師可通過放映三維動畫等方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自然力量的巨大破壞力。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如下思考:火山、地震帶的位置有哪些?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是什麼?人類能否利用火山?再如,講解“山地的垂直地帶性”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泰山、長白山等山地的資料引入到教學當中,展現出一座山峯的不同高度所展現出的不同景象,既能通過旅遊美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又能讓學生深切體會到山地垂直地帶性的內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解決傳統教學面臨的難題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涵蓋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多個領域信息的綜合利用和某些地理事物的演化過程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難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只能通過描述、畫圖、模型等方式進行講解,並不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但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的充分結合,可化抽象為具體,輕鬆彌補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感官方面的不足,突破難點,輕鬆完成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一課時,傳統教學需要畫出俯視圖、正視圖、切面圖等多個圖形供學生理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教學效果不顯著。而當今,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演示,讓學生理解背斜、向斜是由於地殼運動使水平地層彎曲變形生成的,並看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緩慢鏡頭,理清地理事物演變的過程。

(三)實現初高中相關內容的銜接

藉助信息技術進行地理教學,可以形象生動地演示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既能對新知識點加以鋪墊,又能對舊知識點加以總結,加深學生對新舊知識點的理解,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

(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由於地理的涉及範圍廣、內容複雜,很多時候需要學生主動挖掘。對此,學生可以網絡為基礎,通過收集、查閲相關資料,建立課題模型,發表研究成果等方式達到網絡信息共享,相互交流,探討研究,探查地理現象的本質。例如,在學習新能源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後,讓學生搜索相關資料,瞭解不可再生資源,並進行相互討論,深入探究不可再生資源的特性。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對能源問題的理解,使學生更加珍惜資源、愛護環境。

(五)培養學生對信息的加工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蒐集、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和思索身邊的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綜上所述,在嶄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應該具有全新的教學方式,把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探索出全新的教學模式,解決傳統高中地理教學中所面臨的難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地理與生活論文 篇二

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同時,現代社會中的許多熱點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政治、戰爭等,都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平時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善於發現身邊的地理問題,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其形成發展的原因,也就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而實現地理知識的實際價值。

《地理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提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對他們的生活有用,認識到這些知識對自己有用,他們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利用他們所熟悉的環境開展地理活動,既幫助他們瞭解家鄉,也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現在,我就地理課堂上的一些教學例子,以供分享。

1 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人們的許多生活習慣與地理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我縣地處温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温的年較差相對較大,蔬菜一年一發,冬季主要以存菜、乾菜為主,喜歡吃燒餅和羊湯。但現在,隨着科技的發展,本地區則開發以大棚菜為主。尤其像地處縣城附近,是種植大棚菜的繁華地帶,不論什麼季節都可以供應新鮮的蔬菜,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

2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諺語、成語、詩歌等與地理有着密切的關係

天上積雨雲,地上雨淋淋――雲與降水的關係;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降水與冷鋒之間的相互關係;一陣春風一陣暖――春季降水與暖鋒之間的關係;春雨貴如油――我國春季降水少的特點。水滴穿石――流水的侵蝕作用;飛沙走石――沙漠地區的風力搬運作用;滄海桑田――地殼是不斷處於運動和變化之中。

比如,下雪了,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下雪不冷,化雪冷”。有了感受,自然就有了想知道為什麼的慾望,解釋成因也就水到渠成。雨天的雲是什麼樣的?出現什麼樣的雲天會下雨?出現什麼樣的雲又預示着大晴天?藉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一下此次的降水屬於那種類型,鋒面雨?地形雨?還是對流雨?可以對此進行與課本知識的對比和分析。

3 教師要根據日常生活實際和國際時政,靈活駕馭課堂教學,甚至可以調整課本教材內容和順序

比如:每年初秋是颱風多發季節,如2004年台風“海馬”在浙江登陸,而其登陸後的熱帶低氣壓北移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山東一帶相遇,造成這一帶降特大暴雨。此時,我們剛剛開學,還沒有學到颱風的有關知識,而學生則經歷了這一天氣變化,我就適時地把颱風、暴雨等相關知識前移,讓同學們提前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指導學生進行有益的地理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要深挖教材,幫助學生找到課本知識與生活間的聯繫。在講清知識點的同時,通過生活實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講季節的變化是由於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造成的。在課堂前十天,讓學生連續測量在同一時問太陽照射到教室影子的長度,用這個學生日常所看到的現象導課,引導學生分析其道理。講到太陽高度時,又引導學生舉例説明太陽高度在我們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利用價值,這樣就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可激發其興趣。再如,講“氣旋”時,聯繫學生在野外見到的旋風。旋風實際就是一種小規模的氣旋,由於中心氣壓低,四周氣流旋轉進入中心,然後輻合上升,所以地面上的樹葉、塵土等物質能被捲上天空,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的氣旋呈逆時針方向運動,是不是這樣呢?同學們再遇到旋風時可以觀察被捲起的物體旋轉的方向來證實。

5 當今全球生態環境日趨惡化,我們更要關注家鄉的生態

比如,在“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這一框題中,我讓學生指出縣城周邊的幾大污染源,並請他們提出治污的合理化建議。在介紹全球變暖時我穿插了另一個生活題材,就是怎樣減少室內二氧化碳的排放呢?由於不少學生家裏種有花木,對栽花養草帶來的環保效益,他們可以從切身的感受上暢所欲言,實際上知識的學習與教學情景關係密切,只有在有意義的情景中呈現的知識,才能激發學習者的認知需要,從而產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在教學時,首先要考慮有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情景創設,再與生活聯繫。利用現象鮮明的生活中實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觀察、思考,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有助於於學生知識的內化和建構。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識點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去。

總之,地理知識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價值,其中之一就是地理知識可以指導人們的生活。地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這些傳媒主動學習,多途徑擴充信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更好地學好地理。

地理與生活論文 篇三

“地理就像萬金油,東抹一下西抹一下皆可以,什麼科都可沾上邊。”經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此話很有道理。因為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到地理,只要做有心人,地理課程資源比比皆是,地理課程資源之豐富,可能是任何其它學科不能比的。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如何體現這一理念,我想就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我們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新課程中,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資源,讓地理教學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所見所聞入手,引導、啟發學生去思考,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加強了地理與學生生活的聯繫,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結合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設疑激趣,闡述地理知識。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現象,都與地理知識有關,如太陽的東昇西落、晝夜長短的變化等等,但學生卻有可能“熟視無睹”,因太過熟悉了,反而沒有更好地思考它們與地理的聯繫。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抓住這點“空白”,從平時日常生活入手,在相關的地理教學中適當插入,並進而用地理知識闡述,無疑會引起他們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從而對學習內容產生一種極大的興趣,對地理知識也會變得樂學、愛學,並將之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講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我會提問“為什麼我們每天都會經歷晝夜更替現象?雅典奧運會,有時要到半夜才收看比賽,為什麼?”“我們一年會經歷四個季節,什麼會有四季的變化呢?四個季節的晝夜長短一樣嗎?為什麼?我們哈爾濱人買房子為什麼願意買朝南向的房子呢?”帶着

這樣的問題我指導學生用手電和地球儀做地球自轉的演示實驗,再讓學生觀察日、地、月天體演示儀,從演示實驗中學生找到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地理現象的原因。再如:講地圖三要素中的方向時,我立足讓學生學會生活中該如何辨別方向,讓學生觀察每星期早上升旗時,太陽在哪一邊?然後再結合學生非常熟悉的國小時的一首兒歌“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此可判斷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各方位各在哪裏?”這些平時隨處可見的知識,激起了學生的熱情,課堂氣氛往往變得很熱烈,學生的上課情緒也高漲了起來,對相關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從學生生活中經歷體驗入手掌握地理知識

例如,我在講南北方的地理差異時,曾在學生中做過小調查,“你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喜歡吃什麼主食?”統計結果是多喜食麪食,接着我讓學生探究這種飲食習慣的原因。這樣的小調查源於生活實際,學生非常有興趣探究,然後結合北方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特點分析原因,這樣就找到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切入點,有效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再如,在講《俄羅斯》一節課時,在導入環節我展示了一組學生親眼所見、非常熟知的哈爾濱建築圖片:新華書店、中央商城、馬迭爾賓館、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索非亞教堂等圖片,讓學生猜名字,這些圖片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俄羅斯這節課之間的距離,知道了有“東方的莫斯科”美稱的家鄉哈爾濱與俄羅斯之間有着如此密切的聯繫,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點和興奮點,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情緒情感上的鋪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觀察,經常接觸的事物與相關地理知識結合,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識就在身邊,促使學生更加關心家鄉,熱愛家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愉快的生活化教學方式中獲取知識、能力及創新培養,它將成為教學改革方式中成功教育模式之一。

三、結合身邊環境,利用所學地理知識,開展環保教育

地理資源隨處可見,我在教學中注意利用學生的生活環境,結合地理知識,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同時也讓學生關注到了周邊的環境。例如,講“水資源”一節中,我讓學生結合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期間停水的感受來談談水資源的重要性及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學生用真情實感交流,增強説服力,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迫切性,從而認識到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然後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人人制定節水計劃及實施方案。再如:講到中東石油資源時,我聯繫世界熱點問題---油價上漲,讓學生分析油價上漲的原因,學生知道塑料袋是石油做的,自然會聯繫到哈爾濱的白色污染,浪費石油的現象,從而深刻理解2008年6月1日實施“限塑令”的必要性,並引導學生積極宣傳和自覺執行,爭做環保小衞士。這樣學生就更能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也培養了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喚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四、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有些學生厭學,是因為他們覺得書本上的知識學了沒用,理論與實踐差得太多,學了之後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對於剛剛發生過的“汶川大地震”,我及時讓學生根據所學過的板塊運動的知識來分析原因,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相關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既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又從運用已有地理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增強地理的應用意識,同時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培養了他們對知識“活學活用”的技能,能將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對地理的學習也將更有幹勁。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並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從生活中走進地理的思想,使學生不再感到地理枯燥無味。國中生的可塑性強,思維活躍,因此,老師要善於汲取生活中的養分,要有敏鋭的眼光善於把生活——地理——社會有機的結合起來,把生活中的知識提煉為地理知識,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從而激發其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論文參考 篇四

泛在學習(U一elarning)是一種狹義的學習方式。泛在學習環境的實現需要解決硬技術問題、軟技術問題和教學法問題等,其中教學法問題(與教學模式、方法、策略等相關的問題)的解決是難點。尤其是如何將泛在學習很好地整合到傳統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的模式,提高教學的效果,成為現今的一大難題。

一、泛在學習環境概述

從學習過程上講,泛在學習環境包括泛在的學習資源、泛在的學習服務和泛在的支撐技術三個部分;從學習機制上講,泛在學習環境則是指在泛在學習理論的指導下,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支撐,並能體現泛在學習特徵的新型學習環境。

1.泛在學習的理論內涵

狹義上,泛在學習指以泛在計算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學習,是一種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獲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提供給學生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使用手邊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進行學習活動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ee)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理念,泛在學習是涵蓋了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學習資源、學習環境的構建和具體的應用策略等多層面的理想化的學習觀念,表現出了個體性、交互性、社會性、情境性和去中心化等思想脈絡。

2.泛在計算技術對泛在學習的強大支撐

泛在計算技術涉及無線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超微型計算機集成技術、軟件工程技術、網絡技術和雲技術等,它將高速互聯網、高性能計算機、大型數據庫、傳感器和遠程設備等融為一體。所有物品和設備,只要對它們有管理的需要都可將其連到網上,構成一個無處不在的泛在網,基於這個網絡系統和數字化資源,學習者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學習。

二、泛在學習環境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要求

泛在學習的理念要求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構建媒體硬件環境、學習資源環境和學習互動環境等三種環境。

1.構建謀體硬件環境

為了有效地支撐泛在學習,需要構建一個能使學習者隨時隨地使用任何終端進行學習的媒體硬件環境,為學習者提供各種技術支持。這些技術手段主要包括泛在學習網絡和泛在學習終端設備。泛在學習網絡包括衞星網、數字電視網、互聯網和移動網絡在內的各種網絡的融合,用户在終端通過這些網絡進行學習,涉及的技術主要有WAP技術、3G技術和GIS技術等。在泛在學習環境中可能會用到的學習終端包括移動設備和嵌人式設備、台式機等阱。

在泛在學習環境中,學習終端裝置不是以機器為中心的,而是以人為中心的。因此,要注意克服技術及設備本身的侷限對學習目標和任務帶來的干擾。

2.構建學習資源環境

泛在學習資源不僅是指狹義的學校教育資源,還包括整個互聯網絡擁有的信息資源,或者把整個社會和自然界都視為學習資源,將“物理環境與信息環境的學習資源”和有益於人們獲取知識的元素都納人了學習場域。在泛在學習時代,學習資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文本、圖像、錄像、音頻和視頻外,還包括三維錄像、移動3D資源和E一boko等。另外,教師、同行專家、同伴和智能學習夥伴(如智能學習代理Agellt和智能專家系統ITS)也應被視為重要的學習資源。泛在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資源應具有動態生成和不斷的進化發展的特徵,應變靜態封閉的資源結構為動態開放的資源結構,使用户可以協同編輯資源內容,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信息也可以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的持續性鏈接,即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智能資源空間中提取所需要的學習資源,保證學習過程鏈的延續。為了滿足地理教學的特定需求,既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Gls、虛擬Gls、wbeGIs和3DGIs等,又要藉助網絡技術和泛在計算技術,加強對中學地理網絡教學資源庫、中學地理信息系統(GIS)教學平台和地理教學網站等學習資源環境的建設。

3.構建學習互動環境

泛在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泛在的學習共同體是由學習者、教育者、學科專家和學習夥伴等共同組成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提高泛在學習的質量。應該説,共同的學習願景、知識的透明度、交互合作的程度、學習循環的次數和學習過程中聯繫的緊密程度等,都影響着共同體中的人際關係。地理是一門以地圖為載體、以地理實踐活動為手段的理科課程,十分強調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和體驗式學習。尤其是,地理新教材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地理教育理念,無論是在文字敍述、圖像設計,還是活動的安排上,都強調了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為合作學習的實施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間。

三、基於泛在學習環境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選擇

基於泛在學習環境探討中學地理教學的模式,對地理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限於篇幅,本文僅就以下四種主要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1.基於探究式問題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

探究問題需要基於多種資源,泛在學習環境為實施探究式教學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撐。所謂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參與一系列開放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並在活動中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其內容包括探究性提問、模擬實驗、探究性討論、科學考察和課題研究等。它強調的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而不是一般性的記憶、理解和掌握,更強調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問題的體驗,加深了對學習價值的認識。如“世界上哪一個大洲跨越的經度最大?”就屬於探究性提問,在教科書中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學生需要在理解經度的概念、瞭解南極洲的位置和地域分佈特點的基礎上,廣泛利用泛在教學資源,通過探究來自我解答。而“城市空間結構”則屬於探究性討論問題,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利用泛在計算及網絡技術平台中的數據庫、專題網站、網絡問答系統和專家諮詢台等多種泛在學習服務資源,實時查閲信息資料,通過分析綜合後得出具有創造性和可行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2.基於課外實踐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

地理課外實踐,是實現地理教育目標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建構主義理論倡導的情景化教學的。重要體現,也是一種基於生活化資源的地理教學模式。它可以幫助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和地理技能。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按活動範圍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大類。校內活動主要包括氣象觀測與天氣預報、地震觀測與預報、天文觀測、教具製作、地理課外閲讀、地理牆報、地理競賽、地理專題講座、地理報告會和地理遊戲等;校外活動主要包括野外觀測、鄉土地理調查(包括自然、經濟、人文、環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參觀與測量及地形圖繪製採集標本(包括巖礦、動植物、土壤等)等。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掌上電腦(PDA)為終端的移動地理信息系統,對遙感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數據採集技術進行了整合,可形象直觀地獲取與展現地理信息,並將其應用於地理課外實踐教學中,實時顯示與反映學生所處的泛在環境的特徵,因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空間認知與推理的能力。有研究者基於地理認知教育與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地理教學對地理位置與地圖識圖的需求,藉助GIS定位服務和Google MaPs API地圖服務功能,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通過GPRS、3G、wfii或寬帶網絡,訪問位於校園教育雲的學習資源,構建了泛在學習模式下地理學習的新方案。

3.面向知識建構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

地理學科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學科,其涵蓋了歷史、人文、數學、物理和經濟等領域,因而地理教學活動從某個角度講,是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合為一體的過程。在網絡等泛在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輕鬆獲取各種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學習資源,從而對知識建構產生了溢出效應。例如,“大氣環境保護”課程教學就融人了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學生藉助網絡能輕鬆實現跨學科知識的交融,有利於學生完善知識結構。

4.面向多元智能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

地理學科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寬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包括空間智能、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和節奏智能等。對於地理學科來説,解決地理問題本身就需要多元智能,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藉助於泛在技術更便於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

應將地理教學環境與泛在學習環境相融合,實現數字環境下地理教學模式的創新。另外,在中學地理教材編寫、課堂內外課程的全程設計和模塊教學設計中,都應當充分醖釀並思考各種模式的可用性與實施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中學地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現民,餘勝泉。生態學視角下的泛在學習環境設計[J].教育研究,(3):98一105.

[2]趙海蘭。支持泛在學習(U一Leorning)環境的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7)99一103.

[3]王錦。泛在學習內涵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04一106.

[4]龐春紅,麗廠曉寧。泛在學習的多維透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5):107一111.

[5]劉富過,劉美伶。關於泛在學習研究的思考[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下):5一7.

地理的論文 篇五

摘要:

本文首先簡述了前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自然原因,之後引出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由人類引發這一觀點,圍繞這個想法進行論證。據此例舉現今為避免即將到來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生物大滅絕 人類 責任

人類現在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研究前五次生物大滅絕上,卻很少有人想到將要到來的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所以我選擇了這個課題來研究。

自從人類出現,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以後,開始肆意對生物資源進行開發,注重其使用價值,卻忽略了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潛在價值,使地球自然形成的生物系統遭受了人為的干預和破壞。 科學家估計, 如果沒有人類的干擾,在過去的2億年中,平均大約每100年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平均每27年有一個高等植物滅絕。 在此背景下,人類的干擾,使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來,有記錄的高等動物和植物已滅絕724種。 而絕大多數物種在人類不知道以前就已經滅絕了。 經粗略測算,400年間, 生物生活的環境面積縮小了90%,物種減少了一半,其中由於熱帶雨林被砍伐對物種損失的影響更為突出。估計從1990-2020年由於砍伐熱帶森林引起的物種滅絕將使世界上的物種減少5%-15%, 即每天減少50-150種。在過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58種,大約每7年就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常化石記錄高7-70倍;在二十世紀的100年中,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23種,大約每4年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常化石記錄高13-135倍……以下是一組來自國家環保總局的最新數據 :中國被子植物有珍稀瀕危種1000種,極危種28種,已滅絕或可能滅絕7種;裸子植物瀕危和受威脅63種, 極危種14種,滅絕1種;脊椎動物受威脅433種,滅絕和可能滅絕10種……生物多樣性受到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威脅。

當生存問題擴展到全世界物種,我們人類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給下一代留下什麼?是豐富多彩世界,還是生物種類日益貧乏的地球?迅猛攀升的數字敲響了警鐘,不少人驚恐的在心中問道:不曾孤獨來世的人類,難道註定要孤獨的離去?答案也許可以從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長的話中找到——“地球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地球”。

眾所周知,恐龍曾是中生代的霸主,但最後還是滅絕了,在地球上不復存在,雖然原因眾説紛紜,但滅絕的事實是肯定的。各種各樣的例子都表明一個問題:最高等的動物一定會滅絕,而且比低等動物滅絕的早。最先出現的細菌一直到現在還存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人類現在正處於恐龍這個位置,是新生代的統治者,我們這個物種註定要滅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大家都知道,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至今已經歷過五次全球性生物大滅絕,已有99%的生物滅絕:最早的一次滅絕發生在5.8億年左右;最大的一次是2.5億年前,發生在西伯里亞的火山噴發,致使全球95%的生物滅絕;第四次是1.6億年前,發生在墨西哥的由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核爆炸,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地球50%的生物滅絕;第五次是距今0.6億年前,南極冰島火山噴發,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加大,使地球上的恐龍滅絕,比人大十幾倍的恐龍時代永遠消失!

人類只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地球的生物大滅絕,要麼來自於外來星球的撞擊,要麼來自於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往往是核反應的結果,第六次全球生物大劫難,也不排除人類引發的可能性!當大劫難到來時,最容易逃生的是海里的生物,和空中能飛的鳥類,人類能否成功避免生物大滅絕的厄運?等待着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人類對地球的維護也是重要因素!避免星球的撞擊,減輕火山爆發造成的危害,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目前有近700顆近地小行星被列入危險名單,為此人類應提前做好準備。隨着科技飛速發展,人類已完全有辦法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使人類免遭滅頂之災。一顆質量11噸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能量,相當於1萬顆百萬噸核武器爆炸。對此,世界各國早已開始研究應對方法。要有效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首先需要監控有可能飛近地球的小行星,精確預測近地小行星的飛行軌道。美國國會1998年通過決議,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實施名為“太空衞士”的計劃,力求定位地球周邊直徑不小於1千米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並確認哪些小行星可能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目前該計劃已經完成,地球周邊約有1000顆符合條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

各種研究資料表明:地球生命在演化過程中慘遭滅絕,自然因素是原因之一。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使恐龍消失,哺乳動物出現。每次生物大滅絕都造成超過一半的物種消失,經歷滅絕危機後的地球需要1000萬年才能恢復元氣。即將發生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是現代人類經歷的第一次滅絕,這次滅絕將由人類引發,具體表現為:植物生存環境被破壞、氣候發生巨大變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環境過度使用和被污染等因素,造成許多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

為儘量避免這種不利狀況,就意味着人們應保護環境,但保護環境並不代表着不開發資源,而是合理的利用現有資源。如何避免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被動點的措施是進行保護,同時我們應主動的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水平避免星球撞擊,減輕自然災害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危害。

人類應儘快認識到這種現狀,面對可能來臨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穩定性,減少污染物和有害物質的排放,避免人類受到自然危害的侵擾。

參考文獻:

1.國家環保總局的最新數據

2.《人類將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3.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研究員接受專訪語錄

地理與生活論文 篇六

隨着新課程改革,地理教學策略建立在“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基礎之上,教學中將理論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中的重難點,保證地理教學課堂的教學高效性.

一、實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學的重要性

《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地理的學習有助於生活.傳統的地理教學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忽視實際生活的融合,學生只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識,卻不清楚地理現象的實際表現形式.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同時缺乏學習和教學激情,學生掌握的地理知識並不能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喪失學習的本質意義.脱離實際的教學所教育出的學生,大多是缺乏創新精神的“書呆子”,難以實現學以致用.教育需要以面對社會為前提,以社會生活為標準,進行教育和教學課程改革.地理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改革的潮流所趨,有助於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更近,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會隨之增加.生活化的地理知識滲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通過實際的生活實踐活動,體現地理學習價值.另外,地理教學生活化有助於地理學科的社會地位提升.

二、加強地理教學的“生活化”的措施

首先,要強化“生活化”地理教學意識.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適應新的教學和學習理念,主動轉換學習思維,認識地理知識的學習要學以致用,實現“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有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還能促進學生思維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其次,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地理教學的課外拓展活動,主要是通過實踐,讓學生去觀察、感受並領悟大自然,通過一些野外的觀察活動、探索活動等,實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某些教學模型的設計活動中,不僅訓練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還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地理知識競賽,以此來實現學生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全面拓展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最後,優化教學方式,實現地理知識的教學效率提升.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進行優化,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地理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融合比較充分,教師要幫助學生去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所藴含的地理知識,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完善學生的地理知識結構,增強地理知識的理解,並提升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1.引進生活素材,培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意識,激發學習積極性

教育的根本是要回歸生活,真正實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識博大精深,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理解困難,需要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就要從生活中進行素材引進,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貫穿生活素材,使學生看得更清楚,理解更透徹.例如講解南北半球氣旋、反氣旋時,學生對“鋒面氣旋”這一理論並不瞭解,理解全球現象更加困難,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漩渦現象的旋轉方向,例如浴缸、馬桶等,回到課堂中,教師利用實驗驗證這些現象並加以解釋,讓學生理解地轉偏向力作用現象,逐步將學生引入南北半球的氣旋和反氣旋現象的氣流運動學習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實際生活經驗是理論知識的體現,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需要教師從實際生活中進行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講解有關世界的氣候時,對於天氣與氣候的區別並不是很清楚,氣候形成的原因也不瞭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關注天氣預報開始瞭解,結合當地的實際天氣狀態,逐漸引入教學內容.

2.生活化情景和問題創設,促進多向交流

教材內容的生活化,以情景展現,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的興趣點展開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果提升.通常地理教學中,生活化的情景創設主要是利用實際的社會事件實現課堂導入,保證情景的創設有貼近感,學生會自覺地將個人狀態與社會狀態進行聯繫,加強認識和了解.例如“常見天氣系統”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我國天氣相關的數據統計結合最近幾年的氣象狀態進行實際的分析,如干旱、沙塵暴、洪澇、颱風等.2014年,“威馬遜”颱風引發華南南部地區的狂風暴雨,海南台風侵襲,造成人員傷亡;河南遭遇了63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近萬畝玉米絕收;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旱情,高温少雨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案例進行教材內容的充實.

3.聯繫鄉土地理,培養學習探索能力

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教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鄉土地理是將學生身邊的地理教學案例加以利用.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教師要注意滲透教學,從學生所處城市或環境出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鍊學生的思維探索能力.保證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力.鄉土地理所涉及的地理知識主要體現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與環境的平衡保護、工農業生產災害和區域地質環境等方面,通過這些鄉土地理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生長環境,將地理知識學以致用,更全面地利用和保護自己腳下的那片土地.其中,地質災害形成和防範、板塊運動可以結合最近一些年的地震進行分析.如2008年的汶川發生的8.0級地震、2010年的玉樹的7.1級地震,2013年的四川雅市7.0級地震以及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處發生的6.6級地震等,通過這些事實案例,學生可以憑藉自己的感受去體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願意去了解地震形成和發生的根本原因.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總而言之,地理教學的生活化,有助於學生對抽象化的地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實現地理教學效率提升.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寓教於實際生活經驗,實現兩者的緊密聯繫,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加強學生對實際生活的認知,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因此,實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