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心理學與生活論文範本 心理學與我的生活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心理學與生活論文範本 心理學與我的生活論文通用多篇

心理學與生活的論文 篇一

摘 要:隨着現代社會的進步,健康心理學應運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不僅是當今時代對人們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甚至是影響人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影響

隨着各種壓力的漸增,人們發現人類疾病譜正由傳染病向慢性病方向發展,相應地醫學模式也由原來的純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現代社會模式轉變,同時,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一門新的學科――健康心理學應運而生。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健康心理學是一門綜合學科,主要為人們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務。隨着現代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健康的心理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地位必將會越來越重要。雖然心理學界對心理學今後發展趨勢有兩種看法:一種是樂觀的看法,認為心理學必將會受到千千萬萬人重視,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種是悲觀的看法,認為“心理學有一個長遠的過去,短暫的歷史和一個茫然的將來”,認為心理學即使再過10年也難以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現代人要提高生活質量,就必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可以説,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不僅是當今時代對人們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甚至是影響人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

曾經有一則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講的是一對男女朋友約會,結果男朋友遲到了。當女朋友問及男朋友遲到的原因時,男朋友回答説他找心理諮詢師諮詢去了。如果這件事情分別發生在中國和美國兩個不同國家,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如果在中國,女朋友可能會立即揮袖而去,認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國,女朋友聽説後則會喜出望外,因為男朋友能夠去看心理醫生既説明他非常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這雖然是一個杜撰的故事,但卻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心理學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在中國,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並不懂得運用心理學知識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對心理學抱着一種錯誤的偏見。中國人往往習慣於把“心理障礙”與“神經病”聯繫起來。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真實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剛成立時,由於考慮到該校的研究生樓較為安靜和隱蔽,較適合開展心理諮詢,於是把心理諮詢中心設在了研究生樓裏。不料研究生樓裏的研究生們紛紛向校領導反映意見,強烈要求把“心理諮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諮詢中心”的牌子掛在研究生樓前,別人還以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從這一故事我們不難看出,連知識層次較高的研究生們都如此看待心理學,更何況一般的老百姓呢?

當然,這只是20世紀90年代初國人對健康心理學的認識。近十年來,隨着心理學知識的不斷普及,人們對心理學的認同度也在不斷提高。對自身身體的認識也有了長足發展,認識到健康不僅是純生理的健康,它至少還應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應是生理、心理和現代社會適應的和諧統一。同時現代文明的高度發展必然會導致人們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導致高的心理髮病率;導致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失調;導致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失調,人的身心失調;導致所謂的“現代文明病”的出現。而要使這些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就必然要讓健康心理學知識參與進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

日趨劇烈的現代社會競爭,高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得人們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衝擊。筆者作為一名高校心理健www.康教育工作者,曾耳聞目睹不少大學生由於心理問題而影響了學業的正常完成。如大學生小A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後,由於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平時沒有用功學習,大一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他只好作弊,不料當場被老師發現並因此而受到學校的記過處分。如果他掌握一點健康心理知識,能夠及時調整心態,也許這次處分就不會對他造成不良後果。但遺憾的是,他選擇了自暴自棄,結果他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同時出現了幻聽、幻視等嚴重的心理障礙,無法繼續學習,只好自動退學。又如大學生小B是院學生會的一名學習部長,學習成績一般。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女大學生小C並一見鍾情,但表白時遭到了對方的拒絕。遭拒絕後不久,當他去檢查本院學生到課率時,一位老師竟當着他的面説:“這麼差的成績,居然還是學習部長!”遭拒絕後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視,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結果當天他就從宿舍樓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羣中,也有不少人由於事業的失敗、情場的失意、朋友的背信棄義、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輕則患上心理病症,重則走上輕生道路。所有這些表明,現代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不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調節自己的心理,則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響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種説法就是把沒有明顯的疾病症狀,但又感身體不適(如緊張、疲勞、胃痛、頭疼……)的身體狀態稱“亞健康狀態”。據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現代人生活壓力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數比例越來越大。所以説,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現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還是影響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高智商等於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這種智力學説卻無法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在校時是尖子生,進入現代社會後卻一事無成?為什麼我們對某些人一見面就有好感,對某些人一見面卻產生反感?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困難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淪、一反常態,而有些人卻能保持輕鬆愉快、一如既往?美國心理學者在研究中發現:人生成就的影響因素中,智力因素只佔20%,而80%則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他因素主要指個人的情緒調節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樂觀”、“人際交往能力”等這樣一些非智力範疇的個人心理因素已經在美國企業界倍受重視。而“情商”這一美國心理學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心理學家高曼認為“情商”主要由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驅策以及對他人情緒的識別、移情及適度的反應能力所組成。如美國“創造性領導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些高級主管人員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原因並不是因為技術上的無能,而是因為人際關係的缺陷。因此,美國哈佛大學心理髮展學家霍華加登納認為:“一個人最後在現代社會上佔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商因素。”可見,人們要獲得人生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就必須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懂得如何調節情緒,如何培養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曾經有人指出:心理學的發展一般要經過點綴品、調味品和必需品三個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健康心理學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成為人們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參考文獻: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壘,王,等譯。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王沛。現代社會認知心理學[M]。北京: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賈啟艾。人際溝通(第2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心理學與生活的論文 篇二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關涉人們“幸福”的研究。積極心理學力主心理學應該而且必須轉換為研究人類優點的新型科學。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行動,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實現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的統一。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概念框架;主觀幸福感;自我決定理論

一、積極心理學的出現

毫無疑問,積極心理學的源頭起自哲學。因為哲學的終極問題是追問人的意義,而絕大多數哲學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學的道理和通路太顯深奧,並不能使人人有“悟”。作為研究人的心理問題的心理學義不容辭地承擔了這個重任。許多傳統心理學,對人類積極經驗的理解都有貢獻。特別是人本心理學更是主要研究人類的積極精神。人本大師羅傑斯、馬斯洛等都問過相同的問題:“什麼是好生活?”“什麼時候是個體最好的時間?”等。1958年,嘉合妲寫了一本在當時頗具爭議的書《積極心理健康的當代概念》,開啟了對心理幸福感的研究。

十年後,卡羅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們發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們辨認出交互的6個點,其中大部分與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們的貢獻在於方法論上,他們提出了自我報告法使後來的研究者能科學地探究這個領域。隨後,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開發與培養人性的優點,促進人的健康成長等等,成為當代心理學知識新的增長點與興奮點,在這種思想與觀念影響下,積極心理學思潮終於在新世紀伊始爆發出來。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發表的《積極心理學導論》,既是對前期積極心理學發展的總結,同時又吹響了積極心理學進軍的號角。從此,揭開心理學從消極心理學模式向積極心理學模式轉折的歷史序幕,宣告一個新的時代――積極心理學時代的來臨。

二、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積極心理學體系中首當其衝的是Diener所引導的主觀幸福感領域的研究。主觀幸福感是試圖理解人們如何評價其生活狀況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其是人們根據內化了的社會標準對自己生活質量的肯定性的評估,並由此而產生的積極性情感佔優勢心理狀態。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生活滿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負性情感。另外一個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是自我決定理論。自我決定理論涉及人的三個基本需要,能力需要,關係需要,自主需要,這些需要滿足導致人們幸福感和社會發展,支持自主、能力與關係的社會能夠促進個人發展。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關係)的滿足會促進人的發展,因此被視為人本質的生活目標。積極心理學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認知方向研究。認知理論包括選擇模型、保護水平,目標理論、社會比較和應對方式理論,這些均涉及主觀的認知心理過程。有關的認知研究發現人們對常規和非常規的事件兩者的反應導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認知差異具有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這種研究途徑為實施積極的心理調控與干預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態勢

積極心理學與其説是一個完善的心理科學體系,倒不如説是一個有待開拓的處女地。要完善積極心理學思想,建構積極心理學體系,發展積極心理學技術,促進積極心理學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第一個研究方向是以主觀幸福感為核心的積極心理體驗。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體驗的快樂水平是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建構基礎。包括主觀幸福感,適宜的體驗,樂觀主義,快樂等等,正如Diener (2000)所言:雖然人們已經對幸福的產生與發展過程有了相當的瞭解,但幸福主題本身仍然存在眾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別在我國,幸福感研究剛剛起步,這方面更有待開拓;第二個方向是塑造積極的人格品質,這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積極心理學要培養和造就健康人格,個體的人格優勢會滲透着人的整個生活空間,產生長期的影響;第三個方向應該注意到人的體驗、人的積極品質與社會背景的聯繫性,必須把人的素質和行為納入整個社會生態系統考察。其次,發展積極心理學研究技術。

現代積極心理學則是以科學的實證研究為基礎的研究體系,它強調與崇尚人文精神與科學技術的統一。同時,它也強調對消極心理學的揚棄,而不是全盤否定。積極心理學與消極心理學有着很深的歷史聯繫,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有義務和責任繼承和發展消極心理學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類標準,標準化測量工具,嚴密的實驗設計技術,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預技術,並服務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同時,積極心理學在過去幾十年中,也積累與創造了眾多的研究工具與干預技術,為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盾。因此,必須重視人文精神與科學實證的統一,技術繼承與發展創新的統一,從而建構富有價值和效率的積極心理學體系,從而更有效地服務於人類與社會。第三,促進人類生存與發展。積極心理學的本質與目標就是尋求人類的人文關懷和終級關懷。在這裏,心理學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技術領域,而是一個富有激情同時又理性嚴謹的新型學科,所表達的是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注。

積極心理學崛起,不僅僅是尋求與發展心理學的理論,而且是更加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僅是個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廣泛的人類福祉,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發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積極心理學,其理念、其行動,勢將會對現代心理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使現代心理科學更加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應用,並卓有成效的開闢人類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陽光大道。

參考文獻

[1]Johoda 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 Yok :Basis Books.1958

[2]Diener ective Well - being〔J〕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Diener ective Well -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National Index〔J〕ican Psychologist,2000,55 :34- 43

心理學與生活的論文 篇三

通過學習心理學,我獲益匪淺。人們經常説:學習心理學的人通常自己也有病,但是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明白學習心理學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麼高深,甚至是恐怖。它接近人們的生活,關注人內心深處的東西,給人生活上的啟迪,讓人快樂的生活。

心理素質與能力、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創造力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心理素質與上述幾個概念也存在着差別。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大學生活是繽紛多彩的,你可以參加各類社團,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遊等,心情好時還能邀上幾個老同學一起出去聚一聚,就這樣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生活,喜歡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喜歡和室友們坐在一起閒聊,談理想談未來,訴説自己的偉大抱負;更喜歡感受自己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那種無比的充實,無比喜悦的心情。

當然大學生活中不僅僅只是輕鬆自在,也還有着其緊張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過,為英語過級或是其他證書忙碌的同學們,我自己就會有些着急,這可能也和心理學有關吧,總之自己會會為了一些這樣的是而着急,但是我感覺着急是必須的!不急需要着急,最主要的是着急之後能夠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能夠趕上或者超過自己的同學,也不枉成為大學生。在摸索中我漸漸明白,大學的學習貴在自覺,大學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計劃。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心理學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就不斷髮現自己也有少許的心理方面的問題。雖然都稱不上是心理疾病,但或多或少的頁有點問題,也許這是正常的吧,是人都會有的感覺,只要自己注重調整就行了。心理學真可能稱得上是有神奇色彩的的學科,學了心理學,感覺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每種感覺,甚至每個眼神都能運用於心理學,都藴含着無數的信息給外界。

我自己的問題如果按心理學的話應該是不少,我得生活好像有一部分實在焦慮中度過的,因為我會考慮很多事,也害怕很多事。擔心考試,擔心未來,擔心大學念着沒用···擔心好多東西。不過還好,我不算是有心理疾病性的,因為我會自己調節,這也是我在生活着又充滿歡樂。把自己變成一個外向的人,心裏的問題應該就迎刃而解了。

心理學與生活小論文 篇四

【文章摘要】當前,社會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在享受物質的同時卻也面臨着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健康的心理,實現人們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不僅提高人們的工作學習效率,還將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本篇論文簡單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現的背景,又主要從身心健康、人的潛能、人際關係以及事業發展等多個方面論述了心理健康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及作用。

【關鍵詞】心理學;心理健康;生活質量;影響及作用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滿足時代的需求,幫助人們更好的適應這個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健康心理學隨之而出現。健康的心理表現的是一種持續、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況,在這種健康心理的影響下,人們能夠更好的適應外界,並充分發揮自我潛力。但是長期發展以來,人們並沒有充分重視心理健康,對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較為片面。不過,近年來,健康心理越來越受關注。心理健康在保證人類健康的同時,對提高生活質量也起到顯著作用和重要意義。

1 心理健康出現的社會背景

近年來,心理學知識隨着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得到普及,大家對心理學的認同度也逐漸得到提高。人們對自身認識,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都得到長足發展。只有生理與心理都健康,並且與社會發展協調統一,這樣的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髮病率嚴重,人們生活中物質與精神嚴重失調,隨之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以滿足和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及作用

心理健康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及作用,我們主要從對人們的身心健康、人的潛能、人際關係以及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進行論述。

2.1 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健康心理學知識有助於人們保持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在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的心理上承受着來自學習、生活、工作各個方面的壓力。學生因為壓力無法正常學習和完成學業,而工作者則無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務,嚴重者甚至不能過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現代人如果不學會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對自己的心理及時調整,那麼很容易就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影響到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亞健康”在全球範圍及其嚴峻的形式下,對於保持人們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證的就是健康心理學知識。

2.2 對人的潛能的影響

勞動創造了人們生存與發展所需的一切物質,滿足生活所需。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越多的物質文化財務,那麼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經過現代心理學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響着個人的創造性,也決定着人的潛在能力的發揮。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心理潛在能力能充分發揮,其工作效率與學習成績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堅強、樂觀等優秀品質,能夠在困境與挫敗中成長,激發和挖掘出潛在的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變化,提高自身的物質生活水平。

2.3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健康的心理對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在社會生產、社會發展中,人際關係必不可少。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本質就是心理關係,其屬於人們之間心理距離的一個真實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體中深受歡迎的個性品質,與心理健康的標準保持一致。相反在集體中受到排斥的個性品質,也與心理健康標準相悖。由此可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響到人際關係。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與他人相處融洽和諧,其人際關係就好。同時,他本身的個性在這種和諧的人際關係中,也不斷完善和變得越來越成熟。總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質量和品質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標準為,正常的智力狀況、情緒穩定和積極樂觀、意志力堅強具有良好的剋制力,再就是協調和諧的人際關係及良好適度的反應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還表現為行為與年齡的相符。

2.4 對事業發展的影響

高智商並不等同於高成就,一個智力高學習好的人,並不一定能夠在進入社會後作出一番成績。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緊密的關係。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響,而其他80%則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則主要指的是心裏因素中的調節情緒的能力、自信心與意志力等。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説,自信心與積極樂觀的態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些個人因素都影響到了這個人在自我認識、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現。一個人能否正常開展工作,人際關係存在缺陷的影響要比技術能力的影響嚴重。因而事實證明,一個人的事業發展成功與否,與其掌握和運用健康心理學知識有着緊密的關係,只有通過健康的心理調節情緒,培養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效的保證事業的成功發展。

總之,一個人只有處於全面的健康狀態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保證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

擁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學知識,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生活,對事物一分為二,對好的方面強調的同時,也要坦然面對不好的一面,一個人在有積極心態的同時,也不否認消極因素,那麼在惡劣的情境局勢中也能夠尋求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徹底將與過去失敗有牽連的經驗,消除那些影響決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標,並持之以恆的去做去實現;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用於面對挫敗和困難;要多參加活動,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4 結論

本篇論文通過具體論述健康的心理對於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響,指出了心理健康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因此,要實現健康快樂的生活與工作,提高物質生活水平,保證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識極其有必要。

心理學與生活小論文 篇五

摘要:

中學生在校學習及生活中的牴觸心理普遍存在,這種心理的產生來自不同方面的影響,牴觸心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負面情緒之一,也是阻礙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

牴觸心理情緒干預

牴觸心理及其產生

牴觸簡單地説就是面對一件事情或者是一個人在心裏會產生厭形情緒或者是害怕去面對的心理。一個人之所以會產生牴觸心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把他面對的這個事物想象為對自己不利的。人們產生牴觸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心理及思想。

牴觸心理是一種心理障礙,心理學名詞,人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這種心理,只有受到強烈刺激或挫折打擊後才會出現,這是人類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體現,必須及時加以調整,不然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尤其對於國中階段學生,牴觸心理的產生,將對其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起到重要的負面心理推動作用。因為在現在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個體的認知和情感等心理因素阻礙了本身對現在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或執行意義的理解,從而不能自覺地把行動目標或道德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需要並付諸實際行動,從而行成了“牴觸心理”,或“對立情緒”,在心理學上稱為“意義障礙”。

通常導致牴觸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制。使自尊受損牴觸

2、不公正反感牴觸

3、個體的獨立性、批判性的發展牴觸。比如學生在校學習成績的縱向比較,以及學習環境中與他人的差距使之產生了不同的認知狀態其中也包括教師的態度等。

牴觸心理的消除

一個成年人在工作中因受到別人對領導思評的影響,自己心裏也認定領導一無是處,於是只要看到這個領導心理就不自在。一個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而再再面三地失敗,於是,今後再做類似的事情,這個人心裏就會產生很明顯的牴觸情緒,要麼對這類似的事情逃避,要麼對類似的事情恐懼……但不管是學生對老師的牴觸員工對領導的牴觸,還是一個人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説,都是不利的牴觸感不僅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會養成一個人逃避的習慣。因此,我們要想擺脱不利因素對自己成長的羈絆,就必須要消除自己的牴觸感。

教師引導學生

第一、是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第二、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第三、是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你悲傷時,朗誦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用“制怒”、“忍”、“冷靜”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第四、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外邊走一走,能起調節作用。心情不快時,到娛樂場做做遊戲,會消愁解悶。情緒憂慮時,最好的辦法是去看看滑稽電影。

第五、是安慰。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一樣。這不是自欺欺人,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第六、是轉移。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打打球、散散步、聽聽流行音樂,也有助於轉移不愉快情緒。

第七、是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裏,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説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內心鬱積的不良情緒,有益於保持身心健康,但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

第九、是走進大自然。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靈。登上高山,會頓感心胸開闊。放眼大海,會有超脱之感。走進森林,就會覺得一切都那麼清新。這種美好的感覺往往都是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教師做到

第一,轉移注意力是消除牴觸感的有效方法。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消除孩子的牴觸感。孩子如果在學校裏受了委屈後,家長應該給予及時的心理安慰,切忌小題大做,盲目地批評老師。鞝若如此,只能加重孩子的牴觸情緒

第二,與你牴觸的人多多交流。對別人產生牴觸心理,是一個人人際關係的大敵。產生牴觸心理的直接後果就是破壞個人的好心情,使人產生不愉快的體驗。面以誠摯的心與別人交流,並在交流的過程中多去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你或許會發現他根本就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槽糕。

第三,引導換位思考。在生活中,我們難免與別人發生矛盾,這些矛盾衝突如果不及時消除,就會導致牴觸心理進一步發展就會降低自己的做事效率,甚至激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改變這種不利處境的最果智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試着把自己置於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去感受,你就會慢慢發現對方的難處,井在這個過程中改善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減輕或避免自己對別人的牴觸情緒我都希別人對自已好事實上你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得先怎麼對待別人不要害怕,放開你的心胸,主動去溝通,真誠地去了解你身邊的人和事,你就會發現那些令你牴觸的東西其實也沒那麼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