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活與哲學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生活與哲學論文【多篇】

生活中的哲學論文 篇一

[摘要]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走過了精英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等階段,傳統的基於認識論和政治論的高等教育哲學指導下的實踐出現了種種問題,不能完全適應高等教育實踐的新要求,人們開始尋找高等教育哲學新的突破點。

馬克思關於人的生活的論述為我們尋找新的高等教育哲學指明瞭方向,生活哲學成為高等教育哲學的新視野。

[關鍵詞]高等教育哲學 生活哲學 生成性思維

隨着大學從社會發展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大學發展面臨着更多的複雜問題,大學已經徹底參與到社會的需要之中。

由於知識的急速更替及社會各業發展對知識之依賴與需要,大學已經成為“知識工業”之重地。

學術與市場已經結合,大學已經不知不覺地成為“服務站”。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差不多隻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中的`勞動力市場的附屬品;教學型大學蜕變成“研究型大學”,教師中的許多人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上而不是授課上;行政管理者更是時常離開校園去為他們大大擴張的事業追逐資金∞;學生的地位越來越被忽視,以至於有學者疾呼:“大學者,大學生之謂也。

”大學“只表現為一個熙熙攘攘的知識集市,而不再是一個相濡以沫的知識社羣,充斥在這裏的也只是知識攤位之間的尖厲叫賣聲,而不再是研究過程中無功利的共享快樂”。

教育實踐中矛盾錯綜複雜之時,就是檢驗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之日。

一、高等教育哲學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國外高等教育哲學研究的集大成者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作者從事高等教育工作50多年的經驗總結,也是作者對高等教育許多問題進行哲學思考的結晶,是國外高等教育哲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哲學的“許多方面都是以滿足各自所屬的歷史的不同時期的不同程度的需要來獲得各自的合法地位的”,中世紀大學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滿足當時社會的專業期望上;文藝復興後,大學把其合法性建立在對人文教育的抱負上;洪堡的大學理念使科學研究在大學中獲得了合法地位;“贈地大學”出現後,大學的合法地位在於其把人力物力致力於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服務之中。

為了尋找一種普遍性的解決辦法,布魯貝克從尋找各種問題的共同基點——專業知識(高深學問)出發,提出了20世紀大學確立其合法地位的主要途徑是認識論和政治論。

認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視高等教育追求知識出於“閒逸的好奇”,人們力求瞭解自身生存的世界,就像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樣;政治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認為人們探討深奧的知識不僅出入閒逸的好奇,而且還因為它對國家有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學院和大學,想理解複雜社會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了,更不用説解決問題了。

(二)國內高等教育哲學研究的發展

對於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我國學者提出了許多質疑。

張楚廷先生論證了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理論存在的三個漏洞。

第一,他把兩種高等教育哲學與兩種大學確立自己地位的途徑看作是統一的。

第二,“兩種主要的”亦可解釋為“主要的兩種”,他並未排斥其他高等教育哲學基礎,但卻不在主要之列。

第三,他把時間限定在“20世紀”,並未指明他的論斷在其他世紀裏也是對的。

張楚廷先生還指出,布魯貝克引用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杜威的言論證明他們持有政治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觀的論斷是不能成立的。

此外,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政治論和認識論都侷限於理性的觀念範圍之內,而沒有涉及通過感覺、心靈或精神去探討真理的非理性方法,把那些想通過強調感情高於理智來提高意識水平的人分離出去了。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理論注重高深知識的真理性和高等教育滿足社會需要的價值性,對教育本身的價值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伴隨着對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的質疑,國內學者依據各自的專業知識,以不同的研究範式,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對高等教育哲學的研究。

1 從教育與社會發展關係的視角來探討高等教育哲學

高等教育是通過滿足其所屬歷史時期的不同程度的需要來獲得合法地位的,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中尋找高等教育哲學的未來是學者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早在1998年,包國慶先生就發表了《高教哲學的信息論解讀》,研究了信息革命給高等教育帶來的影響,提出了發展認識論、知識價值論和系統科學方法論的觀點;楊移貽先生指出未來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應以知識論為其存在的哲學基礎;楊紅霞博士在其論文《高等教育哲學基礎的拓展——以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為例》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哲學資本論的觀點。

這些觀點都是從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的角度來尋求高等教育哲學的。

其實,這些理論都是政治論或認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在新的歷史時期的變種,並不是什麼新東西,是工具理性哲學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反映。

在這種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人們認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先天的恆定本質,不論事物如何發展,事物的本質都不會改變,如此,教育的任務就是教人認識規律、利用規律,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並最終是用這樣一種思維來關照人——人是客觀世界之外的渺小的旁觀者,是自然的僕役,它必須順從自然。

而順從的前提是認識自然,所以“人具有一個本質,即他必須去發現各種本質”。

而之所以要發現本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佔有慾和做自然的主人的慾望。

不可否認,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教育具有重大的影響,高等教育同樣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也同樣要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

但是,因此就把指導高等教育發展的高等教育哲學完整地置於社會歷史的潮流會考慮是不明智的,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生態問題、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都和這種哲學指導思想有很大關係。

教育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完全成為社會的附庸,不能用社會決定論的思想來發展教育,同樣也不能把社會決定論的思想視為高等教育哲學的思想。

2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高等教育哲學

隨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電子計算機、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與傳統道德格格不入的道德倫理問題。

學者想到從中國古代的教育智慧中汲取營養,彭湃在《境界論高等教育哲學的彰顯及其意義》中提出了“境界論”的高等教育哲學主張;張xx在《道德論:高等教育哲學發展的新階段》一文中提出用中國儒家經典《大學》一書中提到的“三綱領”來概括高等教育哲學,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論高等教育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精華,我們要好好地繼承和發揚,但是我們不能言必稱聖賢,古代的思想智慧是當時實踐的產物,我們不能不加鑑別地全盤吸收和挪用。

抽象的道德論和境界論哲學是“是從天上降到地上,即從外在於人的物質世界或絕對理念出發來考察人”,不能體現人的自主性,不能發揮人的創造性,讓人感到束縛和壓抑。

社會歷史是發展的,完全拿祖宗遺訓來指導我們的高等教育必定不能解決現實問題。

3 從教育中的人或人與教育的關係來探討高等教育哲學

人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學做人。

人是教育的目的和價值存在。

當我們説教育是有價值、有目的的時候,實際在點明教育是追隨人的價值選擇,圍繞人的目的來展開的。

於是,學者們開始向教育的主體——教育中的人來尋找高等教育哲學。

李福華在其論文《高等教育哲學基礎新探——兼評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基礎觀》中提到了教育人類學的觀點。

李先生根據教育人類學的觀點提出大學首先要為大學生而設,教育目的要指向學生,學校的目的要指向學生,這對提醒我們要重視高校中學生的地位起着振聾發聵的作用。

針對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中的政治論和認識論對人的忽視,張楚廷教授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提出了生命論的高等教育哲學;彭元從存在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生存”不是一個簡單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個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諦的反省或反思性概念,因為“生存”並非簡單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提出了生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主張。

還有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高等教育哲學進行了探討,如宋彩萍、王麗平在《質疑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基礎觀》中提出了以人的需要層次理論作為高等教育哲學的觀點,從物質與精神、真理與價值、應然與邏輯、歷史與未來、理想與現實五個方面論證了以人的需要作為高等教育哲學基點的合理性。

以人為出發點來考慮大學聯考教育哲學的基礎具有極大的合理性,但各個學者的論述仍有待深化。

張楚廷教授對他所理解的高等教育興起歷史的追溯和對這種追溯所下的結論——教育起源於人這種特殊生命的活力,高等教育是這種活力的進一步騰昇和上揚,展示了其高等教育生命論哲學觀的人本主義世界觀和歷史觀,如同現代西方非理性人本主義思潮把人的本質設定為“意志”、“生命之流”、“孤獨的個人”等這些非理性的存在,並以此來規定社會的本質和解釋社會的發展一樣。

作為世界觀和歷史觀的人本主義是唯心主義的,它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根本對立的。

能否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尋找到完全的哲學支持呢?彭元的存在論哲學似乎越來越受到青睞,但並非完美無缺,只是主張把人的生存作為高等教育目標,並未對人的生存的目的和標準進行清晰的探討,容易讓人產生人與動物等同的誤解。

宋彩萍、王麗平的人的需要層次論高等教育哲學在強調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方面有很多的優越性,但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合理性已經遭到了心理學界的質疑。

此外,還有學者從教育和哲學關係的角度來探討高等教育哲學,如周光訊教授提出的智慧論高等教育哲學。

周教授認為從哲學與教育的原始意義上考察,從高等教育的普適價值着眼,高等教育應以開發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為最高價值標準。

人出於閒逸的好奇而認識世界、掌握世界(認識論),高等教育必須對民族、國家的發展承擔起應有責任和義務(政治論),以人本身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本論),這無疑都是教育應該承擔的使命,但這一切都首先必須讓人擁有一種“大智慧”,即引導人類文明健康理性發展的大智慧,而這正是高等教育存在和發展的最高使命。

周教授的見解十分獨特和新穎,開拓了我們研究高等教育哲學的新視野。

面對高等教育實踐中錯綜複雜的問題,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研究方式和範式進行了艱辛的探索,他們的研究不僅為後來者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參考資料,還拓寬了後來者看問題的方法和視角。

但我們必須警惕這樣的傾向:一旦談起大學來就總是貪圖省事不假思索地以不變應萬變。

我們要不斷地探索,用最新最先進的理論成果來武裝我們的思想,指導我們的高等教育實踐。

二、生活哲學與高等教育哲學

(一)生活哲學

生活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在中國的最新進展,是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最新解讀。

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通常指稱範圍,指吃喝住行等日常行為活動,或者只是把它作為一個描述性的概念,指一個人在一段時間或一生中所有活動的過程。

生活哲學的中的“生活”什麼意思呢?《求是》雜誌社的李文閣先生曾撰文指出,生活其實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人的所有活動都可以用“……生活”來表達。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人的存在就是他的現實生活過程。

換言之,人生存除了生活之外,沒有其他的存在方式了。

李文閣先生認為從人類生活的歷史或生活的整體出發,生活就是意味着人自身的發展或完善,它是生活的底藴,是推動生活不斷前進的內驅力,是生活也是人的價值和意義,是人永恆追求的目標。

(二)生活哲學的特徵

生活哲學的世界觀是相對於科學主義的世界觀而言的。

近代哲學的世界觀是牛頓力學所描繪的自然觀的哲學化。

此種世界觀把世界看作是與人無關的、本質既定的、獨立自存的、自我封閉的、只有線條而無色彩的實體性存在,由於其難以説明主客體的統一和導向而被現代哲學所摒棄。

馬克思從來不談論與人無關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只講人的現實世界。

而人的現實世界無非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他指出:“在社會主義的人看來,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説來的生成過程。

”近代科學世界觀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先天的恆定本質,不論事物如何發展,事物的本質都不會改變。

用這樣一種思維來關照人,人也有其固定本質——人是客觀世界之外的渺小旁觀者,是自然的僕役,它必須順從自然,而順從的前提是認識自然。

傳統的哲學把人之外、之上或之後的異世(科學世界、理念世界)或超世(神學世界)作為世界的本質或本質的世界,並用那一世界來解釋人生活於其中的周圍世界。

而生活世界觀則不承認異世或超世的存在,它認為只有人生活於其中的現世,並從現世即人自身或人的生活出發來解釋人、世界以及異世或超世的產生。

(三)生活哲學作為高等教育哲學的合理性

生活哲學與高等教育精神內涵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高等教育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最大不同在於高等教育是探究高深學問的教育。

知識的不確定性特徵告訴我們以前的科學主義世界觀不再適合高等教育了,生活哲學的世界觀更加有利於對高深學問的探究。

探究高深學問必定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做基礎,但是對高深學問的探究來説,思維方式尤其重要。

傳統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把人看作是客觀世界之外渺小的旁觀者,是自然的僕役,它必須順從自然。

生活哲學則強調人的生成,是生成性思維。

生成性思維有如下特徵,一是重過程而非本質;二是重創造、反預定;三是重關係、反實體;四是重個性、差異和具體,反中心、同一和抽象。

生成性思維的重創造、反預定和重關係、反實體等特徵有利於對高深學問的探究。

生成性思維可以照顧到高等教育中的“人”。

生成性思維的特徵能體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能體現高等教育中對學生地位的關照。

現代社會中,高等教育從社會的邊緣走到了社會的中心,高等教育成了社會的“動力站”。

在傳統的政治論和認識論哲學指導下的高等教育實踐中,高等教育在價值觀上體現了社會本位和學術本位,忽視高等教育中人的價值。

傳統的高等教育哲學指導下的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現了管理主義、學科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主體性價值。

生成性思維注重個體差異、反對中心本質的特性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實施多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

生成性思維可以有效地協調高等教育實踐中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關係。

當前的高等教育實踐面臨許多問題,從根本上説是教育哲學指導思想的偏差造成的。

傳統的科學世界觀把人和世界看作是二元對立的,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就是征服世界,讓世界為人類服務。

在這種哲學思想指導下,高等教育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切教育工作只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做某種準備,忽視了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人們生活一部分的事實。

在這樣的哲學思想指導下,人們把高等教育理想抽象成簡單的發展人的理性思維,把社會理性、科學理性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和價值指向。

這樣,在高等教育實踐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地位受到推崇,而人文科學的價值不能得到正視,導致人文教育式微。

如果高等教育哲學指導思想不進行根本性的變革,目前備受推崇的通識教育、素質教育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生成性思維重關係、反實體,重創造、反預設的特徵可以有效地協調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關係。

生活中的哲學論文 篇二

摘 要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物質豐盈的追求沖淡人們對哲學的關注,哲學成為備受冷落的學科,本文從筆者的理解出發,簡要説明哲學作為一種智慧之思,其就價值在於能引導人們求真、明善、審美,將哲學精髓融入生活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和精神境界。

關鍵詞求真 明善 審美 融入生活

1 哲學是什麼

什麼是哲學?哲學有什麼用?有人用“深奧”來形容,有人用“無用”來歸納,也有人以“故弄玄虛”來解説,説哲學就是故意把大家都懂的道理用大家都不懂的艱澀的話説出來。

凡此種種,皆是人們對哲學的不解和偏見,那麼究竟什麼是哲學,哲學的使命是什麼,學習哲學有什麼意義呢?

哲學一詞是philosophy的音譯,由希臘詞philo和sophia組成,philo是“愛”的意思,sophia是“智”的意思,因而philosophy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哲學是一種智慧,但單純的智慧卻不是哲學,哲學是一種對智慧的熱愛、追求的過程,是人類探求真理的能力。

哲學智慧是一種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變革的智慧,可以引導人們在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促進社會觀念更新,科技進步,實現人類的自我超越和發展。

羅素先生説,哲學是對迄今為止無法取得確定知識的事物的思考。

章太炎先生説,所謂哲學,不外乎是對宇宙人生原理之所見而已。

作為智慧之思,哲學源於驚詫和憂患,一方面是對宇宙、自然奧祕的探尋;另一方面是對社會、人生的關切。

魏源在《默觚下·治篇二》裏寫道“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

”正是這種對宇宙、自然的好奇和追問,對人生、社會的現實關切才使人逐漸形成了對世界的認識和把握。

哲學雖然不能像具體科學一樣給我們提供具體知識,也不能提供解決具體問題的答案,貌似哲學除了空談理論,別無它用。

但是哲學的功用又非其他具體科學所能比,哲學是大智慧,其內容涵蓋宇宙、社會、人生等等,構築了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為人類更好地生存發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的指導。

哲學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使其能看得到人們熟知而不知的東西,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更加深遠。

正因為其藴含範圍之廣,思索問題之深,因而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與超越。

哲學具有一種追本溯源、窮根究底式的精神,對思維對象持徹底的批判態度,因而可以説哲學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

哲學的反思以人類精神為對象,哲學批判的不僅是思維的對象,同時還包括思維本身,在批判中通過分析和整理,不斷突破思維中的樊籬,獲取真理性認識。

任何一種哲學的產生都有其時代前提和背景,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有着鮮明的時代性,沒有任何一種哲學普適古今一切社會,因而哲學始終“在路上”,不會止於某個歷史時段,其價值觀,思維方式始終處於不斷的演變之中。

這也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吸引着一代代哲人在這條路上不懈前行。

2 哲學有什麼用——求真,明善,審美

“哲學有什麼用”似乎是一個難以一下子説清楚的問題。

如果這裏所指的“有用”是用途、功利等用處,那麼顯然,哲學沒有任何實際用處:哲學不能當飯吃當衣穿,不能讓人馬上升官發財,不能送飛船上天,不能緩解貿易逆差,也不能促進就業……總之,無論是個人的利益還是社會的發展,似乎都不能直接從哲學中得到什麼。

有人説哲學只是不停地設問,但是從來沒有確定答案,其是否具有功用值得懷疑,哲學活動總是由一個問題進入到另一個問題,由一個思想上的矛盾進入到另一思想矛盾,似乎永無終止,很難發現其真正價值在哪裏。

其實這種説法,是因為不瞭解哲學思維的特點。

哲學需要具有不斷質疑、否定、批判的態度,在不斷思考中越來越臨近真理。

哲學是一種思維方式,通過不斷融貫各種知識,使人們的哲學思想形成系統,逐步豐盈,因而學習哲學能大大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

人具有求知的本性,在以哲學之思反觀世界、社會和自身的時候,哲學能讓人學會如何求真,明善,審美,從而在實際生活中以指導人的言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真、善、美是我們追求的價值目標,而非事物自身的規定性,而價值本身的判斷標準就是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的,因而離開人的對象化活動,事物自身無所謂“真”“善”“美”,它們與人的對象化活動密切相關,是從人的角度看的的“真”、“善”、“美”。

離開人的對象化活動,離開對象與人的內在關聯,我們無從斷言對象的“真”、“善”、“美”,只有在求真、向善、審美活動中,才有對象的“真”、“善”、“美”,並且對象的“真”、“善”、“美”才能得到理解。

而哲學學習正是教我們如何求真、向善、審美。

從中西方哲學的比較來看,“求真”的功能在西方哲學中表現更為突出。

從柏拉圖開始,西方哲學關心的是“何為真”,“如何為真”。

這種世界觀的延續一方面表現在自然哲學上,“求真”的態度促成了科學精神的誕生,產生了一批偉大的科學家,形成了一批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巨大的科學發現,也促進了科學哲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形而上學的思維領域,從思維開始,針對命題的真偽展開論證研究,這裏討論的“真”不是主觀反映和客觀實在的完全同一,而是一個命題在體系內可否被證偽,此體系和他體系之間是否相容,思維領域的這種“求真”思想促使人們哲學領域的思想成果日益豐富,哲學流派日益增多,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哲學的“明善”功能在中國哲學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中國哲學以儒、道二家為主體,儒學以倫理為其主要要義,“仁”是其核心思想,主張捨生而取義,實現個人的價值;道家講究清靜修為,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探討的都是如何至善的問題。

正如張岱年先生所説:“中國哲人認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即求善。

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準則。

”①在中國哲人思想中,“真”與“善”二者是合一的,“真”即“善”,“善”即“真”,離開“善”而求“真”是不可能的。

“審美”一般包括幾個不同方面:認識事物的屬性、描述事物的內涵、判斷事物的價值、評價事物的品格等。

許多人認為“美”和“善”是不可分的,“美”以“善”為內容,“善”以“美”為形式,二者高度統一,方可成為完美的事物,甚至於有人認為美可直接等同於善。

“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謂之“五美”。

這裏,美本身就是善或德性。

“美”是“善”的外在形式,“仁”和“禮”的道德價值才是實質,才是根本,所以説“美”只是人們實現“善”的手段。

哲學讓人懂得何為“真”,何為“善”,何為“美”,在“求真”、“明善”、“審美”的過程中將知行合一,不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3 將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態度融入生活

哲學告訴我們仰望頭頂的星空,也告訴我們要走好腳下的路。

哲學讓我們明白我們要保持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好奇和驚異,不斷質疑、探索、創新,更告訴我們要將哲學融入生活,增加自身的修養,精彩地活着當下。

馮友蘭先生説,“每個人都要學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

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

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哲學需要通過對日常思維的批判,確立一些終極的生活原則,從而達到心靈的寧靜與超脱,不為名利所動,保持自身的獨立與自由。

日常思維充滿了偏見與謬誤,囿於眼前,看不到深遠的地方,在看待事物的時候總會以一種短淺的目光,以物質性的標準來衡量一切,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看不到事物發展的緣由和趨勢,若矇蔽於日常思維必無法提高自身思想境界。

因而需要改變這種思維方式,需要以一種理性的眼光、平和的心態看待世界,以懷疑的態度,批判的精神,發展的觀點來看待事物。

哲學具有終極意義的追求,追問世界的本原,追問生命的真諦,追問人生的價值,追問到生命的意義,睿智的哲人把哲學融入生活,以一種開放的、豁達的心態對待生活,不執著於當前所得、所失,以真、善、美為準則塑造自我,不斷實現對自我的超越,對當下的超越,最終獲得心靈上的寧靜與超脱,我覺得這才是將哲學融入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學習哲學的最高價值。

哲學具有求真、向善、審美的特徵,以真、善、美為原則,對我們的生活給予精神上的指導。

以一種哲學的態度生活,就是要懂得懷疑、批判,突破限定而追求自由。

哲學思維的精神是自由的,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用獨立的思想思考關於世界、人生的問題,達到精神上的超脱與寧靜。

比如我們現在的生活中,許多人追逐的是物質上獲得的多少,薪水多少,房子大小,車子品牌等外在的東西,並把這些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成功”而心甘情願地成為“房奴”、“車奴”,而完全忽視自己精神世界的建設。

豈知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物質財富的增多,手中權力的擴大並不能完全滿足人的需求,因為人不僅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除了有物質性的需求,還有更高層次上的需求,即精神需求。

以哲學的態度生活,要以出世的態度入世,淡看是非得失,以理性的態度生活,保持對事物的好奇之心,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將心靈超脱於物,不做財富、權力的奴隸,清醒地認識生活的意義,避免陷入世俗泥潭而不能自拔,這樣才能保證生活具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