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花與生活通用 花卉與我們的生活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4W

花與生活通用 花卉與我們的生活新版多篇

關於花與生活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仔細體會記敍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閲讀法。

過程與方法

認真體會並掌握直接寫人和間接寫人的技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優秀品質,弘揚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重點 文章的記敍順序和寫人技法。

難點 對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春天一到,萬物復甦,百花競放。不必説鮮豔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説粉紅似霞的杏花,單是那潔白勝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們的無邊遐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傾其筆力,大繪春花,曾留下許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當代著名作家彭荊風的--《驛路梨花》。

作者簡介

作者彭荊風,江西萍鄉人。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説《鹿銜草》《斷腸草》《綠月亮》等,長篇傳記文學《秦基偉將軍》,長篇紀實文學《滇緬鐵路祭》《揮戈落日》,短篇小説集《當蘆笙吹響的時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綠色的網》《紅指甲》等,中篇小説集《蠻帥部落的後代》《愛與恨的邊界》《霧茫茫》等,散文集《瀘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學評論集《彭荊風談文學》,電影文學劇本《邊寨烽火》(合作)、《蘆笙戀歌》(合作)、《綠色的網》等。本文發表於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説,寫的是發生在哀牢山中的一個助人為樂的故事。

教學過程

1.快速閲讀課文,找出本文的線索。

本文以“梨花”為線索。

2.劃出文章中描寫梨花的句子。

第一處:4-6自然段(文章的開頭)

第二處:27自然段(文章的中間)

第三處:37自然段(文章結尾)

3.這幾處的描寫哪些是實寫的,哪些是虛寫的?

第一處:實寫;第二處:虛寫;第三處:望梨花(實寫),想梨花詩句(虛寫)。

一、一寫梨花。

1.小説是怎樣開頭的?這樣開頭有什麼好處?

寫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幾個動詞描寫山勢,由近及遠,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襯托出我們的焦急心情,為下面小屋的出現給我們帶來的驚喜作鋪墊。接着又用陡峭的山、茂密的樹林着意渲染山的險峻。

2.文章開頭交代了什麼?

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我們”是怎樣發現小屋的?

正當我們處於前不挨村,後不着店,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時,看到了眼前的梨花美景,並發現了小屋。

4.朗讀描寫梨花美景的語句。品味寫景的語言,體會寫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不僅給人以驚喜,更多的是給人以希望和安慰。我們焦急的心頓時平靜下來了。

5.那座小茅屋是怎樣的呢?

一座草頂、竹篾泥牆的小屋。屋裏黑漆漆的沒有燈也沒有人聲。

門是從外扣着的。

白木門板上有黑炭寫的兩個字:“請進!”

火塘裏的灰是冷的,一張簡陋的大竹牀鋪着厚厚的稻草;倚在牆邊的大竹筒裏裝滿了水。

牆上寫着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樑上竹筒裏有米,有鹽巴,有辣子。”

--在這所沒人的房子裏,我們卻受到了許多優待:①邀請的方式是熱情的:“請進!”②準備的物質是豐厚的。③安排是細心的。④感受是温馨的。

6.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呢?

--從瑤族老人嘴裏得知小屋“主人”是梨花姑娘。

二、二寫梨花

1.齊讀27自然段,思考:本段再寫梨花有什麼作用?

--本段寫夢中的梨花與梨花姑娘,將人與景結合起來,贊花,更是贊人,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美好品質。

2.作者為什麼要把梨花姑娘放到梨花林裏去寫?

寫香氣四溢的梨花林是為了讚美梨花姑娘純潔美好的心靈,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3.我們為什麼要修葺小屋?

--受梨花姑娘的感染,我們也要化感激為行動,為小茅屋做些什麼。

小結:文中兩次寫梨花,一實一虛,既寫環境之美,又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質。

瑤族老人為我們講小屋的故事,是什麼記敍順序?有什麼作用?

--插敍;解開懸念,同時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一、三寫梨花

1.文中寫遇見哈尼小姑娘有什麼作用?

--哈尼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解開了文中的懸念。

2.究竟誰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軍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瑤族老人受益之後,送來米,同樣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餘(修葺)小茅屋,我們都為小茅屋做出了貢獻,因此,我們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3.小茅屋的主人就只有我們這些人嗎?

--凡照料過小茅屋的,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的後來人,都屬於小茅屋的主人。

4.用書上的哪句話可以概括上一點,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驛路梨花處處開

處處開的不僅僅是梨花,而是助人為樂的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處處開”就是雷鋒精神處處得到了發揚光大,加深了主題。

5.文章結尾以詩句作結有什麼作用?

--引用陸游詩句作結,既點題又點人,把梨花的自然美與人物的心靈美交織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強,昇華了中心思想。

6.怎樣理解課文題目“驛路梨花”?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②梨花姑娘;③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

二、歸納本文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數民族地區軍民之間,各族人民之間團結互助的情誼和助人為樂的精神面貌,歌頌了雷鋒精神,表現出社會主義新風尚在祖國處處都閃耀着燦爛的光輝。

三、小結:

文章以梨花為線索,採用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尋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節中,再現了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熱情好客,樂於助人的純樸民風,謳歌了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優秀品質。

第一部分(1~8):寫我和老餘正在焦急地趕路之時發現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主要寫小茅屋主人的熱情周到,引發我們對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讚美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

1.記敍中有抒情。

本文是以梨花來象徵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鋒精神的,所以文中對自然界中梨花、梨樹林的讚美,都傾注着作者對一代新人的讚美、熱愛、崇敬之情。文中或通過夢境,或描寫梨花、梨樹林,或引用詩句,都是把對一代新人的情寄寓在這景中。

2.直接寫人和間接寫人相結合。

本文中直接寫的人物是“我”、老餘、瑤族老人、一羣哈尼族小姑娘;間接寫的是梨花和解放軍。直接寫的人物都在現在出現,間接寫的都是出現在以前的人。這樣寫使文章結構緊湊,容量增大。

驛路梨花

“我”和老餘[修葺]瑤族老人[照管]哈尼小姑娘[照管]梨花姑娘[照料]解放軍叔叔[建造]小屋(主人)(懸念迭起)

--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處處傳)

教學反思

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對《驛路梨花》這篇文章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後,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設計課堂問題上下了一番功夫,並且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一點粗略的認識:一、所設問題要激發興趣,這篇文章是圍繞“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展開的,是要表現雷鋒精神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熱情歌頌人民羣眾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從這個認識出發,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自讀--提問--精讀--回答問題,師生共同探討”的課型進行教學。二、所設問題要由淺入深。如果學生在剛剛弄清“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茅屋”這個問題時,就提問“本文為何以‘驛路梨花’為題,有何好處”,學生就會不知從何入手,因此在教學中我這樣提出了幾個問題:

1.小屋的主人是誰?

2.文章為何用“驛路梨花”為題?這樣問題就有了坡度,學生不至於茫然無措。

關於花與生活 篇二

一個舞台,兩個劇組。説是一場鬧劇,或是一次深深的感動。

身穿白色旗袍的雲之凡坐在鞦韆上,緩緩説着全劇第一句台詞:“好安靜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安靜的上海。”聲音在響起的那一瞬間,突然覺得舞台好空曠,彷彿就這樣走入了那個年代,那個有關上海的泛黃的記憶。

鞦韆,好像是古典世界的一個符號,帶着浪漫主義色彩。那個坐在鞦韆上的女孩,也成為了江濱柳一次次回眸時凝望的焦點。在舞台上,一個鞦韆,就營造了那個回憶裏無比清新的場景,提示了故事發生的依靠的物質空間。鞦韆,象徵着一種古典浪漫的感情,帶着青澀的曖昧,和未知的憧憬。年老,江濱柳和雲之凡之間的情書,好像是遙遠卻難以舍下的夢。江濱柳在病房中一次次回想着在上海那夢一樣的回憶,可現實中的那個雲之凡已老去。那個在鞦韆上搖曳的夢遠去了。

但是,嬉鬧之間,又含深意。在舞台上的那個井是一個神祕的符號。老陶一進入桃花源便遇見桃花源中的那對白衣夫婦。如果説能夠把水井看成桃花源的象徵,那麼,尋訪桃花源在另一種層面上講,能夠理解成人類想回歸最原始那最初的自然狀態。因為從現實來看,井象徵着一種簡單安然的世俗生活。不是當下雜亂無序的生活,那是我們想象中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種平凡卻幸福的日子。我們理想中的古典式日常生活,就應像白衣夫婦那樣,悠然和睦,歲月靜好,在風景如畫的地方安然地生育後代。然而現實卻是活在古代卻毫無古典浪漫的老陶春花袁老闆,或是苦苦守望着早已破滅的古典感情的江濱柳和雲之凡,或許還有江太太。在本劇的高潮部分,即兩部戲同台演出的段落,“井”成為了兩個劇團現實場地的分隔物。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分隔物何嘗不是聯繫物呢,聯繫着《暗戀》和《桃花源》,杯具和喜劇,戲劇和真實,古典和現代。這種強烈的比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好像哪裏缺了一塊,就像那一塊尷尬留白的空白幕布。劇中,“桃花源”導演“袁老闆”發現佈景上的一棵桃樹只剩下一

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棵桃樹時,十分惱火。他叫來美工小林。小林説,這叫“留白”。“留白?”導演立刻撓頭。小林説:“這留白很有意境的啊!”“意境?”這兩個本是表示中國傳統藝術與美學理論的最高境界的概念,可導演的疑問句式的“重讀”,就表達了他對這樣的古典概念的懷疑態度與不理解,或者是對現實的一種質疑。最後,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苦悶地大聲喝問:“這棵桃樹為什麼要逃出來?”與其説這是對“留白”“意境”的詢問,不如説這是對老陶離家出走之行為緣由的詢問,對老陶離家出走的最根本的緣由的質問。缺了一塊的幕布,彷彿在説這才是舞台上故事背後瑣碎的混亂的生活。

但是,活在糾結不堪的現實裏的人,心裏總有一個夢。就像老陶誤闖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沒有那紛紛落下的花瓣,或許我們想象不出那種場景。那隨風飄落的花瓣,或是是生的夢幻,或是死的絢爛。在那漫天的飛舞中,誰會分清這是現實還是夢境,是歡樂還是憂傷。那個似痴似狂的陌生女人至始至終高一向喊着劉子驥這個代表着“尋找”的名字,發出了痴狂絕望的哀歎和吶喊。那個看似瘋狂的女人,就像離開桃花源後再也回不去的老陶,就像苦苦守望着回憶的江濱柳,努力尋找着卻再也見不到。尋尋覓覓之中,落花,迷了誰的眼,又落在誰的夢裏。

在我看來,舞美的設計就像一件外衣,不是越華麗越美,而是恰如其分的細節美所展現出的優雅。《暗戀桃花源》的舞美設計,就如上方的文字所敍述的,每一個設計都凸顯出匠心獨具,貼合話劇所要呈現的物質空間和氛圍。那麼,話劇的語言就應是其靈魂,精雕細琢,從內散發出獨特的美感。

相對《暗戀》,我覺得《桃花源》的語言更有爆發力,或者説給我更多更強烈的共鳴。在《桃花源》的第一幕中,老陶在喝不了酒,吃不了餅後發出的感慨。誇張的語言活靈活現的體現出老陶的性格特徵和對生活境況的強烈不滿。在老陶的生活中,家不再是幸福的港灣,酒不能喝,刀失去控制,餅硬的不能吃,甚至老婆偷人。按老陶的説法,這一切都已經不能再這樣稱呼了。這幾句台詞裏體現出一種感覺,所有的一切彷彿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好處。生活,不像是生活,更像是一種只為存在而存在。另外,在“桃花源”第一幕,老陶家中三人的對話也很有有意思。剛開始,他們説了一些關於老陶打魚的事兒。之後的對話中,大家都拒絕使用看來較為精確清晰的具體詞語,代之以中國人口語中的“這個”、“那個”、“哪個”、“什麼”等等。這種台詞的模糊化在後面一幕老陶即將歸來時春花和袁老闆的對話中也有體現。從表面聽起來這些話意思很模糊很迂迴,但是我們都聽的懂,都明白“那個”“這個”中所含的意思,不比具體的詞語缺少任何一種應有的藴含。這種模糊的語言,具有象徵性,彷彿能無限擴大,到達另一種深度,比具體的語言更有張力和爆發力。最讓我有震撼的是老陶説的“最當初,我們都不是什麼。”這好像回到了對人類起源,

人類本質的詢問。這句話有着巨大的力量,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還有一點是語言的白話化。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文字作為台詞中的一部分,經過改寫,加上了一些感歎詞和生活化的字詞,完全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氣息,脱離了一種文縐縐的感覺。在老陶回到武陵的那一幕時,在桃花源度過了一段純真爛漫到近乎夢幻的時光的他回到武陵,發現原本如膠似漆,男歡女愛的春花與袁老闆已陷入了現實的糾葛和相互的怨懟之中,並沒有從此過着想象中幸福美滿的快樂生活。從老陶,和春花與袁老闆的對話中,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出這彷彿是兩個世界的人。很喜歡記得老陶説的一句:“這些年來,我發現很多事情,都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看起來好像走投無路了,但是,只要換一個觀點,就能夠立刻獲得一個新的方向。”袁老闆迴應他的卻是:“我覺得很累。”兩種風格的台詞,強烈的比較,令人哭笑不得之時,也發人深思。有一句話説話劇是語言的藝術。透過語言就能塑造了不一樣的人物形象。語言真是奇妙。

記得其中有一句台詞:人世間所有飄落的花瓣,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個自我的故事。我們在努力生活,我們都在盲亂和期冀中尋找着永恆而真實的生活,誰會最終找到呢?

關於花與生活 篇三

教材分析:

《花鐘》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一天之內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最後講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質兼美。它和後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課文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突出本單元“細心觀察”這個專題,激發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並和前面第三單元秋韻相連,傳遞着自然的神奇,昇華了人類的智慧。

教學目標: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情感與價值目標:激發觀察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教學安排: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今天,我主要是説第二課時,在不同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不同的表達方法。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圍繞“花鐘”這個主線,借課件入手賞花鐘──以讀為本識花鐘──合作交流探花鐘──延伸拓展編花鐘,讓學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這樣讀書必然是樂趣盎然而又有所收穫。

三年級語文正處於由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主向高年級閲讀教學為主過渡階段。重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分四個環節。

(一)悄然入情賞花鐘

為了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出示日內瓦大花鐘,與學生共同欣賞,我這樣激情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現在請大家看: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瑞士日內瓦大花鐘,瑞士素有“花園之國”和“鐘錶之鄉”的美譽。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同鐘錶的製造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了“花鐘”。花鐘上有哪些花兒?這些花分別是什麼時候開放呢怎麼能組成一座鐘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去讀書,發現其中的祕密吧。這樣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積極狀態,引入第二環節的學習。

(二)品讀美文識花鐘。

引領學生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分這樣幾個步驟指導學習的。

1.指名讀文,找中心句。指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後用課件出示中心句。告訴學生找中心句是歸納段意的方法之一、

2.輕聲讀,找花名。接着我再讓學生輕聲讀描寫花開的句子,找一找課文中寫了哪幾種花。我把收集到的9種鮮花的圖片一一展示給學生欣賞,配上音樂和簡單的介紹,為學生的品句作鋪墊。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本,把寫自己喜歡的花的句子體會着多讀幾遍是展示學生個性化閲讀的好機會。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美讀句子時,我及時點撥。比如:當學生説喜歡牽牛花的句子時,他一邊美美地的讀句子,可能會一邊做了個吹喇叭的動作,樣子十分調皮、神氣,我一定及時豎起大拇指表揚他:“你讀得真棒,你真像那朵可愛的牽牛花”。當學生説喜歡描寫萬壽菊的句子時,我猜測學生不太理解“欣然怒放”,我特別點出萬壽菊的圖片讓學生想象,及時提示:這盛開的萬壽菊圓圓的像小朋友的什麼呀?學生説:萬壽菊像一張張娃娃燦爛的笑臉。我立刻獎勵一朵小菊花以示鼓勵;如果學生還不大理解時,我會找一位同學上台演示“笑臉”,我來範讀句子,指導學生在一定語言環境中品詞、品句。這樣既欣賞了語言文字之美,也提高了學生細心觀察,認識事物的能力。

4.讀寫結合,學表達。為了體會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以課後練習題為藍本,讓學生在填空中感悟用詞的準確和不同的表達技巧。我設計了一個比較題:我用課件出示我寫的句子,我把句子換成“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薔薇花開了,七點睡蓮開了,十二點午時花開了……”這樣的表達方式和課文中的句子對比,然後進行對比發現,體會交流。省略號是文本的又一個亮點。我會問:同學們,你們平時觀察到哪些花在什麼時間開放呀?藉機讓學生結合平時觀察,生活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填補課文中省略號的空白。藉機讓學生結合平時觀察,生活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填補課文中省略號的空白,以突出這篇課文在本單元中的引領作用。最後,我又回到本段,圖文結合,我讀花名,學生讀花開的部分,引讀美文,讓教師、學生、文本甚至與編者融為一體。

(三)合作交流探花鐘。

課文第二段是歸納原因,我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我先出示小組合作學習卡片:1.讀一讀: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2.議一議:在小組裏討論討論: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3.填一填,一天中造成不同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的原因是:(1)植物開花的時間,與( )( )( )有着密切的關係;(2)還有的花,需要( )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因此與( )有關。4.説一説:曇花為什麼會在九點含笑一現?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接着按照三個層次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全班彙報的流程,共同學習。考慮到填一填這個環節,學生不能很好完成,我根據學生回答及時點撥,讓學生結合課文,多讀多體會,找出答案。小組學習之前,有要求和目標,活動時讓學生充分自主讀書,師生平等交流,學習之後有相應的彙報檢測,這樣小組學習就達到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編花鐘

發現了鮮花的祕密,瞭解了其中的原因,再引導學習課文第三段,學生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我再次播放大花鐘讓學生欣賞:瑞士的日內瓦花鐘把美麗的鮮花與鐘錶奇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各國的能工巧匠們紛紛效仿,製做出了形形色色的花鐘,這裏有俄羅斯花鐘、日本花鐘、北京花鐘。這些花鐘裝點了城市,美化了生活。

2.同時,我還抓住“大致”一詞,讓學生讀句子,體會到與前面寫花開的時間範圍詞一樣,也是語言的一種準確的表達。

3.最後我提議大家一起來做一個花鐘吧!同學們把自己蒐集的資料快樂的一起編了一個新的花鐘。必要時,我會推薦科學書籍如法布爾《昆蟲記》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等等。總之,教無定法,讓學生在不同層次多樣化的讀書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注重學生仔細觀察等方面的養成教育。最後,讀練結合,建議學生們觀察周圍的花草並寫成日記,為本單元習作埋下伏筆。

板書設計是教案濃縮,課文內容的主線,主題的昇華。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圖片,編成花鐘,作為本課的板書設計,體會到花的有趣與鐘錶結合的奇妙,迴歸文本整體。

這裏有待我教學後填補。它將伴隨我與新課程、與學生共同成長。

關於花與生活 篇四

一個舞台,兩個劇組。説是一場鬧劇,或是一次深深的感動。

相對《暗戀》,我覺得《桃花源》的語言更有爆發力,或者説給我更多更強烈的共鳴。在《桃花源》的第一幕中,老陶在喝不了酒,吃不了餅後發出的感慨。誇張的語言活靈活現的體現出老陶的性格特徵和對生活境況的強烈不滿。在老陶的生活中,家不再是幸福的港灣,酒不能喝,刀失去控制,餅硬的不能吃,甚至老婆偷人。按老陶的説法,這一切都已經不能再這樣稱呼了。這幾句台詞裏體現出一種感覺,所有的一切彷彿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好處。生活,不像是生活,更像是一種只為存在而存在。另外,在桃花源第一幕,老陶家中三人的對話也很有有意思。剛開始,他們説了一些關於老陶打魚的事兒。之後的對話中,大家都拒絕使用看來較為精確清晰的具體詞語,代之以中國人口語中的這個、那個、哪個、什麼等等。這種台詞的模糊化在後面一幕老陶即將歸來時春花和袁老闆的對話中也有體現。從表面聽起來這些話意思很模糊很迂迴,但是我們都聽的懂,都明白那個這個中所含的意思,不比具體的詞語缺少任何一種應有的藴含。這種模糊的語言,具有象徵性,彷彿能無限擴大,到達另一種深度,比具體的語言更有張力和爆發力。最讓我有震撼的是老陶説的最當初,我們都不是什麼。這好像回到了對人類起源,

這部劇很明顯是一個劇中劇,在此稍加以説明以便表述。兩個話劇我們把它們認為是一劇,整部話劇就能夠把它看作是二劇。在一劇裏,演員的演技是很普通的,可從二劇的立場來看,它又是那麼地有意思。差有差的妙用,就是因為他們在一劇中的水平差才展現出了二劇中的喜劇效果。就這樣一劇裏的兩部部水準不高的話劇演員透過爭舞台這個矛盾,再加上舞台上搗亂的女子、關門的看管員、突然衝上台指導的導演和幕後工作者的滑稽,就這些人在舞台上亂七八糟的表現,共同構成二劇。這兩個共同構成一個整體,構成了新鮮活潑的藝術效果。

花去桃花源。卻發現袁老闆與春花已經成了一對怨偶,恰如自我當年與春花的關係。老陶想再返桃花源,卻不已找不到仙境入口。這個故事叫《桃花源》。

暗戀是一出現代杯具。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在上海因戰亂相遇,亦因戰亂離散;後兩人不約而同逃到台灣,卻彼此不知情,苦戀40年後才得一見,時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濱柳瀕臨病終。

影片尾聲,江濱柳與雲之凡最後見面了,其實兩人早年闊別後很快就一向生活在一個城市裏了,最近的時候可能只隔一條街道,卻咫尺天涯,重逢無門,真真造物弄人!紅顏雲鬢換化作白髮蒼蒼,當初的青春夢想被生活消解成了無言的唏噓!偌大的上海二人能夠相遇,小小的台北難倒了他們!亦或他們就應感謝命運,他們把對方最好的時光定格在了各自的記憶裏,並在生命的盡頭做出一個了斷。這些年來,你有沒有想過我?塵封已久的往事被慢慢打開,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被深深觸痛。人啊,最在乎的竟是被人在乎!

《暗戀》的導演試圖用戲劇來演譯心中的她,似一朵美麗白色山茶花的她,但對錶演屢屢失望。

江濱柳與雲之凡的遺憾感情令人唏噓不已,而春花、老陶和袁老闆之間的感情也讓人糾結。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文字作為台詞中的一部分,經過改寫,加上了一些感歎詞和生活化的字詞,完全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氣息,脱離了一種文縐縐的感覺。在老陶回到武陵的那一幕時,在桃花源度過了一段純真爛漫到近乎夢幻的時光的他回到武陵,發現原本如膠似

漆,男歡女愛的春花與袁老闆已陷入了現實的糾葛和相互的怨懟之中,並沒有從此過着想象中幸福美滿的快樂生活。從老陶,和春花與袁老闆的對話中,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出這彷彿是兩個世界的人。很喜歡記得老陶説的一句:這些年來,我發現很多事情,都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看起來好像走投無路了,但是,只要換一個觀點,就能夠立刻獲得一個新的方向。袁老闆迴應他的卻是:我覺得很累。兩種風格的台詞,強烈的比較,令人哭笑不得之時,也發人深思。有一句話説話劇是語言的藝術。透過語言就能塑造了不一樣的人物形象。語言真是奇妙。

正如導演賴聲川所説:《暗戀桃花源》的成功,在於它滿足了台灣人民潛意識的某種願望:台灣實在太亂了,這齣戲便是在混亂與干擾當中,鑽出一個秩序來。

電影處理的很有技巧,能夠説是很經典的一種安排。戲中戲的結構,可能已經被很多人用過,但是這個電影用一種撞擊中的人生交錯感來影射現實的方式,還是很有獨特的視角的。戲:逃離現實的衝動暗戀和桃花源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卻在一個劇場排練。本身雙方在場地方面就有衝突,又加上題材和風格的迥然不一樣而造成了更大的裂痕。巧的是,兩者在某些方面竟然還有契合的部分。暗戀是一種相對來説比較被動和痛苦的事情,雖然在心中保留着那份愛戀是完美的,但是對於人生來説,其實是一種遺憾。於是,年老的江濱柳仍然想要尋找雲之凡,那個讓人心動的女子。而在桃花源中,那個落寞的老陶,被帶了綠帽子而誤入仙境。兩個故事雖然處理的方式不一樣,一個是喜劇,一個是杯具。其實表達的都是一種遺憾與對現實的逃離。江濱柳要逃離**的現實,要尋求一些完美的東西。而老陶也要逃離開悲慘的境遇,來到人間仙境去找尋一種心靈上的平靜和解脱。兩個戲共同在舞台上譜寫出一個悲喜交錯的人生大戲,可為之一歎。夢:完美的象徵那個美麗的桃花源,就是每一個悲哀失落之人的夢中仙境。這個似夢似幻的地方,有着無窮的吸引力,絢爛的色彩和寧靜的氛圍,讓每個人都能心生嚮往。其實這個夢境也就是戲劇本身能夠帶給我們

看完台灣導演賴聲川《暗戀桃花源》後,我無比的興奮,雖然上了一夜的班,可絲毫感覺不到疲倦,盡興之餘,寫點觀後感,留個紀念。

關於花與生活 篇五

花唯美詩詞座右銘句子彙總(精選80句)

一夜滿枝新綠替殘紅。——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花唯美詩詞座右銘句子,一起來欣賞吧。

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____佚名《桃夭》

2、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3、壓沙寺後千株雪,長樂坊前十里香。——黃庭堅《梨花》

4、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庭梅詠寄人唐》

5、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贈嶺上梅》

6、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賦得殘菊》

7、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菊》

8、王孫莫把比蓬嵩,九日枝枝近鬢毛。——《菊》

9、雖被風霜競欲催,皎然顏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粧出,又似金錢未染來。香散自宜飄淥酒,葉交仍得蔭香苔。尋思閉户中宵見,應認寒窗雪一堆。——《詠白菊》作者:羅隱

10、白蓮種山淨無塵,千古風流社裏人。《東林寺》

11、但與百花相鬥作,君恩妾命原非薄。

12、面面湖光面面風,可人最是白芙蓉。——宋·姚勉《四望亭觀荷花》

13、一朵江梅春帶雪。玉軟雲嬌,姑射肌膚潔。

14、荏苒一枝春,恨東風、人似天遠。——王沂孫《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15、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16、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

17、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李清照《臨江仙·梅》

18、紫菊氣,飄庭户,晚煙籠細雨。——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9、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曦晚笑,風勁淺殘香。細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李世民《賦得殘菊》

20、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元稹《離思五首》

21、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秋風一旦花開。天香吹散亭台。卻被花神見笑,先生未必能來。——許有壬《清平樂·避暑神山詠桂》

22、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許有壬《清平樂避暑神山詠桂》

23、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黃機《憶秦娥·秋蕭索》

24、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

25、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崔塗《幽蘭》

26、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唐彥謙《蘭》

27、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蘭芳人未捋,花發蝶先知。草密封閒徑,林疏露短籬。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宋·釋文兆《幽蘭》

28、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9、懶粧斜立澹春姿。——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30、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31、古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

32、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北宋·歐陽修《田家》

33、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趙嘏《喜張h及第》

34、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贈荷花》

35、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菩薩蠻》

36、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37、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38、詩曰:若耶溪邊天氣秋。採蓮女兒溪岸頭。笑隔荷花共人語,煙波渺渺蕩輕舟。數聲水調紅嬌晚。棹轉舟回笑人遠。腸斷誰家遊冶郎,盡日踟躕臨柳岸。——秦觀《詞笑令(採蓮)》

39、面面湖光面面風,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飛下雙雙鷺,才到花邊不見蹤。——姚勉《四望亭觀荷花》

40、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李羣玉《北亭》

41、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唐·王維《臨湖亭》

42、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宋·《柳永甘草子》

43、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44、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

45、道是深林種,還憐出谷香。

46、常綠鬥嚴寒,含笑度盛夏。

47、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____劉迎《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48、亞檻傾檐一古梅,幾番有意喚春回。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

49、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50、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51、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王逢原《送春》

52、黃金顏色五花開,味如盧橘熟。

53、郯雲台為之心醉。——顧德輝《蝶戀花·春江暖漲桃花水》

54、雪花是世界的"化粧師",也是我們孩子的好夥伴。當白雪鋪滿大地的時候,我們都衝出家門,在樂園中玩耍,堆雪人,打雪仗……一片歡聲笑語,使冰封世界充滿了生機,雪花一刻不停的飛下來,掉在孩子們的頭上、肩上、腳上,哈!炯成聖誕老人啦!輕輕接住一片雪花,它不久就會消失,變成一灘閃光的水,微微向臉上一摸,會使你覺得格外舒坦,從來沒有這樣舒服過!孩子們追逐着,嬉笑着,雪地上留下了一串腳印,這是我們歡樂的足跡,童年的足跡,我們敬請享受着冬爺爺贈與的禮物。

55、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如夢令》

56、陣陣桃香酒滿爵,颯颯風聲落花情。那些桃花的詩句集錦

57、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58、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59、閒階莎徑碧,遠夢猶堪惜。——和凝《菩薩蠻·越梅半拆輕寒裏》

60、鱗翰空為忝,長懷聖主恩。

61、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

62、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

63、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

64、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65、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洪昇《長生殿·驚變》

6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67、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 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 《蕙》

68、荷花宮樣美人粧,荷葉臨風翠作裳。昨夜夜涼涼似水,羨渠宛在水中央。——蘇泂《荷花》

69、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湧遊人。

70、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71、回雁風微,養花濃淡天容好。——《點絳脣·回雁風微》

72、從頭檢舉梅花曲。(宋·范成大·《滿江紅》)

73、《和張少監晚菊》:"憶共庭蘭倚砌栽,柔條輕吹獨依隈。自知佳節終堪賞,為惜流光未忍開。採擷也須盈掌握,馨香還解滿尊罍。今朝旬假猶無事,更好登臨泛一杯。"(徐鉉)

74、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出自《杏園》

75、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

76、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出自《賞牡丹》

77、春風堪賞還堪恨,才見開花又落花。

78、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79、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80、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曰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s("content_relate");

關於花詩詞座右銘句子(精選90句)11-22

關於花唯美詩詞座右銘大全60句11-27

經典花詩詞座右銘語錄彙總(精選90句)12-08

關於花唯美詩詞座右銘語錄(通用90句)11-10

經典花詩詞座右銘30句12-06

經典花個性詩詞座右銘句子彙總100句精選11-21

關於花詩詞座右銘語錄100句精選12-09

關於花詩詞座右銘語錄30句12-07

經典讀書唯美座右銘句子彙總(精選80句)11-13

經典花詩詞座右銘語錄大全(通用70句)11-19

關於花與生活 篇六

在我看來,《暗戀桃花源》是現實生活中兩種時光與空間的巧合,該劇故事很簡單:“暗戀”和“桃花源”,兩個不相干的劇組,都與劇場簽訂了當晚彩排的合約。雙方爭執不下,誰也不肯相讓。舞台上,兩個劇團都着急要排戲,互相搶舞台。之後,舞台上的兩個劇組最終決定共用舞台,一團一邊,各自把自我的戲排完,兩齣戲因而開始微妙地交織在一齊

“暗戀”是一出現代杯具。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在上海因戰亂相遇,亦因戰亂離散;後兩人不約而同逃到台灣,卻彼此不知情,苦戀40年後才得一見,時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濱柳瀕臨病終。

“桃花源”是一出古裝喜劇。武陵人漁夫老陶,其妻春花與房東袁老闆私通,老陶離家出走,緣溪行,發現桃花源;入桃花源後,遇見的人還是春花和袁老闆,但又似是而非,三人度過愉悦的時光;老陶回武陵後,春花已與袁老闆成家生子,但家境破敗。

《暗戀桃花源》就成了古今悲喜交錯差互的舞台奇觀。(4)

先説説《暗戀》這部分,粗略看來,戲的資料並不盡同於它的標題,這哪裏是“暗戀”,這分明是一場長達半個世紀的“苦戀”,或者説,是“絕戀”。情竇初開的男女青年江濱柳和雲之凡在黃浦江邊甜蜜約會,沒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甜言蜜語,也沒有觀眾習以為常的男女玩了命的相互“撕咬”,有的只是“鞦韆”,“圍巾”,幾盞昏黃的街燈,和燈下兩個安靜的人。這時的兩個人,正如他們自我説的那樣,彷彿一切都不存在了,整個世界就只剩他們兩個人。

那時,在他們眼裏世界很小,自我很大

誰也想不到,兩人的下一次見面,竟是在四十年後的台北。病入膏肓的江濱柳在報紙上登出尋人啟事,才找到他四十年來朝思暮想的雲之凡。

很安靜,就像四十年那樣,僅有隻言片語

不一樣的是四十年前的安靜,大概是出於兩人的青澀,有那麼多的話要説卻又羞於啟齒,氣氛有那麼一點點尷尬,可兩人卻都很享受;可此刻的安靜,多少是出於無法抑制的傷感和無奈,同樣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説,可是實在是不明白,從何説起。氣氛也有點尷尬,可這尷尬讓兩人更加難受。

就在雲之凡要離開的時候,江濱柳顫抖的聲音響起:“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埋藏了四十多年的眼淚在這一刻最終在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眼中決堤,時隔半個世紀,這兩隻手最終又緊緊地握在一齊。

半個世紀後,江濱柳對年輕人説:在那個大時代下,人都變得好小,好小時代,造就了這段跨越時代的悽美的“暗戀”。

再説説“桃花源”這一部分,而另一部《桃花源》是古裝喜劇,老陶、春花、袁老闆都在尋找着心中的桃花源。老陶因妻子春花和袁老闆偷情,放下一切逆流而上,意外地來到了桃花源。世人豔羨的無憂生活,老陶在那裏沉澱心思,也被那兒的人與事物所改變。所以他不計前嫌回去邀請春花和袁老闆一齊前往桃花源。可武陵已物事全非,袁老闆與春花也成了夫妻,還有了孩子,每一天仍為柴米油鹽的事糾結,過着並不歡樂的生活。他們不願相信老陶説的關於桃花源的事更不願與其一同前往。最終老陶一人獨自回桃花源,怎知他卻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了。前頭看似鬧劇的這出《桃花源》進行到此時,卻悄悄的與《暗戀》連結了,變得使人無奈又感傷。

我認為《暗戀桃花源》這部劇包含多種現實寓意,下方就此分析(僅個人觀點)

1。兩岸關係

“暗戀”表達的是海峽兩岸的骨肉分離,“桃花源”則表現的是在那一種時代背景下,人們迷茫的精神狀態。正是因為這一與政治和時代有關的命題,《暗戀桃花源》在20年前曾讓很多台灣觀眾在笑過之後失聲痛哭。二戰結束後的一對戀人在上海分別,約好來日再見。不料內戰爆發,男的去了台灣,就此斷了聯繫。最終,垂垂老矣,在台北的醫院裏臨死前登尋人啟事,想再見當年的女朋友一面。最終舊情人相見,諸多舊日情懷歷歷在目。而與之相對應的兩岸的關係也不正是這樣嗎?海峽兩岸關係從幾十年前的完全禁嚴到逐漸放寬政策,其中少不了兩岸民眾個性是台灣民眾的爭取。話劇《暗戀桃花源》於1986年在台灣首次公演,引起島內轟動。就我查資料瞭解,1949年,台灣發佈戒嚴令,從此進入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在這期間,台灣執政者為維護穩定,製造了超多的政治冤獄。據前“立委”謝聰敏統計,自1950年起至1987年解除戒嚴為止,台灣共發生29000餘件政治相關案件,涉案人數達140000人,其中約3000—4000人遭到處決。而《暗戀桃花源》此劇創作成功,台灣剛剛解除戒嚴,省內政治文化一片荒涼,百廢俱興,劇作的推出,無疑給台灣文化市場注入首股新鮮血液。據史料統計,1945年-1953年共有約120餘萬外省人來台,其中撤

台軍隊約60餘萬人。從1950年起,原本隨國民黨來台的60萬士兵,在台灣實施義務兵役制後,逐步被年輕的本省新兵代替。在台灣經濟提高的腳步中,他們仍然是被犧牲的一羣,大部分晚景淒涼,少有人關注。幾十年來他們的肉體雖然在台灣,但心靈仍然寄託在那遙遠的家鄉。雖然過了幾年開放大陸探親,但很多人已經等不到那時候,連魂都歸不了故土了。當年來台灣的那些老兵此刻還健在的已經很少了!他們的根在大陸,他們一生都想着回大陸看看他們的親人,有的老兵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有的老兵到老都未能如願……如果他們還健在的話,他們也是最期望讓兩岸能夠統一的人!

所以真切的期望台灣能夠和平統一,不要戰爭,不要讓我們這一代人重蹈老一輩骨肉分離的悲慘局面!

落葉歸根,誰不想回到生養他的那片沃土?當時台灣的生活實在太亂了。

而《暗戀桃花源》正是在一個整體混亂無序的環境中展開,也正貼合了台灣人民的心聲。之後在無序的大環境下又出現了整體的統一秩序(即兩個劇組的同台演出),能夠説是劇本中的一個高潮,這也表達了台灣人民對安定生活的憧憬。切合實際,是《暗戀桃花源》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人生與感情

江濱柳與雲之凡在大上海相戀,卻在小小的台北咫尺天涯。一心尋找桃花源的老陶,卻在目的地看到一對仙人與自我的愛人和情敵長得一模一樣還有一位一向穿梭在舞台上的白衣女子,逢人就找“劉子驥”,是為“戲外戲”。無論是“暗戀”、“桃花源”還是“戲外戲”,每個故事的核心都是尋找遺失的感情。

其實每個人的心底都會藏有兩樣東西:其一,是一份永遠實現不了的感情,叫“暗戀”;其二,是一個永遠到不了的地方,叫“桃花源”。

江濱柳與雲之凡的遺憾感情令人唏噓不已,而春花、老陶和袁老闆之間的感情也讓人糾結。

江濱柳與雲之凡相戀於上海,失散四十年,而等到四十年後的相逢女方已人老珠黃,男方已病入膏肓了每一個劇中人,都有一種宿命。老陶與春花的感情被袁老闆破壞,春花與袁老闆看似感情甜蜜,卻也勝可是柴米油鹽瑣屑家常的煩惱。突然想起了錢鍾書的《圍城》,想起了孫鴻漸與唐曉芙,想起了《金粉世家》裏的冷清秋與金燕西,“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是感情的墳墓”。“暗戀”中或許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感情是完美的,可是如果他們真正步入婚姻的殿堂後就會是更一種人生了吧!與之構成比較的荒誕劇“桃花源”,老陶一家的瑣瑣屑屑,在這個崇尚金錢和名利的社會,稍微更顯真實一點吧!春花亦是可憐的,她並沒有理解真正的感情,她只明白誰對她好,誰有錢,誰能給她幸福,她就選取誰。《北愛》中楊紫曦為了錢而和吳狄分分和和,小猛為了名利放下沈冰,可是幸福轉瞬即逝,當他們幡然悔悟時,吳狄和沈冰已經不再在原地等着他們了。劇情中沒有寫老陶回去後,春花後悔的一幕,卻寫了老陶發現現實不如自我想象的一樣完美想再回桃花源時卻找不到路的場景,人生就像一部悲喜交加的戲,沒有愛的地方,始終是異鄉。我猜大多數人在錯失真心愛自我或真心對自我好的人後都會嚥下後悔的苦水吧!

在我看來,“暗戀”看似是一出杯具,實則為一出喜劇;“桃花源”看似是一出喜劇,實則為一出杯具。“暗戀”的最終,分別四十年的一對情人最終見面,了無遺憾;“桃花源”中春花雖背叛老陶與袁老闆私通生子,卻沒有珍惜眼前的幸福,徹底陷入柴米油鹽的混亂人生中

一喜一悲高潮迭起,前後時空互相交迭、互相融合,很有喜劇色彩也發人深省。想想自我就像那舞台上兩部戲的重迭,人生到目前為止有多少錯過巧遇等待,在驀然回首時,往往全成空。每個人或許都會在這兩部戲中跳來跳去,偶爾會跳出戲外戲,做會觀眾,審視自我,嘲笑自我,然後繼續過自我的生活

關於花與生活 篇七

劇情內容大致:一座空曠的劇場裏,一個劇團在排練一台叫《暗戀》的舞台劇——抗戰勝利後,江濱柳在上海與雲之凡結識,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這對情侶因內失散。江濱柳到了台灣,十年後結婚,日子也過得平安,但幾十年來心中一直無法忘懷年輕時那段最美麗的日子。一直等到兩岸交流開放,江濱柳正式託友人到大陸打聽雲之凡的下落,才發現當年雲之凡也離開大陸到了台灣,而他卻一直不知道。現年已老、住在醫院的他使出了年輕時的大膽精神,在報紙上刊出一則尋人啟事、尋找雲之凡、尋找他早已失去的夢想。

這段故事是《暗戀》劇團導演自己的愛情故事。他好象在潛意識裏讓自己失去的夢想再現舞台,他隨時陷入自己的回憶,隨時對男女主演表示不滿,而他們雖然努力也不能完全體會導演的意境。

當戲正排得起勁時,另外一個劇團也來到劇場,打斷了《暗戀》的彩排。他們説場地是他們訂的用來排練古裝戲劇《桃花源》。這個戲很大膽的改變了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無能漁夫老陶之妻春花與房東袁老闆私通,老陶一氣之下往上游打魚去,不小心進了“芳草悽美、落英繽紛”的“桃化源”。這地方的百姓是古代避戰住進去的,對當時發生的事一無所知。在這仙境中老陶遇見了一對與春花、袁老闆長得一模一樣的夫妻。他起先痛苦萬分,後來慢慢學會如何與他們相處,過着快樂的日子。可是他仍然不能忘記春花,最後他決定回去帶春花一起去美麗而遙遠的“桃花源”。

兩個劇團在同一個舞台上相撞,混亂一片,又找不到劇場管理員,只有你爭我奪,一會兒是《暗戀》演出,一會兒是《桃花源》的演員在對白。漸漸地,衝突與矛盾開始融合,兩齣戲同在一個舞台上演出

其中一名不知哪裏來的白衣神祕女子在劇場中游蕩,四處尋找一名叫“劉子驥”的人。

這台劇目,嚴肅中不段鬧出笑話,打鬧中又引出許多嚴肅的主題,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起哀樂,生活中誰沒有幾件傷心的事,誰不是常以笑面示人。

在看到這齣戲的最後一幕,我流淚了,江濱柳和雲之凡苦戀了40年之後才相見,數十年的思念,一世的情愫,滿腹的話語,只在兩行熱淚中對視彼此,一切盡在不言中。

關於花與生活 篇八

目錄演出概述演員演出概述

賴聲川――2012戲劇演出季之話劇《暗戀桃花源》 演出時間:2012年6月8日至10日 演出地點:保利劇院 演出票價:80 180 380 580 880 980 票務:票票通 開心票

演員

何炅、謝娜、黃磊、孫莉等

《暗戀桃花源》簡介

《暗戀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的鎮團之寶,該劇1986年在台灣首演,引發觀演狂潮。此後又產生了多個版本。1991年復排巡演,奠定國際聲譽。1992年,電影版《暗戀桃花源》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等眾多獎項。1999年《暗戀桃花源》在台灣第三次復排;2006年,推出《暗戀桃花源》大陸版,海峽兩岸也同時推出《暗戀桃花源》20週年紀念演出的不同版本。

劇情介紹

《暗戀桃花源》講述了一個奇特的故事:《暗戀》和《桃花源》,兩個不相干的劇組,都與劇場簽訂了當晚彩排的合約。演出在即,雙方不得不同時在劇場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相對、悲喜交錯的舞台奇觀。 《暗戀》是一出現代悲劇。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在上海因戰亂相遇,也因戰亂離散;其後兩人不約而同逃到台灣,卻彼此不知情,苦戀40年後才得以相見,時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濱柳已瀕臨病終。 《桃花源》則是一出古裝喜劇。武陵人漁夫老陶之妻春花與房東袁老闆私通,老陶離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後,春花已與袁老闆成家生子。此時劇場突然停電,一個尋找男友的瘋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劇場中跑過……

《暗戀桃花源》大事記

1986年:台北首演 引起巨大轟動,該劇也被稱為戲劇舞台上難得的“藝術與商業完美結合之作”。丁乃竺飾演雲之凡,江濱柳由名震華語劇壇的知名錶演藝術家金仕傑擔綱主演。 1991年:世界巡演,林青霞接棒出演雲之凡,使其蜚聲國際,而江濱柳仍然由金仕傑扮演。 1992年:拍攝電影版,林青霞、金仕傑、李立羣出演,該片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及東京電影銀櫻花獎。 1999年:在台灣三度復排,蕭艾繼林青霞後接演雲之凡,金仕傑版江濱柳再度登台。 2006年:兩岸同時推出20週年紀念演出,大陸版由黃磊、袁泉、何炅、謝娜、喻恩泰等主演。此版本共演出超過200場,轟動一時。 2010年:推出《新暗戀桃花源》,融合了傳統越劇的元素。由黃磊、孫莉、趙志剛、謝羣英、徐銘等主演。2010年4月23日在杭州首演,4月29日開始全國巡演。 2012年:將復排06版本,由黃磊、孫莉、何炅、謝娜、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