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進一步認識中括號,會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反饋

1.漫談自學收穫: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觀看了有關中括號的視頻,説説,你都有哪些收穫?

(交流要點:有中括號的算式的計算順序。)

2.預習單中的問題交流。

訂正錯題。這道題為什麼錯了?應該怎樣改正?

看來同學們學得很不錯。

二、疑難突破

那,在自學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引導學生提問)

師問:有了小括號,為什麼還要引入中括號?也就是中括號到底用在哪兒?是否是隻計算來用?

當然不是了,很多時候,咱們學習的運算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那這節課,咱們就來體驗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板書課題:中括號

三、合作提升

1. 出示情境:麪包8元/包,蛋黃派12元/包,巧克力的單價是麪包與蛋黃派單價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巧克力的單價是多少?)怎樣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

小明帶了80元,根據這個信息,你又能提出什麼問題?

(可以買多少盒巧克力?)

2. 那個問題怎樣解決?請你列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將學生的做法寫在小板上,貼出來。分步正確的,綜合錯誤的,綜合正確的三種)

3. 交流

誰來説説你每步求的是什麼?

辨析

80÷ (8+12)×2

80÷[(8+12)×2 ]

哪一種是正確的?為什麼?

是呀,第一種算式只套了一個小括號,這裏要先算小括號裏的,再應該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們應該先算乘再算除,這裏已經有了一個小括號了,再不能套小括號,那樣就亂了,為了避免混亂,所以就用一箇中括號。

是呀,在已經有了小括號的式子裏,當再次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這時就需要另外一種符號,中括號就出現了。

對比:對比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哪種算式書寫更簡潔?(綜合算式)是呀,這就是人們為什麼發明中括號了,它既能改變運算順序,同時可以使我們的書寫更加簡潔。

4. 引申

你會用中括號嗎?來試一試吧。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交流:為什麼要在這裏加上一個中括號?

5. 解決問題

看來,同學們已經會運用中括號列出綜合算式了,那接下來的幾道問題應該都難不住大家。

(1)航模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術組人數是航模組的2倍。合唱組有72人。合唱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個包子,小剛包的個數是小明的2倍,小潔包的比小明與小剛的和還多6個,小美包了20個包子。小潔包的個數是小美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6. 拓展

老師這裏還有幾道題,你能説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嗎?和同桌説一説吧。

這個對於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們加大點兒難度。

象老師這樣説

180÷4+2 ×3,我們可以説180與4的商加上2與3的積,和是多少?

180÷(4+2)×3,這道算式可以怎麼説呢?

(180÷4+2)×3

180÷[(4+2)×3]

還是這四道算式,如果編成應用題,又可能是什麼樣的應用題呢?這個留作大家課後思考。

四、梳理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於表明運算的順序。小括號“( )”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之前法國數學家韋達使用過中括號“[ ]”。改變運算順序的除了以前學習的小括號,今天學習的中括號,還可能有什麼?大括號?同學們很善於聯想。象這個就是大括號,你覺得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

是的,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善於思考,敢於聯想,會發現更多知識間的奧祕。

課堂檢測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軍從家到少年宮走了14分鐘。用同樣的速度,他從家到學校要走多少分鐘?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測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面積單位。

2、能選擇正確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些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張格子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

(1)師:同學們你們的臉面是指哪一部分?

學生摸臉,但也有學生比劃出臉的一週

師強調:臉的一週的長度叫什麼?(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周長與面積的區別)

(2)師:黑板的表面是指哪部分?

(3)師:你們還可以摸出哪些物體的表面?

2、感知封閉圖形的大小。

教師出示以下幾個封閉圖形,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為什麼你們一看就知道誰大誰小?你們看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學生上講台比劃三個圖形的大小是指哪部分。

3、提問:有誰知道什麼叫做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不同學生説己不同的理解。

4、同桌合作尋找教室裏哪些物體有面積?

學生回答:書面、桌面、地板、瓷磚……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知道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

3、引出面積單位。

二、探索新知

1、認識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老師提問教室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面積。

(1)提問:數學課本的封面大約有多大?

感知數學課本封面有多大。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數學課本的封面,

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學生1:大約三個手掌大小。

學生2:大約有我玩耍撲克6個那麼大。

……

(2)我們的黑板有多大?

學生1: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兩個教室門那麼大。

學生2:黑板的面積大約有4平方米

學生3:黑板的面積大約有10個課桌那麼大

……

師:同學們,你們的回答各種各樣,知道用身邊的物體大小來比較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如果老師不瞭解你身邊的物體,我就無法相象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大小?誰有好辦法?

學生回答:統一面積單位。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

(1)量:讓學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它的邊長。

教師指出: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同時介紹1平方釐米的讀法和寫法。

(2)看:看一看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大小。

(3)摸;讓學生摸一摸1平方釐米的面積有多大。

(4)想:要求學生把眼睛閉起來,在腦海裏回想1平方釐米的形狀,大小。

(5)應用: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面積接近1平方釐米。(拇指指甲蓋,中方格)

(6)估:估一估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7)猜: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3、比較面積單位的大小:把三個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生活中哪裏會用到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44頁中的第1、2、3題

四、課時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什麼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瞭解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3分)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3--24頁。

(1)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2)認識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計數時要撥主靠樑。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樑,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計算器的認識。找學生説一説你知道計算器有哪些功能鍵?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1。

3、嘗試訓練:825-138=26×39=312÷8=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2。

5、學生彙報交流。

6、教師強調並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棒!

1、用計算器計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組彙報。(抽籤彙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後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計正確率;

2、小組彙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穫和自我評價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簡單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 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算盤、計算器等計算工具。

教學難點: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為了方便計算,人們發明了很多種計算工具。我們在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中對計算工具有過簡單瞭解,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誰先來説説我們都瞭解了哪些計算工具?

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二、介紹古代計算工具,拓寬視野。(課件出示)

(一)認識算籌

師: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採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石子、結繩或者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後來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二千多年前,中國人用算籌計算。用算籌表示一個數,採用十進位制,並且縱式橫式交替使用。個位數用縱式表示,十位數用橫式表示,百位數再用縱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籌一般是用十幾釐米長的竹籤製成(也可以是木製、骨制或玉製的)。用這些算籌擺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數目,並進行各種計算。

(二)認識算盤

1、介紹算盤的由來:用算籌計算後又過了一千年左右,中國人又發明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紀,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後來流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使用它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板書:算盤)

2、介紹算盤的組成。

(1)算盤各部分名稱:

師:算盤是我國古代的發明,是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曾經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至今仍然發揮這它獨特的作用。你在哪見過有人使用算盤?(中藥店、銀行等)

大家還記得算盤的各部分名稱嗎?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樑,樑上鑽孔鑲上小棍數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樑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樑下,每顆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頁的兩種算盤:觀察有什麼不同。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 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後來算盤發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一顆珠子。原因是我國古代採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後,採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2)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

師:算盤有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後再撥數。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做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計數時要撥珠靠樑。撥珠時,要按照數位從高位撥起。(規定從右往左數第三個檔為個位)你能分別寫出下面算盤表示的數嗎?

(602 134067 35215862)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已經做了預習並查找了資料,所以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展示自己所瞭解的計算工具,發散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結繩、算籌等使用的方法,進一步使學生體會了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三)計算尺。

17世紀初,英國人發明了計算尺。

(四)機械計算器

17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計算器。

(五)電子計算機

20世紀40年代,誕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六)計算器的認識

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明了電子計算器,生活中開始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只要輸入題目,計算器就會顯示結果,運算過程自動完成。這樣非常簡便快捷。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板書:計算器)

1、介紹功能鍵:

大家也許會發現有很多種計算器。這是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計算器。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們一起看一下我們手中的這款計算器。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你認識計算器鍵盤上的哪些按鈕,各有什麼作用?“On/c”鍵有什麼作用?“Off”鍵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瞭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並引起探索的興趣。)

2、使用計算器:

師:計算器怎麼使用?

學生介紹使用方法:按“On/c”鍵:開始顯示;輸入數字和符號;按“=”鍵,顯示結果;再按“On/c”鍵,清屏。計算器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別功能的鍵。例如,a、%等,還可以用來計算分數等。

3、利用計算器計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這道題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利用計算器怎樣計算?

練一練:4468+1792 32010-8925

(2)用計算器計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約得幾?怎麼估算?再用計算器計算。

26×39 312÷8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讓學生自主瞭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尤其是存儲功能鍵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難度。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計算器計算找規律。

9999×1=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運用比賽的形式 算一算。

學生計算,全班交流。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用計算器計算比賽。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規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 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總結提升

師:計算器的使用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電子計算機、(課件出示)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2、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願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培養對1億大小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工具

教學準備:課件、一包打印紙、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填一填:一個一個的數,10個一是( )

10個10是( );10個100是( );10個1000是( )。

1億是10個( ),100個( )1000個( ),10000個( )。

2、網絡數據:

2001年中國移動電話的數量超過1億部。

2005年中國的網民超過1億人。

哈雷彗星的尾巴長達1億千米。

我國的小麥產量一直穩定在1億噸左右。

中國移動平均每天可以淨賺1億元。。.。.。.。.。.。.

老師:

一億到底有多大呢?

走路的時候就在想“一億步有多遠?”

吃飯的時候就會想“一億粒米有多重?”

發作業本的時候就會想“數一億本練習本要多少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數一數。

1、質疑:出示一大堆本作業本場面讓學生直接數【疑惑:數不了】

2、解惑:討論怎麼辦?【化難為易】

問題——數作業本要花多少時間?

材料——作業本,計時器

步驟——先測出數1本(10本)所需的時間

再推測出100本,1000本,100000本。。100000000本需要的時間。

過程——表格式

10本 100本 1000本 10000本 100000本1000000本 10000000本 100000000本

9秒 ( ) ( ) ( ) ( )( ) ( ) ( )

算一算

合( )分鐘=( )小時=( )天 =( )年

小結——從現在開始(9歲)要數到18歲才能數完。

3、試一試

(二)量一量

一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

(三)。稱一稱。(小組合作)

1、問 題

數出100粒大米,稱稱大約重2.5克

照這樣計算,一億粒大米約重多少克?

2、步 驟

1000(粒) 10000 100000000

25(克) 250 2500000

3、結 論:億一粒大米約重2500000克。

4、運 用

(1)我們全國大約有13億人,如果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多少克糧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

課後小結

三、課堂小結。

1、你知道了什麼?(節約從每一粒米開始)每人每天大約吃400克大米,13億中國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大約夠一個人吃( 81250)天≈(223 )年。

(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喜馬拉雅山高約88848米,一億張白紙疊在一起比喜馬拉雅山都還高!。。。。。未知的世界等待你去發現!

2、你學到了什麼?(化難為易)

課後習題

3、你還想知道什麼,請用課堂上的方法和步驟繼續研究。並將你收穫到知識做成手抄報進行展示。

板書

一億有多大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認識億以上數的認識,學會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億以上數的讀寫過程,體驗類推、遷移的思想與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2 教學難點:

掌握中間有0的大數的讀寫方法。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個遊戲——數字魔法,有一個數非常難讀,你們想試一試嗎?

出示:0。

生回答後,師説:這麼難的數也會讀,真不簡單!接下來它要變了,請仔細看:3004,誰會讀?真了不起!請繼續看,變變變,507000,這個數好大,你們會嗎?(生回答)

這麼難的數還難不倒大家,看好了, 80409000,這下不會了吧?

也會呀,你讀吧!你們真聰明!讀得又對又快,一定知道它們的讀法,誰來説一説億以內的數如何讀。

看來同學們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掌握得很好,在我們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比一億更大的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

(板書課題:億以上數的認識)

2 新知探究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讀一讀下面畫橫線的數。

2、試讀出下面各數。

3、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讀出下面各數。

92000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三)億以上數的寫法

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2、試寫出下面各數。

3、億以上數的寫法。

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個數為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4、試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五億 寫作: 2500000000

四百九十億六十萬 寫作: 49000600000

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 寫作: 500407000000

5、讀寫比較。

讀法與寫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點: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 鞏固提升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有一隻機靈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氣,想考考大家,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闖關練習。

第一關:學以致用

1、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讀作:(三十七億零五十萬 )。

2、四億零五百九十萬四千二百。 這個數寫作:( 405904200 )。

第二關:火眼金睛

1、6008007200中的每一個0都不讀。 ( 錯誤 )

2、由三十、三十萬、三十億組成的數300030030。 ( 錯誤 )

第三關:精挑細選

1、用7個十億、8個千萬、5個萬和4個十組成的數寫作( D )

A、780050040 B、708050040

C、708005040 D、7080050040

2、下面各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的是( C )

A、906307000 B、1080060000

C、52072004500 D、5883000600

課後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小組説--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這麼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同時我們還發現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我們在學習時要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舊知識來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板書

億以上數的認識

1、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2、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