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一

課題:

大數的改寫

教學內容:

大數的改寫課本第14——1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正確的改寫整萬的數。

2、掌握將非整萬的數用”四捨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能爭取地”略寫”非整萬的。數。

3、理解,掌握”四捨五入”的含義,並能正確運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強學生的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

教學難點:

將非整萬的數用”四捨五入”法改寫成以”萬”做範圍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大數的”改寫”和”略寫”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用幻燈出示下面土模。

1、寫出下面各數

一百二十萬二千三百寫作:

二百零四萬五千寫作

三千零二十萬零六百八十寫作

五千八百萬零七百噸寫作

三百六十四萬八千個寫作

寫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然後幻燈補充正確寫數。

2、讀一讀下面各數。

2000000讀作

3500000讀作

10200000讀作

86000000讀作

學生讀數完成後,教師板書補充讀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5

(1)出示掛圖或電腦課件展示人體血液的構造,介紹紅細胞,白細胞的作用。如圖:

説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數目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出示板書。

一小滴血液含有:

紅細胞:5000000個

白細胞:10000個

(2)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個數。再看看這兩個數有什麼特點。

學生交流後,教師説明:這兩個數都是整萬的數。什麼是整萬的數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萬的數。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萬的數。

(學生明確了整萬數與非整萬數後,不僅對改寫以”萬”坐單位的數有幫助而且對將非整萬數”四捨五入”到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做了鋪墊。)

(3)明確告訴學生:在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讀寫,常常將萬位後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來代替數末尾的4個0,這樣就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

(4)改寫。

板書出示:500┆0000個=500萬個

強調:把個級的4個0省略掉,在500後面寫上個”萬”字。這樣照樣讀作:五百萬個。

想一想:10000個=1萬個。

先讓學生來説,然後教師添上板書”1”

(5)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8000030000018000000

學生獨立改成。老師巡視,觀察學生是否記住寫”萬”字,並當作要點進行強調。

2、教學例6

(1)投影展示太陽和地球圖,讓學生觀察,收集信息,瞭解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係。

(2)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並説一説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陪。這時學生感到直接説出這兩個大數之間的陪數關係比較困難。

(3)啟發學生想到:用”萬”作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

(4)觀察這兩個數有什麼特徵?怎樣把這兩個數改為整萬的數?

(5)介紹”四捨五入”法及如何用”四捨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①找準萬位上的數。板書:12756

②看萬位右邊第一位上的數,是2

③説明:根據”四捨五入”法規定,像這樣小於5,把它和右邊的數全捨去,改寫成0。板書:12756≈10000。

説明:因為得出的是近似數,所以必須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板書10000=1萬(説明:這裏兩數是相等的,只能用”=”)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課型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徵,並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徵,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裏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學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麼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説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麼角》

生1:通過測量發現,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鋭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鋭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鋭角。

師:三個角都是鋭角的三角形叫鋭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麼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係你會畫圖表示嗎?

(課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係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後你會發現什麼?

生:通過測量發現,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課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現什麼?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係。

師:你能説説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係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徵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彙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願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老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穫

師: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懂得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數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數學教案 篇三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算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乘法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讓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整數乘法中,已經具備筆算乘法等計算基礎,因而在本節課的探索活動中,學生很有可能運用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此時還需要教師的適當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並培養估算意識。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學習求知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點:

學習小數乘法豎式的計算方法,並初步進行估算。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二、説教法。

1、以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根據學生認知活動的規律,學生實際水平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想通過創設包裝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提取數學問題,自己嘗試經歷估算以及筆算的探究過程。

2、引導質疑法,將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必須與生活相聯繫。因此,在課堂一開始,我就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注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將來會走向社會的各個崗位,結合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習慣,逐步滲透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學習意識,是很必要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伸到社會中去,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理念,也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

三、説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我通過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探討中發現方法、在交流中獲取新知,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質疑的心理,動手操作時的探究,歸納結論時的思維,綜合練習時的活動。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慾建立模型、探究發現方法練習鞏固、解決問題回顧總結。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人教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第13頁例6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0在四則運算的特性,理解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和概括能力

2、通過歸納分析總結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特徵。

3、通過學習進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義以及0在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體會0在四則運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

教學準備:

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口算卡片

150+0=

43-0=

25-25=

0 +50 =

0×135=

0÷12=

1、讓學生快速口算。

2、同桌互相説一説這些題目有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問題的形式創設數學情境,目的是引發學生的思考,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回憶以前所學知識,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關0的運算?

(1)小組合作交流並舉例。

(2)全班交流。

老師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板書內容。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5-0=5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0×5=0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0÷5=0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加減法,就認識了0,掌握了有關0的加減法的計算。隨着年級的增高,知識的擴展,在學習乘除法時又認識了0在乘除法運算中的特性,之後學生又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實際計算,進一步掌握了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體會到0在四則運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這一環節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回憶、整理和概括有關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教學時,採用小組合作形式,大家在組內暢所欲言,然後在全班交流,從而得出結論。)

2、質疑

(1)老師提出問題:關於0的運算你還有什麼想問或想説的嗎?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

板書:5÷0=□ 0÷0=□

小組交流、教師補充板書

0除以任何非0的數都得0。

0不能作除數。

(設計意圖: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使教學突破這個難點,我結合教材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接着出示5÷0=□,0÷0=□兩個算式,讓學生通過分析説明觀點,自己從驗證過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數的結論。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不但掌握結論,而且理解結論的算理。)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算一算。

0+1=

0+0=

68-0=

23×0=

456-0=

78×0=

0×0=

78×1=

0÷56=

100-0=

2、填一填

(1)一個數加上0,還得();

(2)被減數與減數相同時,差是();

(3)一個數與0相乘,仍得();

(4)0除以一個()的數,還得0;

(5)0不能作()。

3、先説説運算順序再計算。

58÷2×0 0÷14+63÷7

24÷(75-67)9+9×9-9

4、列式計算

(1)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2)840減去140的差,再乘上0,積是多少?

(3)87減87的差除以78加22的和,商是幾?

5、課本P15

(1)練習二第7、8題。

(設計意圖:圍繞學習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鑑,教師要及時鼓勵和提升,正確對待學生暴露出的學習的不足和疏漏,加強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診斷矯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關於0的運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麼?你認為自己或同伴的表現怎樣?

(設計意圖:對課堂學習進行全面地回顧總結。在回顧知識的同時,對情感態度進行回顧總結。)

板書設計:

關於“0”的運算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5-0=5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 0×5=0

0除以非0的`數都得0 。 0÷5=0

注意:0不能作除數。

教後反思:

本節課是讓學生將有關0的運算知識系統化,瞭解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因此,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瞭解的一些有關0的運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並舉例,再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要板書的內容,如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必須舉出例子來進行驗證。教材中特別強調0不能作除數,那麼0為什麼不能作除數呢?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使教學突破這個難點,我結合教材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接着出示5÷0=□,0÷0=□兩個算式,讓學生通過分析説明觀點,如有學生髮現0÷0的商無論等於什麼數,商和除數0的積都等於0,0÷0的結果有無數個。學生能自己從驗證過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數的結論。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運算定律》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動,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初步學習體會提出猜想的方法及類比,説理,舉例論證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創造力。

2、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夠運用乘法的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參與推導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難點: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學們,學習新課前,我們先來回顧學過的運算定律。找出共同點?和或積同。

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 )…….

(設計意圖:四個公式板書在黑板,以便與乘法分配律對比)

(2)利用學過的長方形周長內容得出兩種不同解題方法。剛才的計算中你發現這兩道題有什麼關係嗎?2×( 37+63) 2×37 + 2×63

教師讓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的異同點,並指名説一説自己找出的規律。

引導學生髮現: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兩道題其實可以互相轉化,可以用一個等式表示:2×( 37+63) =2×37 + 2×63

(3)將學生的知識遷移到本節課新授內容,在課的開始,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我們下面就一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猜想在其它的題裏也是否成立?請看大屏幕。)

我班同學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樹3棵,共植樹?棵(植樹節3.12)

(1)全班同學獨立完成。

(2)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説給大家聽聽。(生回答,師板書)

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誰來説説看?(生回答,師板書)

板書:(27+25)×3 27×3+25×3

評講: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麼?誰能説給大家聽聽?

(3)觀察這兩個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異同點,並指名學生説一説自己想法,思路。

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是的,雖然他們的格式不同,但他們的得數相同,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把這兩個算式聯繫起來。

生:等於號

師:對,用等於號相連,表示這兩個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讀一讀,認識這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師:再和前面的一組式子一起觀察,

(讓學生通過讀,感悟到左邊是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右邊的兩個數的積加上兩個數的積)

2、舉例驗證,進一步感受

認真觀察屏幕上的這個等式,你還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來驗證嗎?(板書:舉例)

(1)驗證方法:要求每人出兩組算式,數字隨意舉例,進行計算,驗證你舉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後拿到小組內交流(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回報:誰來説一説自己舉的例子。

(3)同學們,請看一看這三個同學舉的例子,每組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我們就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接起來。(板書)

(4)輕聲讀這些等式,你發現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多個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規律)

3、歸納總結,概括規律。

(1)現在誰能説一説這些等式有什麼共同特點?(板書:總結)(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

(2)從剛才的舉例過程中,你能發現乘法運算中的規律嗎?

學生回報。

(出示: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學們發現的這個知識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書: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a+b)×c=a×c+b×c 齊聲讀兩遍。

(4)對於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樣。

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想對照:a×b=b×a (a×b)×c=a×(b×c)

(a+b)×c=a×c+b×c 比較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運算難點的理解)

三、加強應用、深化理解

1、根據運算定律,在( )填上適當的數。

(10+7) ×6=( )×6+7×( )8×(125+9)=( )×125+( )×9

7×48+7×52=( )×(48+52) (7×48+7×52中有相同因數嗎?)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練習理解乘法分配律)

2、火眼金睛看一看:判斷下面算式是否正確?並説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計算下列各題。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88×125試做

師小結:通過前兩道題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為了使計算簡便,我們既可以從左邊算式得到右邊算式,又可以從右邊算式得到左邊算式。但遇到實際計算時,要因題而異。

4、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師:説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於兩個數的和,也可以三個數的和,四個數的和可以嗎?説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書)

5、找朋友

師:如果一個同學説出乘法分配律的左邊部分,那你就説出它的右邊部分,如果他説出的是右邊部分,你就對出左邊部分。看誰反應快。

6、24×8—4×8=(24—4)×8嗎?

師:説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於兩個數的和,也可以是兩個數的差,三個數的差可以嗎?説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或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或相減)。(設計意圖:拓展書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7、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8+4)×25 34×72+34×28

(設計意圖:概念只有在具體的練習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學必須當堂採用講練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四、總結:

1,這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什麼叫做乘法分配律?(設計意圖:不能讓總結性提問只是走了過場,通過這個環節切實起到梳理知識,提高學生總結能力)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減號,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據乘法分配律,你能把下列等式填寫完整嗎?同學們課後交流一下,下節數學課我們再繼續研究。

教師激發學生好勝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許多變化,題裏辨別出用乘法分配律簡算的題呢?36×99+36 73×31+28×31—31

3.思考:填寫完整:

a×(m-n)= a×125+b×125-c×125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人教版 篇六

第一課時: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介紹定向運動及其發展:播放短片

播放後提問:

(1)短片中介紹了一項什麼運動?

(2)通過短片介紹,你對定向運動有了哪些瞭解?

(3)看來參加定向運動還需要具備一些本領,你知道是什麼本領嗎?(看地圖,識別方向)

(4)如果讓你來參加這項運動,你會用什麼工具來確定方向?

二、自主探究、瞭解公園定向運動圖(出示公園定向運動圖)。

從這張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探索1號點的位置。

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到大致方向。

A、訓練加方向標的意識:加個方向標有什麼好處?

B、突出以起點為觀測點:為什麼把方向標畫在起點?小組討論、質疑:

(1)、知道1號點在起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了嗎?

(2)、如果這時就出發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

(3)沿什麼方向走就能保證更準確、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時,可以用上你手頭的工具。

3、練一練:你説我擺,為小動物安家。

(課前剪好小圖片,課上動手操作。)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 偏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貓擺在哪?

討論:為什麼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現在有兩種不同的説法,通常我們要從角度比較小的這個方向説。)

4、解決問題,尋找得出距離的方法。如果你來參加這項運動,以每分鐘行進200米,你要走幾分鐘能到達1號地?

圖上沒有直接標距離,你有什麼辦法解決它呢?

仔細觀察地圖,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試一試解決。

三、鞏固練習:

1、以雷達站為觀測點,填一填。

護衞艦的位置是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巡洋艦的位置是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魚雷艇的位置是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2、以電視塔為觀測點,按要求填空。

文化廣場在電視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體育場在電視塔東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度的方向;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與同學們一起來分離你的收穫?

五、課後延伸:

遊樂場要新建兩個遊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o方向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o方向上,約150米處。請你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個新項目的位置。

第二課時: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目標:、能繪製平面示意圖,通過製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製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會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繪製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通過看圖回答問題,複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製平面圖作準備。(1)停車場在廣場的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小紅家在廣場的 偏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並説一説是怎麼想的。

二、自主探究新知

、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築?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築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

出示數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活動角在校門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麼完成任務?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彙報完成平面圖繪製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製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築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説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製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製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製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説一説問題是什麼,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後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製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麼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釐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並訂正。

2、在紙上設計小區,並説明各個建建築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築物的圖片:如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個內容後,你覺得還有什麼困難?

第三課時: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3、“做一做”呈現了兩名學生合作判斷對方所在方向的活動情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教學重點:為什麼在描述兩個城市位置關係的時候會有兩種方式。

教學難點: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觀察書上插圖

小組討論: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識説一説這些城市的位置關係。

(2)討論後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彙報。

2、彙報討論結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圖上的位置。

(2)確定以誰為觀測點。

(3)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

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質疑解難

剛才大家確定的同樣是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地點,描述它們位置的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大 的差別?一個是南偏東約30度,一個是北偏西30度?

二、複習鞏固

、完成做一做:

教師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畫一些長方形,並連接對角線,量出各條線段的長度,標出度數,讓學生分別站在不同的頂點上進行練習。

(1)組織學生做遊戲(可兩人一組也可四人一組)

(2)讓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人人開口説一説。

書中的做一做中的角度是45度,比較特殊,可以説成是你在我的東偏南45度,也可説南偏東45度,或你在我的西偏北45度,也可以説是北偏西45度,還可以説成是“東南方向”。

三、複習反饋、完成練習第1、2兩題

2、當堂彙報

(北京在哈爾濱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北偏東的方向上。)

(學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離約是900米。)

(你家在學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最大收穫是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第四課時:描述並繪製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能用語言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在合作交流中能繪製簡單的路線圖。

3、體會路線圖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重點:體會定向運動行走過程中的觀測點在不斷變化。

教學難點:根據觀測點的變化來重新確定方向標觀察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學生一個越野路線圖,每人一張白紙(繪圖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線

小組討論:

(1)、作為越野隊員我們將怎樣確定越野路線?

(2)、我們是怎樣確定方向和路程的?

2、繼續描述行走路線

討論:為什麼要到達一個目標就重新畫出方向標?

3、這個越野車隊,四個賽段的時間分別是15分鐘、5分鐘、35分鐘、5分鐘,他們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

4、觀察行走路線後回答討論:

為什麼第一賽段的路程與第三賽段路程長短差不多,時間卻相差一倍多?車壞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礙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時間……

5、打開書本P23,觀察書上的校園定向運動路線圖,根據上面的路線圖,説一説每一賽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二、沙漠驅車越野:繪製簡單路線圖

根據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路線、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350千米的地方是點1

2、在點1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點2

3、終點在點2的西偏南20°方向距離它300千米的地方

繪圖後回答:(1)點1的西北方是

,終點在起點的 方向,點2在起點的 方向。

(2)説出具體路線:

從起點出發,先向

度方向走

km到點1,再向

度方向走

km到點2,最後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終點。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根據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注意:繪圖前,先定下出發時的位置。

2、第26頁第5題,根據描述把電車行駛的路線圖畫完整。

在練習的過程中,多注意交流、展示,最好能夠用到實物投影儀,把學生繪製出的圖進行展示,有利於比較、改進。

四、開放題:小小動物園的參觀路線。

學生自行設計,設計後並寫出如何走,對一些繪製較好的圖進行展示、評比、加分。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後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教學重點:

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

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約包裝紙的策略。

教學用具:

課件、盒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收過禮物嗎?能説説你都收到了什麼禮物?

生:玩具車,變形金剛……

師:你們的禮物包裝過嗎?老師也收過一些禮物,而且是包裝過的禮物,想看看嗎?(課件演示,欣賞包裝好的各種禮物)

師:剛剛大家欣賞的禮物怎麼樣?

師:生活中我們如果要送某種禮物給別人,通常會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起來更漂亮,要包裝一個禮品,要考慮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如何進行包裝(師:問的真好,等我們動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樣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裝紙(師:你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麼包裝最省紙呢?(師:聰明的你上課認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師:哦,包裝禮物中有這多的我們還不知道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包裝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師:老師收了這麼多的禮物,老師懷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給我的親人送上一些黃金搭檔,(課件出示圖片)首先我要送給我的第一個親人。猜猜他是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小孩,個子長高不感冒,你説他是誰?

師:老師準備送一盒黃金搭擋送給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長。我也想用包裝紙包裝成精美的禮物。

師: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裝紙呢?你能幫幫老師嗎?

生:求出表面積,量出長,寬,高(課件出示有關數據)

生:求出的表面積就是包裝紙的大小。(師用驚奇的表情注視)

師:這個同學真厲害,知道包裝紙的大小就是表面積的大小,你們和他一樣聰明嗎?試試看,怎麼樣來計算包裝紙的大小了嗎?動手算一算。

(生獨立完成,投影出學生答案,並對其進行講解)

師:來,你來給大家展示一個你的結果,你是怎麼來算的?並説説你的想法)

師:你們都是這樣算的嗎?同學們真不錯,來,掌聲歡送她。

2。師:剛才老師在同學的幫助下,知道包裝一個黃金搭擋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裝紙,我想我弟弟收到這麼漂亮的禮物,一定會很高興,在這裏老師替弟弟謝謝大家了。現在我想送給第二個親人,我要送給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女士,細膩紅嫩有光澤

師:對,同學們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師想送給我尊敬的媽媽。我要送給她兩盒黃金搭擋。(手勢)師:你覺得可以怎麼來包裝呢?有幾種包裝方式呢?你建議老師選擇了哪種方式包裝?為什麼?(手勢配合指向屏幕)

師:想想看(凝視5—6鈔鍾)來,同桌之間藉助手中的模型擺擺看。

小組反饋,小組登講台進行解説。

師:同學們不僅是個愛動手,也是一個愛動腦的好學生。掌聲贈送給他們精彩的解説。

師:有3種包裝的方法,那你想建議老師選擇哪種包裝的方法。(第C種)

生1:第C種,因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紙。

師:你這個想法真好,很有節約意識,你真是個懂節約的好孩子。(板書:節約用紙)

師:但這種包裝方式真的是最省紙嗎?(表情懷疑狀)有什麼方法證明是最節約的呢?

生2:計算出包裝後的表面積。再進行比較。

師:真不錯,我們試試看。(學生反饋,展示學生計算結果)

找兩位學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並扣留這兩位同學,要求學生聽聽這兩位學生的想法,(掌聲歡迎我們小老師為我們説説他的想法)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發現果然是第C種最省包裝紙,那現在你能發現包裝的祕密嗎?

生反饋。

師板書L節約用紙: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省包裝紙

三、再次嘗試,總結規律: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包裝中最省包裝紙的學問。現在老師要送出最後一個禮物,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長輩,腰好腿好精神好)

師:我想祝我的爺爺,奶奶身體更加的棒,(動作配合)我要送3盒黃金搭擋。

師:看大屏幕,你能回答這的問題嗎?(課件呈現)

師:用你們探索出的包裝的學問,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藉助模型擺一擺)

3。小結。師:非常感謝同學們幫我包裝出了這麼漂亮而精美的禮物,你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嗎?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麼節日嗎?(母親節)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母親節快到了,小明和爸爸為媽媽挑選了一套分為上、中、下集的書,每本書長、寬、高分別為20釐米、15釐米、8釐米。小明想親手將這套書用彩紙裝飾起來,請你為他設計一個裝飾方案

五、板書設計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在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有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直觀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2、在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用畫示意圖的方法對於整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價值,體會到畫圖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培養幾何直觀,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驗策略的價值,會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

難點:藉助畫圖的策略解決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理念】

通過嘗試畫圖、指導畫法、藉助示意圖理解題意、體會畫圖的優點、藉助畫圖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等活動,幫助學生切實感受畫圖策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探索並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突出解決問題的“中間問題”、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創新使用教材,既體現“以本為本”的教學思想,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活用例題、在強調合作、交流的同時,始終把獨立思考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既重視知識技能訓練,又注重發展數學思考、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

能在你的作業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嗎?

師:長方形的面積怎麼計算?求長方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怎麼求寬?如何求長方形的長呢?

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面積÷長=寬

面積÷寬=長

師:今天老師想請大家解決我們學校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願意嗎?

2、教學例題

(一)例1教學

出示例題:合肥市華山路國小有一塊長方形的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認真讀題,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2、師質疑:同學們已經注意到花圃的長增加3米,面積增加了18平方米、仔細想一想:長方形的長增加了,面積就一定會增加嗎?師指名回答、

預設1:學生長增加,寬不變,面積就一定會增加、

預設2:學生長增加,寬不知道,面積就不一定會增加,也許還會減少、

師:同學們説的非常有道理,在這道題中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花圃的長增加,面積就增加了?

預設1:把增加的面積畫出來、

預設2:畫圖

3、畫一畫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接下來我們一起在練習紙上畫一畫示意圖,用剛才畫的長方形代表花圃,在花圃上面畫出增加的面積、提醒一下:既然是示意圖,可以不需要用尺子,用鉛筆直接畫、

4、同學們都畫好了嗎?老師也想畫一畫、

預設:第一步,黑板上的長方形表示花圃、

第二步,只畫一條邊增加很長、追問:可以嗎?為什麼?

第三步,畫出一條邊增加3米、追問:畫好了嗎?

第四步,畫出兩條邊都增加3米、追問:現在畫好了吧?怎麼又不可以?

第五步,誰能上來把那條邊畫出來、你來指一指哪裏是增加的面積?教師用陰影部分表示增加的面積、原來的面積在哪裏?

第六步:誰來根據示意圖説一説面積為什麼增加了?寬是哪一條邊?師指着圖,這條邊既是原來長方形的寬,也是這個增加部分的什麼?(用紅筆再次畫一畫這條寬)

5、在示意圖中標出條件和問題,然後同桌根據示意圖互相説説題目的意思、(指名上台板書,説一説)

6、想一想應該先算什麼?

7、獨立完成,指名上台指着示意圖板演,教師板書、

8、從圖中我們發現花圃的長增加了,寬不變,面積增加了;如果花圃的長減少了,寬不變,面積會發生什麼變化?(減少)你能在長方形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嗎?想一想,誰上台在長方形中畫一畫?

預設1:上台畫出正確的同學,讓他説一説哪條線段減少了,減少的面積在哪裏?這位同學的畫法非常準確、

預設2:上台畫出錯誤的同學,讓別人説一説哪條線段減少了?符合題意嗎?誰能上台畫出長減少,減少的面積在哪裏?

師提醒學生畫圖一定要一定要想好哪條邊改變?哪條邊不變?比較:兩次畫圖有什麼不一樣?

過渡:長方形的寬不變,長髮生變化,面積也發生了改變、那如果寬減少,減少的面積在哪裏呢?一起看第二道數學問題、

(二)教學“試一試”

華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寬20米的長方形水池、後來因擴建公路,水池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水池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現在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齊讀,教師追問:這個長方形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能在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嗎?

2、在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指名上台用手勢比劃後師追問:這次什麼改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3、獨立列式計算後,誰來説一説自己的解題思路?上台指着圖説、

(三)比一比

1、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解題過程,這是文字敍述題意,這是用示意圖表示題意,比一比,你有什麼想説的?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

2、師:看來,畫圖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和策略、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

三、變式練習

過渡: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兩道題目中都有一個量沒有變,你發現了嗎?如果長與寬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題目你們還會嗎?出示變式1:

(1)變式1

一個長方形,如果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原來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老師讀題後並追問:長方形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是怎麼理解的?

2、師:照這樣,增加的面積在哪裏?先在大腦中想一想,想好了試着在圖上畫一畫、

3、師指名上台比劃示意圖,課件隨機出現、

4、長方形的長和寬都不知道,看着示意圖,你會解決問題嗎?

(二)變式2

師:同學們現在已經能夠在紙上畫出圖形幫助思考了、其實高手畫圖不但能在紙上畫圖,還可以在腦海中畫圖、接下來我們一起試試在腦子中畫圖、

(出示:有一個長方形,長50米,寬40米、)

1、長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頭腦中畫圖,再列式計算,最後課件驗證,板書算式、

板書:40×5=200(平方米)

2、寬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頭腦中畫圖,再列式計算,最後課件驗證,板書算式、

板書:50×5=250(平方米)

3、長和寬同時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頭腦中的圖畫好了吧?誰能很快列出算式?

生:200+250=450(平方米)

(2)我們在圖上畫一畫來驗證腦子裏想的圖,好嗎?有什麼不一樣?發現剛才我們的計算有什麼問題?到底增加了多少呢?

4、長和寬同時減少5米,面積減少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腦子中畫圖,課間驗證、

師:你想用什麼方法求出減少部分的面積?

生1:分三部分來求、

生2:分兩部分來求、

生3: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長方形的面積來求、

5、長增加5米,寬減少5米,面積改變嗎?肯定嗎?

四、課堂小結

師:我們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各種變化,我們是怎麼解決的?畫圖有什麼好處呢?在畫圖應該注意什麼了?

師:其實不單單是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的面積如果發生變化,同樣可以採用畫圖的策略予以解決、課後同學們可以好好研究這道題“長增加5米,寬減少5米,面積改變嗎?”,將研究過程和成果寫成“數學日記”,與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一起分享!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麼會不一樣?引出“四捨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複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説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後指名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裏輸入學生彙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彙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後的近似數。並説一説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麼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後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説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

(1)保留()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①一位②兩位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12.006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後,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穫?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後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後作業:

1.從課後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0.984≈1.00.984≈1

小於5,捨去大於5,向前一位進1大於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對稱物體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能夠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徵。

3.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4.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設計:

1.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軸對稱圖形。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感知。

2.教材分析

(1)軸對稱圖形是圖形運動教學的進一步深入。軸對稱主要是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通過數一數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於對稱軸,從而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教學設計主要是聯繫學生親身體驗,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究新知。此節內容的學習將為以後學習畫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做好鋪墊。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學生會判斷軸對稱圖形;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認識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

(3)分析本課內容與國小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繫: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體驗過“圖形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軸對稱和平移。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和平移現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以上內容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本單元將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平移,教學時要重視實踐操作和探究學習,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通過動手操作,與同桌探討交流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4.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降低了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一個圖形有多個對稱軸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對稱軸,促進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助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瞭解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準備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圖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這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吧。(出示課件)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那麼多有趣的'圖片,你們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了麼?

生: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烘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抽學生進行表達。

師:同學們發現了他們的可以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共同的特徵,但它們還有一些別的特徵,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希望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能發現這一特徵。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軸對稱圖形。

板書:軸對稱圖形

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探究新知

1.系統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

師:那麼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呢?老師這準備了一個小實驗,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實驗。課件展示小實驗。(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指導學生用雙手體會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歸納出軸對稱圖形,指出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同學們,現在給你們一個圖形,你們會不會對摺?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對摺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間相互説説你是怎麼對摺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彙報。通過對摺我們發現長方形對摺後能完全重合,所以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我發現同學們非常聰明,很快就得出了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那麼正方形呢?怎麼對摺,你有幾種方法?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片對摺,同桌相互説説,你是怎樣對摺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彙報。通過對摺我們發現正方形對摺後能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2.練習鞏固

師:我們找到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對稱軸。那麼別的圖形你會找麼?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紙片觀察、對摺,看看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彙報。師:用手展示怎樣快速的找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學生先觀察,然後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完成書上練習,之後集體訂正。

三、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四、展示課件,給出方格紙上的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請用剛才的方法判斷,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課件展示情景圖)

師:觀察方格中的松樹圖,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是的話找出對稱軸。

生:從圖中可以發現,它是軸對稱圖形,DG就是它的對稱軸。師:通過對稱軸對摺能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從這幅圖我們知道A和A是一組對應點,B和B也是一組對應點。那麼請同學們觀察,圖中A和A有怎樣的關係?

生:點A和點A分別在對稱軸的兩旁,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3,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也是3

師:那麼請同學們看看點B和點B。

生: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2.

師:對應點A和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麼?對應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麼?

生:學生觀察,並回答

板書: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師:連接圖中點A和點A,你看對稱軸和對應點的連線怎樣?連接B和點B,他們的連線和對稱軸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生:點A和點A的連線於對稱軸垂直。

師:連接圖中點B和點B,點E和點E也是這樣麼?

生:(小結)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鞏固新知

師:練習下面各題。

觀察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的畫出對稱軸。

找出圖形中的對應點(三組),分別説説,他們到對稱軸的距離。(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五、知識小結

1.什麼是軸對稱圖形,什麼是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