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採山》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採山》教案多篇

國小音樂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

2、聆聽《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3、創編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感受體驗歌曲鮮明的音樂形象,並即興表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2、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並進行表演,再次感受勞動的快樂。

3、通過輕鬆愉快的音樂形象,表現出小忘我的勞動精神,和看到勞動成果時的喜悦心情,讓學生懂得勞動就要不怕髒,不怕累的道理,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2/4拍,F大調,一段體結構。輕鬆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勞動技術的同時,表現了小一心只顧勞動,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一方面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創編表演。

體驗、聽唱、探究、聆聽。

VCD,鋼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1、呼吸、發聲練習。

2、節奏練習

二、新課學習:

(一)、欣賞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1、初聽,啟發、引導學生邊聽邊辨別歌曲中所唱的內容,想到什麼?

2、説一説:手能做什麼?

3、復聽,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即興表演。

(二)學唱歌曲。

1、談話導入。

2、聽賞歌曲,感受節拍、情緒、內容。(看VCD)

3、説一説:

歌曲唱出了哪些內容?

小都做了些什麼?

表現了什麼精神?

4、復聽歌曲範唱,再次感受勞動的快樂。

5、看手位模唱曲譜。

6、按節奏朗讀歌詞。

7、跟琴學唱歌詞。

8、跟音樂有表情地唱歌。

9、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10、綜合表演。

三、小結。

《採松果》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3、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教學重點:

1、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2、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口算

教學用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30+6030+5040+5090+1060-3090-1080-20xx-70

34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的。

79是由()個一和()個十組成的。

(二)新課學習:

5、投影出示掛圖,觀察圖畫,提出問題

大森林裏松鼠媽媽採集25個松子,小松鼠採了4個松子,一共採了多少個?

25+4=29

205

6、請同學説一説你是怎麼計算的?

7、小組活動,討論算法

8、用小棒擺一擺,分別説一説擺的過程

9、根據圖中已知條件,再提問題

媽媽比小松鼠多采集幾個?小松鼠比媽媽少採幾個?

25-4=21

205

(2)分組討論,如何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

(3)集體歸納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計算:

填上適當的數

2、直接寫答案

32+542+784-475-3

75+264+372-238-3

3、下面每個()裏可以填什麼數?

10+30〉()20+()〈2525+()=25-()

板書設計:

被減數

46

96

28

36

減數

4

5

7

5

《採松果》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養成教育訓練點: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準備

小棒、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情景圖,請學生説説圖意。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探索算法,掌握規律

1、根據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式子。(學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學範圍,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中,以後再解決)

2、小組合作,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

3、彙報交流。

4、用小棒擺一擺驗證自己算的結果,小組內再説説怎樣算出得數。

5、小結規律: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通過學生觀察算式,得出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熟練計算。

1、看圖列式解決問題(第1題)。

先看圖理解圖意,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要多給機會學生提出問題)

2、想一想,填一填。

先讓學生討論,再總結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3、計算(第3題)。

學生獨立解答,彙報算法。(進一步體會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4、獨六完成第4、5題。

四、板書設計: 採松果

25+4=29(個) 25-4=21(個)

4+25=29(個)

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教學反思:《採松果》一課的目標主要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知識在上學期已經接觸到,這次是超過20的算式,但是我感覺學生掌握得還不錯,有少數孩子對簡單的加減法還是不熟練,這很頭疼,上課的時候多提醒他們,多提問他們吧。

教學目標: 篇四

1、通過音樂學習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

2、創設情景,使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

3、在遊戲中學習掌握歌曲中的節奏,並能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

《採山》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唱一唱《採山》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學習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

2、創設情景使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

3、能歌曲節奏用樂器伴奏。

教學重難點:

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採山》。

2、準確掌握歌曲中的XXX、XXX的節奏。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木魚,手鈴,沙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發聲練習

2/413|5—|5432|1—||

Wuwuwuwuwuwu

三、新授。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有沒有去爬過山呀?你都在山上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景色呢?今天就請各位同學隨着音樂和老師一起去“採山”,看看我們都能有什麼收穫?

2、板書課題:《採山》,學生齊讀課題。

3、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4、師:歌曲裏的朋友都在山上採到了些什麼?帶着老師的問題復聽歌曲。(木耳,蘑菇等山菜)模仿小朋友採蘑菇,採木耳的情境動作。

5、師簡介歌曲:採山是根據民歌音調所創作的歌曲,旋律歡快活潑,生動地描繪了小朋友們菜山時的愉快心情和獲取果實後的喜悦氣氛。那麼現在我們就帶着這種喜悦的情緒學唱歌曲吧!

6、按節奏朗讀歌詞。

7、教唱歌曲。師採用分句教唱,先唱譜2遍再帶入歌詞教唱2-3遍。最後由學生隨琴唱,唱的不熟的地方老師指出並帶唱。指出XXX、XXX的節奏,帶學生打一遍,找出歌曲裏相同的兩種節奏。

8、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動畫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邊唱邊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自由舞蹈。

四.創編與活動

1、師生共同創編,為歌曲編創動作表演歌曲。然後請學生分組演。

2、指導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指名學生上台演奏。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採山這首歌曲,你們要向山裏的小朋友學習他們熱愛勞動的精神,只有通過自己積極的勞動才能收穫豐盛的果實。

國小音樂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感受歌曲中表達對國旗的讚美和喜愛之情,能夠養成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聽歌曲,運用模仿、體驗的方式,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

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並能夠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難點】

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看課本上的插圖,請學生找出天安門、國旗和國徽。在天安門廣場,我們可愛的解放軍叔叔每天早晨都會伴着雄壯的國歌將國旗升起,現在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國旗升起時的場面吧。

教師播放在天安門升國旗的視頻,並請學生談談觀看視頻之後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板畫示意圖並説明各部分分別代表什麼,引導學生懂得升國旗時應起立,目視國旗。我們的國旗這麼美麗,所以有人給她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中所描繪的國旗吧!

(二)新課教授

1、教師播放歌曲,並設問,聽完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麼樣的畫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價並總結,五星紅旗飄揚在藍藍的天空中,那麼美麗,那麼雄偉和激動人心。

2、復聽歌曲,並設問,歌曲的速度是什麼樣的?情緒又是什麼樣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價並總結,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緒歡快且激動。

3、教師彈琴範唱歌曲,學生跟琴輕聲哼唱,提醒學生注意情緒。

4、教師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用強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讓學生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並説一説2/4拍有什麼樣的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前面一拍是強拍,後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隨教師的示範一起拍出2/4拍的強弱規律。

6、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隨琴聲律動身體,再次體會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緒。

7、教師教唱歌譜,學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揮拍演唱曲譜。

8、學生齊讀歌詞後填詞演唱。

國小音樂教案 篇七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並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係。

3、認識和節奏,能準確地讀拍。並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係。

教學方法:音樂自由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琴、打擊樂、彩筆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漁簍》;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音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孩子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多媒體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並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穫。)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音樂《小漁簍》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可以藉此鞏固複習歌曲《小漁簍》)

二、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用海邊小朋友送來的禮物創編出了那麼多好聽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説她也有一首好聽的歌要送給大家,你們聽,她唱着歌來了。”

1、完整地聆聽歌曲,老師引導孩子輕輕合着音樂拍手。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聽呀,歌中都唱了些什麼內容?我們一起邊聽邊用動作來表演,好嗎?”

2、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3、分組聽音樂表演,看哪一組表演的好。?

(讓學生自由發揮,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他們的自我表現能力)。

三、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1、完整地聆聽歌曲。

師:“你們聽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聽後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筆畫一畫。”

2、復聽歌曲。讓孩子隨着音樂在紙上畫線條,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畫??

3、再次復聽。讓學生拍手輕輕合着音樂,老師啟發學生輕輕隨着歌聲哼唱,看看能記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編創與活動:

1、讓學生隨着音樂將《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陽出來喜洋洋》在紙上畫出對比線條,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畫?

2、讓學生將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應喜歡的色彩圖畫到課本上。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