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案範本教學方法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1W

教案範本教學方法多篇

教案:教學基本原理與方法 篇一

課題:教學基本原理與方法

一、教學目標:通過本次課使學員學習和掌握教學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別是教學的一些基本程序與要求,並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吸取經驗,樹立信心,投身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提升教學能力,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重點:教學的基本程序與要求

三、教學難點:教學的基本理論,特別是牽涉到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的部分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相結合,教學錄像與ppt相結合。

五、教學課時:3學時

六、教學步驟:先講授教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部分,然後就教學的實際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紹一些經驗之談並與學員共同進行探討。

講稿提要

一、教學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學的概念和任務

1、教學的定義。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以適應社會、組織或個人的需要。

2、教學的任務。掌握知識與技能;學會學習與形成能力;確立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二)教學基本要素

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學能力結構

1、基本素養;

2、學科知識背景;

3、對所教知識結構的認知;

4、對學生認知發展的認知;

5、學科教學能力。

(四)遵循教學規律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學生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的基礎;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掌握知識與智力相互轉化的內在機制(傳授科學的規律性知識;科學組織教學過程;重視操作與活動)

3、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兩種師生觀:教師中心論與學生中心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組織者的地位,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4、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處理好知識學習與思想、情感、意志和個性培養的關係問題。

(五)貫徹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員觀察所學事物,形成所學事物的清晰表象,豐富感性認識,從而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直觀分為三類:一是實物直觀;二是模象直觀;三是言語直觀。

2、啟發性原則是指教師要重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營造問題情境是啟發的首要因素;獨立思考是啟發的關鍵;發揚教學民主是啟發的條件。

3、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的觀點。

4、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知識基礎、學習風格、動機興趣等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獲得最佳發展。

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重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六)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學習動機。如向學生提出學習要求、適當的獎勵和懲罰、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學習材料。客觀事物正確表象有利於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間接感知。

3.理解學習材料(中心)。所謂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把新概念在頭腦中納入已知概念的系統,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轉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

(1)關於概念:概念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產物,同時又是思維活動藉以進行的單元(細胞)。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即其涵義和適用範圍。概念形成途徑——抽象與概括是指從具體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質意義的兩種思維活動。抽象是指抽取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屬性的思維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來的個別事物的本質屬性連接起來,推及到其它同類事物上去,從而歸結全類事物的共性的思維方法。概念形成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法亦稱例規法,呈現概念→實例屬性探索→發現概念。演繹法亦稱規例法,呈現概念→屬性探索→舉例説明。(2)概念的教學(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學認為,科學的概念教學有以下途徑

準確的語言,揭示概念本質屬性(思維的過程)。突出關鍵特徵,控制無關特徵(會飛不是鳥的關鍵特徵)。正例(肯定例證)和反例(否定例證,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為反例)。變式和比較(舉一反三不應是簡單重複,有比較才有鑑別)。具體化(舉例説明、深入淺出)和系統化(層次和體系)。

(3)非本質屬性變式教學:變式是通過變更對象的非本質特徵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在變式中思維,從而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4.鞏固知識經驗。就是指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驗,牢固地保存在記憶中。要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着重培養學生理解記憶的能力。加強複習和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經驗的目的。

5、運用知識經驗。教師引導學生練習作業、實驗、實習、職業勞動、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環節。

6、教學效果的檢查、測量和評價。獲取反饋信息的重要來源。

(1)相對性評價是依據學生個人的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中或常模中所處的位置來評價和決定他的成績優劣。絕對性評價依據教學目標編制試題來測量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2)診斷性評價是教學活動開始前,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為使教學更有效地實施而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行過程中及時瞭解階段教學的結果和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以便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在教 學活動告一段落時為把握最終的活動成果而進行的評價。例如學期末或學年末各門學科的考核考試,目的是驗明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各科教學目標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為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所採取的行為方式、手段、途徑、步驟的總稱,是一定教學理念(教師思維)影響下的教授法與學習法的統一。

2、教學方法的五分類: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演示法、參觀法等;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以體驗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擬等;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發現法、探究法等。

3、教學基本方法的含義及應用要求

(1)講授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分為講述、講解和講演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敍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説明和論證。講演是系統全面的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並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講授法應用的基本要求:①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②注意啟發。③講究語言藝術。

(2)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談話法可分為複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談話法的應用基本要求:①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②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引起思維興奮,即富有挑戰性。③要善於啟發誘導。④要做好歸納小結。

(3)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討論、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的應用基本要求是:①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②要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③做好討論小結。

(4)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演示法的應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準備。②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主動、積極、自覺投入觀察與思考。③通過演示,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看清楚、準確地感知演示對象,並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5)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並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練習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與方法。②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和時間,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循序漸進,逐步提高。③嚴格要求。

(6)實習作業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事一定的實際工作,藉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驗證間接知識,或綜合運用知識於實踐的教學方法。因實習場所不同,實習法可分為:課堂實習,校內外工廠實習,農場和實驗園地實習等。實習法的應用基本要求:①實習開始,教師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並根據實習的場所和工作情況做好組織工作。②實習進行中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實習。③結束時對實習活動進行評定和小結,事後評閲實習作業報告。

(八)教學組織形式

1、定義。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2、類型。(1)班級授課——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2)個別教學——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3)現場教學——在自然和社會現實活動中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的補充。(4)分組教學——按學生的學習程度分成不同的組進行教學,主要有能力分組和作業分組兩種類型。

二、教學工作基本環節

(一)備課

1、備教材(內容、目標);

2、備學生;

3、備教法;

4、備教學過程安排;

5、備教案(單元或課時計劃)和講稿;

6、備課件。

(二)上課

1、上課的基本環節:組織教學、複習舊內容、講授新內容、作業練習、輔導與答疑、小結鞏固、考試反饋等。

2、一堂好課的標準:目標明確,完成任務內容正確、充實;抓住重點、難點、關鍵;方法適合,善“啟”善“導”;引發學生興趣組織合理;教學機智;語言清晰,富於感染;學習積極,配合默契;媒體的運用得當有效等。

3、兩種典型的教學模式:以教為主的“五段教學法”和以學為主的教學“五步教學法”。

4、教學模式的心理學依據:(1)行為主義的教學模式:刺激—反應,學習是反應的強化,教學就是操練,動力定型。(2)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

5、不同類型知識的教學策略:(1)陳述性知識(概念和事實)的教學策略——激發動機,促進知識理解與保持;(2)程序性知識(技能)的教學策略——分析學習任務,找出必備技能,加強理解,進行有效的練習,產生式系統;(3)策略性知識(方法)的教學策略——教思路和方法,進行具體的訓練。

6、課堂主要教學方式優勢與不足

7、培訓目標與課堂教學方式選擇

8、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內容—目標—媒體三維選擇模型

9、教學藝術的分門別類

(三)課後反思

1、定義。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教師專業成長=經驗+反思。

2、反思的內容:(1)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包括知識、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處理是否得當,如概念與知識的聯繫等;(3)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調動起來,學生是否在積極思維;(4)是否有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是否能提問和討論,包括在各種教學方法中;(5)師生關係融合、教師感情投入、興趣和動機培養的程度;(6)教法學法選擇是否得當;(7)教學結構安排是否合理;(8)教學語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講課

(一)講授三環節

1、講課前——三個問題:主題:我要講什麼?目標:我為什麼講?聽眾:我對什麼人講?

2、講課中——三大要領:讓聽講者瞭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讓他們確有收穫;隨時準備做必要的調整,包括準備好替代的計劃和操練以便採用;保持適當速度,講課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緊扣主題,注意自己的形體語言和語調。

3、講課後——三大追求:獲取反饋,評估自己的表現,為今後的改進找準方向。

(二)教師語言三要素

1、語言的------所説的內容,字詞準確,句子完整,問題清楚,語言豐富,內容組織 方式得當,通俗化,突出重點,系統全面等。

2、語音的-----所説的方式,音量適當,音質淳和,吐字清晰,連貫性,語音語調舒服,語速適中等。

3、視覺的-----形體語言,形象儀容,舉止姿勢,面部表情,手勢眼神,位置移動,使用視覺輔助器材等。

(三)教學語言藝術

1、主要特點:教育性、啟發性、嚮導性、趣味性。

2、節奏美:抑:和風細雨,娓娓動聽;揚:鏗鏘有力,激動人心;頓:戛然而止,形成懸念;挫:進入轉折,新的意境。

3、有説服力的例證

4、板書之美

四、如何組織教學

(一)開場白。效應:讓大家瞭解自己,激發學員的興趣,闡述相關的利益,明白你將帶來什麼,教育機智。避免:過分客套與羅嗦,過分自謙與示弱,貶低學員,自吹自擂。方式:開門見山,故事吸引,問題切入,事實陳述,彼此交流,時事討論,説場面話,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導課藝術。導課藝術的核心功能與目標:讓學員在一種迫切要求的心態之下開展學習,激發學生強烈學習動機。導課藝術的要求:針對學員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需要。常規主要形式:實驗、圖畫、事例、故事、問題、生動活潑的語言等等。

(三)兩種提問方式。開放式問題如“你在這堂課學到了什麼?”封閉式問題“你們聽懂了嗎?”這類問題學生會因此而失去思考的餘地。

(四)幾種答疑處理方式。反射型問題是通過把問題返回給提問者從而令他們更多地自己想想該怎樣回答。折射型問題就是將學員提的問題轉給其他學生來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聽和交流

(六)結課藝術。結課的形式:要點回顧、故事提升、雋言佐證,行動促進、小組競賽、詩文抒情。總結性結課:這節(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強化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詢問性結課:“這節(門)課的內容講到這裏,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交流?”

五、教學的啟發(互動)藝術

(一)“啟發”和“產婆術”。孔子:不憤不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開其意;不悱不發——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達其辭。蘇格拉底“產婆術”包括諷刺、助產、歸納和定義等步驟。

(二)區別:孔子重類比推理,蘇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學中“做”或“活動”的學問

(一)不同的活動方式有不同的教學效果

(二)程序性知識——動作技能的教學策略:認知階段——講解示範;分解階段——單個動作;定位階段——連鎖動作;自動化——熟練動作。

(三)活動教學法讓學生參與活動:小組討論、遊戲、角色表演、練習、比賽、實驗、實習、研究性學習等。

(四)案例教學的推廣與應用

1、案例教學定義與作用。案例教學是一種通過模擬或者重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者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中既可以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從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結論或原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2、案例教學的要求。(1)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通常,案例教學要經過事先周密的策劃和準備,要使用特定的案例並指導學生提前閲讀,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形成反覆的互動與交流,並且,案例教學一般要結合一定理論,通過各種信息、知識、經驗、觀點的碰撞來達到啟示理論和啟迪思維的目的。(2)在案例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編出來講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寫出來闡明事實的事例,而是為了達成明確的教學目的,基於一定的事實而編寫的故事,它在用於課堂討論和分析之後會使學生有所收穫,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案例教學從強調以系統學習理論知識、注重概念和理論體系為主轉變為強調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為主。

七、關於説課與評課

(一)説課是教師自己對同行或專家説説某某課要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包括説教學內容、説教學對象、説教學目標、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等。

(二)試講是模擬真實情境(有學生和無學生兩種)來進行課堂教學。

(三)評課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是對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課堂教學精彩的本質:最核心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最基本的教學能力是恰當的把握內容;最現實的教學起點是學生認知上的困惑與矛盾;最重要的教學智慧是順應學生的學習狀態。

(五)成功課堂教學的特點:新——流暢清新、化故從新、歷久彌新; 趣——引發興趣、保持樂趣、提高情趣;活——教法靈活、素材用活、學生學活;實——內容充實、訓練紮實、目標落實;美——既語言美、又教風美、更意境美。

教案課外閲讀教學方法指導 篇二

閲讀方法指導課教案

------多讀書 讀好書

一、教學目的:

1、讓學生學會和運用科學的讀書方法和技巧

2、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3、提高課外閲讀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1、每位學生準備一本書

2、準備筆記卡片硬紙、筆記本

3、多媒體教學課件

三、教學過程:(一)導課,揭示課題

1、猜謎: 師: 一人身子直,右長兩個駝,頭上一隻眼,孔子家裏多——書

2、引用典故談讀書的好處。

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説: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自古代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好讀書的優良傳統: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映雪,頭懸樑錐刺骨的歷史故事激勵着數千年來的讀書人發憤攻讀,積極進取。

3、出示課題:課外閲讀方法指導——多讀書、讀好書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

老師做個小調查:你們平時都閲讀了哪些書?有些什麼收穫?

看來同學們都是喜歡讀書的好孩子。也讀了不少書,並且收穫不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學,書讀得不少,卻收穫卻 1 不多,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他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讀書方法。只有講究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獲得更多更新更有價值的知識。

同學們, 讀書的方法有四十餘種,我們在語文課內也學到了不少的讀書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將我們課內所學讀書方法靈活運用到課外閲讀中去:多讀書、讀好書(板書)

(二)學習粗讀法、精讀法、筆記法三種讀書方法

1、接下來請同學們以閲讀這則寓言《坐進觀天的青蛙》為例,邊學習邊回憶我們以往所學的讀書方法。

師:拿到一篇文章,我們首先可以------對,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快速讀通全文,瞭解課文內容。生簡單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像剛才那樣快速地讀通全文,大致瞭解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粗讀法(幻燈片),課外書籍中的報刊、雜誌、重在故事情節但描寫一般的小説故事等,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讀。但粗讀時應抓住幾個要點:課題 作者 內容提要 / 書名 目錄 內容提要 瀏覽全書(看開頭和結尾,然後順着層次看下去,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2、師:有的書思想比較淺薄,只要粗讀瀏覽就可以了,但有的書思想博大精深,需要反覆琢磨,細細體會。我們仍以寓言《坐進觀天的青蛙》為例。同學們看,文中老師用紅色標示出了許多地方,有些字音我們得注意,有些詞義、句子,故事的寓意等我們還不理解,這就需要我們逐字、逐句的來細讀它,逐字、逐句、逐段地仔細閲讀,讀準字音,理解詞義,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精讀法(幻燈片)。

請同學們用精讀法完成以下練習。師:同學們剛才所做的練習只是老師例舉的幾個典型問題,因為受課內時間所限,其實要深研一篇課文,真正把它讀懂,還要做許多工作,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平時精讀課文的時候還用到哪些方法?

生答 ⑶、筆記法

師:對,像這樣諸多作筆記的方法:用符號“ · ”“—”“~”標註,批讀,摘抄好詞佳句,寫體會,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我們可以叫做筆記法 師:筆記法有很多好處

毛澤東説過,不動筆墨不讀書。有關專家調查表明,眼看記憶力可達30%,如果眼耳口手同時使用記憶力可達90%,所以同學們,精讀書做筆記,能加強記憶力,對鍛鍊思維組織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很好的保護圖書不受損害。

筆記法做筆記需要有載體,那就是以前老師在語文實踐課上教大家做的筆記卡片和筆記本。我們也來回憶一下製作方法: 筆記卡:

可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尺寸

(太大不便存放,過小不便記錄,教好紙為佳)

內容分類: ①摘錄卡:內容摘要、摘引名言、警句、資料、典故、原文縮寫

②隨感卡:隨時想到的體會、問題 每張卡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 筆記本:

廢物利用沒寫完的紙頁 剪裁整齊後裝訂好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好封面

出示:各類筆記摘錄卡片、筆記本(實物投影)

師:同學們筆記法記筆記,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卡片要經常整理,不能光記不看。

(三)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共同學習了三種讀書方法(生説屏幕顯示)板書:

多讀書 讀好書

粗讀法(粗讀就是用盡快的速度,抓住幾個要點把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通讀一遍,對整體有一個大概瞭解,這是一種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覽大意的閲讀方法。粗讀時應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課題 作者 內容提要 / 書名 目錄 內容提要 瀏覽全書(看開頭和結尾,然後順着層次看下去,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哪些書適合用粗讀法呢?報刊、雜誌、重在故事情節但描寫一般的小説故事等,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讀。)

精讀法:

(所謂精讀是指正常的或較慢的閲讀速度,按照文章的順序,從頭到尾、逐字、逐詞、逐段地閲讀,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深入鑽研書的內容,瞭解文章結構,以求對內容有全面透徹的理解。這種方法一般用於知識性讀物。因為此類讀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觀其大略,也不是語言優美的篇章,適合背誦積累,而是要理解每個知識點,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筆記法:這種方法一般針對語言精美的讀物,要求學生細細品味,閲讀時可使用自己設計的符號在書上作批註。如:“•”表示重點詞語,“~~”示優美句子等。體會感悟時也可以適時寫下自己的感受。文中的優美詞句,段落、名言警句、小知識等可摘錄下來(摘錄時忠於原文,註明出處。)採用諸多作筆記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背誦,積累積澱語言,培養語感,運用於習作等。強調在課外閲讀中精讀法和筆記法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

(四)閲讀練習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選擇一種適合的課外閲讀方法來讀讀你面前的那一本圖書吧!用筆記法閲讀的同學,可以仿照老師那樣寫一篇讀書筆記。

開始閲讀前,老師想問一問:如果是在圖書館閲讀讀書,我們應該怎麼做? 生説 師:對

(五)結束語

師:(英國)培根説:讀書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嚥。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漫漫品味。

這就如我們課外閲讀中的三種方法: 粗讀法,精讀法和筆記法,只要我們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閲讀技巧,就一定會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在書的百花園裏採得百花釀甜蜜。老師還希望同學們能將讀書養成一種習慣,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好讀書,讀好書。

最後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希望同學們愛上閲讀。“書山有路書香使人醉,學海無涯讀書志更明。”讓書籍引領我們前進,讓知識為我們導航,願我們一生以好書為伴,快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