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4W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背影》教案 篇一

(一)課文重點和難點

1.敍事散文的選材;

2.敍事散文的結構;

3.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徵。

(二)需落實的知識點

1.文章的線索;

2.文章的整體結構;

3.對比反襯手法的運用;

4.樸實、含蓄、生動、細膩的語言風格。

(三)教法設計

1.要求學生將課文朗讀一遍,默讀一遍。教師提問:本文的主題思想是什麼?要求從兩個方面回答。(提示: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摯愛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懷念之情。)

2.本文描寫的是“父親”,卻以“背影”為題,説明“背影”在文中一定有着重要作用。全文共有四處寫到“背影”,作者以“背影”為主線,組織了全篇結構。

3.作者圍繞“背影”這條線索,緊扣主題,對材料進行了巧妙的取捨和安排。教師提問:

(1)第一自然段後,作者為何要宕開一筆,寫父親失業,家境慘談?(提示:渲染感傷色彩。為文章定下“苦澀淒冷”的基調,表明父親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中還無微不至地關懷“我”,突出了主題。)

(2)在第二次寫“背影”之前,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描述父親如何終於決定送“我”,如何在送的過程中細緻周到,勞形勞神?(提示:使“背影”的出現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為全文的高潮作鋪墊。)

(3)最後一段起什麼作用?(提示:反映父親晚景的淒涼,更襯出他愛子之情的深厚可貴,使文章具有一種悠長、令人回味的意境。)

以上問題,由教師引導學生或看書思考,或二人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答案。

4.教師提問:全文有幾處用了對比或反襯的。寫作方法?分別起什麼作用?(提示:第一處:家中不幸之後,父親本來心裏難過,卻説“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憐;第二處:“我”的“聰明過分”和父親的“迂”相比襯,表現父親的愛子情深;第三處:最後一段父親“待我漸漸不同往日”與“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兩種態度心情相對照,更加襯托出父親在艱難處境下愛子之情的濃厚與久遠。)

(四).教案擴展思路

1.分析第六自然段中一系列動詞的妙用,讓學生學習如何用平實、真切、得體、準確的語言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徵,突出主題思想。設計一個作文片斷練習。

2.引導學生體會朱自清於質樸中見深刻,於含蓄中見神奇的。寫作特點。

國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設想:

1、朱自清的《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一篇敍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閲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中,以“情”為切入口,採用朗讀法,在誦讀中體味出文章所藴含的父子深情——父親愛兒子,兒子理解懷念父親。

2、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讓學生動腦動手。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採用多媒體課件。

3、在學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礎上,品味生活,感悟親情,培養學生髮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珍愛親情,用感恩的心對待關愛自己的人。

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細節描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敍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氣氛,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音樂:《背影歌》

2、這是誰心中唱出的歌?(朱自清)

3、朱自清?説説你對他的瞭解。(學生説後,不全的出示幻燈片屏幕瞭解更多。)

4、聽出這歌中的感受嗎?(離別、哀傷、感動、思念、自責。)

5、是一件什麼事讓他有這樣的感受?我們來看看課文--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父子浦口送別)

6、歌中、文中都有往事的回憶,也有現實的感慨。我們就按這個思路用“‖”給課文分個大的層次。(惦記背影――回憶往事――思念背影)

二、深入文本,探究背影。

(一)

1、“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設下懸念。哪個詞點題?(背影)哪個詞設下懸念?(最不能忘記)。最不能忘記的是哪一次的背影?(浦口車站送別時,望父買桔見背影)

2、直奔第6自然段:(播放爬月台買桔子的錄像。聽錄音有感情的朗讀。)出示幻燈片上的思考題,讓學生帶着思考讀書,作好旁註。教師巡視其間看學生動態。

A 、第6段是刻畫背影,作者是怎樣詳細地刻畫背影的?請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B、用“【 】”劃出父親過鐵道買桔子的動詞,用“我認為————用得好,因為這些詞寫出了——————”句式説話,品味用詞的妙處。

C、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父親的背影?

D、綜合全文,作者除了進行外貌、動作描寫外,還用了什麼描寫方式表達父親的關愛?(語言描寫)讀讀這四句話。

板書1:從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入手,學習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細節描寫。(目標一)

(二)體會父子間深沉真摯的情感。(抓住兩次流淚為突破口)

一、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背影,也是作者很熟悉的背影,可為什麼“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

A、讀課文2-3自然段,結合寫作背景,瞭解這一段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背影。)

把父親的背影放到一個很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下去寫,慘淡,哀傷,禍不單行的日子裏,我心痛,父親的心更痛,可是父親沒有被重大的不幸擊垮,反而一如既往,關心,體貼,無微不至地關愛着兒子。霎那間心靈上的頓悟,產生巨大的心靈震憾。淚“很快”地流下來,這是感激的淚,理解的淚,憐愛的淚。

B、聯繫路上父親為兒子做了幾件事?讓學生邊找,邊概括事件,並標上小序號。

1、決定送我去車站。

2、幫我照看行禮。

3、與車伕講價錢。

4、幫我揀位置。

5、囑咐我路上要小心。

6、囑託茶房照應我。思考:題為背影,為什麼要寫路上這些細瑣的小事?學生説説理由,師小結:鋪墊背影。

C、父親為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我的態度是怎樣?用括號劃出來讀讀。理出我的懷感變化過程。(不理解――頓悟――感激-感念)

二、父親離開了,“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為什麼我的眼淚“又”來了?聯繫父親為我所做的事,對我所説的幾句話想想,體會飽涵着的深情。

<1>“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2>“進去吧,裏邊沒人。”

(這些話含蓄着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3>“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4>“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播放歌曲《父親》:“想想你的背景,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名夠,央求下輩子還做我的老父親。”

板書2:體會父子間深厚的情感。(目標二)

(三)、珍愛親情,用感恩的心對待關愛自己的人,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作者一方面為理解到的深深的父愛而感激流淚,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當初對父親的愛不理解而自責慚愧。“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得他説話不大漂亮。”“我心裏暗笑他的迂,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你父母平時為你做的細小的事時,你是怎麼想的?

1、師舉例:因自己背心發冷的病,所以,天氣稍一轉涼,母樣就念叼要多穿衣服。我不耐煩了。後來我想到了:“媽,你真好。不過,我現在不冷,冷的話,我自己會穿的。”還有,弟弟回家吃飯,母親總要想方設法多燒幾個菜,可弟弟們吃着,沒反應,好象沒發生什麼事。

2、你們暢談:你有沒有——父母為你付出時,你沒反應?或者父母為你付出時,你還體會不到,甚至“好心當作驢肝肺”,責怪他這樣那樣的?

3、孔刃非教授説“孝敬一定是在當時。不要説等我掙了錢再來孝敬、等我當了大官再來孝敬。不孝敬父母,你掙那麼多錢幹什麼?當那麼大的官幹什麼?”父母對子女的愛深厚無比,你都不孝順,那麼你還會教順誰呢?只有從愛父母做起,才會關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愛我們這個社會。

4、板書3:珍愛親情,用感恩的心對待關愛自己的人,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目標三)

5、請看一段錄像:《一個很感人的家長會---讓生命充滿愛》

三、作業:

1、回報愛。回家後為父母親做一件他需要的事。

2、描寫愛:回憶父親關愛你的生活片段,學習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細節描寫。寫完後念給父親聽聽。(示範兩個習作片段)

【片段1:最讓我動情的是妹生病時,母親一口氣把她抱上了七樓找醫生,氣喘嚅嚅的,嘴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氣,嘴脣有些發紫,汗珠從她的額頭沁出,我看在眼裏,心裏非常地難過。(外貌描寫)

片段2:讓我最動情的是我生病時父親跑出去給我買水果吃。那天天氣不太好,雨刮着風。父親拉了拉衣領,頭縮在裏面,手插在口袋裏走出去了。也許是路滑,也許是父親走得太快,剛走幾步,“叭”一聲,父親摔倒了,重重地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半晌,才爬起來,雙手撐着地,一隻腳慢慢往前縮,一膝跪在地上,另一隻腳艱難地豎起來,撐住了地,爬起來,雙手託腰,渾身濕淋淋的,身上沾了些泥巴。爬起來的爸爸沒有回頭,蹣跚地朝水果攤走去。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馬上就來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背景烘托)】

八年級下冊語文《背影》教案 篇三

《背影》是名家名篇,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下面是第一範文網小編為你帶來《背影》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背影》教案

教學目標 :

1.體味並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2.學習本文平實的語言和傳神的細節描寫。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為之感動落淚的表層和深層原因;體會選擇“背影”作為表現主體的美學意義。

教學方法:

1.導讀法:在老師引導下依據閲讀常規分析結構,概括段意。

2.研討法:就重點問題先個體思考,再小組討論,後大組交流。

另有比較法、以寫促讀法等。

教學設計:

本篇課文的教學設計為兩課時,針對教學目標 ,每一課時重點完成其中的一項。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將力爭充分體現如下幾個原則:

1.學生自己走進文本,把學生對文本的閲讀感悟作為重頭戲,給予時間和教學流程上的保證。充分閲讀,充分感悟,充分思考;感、思以充分的閲讀為基礎,充分的閲讀是為了更準確深刻地理解和領悟。

2.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老師除必要的方法和程序的交待性引導外,不越俎代庖。當然,學生的分析理解應該是他個體獨立思考所得,也可以是他蒐集資料、篩選信息所得,就此,老師在這一過程中的角色也可作些微調,比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帶着一種觀點參與討論,和學生平等對話和交流;又如,在同學的分析研究遭遇阻隔時,做必要的提示點撥。

3.以寫促讀。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對文章理解的短小隨感的寫作活動,也可以有直接的特別情境的描寫活動,但前者是為加深理解的層次,使之更臻於準確,後者是更為真切的體驗,感受那一種特殊的乃至難以名狀也即“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的情境。

第一課時重在文本內容、情感的體味理解,揣摩作者內心深處思想情感的細膩、複雜;第二課時,以作者描寫的藝術為主體進行研究,在領會其寫法高超的同時,更進一步地加深對文章情感的準確體會。

課前預習佈置:

基本要求:

1.默讀、朗讀課文。

2.查字詞典,為有關字詞注音釋義。

3.畫出文中疑難詞句。

分析理解:

4.按你的理解為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5.結合文後習題作一點思考。

6.文中最能感動你的地方在哪裏?為什麼會感動你呢?

質疑:

7.閲讀思考後,就文章的任何一個方面提出問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

導入 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起欣賞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課前或者以前都曾經閲讀過這一名篇,對之一定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動,思想上的被影響,寫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們進一步地研究探討,當會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層面的收穫。

二、出示幻燈投影,檢查有關字詞音形義的掌握情況。

差使chai,受派遣所做的事

交卸xiè,解除,除去

狼藉jí,踐踏

簌簌sǜsu,淚流的樣子

喪事sāng,有關死亡的事

頹唐tuí精神消沉

瑣屑xiè,細小繁雜

舉箸zhǜ,筷子

家中光景很是慘淡

一半為了父親賦閒

我心裏暗笑他的迂

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

我趕緊拭乾了淚

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

晶瑩的淚光中

三、老師範讀或錄音範讀,或者一同學、數同學朗讀課文。

四、與同學一起討論全文的段落問題。

説明:這一項工作一般來説是長文閲讀的慣例,但卻不是一切文章閲讀的定例。尤其是文學作品,或者不以學習借鑑其結構技巧為閲讀目標的閲讀活動,這一分析結構的過程就完全可以去掉。當然,結構段落分析又不是全然沒有意義,一方面,它可以使閲讀者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熟悉文本內容;另一方面,對於有關文體或有關長文來説,它是破譯文章密碼的鑰匙。從這一意義來説,又當因文而異,因材施教。

本文的結構可有多種理解,這裏擇其一種。第—部分是第一句,引出話題;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淚又來了”;第三部分從“近幾年來”至文末。圖示如下:

第一部分 篇首點題寄思:難忘“背影”

第二部分 回憶“背影”故事 “背影”背景:家庭變故

浦口送別 嘮叨叮囑

買桔情景:背影

話別時刻:背影

第三部分 篇末點明題旨 父親晚境 點題 明旨

從以上的討論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文章是以“背影”為線索來串聯故事;通過故事的描述來抒寫自己對父親的那種一般情況下難以忽伏的情感,接着我們來討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五、獨立思考:

課文中令你最為感動的是哪一處?試描述你被感動時的真實心態。

多數同學會一下子抓住父親為我買橘子那一時刻中“背影”的描述部分。這當然與教者的設計意圖相一致。但若有同學找到其他地方,也應當積極引導同學圍繞那一個“點”進行探究討論。

關於“被感動時的真實心態”,同學的描述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文中“父親”憐子親子的至誠無私。

②文中兒子善解人意人情的真實真切。

③由此觸發相關親情的聯想。

六、進一步思考:

作者此時此刻,面對父親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究竟是由於哪些原因呢?

回答此問題,要聯繫此“背影”描寫之前的所有描寫;先個人獨立思考並在文中評點,再四人小組討論,最後全班交流。

綜合言之,應該有這樣一些方面:

①對父親的感激: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台買橘子;

②對父親的理解:父親不放心茶房,親往為“我”送行,幹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表現出中老年人的“迂”,原都是親子之心,憐愛之情,這是非他人所能比的;

③對父親艱難生活的同情:買橘子時的瞞跚艱難,一下子引發“我”的聯想,家庭生活的重壓何時才能解除,父親的這種艱難還得延續支撐;

④對父親未來生活的憂慮: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後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

⑤對自己誤解乃至責怪父親的深深懺悔:對父親特殊時刻所表現出的照顧關心,不僅不領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棄,但當為自己艱難買橘的過程特別是“背影”映現,情感的通道“訇然中開”,內疚、愧悔,無聲的譴責,藉助有形的“淚水”表現了出來。

此一問題的討論可以深入—些,它是本課的難點,而且由此可以讓大家比較全面準確又深入地瞭解全篇。此一課時如果不能完成可以留待下—課時,繼續研究之。

七、簡單小結

課文的研討,課後在完成文後的相關習題及有關的輔助練習外,繼續就其他預習題展開分析。尤其關注本課中“背影”描寫的精妙。

第二課時

一、緊承第一課時中的有關問題,繼續深入研討,並適當小結之,有關內容可投影顯示。

二、引導同學繼續深入研究課文內容:

文章除描寫了自己見父親買橘的“背影”而落淚的情景外,還描述了自己另外兩次“落淚”的情形。這兩次落淚尤其是最後一次是由於什麼原因?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着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略。”

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了豐富的感情,很深沉。這裏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佈、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複雜心情。

後一次的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的那種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是在離開父親兩年多的“現在”。兩年前車站離別時的情景還如在目前,“背影”的觸動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對日漸蒼老的父親的掛念,這種掛念且與日俱增;而忽然之間讀及父親的來函,父親言語平淡中流露出的無奈和悽惶,讓作者從無形聯想及當年車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於是,思緒萬端,無以為報、無力迴天、無可奈何的情感齊集心頭,其淚水之奔流也就無法避免了。

三、簡單小結:

如此説來,藉助父親的“背影”來勾連情節,貫穿本文始終的情感可以分析為兩個方面:

父親對兒子的萬般體貼關愛;

兒子對父親的真切理解和真誠感激。

這一對父手相輔相成的人間摯情的客觀寫實便成就了現代文學史上一篇金光璀璨的不朽華章,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概括:

真情真感真文

四、研究本篇的寫法:

我們要研究的是:這樣真切感人、催人淚下的情感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理解這一問題,可以鋪設一些階梯:

1.播放錄音:望父買橘、刻畫“背影”一部分;

2.同學齊讀、體味;

3.在同學有所悟有所言之後,見機引問有關問題,比如:①這段描寫有沒有什麼深奧華美的詞句?②有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技巧、方法?③你覺得理解困難嗎?④你覺得描寫困難嗎?⑤假如同樣的情形和過程,你能描寫出來嗎?⑥體會有關動作描寫的準確性。4.在此基礎上,作一些歸結,特別強調幾點:

①樸實無華的語言

②客觀寫實的白描

③細緻入微的細節

④事情的真實

⑤觀察的仔細

⑥情感的真摯

5.就此來理解作品的感人至深。請同學結合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寫作談談體會。

五、體味

選讀一篇題為“我的父親”的散文,要求從寫法和情感內容方面比較體味。或課堂上討論,或課後以筆記形式書面完成。

我的父親

蘇揚子

父親首年清明節後一天病逝,兩年來,我心裏縈迴不去的。是綿綿悠悠、清清靜靜的思念。父親大半生客居滬上,於國家保密單位供職,據説,也可算得一個處級。而父親一生清貧自守,厚直處世,忠誠任職。1979年暑假中,我隨村鄰去廠裏,竟發現他還住廠裏集體宿舍,使着公家配給的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連水瓶也因我的到來才由一隻添置到兩隻。1982午,父親任基建科長,在一次檢查工程時,不慎從二樓摔下,傷得不輕,住院甦醒後,竟不允許廠裏通知家人。後來,還是同鄉陳叔叔不忍,悄悄來信。我和哥哥連夜趕去,父親危險已經過去,只是落得一條腿的殘疾。那時,正時興頂替,我們便跟父親相商,不如乘工傷機會,辦理退休;讓小妹“接班”。父親直搖頭,説:廠裏為工傷已費去不少錢,我好歹也是國家幹部,退休年齡還未到,政策規定,是不好辦頂替的,你們萬萬不可煩擾廠領導。話雖在理,但彼時彼地,我們心裏總以為是很不近人情的。

父親退休的前兩年,在生產處長任上,批給蘇北泰縣某村辦廠數十噸廢鋁屑,也算是支持貧困地區吧。事成之後,經辦人信告父親,説來年春天,要給我們家進一船磚瓦木料和大米來,此前他大概打聽到我們家造房子的事。父親很是不安,春節回家,屢屢跟我們説及此事的不妥。我們都很不以為然,甚而覺得父親有點迂直。我説,生意人奸滑,多口惠而實不至,何必當真!但畢竟拗不過父親的固執和威勢,還是在正月初十首後陪父“北上”,成全他拒賄的慷慨。起早乘船到高港,再換車到泰州,已是當日下午三點,錯過了去超幸的班船。無奈,只得沿着交錯的運河間坎坷的小道,磕磕絆絆,問問行行。父親畢竟已年近六十,裹一件棉質的軍大衣,拖一雙笨而沉的棉皮鞋,兩三小時,十餘里地下來,儘管天氣寒冷,他那微禿的腦門上,稀疏的頭髮間,卻早已有微汗沁出,熱氣蒸騰了。

到達目的地,找着當事人,已是萬家燈火時候。父親一臉嚴肅、一本正經和曉以大義的真誠,令對方驚訝之餘,發自肺腑地言謝。第二天下午,帶着託其捎回的十餘根樟木料,搭一條便船,我們終於凱旋。不料當夜九、十點鐘光景,便船泊在一個小集鎮,我們被告知須卸貨換船。雲天霧地的,我們父子倆只好冒着凜冽的夜風,踏着遍地的冰凌,一根一根把木料扛到岸上。待一打聽,此處叫漆潼,到高港的船要在明天上午七點左右才開出。這可害苦了我們,住,已少有店鋪開門;縱有,也骯髒不堪。瑟縮着身子的父親説;“算了,我們就到候船室坐坐吧!”候船棚四面洞開,幾無遮攔,父親不久就劇烈地咳嗽起來。整個晚上,我在朦朦朧朧中,隱約感到父親只是不斷地抽煙,不斷地進出:那是怕堆在河沿的為我結婚打傢俱的木料丟失;又不斷地用右手捂住嘴:那是怕咳聲驚醒了我。於是,淒涼的月下,清冷的風中,父親本就佝僂的身子便不時地彎成一把古拙的弓的模樣。

父親生前於鄉里播惠施恩,鉅細之事難以盡數。然惟有這一件事我銘記猶深,歷歷如昨。清風尚清,明月惟潔,當全與我共記共憶、同歌同泣的!

教學資料:

1.朱金順《讀來自清的<背影)》,(語文教學研究)1980年第3期。

2.高捷《平藏曲,淡顯濃——<背影>的構思藝術》。

3.《背影》一文的結構重點圖。

4.《主題明,結構簡,描述細——<我的父親>示寫》,原載《走進記敍文寫作世界(國中版)》,蘇州大學出版杜20四、

六:拓展

同學們,講到這裏,我不由地想起了電視劇《咱爸咱媽》的主題歌——《父親》這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我給大家唱一下好不好?(好)(演唱“父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受了來自父母、祖輩、老師同學對我們的許多關愛,面對這些“關愛”,我們應當怎樣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善於接受別人的關愛,還要善於理解別人,以實際行動去關愛別人,我們要做一個愛自己,更愛別人的人。)

七: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祖輩、老師、同學關愛自己的文章,題目自擬。

《背影》反思1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嘗試讓學生走進深深的父愛,學會感恩身邊給予我們關愛的每一個人:

(一)抓住背影、朗讀圈劃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所以,我通過反覆朗讀、圈劃,欣賞歌曲,引導學生體會了父親無微不至的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課外拓展、體會寫法

“細微之處見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細節,多次展開描寫”,這是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呢?然後小結:抓住細節描寫能達到藝術視角的創新,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並且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愛。隨後,我發了一片課外閲讀《父親的巴掌》,此文與《背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抓住“父親巴掌”這一細節來體現父親對我的愛。在課堂中,我緊緊抓住細節描寫這一主線,貫串整個教學,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內學習、課外拓展,學習的容量增加了,所學的知識也及時得到了鞏固。

(三)連接生活、暢談心聲

不同的父親,愛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後一環節,我讓學生暢談心聲,説説在自己的經歷中,父親的哪些細節令人難忘。通過小組討論,推選1-2人上台演講,全班交流,預期使全課達到高潮。但可惜,下課的鈴聲已響起,只能把這一精彩的環節放在第二節課,繼續討論。最後,我告訴大家:

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牀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着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着我們。請大家回到家裏,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

學會理解,學會感恩,是現在的學生所缺乏的。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我認為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此。

《背影》反思2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幾點體會:

(1) 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昇華體驗,讓在學生自主研讀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表達,學生的發言有亮點。例如:讀到“爸爸為我買橘子”這一部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説:“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爸爸,為了兒子,再苦再累也不怕!”但也有的學生認為:爸爸的作法不可取,因為兒子也已經是大人了,就應該讓他自己去。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的生命就在於讀書的過程中,以文本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融入自我的體驗和感覺,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世界,引發新的共鳴和思維,創造出新的境界,感悟出新內容,從而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體現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2)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與交流的過程。新課程的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學習過程,它是有着生命意義的師生的共融共進的歷程,是生機勃勃和五彩繽紛的。在讓學生自主選擇內容時,有的學生認為”車站送別”一節感人,有的則覺得”爸爸為我買橘子”一部分更讓人感動。同樣,讓學生暢想表達為什麼感動時,學生同樣有着不同的感覺和見解。如本課要感悟課文父愛時,學生從幾個描寫父親的簡單語言和動作中體會了父愛的偉大,從而讓我們的學生體會到了語言的魅力。

(3)激情和富有感情的語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當然這種語言是發自於教師的內心的,是心中的真情實感的體現,而非教師為激懷而抒情,也不是矯揉造作,更不是譁眾取寵式的無聊言語。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性,富有創造性,並適當的幽默,讓學生能主動的接近你。新課程的理念認為教師要樹立強烈的親和力,其實教師的親和力主要是得益於教師的語言的運用。如本課教學中,當學生自主選擇時,大多數學生的選擇是“父親為我買橘子”一部分,於是深情地説:同學們,你們的選擇使我想起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接下來請學生飽含感情朗讀課文中描寫父親的語句。如此一講不知不覺的受感染,從而引發學生投入地讀文。

(4)立足文本與超越文本。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超文本閲讀與應用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亮點。比如在完成書本知識的介紹後,在安排作業時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構思,進行寫景片段描寫,最後教師小結:大家筆下的春天都一樣的美好,另人嚮往,春天帶給人萬千遐想,充溢着蓬勃的生機,但是“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蹤”,春天是難以持久的,生命的春天也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應該珍惜青春,立志奮進。語言教學中要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就必須將生活的情趣帶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將充滿無限的生機、平等和諧的意趣流入的心田,才能營造主體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個性發揮的基礎上自由地提問、自由地發表意見、自由地選擇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語文教學中要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就必須將生活的情趣帶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將充滿無限的生機、平等和諧的意趣流入師生的心田,才能營造主體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個性發揮的基礎上自由地提問、自由地發表意見、自由地選擇學習方法、學習內容。

八年級語文《背影》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詞。

⑵掌握作家作品的簡單情況。

⑶掌握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時間、空間為順序記事寫人的結構特點。

(4)反覆誦讀課文,品鑑文章平實質樸的文風,寫實細膩的筆觸。

2、過程與方法先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為本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整體感知,深入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其中的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2、難點:體會文中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喚起親情體驗。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它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的父母疼愛你的哪一個細節哪一個瞬間是深深地感動了你呢?説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很好,同學們分享的這一些細節都很感人,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背影》,當中也有一些細節讓我們很感動的,它是朱自清抓住特定環境下的親情瞬間寫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二、作家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和《歐遊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裏。

三、朗讀,整體感知

1、生字詞注音,掃除朗讀障礙(小黑板展示)

2、帶問題朗讀:簡單説説本文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幾個同學分段朗讀,要求讀出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面的。一是父親對兒於的一片深情。二是兒予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和感傷之情。這兩種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襯的。

四、問題探究

1、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第一次:點題的背影;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2、(1)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應該是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2)作者是怎樣描寫刻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的?

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緻地描寫刻畫,作者首先寫了父親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父親的穿着突出了什麼顏色?(黑色)為什麼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3、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愛!”,日常生活中,藴含父愛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寫“背影”,正好獲得了以少的材料表達豐富感情的效果。這個聚焦點“背影”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説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滿院狼藉,償還欠債,光景慘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父親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便寬慰兒子説:“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還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但作者更加愛自己的父親。作者這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激的淚水。

4、“背影”在結構上及表現中心上的作用。

開篇電梯,結尾照應,四次寫“背影”,組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感情逐層推進。開頭總寫對父親的思念,中間由不理解父親到被父愛深深感動,在情感推進到高潮時細緻描寫背影,結尾的背影描寫是對父親背影的昇華,也是對中心的深化。

5、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説了幾句話?

⑴“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這是做什麼?(這是在寬慰兒子)這時最悲痛的人是誰?(是父親)

為什麼寬慰兒子?(怕家庭的變故會影響兒子的學業)

父親表面上比較想得開,這是為了寬慰兒子,實際上他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父親啊!⑵“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為什麼這樣説?(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⑶“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為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麼得體貼入微啊!⑷“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這句話説明了什麼?(説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

⑸“進去吧,裏頭沒人。”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這五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之情,誰説父愛不細膩,誰説父愛不偉大,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6、作者在文中三次寫了流淚,每次寫法各有不同,試分析它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⑴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着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籟籟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大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的這幾旬話,表達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很深沉的。這裏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佈、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複雜心情。

⑵第二次流淚:是在浦口送別時,作者眼看父親跨過鐵道瞞跚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次掉淚是情不自禁,為父親的背影所感動。這一次掉淚,因為是在車站上,又是在臨別之前,特定的情況決定了作者的舉止,”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又是一次複雜的心態顯示。怕父親看見了要傷心,應是趕緊拭淚的主要原因;怕別人看見了不僅是怕自己顯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給父親帶來難堪。

⑶第三次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那種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一次閃出”淚光“,應是別父兩年多的現在。即執筆為文的時候,想象兩年多前離別時的情景,不禁黯然長歎。這種在”淚光“中再現”背影“時,戛然而止,與開頭不忘背影相呼應,其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有如撞鐘,餘音不絕。

五、課後寫作訓練

整理自己腦海中的親情瞬間及其產生的特定環境,自擬題目,寫一篇表現親情的記敍文或散文。

國中語文課文《背影》教案 篇五

教學分析:《背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這一單元的主題思想是讓世界充滿愛,對於母愛,友愛,學生們總是很容易體會得到。而父親深沉的愛,無處不在,卻總是默默的。《背影》是一篇包含着濃濃父愛的優美的散文,作者細膩的筆跡,將父親沉默的細緻的愛展示給我們。這一單元,教會同學們體會到生活中愛,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裏。

學情分析:從上學期的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總體還是不錯的——班風積極健康向上,學生思維較活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學生已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不排除少數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本學期仍應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引導個別學生有明顯進步。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較強,對文本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礎。

教學重點:1.體會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難點:1、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為之感動落淚的表層和深層原因;

2、體會選擇“背影”作為表現主體的美學意義。

教學準備:1.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歌曲《懂你》、名畫《父親》的相關資料。

2.用音樂烘托氣氛感染學生:誦讀—感知—設疑—對話。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研討點撥法。重點研讀文中父親説的“五句話兒”,出現的“四次背影”,“三處情感的跌宕”,兩個“聰明”,“一聲長歎”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教學的最後階段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並引導其欣賞羅中立的名畫《父親》。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利用多媒體,精讀、速讀相結合。

板書設計:不忘背影:點題,啟下

看見背影:衣着、動作 父子親情

情態細節 心靈對話

長注背影:依戀

“又見”背影:思念、照應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導入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起欣賞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課前或者以前都曾經閲讀過這一名篇,對之一定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動,思想上的被影響,寫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們進一步地研究探討,當會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層面的收穫。

二、出示幻燈投影,檢查有關字詞音形義的掌握情況。

差使chai,受派遣所做的事 交卸__iè,解除,除去

狼藉jí,踐踏 簌簌sǜsu,淚流的樣子

喪事sāng,有關死亡的事 頹唐tuí精神消沉

瑣屑__iè,細小繁雜 舉箸zhǜ,筷子

三、老師範讀或錄音範讀,或者一同學、數同學朗讀課文。

四、與同學一起討論全文的段落問題。

説明:這一項工作一般來説是長文閲讀的慣例,但卻不是一切文章閲讀的定例。尤其是文學作品,或者不以學習借鑑其結構技巧為閲讀目標的閲讀活動,這一分析結構的過程就完全可以去掉。當然,結構段落分析又不是全然沒有意義,一方面,它可以使閲讀者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熟悉文本內容;另一方面,對於有關文體或有關長文來説,它是破譯文章密碼的鑰匙。從這一意義來説,又當因文而異,因材施教。

本文的結構可有多種理解,這裏擇其一種。第—部分是第一句,引出話題;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淚又來了”;第三部分從“近幾年來”至文末。圖示如下:

第一部分 篇首點題寄思:難忘“背影”

第二部分 回憶“背影”故事 “背影”背景:家庭變故 浦口送別 嘮叨叮囑 買桔情景:背影話別時刻:背影

第三部分 篇末點明題旨 父親晚境 點題 明旨

從以上的討論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文章是以“背影”為線索來串聯故事;通過故事的描述來抒寫自己對父親的那種一般情況下難以忽伏的情感,接着我們來討

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五、獨立思考:課文中令你最為感動的是哪一處?試描述你被感動時的真實心態。 多數同學會一下子抓住父親為我買橘子那一時刻中“背影”的描述部分。這當然與教者的設計意圖相一致。但若有同學找到其他地方,也應當積極引導同學圍繞那一個“點”進行探究討論。

關於“被感動時的真實心態”,同學的描述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文中“父親”憐子親子的至誠無私。

②文中兒子善解人意人情的真實真切。

③由此觸發相關親情的聯想。

六、進一步思考:作者此時此刻,面對父親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究竟是由於哪些原因呢?

回答此問題,要聯繫此“背影”描寫之前的所有描寫;先個人獨立思考並在文中評點,再四人小組討論,最後全班交流。

綜合言之,應該有這樣一些方面:

①對父親的感激: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台買橘子;

②對父親的理解:父親不放心茶房,親往為“我”送行,幹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表現出中老年人的“迂”,原都是親子之心,憐愛之情,這是非他人所能比的;

③對父親艱難生活的同情:買橘子時的瞞跚艱難,一下子引發“我”的聯想,家庭生活的重壓何時才能解除,父親的這種艱難還得延續支撐;

④對父親未來生活的憂慮: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後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

⑤對自己誤解乃至責怪父親的深深懺悔:對父親特殊時刻所表現出的照顧關心,不僅不領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棄,但當為自己艱難買橘的過程特別是“背影”映現,情感的通道“訇然中開”,內疚、愧悔,無聲的譴責,藉助有形的“淚水”表現了出來。

此一問題的討論可以深入—些,它是本課的難點,而且由此可以讓大家比較全面準確又深入地瞭解全篇。此一課時如果不能完成可以留待下—課時,繼續研究之。

七、簡單小結課文的研討,課後在完成文後的相關習題及有關的輔助練習外,繼

續就其他預習題展開分析。尤其關注本課中“背影”描寫的精妙。

第二課時

一、緊承第一課時中的有關問題,繼續深入研討,並適當小結之,有關內容可投影顯示。

二、引導同學繼續深入研究課文內容:

文章除描寫了自己見父親買橘的“背影”而落淚的情景外,還描述了自己另外兩次“落淚”的情形。這兩次落淚尤其是最後一次是由於什麼原因?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着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略。” 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了豐富的感情,很深沉。這裏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佈、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複雜心情。後一次的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的那種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是在離開父親兩年多的“現在”。兩年前車站離別時的情景還如在目前,“背影”的觸動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對日漸蒼老的父親的掛念,這種掛念且與日俱增;而忽然之間讀及父親的來函,父親言語平淡中流露出的無奈和悽惶,讓作者從無形聯想及當年車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於是,思緒萬端,無以為報、無力迴天、無可奈何的情感齊集心頭,其淚水之奔流也就無法避免了。

三、簡單小結:如此説來,藉助父親的“背影”來勾連情節,貫穿本文始終的情感可以分析為兩個方面: 父親對兒子的萬般體貼關愛;兒子對父親的真切理解和真誠感激。

這一對父手相輔相成的人間摯情的客觀寫實便成就了現代文學史上一篇金光璀璨的不朽華章,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概括: 真情真感真文

四、接着我們來研究本篇的寫法:

我們要研究的是:這樣真切感人、催人淚下的情感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理解這一問題,可以鋪設一些階梯:

1.播放錄音:望父買橘、刻畫“背影”一部分;

2.同學齊讀、體味;

3.在同學有所悟有所言之後,見機引問有關問題,比如:①這段描寫有沒有什麼深奧華美的詞句?②有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技巧、方法?③你覺得理解困難嗎?④你覺得描寫困難嗎?⑤假如同樣的情形和過程,你能描寫出來嗎?⑥體會有關動作描寫的準確性。4.在此基礎上,作一些歸結,特別強調幾點: ①樸實無華的語言 ②客觀寫實的白描 ③細緻入微的細節 ④事情的真實 ⑤觀察的仔細 ⑥情感的真摯

5.就此來理解作品的感人至深。請同學結合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寫作談談體會。

五:完成課後作業,寫一篇關於父親的作文。

國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篇六

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加紅字的音、形:

奔喪 狼藉 妥帖 躊躇 蹣跚 頹唐 瑣屑 晶瑩

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狼藉 簌簌 變賣典質 慘淡 賦閒 迂腐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 瑣屑 禍不單行 天無絕人之路 東奔西走 交卸 大去之期

2、散文的材料與中心關係:

中心思想指作者通過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主要看法。材料是作家按照中心思想從紛繁的生活中選擇加工而成的素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為了表現中心思想服務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

3、表現事物的角度:

表現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正面寫,也可以側面寫;可以寫全貌,也可以寫結局。寫文章時要根據寫作意圖的不同選擇一個最佳角度。新穎獨特的角度往往會受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4、記敍文的寫作順序:

按照時間順序、事件發展的順序或者空間方位的變化順序安排材料的敍述方法叫做順序;將事件的結局或者重要片斷提在前邊,然後再從頭敍述的敍述方法叫做倒敍;在敍述過程中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的`敍述方法叫做插敍。

能力目標:

1、瞭解本文的寫作緣由,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圍。

2、抓住文章描寫的重點,分析"背影"在表現父子情深上的作用。

3、清楚、連貫地朗讀課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語言,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分析文章怎樣運用樸實無華、簡潔洗練的語言展現人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目標:

體味文章所表現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點

1、理清文章的結構線索——"背影"。

2、體會平實自然的語言風格。

難點:

準確把握父子之間真摯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預習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展開討論,注意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朗讀。

1、這篇散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2、本文很類似於一般寫父親或母親的敍事抒情散文,完全可以用"回憶我的父親"之類作題目,作者為什麼要以"背影"為題目,換成其他題目,效果會怎樣?

3、速讀課文,回答:

(1)找出文中四次提到的"背影"都在哪些段,作用有什麼不同?哪一次是寫作的重點?

(2)四次"背影"的出現,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實與虛之間關係如何?

提示:第二、三次是實寫,第一、四次是虛寫。實寫是虛寫的基礎,是虛寫的條件,沒有實實在在的"背影"的描寫,本文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虛寫是對實寫的感情的深化和昇華。

4、跳讀課文,回答:

本文是從哪些方面刻畫父親形象表達父子之情的?(①動作描寫。②語言描寫)

5、速讀課文,簡析文章的語言特點。

6、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板書:

開篇設疑——點出背影

交代家境——引出背影

望父買桔——描繪背影

父子分別——理解背影

結尾思念——照應背影

國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徵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2、品味樸實的飽含感情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理清文章脈絡。

2、引導學生研討品讀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文章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品味樸實的飽含感情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藴含的父子深情。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被認為是“抱大的一代”,他們生活在父母的懷抱中,雖享受幸福,卻往往體會不到幸福。因此學習本文可以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關愛,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教學設想】

1、朱自清的《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一篇敍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閲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中,以“情”為切入口,採用朗讀法,在誦讀中體味出文章所藴含的父子深情——父親愛兒子,兒子理解懷念父親。

2、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讓學生動腦動手。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採用多媒體課件。

3、在學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礎上,品味生活,感悟親情,培養學生髮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珍愛親情,用感恩的心對待關愛自己的人。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含動畫歌曲《背影》、電視散文《背影》、歌曲《父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快速朗讀課文,劃出文中與“背影”相關的語句,思考:

(一)問題導學

1、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各在什麼情景下出現的?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2、表達了什麼中心?

3、哪一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

(二)互動探究

以學生獨立思考為主,第1題的後一問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討論。

(三)交流展示

以小組搶答的形式進行,對錶現積極的小組給予鼓勵。

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討

重點賞讀第六段,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摯感情。

(一)問題導學

1、請用波浪線劃出具體描寫“背影”的語句,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父親背影的?

2、請用着重點標出父親過鐵道買桔子的動詞,以“我認為--用的好,因為---”的句式品味作者用詞的妙處。

3、請用橫線劃出父親所説的話,揣摩其中藴含的深摯感情。

(二)互動探究

這一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小組間可以相互討論、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展示

選取四個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評價。

展示方法:“我是組的,我們組為大家展示的內容是:。請大家點評。”

四、三讀課文,感受深情

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誰能有感情的給我們讀一遍?學生配樂朗讀並評點。

五、達標檢測

小組搶答完成練習。

六、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你有過哪些被父母感動的記憶?

國中語文《背影》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記敍事實,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

3.體會本文表現的民族傳統美德,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

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與上篇課文不同。《這不是一顆流星》反映的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而本課反映的是舊社會家庭親人的關係。前者是父親心目中的兒子,後者則寫的是兒子心目中的父親,人物形象的懸殊,也構成了課文完全不同的內容。但作為記敍性文章,在寫作方法上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而思想感情上的家庭親情,同樣是一脈相承的。

教學本文,重點應放在特定環境下父子深情的特定表達方式,抓住文章命題立意的角度和文章線索來作為分析的突破口;還應抓住本文獨特的寫人記事的樸實自然的語言,從中體會字裏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文可分兩課時講授。第一課時主要是劃分段落層次,分析貫串全文的線索,側重完成第一個教學目的;第二課時則以重點語段、語句的體會為主要教學內容,側重完成第二個教學目的。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突出往事回憶的結構形式;用“背影”連接貫串故事情節的藝術構思。

一 佈置預習(可在課前進行)。

① 讓學生認真閲讀一遍課文。

② 結合課後練習三、七體會課文。

本文分三部分,第二部分分三層,概括出它們的主要內容,並找出起、訖語句。

二 教師導語(先板書出課題)。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記實性散文,也可以説是回憶性散文,同《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樣,屬於記敍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過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閲讀、學習。

本文作為一篇記敍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有很多相同點,如都是寫家庭親情,都是從生活中選取典型的、生動的材料、都是通過一定的情節線索來組織材料、通過場面和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中心意思。在這些相同點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現方法,閲讀時要善於在學習新課文的過程中,聯繫舊課文,比較鑑別,從中融會貫通,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我們在閲讀《這不是一顆流星》時,是從分析結構形式入手,弄清故事情節及表現形式。本課的學習也應該這樣。

三 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交卸 :卸,解除、除去。“交卸”,用於某種職務。“推卸”,用於某種責任。

奔喪 :喪,有關死人的事,名詞。奔喪,在外地趕回辦理尊親喪事。喪,別讀,丟掉,失去。動詞。

躊躇 :猶豫不定。另,形容得意。

迂腐 :拘泥保守。迂腐,拘泥於舊的準則,迂,另意“迂迴”,曲折、繞遠。

蹣跚 :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頹唐:,精神委靡,意氣消沉。

瑣屑: 指細小繁雜的事。

晶瑩:光潔透明。

四 朗讀課文。

找學生朗讀課文,最好分三個部分,找三個同學分別朗讀,提出朗讀要求。

五 引導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掌握結構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個部分,應怎能樣分法?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三個部分的分界線,劃出三個部分後,歸納大意,要求用同樣的語式(字數、結構形式大體相同),訓練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現在與回憶的分界線。“這幾年來”是回憶與現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① 開篇寄思

② 往事回憶

③ 結尾懷念

此板書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此處千萬不能約束學生髮揮自己見解的能力及創造能力。當然,這種概括必須是正確的。這裏有個嚴格的界限,也必須讓學生了解並掌握。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

標籤: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

如學生能用“背影”作線索概括,也應肯定:

① 不忘背影

② 描寫背影

③ 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敍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父子分別時的家境

第二層次:送行前父親的細心關照

第三層次:送行時看到父親的背影

還可以有別的概括,比如:中間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家境

第二層次:浦口送別

在第二層次“浦口送別”中又可以分為三個小的層次:

第一、細心照顧

第二、車站買橘

第三、車門話別

3.在劃分段落層次時,應從開始就告訴學生,文章本身的結構形成是固定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劃分層次應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結構形式,但由於讀者認識的差異、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這就是作具體分析。有的是這樣分也可以,那樣分也未嘗不可;有的則是絕對不行。劃分層次還是有原則的,不是可以任意劃分的。學生進入中學開始,就有這樣的認識,養成獨立閲讀和分析的習慣,比教師“一言堂”、只接受教師的現成結論的灌輸性教學,不知要強多少倍,不必擔心學生會有損失,也不必擔心達不到教學目的。

六 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接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這就是“背影”。

現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樣用“背影”來貫串並連接全文的?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並隨時歸納。

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

本文在四處寫到了“背影”。

這四處寫“背影”各是在什麼情況下,每次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羣中。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

第四次背影的出現,是怎樣隨着文章情節的推進而有不同的表現力的呢?或者説,文章對父親的回憶是怎樣以“背影”為線索連貫起來的呢?

可以做這樣的理解,板書設計如下:

情節線索

開篇寄思──不忘背影

交代家境──烘托背影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車門話別──注望背影

結尾懷念──再現背影

2.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着高明的藝術構思:

(1)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2)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確描寫次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3)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這三點對七年級學生來説,認識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夠一般的理解即可,重點在於提高認識,不要求掌握。故教師講清楚,不必整理筆記。

七 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文在結構形式、情節線索方面,在選取材料組織材料方面,以及寫法上都有相同之處。試作比較。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結構形式是:

“現實──回憶──現實”

《背影》的結構形式也是:

“現在──回憶──現在”

《這不是一顆流星》以熊皮手套為線索貫串全文;《背影》則以背影為線索貫串全文。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主體部分選擇病房這一場合表現主人公的活動;《背影》的主體部分則選擇“車站送別”這一特定環境重點描寫。

《這不是一顆流星》選取孩子關心阿婆凍傷的手這一主要情節來表現主題;《背影》則選取“浦口送別”這一主要情節表現父子深情。

佈置作業

1.做課文練習一、四、五。

做練習一,將重點劃在書上。熟讀課文第6自然段,並學習重點分析。

可按照這樣的順序思考:①寫了什麼,②怎麼寫的,③好在哪裏。將思考的結果寫在練習本上,準備課上口頭回答。

2.做課後練習二。

這一題要認真思考,有明確的觀點,簡要整理成文字,準備在課上口頭回答。

國中語文《背影》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引導、點撥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2)揣摩語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環境。

(3)加強聽説訓練。

教學設想:

注重學生活動,安排討論,強化聽説。

一、分析“背影”描寫,理解父子深情。

1、讀一遍課文第六段(“我説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淚又來了。”)畫出描寫父親穿戴和動作的詞語。然後合上課本,完成下面填空練習。

我看見他戴着______,穿着黑布______,深青布_______,________地走到鐵道邊,慢慢_______支,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___着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___,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説明:有條件的,可以用投影幻燈顯示。這類訓練的意義在於培養語感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不僅僅是詞語識記訓練。

2、這裏,作者為什麼要仔細描寫父親的穿戴?

提示:可以從兩方面思考:寫穿戴與表現父親境況的關係,寫穿戴與寫父親一系列動作的關係。

3、“蹣跚”形容了怎樣的狀態?平地走路尚且“蹣跚”的的父親,“探”“攀”“縮”“傾”該多麼艱難!具體説説父親這些動作的艱難情況。

説明:要引導學生通過感受這些動作,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4、“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這時,兒子心中翻湧着哪些思緒?説説你的理解,越具體越好。

説明:要引導學生體會兒子終於理解了父親愛心的過程。淚水中交織着感激、憐愛、愧疚等思緒。

5、下面兩句看似平淡的描寫卻藴含着父親的深情,説説你的理解。

(1)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為兒子做了一件事,感到欣慰和滿足。)

(2)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似的”,很有表現力,故作輕鬆,為寬慰兒子。)

説明:買到橘子,似乎盡了做父親的責任,心感寬慰。

6、下面兩種説法的表達效果有很大區別,説説區別在哪裏。

(1)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2)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來了。

説明:從遣詞造句入手,揣摩兒子依戀父親的感情。“等”“再”表現一直注視着父親的背影,依戀之情多麼深切。父親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淚,所以“又”不可少。

二、理清層次,把握中心。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下面練習。

1、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説明:要讓學生動筆,用完整、簡潔的話概括。這類散文的中心意思一般應包括主要內容和表達目的兩個方面。

示例:本文通過對父親背景的描寫,表現了父親疼愛兒子的一片深情。

2、課文四處寫到“背影”,從兩個角度説説這樣寫的作用。

(1)説説這樣寫對文章結構的作用。

(2)説説這樣寫對錶現中心意思的作用。

(開篇用“背影”點題,結尾用淚光中再現“背影”與開頭照應。四次“背影”描寫,組成一條濃重的抒情線索,感情逐層推進。開頭總寫對父親的思念,中間部分,由不理解父親到深深被父親的愛心感動,情感推進到高潮時細緻描寫“背影”。結尾的“背影”描寫,是對父親“背影”的深化,也是對文章中心意思的深化。)

3、課文第二、三段與描寫父親“背影”,與表現全文中心有什麼關係?

説明:第一課時已初步涉及了這個問題,這裏,應進一步理解:這兩段,再現了暗淡、悲涼的氛圍,既是人物遭遇和心境的寫照,也是陰冷的社會環境的寫照。這是“背影”的社會環境,父親忍受着巨大傷痛,無微不至體貼、關心兒子,更顯示這種愛心的崇高感人。

4、完成課文後練習七,概括段意、層意。

説明:讓學生動筆,要求表述準確、簡潔。

三、説話訓練

用口頭片斷作文形式完成下面訓練(可任選一題)。

1、你有過對親人由不理解到理解而深受感動的經歷嗎?舉一個事例談談。

2、每個人都最熟悉親人的特徵了,想好了一段話,説説你的一位親人的特徵。要懷着真摯深厚的感情説。

3、孝敬父母,疼愛子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天該不該發揚這種美德?為什麼?

提示:不説空話、大話,要説得實實在在,要把“為什麼”説清楚。

國中語文《背影》教案 篇十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二)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散文的美。

(三)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族傳統美德。

【學習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課:

也許,我們沒有走出家門,不知道父母愛你有多深!也許我們根本沒有離開過父母,難以體會父母的恩情有多真!如果有一天,為了求學你遠離了家門,母親把萬千個叮嚀捲進了揹包,父親幫你打好行裝送了一程又一程,那時的你或許有了一絲感恩。但是,今天的我們,未必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父愛,那就跟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的《背影》,去體驗一段讓人潸然落淚的父子情深!

板書:背影朱自清

二、作者介紹: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代表作品有《春》《綠》《荷塘月色》等。《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三、自學檢測

1、填空:

《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江蘇揚州人。家、詩人、學者。散文代表作品有《 》《 》等。

2、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躊躇攙遊逛蹣跚妥帖

擦拭箸頹唐狼藉交卸

奔喪簌簌晶瑩迂腐

瑣屑柵欄差使照看行李

3、看意思説出詞語:

①亂七八糟的樣子(狼藉)

②紛紛落下的樣子(簌簌)

③悽慘暗淡,不景氣(慘淡)

④失業在家(賦閒)

⑤短時間停留(勾留)

⑥言行守舊,不合時宜(迂)

⑦衰頹敗落(頹唐)

⑧看到某種情況,心裏感到悲傷(觸目傷懷)

⑨細小而繁多(的事)(瑣碎)

⑩感情積在心裏不得發泄(情鬱於中)

四、走進文本,讀背影: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眼。

(明確:第一段後半句: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背影,“我”流了幾次淚,父親説過幾句話,找出來。

(1)明確四個“背影”:

P60第一段末,難忘的背影;P62倒數第三行,買橘的背影。

P63倒數第一行,惜別的背影。P64倒數第二行,懷念的背影。)

(2)明確四次流淚:

P61第二行,悲哀之淚;P63倒數第三行,感動之淚;

P64第一行,離別之淚;P64倒數第三行,傷心之淚。

(3)父親的五句話:

①“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②“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③“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④“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⑤“進去吧,裏面沒人。”

3、我們讀出《背影》中父愛的怎樣的?(深沉無私博大)

五、探究文本,賞背影:

1、四次背影最讓你感動的哪個,為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一般能講到父親買橘的背影最令人感動。)

2、有感情朗讀這一段,思考:

(1)是怎樣的背影讓作者如比難忘?

(2)父親為什麼穿戴得如此灰暗而沉重?父親此時面臨怎樣的境遇?

(3)八年前,作者對父親的愛完全理解嗎?從前文哪裏看出來的?八年後呢?

3、看視頻(電視散文《背影》),再次感受父子深情。

思考:信中哪一句話讓一個七尺男兒潸然落淚?

六、學以致用,仿背影:

1、交流分享。

從望父買橘這件小事中,作者捕捉到了父親生活中最美的形象,從而流下了感動的淚。在你的生活中,你的記憶中是否也保存着父母最美的形象呢?説出來與大家分享。(學生交流)

2、真情回放。

一個不懂得享受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回報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自私的。父母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你書包裏的一盒牛奶……母愛如水,父愛如山,下面請你仔細品味記憶中的真愛,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用你的筆寫下這段真情,去感受親情、回報親情吧!200字左右。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父親》,渲染氣氛)

【備用材料】

生1:我的母親操勞奔波,含辛茹苦,整天為我忙這忙那,為我煮最愛吃的菜餚,為我買最心愛的衣裙;我生病時,她會端茶送水,日夜看護;我遠行時,她會買好車票,一路叮嚀,買各種各樣好吃的,當然也包括橘子……對我們充滿了關懷和愛,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寧願自己過得苦一些、累一些,只希望我能夠幸福、快樂。她總是無私奉獻,默默地把一顆火熱的心都給了我,卻從不計較回報。可是,我卻常常對她的愛熟視無睹,常常把這些愛當作是我應得的。而如今看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後,我深感後悔遺憾,在這我想真誠地對母親説一聲:“我最親愛的媽媽,女兒愛你!”

生2:十三年來,我在父母的'呵護、陪伴下漸漸成長。因為有了這種愛,數九寒冬我會感受陣陣温暖,炎炎盛夏我能感到絲絲清涼……每次離家時,父母那一句句樸實而真摯的叮嚀成了我最珍貴的行囊,雖然曾經渴望離開他們的“保護”會自由自在,雖然曾經覺得他們“路上小心”、“當心着涼”之類話有些羅嗦,但是,我現在已經長大懂事了,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真摯,懂得了感激,懂得了親情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它是發自內心的、人世間最美麗的感情。

師:親情是一把結實的傘,你有困難了,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熱氣騰騰的湯,你冷了,為你抵禦嚴寒;親情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張柔軟的牀,你累了,讓你忘記疲憊;親情是一條幹爽的毛巾,你哭了,為你拂去心中的淚水;親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紅茶,你笑了,讓你從嘴裏甜到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