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從信息中瞭解超聲的特點,瞭解超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2、從信息中瞭解次聲的一般特點,瞭解次聲的應用和危害性。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科學技術的興趣,熱愛科學,勇於探究的科學。

教學重點1.知道超聲、次聲的概念。

2、知道超聲的應用。

教學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懼信息的能力及對自然和科學技術的興趣。

教具準備音像資料,圖片或光盤,電腦及多媒體的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聲現象的一些性質並探究了它的規律,這些現象不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學道理。物理知道是從實際中來的,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一句話,學習物理知識就是要應用它來人類服務,提高人們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質量。這節課,我們來認識超聲和次聲。

(二)進行新課

研究發現,聲波的頻率範圍是很寬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20Hz到00Hz之間的聲音,低於和高於此頻率範圍的聲音人都聽不到。通常把高於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

一、超聲

1概念:頻率高於00HZ的聲音

2特點:⑴頻率高,能量大(強穿透力,強破碎能力)

⑵沿直線傳播,可反射

3應用

學生閲讀圖3-32,瞭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發聲頻率、人和一些動物的聽覺範圍。例如:狗能聽到頻率達50000Hz的超聲,蝙蝠能聽到頻率為十幾萬赫的超聲。

(1)利用超聲雷達(又叫聲吶)探測物體位置等。

(2)超聲有很強的穿透能力。超聲診斷儀(如B超);超聲金屬探傷儀。

(3)超聲對物體有很強的“破碎”能力。舉例。

(4)用超聲處理過的種子可以縮短髮芽時間,提高發芽率。

其他:超聲空氣加濕器、犬笛

二、次聲

1概念: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

2特點:⑴頻率低,傳播遠

⑵能量很高的次聲具有極大破壞力

3應用:

人聲也聽不到次聲。自然界中,火山爆發、地震、風暴等都能產生次聲;核爆炸、導彈發射等也能產生次聲。

⑴預報災害:發生前會輻射次聲源

⑵醫療:人和生物對次聲波反應,某些器官也會發生微弱次聲源,可瞭解人體生物器官活動

⑶軍事:核武器

4危害:

使機器設備破裂,飛機解體,建築物遭到破壞

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壞,會產生噁心,暈眩,旋轉等症狀,嚴重的造成內臟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於次聲的破壞性強,危害大,但人耳無法直接聽見,所以在生產等活動中要儘量防止次聲的產生,儘量遠離次聲源。

課堂

1、超聲和超聲的應用。

2、次聲和次聲的危害。

板書設計

第三節超聲與次聲

1、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範圍20—00Hz。

2、超聲與次聲

3、超聲的應用

4、次聲危害

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作業題1、2題。

物理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1—2運動的描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什麼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

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閲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瞭解體育,還能深入瞭解自然。

(二)講授新課

1、機械運動

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1.1—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象。

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麼發生了變化?

②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麼不同?

③説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什麼?

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

提出問題:

①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

②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裏的桌椅是運動的嗎?

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可見,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後提問:“為什麼乘客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後,會產生不同的判斷。

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

①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②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

③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得出參照物的概念:

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一起描述圖11.1—3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

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

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

(三)課堂小結

1、什麼是機械運動?

2、什麼是參照物?為什麼要選參照物?

3、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

(四)作業與思考

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

2、同步測試相應的練習。

(五)教學後記

【§1—3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説,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説: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

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裏出發,怎麼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54km/h=

例題:書本24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着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

平均速度:v=s/t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那麼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

1、書本26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

(五)教學後記

【§1—4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並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③。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

教學過程;

師: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銅絲作為斜面,讓滑輪滑下來)滑輪在前半程滑的快,還是後半程滑的快?生答。

師:前半程或後半程或一樣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麼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時間,路程用刻度尺來測,時間要用表來測,那具體應測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們就要用實驗的方法測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從而來驗證斜坡上自由滾下的物體在前半程快還是後半程快。板書課題:平均速度的測量。

實驗器材可從實驗台上選取。要求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先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畫出實驗表格,進行分組實驗,收集數據最後得出結論。請同學們拿出實驗報告,分組討論並完成實驗報告上的第4、第5項內容,時間為5分鐘。

拿出一組同學的實驗報告在展台上展示。

師:很好,那麼後半程的時間如何測量呢?生答。

總結:可以用總時間減去前半程的時間。那秒錶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學知道呢?生答。

總結:很好,按一下開始計時,再按一下停止計時,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長針走一圈是30秒,長針走兩圈裏面的短針走一格是一分鐘。我們會使用秒錶了,下面就開始進行實驗並收集數據,把數據填在表格裏。時間為10分鐘。開始:

實驗結束把一組同學的報告展示出來。

師:哪位同學發現他們的數據有什麼問題沒有?

很好,長度測量的結果要有準確值和估計值,他們這一組同學沒有寫出估計值。長度測量寫出估計值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路程測得怎麼不一樣呢?生答。你們是怎麼測量的呢(找學生演示他們是如何測量木板的長度的)?我們通過這個實驗就驗證了,物體從斜面上滾下來時,後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們能比較出哪一組的小車滑的快嗎?不能,有什麼辦法嗎?有同學説比速度,怎麼比呢?請同學們完善你們的實驗方案,算出小車在斜面運動時全程的平均速度,時間為2分鐘。

再拿兩組實驗報告比較一下,哪一組小車滑的快。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地測量路程、時間,並通過實驗測出了前半程後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請同學們思考如何測出1路公共汽車從河師大到火車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業佈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塊手錶,怎樣既方便又較正確地測出從你家門口到學校門口的路程?簡要説出測量步驟。

§2—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的傳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象。

重、難點:(重)1、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

3、聲現象的分析、解釋。

關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結論。

教學過程:

導學達標:

學生觀看第一部分錄像——各種各樣的聲音。引入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

1、聲音的產生

演示實驗:(1)、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聲。

(2)、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

(3)、放一段聲音的錄像。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4)、擴展:錄製聲音

2、聲音的傳播:

(1)、得出:固體、氣體可以傳播聲音。

(2)、實驗14頁圖1-4示: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活動:月球上的宇航員如何交談?

學生活動:如何證明液體可以傳聲?

(3)、聲波:利用錄像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聲波?同水波進行對比。

3、聲速:不同介質中的聲速是不同的。

學生活動:(1)、看15頁的表格內容

(2)、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速度誰快?

15℃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學生活動:對着遠處的高山喊可以聽到回聲,為什麼在教室裏講話聽不回聲?

4、回聲:聲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結:

小結本節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本節內容,因內容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課外練習。

四、課後活動:

動手動腦:1、2、3題。

教學後記:

在課堂上對聲音的知識不能擴展太多,這只是聲音的第一節課,可降低難點。

要測一測學生的接受情況。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主要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來認識光的反射規律和光路可逆現象。最後介紹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現象。本節課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現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利用實驗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之前,學生已探究過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且老師讓學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並交流,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遊戲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了對有關光的現象的濃厚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什麼是光的反射,探究並瞭解光的反射規律及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並會用光的反射規律來解釋一些有關的簡單的生活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係,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密切聯繫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並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光的反射規律和鏡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應用。

2、難點: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

五、教學用具:

1、演示用:激光手電,平面鏡、水霧、光的反射儀、多媒體計算機、實物投影儀等

2、學生用:光的反射儀等

六、教學方法:

通過實驗演示向學生展示清晰、直觀的光的反射現象,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觀察思考、探究歸納總結出光的反射定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好勝心理,在課堂上進行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老師來給大家玩個魔術。正當學生欣賞米老鼠時,忽然放上平面鏡,一下子動畫不見了?為什麼白布可以呈現出米老鼠而平面鏡不可以呢?

設計意圖:

通過小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並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同時為後續學習做鋪墊。

(二)新課教學:

1、光的反射

小遊戲:借用鏡子,把激光筆發出的光射向屏幕上的目標字(不能直接射向目標字)。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體的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