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明確作者的觀點。

2.查閲相關資料,瞭解克隆技術的發展現狀。

3、思考本文的文體特點,瞭解議論文的文體常識。

相關課程標準:

“閲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進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閲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明確作者觀點。

2.品味語言,學習證明觀點的方法。

3.培養思辨能力,體會科學家對人類負責的精神。

評價任務:

1.速讀全文,概括作者觀點。

2.自主學習,明確並講解什麼是真正的克隆人。

3.細讀課文,做小小辯論家。

4.分析、理解文中語言和口頭表達的不同。

5.比較探究議論和記敍等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有個神通,就是拔掉身上的毫毛就可以變出無數個孫悟空的離奇故事想必大家都一定還記得,故事表達了人類對複製自身的幻想。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特別是克隆技術的發展,克隆人類已經不是夢想。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現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邱仁宗先生的《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一文中尋找答案。

二、速讀課文,明確觀點

(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標畫出作者觀點,同時展示預習所得。)

1、從課文題目來看,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認為本文論述的重點是什麼?

從課文題目來看,本文談論的是關於(1)克隆技術(2)倫理問題。論述的重點其實就是關於克隆人的倫理問題。這是本文的論題,不是觀點。

2、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什麼是克隆人?能不能克隆出和供體完全相同的人?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人”: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生命體,還是一個具有獨特心理、社會性的人。“克隆人”:具有與他或她的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組;還具有其特殊的心理、行為、社會特徵。

在現有技術下無法克隆出和供體完全相同的人,關鍵在於父本或母本的生長環境無法複製。

3、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在技術上可能做的克隆人,在倫理上不應該做。(不要克隆人。)

4、“倫理”是什麼意思?

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

三、細讀課文,爭做最佳辯手。

(朗讀課文“有什麼理由可在倫理上為克隆人辯護”部分,為自己的論點從課文中尋找依據。同桌間分配正方、反方,學生隨手圈點標畫,找到自己觀點的依據,為辯論做準備。)

正方觀點:不要“克隆”人。

反方觀點: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克隆”人。

反方觀點的依據:(1)是不育者的唯一偏好的選擇;(2)可以避免遺傳病;(3)為了科學研究;(4)為病人提供器官,將來用作移植;(5)為了“優生”;(6)克隆同性戀者,發展同性社區;(7)進行星際航行。

正方觀點的依據:(1)成功率低;會在克隆過程中產生嚴重缺陷的克隆人;需要大量經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2)成功率低;會在克隆過程中產生嚴重缺陷的克隆人;需要大量經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會產生嚴重後果。(3)克隆人也是人,長大後不願意當做被研究者怎麼辦?(4)克隆人也是人,長大後不願意提供器官,怎麼辦?(5)克隆什麼樣的人才算“優生”不好界定;克隆的人會使意識形態的、宗教的、民族的爭鬥加劇,世界會更加得不到安寧。(6)用同性戀者的體細胞克隆出來的不一定是個同性戀者。(7)克隆人不願意作星際航行,要回到地球去,怎麼辦?

小結:本部分內容分別從反面和正面加以論證,客觀上讓讀者瞭解所謂的克隆人的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從倫理上講,“克隆人也是人”克隆人應享有“人”的權利。PPT投影介紹:議論文有兩種基本方式,即立論和駁論。立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從正面證明自己提出來的論點。駁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反駁某一錯誤的論點或相關的論據、論證。在同一個論證過程中,立論和駁論乃是一物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存在着互相依存的關係。

好的辯論者不僅能夠針對對方觀點進行有力有理的反擊,還要使自己的表達更加嚴密。在剛才大家的口頭辯論中也運用了作者所提供的材料,那麼,是大家的表達好呢?還是作者的表達好?

(引導學生品味本文嚴密、準確的語言表達。比如:“是不育者的唯一偏好的選擇”“唯一”是指只有這一種選擇,排除了解決不育問題的其他方法,表達準確。)

四、再讀課文,學習論證方法

(默讀課文“克隆人的反論證”部分內容,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小組內無法解決的,教師引導、解疑。)

1、作者首先指出了反對克隆人的理由中,有些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有些理由不是根本性的,其中,不能成立的理由是什麼?不是根本性的理由有哪些?

不能成立的理由是:⑴以宗教理由反對克隆人 ⑵以生命的奧祕是神聖的,人類不應干預為理由。不是根本性的理由是:⑴克隆人會導致人類基因庫的單一性,多樣性的喪失對人類的前途不利。⑵克隆人會破壞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⑶克隆人的法律地位難以確定

2、作者在提出反對克隆人的論證之前,為什麼要列舉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對克隆人的理由,並進行反駁呢?本部分內容是多餘的嗎?

作者首先對贊同克隆人的各種理由進行逐一批駁,再列舉五條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對克隆人的理由,並指出這些理由不科學,不嚴密,不成立,就把推理中的各種漏洞堵上了,自然得出對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論證,這使文章的推理顯得更全面,更嚴密。這樣不多餘。

3、“滑坡論證。即使克隆人的一些理由本身可以成立(例如解決不育、防止顯性遺傳病),一旦邁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後面就很難阻擋。因此,必須在開始就剎車。”這段話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麼?“滑坡”、“剎車”的含義是什麼?

(常用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比喻論證 ;一旦邁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後面就很難阻擋 ;停止克隆人。

4、本文還出現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好處?

(結合具體句子學習論證方法,積累議論文文學常識。)

作業設計:

每年的3月5日是學習雷鋒紀念日,你認為在新時代還需要“雷鋒精神”嗎?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運用所學的論證方法,表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反思:

1.本文的難點在於本文比較特殊的文體。很多資料上都把本文當做議論文來教學,個人認為,這篇文字應該是具有議論性質的科普短文。難點一在於議論的文體八年級的學生接觸的很少,這就需要較多的時間(不論是課前預習的,還是課堂上的)來理解;難點二在於本文科普知識是學生比較陌生的,有很多生物學上的專業詞語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礙,需要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己的預習來掃除。

2.在課堂上學生對於文章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的,有益於教師的引導和啟發,由於本篇課文的內容較長,在時間的把握上需要有較高的效率,對學生的預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課的教學中,前三個環節能夠在課堂上很好地解決,第四個環節由於時間原因,當做課堂的檢測,效果也不錯。

3.這篇科普性質的議論文沒有按照常規的議論文的教學方式(先介紹文體知識,再進行論證方法的講解)進行,而是努力實現將生字詞、論證方法在理解內容,瞭解作者觀點的過程中隨文而教。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小説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分析小説中兩個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

1.梳理小説的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對比描寫和出人意料的結尾。

2.分析解讀人物,體會小説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聯繫生活,感悟小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

解讀小説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小説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

三、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感悟小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啟迪同學們聯繫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教學方法:

探究法、對話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名作家錢鍾書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窗》,説人們最初建造房子的時候是沒有窗户的,後來,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再建造房子的`時候便有了窗。

透過窗,屋子裏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裏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時,外面的人也窺探到了屋子裏面的祕密,那麼,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説《窗》,看看裏面又會有怎樣別緻的故事……

(二)學習目標:

1.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品析人物形象

2.梳理小説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出人意料的結尾

3.聯繫生活,體會小説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思路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以課改理念為指導,繼續聚焦課堂教學,重視教學環節,立足備課組建設,加大教研力度;拓展校本研修活動的縱深度,致力於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結合項目研究,推進信息化工作,抓好教學質量和麪向全體,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二、備課組工作目標

1、備課

開學初,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熟悉把握好新教材的知識點、技能和教學重難點,制定實用的教學計劃。在集體備教案的基礎上,備課力求體現自己個人的教學思想,在借鑑他人優秀教法的同時,能自己獨立思考、研究,根據班級實際,修改好教案,並寫清教學設計説明意圖。注重對二年級學生主動探究、思維、表達等能力的培養。課後認真寫好教後記,做到有實例分析,按新標準理念評析,有相應的方法措施,並及時服務、運用於實踐。

2、上課

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注重對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繼續培養。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增加文化積澱,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加強現代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努力使組員上的每節隨堂課成為“高效能”的'課。繼續精心準備校隨堂課,力爭在教學中滲透新理念。

3、作業

一定要認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每個孩子都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本學期,要着重糾正個別學生的基本筆劃的順序和握筆寫字的正確姿勢,並端正每一次的做作業態度。學生寫的字要有起筆收筆,結構正確。作業格式正確規範、簿本整潔,老師批改及時認真。針對新教材,加強口頭作業的佈置與檢查。

4、研究課題

根據組內老師自己的教學實際,開展個人的小課題研究《生命同樣精彩》,結合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多樣化實施,結合主題團會、十分鐘隊會生動開展,為教學積累新鮮經驗,為學生豐富學習生活。

5、研究課

有計劃地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平時互聽隨堂課,相互學習,共同研究。積極參加教學互動活動,屆時要求本組成員認真學習兄弟學校教師的長處,結合自己班級的特色,做到認真聽課,積極反思,取長補短。

6、做好備課組的常規工作

(1)認真制定好教學計劃和複習計劃。

(2)每週輪流出好一張形式活潑多樣的練習卷。

(3)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16節以上,寫好聽課體會。

(4)注重備課組資料的積累。

三、研究重點

1、備課、上課

面對實驗新教材,不斷鑽研,儘早熟悉,優化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結構,寫清教學設計意圖。上課教學方法多樣,讓學生在課堂中愉快地、主動地、探究性地學習,每課備好訓練點,注重各種能力培養。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寫字習慣。(2)聽説讀寫想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

3、培養學生藉助拼音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學生有問題意識、創新思維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具體措施

1、備課:結合校隨堂課,認真備好每堂課。備課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能體現個人的教學觀點和風格,多獨立思考、多互相學習探討。每課巧設訓練點,特別是識字的方法要多樣、有趣、有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研究出一套新教材語文教學的模式。使我們的語文課更加生動、新穎、高效,富有時代氣息。認真寫好教後記,為今後的教學積累寶貴經驗。

2、上課: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組織組內老師觀看優秀教學錄像,開展討論學習,學會借鑑。認真對待每節隨堂課,組織組內老師一起探討,汲取每位的金玉良言。課上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和現代化教學設備,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獎券激勵,言語鼓勵,肯定評價等),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喜歡識字。

3、作業

(1)口頭作業:根據新教材的特點,每週有一位老師負責出一張口頭練習卷,形式要多樣,並加強口頭檢查,做到課課清。

(2)書面作業: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養成認真書寫的態度。寫字時,老師加強指導與巡視,對作業端正、漂亮的學生多表揚,對態度不端正者或不符合要求的常抓不懈。

(3)閲讀:儘量每天讀一篇配套讀物,做好口頭檢查,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讓學生會看書、愛看書,增加閲讀量,在閲讀中識字,積累一定的詞語。

語文書八年級下冊教案 篇四

説明

本設計為張翼健先生主編的國際長春版語文八年級下而寫。《短文二篇》一課系張玉新選編。本套教材教師用書由張玉新主編。

課前準備

本課是八年級下學期的一課,是兩篇篇幅短小的古代散文,包括古代特有的而且已經接觸過的兩種文體(説、記),學生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和八年級半個學年的學習,應該已經初步養成了預習的習慣。

因此,規定這樣的課堂教學起點是可能達到的:學生課前預習,藉助工具書和書下註解,初步掃除文字讀障礙。在此基礎上,反覆誦讀本文,力求儘量弄懂文句的含義,將沒有弄懂的知識點作為課堂學習的重點。

這兩篇短文言簡義豐,要弄清楚文字的言外之意必須儘量多佔有相關背景資料,因此課前印發蘇洵、蘇軾的有關資料要求學生閲讀,進一步掌握相關文體知識和作者概況。

教學目標

1、積累“職”“飾”“軾”轍“”蓋“等文言詩詞,”乎“”由“”與“”但“等文言虛詞,”無所“”雖然“”相與“等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關鍵詞句,從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3、探究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1、積累”職“”飾“”軾“轍”“蓋”等文言詩詞,“乎”“由”“與”“但”等文言虛詞,“無所”“雖然”“相與”等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關鍵詞句,從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教學難點

1、探究寫作特色。

2、瞭解創作背景。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名二子説

一、導入

1、檢查課前預習。學生齊讀《名二子説》,個別同學嘗試背誦。

2、導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一家父子兄弟都有盛名的除了“三曹”就是“三蘇”了。三蘇父子以其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輝煌的文學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輝耀古今,三蘇在文學上造詣極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稱“凝鍊老泉,豪放東坡,衝雅潁濱”,三蘇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關心國家命運,同情民間疾苦,為了民眾做了不少好事。眉山三蘇祠有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評價了三蘇父子的文學成就及其在文學歷史上的地位。

我們在八年級上冊學過蘇軾的《江城子》,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初步瞭解了蘇軾的豪放、蘇轍的衝雅,今天見識一下蘇洵的凝練。

二、賞析課文

1、教師視學生齊讀、個別學生背誦的情況校正讀音並範讀。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進一步介紹有關知識。蘇洵寫《名二子説》時,蘇軾11歲,蘇轍8歲。蘇洵對兩個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對他們的生活道路充滿憂慮。本文正是通過闡釋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達他對愛子的勸誡與勉勵的。大家還要了解一點,慶曆六年(1046),蘇洵赴京應制舉,儘管他才學頗高結果是落榜了。他對科舉、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轉而把希望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從京城返鄉,寫了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説》。

3、第一段“軾”名説結構上有何特點?

明確:先説車,先揚“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車子的各部件,輪子、輻條、車蓋、軫木(車廂底部四面的橫木),就像各有職分,不可或缺;再抑“而軾,獨若無所為者”,只有車前的軾木沒有實際用處。軾是車前的橫木,乘車人可將手按在上面,有裝飾車子的作用。轉折自然為了再揚“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行文已經幾度曲折。最後揭出正題:“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蘇軾呀,我擔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飾啊。

蘇軾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知掩飾自己的觀點。自幼父親就看清了這一特點,勸誡他多加外飾以免遭禍。這正是為他取名“軾”的用心(在賞析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掌握相關詞語)。

4、第二段“轍”名説在結構上與上一段有何異同?

明確:先説轍,先揚“天下之車莫不由轍”,天下之車無不循轍而行;再抑“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但論到車的功用卻沒有轍的份。轉折自然也為了再揚“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轍無論功之福,也不遭僕斃之禍。行文也已經幾度曲折。最後揭出正題:“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説蘇轍的性格會免於災禍。一説“免”同“勉”,勉力、盡力的意思。善處於禍福之間,又能勉力向前,這正是為他取名“轍”的深意。

蘇轍性格沖和淡泊,深沉不露,並能盡力王事,後位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可見本段與上一段的結構總體上相同,都在極短的篇幅內或揚或抑,兩端具有結構上的對稱美;但是,一段的結尾是隱憂,其實也是抑,而二段的結尾則是喜悦,可算是揚。小處不同一方面打破了完全對稱的呆板,主要還是真實表達對不同性格的兩個兒子的預測(在賞析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掌握相關詞語)。

5、從《名二子説》中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寫作特點?

明確:一方面通篇使用比喻,以車之軾、車之轍的特點喻二子的不同性個特點,十分貼切;一方面在極短的篇幅內搖曳多變,文勢極盡跌宕之能事,頗具功力;一方面如戰國策士般縱橫捭闔,透徹雄辯,頗具哲理。

三、作業

1、整理文中文言字詞和句式,製成卡片。

2、完成“思考與討論”一。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目標導航】

1、掌握即席發言的要領和表達技巧。

2、通過情境創設的訓練,克服發言時的緊張心理,學習即席發言的快速構思方法,提高瞬時應變和即席發言能力。

3、進行即席發言的初步嘗試,充分調動課堂參與的熱情,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表現出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氣質風度。

【課時安排】1課時

自由分成學習小組,做好活動計劃,分配小組成員交際任務,圍繞“即席講話”的這個交際主題,做好本次口語交際。

【新課導入】

即席講話,也叫即興發言,是指在某個特定場合,臨時受到邀請,由他人提議或自己認為有必要而作的簡短講話。

【交際技巧】

即席發言有三個特點:

一、臨場性

即席發言既不能事先擬就講稿,也不能進行試講,它必須靠臨時準備、臨場發揮,因此臨場性就成了即席發言最主要的特徵。

二、針對性

由於即席發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現實話題作出迅速反應,這就使話題的內容被限制在特定的範圍內,顯示出鮮明的針對性,所以即席發言選取的角度宜小,內容宜集中,要力求説在點子上。

三、簡潔性

即席發言常以簡明扼要顯出其力度,以親切生動的表述給聽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短小並不是空洞無物,而是要言之有物,言簡意賅。優秀的即席發言常常以簡練、含蓄而抒情的語言取勝。

即席發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沉着冷靜,克服緊張情緒

從某種程度上講,當眾説話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講話的內容,而在於發言者的心理素質。如果情緒過於緊張,即使準備好的內容,也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克服人前講話緊張心理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當眾説話的訓練。只要持之以恆,隨着講話次數的增加,你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強,效果會越來越好。

二、邊想邊説,反應迅速敏捷

即席發言前,可以利用短暫的時間打一下腹稿,構想自己發言的主題、主要內容、開頭等,但大部分情況是沒有準備時間的,大腦是在臨時組織説話的內容,因此,無法將所有的內容都有條不紊地安放在大腦中,這就要求發言者在説當前句的同時,還要斟酌後面要講的內容,邊講話,邊構思,根據主旨的需要,提取、篩選信息,組織語言。只有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切合環境對象

俗話説“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即席發言要注意環境、場合和對象,比如,環境有室內與室外、安靜與雜亂之分,場合有嚴肅與隨意、正式與非正式之分,對象有身份、年齡之分。面對不同的環境、場合和對象,我們發言的內容、語氣、風格也應有所區別。越是有針對性的發言,越能得到聽眾的歡迎。

四、掌握分寸,語言簡短明晰

掌握分寸,就是要使講話恰到好處,不説空洞無物的話,不説過頭話,不説傷人的話,不自我吹噓。同時,即席發言務求簡短精練,因為觀眾都喜歡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發言,即席發言時要儘量長話短説,克服口頭禪,少用無關緊要的喻例、資料等,讓每句話融入較多的信息。

即席發言也如唱戲一樣,“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它靠的是平時的口頭練習,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敏捷、清晰的思維能力和富於親和力的人格魅力。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即席發言練習和提高個人整體素質相結合,讓即席發言成為展現個人風採的重要手段。

題一:判斷下列説法的正誤,在括號內打“√”或“×”。?

1、許多同學當眾説話時過分緊張。要消除這種心理狀態並不難。主要是應有自信心,即使自己沒有做充分準備,只要有膽子,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講。()?

2、説話怎樣才能做到清楚呢?答案是要“多思”。説話前要認真想一想,自己為什麼要説,説給誰聽,説的重點是什麼,怎樣去説,先説什麼,後説什麼。重點和非重點都要詳細説。()?

3、説話要簡潔,就要去掉不必要的重複,去掉與中心關係不大的枝蔓。()?

4、要使説話中心突出,條理清楚,一是要求材料全而多,二是要理清思路和線索,三是要把材料的先後安排好,力求層次清晰,眉目分明。()?

5、説話連貫,是指句與句之間連接得上。説話嚴密,是指説話有邏輯性。要做到這兩點,在平時要養成多思考的習慣。()?

6、在和別人交談時,説話人不能我行我素,想説什麼就説什麼,而要看對象,從對象的不同特點出發,説不同的話,達到説話的目的。但説話看對象,不是説要“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

7、説話要講究方式。直言不諱充滿刺激性,容易傷害對方的感情,造成牴觸情緒。所以,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要儘量避免用直言,而採用委婉含蓄的語言形成。()

8、停頓的一般規律是:一個意思説完要有較小的停頓,一句話説完要有較大的停頓。()

9、無論是説還是聽,都應當適度的看着對方的眼睛和麪部。還要善於用眼神表現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10、要“形於外”必須“誠於中”,這是做到語言美的關鍵。()

題二:根據提供的情境,在“XXXXXXXXXXXXXX”上填充恰當的即席講話。

1、1935年,高爾基參加蘇聯作協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時,代表們要求他講話。當他上台時,與會者長時間鼓掌。高爾基靈機一動借題發揮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下子使全場活躍,講話就在這樣融洽的氣氛中開?場了。

2、《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楊瀾,9月19日晚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演出時,戲到中途,她在下台階時摔了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確令人難堪。但楊瀾非常沉着地爬了起來,憑着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對台下的觀眾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楊瀾這段非常成功的即興演講,不僅為她自己擺脱了難堪,更顯示出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話音剛落,會場就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有的觀眾還大聲説:“廣州歡迎你!”

佈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課後完成本課時的對應練習。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是鍛鍊學生口語表達和與人交往的一節課,通過本節課,讓學生學習到了靈活地運用語言,讓自己的即席講話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課下同學們可以多嘗試着練習。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六

《三峽》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根據單元目標和編者意圖,本節課教學主要想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翻譯課文重點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並熟讀成誦。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翻譯課文重點句子;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難點在於理解課文內容並熟讀成誦。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誦讀法、圈點勾畫法、讀讀講講、合作探究,主要抓住“讀”和“講”這兩個字進行教學,“讀”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指導學生讀出三峽的壯美、幽靜美和淒涼美。“講”主要是讓學生藉助課下 註釋和我補充的註釋,自己講文意,講主題思想,講寫作思路,講語言特點。這節課教學環節設置科學合理重點突出,課堂氛圍較好,學生思維活躍,有小組合作和探究,有獨立思考和展示,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之處:

1.在讀上花費時間多,課堂節奏較慢。

2.學生對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不理解。

改正措施:

1.應充分研判學情,加強誦讀方面的預習指導,再上課時應加快節奏。

2.利用輔導時間補充講解駢散結合這一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把握遊記的選材角度,掌握抓特點,重描繪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翻看照片,觀看視頻,閲讀名家遊記,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遊記,抓特點,感人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現美、捕捉美、表達美,培養學生獨特的性情,陶冶情操。

教學用具:PPT

課前導學案:

哪一次外出遊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了捕捉對這次遊玩的特別記憶,你可以用一張照片或畫個草圖,你還可以用幾個詞語來勾勒那一次的出遊。

準備寫作:

1、選擇哪一次的遊玩。使用下列方法可能有助於你確定。

①看相冊或家庭錄像帶,邊看邊想,這幾次出遊中,哪一次遊玩最能喚起你的記憶。

②填寫下面的問卷調查:

哪一次遊玩曾使你高興或很惆悵?

哪一次遊玩讓你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

哪一次遊玩給你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哪一次遊玩能引發你長時間的思考?

讓你高興、惆悵,讓你大開眼界、讓你增長見識、給你留下極深刻印象的分別是什麼?引發你思考的是什麼問題?

2、蒐集素材。你需要大量的、描述性的詞語去寫你的出遊,下面的頭腦風暴板對你可能會有些幫助。思考什麼讓你的這次遊玩與眾不同,是景,是風土人情還是文化氣息。教學過程:

課前ppt

美景、美食:西灣、百丈漈、平陽炒粉幹、錢承恩餛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之前跟大家的交流中,我知道我們班級80%以上的同學在寫週記或隨筆的時候都會想要去寫自己遊玩、遊覽的經歷,然而這其中有接近70%的同學又苦於不知道如何去寫而最終放棄。其實,這種記述遊覽經歷的文章,就是我們所説的遊記。怎樣寫遊記,怎樣才能寫好遊記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遊記寫作。

2、要寫好遊記,我們必需對他有所瞭解。遊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敍型遊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遊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遊記;通過遊記來説明一個道理的,是説理型遊記。

在昨天我們做的課前調查中,很多同學希望老師來談談寫景型的遊記。如何寫好風景?如何生動、形象、具體地去寫景?

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二、抓特點,重描繪

1、師:看梅雨潭的圖片,如果你游到此地,你會如何來寫這裏的風景呢?

生:略(你們覺得他的介紹怎麼樣?)

師:“一個好的文本可以給我們提供寫作能量”,我們一起來看朱自清遊覽梅雨潭後,寫下的一段文字。

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

生:抓住“綠”這個特點。

師:看來要寫好遊記,我們要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寫出你的獨特感受。

3、如何寫得更加生動呢?我們再一起來看。

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法滓,宛然一塊温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指地的綠楊,脱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着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藴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生:巧用擬人、比喻等修辭……

生:運用對比的寫法,巧妙烘托……

生:展開聯想、想象……

生:詩意的語言

生:使用恰當的抒情方式,融情於景,巧用第二人稱,直抒胸臆……

5、師:看來要寫好遊記,我們還要抓住特點,細緻描寫。

6、師:在遊玩的過程中,除了寫你看到的美景之外,還可以寫些什麼來凸顯景之美呢?

三、感人情

7、我們在一起來看一段文字,他寫美食還寫什麼?

常聽人説,到西北最難適應的是食物。但我對蘭州印象最深的卻是兩宗美食:牛肉麪與白蘭瓜。

因此,這座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留給我兩種風韻:濃厚與清甜。

蘭州牛肉麪取料十分講究,一定要是上好黃牛腿肉,精工烹煮,然後切成細丁,拌上香葱、幹椒和花椒;麪條粗細隨客,地道的做法要一碗碗分開煮,然後澆上適量牛肉湯汁,蓋上剛剛炒好的主料。滿滿一大碗,端上來麪條清齊、油光閃閃、濃香撲鼻。一上口味重不膩,爽滑麻燙。另遞鮮湯一小碗,如若還需牛肉,則另盤切送,片片幹挺而柔酥,佐蒜泥辣醬。在蘭州吃牛肉麪,一般人都會超過平時的食量。

我蘭州的朋友範克峻先生是一位歷盡磨難之人,經常帶我到一家鋪子吃牛肉麪。掌勺的馬師傅年事已高,見範先生來便親自料理一切,不容有半點差池。範先生輕聲告訴我,這位馬師傅實在是一位俠義之士,別看他每天只是切肉煮麪,你完全可以把一切信託於他。30多年前,一位每天到這兒吃麪的演員突然遭冤被捕,關在監獄裏,判刑不輕。妻子親朋都離他而去,過年過節時也沒人來探望。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這位馬師傅出現在鐵窗之前,手提一包乾切牛肉,無言捧上。如此者每年不斷,一直延續整整20年之久。20年後,演員的冤案昭雪平反,他又重登舞台,名震全城。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來邀請和感謝,馬師傅全不接受,只在他每天早晨來吃牛肉麪時,投以輕輕一笑。

正説着,馬師傅的牛肉麪已經煮好端來,只一口,我就品出蘭州的厚味來了。

生:馬師傅的一些事。

師:這是否多餘,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牛肉麪本身的味道美,但馬師傅濃濃的人情味,讓牛肉麪更有味道。

師:在介紹了遊玩中的美食之外,他還寫了人情美,來凸顯美食之美味。那麼寫風景,我們還可以寫什麼呢?

8、看一段視頻《童話世界九寨溝》

生:還可以寫人。

生:九寨溝的景美,人更美。

生:條件如此艱辛,依然執着守護

生:人的質樸

生:因為有這些護林員的守護,九寨溝才更美。

師總:看來寫遊記,我們還可以當地讓你印象深刻的人情。正如卞之琳所認為的:人是“風景”(即大自然)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裏有了“人”,“風景”才會有靈氣,才會生動。

師:寫遊記還可以寫人情。

9、再練筆,旅遊中哪些人情觸人心絃,讓你印象深刻?

生:略

四、總結

師:餘秋雨説過: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

在寫人文景觀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去體會其中的文化和人文歷史。

多接觸,多感受,相信我們的文章會更厚重。

歐陽修説:作文無它術,唯勤讀書多為之自工。要寫好遊記,我們行萬里路,還要讀萬卷書!

五、作業

1、閲讀餘秋雨《文化苦旅》,體會他寫遊記的方法。

2、寫一篇遊記《那時,遊》,要求字數不少於600字。

六、板書

暢遊心中的勝地

巧抓特點

具體描繪

體察人情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初步瞭解鯤、鵬是什麼樣的動物,瞭解課文表現了鯤鵬什麼樣的情景,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3、學生能夠初步瞭解“逍遙”是什麼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

瞭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願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卧在牀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別,這就是所説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莊周就是這樣的浪漫,這樣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莊周:

PPt:莊子名周,戰國宋人。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並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北冥有魚》,《北冥有魚》選自《逍遙遊》,介紹逍遙遊。

ppt:《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佔有特殊地位。“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1、學生結合註釋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然後抽一學生朗讀,教師指正讀音。

3、全班同學齊讀。

4、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意,並提出疑問。

ppt:

句子翻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南冥者,天池也。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它乘着旋風環旋而上幾萬裏的高空,憑藉着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學生再讀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後來怎麼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裏,變成鳥後,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裏。説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麼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藉助什麼條件?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賞析:“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誇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介紹《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發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

5、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藉助什麼才能飄揚?

板書: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藉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6、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説理。把思想、道理寄託於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説明什麼道理?説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藉。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那麼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侷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説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的。既然人的認識有侷限,那龐大而神奇的鵬鳥是否也有侷限呢?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翻譯: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並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侷限的啊。

課堂小結:

鯤鵬憑藉海運和強大的風力飛到南海這一理想的境地。老師希望大家能憑藉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願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教學反思

學生剛剛開始誦讀國學,對於莊子更是第一次接觸,對於莊子的哲學學生很難理解。經過幾次跟讀、帶讀之後,學生能夠流利、通順的朗讀,但是斷句有困難,需要教師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