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 篇一

《詩經二首》

[教學目的]

1、瞭解古代勞動人民嚮往追求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即《詩經》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掌握誦讀技巧。

2、《詩經》的內容理解。

[教學時數]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語設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今天我們學習的二首詩均出自於《詩經》。

二、解題

《詩經》本稱“詩”,後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詩經》,是我國第一郎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論語》説:“不學詩,無以言。”占人認為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温柔敦厚”,《詩經》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三、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範讀課文,結合註釋,掃除文字障礙。

雎鳩(jiū):一種水鳥。

窈窕(yáotiá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這裏指時時。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蘆葦。

唏(xī):幹。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邊。

(2)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題目取自於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章節,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④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容。

《關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四、佈置作業,熟讀全文,口譯全文。

第二教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具體研習

1、從內容上來説這二首古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表達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

《關雎》裏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等句。詩人從夜不能寐到主動接近,表達了對採荇菜姑娘的無限傾慕和大膽追求。在《國風》中,最集中的是關於戀愛和婚姻的詩。在《詩經》時代,在某些地域,對男女交往的限制還不像後代那樣嚴格,由此我們在這些詩中可以看到年輕小夥對美麗姑娘的大膽追求。

《蒹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説明愛的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

2、從總體上説,社會的制約是逐漸嚴格起來的,戀人們對自己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拘束。於是我們在《國風》裏看到許多情詩,詠唱迷惘感傷和可求而不可得的愛情。在後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含蓄微妙的藝術表現,但在當時,恐怕主要是壓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詩歌的藝術風格都不是無緣無故地形成的。明朗熱烈的風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產物;含蓄委曲的表達,總是感情壓抑的結果。

3、《詩經》裏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詩經》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它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於一首詩的開頭。

《關雎》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時關雎和鳩,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

《蒹葭》裏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在一個秋日的清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蘆葦叢卻呈現出冷寂與落寞的氣氛。

4、《詩經》的語言特點。學生朗讀歸納,體會作用。

(1)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以四言句為主幹。可由此推想,當時演唱的《詩經》音樂旋律是比較平穩的、簡單的。

(2)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節,意義和字面只有少數的改變。《蒹葭》全篇3章12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複的旋律,表現出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在現代歌曲中,還常看到這種情況,這説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過小組朗讀體會。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音上的美感,《詩經》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在古漢語的規則中,這類詞彙扼抵是形容詞,所以也有助於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精彩美麗的自然。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例子,並體會其作用。《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向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輾轉”(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蒹葭》中的“蒼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通過全體朗讀體會。

三、佈置作業背誦全文。

八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 篇二

教學重點

1、把握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整體特點和本文的結構、順序。

2、學習多種説明方法,品味準確、簡潔、生動的説明語言。

教學難點

初步鑑賞美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問答式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説明文有關知識(幻燈片展示)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教師板書課題

二、欣賞蘇州園林:

幻燈片展示蘇州園林圖片,學生欣賞,談感受。

首先讓學生明白,“蘇州園林”不是某個園林的名稱,而是指蘇州這個地方的園林羣體。比較出名的有這些園林: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網師園、怡園。

學生談感受: 簡直就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下面,我們看看現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來介紹蘇州園林的。

三、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聖陶,以字行。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兒童文學。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煥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導閲讀, 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閲讀説明文應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幻燈片展示:明確説明文的對象,分析説明對象的特徵有哪些,瞭解説明的結構、順序,找出説明的方法,體會説明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

2、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圈點勾畫。幻燈片展示問題:

(1)作者是在開始是如何評價蘇州園林的?

明確: “標本”

(2)蘇州園林的總體特點是什麼,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

明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本文的結構、順序怎樣?

明確:整體——局部——細部,並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寫出序號,概括説明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總到分,從大處到小處的邏輯順序。

五、合作探究畫意美

1、教師提問引入:請從文中找出體現蘇州園林“圖畫美”的句子,並説説它美在哪裏。

學生活動:

(1)自讀課文3—9段,從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2)小組內互相交流補充。

(3)師生互相補充。

多媒體展示精心製作的相關圖片。

亭台軒榭佈局的自然美。

大處 假山池沼的藝術美。

第二部分(3—9)分類具 花草樹木的映襯美。

體説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花牆廊子的層次美。

講究每個角落的構圖美。

細處 門窗的圖案美。

園內建築的色彩美。

師:可見,蘇州園林無論是整體,還是它的每一個局部,甚至每一個細部,處處都注意圖畫美,作者反反覆覆用圖畫作比,目的在於強調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由此,我們可以在説明文的閲讀和寫作方面獲得什麼啟示呢?

小結:在作者筆下,蘇州園林變成一幅幅大小錯落,千姿百態的圖畫,遊覽者置身其中,“如在圖畫中”讀來令人美不勝收。

六、瞭解説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説明得好,還要講究方法。

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説明方法。如:

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引用、摹狀貌等。

七、品味語言。

表現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語言。本文語言準確、簡潔、生動, 學生找出課文中表現説明語言的準確、簡練、生動的句子。(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八、本課小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徵,説明順序合理,説明方法得當,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既突出了被説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聖陶先生駕馭複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我們要借鑑作者説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如果同學們想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的話,還是讓我們有機會去蘇州園林中徜徉吧。

九、佈置作業:

小作文《我們的校園》

提示:先抓住學校的教學樓、辦公樓、宿舍的共同點,先概述,後分説。字數為150字左右。

板書設計: 《蘇州園林》

葉聖陶

(1) 標本 (3、4、5、6、7)局部 (大)

(2)完美的圖畫 ( 10 )不止這些

(8、9、10) 細部 (小)

總説 ———————— 分説 ———————— 總説

概括 具體(邏輯順序)

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豐富,牽涉面廣,要講的東西很多,一般安排二課時為適宜,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當時,我有所當心。結果,只用了一課時就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由此,我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1、處理教材非常重要,關鍵在取捨。要結合學科性質、單元教學要求和課文特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特別要突出重點教學,不能面面俱到。

2、要想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內容安排要緊湊,教學推進要快,設計問題要科學、合理,難易適度。

3、在教學過程中,要相信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努力營造課堂教學氣氛;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着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小石潭記》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

2、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重點:

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學難點: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創意:以反覆誦讀為手段,以抓關鍵詞為方法,以情感變化為抓手,帶動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對小石潭美麗景色的賞析,以及對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悟。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背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找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兩個字。沒錯,“孤”和“獨”,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寄情山水,寫了八篇遊記,史稱“永州八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一記,《小石潭記》。

二、譯讀,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初讀,圈出生字詞,查字典讀準字音。

2、讀懂文意

以小組為單位,藉助課下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讀出文脈

(1)作為一篇遊記,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同學們在文中標示出表明作者遊蹤變化的詞語。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記之而去

把握遊記以遊蹤為序以及本文寫景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合的特點。

(2)在遊覽的過程中,隨着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

“心樂之”“似與遊者相樂”——“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品讀,緣景明情

柳宗元為什麼先是快樂的後來又悲傷了呢?下面我們就循着文脈來找答案。

1、品讀“心樂之”。結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樂”。

課文開頭就説“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意思是聲音很好聽,使我很高興,作者是“樂其水聲悦耳”。請大家讀課文,試着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後面,連起來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樂”。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涼。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心樂之,樂其岸邊石頭姿態萬千,形態各異。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心樂之,樂其樹木青葱,藤蔓翠綠,搖曳多姿。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澄純淨。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心樂之,樂其魚兒自由靈動,調皮可愛。

無意間發現小石潭這麼個幽靜美麗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動的,驚喜的。

2、品讀“悽神寒骨”,結合小石潭氛圍,感受其“悽”。

景美人樂,作者是不是流連忘返了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為何?“以其境過清”。朗讀直接表現“其境過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體會作者淒涼悲傷的感情。

是什麼引發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變化的呢?找到關鍵字。“潭西南而望”的“望”字。他望到了什麼?“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並不美好的設喻,正是作者淒寒、迷茫的內心體現。指導朗讀,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沉,讀出淡淡的憂鬱之感和作者內心的迷茫。

四、悟讀,知人論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邊沒動,眼前的景客觀上也沒有變,那為什麼感受突然就不一樣了呢?結合作者身世,從作者由“樂”變“悽”的微妙情感變化中領悟其孤獨的內心世界。

屏幕顯示柳宗元身世:(出身於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歲即中進士。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後任柳州刺史,4年後病逝於柳州任上,終年46歲。)

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於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的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於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悽神寒骨。

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觸景傷情,為小石潭的處境感傷,也為自己感傷。所以再美的風景也只能帶給他短暫的快樂,卻始終走不進他苦悶而孤寂的心靈。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緒的變化,觸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卻不頹廢的心靈。推薦大家課外閲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遊記的獨特魅力。

國中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四

《桃花源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理清文章的敍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誦讀的基礎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桃花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看PPT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分享交流——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陶淵明,東晉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

2、字詞正音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shè yǎn 阡陌qiān 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詣太守yì

3、朗讀感知

範讀課文,清楚、流暢。

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

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4、瞭解文章

文章是的敍事線索是什麼?

明確: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尋找桃花源

三、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第一節:發現桃花源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2、桃花林裏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明確: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明確:有山有水,人傑地靈。或,心情舒暢、愉快、愜意。

推斷:A、有人。B、那麼,這裏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節:進入桃花源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2、這裏的人生活的好嗎?何以見得?

3、討論:如此之美的環境,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嗎?

第三節:訪問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説明什麼?

明確:大驚——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

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熱情、好客,民風淳樸

2、桃花源人來到這個地方的原因?

3()、討論: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何“皆歎惋”?

明確:A.陶淵明所處時代。B.作者寄託的美好理想社會。

4、為什麼“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明確:怕世人找到,破壞他們安寧的生活。

第四、五節:離開桃花源,尋找桃花源

1、漁人離開桃花源怎麼做的?

2、他為何沒有答應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確: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漁人也想讓大家都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3、結果如何?作者為何這樣寫?

明確:遂迷,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祕色彩。

四、研讀課文,深入探討

為什麼説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五、課堂小結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麗與神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閲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詩》《歸園田居》《飲酒》等作品。

3、寫一寫或者畫一畫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八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 篇五

一、核心素養

1、語言建構與運用

體會樸實無華的語言中藴含深情的特點。

2、思維發展與提升

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手法。

3、審美鑑賞與創造

學會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傳承與理解

瞭解中國傳統節日,培養尊重、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的精神。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寫,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傳統習俗,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對於舊曆新年的複雜情感。

2、引導學生感受新年濃濃的節日氣氛,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過引導學生講述過新年的事情,渲染節日氣氛,把學生的思維引入過年的情景之中。

2、討論點撥法。對於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矛盾情感,老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及作者自身情況探討。

3、品讀鑑賞法。學生通過多次默讀和自由朗讀體會文中情感,感受節日氣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過春節的有關圖片或視頻)

師:看到這些畫面,你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什麼時候的景象?

(學生一般都知道是春節的景象)

師:大家説説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你過春節時心情怎樣?

(兩三個學生談談)

師:確實,説到過節,大家都很興奮,都很激動。我們中國,過節的習俗由來已久。在過去人們是怎樣過節的,他們的心情會和我們一樣嗎?今天,就讓我們跟着林語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紀30年代他“慶祝舊曆元旦”的氛圍吧!(打出題目《慶祝舊曆元旦》)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1、文中的“舊曆元旦”究竟是什麼節日?

2、“舊曆元旦”有哪些習俗?

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讀書,老師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學生讀後基本上能回答:“舊曆元旦”就是現在的春節。文章寫到的“穿好的衣服,停止營業,閒逛,賭錢,打鑼,放鞭炮,拜客,看戲”“紅色春聯貼滿在每家門上”“街頭屋前,到處是爆竹聲,充塞着硫磺味”“春聯、年夜飯、鞭炮、紅蠟燭、福建橘子、清晨拜年”等等,這些景象和我們現在的春節景象基本一樣。

三、素養提升

1、再讀課文,思考全文可分為幾部分?

(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層次,理清文章思路。具體是幾層不是很重要,但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其是否把握文章脈絡。分兩部分可以,分三部分也可以)

第一部分(1-3段):總的寫過舊曆新年的習俗。

第二部分(4-5段:政府及我對舊曆新年的態度。

第三部分(6段-末尾):具體記敍廿四年過舊曆新年的經過。

(或者:第一部分:(1-5段):總的寫過舊曆新年的習俗。

第二部分:(6段-末尾):具體記敍廿四年過舊曆新年的經過。)

2、精讀重點段落(6段-末尾),理解作者情感。

(1)文章6段之後具體記敍廿四年過舊曆新年的經過,是按什麼順序記敍的,勾出表明順序的標誌性詞語!

一月初、一星期後、二月一號、二號、到二月三號、早餐後、中飯時、下午三時、五時、五時半、六時

(2)在第5段中作者説“我在過新年時大失所望”。他真的“失望”了嗎?作者過新年的情感態度是怎樣的?勾出表明作者情感態度的詞句!

我並不要舊曆新年----這是我屈服的開始----兒時情景不自禁地出現在我眼前----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個罪人-----心旌顯得有點動搖,但還能堅持-----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學意識,一定是另外一個意識-----向我的意識深處進攻------我不自覺的感覺到很愉快

(4)怎樣理解作者過新年時的矛盾糾結的情感?

這一點對於學生應該是一個難點。可以分兩步引導學生理解:

A.結合林語堂《紀元旦》一文理解。學生閲讀《紀元旦》一文,看看當時作者寫此文時的情感。

學生可理解到是作者既想玩耍又想工作,所以內心煩躁矛盾。

但真是如此嗎?試比較兩文,看看兩篇文章有很多相同的內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可見此文是作者加以修改了的。比較本文和《紀元旦》,看看課文與《紀元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讀後不難發現,課文中多次提到“科學”“理智”“守舊”等詞句,如“中國政府早已正式廢除陰曆新年,但陰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廢除掉。”“我是個極端摩登的人。沒有人可以説我守舊。我不懂遵守舊曆,而且還喜歡倡行十三個月的年曆,每月只有四個星期或二十八天。換句話説,我的觀點很科學化,很邏輯化。就是這點科學的驕傲,使我在過新年時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裝着慶祝,一點沒有真感情。”“科學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舊曆,我也答應照辦。”“似在嘲笑我的科學理智。那時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學意識,一定是另外一個意識”

由此可想,作者寫此文一定有深刻的意圖,那他究竟要表現什麼呢?那就要看看林語堂所處的時代吧!也許會幫助我們理解。

B.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師問:課文寫於那一年?(提示學生在《紀元旦》一文中找到寫作的時間!)

寫於廿四年(民國二十四),即1935年,當時作者所處的時代是怎樣的呢?

老師介紹時代背景: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不斷加劇,國民黨政府文化專制主義政策日益加強,在亡國滅種的外患內憂催化下,中國知識界先進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識被喚醒了(林語堂就是其中一員)。在五四運動後,即20世紀30-40年代又發生了一個“新啟蒙運動”。新啟蒙運動倡導自由、理性,主張科學的邏輯思維。五四新文化運動是要求以西方文化代替中國舊有的文化,但是新啟蒙運動者則是力求辯證對待中西方文化,他們認為,一種新的文化的出現,是綜合了多種不同的文化產生出來的。新啟蒙運動是一場民族的科學的民主主義文化運動,運動中對中西方進行了全面考察和區別對待,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遺產辯證的繼承,並結合符合中國特色的外來文化,促進了新的文化在中國的生根發芽。它所要造的文化不應該只是譭棄中國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西洋文化,當然更不應該是鼓手中國文化,而拒絕西洋文化;而應該是各種現有文化的一種辯證的或有機的綜合。(部分摘選自《20世紀30年代新啟蒙運動淺論》)

課文其實就可見到當時時代的印記:“中國政府早已正式廢除陰曆新年”“我的觀點很科學化,很邏輯化”“科學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舊曆”。

瞭解了時代背景,那同學們覺得本文要表明什麼思想呢?

(學生探討發言)

老師總結歸納:陽春佳節的意味,迫着人喜躍,科學的理智無法鎮服心靈深底的盪漾,是應該做理智的動物呢,還是應該做近情的人呢?作者在文中一直矛盾糾結,但最終理智抵制不住節日的濃厚氣氛,被周圍人們的歡愉所感染而不自覺地沉浸在愉悦之中。可見,我們的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早已深入人心。走進新時代,接受新思想不是要否定舊的一切文化一切思想,尊重人們的思想情感,尊重傳統文化是在20世紀30年代處於新啟蒙運動中的作者所要倡導的吧!

(5)拓展延伸

傳統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裏?它為何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值得我們去傳承?你能否通過本文的閲讀找到人們喜愛春節的些許原因?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通過作者對人們過舊曆元旦的描述,探討春節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學生交流後,可歸納出幾點:A.熱鬧喜慶;B.寄予人們美好的祝福與願望;C.是生命復歸的日子;D.有着自由、民主、平等

是呀,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不只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傳統文化所藴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影響、制約着今天的中國人。因此,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生活的強勁脈搏裏,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尊重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我們的民俗文化的觀念也越來越強,比如,每年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國家要放假,我們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都表明我們國家及人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的尊重。

3、體會本文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作者運用有何特點?

表達方式:用了記敍、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生動形象)、抒情等表達方式。(舉文中語句説明!)

特色:記敍:既有概括敍述又有細緻描寫;

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生動形象;

抒情:作者情感的抒發多和記敍描寫相結合。舉具體語句分析!如:

A.五時炒年糕吃,滿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個罪人。“我不準備過新年”我下了決心説,“晚上我要出去看電影。”

B.“誰給她穿的新衣服?”我責問,心旌顯得有點動搖,但還能堅持。

C.六時發現蠟燭台上點起一對大紅蠟燭,燭光閃閃,似在嘲笑我的科學理智。那時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

D.一時鞭炮聲音四起,一陣陣的乒乓聲,像向我的意識深處進攻。

E.在一片乒乓聲中,我坐下來吃年夜飯,我不自覺的感覺到很愉快。

四。總結:

我們通過作者對過舊曆元旦的習俗及自己過舊曆元旦過程中的矛盾複雜的心情的描述,感受到了新春佳節濃濃的節日氣氛,看到了中國傳統習俗及傳統文化的魅力,懂得了應該尊重並傳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