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W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全 篇一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學內容分析】

瞭解地球的宇宙環境是形成科學的宇宙觀的基礎,為此,教材主要討論了3個問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圖2表加以説明,運用這些圖表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陽系的成員,運用資料認識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運動特徵、結構特徵,從中説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閲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一組圖文信息,認識各類天體的主要特徵;利用網絡等媒體,收集天文信息,豐富對宇宙環境的認識。

2、通過閲讀“天體系統”圖,設計相應的簡明框圖,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3、閲讀“太陽系模式圖”和“九大行星軌道傾角與偏心率”表,歸納九大行星公轉運動的共同特點;閲讀“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比”圖,歸納三類行星的結構特徵。從的結構特徵。從上述過程中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普通行星。

4、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温度條件、大氣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並以此推論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陽系範圍之外的天體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確定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見星人的方向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通過尋找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3、通過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通過運用資料探討地理問題,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通過觀賞天體照片等相關視頻信息,激發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地球上為什麼有適宜於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環境。

【教學難點】認識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教學方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交流互評。充分利用教科書搭建的平台,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問題有更深的認識。

【學法指導】通過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認識人類的生存環境,首先要認識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地球上的許多自然現象,僅從地球自身因素分析無法得到正確、完整的結論,需要從地球所處的宇宙的環境來分析。

第二,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間和資源來源。(引入認識地球的宇宙環境的主題,進而以談天説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導學、自主探討、討論交流]

先根據同學們過去的觀察體驗,交流對天體和宇宙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天體有哪些類型,各有什麼特點?讓學生通過閲讀P2圖1.1,除認識到要用科學的眼光觀察天體外,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組成,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緊扣談天説地的話題,提出“説地”將要探討的主要問題:如何確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顆怎樣的星球?地球上為何有生命物質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導]

(引導啟發)認識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有助於全面認識地球上出現的一些地理現象,並找出這些現象形成的客觀的、正確的原因。宇宙雖然無邊無際,處在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之中,但是有規律可循的。搞清天體系統的形成和層次,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和描述地球所處的位置。讀圖指導)圖1.2體現了宇宙是按一定層次和結構組成的有序的物質世界。四幅小圖分別代表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逐層展示了它們之間的隸屬關係。

(方法步驟)

1、利用天體系統層次圖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將(P3)圖1.2轉換為(P4)圖1.3,或自行設計天體系統層次圖,以多種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語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間尺度中地球所處的位置。描述層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的空間尺度順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長的其他方式表達。

[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學習,並將自己的見解和設計的圖表整理出來。

[交流點評]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用多種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見解,但都需注重科學性,並使學生認識到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修正錯誤、不斷接近真理的過程,我們在緬懷曾為人類天文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甚至獻身的天文學家的同時,也肩負着繼往開來,不斷探索的使命。

二、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導]

地球到底是一顆怎樣的天體?人類對這一問題的瞭解,主要來自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陽系,分析一組圖表信息,瞭解太陽系“家族”中的成員,特別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點,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自學、討論、點評]

1、認識地球作為行星的普通性

(學生圍繞活動要求,先自學,再分組討論)

第一步,讀P4“太陽系模式圖”,説出太陽系的成員、九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排列,從中認識地球。要求運用圖表信息説明地球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關數據,運用基本的數理知識比較九大行星的運動特徵(即公轉方向、軌道平面夾角、公轉軌道形狀)和結構特徵(體積和質量等),進一步認識地球。

(點評指導)點評側重運用數理知識解讀圖表信息,並得出結論的能力。如,觀察太陽系模式圖中九大行星公轉方向的箭頭,得出同向性特徵;根據九大行星的軌道傾角大多小於4°,得出共面性特徵;根據九大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圓性。根據這些共同特徵證明地球並不例外;再從結構特徵,如質量和體積等方面比較各大行星,特別是類地行星,得出地球也無特殊之處的結論。最後,以上述探討的兩方面結果來證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徵,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2、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特殊行星

為何又説地球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整個宇宙中只發現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只提出,側重引導學生通過對地球行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點的認識,學會辯證地看問題。)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導學]

用人類對火星生命的探測,引發學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條件;再比較火星與地球的自然條件,引導學生探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形成“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的地理觀念。

[自學整理、交流點評]

第一步:讀圖表分析。再次閲讀P4圖表信息,從日地距離、體積和質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説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第二步:閲讀、理解教材。即閲讀P6信息,理解地球內部物質變化與液態水形成的關係,整理出自己的觀點。

第三步:討論交流評議。在自主分析的基礎上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點評側重分析探討的角度(即從地球的特殊性──是否具備生命物質生存所需要的條件分析,而不是作為普通行星的一般特徵角度)、多學科知識的運用(注意運用中是否存在科學性錯誤)、利用圖表信息的能力(利用圖表信息進行分析)、描述能力(即條理性和科學性);採用集體評議與教師評議相結合的方式。

[活動]

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確定尋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導探究)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尋類似地球的星球?人類一直在為尋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幾十顆可能會有生命的行星。以小組P.7活動形式提出設想,説明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確定尋找外星人的方向。最後全班交流。

説明:這裏所謂的“方向”,並不是“方位”,而是外星人可能存在的地方。要分析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加以判斷。活動只是給出了一種思考的線索,同學們的思考要力爭富有創意,敢於“異想天開”。

[拓展]

第一步,課堂圍繞課本提供的思考線索討論;再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和見解。

第二步,感興趣的同學課後可查閲雜誌、資料。根據條件許可,參加校天文館的相關活動或利用相關網站了解更多的信息,採用網上討論、撰寫小論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2021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湘教版 篇二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三個學期的教育教學,這三個班均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學風和班風都比較好,絕大部分學生在地理一科的學習上表現出較為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並且願意積極主動的鑽研地理知識,基本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於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做到比較熟練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過本學期的地理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地理這門課堂的理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模式和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並在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同時,結合日常生活向學生傳達地理思想,改進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終實現“會學地理”的目標。最後,通過本學期的地理教學和綜合複習,圓滿完成生地會考任務。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主要產業

本學期主要是學習地理對我國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及科技發展的影響。其中以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的影響最為重要,特別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和降水三個方面的影響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的教學難點。除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外,本章還需要掌握我國工農業的佈局與發展,掌握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不同地形區的常用交通運輸方式。特別是要理解鐵路、公路和水運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意義。最後就是了解我國四大高技術產業區的分佈及原因。

第二章沿海萬里行

第三章陸疆萬里行

第四章黃河萬里行

第五章長江萬里行

這四章屬於中國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紹中國各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工農業發展狀況、交通運輸、人文地理等。根據課標要求和濰坊市《20-年國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複習指導叢書》的規定,重點是掌握北京、遼寧、山東、上海、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新疆、西藏、雲南十二個省級行政的地理概況,其它的省級行政區主要是作為選學內容加以瞭解即可。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國

本章內容主要是概述我國在經濟文化發展過程中與地理有關的一些情況,包括我國的基本國情、區域差異以及我國今後發展的方向等。本章的內容以瞭解為主,重點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數據。

四、教學措施

1、進一步抓好地理課的課堂教學。課前作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課中講清講透每個知識點,課後搞好教學輔導,做到認真細緻、全面周到,重點突出、難點透徹。

2、認真鑽研《20-年國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複習指導叢書》,領悟精神,並將其用於指導日常教學及後面的綜合複習。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理備課資源、複習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製作地理教學課件的製作準備好充分的素材,充實課堂教學的內容。

4、強化對地理基礎知識的複習和鞏固,重視各知識點與日常生活、時事及鄉土地理相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方式的複習和試題訓練,為學生的生地會考取優異的成績得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5、切實搞好單元測試,分冊測試,細緻分析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

課時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道中國的三級行政區劃。

2、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維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學重點】

運用地圖識記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難點】

運用地圖識記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中國的陸地領土面積是多少?居世界第幾位?

導入:這麼大的面積,中國又是如何劃分行政區劃進行管理的呢?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預習交流

1.我國採用的是哪三級行政區劃?

省級包括 、、。

縣級包括 、、、。

鄉級包括 、、。

2.寫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共包括 個省;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 個特別行政區。

4.北迴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級行政區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我國的四個直轄市是指 ( )

A.京、滬、粵、桂 B.滬、渝、晉、魯

C.渝、滬、津、京 D.瓊、台、遼、寧

6.我國直接瀕臨太平洋的省級行政區是 ( )

A.福建省 B.台灣省 C.廣東省 D.上海市

四、小組探究

1.讀圖1.7中國政區圖,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可以歸納為: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二寧青陝甘,雲貴西四北上天,重內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門喜迴歸,祖國一片好河山。”

請在圖中找出“兩湖”、“兩廣”、“兩河”、“兩山”、“五江(疆)”、“二寧”分別指哪些省級行政區?

2.在圖1.7中國政區圖中指出:

(1) 北迴歸線穿過的省級行政區;(2) 臨海的省級行政區;(3)江蘇周圍省級行政區

6.填圖遊戲:每組準備5分鐘後上填中國政區圖,並計時,根據時間長短評出一、二、三等獎

7.競猜答題:每組準備5分鐘並根據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題提問其他組同學,答對加一分,答錯扣一分。

五、當堂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省份與瀕臨的海的連線,正確的是 ( )

A.遼寧、河北、山東——渤海 B.遼寧、山東、江蘇——東海

c.江蘇、安徽、山東——黃海 D.浙江、廣東、廣西——南海

A.北京 B.上海 C.重慶 D.天津

二、讀下圖完成作業:

1.四個省中,有熱帶分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寫省名)

2.四個省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寫省名)

3.②南臨___________海,流經③境內的河流為_________。

第二節 人口

節 民族 篇四

【教學目標】

運用民族分佈圖,説出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分佈特徵,知道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民情。

【教學重點】

我國的民族構成及分佈

【教學難點】

我國的民族政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 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的是哪三級?

2. 説出我國省級行政區的構成情況。

3. 寫湖南省鄰省(市)的簡稱。

4. 寫出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行政中心。

二、展示目標

三、預習交流

1. 我國大家庭中共有( )個民族( )個少數民族。

2. 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人口有( )。

3. 各民族不論大小,( )。

4. 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 ) ,以利於保障少數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權利,利於加快發展民族經濟、文化,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5. 在我國,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四、小組探究

1.下列省區中,人口密度較大的是 ( )

A.山東 B.雲南 C.內蒙古 D.新疆

2.我國人口分佈的重要地理界線是 ( )

A.漠河—騰衝 B.黑河—騰衝

C.大興安嶺—太行山 D.崑崙山-祁連山

3.我國少數民族分佈最多的省份是( )

A.貴州 B.雲南 C.廣西 D.新疆

4.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 )

A.西北、華北、東北 B.西南、中南、東南

C.西南、西北、東北 D.華北、華南、西藏

7.讀圖1.16“我國幾個少數民族的體育、藝術、民居和傳統節日”説一説下面各圖片分別反映的是哪個少數民族?你還了解該民族的哪些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請你補充説明。

8.讀圖1.17“我國民族的分佈”,P19表思考、回答:

①漢族主要分佈在( )地區,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分佈在( ) 、( ) 、( ) 地區。

②分佈最廣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佈在( )省。

③( )省是少數民族分佈最多的省。

9.大雜居、小聚居的含義(從漢族、少數民族分佈情況分析)

10.我國有哪些民族政策?

五、當堂檢測

1.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漢族 B.苗族 C.壯族 D.蒙古族

2.潑水節是下列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 )

A.回族 B.滿族 C.漢族 D.傣族

3.説出分別反映哪個民族的風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徵,瞭解我國地形的分佈規律,以及我國地形的主要類型及其相關比例。

2.讓學生理解我國地形的地理意義和影響。

3.讓學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等地圖的讀圖方法,學會從這些

【教學重點】

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徵及地理意義和影響。

【教學難點】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全 篇五

南方與北方的人差異

——第二節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洪祥鎮中學 文安元

【教學目標】

1、瞭解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以及存在差異的原因。

2、通過南北兩地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係,使學生受到生動 人地關係的教育。

3、訓練學生學會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學習區域地理。

【教學重點、難點】: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課前準備】:

1、把學生分成小組,每小組5——6人為宜。

2、教學課件:有關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圖片和錄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顯示:失意的餃子館

“好吃不如餃子”東北餃子店,在老家 河北秦皇島開第一家店時生意就非常 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時,經營場面 和秦皇島一樣火爆,一時間,南昌市興起了一股“餃子熱”。但是,沒過多久好景不復存在,生意開始漸漸冷淡下來,漸漸發展到門可羅雀,餃子店不是轉換經營就是大門緊閉,老闆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好吃不如餃子”店失意洪城,同學們能不能告訴老闆?(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多媒體顯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多媒體顯示:

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由於自然環境的明顯差異,在經濟發展、生活習慣方面都存在着較大差別,藴育了不同的風土人情。今天我們學習南方與北方的人文差異。(板書課題: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二、合作學習,掌握內容

1、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圖。多媒體顯示六幅具有南方與北方特點的圖片。

請同學們觀察思考:你能夠區分上面的景觀最常出現在哪個地區嗎?

欣賞後,請同學們討論回答。

2、請同學們閲讀課本9頁圖5.12和圖5.13,閲讀課本中的“閲讀材料”。然後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表:

多媒體顯示:

南北方地區鄉村人文景觀的差異

主要形成原因

土地利用類型

農耕制度 主要家作物

作物熟制

傳統運輸方式

傳統民居

傳統運動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完成表格,教師糾正、引導,達成共識。

3、請同學們再思考一個問題:造成南北方農村生活景觀差異的原因是什麼,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下表。

多媒體顯示:

南北方農村生活景觀差異的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完成表格,教師糾正、引導,達成共識

4、我國曆時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亦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築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下面請同學們欣賞錄像,更深層次地去了解自然資源、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係。

多媒體播放介紹南北方民居的錄像。

三、進行遊戲,精括知識。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回憶今天所學內容。

2、進行填字遊戲。

多媒體顯示:

耕地類型:南( )北( )

糧食作物:南( )北( )

糖料作物:南( )北( )

氣候災害:南( )北( )

交通運輸:南( )北( )

飲食習慣:南( )北( )

工業結構:南( )北( )

民居建築:南( )北( )、南( )( )

武術專長:南( )北( )

方言種類:南( )北( )

你還能説出哪些?南( )北( )……

全班同學合作完成。

四、小結

五、作業佈置

2021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湘教版 篇六

第一章 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温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佈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衝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佈遍佈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佈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佈。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佈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温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劃分温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温 。

34、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温度帶是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 氣候區。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 對比關係,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乾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乾濕 程度,我國四個乾濕潤是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颱風。

43、我國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游河牀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

49、黃河在流經中游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 最長、水量 、流域面積 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賓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迴腸”之稱的是荊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後備土地資源 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資源 佔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餘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

66、從空間分佈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我國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佈,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林業集中分佈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佈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佈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 所佔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 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1、我國地理位置的優點?P3

2、你瞭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P17

3、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流向、東西交通產生的影響?P23

4、治理黃河水患,應當在上、中、下游分別採取什麼措施?

5、我國氣候的特點是?

6、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30

7、不同温度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4

8、不同的乾濕區對我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7

9、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67

10、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P105

11、“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要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地理條件?P107

12、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P113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中國地理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一章重要的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資源的利用,土地資源分佈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個內容,其意圖是讓學生認識土地

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和分佈以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人類合理利用土地

資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並

從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慾強,在接受知識上

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樂於接受有趣的感情內容,所以在處理

教材內容上,讓學生實際操作練習實際生活,展開討論,使其

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土地資源的類型和分佈,理解

人類所面臨的土地資源問題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1 初步學會閲讀土地資源類型分佈圖

2 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佈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1 通過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的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審美標準,從而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審美觀,並以此來衡量人類活動的正確與否及善惡美醜。

2 通過我國在保護土地資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學生樹立起信心,相信祖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1)土地資源的主要類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佈。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含義。

2難點: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分佈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和對策。

課時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的面積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學會在亞洲地圖上查閲我國陸疆和陸上鄰國、海疆與瀕臨的海洋及海上鄰國。

3、學會運用世界地圖及有關統計資料,比較中國和其他面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的面積大小和位置優劣。

【教學重點】

記住並能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理解我國產生的晨昏差異和季節差異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描述中國的地理位置。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預習交流

1.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 )平方千米,僅次於( )和( ),居世界第( )位。

2.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__________千米,相鄰的國家有_______個。

3.自北向南我國瀕臨的海洋有 海、海、海、

海。

4.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________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_____個。

5、我國最大的鹽場和漁場所在的海域是 ()

A.黃海、渤海 B、東海、黃海

C、渤海、東海 C。南海、東海

2.當烏蘇里江上旭日東昇時,帕米爾高原還是繁星滿天,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國緯度跨度大 B。我國經度跨度大

C.我國地勢落差大 D.我國地形複雜多樣

四、小組探究

1、閲讀圖1.3説出我國四至點

“頭上頂着黑龍江,腳踏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

2、在圖1.4中國疆域示意圖找出陸上鄰國、海上鄰國,其中陸上鄰國中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海上鄰國中亞州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___________。

3、閲讀圖1.4、1.5,説説我國東西端的晨昏差異和南北的季節差異,試分析原因。

4、在地圖上指出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洋、兩個海峽、兩個內海及三大半島和主要島嶼、羣島。

五、當堂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C.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D.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2.屬於我國內海的是 ( )

A.渤海、黃海 B.黃海、東海 c.南海、東海 D.渤海、瓊州海峽

3.下列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是( )

A.馬來西亞和越南 B..朝鮮和韓國 C.柬埔寨和文萊 D.日本和菲律賓

4.當帕米爾高原還是滿天星斗的黑夜時,烏蘇里江已經灑滿了陽光。説明我國( )

A.領海面積廣大 B.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南北跨度廣 D.東西跨度廣

二、填空題

我國陸地面積達 萬平方千米,僅次於 和 ,居世界第三位。陸上國界線長 千米,大陸海岸線長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