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語文上冊《説屏》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八年級語文上冊《説屏》教案【精品多篇】

《説屏》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代“屏”的實用功能和藝術裝飾功能。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條理清晰地説明事物的寫法

3、理解作者對屏風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條理清晰地説明事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屏風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正音

屏風()納涼()傖俗()忒()休憩()帷幕()擅長()

2、釋義

傖俗:粗俗鄙陋。

擅長:在某方面有特長。

雅俗之別:高雅與粗俗的分別。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

(2)作者簡介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內容,試用一句話歸納大意。

明確:本文介紹了屏的特點、作用、種類和設置。

3、研討

(1)本文在結構上有何特點?

(2)先用文中語句回答什麼是“屏”?然後用自己的話作一解釋。

(3)根據課文,説一説“屏”有何作用?

(4)“屏”可以怎樣分類?

(5)作者認為“屏”的設置應注意些什麼?

4、賞析

(1)深入體會作者在介紹“屏”的時候,為什麼用上了“富有詩意”、“令人銷魂”、“心生嚮往之情”等詞句?明確:體現了作者對屏的喜愛之情,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本文是介紹“屏”的説明性小品文,但也有些記敍內容穿插其中,從文中找出來,説説其作用。

(3)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詩詞句,你覺得這樣有什麼好處?

三、延伸遷移

完成語段閲讀

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之一。20世紀以來,全球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大大增加了對能源的需求。在各種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統計,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可採儲量,按1992年各國的產量計算,分別只能開採44年和60年;雖然可採儲量還可能會有新的發現,但社會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考慮到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展,油氣燃料可供開採的時間不會很長。在化石燃料中,儘管煤炭的藴藏量最豐富,但燃煤造成的嚴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為世界範圍的主要能源。雖然核聚變反應可提供清潔的能源,在海洋中藴藏着約42萬億噸核聚變的主要物質氘,但核聚變堆研究的難度很大,估計要到下一世紀後期核聚變電站才有可能實現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紀能源問題的前景時,可能不得不面對油氣資源面臨枯竭、核聚變發電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時期。為保證這一時期內人類有充足的清潔能源供應,利用太陽能來發電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太陽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種能源無不與之密切相關。事實上,太陽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類的發展中,起了無比重大的作用,也為人類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能源。太陽內部不斷進行的高温核聚變反應釋放着功率為3.8×1026兆瓦的巨大輻射能,其中只有二十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高層;經過大氣層時,約30%被反射,23%被吸收,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達地球表面。儘管如此,只要能夠利用其萬分之幾,便可滿足今日人類的全部需要。

1、本文主要運用的兩種説明方法是什麼?

2、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説明的?

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寫在下面。

4、結合選文説出太陽能發電的主要優勢。

《説屏》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2、進一步提高説明文分析和提煉的閲讀能力。

3、體味文章生動有趣的語言特色。

4、以屏為媒介,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對傳統器物文化的熱愛,提高審美情趣。

1、閲讀課文,解決字詞,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選擇生動有趣的句子品一品,體味語言特色。

3、蒐集有關中國傳統器物文化的資料:寫一段話介紹一種像“屏”一樣具有審美和實用價值的器物。

課堂教一學流程設計及學生活動要求

教學過程:

課前熱身:朗讀關於“屏”的詩詞

1、導入:走進“屏”的世界,感受屏風魅力: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展示古代的屏並配樂欣賞。(生説觀後感,在哪裏見過屏?自由答)

導語: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於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一道説“屏”。

提問:什麼是屏?誰能最快根據文意給屏下一個定義呢?(“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5分鐘)

活動一、大膽實踐介紹屏(8分鐘)

1、速讀課文,提取信息,根據文中“屏的知識”回答:假如你是屏風店的老闆,你將如何向顧客介紹屏風這種器具呢?

學習步驟:個人在文中圈劃、提取相關信息,組織語言--個人展示--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要點:即本文圍繞“屏”介紹的相關知識:屏的特點、屏風的作用、屏風的分類、屏的設置

要點:◆屏的特點:似隔非隔、在空間起着神祕作用、功能與美感相結合

◆屏風的作用:①分隔作用;②藝術點綴;③可以擋風;④緩衝視線。

◆屏風的分類:①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②藝術上:雅俗之別③外形上:大小之分。

◆屏的設置:①大小因地制宜;②講究造型、色彩、繪畫;③設置與整體相稱;④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得體。

活動二:讀“屏”品“味”賞特色(10分鐘)

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本文是一篇輕鬆、隨意的小品式的説明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生動有趣,現在就讓我們選幾句來品一品,感受文章獨特的語言味。

學習步驟:小組交流,每人説一句--個人展示--其他同學質疑補充,教師點撥。

明確:通過品讀,我們發現:

1、有一片“情”在:喜愛、嚮往、讚賞(對屏真摯的情感,感染力極強)

2、有一串“詩”在: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小結: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屏的相關知識,字裏行間盪漾着對屏真摯的情感,特別是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語言生動有趣而富有文采。這也正是文章的寫作特色。

活動三:拓展延伸“説文化”(18分鐘)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像“屏”這樣浸潤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又有較高的審美和實用價值的工藝品不計其數,他們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器物文化,請同學們選擇感興趣的一種進行説明介紹。

要求:1、有條理説明。2、至少使用兩種説明方法。3、最好能引用詩詞使文章增添色彩。(配圖或製作PPT)

或者:像“屏”這樣浸潤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又有較高的審美和實用價值的器物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選擇感興趣的一種進行説明介紹。

學習步驟:小組交流,個人展示,2-3人,其他同學點評,教師點撥。

明確:扇子、茶具、陶器、椅子、牀、窗、雨傘、漆盒、中國結、木雕、剪紙等。

小結:看來每一個小小的器物裏都有一個迷人的世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愛屏、説屏”的陳從周先生那樣潛心研究中國文化,為我們盛上豐美的文化大餐,我們更希望同學們多瞭解和喜愛中國器物文化,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課後作業

1、請發揮你的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道屏,併為它寫一段説明文字。2、積累寫屏的古詩詞

《説“屏”》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2、體會本文生動富有文采的説明語言 。

3、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説明語言。

2、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工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1、導入:

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説過我國有一種名叫屏風的傢俱嗎?學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後,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風的圖片,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多媒體展示)

師:那這種傢俱有什麼作用呢?(聯繫同學學過的課文《口技》引導學生回答出兩點,美觀和起遮擋視線的作用)

師:大家剛才説的都很好,屏風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逐漸由單純的傢俱演變成為了一種工藝品,古樸典雅的屏風往往會給人無限的遐想,難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留下各種優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為什麼總能牽動人們悠悠的情思呢?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陳同洲先生的《説屏》。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吧。導入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弄清重點詞語的讀音。(多媒體展示)

3、學生自讀課文,多媒體播放幽雅的樂曲,配合學生的朗讀,佈置學生思考以下問題:第一,弄清楚什麼是屏,課文介紹了關於屏的哪些知識?第二,作者對屏的感情怎樣?(多媒體展示思考的問題)

4、師提問:什麼是屏?學生用原文屏者,障也回答,並且解説。然後請學生找出,作者還介紹了關於屏的哪些知識,學生答出屏的功用(多媒體展示)

5、接着梳理文章,繼續要求學生尋找文章所介紹的關於屏的知識。

學生髮言後,老師明確:屏的分類和屏設置時的注意事項,如:造型要輕巧,色彩不要傖俗,繪畫要有詩意,屏的設置要注意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等方面要做到得體。總之作者用一個字來形容屏的結構功用---巧。

6、師:作者給我們介紹的這種造型精巧,用途廣泛,歷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藴的工藝品,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它的感情如何?

學生回答後老師明確:喜愛和嚮往。,師引導學生繼續深入理解這種喜愛和嚮往之情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呢?學生首先會在原文中尋找答案便不禁心生嚮往之情,老師繼續引導:只有這個地方可以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嗎?要求學生找出直接能書法出這種感情的句子。

7、學生繼續深入體會,找出文章中流露出感情的語句。 這是很有詩意的名詞,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結合的文章這些句子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對屏 那種喜愛和嚮往之情,那作者還借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呢?

8、體會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 引用在文中的作用。(多媒體展示全詩)這是杜牧《秋夕》中的句子,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中冷,輕,小等字,體會詩歌中幽婉悽清的意境,師問:為什麼作者在這裏會引用這樣的一句詩歌呢?學生回答後老師明確,作者開篇的引用給我們營造俊逸清雅的藝術氛圍,流露出自己對屏的喜愛和嚮往之情。

9、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其它作引用的地方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後老師明確:引用湯顯祖的《牡丹亭》的戲文,既增添了想象空間,又使文章更加流光異彩。生齊讀文章最後一段,體會最後一段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願望?希望那些建築師和傢俱師能夠還屏豐富的文化內涵。作者結尾引用詩句來表達這個願望有什麼好處呢?用富有詩意的語言來提倡屏的文化內涵,是平實的説明中流動着詩歌的韻律,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文采。充滿了詩情畫意,也更好表達作者希望人們更好的開發和使用屏風的願望。

10、體會文章語言的特色。

剛剛我們體會到文章所用的説明方法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引用,那作者巧妙的運用,展現出文章語言有什麼特色呢?

明確:文章語言生動而富有文采,字裏行間流露出感情,大量詩詞的引用是行文中盪漾着詩情畫意。

11、屏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或清雅或華貴的身姿總能牽動多少文人騷客的悠悠的情思,下面是一些大家有關屏風的詩詞,大家一起來欣賞欣賞。(多媒體展示,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句,並簡單的説明理由)。其實古老的中國像這樣的有教高的審美和實用價值的工藝品不計其數,他們漫漫演變成物一種器物文化,你能再給我們説出一些嗎?學生各抒己見,例如中國的茶具,

12、總結:

剛才大家都説的很精彩,我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國家,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更有責任把這種文化發揚光大。佈置作業(多媒體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