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筆算乘法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2W

筆算乘法教案多篇

《筆算乘法》教案 篇一

第1課時

教學內容:63頁例1、做一做,練習十五1、2題。

教學目標:

讓同學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不進位)。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出現例1的畫面,讓同學觀察

用完整的話把這幅圖的內容、問題説一説。

請同學説一説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24×12。

二、研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説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 + 48 = 288

方法二:

2 4× 1 2

48 ……24×2的積

2 4 ……24×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2 8 8

3、師生評議

(1)請同學説一説,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2)教師對同學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同學上黑板板演,講評。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四、總結

1、請同學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麼問題,並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置進位問題。

三年級下冊《筆算乘法》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個因屬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的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進行還進位的筆算乘法。

教學難點: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頭聰明且愛動腦筋的兔小妹住在森林深處的城堡裏,一天,它正準備出門拔蘿蔔,可它家門前被幾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是搬也搬不動,推也推不開。於是它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石頭上面有一些數學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石頭才會消失。但兔小妹也被這些問題難倒了。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它嗎?

生:願意!

師:真是一羣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出示複習題:

1、口算。

15×10 24×10 25×20

2、筆算並説出計算過程。

41×2 123×3

師:同學們,你們幫兔小妹解決了這麼多的難題,真棒!那你們有信心接受接下來的考驗嗎?

生:有。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6頁例1。

師:同學們,讓我們帶着認真觀察的態度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從中得到什麼數學信息?

生:王老師去書店買書,買了12套,每套書有14本,她在想一共買了多少本

師:如何列式呢?請把你的算式寫在練習本上。開始!

生:14×12=

師:你能不能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探究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呢?開動你們的小腦筋去想一想,做錯沒關係,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孩子。

組織學生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然後各組選代表説出本組的想法,展示各組不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

生1: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生2:

12×10=120(本)12×4=48(本)

120+48=168(本)或14×12=168(本)

生3:12=3×4 14×3=42(本)42×4=168(本)

生4:……

師:你們把這個問題回答得這麼完整,真是了不起。那同學們,為了計算更簡便,你們還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列豎式(也就是筆算)。

老師講解筆算的過程,強調該注意的地方。

2、總結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1)先用第二個乘數的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第二個乘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後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三、知識運用

1、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啄木鳥治病:

四、佈置作業

課本練習十第1題、第2題、第4題。

五、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進位)

(1)先用第二個乘數的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第二個乘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後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筆算乘法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6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目標:

1、藉助點子圖,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與方法。

2、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在相互比較中,自主掌握優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溝通口算與筆算之間的聯繫,從而理解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點子圖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

每套書有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列式:14×12)是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出示課題)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估算:

我們能不能估計出它的結果?估一估,14×12大約是多少?比如

A: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

B:14估成10,10×12=120。

C:12估成10,14×10=140。

……

追問: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B:少估了4個12,C:少估了2個14

到底需要多少錢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結果。

2、自主探索:

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計算14×12,教師進行巡視指導部分學困生。

3、同桌交流:

能不能當小老師給你的同桌講明白呢?(學生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彙報:

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下列當中的幾類方法:

(1)連加:14+14+…+14=168(12個14相加)

或者12+12+12+……+12+12=168(14個12相加)

(2)連乘:14×2×6=168,14×3×4=168……

(3)拆數:14×10+14×2=168,12×10+12×4=168

(4)豎式:

14

×12

―――――

28

14

―――――

168

逐一請學生上台彙報,把豎式和拆數兩種典型思路板書在黑板上。

(反饋的順序:橫式、正確的豎式、豎式錯例、非典型算法可以省略)

5、共同探究筆算、口算之間的聯繫

14

×12

―――――

28……2套書的本數……14×2=28

14……10套書的本數……14×10=140

168……12套書的本數……28+140=168

三、專項練習

數學課本第47頁“練習十”第一題:22×13

藉助幾何直觀,筆算的每一步從左邊的點子圖上圈出來,鞏固算理。

四、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讓學生安靜地筆算)(好孩子的速度快可以多做,全班4道)P46頁做一做

23×13、33×31、43×12、11×22

2、錯誤醫院:“練習十”第三題(可以單獨設計、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成錯誤)

3、(機動)解決問題:練習十第五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最關鍵是什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筆算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筆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出示例題:

(1)看圖

(2)你從圖上了解到些什麼?(單價、問題等)

(3)誰會來列式解決這個問題?(28×12=)

<新授28×12的筆算過程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研究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2、小組討論: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這一題中的乘數是兩位數,你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計算28×12的結果是多少嗎?(小組討論,研究,把討論的結果用書面的形式寫下來)

組織彙報。(① 24+24+……+24=288(12個24相加)②12+12+……+12=288(24個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學生用豎式計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詳細介紹課本上出現的兩種情況。最後研究列豎式計算的方法和過程。師:我們再來看看24×12這個乘法的豎式。你能説説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進行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每一步豎式的意義。是不是每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呢?計算時你認為應該注意些什麼?(體會豎式計算的優點:簡便,正確,注意數位對齊)

傳統過程:(主要介紹課本上的28×10 28×2)

我們可以先計算定2個月牛奶需要多少錢,計算10個月需要多少錢,最後把他們合起來,你們會計算嗎?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説説每一步算出的是什麼?

3、鞏固 12×28=

三、鞏固訓練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豎式計算,並驗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積大約是多少嗎?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錯:教科書第33頁。

5、教科書第33頁第5題。

教學後記:講完例題,我讓學生説一説計算時應注意什麼?想想我們在計算時最容易做錯什麼?巫霈蓁説:“我把280寫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對齊的。”黎明瑤説:“算十位時有可能還是做成第一步。”

黎詩穎説:“我可能會個信和個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吳體均説:“加積時可能會算成減法。”羅潤城説:“不知道十位乘的積對着哪一位寫?”

聽着學生的發言,我很高興,這些計算時常犯的錯誤都由學生自己找出來了,以後他們做題時也該小心吧?

筆算乘法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3、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體會探索發現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掌握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體會算法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依託情境,理解算理

1、根據情境圖,分析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問題1:你從這張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問題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問題3:為什麼用乘法列式?

2、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

3、結合直觀,動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嚐試計算14×12,並寫出計算過程,再到圖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圖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寫出14×12計算過程。

(根據情境分析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利用直觀圖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探究算法。感受轉化思想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二、基於算理,創造算法

展示學生算法,並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麼?第二步算什麼?

b、將12套書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幾個?

C、12套書還可以怎麼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來説一説。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還可以怎麼分?

C、不平均分法這麼多,為什麼單單選這種?

小結:這幾位同學的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先分再合。為什麼要分?為什麼要合?通過先分再合將沒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在數學中這種思想叫做轉化。

(基於算理將拆分方法概括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過學生的講解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算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豎式計算:

a、這種方法和剛才有什麼不同?(豎式計算)

b、你能用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的方法説一説嗎?

c、哪個同學能將豎式的整個過程用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來講一遍。

d、請同學們象他一樣的用豎式計算14×12(老師張貼豎式)

e、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數學書中的豎式,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這個0不用寫?表示24個十。

比較算法:

a、大家觀察和剛才哪種算法一樣?誰願意上來解釋一下。

(2812×2的積,2套書的本書;14014×10的積,10套書的本書;)

b、既然一樣,橫式寫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出現豎式呢?

C、比較這些方法你喜歡那一種?為什麼?

(通過觀察分析,打通豎式計算和橫式筆算的關係,進一步明確豎式筆算的算理。通過比較三種算法的,讓學生感知算法多樣性和各自的特點。)

三、鞏固練習,靈活應用

1、列豎式計算,並尋找錯誤(課本46頁,做一做)

2、找一找:從豎式中尋找問題答案。

3、算一算

李伯伯進了一批樹苗共300棵,如果每個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種22棵,這個長方形草地能種完這些樹嗎?如果每個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種25棵樹呢?

四、回顧總結,質疑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對於本節課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三年級下冊《筆算乘法》教案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嘗試、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

2、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相互評價,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家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

教學難點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的積表示多少個“十”,因此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過程:

一、觸摸舊知,引入新課。

1、老師要買2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提問:怎樣列式?

2、老師要買10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怎樣列式?

提問:在解決這兩個問題時,我們用到了什麼舊知識?

3、如果老師要買12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並説意義。

提問:這是一道什麼樣的算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塊來解決的新問題。揭示並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探究14×12的筆算。

(1)、回憶2×14的計算過程,並説出意義

(2)、小組探究10套書在豎式中怎樣表示

(3)、彙報展示。

2、錯例辨析,突出重點。

師把在巡查過程中錯的豎式板書到黑板上。

着重講解豎式,學習筆算的算理。

當生指出錯誤的豎式出錯點後,請一名基礎較好的同學複述乘的順序及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對位知識: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2分別去乘14,8寫了對着個位,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分別去乘14,10乘4得4個十,所以應把4寫了對着十位,10乘1個十得1個百,所以1寫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實是算10個14是140,1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時寫不寫都不會影響個位上相加的結果,所以這裏的“0”可不寫。

引導學生把題目補充完整。

3、同學們自由説説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尋找位置(把相乘的結果放在正確的位置裏)

2、火眼金睛

3、列豎式計算

23×13 33×31 43×12 11×22 12×44 32×13

四、總結學法。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知識?我們是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第5、6題)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