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精選11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9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口算乘法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口算乘法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精選11篇)

篇1:《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在學習《乘法口算》這部分內容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出示例題,學生試算後,自己試着説説做法。和往常一樣,學生做完題後,同桌同學開始説自己的做法,然後由同學向全班彙報結果。教室裏很熱鬧,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言,激動地、大聲地回答着他們的結論。

邸漢蒙同學很聰明,但也很懶散,作業平時10次有8次做不完,聽講也不是很認真。在兩天前我單獨找他談話後,這兩天比以前有很大轉變。上課聽講比以前認真多了,作業在老師的“追蹤”下,也能完成了。今天,我瞅見他時,發現他眼神中流露着急切想發言的慾望,但急切中藏着一絲畏懼,是怕講錯?我投給他鼓勵的目光,示意他發言。

他回答:“400×3,可以把400後面的2個0蓋住,就變成了4乘3,4乘3等於12,再把2個0添上,就是1200。”

講得多好!我馬上表揚他:“你説得真棒!”簡單的幾個字,就幫他找到了一絲自信。這時,我在邸漢蒙的眼中看到了驚喜。抓住了他的長處,予以及時表揚,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那以後的日子裏,我經常這樣做。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觀念,數學是人人要動腦的。只要我有信心,我就能學好數學,並能超過別人。

篇2:《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58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如果過多地強調口算技能、正確率的訓練,簡單、重複、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摒棄教材中郵遞員送信這一學生所不熟知的情境,以郵遞員的工作為主線,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於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在鞏固應用的過程中創設了登寶塔、幫小兔回家愛心捐款等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課堂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課變得生動,學生學習新知識會感到輕鬆愉快、興趣盎然。

二、注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引導學生探究算理與算法的統一。

學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知識和經驗,課堂上圍繞學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開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整百數乘整十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嘗試、交流中擴展和提升對口算乘法的認識,在獲取數學知識中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

三、不足之處。

1、練習設計的坡度不夠;

2、學生寫作業的時間留得有點少。

3、算法多樣化只注重了形式,而沒有體現實效性。

篇3:《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昨天我們學習了口算乘法,這是在上學期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教學15×3時,我讓孩子們説説你是怎樣口算的?生1: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生2:我是想筆算的過程,3乘5等於15,向十位進1在個位寫5,1乘3得3,再加進位1等於4,所以15×3=45。接着口算150×3,120×30我還是讓會口算的學生説説口算方法,然後讓中等生和學困生説,最後總結口算方法。

通過課堂上的提問和練習,我覺得效果還可以,想着這麼簡單的口算,孩子們應該沒有問題。於是在午自習時,我們做了一次作業。批改過後我發現班裏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掌握很好,三分之一的學生會算錯1、2道,另外三分之一的學生錯的比較多。

這引起了我的反思:這麼簡單的口算為什麼學生掌握的不好?回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只是讓學生説了口算方法,思維敏捷的學生一聽就會,這對他們來説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對於另外一些反應較慢,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來説,就有了難度。要是在教學時,我能利用方塊圖或實物圖,以直觀表象作為支撐,數形結合,引導學生親歷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可能就好多了。

根據學生口算能力較弱、方法掌握不熟練的現象,我又進行了一次口算練習課。首先進行簡潔的口算訓練。先讓學生説算法,然後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算理,接着在一步步的練習中掌握算法。最後在具體情景中鞏固口算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5題和第9題用“開火車”的形式,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快?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以“爭當最快小火車”為動力,培養集體意識,提升口算能力。第6題以學生喜歡的糖葫蘆為載體,繼續訓練兩位數乘整十數,並學會用“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係解決問題。

第10題讓學生利用“速度×時間=路程”的關係式解決(1)、(2)兩個問題。第(3)小題是供有餘力的學生解決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充分讀題的基礎上進行思考,然後説説自己的解題方法。李響是我們班比較聰明的學生,他站起來説:“先用20×22算出羚羊跑的路程是440米,再用20×31算出豹子跑的路程是620米,620―440=180米,180>150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這時劉紫徵的小手還不放下,我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只見這孩子胸有成竹地説:“先用31―22=9米,算出豹子每秒比羚羊多跑9米,再用20×9=180米,180>150所以20秒後豹子能追上羚羊。”劉紫徵剛説完,吳耀輝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説:“我還有一種方法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前兩步和李響説的一樣,先算出羚羊和豹子20秒跑的路程,然後用羚羊跑的440米加上150米等於590米,小余豹子跑的620米,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我真的沒想到孩子們能説出這麼多的解題方法,不禁豎起大拇指説:“你們真是太棒了!老師只想出1種解題方法,你們竟想出了三種。看來還是團結起來力量大啊!”

説實話,課前我在看這道題的時候,只想到用兩者間的速度差乘時間得出追及路程(劉紫徵説的方法)這一種方法,沒有多想。孩子們一説我才想到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解決方法啊!看來平時鼓勵孩子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們又給我上了精彩的一課!

篇4:《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多位數(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是學生在掌握了表內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

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法。首先我創設了一幅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畫面,用課件出示一些遊樂項目,如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坐�s�s車每人3元,坐登月火箭每人8元……讓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這樣很快喚起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情境。當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後,我又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同桌交流,再班內交流。通過學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了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不但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的理念,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將學生置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隨後歸納總結算法,並加以練習強化鞏固,練習時以快速搶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勁頭,適時的表揚最快速口答出來的同學,並挑出其中一兩題讓學生口述思考過程,達到了鞏固卻不枯燥的練習效果,很多孩子還意猶未盡,想讓我再多出幾道題給他們口算,得到表現機會。

本單元計算內容多,為了避免讓學生感覺到索然無味,在備課時,我們應該注意預設情境及練習方式,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快樂的學數學!

篇5:《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為教好口算乘法這一節,我做了深入的調查瞭解學生的工作,課前我通過了解得知: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了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的口算題,已經會用“先用乘法口訣計算再在積的末尾添0的方法”來進行計算了,但是卻並不明白算理。那麼,如何能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何能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溝通已有知識和數學結論之間的聯繫呢?

課上我採取“先各種方法計算,到從算出的結果中總結方法,最後優化方法”的思路進行教學。課堂上圍繞學生探索展開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整百數乘整十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嘗試、交流中擴展和提升對口算乘法的認識,在獲取數學知識中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探索算法時,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出兩種方法,再在組內交流,讓學生的思維更開闊,想出的方法更多!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師語言欠感染力,對學生的表揚不夠熱情,一問一答式,沒有關注到全員,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篇6:《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或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口算教學本來就枯燥無味,但我在教學時利用圖片,用激勵的話語讓學生學的興趣高昂,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爭先恐後説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口算教學就是“練、練、練”。雖然口算練習是要反覆練習,鞏固。但學生對算法、算理的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算法,會靈活的進行口算,才達到了口算教學的效果。不然題海戰術對學生也只能起到厭學的效果,就是“做、做、做”,方法不清楚,學生數字相混,計算準確率不高,恰恰適得其反。

我在教學口算時,如在教學:“19×4”時,讓學生先小組討論算理,後全班交流。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有的説:19+19+19+19=76。這種算法是正確的,但比較複雜,還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學生説:19十位上是1,表示1個十,10×4=40,個位是9,表示九個一,9×4=36,40+36=76。還有的説把個位9×4=36,個位寫6,十位上10×4,40+36=76。以上方法都很好,學生覺得哪種方法最好,就選擇哪種方法。學生大多采用第二種,第三種也有部分採用,但是此種方法易錯,學生常常把9×4=36,36+10=46,而忽略了36應加上40,而不是40+16=56。特別是學困生計算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所以在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時,必須要讓學生弄清算理,在進行計算。如果算理弄清楚了,諸如“25×4,24×5”的計算,就會迎刃而解。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提倡算法多樣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篇7:《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1.板書有些亂,重點沒有突出,下次可以設計的更簡潔一點。

我最大的毛病其實是字寫的不好,所以一直對自己的板書很沒信心,主板書和副板書要分清區域寫(以後規定就寫最右側)。不該寫的就不寫,保持簡潔有力的板書,掌握住學生回答和我記板書十的火候。

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數、三添零

②300X10拆成300X5=15002X1500=3000

副板書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數、三添零

②300×10拆成300×5=15002×1500=3000

2、習題設置有些重複,層次不分明。

過去每次設計教案,我在設計習題時總是最不認真的`,我以為把教學重難點講清楚就行了,其實這是不對的,習題可是鞏固強化課堂內容,可以提升學習質量,還可以彌補課堂上教學時的漏洞。這次教案我在習題設計上也認真了一些,找了很多練習題,挑挑揀揀,想把所有有趣的好玩的有意義的習題都塞進我的PPT裏,我的想法其實就是習題做的越多越好哇,結果在層次上就沒有注意,其實很多環節可以省略,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給學生幹什麼呢,我還沒有想到。

我聽取其他幾個老師的建議是:我會填這個環節可否捨去呢,我還在疑惑中。一開始的口算出示從六道改為兩道,然後説説24×2、200×9的口算方法。“每天要送300份報紙,工作1天送多少份報紙?”這個環節和學生在前面提的數學問題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有重複,可以捨去。

每天要送300份報紙,工作___10___天送多少份報紙?

每天要送300份報紙,工作__30____天送多少份報紙?

每天要送50封信,工作__40____天送多少封信?

這三個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到底在哪裏呢,我也想不出來,因為是從視頻那裏照搬過來的。鞏固練習裏的24×10=12×200=和“我會填(1)口算24×20時,想()去掉0變為(),24×()=(),在()的後面添上1個0得()。(2)31×30,就是31與3個十相乘得()個十,也就是()”有重複,可以刪去我會填。

數學醫院裏是錯題可以設計多0和少0,還可以設計一些對的題目出來。

我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切追求簡潔美啊,下次習題設計的少而精吧,3道就好了。

3、缺少引導,教學機械填鴨式。

尤其是教到本課重點時為了引導學生講到添0法,我堅持按着教學設計的來,算300X10的計算方法時,一個學生説的是列豎式的方法,由於我的計劃中並沒有預設到這個,而且我認為學生還沒學到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所以我沒有認可這個學生的説法,還直接説他的方法就是添0法,沒有把學生説的列豎式的方法記錄下來,而是按我計劃中的板書3×1=3→300×10=3000出示。可是接下來我又問學生還有什麼方法時,學生又説到列豎式的方法,而且還不止一個,我只好“順應民心”讓一個學生上來展示她那並不是很規範的豎式(因為他們並沒有學到筆算乘法,可見我當時心裏是多麼不樂意啊)。隨後我借題發揮,説在列豎式時其實我們也是先算3×1=3,然後再添0的,其實還是用了添0法啊,硬是要把話題拉到添0法,神奇的學生居然聽懂了。接着不幸的教學事故發生了,我問學生們哪種方法最好啊,學生們都説最好一種列豎式的方法最方便(因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啊,當時小朋友們確實聽懂了的就是最後一種,因為那是他們想出來的)我本來是想他們説添0法最方便的,哎,可是他們都不是很認同,這個環節,我就硬生生的把添0法拉出來大誇特誇,好啊好啊真好啊,我們一起來研究添0法吧。課後,經有關老師提醒,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教學失誤,其實我一開始就應該把學生説的列豎式的方法出示,然後引導他們觀察,其實他們就是在列豎式時先算3×1=3,然後再添0的。這件事讓我明白課堂是學生的,也是老師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學生的,只有符合兒童認知發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很害怕我的填鴨式教法會害了我的學生,難怪我之前帶的兩個班級成績這麼差,也是有原因的啊。以後我要改進了。

4、站姿和手勢有問題,要多注意教師儀態。

5、不和學生搶話,聽學生説完,不管他們説的有多離譜。

6、要放鬆,只是上一節課而已,又不是上刑場,不要太緊張,弄得一整晚失眠,還沒有胃口吃飯。

篇8:《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如果過多地強調口算技能、正確率的訓練,簡單、重複、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在新授過程中,以運動員訓練200米自由泳和50米自由泳貫穿整節課,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運動員的辛苦。在講授時,我充分放手給學生,讓孩子在解決200×10這道題時小組討論,然後每小組派代表説出小組內討論的算法,學生總的算法有3種,板書3種算法,從3種算法中,讓孩子自己去比較發現最簡便的算法。在後來的練習中,孩子們不但説出算式和得數,並能説出算法。讓孩子多説,加深和鞏固對本節課新知的學習。在鞏固應用的過程中創設了“登寶塔”、“幫小兔回家”“愛心捐款”等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課堂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課變得生動,學生學習新知識會感到輕鬆愉快、興趣盎然。

二、注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引導學生探究算理與算法的統一。

學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知識和經驗,課堂上圍繞學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開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整百數乘整十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嘗試、交流中擴展和提升對口算乘法的認識,在獲取數學知識中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

三、不足之處。

1、學生的算法多樣化在教師精心引導下走向單一化。

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於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使學生在明白算理的情況下再計算,不就更好了嗎?課後分析時,我認識到,正是我精心的安排阻礙了學生活躍的思維,正是我的井井有條,學生本來自主的思維被我導向了單一。可見教學不能教師一把抓,新課改後,我們更要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他們才能更快樂的學習。

2、在整節課上,我讓孩子們説的很多,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們表現得那麼棒,而作為老師的我則吝嗇了自己的激勵性語言,我想如果我能及時地肯定孩子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他們會表現得更棒!在今後我會注意自己,不吝嗇自己的語言去讚美孩子們,給他們更多學習的力量。

篇9: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面學習筆算乘法奠定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本節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遊樂場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引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本節課教學的主要思路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數乘一位數問題,並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計算教學範疇,以往計算教學機械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教材呈現的主題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生的學習素材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藴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良好的學習願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解決同一問題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幾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遷移類推,發現規律。

學生在掌握10乘幾20乘幾的口算基礎上,運用知識遷移模仿類推出幾十乘幾的口算方法。再呈現一組有規律的乘法算式,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簡便算法。

4、課堂反饋,檢查效果。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兩個層次的練習:⑴基本練習;⑵發散練習。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有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練習的坡度,把握了練習的`難度,使得絕大部分學生能當堂達成目標。<

篇10: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一、首先進行口訣的複習。

再利用口算搶答的遊戲方式引入新課,及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課的開展。然後運用課題的問題情境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層層深入的學習,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並及時進行歸納整理,通過相應的練習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口算能力。

二、利用問題情境。

進行了逐層深入的教學設計,便學生體驗由清淺入深的學習過程,運用類推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學生在歸納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讓學生挖掘問題,探討問題,説出算法算理等,並利用不同開形式的練習來調節學習氣氛,從本節課學生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本課的知識掌握程度還可以。學習的學習興趣都比較濃厚。

不足之處:

本節課的教學,我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同時,注意適時、恰當的鼓勵和評價。比如:請大聲的説出你的想法,你的問題真有價值,學得真棒,真聰明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不僅要抓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成果,更要尊重他們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情感和態度,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篇11: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通過這些年的數學教學,使我感受到,計算課是一塊非常重要的教學,也是比較乏味的教學。課堂中,一味地讓學生除了計算還是計算。而計算又是數學中,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倘若連計算都沒有過關,如何讓學生去解決更難的問題?計算應該説是學數學中基礎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第一課時。從整單元分析,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整單元的情景圖主要從交通工具入手,要引入到常見數量關係----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關係的教學。本節課的例題意在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發他們探究的慾望。那麼,如何避免單調重複,又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計算教學的學習中?怎麼樣解決算法多樣化和最優化的問題呢?

這節課我採用了“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自學,我堅持自學時發現學生的算法挺多的,思維層次不同,所以在課上我就讓不同的孩子説出自己的不同算法,再通過一組題的實際計算讓學生體會到哪種方法算的又對又快。課後張老師對這個最優化方法的處理提出有點晚了,我也深有同感。如果再教:我會在算法多樣化之後,隨即出示一道題比比看誰算的最快,讓學生意識到雖然方法很多,但最快的算法還是心裏列豎式的方法。

另外,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覺得我們要“豁得上”,不要怕實驗失敗,不要怕麻煩,不要怕影響教學任務,我們都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在逐漸的摸索中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