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班繪本《好餓的小蛇》(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21K

小班繪本《好餓的小蛇》(多篇)

好餓的小蛇 篇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説並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2.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3.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具有想象和表達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説並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教學難點]

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已認識並能説出幾種主要基本圖形的形狀

2. 物質準備:自制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一、藉助視頻,激發興趣

1.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有趣的圖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繪本封面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 師:看,封面上畫的是誰?小蛇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它是怎麼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當的詞語來形容小蛇的形狀,集體模仿小蛇爬行的樣子)

3. 師:扭啊扭,扭啊扭,小蛇們走累了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了!

4. 師(按肚子狀):咕嚕嚕······咕嚕嚕······這是什麼聲音?從哪裏發出來的呢?咦,肚子怎麼會響起來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5. 師:小蛇的肚子好餓好餓啊!(出示樹林的視頻)瞧,好餓的小蛇來到了哪裏?這是什麼地方呀?好餓的小蛇來這裏做什麼呢?(找吃的東西。提醒幼兒完整講述)

6. 師: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找什麼東西吃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逐段理解,想象模仿

1. 師:(出示香蕉)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它發現了什麼?這個香蕉是什麼樣的呢?(彎彎的、黃黃的······)

2. 師:好餓的小蛇看見黃黃的、彎彎的香蕉後,它會幹什麼呢?

3. 師:(出示“張大嘴的小蛇”的視頻)小蛇要吃香蕉。(幼兒自由想象,學説“啊嗚”、“咕嘟”)

4. 師:(出示視頻)咦,香蕉去哪兒了?(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看,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麼樣子?

5. 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彎彎的香蕉,身體也變成彎彎的了。(請幼兒重複)

6. 師:小蛇吃了香蕉後,覺得肚子還是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東西了。這次他找到了什麼?(出示視頻)這個飯糰是什麼樣的?小蛇又會怎麼做?(引導幼兒自由講述,模仿小蛇“啊嗚”、“咕嘟”吃飯糰的滑稽動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7. 師:吃下飯糰後,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麼形狀?(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8. 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飯糰,身體也變成三角形的了。

9. 師:好餓的小蛇吃了香蕉,又吃了飯團,它還是沒有吃飽。(出示葡萄的視頻)小蛇又會怎麼樣呢?咦,小蛇的肚子又變成什麼形狀了?(引導幼兒想象並完整重複“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10. 藉助“菠蘿、蘋果、大樹······”的視頻,引導幼兒想象並模仿“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

三、模仿應用,結束延伸

1. 教師先後拿出鴨蛋、蛋糕、棒棒糖等食物,引導幼兒應用以上句子説話。

2. 師:現在小蛇終於吃飽了,它開始舒舒服服地睡覺了。

3. 師:今天我們聽的這個故事就叫《好餓的小蛇》,它讓我們學會了説“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有趣嗎?我們回去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好餓的小蛇 篇二

學科繪本活動名稱好餓的小蛇教學時間第八週班級小班執教老師 主備人 教材及幼兒分析:

《好餓的小蛇》這個繪本,題材就來源於我們的生活。這是一個內容簡單、畫面有趣,但是構思巧妙的幼兒繪本。故事巧妙地將各種水果,顏色等幾種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小蛇吃下東西后發出“啊嗚一口吞下去”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小班幼兒樂意模仿。這個繪本中沒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畫面,以及圖書對故事連續性、動態似的表現,能深深吸引着孩子們,引導孩子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嚥,不能像小蛇一樣一口吞下去。

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感受誇張、有趣的故事情節。樂意和老師一起講故事,並能大膽地進行猜想與表演。

教學重點: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感受誇張、有趣的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樂意和老師一起講故事,並能大膽地進行猜想與表演。活動準備:

繪本《好餓的小蛇》、幾個水果圖片活動環節教師行為預設幼兒行為幼兒實際

行為及重建一、看封面,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主題。1、出示圖片

師:看,這是誰?我們一起和小蛇打個招呼吧!

2、師:“可是,小蛇好餓好餓啊!它可以吃點什麼東西呢?”

3、老師學小蛇扭啊扭地去找東西吃。幼兒觀察圖片,和小蛇打招呼。 幼兒自由説説。

3、幼兒跟着老師學小蛇的扭動動作。 二、看書,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1、出示蘋果圖片

師:“小蛇發現了什麼?誰能用好聽的話説説是怎樣的蘋果?小蛇會怎麼吃呢?”

翻開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

師:“蘋果到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

2、出示香蕉圖片

師:“小蛇又要去吃東西了,發現了什麼?它會怎麼吃?誰來學一學?”

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

師:“香蕉到哪兒去了?像什麼?”

3、師:“小蛇還要去找吃的呢!(翻開肚子像三角形的小蛇)這次小蛇吃了什麼?”

出示三角形的飯糰,師:“原來小蛇吃了一個三角形的飯糰。真是一條貪吃的小蛇,它吃了幾樣東西了?”

4、師:“它呀!還沒吃飽,又扭呀扭的去找東西吃了?你看它吃了什麼呢?(翻開書出示葡萄圖片)原來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5、出示吃了菠蘿的小蛇,師:“小蛇吃了什麼?”(根據樣子猜測)出示菠蘿圖片。

6、出示一棵蘋果樹,師:“小蛇會怎麼去吃呢?”

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的樣子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師:“小蛇到哪兒去了?”1、幼兒觀察圖片,根據實際經驗回答,自由地説説,做做動作。

2、幼兒認真傾聽故事,自由地説説,並學着模仿。

3、幼兒自由猜測

4、幼兒根據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幼兒根據圖片猜測故事情節。

6、幼兒學學小蛇吃的動作

三、師幼完整講述故事。完整看圖書講故事。

師:“這個故事有趣嗎?今天老師帶來的這本書叫《好餓的小蛇》,願意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四、表演。師:“你們講得真棒!小蛇吃了那麼多好吃的,老師真羨慕,那我們來扮演小蛇去找好吃的,好嗎?”幼兒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好餓的小蛇 篇三

設計意圖:

故事《好餓的小蛇》內容簡單,畫面形象生動有趣。故事中的擬聲詞的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小蛇貪吃的模樣吸引着孩子,適合小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因此我設計了《好餓的小蛇》這一課題。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提煉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以主人公的形式,講述自己見到蘋果後會怎麼樣來開始故事,幼兒根據第一部分小蛇吃了蘋果後變成蘋果蛇,來反推後面的三個部分,不僅讓孩子們回憶鞏固自己對香蕉、葡萄、菠蘿的認識,還讓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故事中小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同時結合《綱要》精神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嘗試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讓幼兒溶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去,在活動中加深對故事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願意安靜看圖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並學會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視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小蛇圖片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出示小蛇圖片,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請了小蛇來我們班做客。看,這條小蛇長的什麼樣子?

(細細的、長長的)

師:小蛇今天要去小樹林散步,看看小蛇是怎麼去的呢?

(引導幼兒瞭解蛇是扭來扭去的)

2、幼兒學習小蛇扭來扭去的樣子。

師:小蛇是扭來扭去去小樹林的,你會像小蛇一樣扭來扭去的嗎?

(請幼兒做一做扭來扭去的動作,並給予肯定)

(評析:通過直接出示小蛇圖片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有效地產生“喚醒”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情緒振奮,精神集中起來,也為下面的學習做準備。)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通過欣賞圖片,理解小蛇吃蘋果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內容。

1)出示蘋果圖片觀察蘋果的樣子。

師:小蛇扭來扭去在小樹林裏發現了什麼?

(蘋果)

師:你看到的蘋果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小結:小蛇見到了一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

2)出示小蛇吃過蘋果過後的樣子,幼兒探索發現原來是小蛇將蘋果吞了下去。

師:咦,小蛇怎麼了?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為什麼你知道是蘋果呢?

(小蛇把蘋果吞進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間像一個蘋果的樣子)

3)出示小蛇張開嘴巴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這麼圓圓的、紅紅的蘋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麼吃的呢?

(張大嘴巴,“啊…嗚——咕嘟”,把蘋果整個吞到了肚子裏去。)

4)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動作,並學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一部分,教師直接出示蘋果,以及小蛇吃了蘋果後的樣子的圖片供幼兒觀察,讓幼兒發現小蛇是一口將蘋果吞下了肚子,變成了蘋果的樣子,將小蛇的滑稽展現了出來。小蛇張大嘴巴吃蘋果的誇張的樣子,引起幼兒的高度興趣,為學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也為接下去的部分打下了基礎。關於小蛇吃了蘋果的猜測,對於本次活動起到直接影響,對後面的各種水果的猜測會起到引領與借鑑的作用。)

2、通過欣賞圖片(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後的樣子),反推故事相關內容。

1)出示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後的樣子三合一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小蛇在小樹林裏扭來扭去,還吃了很多的水果,你們猜,它都吃了什麼水果呢?

2)幼兒討論小蛇吃了什麼水果。

a、香蕉:

(出示小蛇見到香蕉的圖片)

師:香蕉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

(黃黃的,彎彎的)

小結:原來小蛇是吃了香蕉,所以身體變得彎彎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並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b、葡萄:

師:你是怎麼知道小蛇吃的是葡萄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葡萄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

(紫紫的,一顆一顆圓圓的)

(出示小蛇見到葡萄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葡萄,所以身體變得一顆一顆圓圓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並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c、菠蘿:

師:你是怎麼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蘿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菠蘿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

(綠綠的葉子下面是黃黃的,身上長滿了刺)

(出示小蛇見到菠蘿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菠蘿,所以身體變得刺刺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動作,並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主要是遷移前期經驗,反推故事情節,進一步讓孩子們回憶鞏固自己對香蕉、葡萄、菠蘿的認識,也讓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活動中請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讓幼兒學一學小蛇吃水果的樣子,再一次表現出了小蛇的滑稽和誇張,同時也能通過動作來更好的學習短句。在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葡萄和菠蘿的體態動作時,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説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教師帶着寶寶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腦袋,張大嘴巴,“啊…嗚”一口,鼓勵幼兒學小蛇的樣子吞葡萄,吃完還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樣子,增強情節表演的趣味性。)

3、出示小蛇見到蘋果樹的圖片,幼兒討論小蛇見到蘋果樹後會怎麼樣。

(重點猜測:小蛇是怎麼吃小樹的?先……再……最後……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教師提煉簡單的輔助動作展示給幼兒看,幫助幼兒理解小蛇吃樹的一系列連續動作。)

1)師:小蛇在樹林裏吃了蘋果、香蕉、葡萄還有菠蘿,它繼續在小樹林裏扭來扭去的散步,突然它發現了一棵長滿紅蘋果的樹,小樹會怎麼樣呢?它會怎麼吃呀?

(幼兒遷移前期經驗,講述小蛇會把蘋果樹給吃掉。)

2)欣賞小蛇吃蘋果樹的flash動畫,並學一學小蛇吃樹的樣子。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不經過老師提示就能説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當老師講到小蛇吞小樹的時候,老師鼓勵寶寶張開大嘴巴,可以站起來,把頭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從上往下吞小樹,最後也可以鼓勵寶寶低着頭,把小手往後擺,象孔雀的尾巴一樣張開來,表示小樹的樹梢。

(評析:這個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對於小蛇吞嚥小樹這樣一種大膽的行為,覺得特別有趣。同時也是讓孩子對於小蛇的“調皮與淘氣”的記憶變得更加深刻。孩子在教師語言的引導和動作的提示下模仿小蛇吞嚥小樹的動作,然後打着飽嗝、撫摸着肚皮幫助消化、最後滿意地睡着了……孩子在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與貪吃,也為後面的完整欣賞故事做好了準備。)

三、欣賞flash動畫《好餓的小蛇》,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flash動畫《好餓的小蛇》,讓幼兒體會故事的幽默,教師邊看邊講述,引導幼兒一起説一説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並且做一做小蛇吃水果時誇張的樣子。

2、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鼓勵幼兒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後)的小樹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小蛇背後的小樹林怎麼會少了一顆樹呢?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小樹吃起來,有什麼味道呢?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小結:故事裏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貪吃,它看見什麼就吃什麼,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真好玩。)

3、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結束教學活動。

師:小蛇散步的時候見到了很多的水果,我們也去散散步找找水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離開教室,結束教學活動。)

(評析:這部分是教學活動的結束部分,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再次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並且在學一學小蛇散步尋找水果的遊戲中自然的結束教學活動。)

好餓的小蛇 篇四

一、活動目標:1、在快樂的閲讀中,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並學説一句完整的話。2、感受誇張,滑稽的故事氛圍。二、活動準備: 大圖書、ppt三、活動過程:一、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師:今天,老師請了一位小客人,幼兒摸摸、猜猜。(蛇)(引導幼兒問好)師:小蛇是怎麼走路的?(學小蛇扭一扭)師:原來,小蛇因為沒有腳,是通過扭動身體來走路的。二、大書閲讀p11、師:小蛇走了很久,感覺肚子很餓了,於是它決定到果園去找吃的。1)小蛇遇到好吃的東西,它會怎麼樣吃下去呢? 2)這個圓圓的東西可能是什麼呢?幼兒猜測。3)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小結:啊嗚,咕嘟,小蛇吃了一個紅紅的蘋果。師: 小蛇還是覺得好餓好餓,它又扭來扭去找吃的,p2:1)看,它發現了什麼?

2)小蛇會怎麼做?3)它的肚子會變成什麼樣?小結:啊嗚,咕嘟,小蛇吃了一根黃黃的香蕉。小蛇還是沒飽,它又扭來扭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東西。p3:1)小蛇發現了什麼?是什麼樣的飯糰?2)小蛇吃了飯團,它的身體會變成什麼形狀?p4:1)你猜它可能吞下了什麼?2)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一串圓溜溜的紫色葡萄)小結:啊嗚,咕嘟,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小蛇還是很餓,他又一口吞下東西。p5:1)它可能吞下了什麼?2)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出示真的菠蘿,請幼兒觀察體驗。小結:啊嗚,咕嘟,小蛇吃了一個黃色的菠蘿。吃了那麼多東西,小蛇還是覺得沒有飽,它又扭來扭找吃的。p6:1)它發現了什麼?2)它會怎麼樣?p7:1)小蛇尾巴那有什麼?那三條線表示什麼?2)小蛇到樹上去幹嗎?p8:小蛇的嘴巴怎麼了?它想要幹嗎?p9:1)這回他吃了什麼呀?(一顆蘋果樹)2)他的肚子怎樣了?    啊嗚,咕嘟,小蛇吃了一顆高高的蘋果樹。小結:其實,小蛇吃東西是不用牙齒的,它是直接啊嗚一口吞下去的,所以它吃了什麼形狀的東西,它的肚子就會變成什麼形狀。三、總結小蛇吃東西是啊嗚一口吞下去的,我們寶寶吃東西跟小蛇一樣嗎?我們是怎麼吃的?小結:我們吃東西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要用牙齒把東西嚼碎了,才能嚥下去,這樣才吃得健康。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在選材上非常適合小班的幼兒,幼兒很喜歡故事內容,在大書閲讀時更是採取了豐富的形式,如先猜後驗證、帶着疑問看下頁等,把幼兒的興趣完全都激發出來,最後環節的創新閲讀,更是讓幼兒體驗了一番創造的樂趣,讓幼兒在互動、自主的閲讀背景下,完成了整個教學活動,有些細節方面還需要深究,特別是對於每一頁講述時,側重點過多,導致活動有些累贅。

好餓的小蛇 篇五

活動目標:

1.感受繪本的有趣情節,學説短句“小蛇吃了變成蛇”。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圍兜、條紋襪子、繪本、蘋果、香蕉、葡萄、小蛇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圍兜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1.蘋果蛇。

(1)【出示蘋果】這是什麼?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蘋果?(這是一隻圓圓的紅蘋果)這隻蘋果香香的,還悄悄地吸引了一個動物,看是誰呀?

(2)【出示小蛇】雖然我和毛毛蟲長得有點像,可是我是小蛇。和小蛇打打招呼。小蛇説,我的肚子餓得咕嚕咕嚕直叫,剛剛我聞到了一股蘋果的香味猜猜看,小蛇看到了蘋果,它會怎麼樣呢?這麼大的蘋果,小蛇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它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把蘋果吃到了肚子裏。

(3)【出示蘋果蛇】小蛇吃了蘋果會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肚子變得圓圓的、肚子變胖了。)小蛇吃了圓圓的蘋果,肚子變得圓滾滾的。小蛇吃了蘋果變成蘋果蛇。誰來説一説這句話。有趣嗎?真有趣。一起來説説:小蛇吃了蘋果變成蘋果蛇。

2.香蕉蛇

(1)【出示小蛇】第二天,小蛇又出來找好吃的東西了,這次看看小蛇找到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2)【出示香蕉】這是一根怎麼樣的香蕉?(彎彎的香蕉、黃黃的香蕉)這是一根彎彎的黃香蕉,一起來説説:這是一根彎彎的黃香蕉。香蕉彎彎的像什麼?(小船、像月亮)小蛇看到了這根黃香蕉可開心了,臉上笑眯眯的,它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把香蕉吃到了肚子裏。

(3)【香蕉蛇】小蛇吃了香蕉變成了什麼啊?一起來説説:小蛇吃了香蕉變成香蕉蛇。(你的聲音真好聽,小蛇聽到了。)

3.葡萄蛇

(1)【出示小蛇】第三天,小蛇遠遠地望去,看見了紫紫的東西,什麼東西是紫紫的,又很好吃的呢?你們來猜猜。(葡萄,葡萄是什麼顏色的,是呀葡萄是紫紫的,小蛇一定很喜歡吃,還有什麼也是紫紫的?茄子、紫山芋)小蛇到底吃了什麼呢?

(2)【出示葡萄】真的被你們猜到了,小蛇吃了葡萄。葡萄多不多啊?一顆一顆串在一起,我們叫它一串葡萄。小蛇,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把一串葡萄吃到了肚子裏。

(3)【出示葡萄蛇】小蛇吃了葡萄變成葡萄蛇。一起來説説:小蛇吃了葡萄變成葡萄蛇。(表揚聲音響亮的小朋友)

4.西瓜蛇。

(1)【出示西瓜蛇】第四天,小蛇悄悄地吃了一個好吃的東西,它吃了什麼形狀的東西?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三明治、蛋糕、餅乾、糖果、西瓜是圓圓的啊,怎麼樣把它變成三角形呢?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就是三角形的)

(2)【反過來的西瓜蛇可以看出吃了西瓜】小蛇到底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呢?看好哦,是什麼呀?(西瓜)

(3)【圖片翻轉】小蛇吃了西瓜,變成西瓜蛇。

5.小蛇吃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你們還記得小蛇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嗎?誰來説説。(葡萄、香蕉、西瓜、蘋果豎着排列。小蛇吃了)一共有幾樣東西,我們一起來數數,從上往下數:1、2、3、4一共吃了四樣東西,它們都是好吃的水果。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水果是什麼味道的?小蛇啊嗚、啊嗚、啊嗚、啊嗚,把水果都吃到了肚子裏。

二、用襪子做遊戲,學説故事裏的話。

1.小蛇現在肚子吃得飽飽的,它想和小朋友一起來玩遊戲了,好不好?看好哦,這是一隻襪子,找到小洞洞,吱溜一下鑽進去,扭一扭、張張嘴,好餓的小蛇變出來。和小蛇打打招呼。(你好、hello)

2.你們想來變小蛇嗎?好,一起來變一變,從小椅子下面拿一隻襪子,找到小洞洞,吱溜一下鑽進去,扭一扭、張張嘴,好餓的小蛇變出來。小蛇變出來了嗎?變出來的和旁邊的小蛇打打招呼,都變出來了嗎?

3.小蛇小蛇請你們跟着我,我們一起去散步啦。小蛇扭一扭、爬一爬,好餓的小蛇去散步啦。小蛇小蛇,你的肚子餓不餓呀,那我們一起去找好好吃的東西吧,扭一扭,爬一爬。小蛇小蛇你們看,這裏有許多好吃的東西,請你們選一樣好吃的東西嘗一嘗。你找到了什麼好吃的東西?都找到了嗎?好,帶上水果,我們回家去嘗一嘗吧。小蛇小蛇我們回家了,趕快嘗一嘗,啊嗚啊嗚啊嗚。可以和邊上的小蛇説説你吃了什麼,變成什麼蛇。

4.誰來説説,你吃了什麼變成什麼蛇?還有誰來試試,你吃了什麼?(香蕉)請吃香蕉的小蛇起立,一起來試試:我吃了香蕉,變成香蕉蛇。

5.小蛇肚子吃得飽飽的,讓它在小椅子底下休息休息吧。

三、利用課件,一起閲讀大圖書,感受故事的有趣。

1.陳老師,還帶來了一本書,看封面上是誰呀?(小蛇)。這本書的名字叫《好餓的小蛇》,我們一起來説説《好餓的小蛇》。

2.樹林裏有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第一天,小蛇扭呀扭、爬呀爬,出來找好吃的東西,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紅蘋果,它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把蘋果吃了下去,小蛇吃了蘋果,變成蘋果蛇。第二天,小蛇又扭呀扭,出來找好吃的東西,這次它看到了一根黃香蕉,它啊嗚一口把香蕉吃了下去,小蛇吃了香蕉,變成香蕉蛇。第三天,小蛇走呀走,看見了一串葡萄,它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小蛇吃了葡萄變成葡萄蛇。第四天,小蛇又出來找好吃的東西了,這次它看見了一塊三角形的西瓜,小蛇吃了西瓜變成西瓜蛇。第五天,小蛇又出來找好吃的東西了,你們覺得小蛇還能找到好吃的東西嗎?猜猜看,它還能找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小蛇吃了變成了蛇)它走呀走,走呀走,你們看小蛇看到了什麼啊?(一棵蘋果樹)這是一棵高高的蘋果樹,上面結滿了紅蘋果,你們猜小蛇會怎麼做呢?(會爬上去)小蛇能爬上去嗎?看,這棵樹雖然很高,但是小蛇還是很努力的往上爬,它爬上去要幹什麼呀?(吃蘋果)它再也忍不住了,張大了嘴巴,我們一起來學學,啊嗚。它嘴巴張得怎麼樣?(很大)會把什麼都吃到了肚子裏啊?(蘋果,它會吃掉幾隻蘋果啊?)看它把什麼吃到了肚子裏啊?(蘋果樹)小蛇小蛇你實在是太厲害了,把一棵蘋果樹都吃到了肚子裏,變成了一條蘋果樹蛇。小蛇説,真好吃,吃飽了,它呼呼地睡着了。

3.這個故事有趣吧,你們喜歡嗎?這本書就放在你們班裏,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看看。好,帶上小蛇,回到教室我們再去扮演小蛇,好嗎?

好餓的小蛇 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想象,來感知繪本內容的好玩有趣,體驗閲讀的快樂

2、鼓勵幼兒用恰當的語句描述物體的外形特點。激發幼兒想説、敢説、願意説的興趣。

活動準備:

《好餓的小蛇》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小蛇圖片)

師:看看,這是新朋友是誰呢?小蛇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呢?它是怎麼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合的詞來形容小蛇,並大膽嘗試模仿小蛇走路的樣子)

師:我們來學學小蛇走路,好不好。(跟着音樂模仿)

師:扭啊扭,扭啊扭,啊,小蛇們走累了,我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休息一下吧!

師:一大早啊,小蛇的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為什麼會咕咕叫啊?

師:小蛇好餓好餓啊,小朋友如果肚子餓了要怎麼辦呢?看看,好餓的小蛇到哪裏去找食物了呢?(樹林裏)

二、教師逐頁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想象

1.師:好餓的小蛇在樹林裏扭來扭去,咦,它發現了什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蘋果呢?(紅紅的的、圓圓的?)

師:你猜猜,好餓的小蛇看見蘋果以後會怎麼做呢?(幼兒自由想象)

師:哇,小朋友們真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對了。好餓的小蛇,張開嘴巴,啊嗚——咕嚕,一口就把蘋果吞下肚了。我們一起來張大嘴巴學學小蛇吃蘋果的樣子。

師:吃完蘋果後的小蛇肚子變成了什麼樣子?

小結:好餓小蛇吃了蘋果以後,身體變成了圓圓的的。它高興的回家了。

2.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去找食物了,這一次看看他看到了什麼?這是怎麼樣的香蕉?小蛇看到了香蕉,會怎麼做呢?(表演小蛇“啊嗚”一口吃進香蕉,“咕嘟”一口吞下香蕉。)

師:吃了相香蕉後的小蛇,肚子變成了什麼形狀?

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黃黃的香蕉,身體變成彎彎的。

3.師:第三天,你猜猜小蛇找到什麼食物了?(幼兒大膽猜)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飯糰)我們一起來張大嘴巴,一起吃掉它。

師:吃了飯團的小蛇,肚子變成什麼形狀了?

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飯團,身體變成三角形的了。

4.師:第四天,小蛇又出去找東西吃了,看看小蛇變成的樣子,你能猜出它吃了什麼嗎?(葡萄)葡萄是什麼顏色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吃的是不是葡萄。

5.師:第五天小蛇找到了什麼?(菠蘿)菠蘿身上是帶刺的,你們猜小蛇還會一口吃掉嗎?(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它有沒有吃掉?(有)你從哪裏看出來它吃掉了?(小蛇的肚子變成了菠蘿的形狀)

6.師:第六天,好餓的小蛇又扭啊扭出來找吃的,呀,這次它找到了什麼?(一棵長滿蘋果的大樹)。這這次他會怎麼做呢?他張開大作,把整棵樹都吞掉了。肚子變成了什麼樣子?(蘋果樹的樣子)

7.師:這次,小蛇吃飽了嗎?它找到一塊大石頭睡着了。我們也一起閉上眼睛。

三。完整欣賞,情節回顧。

師:小朋友悄悄的把眼睛睜開。我們再一起看看小蛇剛剛吃了哪些東西?孫老師最喜歡吃這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你最喜歡吃這裏面的哪個東西?(引導幼兒説完整)

四。延伸

師: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細嚼慢嚥,不能和小蛇一樣。

活動反思:

《好餓的小蛇》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特徵的繪本,其內容簡單、畫面有趣。整個活動,我是以ppt的形式和幼兒共同閲讀的。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風趣幽默,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在活動中我採用一定的互動形式,讓幼兒主動開動腦筋,根據小蛇的形狀大膽猜想。幼兒的思維基本上是跟着我走的,在活動中幼都能被有趣的童話故事所吸引。

但是整節課我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作為一節小班的語言活動,我覺得教師的肢體語言要更誇張一點,效果會更好。其次在活動中過多的引導幼兒觀察小蛇肚子的形狀,而忽略了細節的東西。如: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小班閲讀中讀圖更加重要,應該引導幼兒更加細緻的觀察圖畫,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感知小蛇吞下不同東西的不同感受,增加故事的意外性,更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