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物理小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大學物理小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物理小論文 篇一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們追求教學效益最大化、提高教學成績的最有效策略。因此不少同行都在努力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麼到底什麼是高效課堂呢?到底怎樣構建高效課堂呢?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我眼中的高效課堂

提到高效課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個人覺得高效課堂用我們國中物理裏學到的“有用功的功率”,即單位時間內所做的有用功來理解比較恰當。只要單位時間內所做的有用功多,我覺得無論採用“洋思模式”還是“杜郎口模式”或其他模式都是高效。

為了準確地把握“高效課堂”的內涵,我查閲了很多資料,找到了高效課堂的多種理解方式。我比較認同江西邱林政教師的理解方式,邱教師是這樣寫到的: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

從教師角度來説,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師生如果能達到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二、高效課堂的構建

透過邱教師對高效課堂內涵的理解,我從五方面來談談自己對高效課堂構建的認識。

1. 仔細鑽研教材,分析學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材是提供給教師進行教學的素材,也是學生開展學習的重要資源。它不僅決定了我們課堂教學的內容,還提供了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和方法。因此,仔細鑽研教材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對於教材,首先,我們應該從整體上鑽研國中階段三本教材中各個部分的順序為什麼要這樣安排,都安排了哪些內容,各部分教材內容的地位及作用等。其次,我們需要精讀每一節教材,鑽研教材中的語言措辭和講授的概念、規律、定義的物理意義以及所反映的物理過程,認識到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而做到分析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目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準備好教學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授“槓桿”一節內容時,如果教師沒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就很難幫學生解決為什麼前面在講授“天平的使用”內容時,平衡螺母到底要向哪邊調節的問題。

再如,對於“分子熱運動”一節中液體擴散現象的實驗,教材提到了一個關鍵詞“靜放”,如果沒有仔細鑽研教材,忽略了“靜放”,很多學生就會認為水和硫酸銅溶液混合後,用玻璃棒攪動使其顏色變均勻,也能説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樣就會使學生產生誤解,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此外,對於學情的把握也至關重要。以“槓桿”這一節內容為例,很多教師會認為力臂的畫法很簡單,常常會一嘴帶過。但事實上,由於很多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他們對於數學上“點到直線的距離”都沒有掌握,那麼力臂的畫法就必定會成為這部分學生學習的難點。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力臂的畫法,那麼對槓桿的分類,也就只能是茫然。這樣一來,這節課學生就基本沒有學到東西,更談不上高效課堂了。因此,我認為仔細鑽研教材,分析學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2.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標倡導教師要充分保護和利用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科學探究;並能夠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注意強化實驗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因此,我們要善於挖掘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小實驗、小故事,通過這些有趣的小實驗和小故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趣。

例如,在講授“焦耳定律”內容時,我將一根銅絲和一根電爐絲串聯起來,接入電路中。然後在上面分別裹上紙巾,通電後,學生會發現裹在電爐絲上的紙巾迅速燃燒起來,而裹在銅絲上的紙巾卻安然無恙。此時所有學生都睜大眼睛,覺得很有趣,也很想知道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大大激發了,有利於對焦耳定律這個重點內容的學習。

再如,在講授“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都準備兩個紙杯,將兩個紙杯疊放在一起,然後向兩紙杯上方吹氣,會觀察到放在上方的紙杯會飛出去。通過這個小實驗,也一定會大大激發學生求知慾。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們應該在課堂的引入環節上下力氣,爭取一開始上課就能抓住學生的眼球,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

此外,對於教學重點的強化和教學難點的突破,也可以採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小實驗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 精心設計作業,抓好作業落實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證

對於作業的設計,應該包括三個部分:預習作業、隨堂作業和課後作業。

對於預習作業,教師除了要把課堂教學內容拆解成一個個知識單元的常規任務外,還應該把這些知識單元設計成“台階形式”,讓預習內容有難度與梯度。與此同時還應設計一些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或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預習內容。讓學生帶着這些思考和興趣去開展預習,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重點和難點的時間就會更加充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對於隨堂作業,既可以設計成獨立思考型的、小組討論型的,又可以設計成訓練和檢測型的。在完成這些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注意學法的指導

例如,在講授“壓強”一節內容時,很多學生會錯誤認為壓力就是重力,教師這時就可以抓住這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壓力和重力到底是不是一樣?學生通過討論得到壓力和重力的區別,會比教師講解記憶的更深刻。另外,教師在設計隨堂作業時,還應該注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以及嚴謹縝密的物理素質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還要設計一些記錄型的作業作為補充。當然,訓練和檢測型的作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些作業可以有效檢驗學生課堂的學習效果,並可以為教師後續指導提供診斷信息。

對於課後作業,我們通常以重複的訓練型作業為主,這樣的作業學生往往要投入很多精力,但收穫甚微。適量的訓練型作業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已學知識。但在佈置訓練型作業時應注意分層佈置,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佈置基礎題目,而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需佈置拓展型作業。此外,教師在設計課後作業時,還要注意訓練型作業和自主梳理型作業的關係。要給予學生充足時間開展知識梳理活動,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4. 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高效課堂的檢驗標準

對於高效課堂的評價,由於受制於當前的教育體制,所以評價體系往往是片面的。僅僅評價一堂課是否高效,或者是僅僅用成績來衡量高效都是不夠全面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絕不能只憑一時的學業成績來評價課堂的效果。我覺得我們除了要參考學業成績來評價高效課堂的成果外,還應該通過學生表現出來的物理學科素養以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評價高效課堂的成果。只有這個評價機制跟上課改步伐,才能讓更多的教師投身於高效課堂的教學改革中來。

大學物理小論文 篇二

新課程改革給中學物理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可喜變化,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搞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提高駕馭新課堂的教學能力。那麼,怎樣才能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落實新課程理念,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下面結合筆者在中學物理教學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談淡筆者的思考與認識: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有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應該是愉快的,精神是飽滿的。人們常説“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的話就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師生間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教師的情緒和精神極易感染學生,當教師由於種種原因煩躁不安地走進教室,打開書本進行教學或操作實驗時,學生會感到壓抑,從而使得心理閉鎖,阻礙了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着喜悦的心情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學生思維活躍,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輸入。

其次,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情感處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不死板,善於創設各種情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例如《物理》“機械運動”一節內容比較平淡,幾個基本概念顯得抽象、分散,學生聽課容易厭倦。筆者在教學中採用了詩詞引入法:“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配上動畫效果,使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到自然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美麗的。然後筆者又創設情景:“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旅行,讓我們在從鄭州到北京的旅途中來學習幾個物理量。”從而引出參照物、機械運動和路程等幾個物理基本概念,辨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這樣,通過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到抽象的物理知識,這樣的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皮亞傑説過:“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學要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探究“影響液體沸點的因素”時,筆者當堂表演瞭如下魔術:水沸騰後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並向瓶底澆冷水,結果,燒瓶中的水又重新沸騰。“哇!”學生當即被眼前的情景驚得目瞪口呆!“這是怎麼回事?”“真奇怪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冷水來降低物體的温度,而學生經常認為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起來。而在此實驗中,給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後,水會重新沸騰起來。由於這個實驗現象與日常觀察到的現象相悖,打破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

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關鍵,而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餘地,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和點撥。

筆者説:“其實杯中本來就沒有蠟燭,大家剛才看到的杯中蠟燭是玻璃板前面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平面鏡成像’。”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自然而然進入到“平面鏡成像”的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學習過程的高效性。

四、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現象,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更談不上什麼創新。而物理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又是實驗無法直接向學生提供的。例如:天體運動、大型船閘、航天發射、磁場、電流方向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可利用電視錄像或多媒體課件,突破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把所講的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遙遠的東西變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付諸於學生感官,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時空環境,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複雜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五、要關注學生差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毋庸諱言,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有的思維活躍,有的想象力豐富,也有的同學在學習物理上存在一些困難。為了建立和諧高效課堂,我們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內容應由易到難,教師的語言要深入淺出,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層次較低的學生,使他們不掉隊,學得紮實。學習要求應有層次性,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吃得好吃得飽,讓所有的學生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同時,物理課堂要想真正高效,還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説:“請老師們時刻想到,學生跟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要做的,只是供給他們適應學習的條件和營養,讓他們自己成長。”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能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撥、設疑、解惑。課堂上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悦。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改變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採取班級集中授課、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學習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從而使課堂有利於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