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多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一

關鍵字:社會實踐,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大學生處在讀書生涯與社會生涯的轉型階段,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更為值得關注,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正確認識社會,從而不斷調整自己態度,行為,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把社會實踐與心理健康工作相結合,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人才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二、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在當前大學生羣體中存在許多心理問題,諸如學習壓力,情感困惑,人際關係緊張,理想與現實衝突,考研與就業焦慮,經濟困難等等,但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我意識衝突

進入大學以後,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雖然如此,因只有學習經歷少有生活實踐經歷的中學畢竟對人生的認識較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些大學生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穩固形象,自我意識不夠穩定,在這一時期內,他們會經常產生一些自我意識衝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的衝突。第二,獨立的我與依附的我的衝突。一方面,進入大學離開了父母還存在依賴心理,另一方面,不斷成熟的自我渴望獨立。同時,自己對自己有理想與規劃,從單一的學習價值評價體系變成到綜合的能力價值評價體系,大學生對生活的憧憬與現實還存在距離。

2、人際關係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只學習,不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不能正確的擺正心態,缺乏人際交往技巧,這都容易使他們陷入人際交往誤區。正是因為這種高期望值與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際失調,嫉妒,自卑等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懼症等各種心理疾病。

3、就業心理問題

高年級學生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在求職道路上一片空白,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沒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試時回答問題沒有思路等,導致找工作頻頻受挫,出現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傷,就業焦慮等心理。許多學生表現出經驗不足,承受能力差等問題,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

三、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社會實踐的作用,大學生對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找到人生目標

進入大學以後,脱離了異常忙碌的高中學業生涯,進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時間的大學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學生活的迷茫,理想我與現實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參加社會實踐,能夠了解在社會上有什麼職業適合自己,能創造社會價值,自己最感興趣,自己在專業領域還欠缺什麼技能。從實際經驗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確自我方向和目標,給未來的自己做個設計,及時彌補專業上的不足,大學生活就此豐富多彩起來。

2、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學校的過度保護讓他們帶着對社會的渴望和恐懼走進校園,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也不知道社會中會有怎樣的挫折等待着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有的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從事自認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點點難度也會將他們嚇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認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導致失敗。社會實踐是建立真實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實踐中大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商討補救措施。有了對社會的認識,有了對社會的實踐經歷,學生就不再會對社會感到恐慌,對自己充滿不信任了。

3、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減少情感障礙和社交恐懼

要想改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減少人際交往困惑,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與他人接觸,交流和溝通,而社會實踐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在社會實踐中,經常是小組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必須相互交流,分工協作,這都是他們有了交往的空間和自由。為了使實踐順利進行,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須協商達成一致。這樣有助於正確處理情緒矛盾,減少情感障礙。同時,社會實踐的經歷,增強了大學生與人交往的情景,增強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耐受性。由於在社會實踐中,不是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為了活動內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上,不至於是交往過於緊張。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減少對社會交往的恐懼。

4、社會實踐有助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求職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通過大學期間的認識和改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增強抗挫能力,減緩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關鍵。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在實踐中尋找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辦法,從而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時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實踐,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久而久之,今後面對招聘單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會實踐有助於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成功指標,而今我國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容樂觀,除了沒有清晰的目標以外,不能持之以恆,是最突出的問題。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建立大學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務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於大學生服務於大學生,能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實質幫助和有利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讓其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不僅僅是專業的社會實踐,更是大學生尋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個途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髮現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點,然後針對這些缺點,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鍛鍊自己,通過社會實踐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充分開展學生會工作與社團活動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完成從校園到社會的過度,需要從校園社團活動開始。在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每個同學通過自我定位,競選,工作實踐找到自己適合做的學生幹部崗位,也是提高適應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鍛鍊的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也鍛造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硬的基礎。

3、學校組織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月、周

學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習活動,社會實踐月、周等,也更能直觀的使學生們提前進入社會,進行實際操作階段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自我定位,發現自我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有着積極的影響。

4、學校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

除了實踐和第二課堂以外,學校可以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從理論上分析社會現狀,專業情況,社會實踐與就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的途徑。幫助大學生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康德説,有知覺無概念是茫的,有概念無知覺是空的”只有有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實踐也更需要理論知識來總結拔高。通過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明確理論目標,有更清楚的認識,從宏觀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適應社會。

結語:

總之,社會實踐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培養學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擔起調節大學生心理,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工作,必須進一步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整合和利用學校已有資源,創造一套實用有效的機制,最終實現通過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二

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當今的形勢對當代大學生的期望值是越來越高,需要的是複合型全能人才。現代青年不僅要具有相當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應勇於創新,敢於挑戰,具有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世界衞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由此可見,健康包含着身體、心理和社會健康三個方面。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心理學指出,心理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人的身體素質影響心理狀態,又依存於心理素質

在運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在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而其身體的發展又依存於心理素質。例如,在接受耐力素質練習時,哪些勇敢而好勝心強的學生,他們具有自覺、頑強的意志品質就容易戰勝疲勞取得良好效果,而哪些怕苦怕累、意志品質較差的學生,他們就會提早產生疲勞而堅持不下去,影響練習效果。

1.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並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還可陶冶他們的情操

1.3、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心理素質日趨重要。普通高校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場所,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較強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2、高校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2.1、特殊的教育目的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以心理保健、心理適應、心理素質的培養與發展來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啟學生的心理潛能為目的。

2.2、特殊的教育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能力培養、氣質培養、性格培養及學習興趣的培養。

2.3、特殊的教育對象

教育的對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他們主觀意志較強,思想複雜,不易把握,但易溝通,所以要正確引導,使他們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2.4、特殊的教育方法

心理教育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説服疏導法、典型榜樣法、競賽評比法、表揚與批評等方法,還可以傳授一些心理常識,以及心理輔導與諮詢等等,還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3.1、在準備部分安排有針對性的遊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遊戲大都具有豐富的趣味性,在教學的準備部分,有針對性的安排體育遊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體育興趣,利用遊戲本特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參與意識與協作意識。

3.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應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來指導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引導和幫助學生自覺的進行身體鍛鍊,促使他們將體育運動納入到生活中,從而促進體育的社會化進程,讓學生深知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提高人的心理應激能力和適應能力,減少心理疾患,培養樂觀的思想和健全人格的深遠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健康第一”這一觀念的宣傳教育,利於教學內容中的積極因素及深刻內涵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例如,利用中長跑的“極點”現象,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利用健美操的美感、節奏、力量感及韻律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自信。

3.3、鼓勵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於大學生來説,不僅有着磁鐵般的吸引力,能夠融洽人際關係,溝通心靈,有助於培養團結互助、友好協作等良好品質,而且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於個性發展和才能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學計劃和教材,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學生積極溝通,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激發與培養他們對課餘體育鍛煉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和學習興趣,適當佈置課外體育活動作業,並幫助和引導他們自己制定鍛鍊計劃,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3.4、教師在課中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

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沉穩的情緒,還要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和抗外界干擾能力,防止煩躁、焦慮和抑鬱等心理疾病的發生;掌握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情感投入和體育運動中得情感表現,並分析其成因和處理方法,幫助學生以愉悦的心情參與體育運動。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對學生公正評價,同時教師要精心備課和組織課堂教學,注意教學的藝術性、技巧性,增加情感投入,縮短心理距離,多與學生加強交流。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編寫組。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2]學校體育學編寫組。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三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對於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是高校一門不可或缺的課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等教育有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着各種挑戰,培養出與社會接軌的全能型人才是我國各大高校面臨的首要難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是發展的前提,如果大學生普遍存在不健康心理,那麼全面發展即是空談。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科學性、有效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不合理之處

1、教學目標忽視發展性

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心理教育課程是以問題導向式教學為主,沒有與發展性目標進行良好結合。一般來説,高校從預防心理問題、普及心理知識、治療心理疾病三個不同等級入手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也分成了三個級別:一級目標是以預防教育為主,是針對全體學生開展的,主要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防止心理疾病的產生;二級目標是以普及心理問題為主,教師通過對學校普遍心理問題的調查,面向全體學生予以針對性教育與輔導,從而達到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目的;三級目標是以治療為主,對患有較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獨立的、針對性的診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通常是二級目標,即以問題導向為主,主要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的產生,而忽略了發展性目標,也就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並沒有起到開發大學生心理潛能的作用,不注重對大學生積極向上、樂觀等思想品質的培養。

2、教學手段單一

據調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採取理論教育的形式,並沒有創設一些情境讓大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即缺乏體驗式教育的引入。心理教育本來就與其他專業課不同,不是記住基礎知識就能解決心理問題的,該課程應該着重於學生真實的體驗。而單純的理論教學使課堂毫無生氣,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不能發揮應有的心理教育效果。

3、課程設置有待優化

我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都是選修課或者是活動課程。部分學校有心理專業,開設的心理課程也相對較多,但是很多內容都很深奧,對於非心理專業的學生來説難度過大,加上部分教學內容沒有邏輯性,知識層次混亂,導致課程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方法

1、教學方法多元化

同其他學科教育一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大學生為主導的,教師起輔導作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多加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總結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應該進行鍼對性指導,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其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促使其更好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該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方式,將遊戲教學、情景教學、心理測試、影片分析等環節加入課堂,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程教學應與課外學習相結合

為了提高心理學教學質量,應該將書本教學與課外知識掛鈎,教師應該在課堂之餘,多組織學生參與專題講座和社團活動,並與課堂內容相融合,從而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將課堂學習與學生課後反思相結合

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課堂學習外,還應教會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也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認真複習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自我教育可以強化學生學習心理健康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高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4、進行有效的課後評價

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教師應該關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後評價,不僅包括心理知識的掌握,還包括課程目標的實現。很多學校都是用分數評價教學效果,這是不全面的,並不能反映問題。對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來説,應採用作品分析、行為觀察、心理測量等方法來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從而真正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通常自我認識不足,缺乏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發展。我國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設置、教育方式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只有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將理論課與課外學習相結合、課堂學習與學生課後反思相結合,並進行有效的課後評價,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元洪,孔慶娜。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J],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34-136.

[2]張孝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4(4):151-154.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四

隨着高校教育的深入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漸突出,就業、生活等多個方面都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因此,通過促進高校體育發展緩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眾多高校教師關注的焦點。高校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如何做到通過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廣大體育教育者的重中之重。

隨着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就業壓力,生活壓力和學習壓力也給高校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因此,有些高校生出現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它是客觀的存在,仍需學校和教師給予一定的關注。

因此,積極開展體育教育促進高校生心理健康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就此本文與讀者對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共同探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表現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上各種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大學生未出校門,但是很多競爭壓力依然給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再者隨着近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重,尤其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大學三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進入社會,這使得很多大學生在之後的學習中感到很焦灼,不知道應該怎樣利用有限時間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

隨着這種壓力的日益劇增,很多大學生或多或少的都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而且很多大學生在高中時期只關注學習,忽視了綜合素質的發展,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給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壓力。

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緊張焦慮、浮躁、急功近利等,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剛剛經歷了緊張的高中時期。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都有了極大的改變,大學生還不能很快的投入到新環境中。

二、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大學生交際能力

大學生從緊張的高中時代一下跨入輕鬆的大學時代,雖然沒有學習的壓力,但是由於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使得一些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而體育運動正是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隔閡的重要途徑。在體育運動中,學生要學會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從而通過這種途徑大學生的交際變得會更加容易。

(二)體育運動有助於大學生完善自我

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形成開朗外向的性格,並且在體育運動中,學生很容易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大學生的性格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

(一)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

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應該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實施,讓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提升。

比如教師可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如越野等,培養學生的毅力和韌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嚴格的紀律和規則要求下養成一定的自制力。又如競技體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培養學生的自我認識意識,從而使得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二)教師應該積極開展體育競技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體育競技活動並不是教給學生要爭強好勝,而是要學生在體育競技中感受到真正的體育精神。隨着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學生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體育盲了。有的學生可能會喜歡籃球,也有的學生可能會喜歡足球,無論是哪種體育活動,學生在實際的參與中不僅能培養健康的身體更能培養積極向上的心理。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點,開展體育活動。如籃球比賽,學生在積極參與比賽的各個環節中都能感受到運動精神,並且比賽是一項團體活動,這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以維護集體利益為首要準則。學生通過準備比賽和比賽的過程能夠感受到團體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也能夠懂得如何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煩惱。並且體育競技還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品格的完善。又如象棋比賽,不僅能促進學生培養冷靜、認真的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團隊意思。總之,體育競技比賽能夠消除大學生心理的負面情緒,為大學生的交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深化高校體育教育,讓大學生在體育競技中學會分享,學會交流從而培養出外向開朗的性格,從而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出正確的指導。因此教師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使得大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心理。

熱門搜索
老師自查報告多篇 街辦工作人員工作總結精品 《冀中的地道戰》公開課教學設計精品 新版黨員自查自糾報告精品 《搭船的鳥》教學反思 師徒結對方案精品 關於暑假日記作文精品 物業領導述職報告2023新版多篇 簡短春節祝賀詞 國小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四上國小語文工作總結新版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作文2020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 八年級八年級英語期末考試分析 提倡保護野生動物的倡議書 春天來了日記 河南省排前10名的高中有哪些 2023年公安警務保障工作總結 幼兒園國慶節園長講話 年終個人採購工作總結通用 形容風大的詞語精品 企業認知報告多篇 污水處理廠年終總結 2022年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科出 國小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導師月工作總結 推薦一個好地方作文四年級精品 對班級提一些合理化建議新版 描寫夏天炎熱的句子90句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東方明珠塔作文精品 尋找幸福精品作文600字精品 表達個人能力的10個英語句子 開學培訓教師心得體會 五年級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護士 習題新版 童年的趣事作文300字 會計專業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500字 女生自我介紹作文怎麼寫 正風反腐就在身邊觀後感 轉中級述職報告 李白的送別詩《渡荊門送別》賞析通用 多彩的端午五年級作文600字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論文精品 身邊人事蹟材料範本 北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