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心理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76K

大學生心理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一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創新,創新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對教育體系的優化革新,滿足學生髮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養,從而實現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素養教育體系的有效創新,促進高校學生心理素養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創新分析

新媒體的發展,改變着人們的生活,也影響着人們的道德標準及思想意識。因此,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通過優化學生思想道德管理的體系,明確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優化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穩定支持,實現教育體系的優化革新。在現階段教育體系的創新發展中,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創新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高校課程教育體系的穩定優化,實現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的綜合提升。

一、新媒體環境特點

(一)便捷性

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相對較快,在信息發出後,可以實現信息的及時回覆,為雙方的互動交流及信息溝通提供有效支持。同時,新媒體環境下,其語言也呈現出便捷性的特點,出現了縮略語、數字單詞的諧音,為人們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性的服務。

(二)新穎性

在網絡資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新媒體形成了新穎性的特點,例如,QQ、微信等網絡社交平台的構建,為大學生提供了多樣的網絡語言環境及新穎的交流方式。學生在該平台上,可實現信息的及時溝通、及時傳輸,滿足了學生對新媒體的基本需求,實現了網絡資源運用的豐富性及個性化,完善了新媒體傳播的核心途徑。

二、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一)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心理的正面影響

第一,新媒體的出現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分析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藉助新媒體來加強與學生的交流,進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提升他們思想道德的綜合水平。第二,新媒體為大學生營造全新的環境。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豐富了信息資源,拓展了技術的運用形式,實現了信息內容的及時性傳輸,為學生營造了全新的資源環境,豐富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內容和形式。第三,新媒體環境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對於高校學生而言,通過新媒體信息平台的構建,可以實現大學生羣體對知識內容的認知,通過實時地觀察及分析社會因素,使學生全面地瞭解社會的基本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規劃,進而實現大學生心理素養的穩定提升。

(二)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心理的消極影響

第一,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環境更為複雜,道德認知存在衝突。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各種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對於我國大學生羣體而言,其成長中容易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響,西方文化中一些偏執的思想會對大學生心理的成長造成制約,如果不有效地進行大學生思想健康教育,會使學生的價值理念產生一定的偏差,從而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教育需要將心理教育作為基礎,通過規範及引導大學生的行為,實現教育體系的優化創新,從而為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指明方向。第二,在新媒體網絡資源構建以及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信息資源的傳播途徑呈現出多樣化,實現了信息內容的個性化、多樣化傳輸,但信息的傳輸缺乏必要的監督,充斥着各種不良的信息,影響着大學生心理的健康。例如,在一些娛樂新聞、遊戲信息等廣告網站中,經常會彈出各種淫穢的圖片,存在着不良信息,由於高校學生的好奇心強,辨識信息能力較弱,會吸引着他們去點擊瀏覽,影響着其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體網絡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學生在網絡中容易與陌生人建立信任關係,對學生的信息隱私造成影響,為學生的心理帶來一定影響。盲目地信任陌生人,會制約學生正常的人際交流,形成不客觀的人際觀念,較易產生畸形的心理,不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成長。因此,在現階段下要革新教育體系,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新媒體環境帶來的挑戰,通過對學生基本需求的分析,進行教育資源的合理整合,強化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認知,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創新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

新媒體的發展,信息資源的開發性及平等性使教學在某種程度上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因此,教師應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體能力,使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課程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拉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距離,為教育體系的優化革新提供良好基礎。因此,現階段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需要認識到教師及學生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構建良好的互動、溝通平台,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改變以往教學環境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中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完善合作交流管理機制,從而為教育體系的革新及優化提供有效依據。在現階段心理素質教育體系的優化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環境的營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思維,強化自身的基本職能,在教學中通過對教育環境改變因素的分析,革新教育體系,將學生作為主體,為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營造良好環境;第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平等待人的原則,構建良好的交流平台,為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提供有效支持;第三,在心理素質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構建一對一的交流環境,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使學生可以真實、客觀地分析自己內心的想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證。通過營造“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強化學生對心理教育內容的認知,為學生思想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二)藉助心理素養的信息教育平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現階段,新媒體已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教育途徑,為了使其在教學中充分地發揮作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認識到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並針對這些內容構建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平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通過網絡平台的構建,實現藉助電視、廣播及報刊等介質宣傳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將自媒體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整合,提高信息資源運用的真實性及高效性;第二,可以在信息平台上開展諮詢教育活動,諮詢活動主要包括團體諮詢及個體諮詢兩種,團體諮詢主要是針對學生羣體主要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法;個體諮詢主要是針對較少量學生心理問題的諮詢活動;第三,構建自媒體信息資源的監管機制,肅清網絡教育的環境,強化學生對客觀信息的辨識度,從而為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供穩定支持。

(三)有效增強學生的心理綜合素養

新媒體環境可充分滿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需求,通過在實際工作中優化設計,充分整合教育資源,充分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從而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提供良好支持。在實際的網絡教學環境的營造中,心理教育人員需要分析學生對網絡的需求,及時地調整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通過綜合設計網頁、視頻,使學生掌握不同的心理教育內容,通過對相關內容的分析,強化自身的心理素養,從而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同時,在高校優化教育體系的同時,也需要院校針對教育人員的基本現狀,構建綜合性的教育培訓機制,實現教育人員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增加教育人員的知識儲備,增強教育的有效性。對於教育人員而言,需要將多樣化的心理教育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強化學生的網絡技術運用能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為整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基礎。此外,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中,還需要實現對師資力量的合理整合,引進專業性的網絡通訊技術人才,豐富教師隊伍的職能,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實現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心理素質能力的綜合性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新媒體不斷髮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整合傳統媒體資源,優化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使高校學生穩定提升綜合能力,從而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革新提供良好支持。對於高校教育體系而言,教育不僅應是為了培養專業性的社會實用人才,而且還要在教育中強化學生的心理素養,通過對教育體系的優化革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教育者需要認識到教學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途徑,通過分析新媒體環境的變化,構建綜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發展空間,從而為教育體系的穩定優化奠定基礎,實現教育工作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娜.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xx,(34):399.

[2]徐娟娣,喬婧芳,吳豔虹,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xx,(11):15-16.

[3]阮文玲.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5):103-104.

[4]陳軍弟.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感恩教育路徑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xx,(21):81-83.

[5]劉潔,曹繆,侯禕,等.新媒體環境下軍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J].才智,20xx,(31):246-247.

[6]石變梅.德育對心理健康教育影響的利弊分析[J].中國教育學術平台,20xx,(4):133.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二

摘要:當前網絡教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網絡傳播模式及其對應的大學生心理反應模式兩個方面,來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反應與網絡傳播的關係,為構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提供基礎。

關鍵詞:網絡傳播模式;大學生;心理反應;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世界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時空價值,也重新構建了網絡人際交往關係和網絡傳播模式。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者的重要羣體,其網絡行為的自由度和複雜性,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因素之一。當代高校如何引導大學生抵禦網絡誘惑,摒棄消極反動的網絡思想,建立積極向上的網絡傳播環境,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和重點。因此,瞭解網絡傳播模式和大學生的網絡心理反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立的前提和關鍵。大學生是網絡傳播的廣泛參與者,既是“傳者”,也是“受眾”,兩者相互融合,交叉作用。這樣的交融性決定了大學生行為和心理的不確定性,也就打破了傳統媒介傳播的界限,形成了新型的網絡傳播模式和大學生心理反應模式。

一、放大模式與閒竊心理

網絡如同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將每一個人認定為一個代碼與網絡聯繫着,當某一個被大眾廣泛關注的代碼與你的代碼有聯繫時,你就會在網絡上被放大。這一傳播模式的載體是當今高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大學生也是這張巨網中的成員,在校園網絡乃至整個網絡世界中,都有可能因為某個事件而被關注和放大。放大模式的作用類似於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使得大學生的言行無處躲藏,不管大學生是否願意捲入網絡中。心理學認為,當人們較長期地受到一種新的社會情境刺激的時候,往往會導致新的行為和心理內容的出現。大學生藉助計算機網絡工具與其他大學生暢快地進行交流,這是一種雙向的、個性化的人機系統。由於大學生在交流時面對的是一台機器,交流載體是計算機的仿真技術,不會面對面的四目相對,所以大學生可以用任何面目去應對交流,特別是那些平時比較孤僻的學生在網絡上可以盡情釋放自我,而不會招來其他同學的眼光。這種閒竊的心理就是大學生在接觸網絡信息時,常用一種放鬆、管閒事、竊喜的心理來參與其中,比如在校園“人肉搜索”過程中,大學生會積極地幫助尋求某個人,並且期待着結果出現,這在無形中放大了原來的信息範圍,大學生自己也參與到這個放大的過程中。閒竊心理是中國社會羣體中特有的一種心理狀態,是民族劣根性的心理表現。

二、反沉默的螺旋模式與叛逆心理

反沉默的螺旋又稱樹狀結構,即大學生產生的個人意見往往不再附和主流觀念,而是無意或者故意形成不同的個性意見,這也是九零後大學生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反沉默的螺旋模式使信息在網絡傳播中不再是大規模的主流思想,而是分割成不同的、越來越多的細小分支觀念,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觀念和意識世界。在規範較少的網絡上,大學生就像到了一個無政府主義世界中,不僅信息可以自由傳播,大學生的情感也可以隨心所欲的抒發。同時獨處的網絡環境容易使人形成一定的叛逆心理,把現實生活中看不慣而又無法釋放的情緒在網絡上忠於本我的發泄出來。但是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大學生很難掌控言行中的那個“度”。若是在主流思想或言論環境下語出驚人、獨樹一幟,這可以稱作網絡個性,但是大學生如果越過那個“度”,叛逆過頭,就會造成心理扭曲,以至於出現大學生駭客這樣的特殊羣體。大學生駭客是挑戰校園網絡安全的一部分人,他們在製造病毒的過程中所伴隨的心理模式就是典型的叛逆心理,表現為搞惡作劇、騷擾他人、入侵學校管理系統等。由於網絡法規的不健全,以及校園網絡監管的不到位,使網絡行為的約束力有所下降,網絡獨處讓大學生可以赤裸裸地表達,釋放了人性中不道德的能量部分。

三、水渠模式與選擇心理

當大學生面對比傳統媒介強百倍的信息洪流時,不再簡單的選擇性接觸,而是對有些自己不關心的信息根本不接觸,直接把自己需要的信息引流入自己的水渠中。在水渠模式的這個選擇過程中,大學生成為網絡傳播中的“第一把關人”,建立自我需求網,主動鑑別自己需要和不需要的信息,而這種“第一把關人”作用是在社會控制弱化和削減的過程中強化出來的。人的注意具有“指向”和“集中”兩個特徵。注意的指向特點是人的認知活動所具有的選擇性反應,也就是水渠的閘門所在。注意的集中特點,使得大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夠離開那些相對無關的信息流,而且還能夠抑制相對無關的信息流,這就是選擇與排斥的整個過程。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中可以進行許多不同的角色體驗,即使這些角色也是虛擬的,但是它仍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現實社會生活中不能滿足大學生角色扮演的各種心理需求。這就是大學生在網絡傳播中選擇性理解和記憶的更深一層心理需求模式。網絡環境的超時空性和匿名性,令大學生兒童時期被壓制的自我意識漸漸甦醒,角色扮演的隨意性更大,角色可以自由的轉換。這種角色扮演在網絡空間中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如平時懦弱、網上勇敢,平時沉默寡言而網上滔滔不絕。也就是説,在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中,不會受到別人過多的評價,即大學生選擇了一個能夠得到自我認同的安全環境。大學生主動選擇“水渠”的自主性使人們獲得了充分的控制感。長期以來心理學家認為控制感是人類的一個基本內在動機,心理學通過多個實驗説明了控制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類應對環境的重要心理資源,增加了控制感反過來説即是減少了無助感。

四、颶風模式與主動心理

颶風模式是指大學生在網絡活動中主動參與信息傳播,自主發動信息生產、蒐集、展示的一種傳播方式,大學生成為主動的“議題設置”者,這種模式是網絡傳播中傳者與受眾羣體重疊與交叉的突出表現。網絡世界每天都會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信息颶風,有的攻勢會形成氣候,廣泛影響其他大學生,大部分小氣壓都被淹沒了。互聯網技術為大學生提供了大學生參與網絡活動的技術手段和活動平台,比如現行的許多代理軟件,圖片、視頻編輯軟件等,都為大學生自行製作語言、圖像和視頻信息提供了技術條件。近幾年火熱的微博、微信、個人網站等虛擬空間為大學生製作的信息颶風提供了發佈平台。這種主動參與網絡活動、發動網絡颶風的例子有很多:網絡造謠者秦火火利用網絡散播謠言,引起眾多網民的評論,然而眾多事件的背後卻是謊言,是秦火火利用網絡進行的欺騙,這在社會中引起人們對網絡真實的又一次思考。

五、網絡虛擬團體與羣體心理

由於網絡的獨處環境瓦解了現實社會中的利益關係和層級概念,把權力分散到每個節點中,這樣平等的網絡地位更容易互相採取聯合行動,建立種種正式或非正式的虛擬團體。“這些虛擬的網絡社區從功能上來講,可以滿足人們的一系列需要,這些需要包括:歸屬與被接受的需求、通過反饋過程而被證明為正確的需要、同他人一起分享共同體驗的需要、同他人一起為共同目標而工作的機會”。這樣的虛擬網絡社區在當今可以説是五花八門,如QQ羣、明星貼吧、驢友俱樂部、駭客組織、微信圈、電影交流社區等,都是比較典型的網絡社區。大學生可以帶着五花八門的共同興趣趕來,在這裏趣味相投的大學生進行平等、暢快的交流,而不需要遵守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規範。網絡虛擬社區形成的心理動機是大學生特有的羣體心理。“所謂羣體心理就是人們結成羣體時所伴隨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狀態,如暗示、模仿、從眾、心理氣氛、感染、謠言、風氣、社會偏見、集體牢騷、風俗、傳統等,都屬於該範疇。”在網絡社區的虛擬特性下,大學生之間的信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虛擬的網絡團體最需要的就是成員之間的真誠、信任,這關係到信息共享程度和合作程度,只有充分的信任才會與在外部的市場資源和別的功能上形成互補關係的虛擬企業進行合作。虛擬網絡社區的命運並不是穩定的,而且有可能仍以在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前提下向現實社團發展。比如大學生開的微店就是這樣一個以網絡上交易為基礎的網絡社區,而交易實現的過程還是需要在現實社會中實施。一般這樣與現實有密切關係的網絡社區發展就是比較成熟的。

六、結語

在網絡世界中,由於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大學生以不同的心理狀態投入到網絡活動中,影響到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同時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傳播又會刺激到大學生的機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反應模式。以上五種網絡傳播模式與心理反應模式,能夠對大學生在使用網絡時產生的網絡行為有一個更明確的自我認知,幫助其認識到某些極端的網絡行為是由於不健康的網絡心理造成的,而在現實生活中,只有消減其他因素對心理的影響,才能形成正確的網絡行為。同時,對政府和高校來説,在網絡犯罪和網絡沉迷現象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不僅要制定強制性的網絡法律,還要從道德、文化、心理的層面上來努力。對於網絡成癮者而言,通過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幫助調適不良心理,進行主流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灌輸,尤其是為德育理論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前提,積極引導正確的網絡觀,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使網絡環境透明起來。

參考文獻:

[1]程樂華。網絡心理行為公開報告[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xx.

[2]王小章。中國社會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xx.

[3]姜巧玲,胡凱。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進展與趨勢[J]。現代大學教育,20xx,(6)。

[4]劉秀倫。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xx,(5)。

[5]胡凱。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的標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xx,(6)。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三

生活在新的大環境下的“90”後大學生,由於其生長環境、教育背景等的差異,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也都直接或者間接被影響着,具有鮮明的、獨特的時代特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瞭解“90”後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是教育者面臨的新課題。

本文論述了“90”後理工科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徵,並在全面分析其成因的基礎上,對進一步加強“90”後理工科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並明確了社會、學校和老師的定位,以促進“90”後大學生在心理上更好發展。

大學生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羣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代表着最先進的流行文化,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的、重要的羣體,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90”後大學生,是被當今社會各界熱議的新一代羣體,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時尚、青春、非主流”儼然已成為他們的代名詞,他們個性特徵鮮明、熱情豪放、思維活躍,但是他們也同時表現出依賴性強、抗挫能力差、團隊意識淡薄和人際交往能力差等特點。這些特點引發“90”後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出現學習方面、生活方面和人際交往方面等一系列的問題。

因此,我們要緊密結合“90”後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其發展規律,注重開發其自身潛能和積極因素,採用積極的、科學的評價方式,激發大學生的內在激情,從理論到實踐提升他們的個人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最終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

1“90”後理工科大學生的個性特點

1.1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

“90”後大學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網絡時代,接觸和了解信息的渠道廣泛,信息內容全面多樣,看待事物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獨立性特徵鮮明。 “90”後大學生是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的素質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對信息的獲取迅速,遇到問題敢於獨立判斷並發表自己的觀點,相對於過去千篇一律、整齊劃一和個性泯滅,這種主題意識的強化是一大進步;但是,過分強調個體意識的多樣性也易演化成極端個人主義。另一方面,“90”後大學生是在兩代人的呵護、寵愛下長大的,集千般寵愛於一身,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父母替他們安排好了一切。由於從小缺乏磨練,缺乏獨立生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擺脱對家庭和他人的依賴,依賴性強,當遇到挫折時,就會表現出想通過他們去解決,獨立抗挫能力弱的特點。

1.2敢於接受挑戰與抗挫抗壓能力差並存

對於“90”後大學生來説,挑戰是生活中必須的“遊戲”,他們喜歡面對挑戰、追尋挑戰,他們的生活激情更多地來源於各種挑戰。然而,“90”後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中,一旦出現任何不順利或挫折,父母長輩等都會出面幫助孩子排憂解難,導致他們普遍缺乏自立和自控能力。“90”後大學生在踏出家門進入學校後,在獨自面對一點的不順心或是挫折失敗時,無法冷靜應對併合理處理,不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容易不知所措甚至是自暴自棄,乃至借用睡覺、遊戲或者小説來逃避,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或做出其他極端行為。

1.3自信張揚、熱情開放與沉默孤獨並存

“90”後的大學生大都熱情、開放、充滿活力,善於言談,但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熱情、開放、能言善辯是在熟悉的人、朋友面前。當和陌生人面對面地接觸時,他們就表現得比較沉默,不善言辭,讓人感覺比較清高。尤其隨着信息技術的普及,QQ、微信、網絡遊戲等虛擬平台已成為他們與人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他們也能夠在各種虛擬平台中暢所欲言,沒有界限,沒有背景,比現實的交流更容易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過分地依靠網絡工具和使用網絡語言,會導致在現實生活中,再面對周邊同學、朋友和親人時,思維和交流方法不能和網絡中區分,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導致交往失敗。通過部分學生我們瞭解到,喜歡沉溺於網絡等虛擬世界的大學生與同學交流並不多,他們的交往範圍僅限於網絡朋友或者同宿舍同學。由於生活習慣,愛好等差異,有的學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説話,同學們會反映他比較孤僻,遇到事情也從來不和周圍同學説,時間長了,別的同學也會覺得他們不合羣,不好交往,漸漸地大家會習慣於他們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與其交流。這樣,他們自己就會覺得孤獨,這部分同學最後大多會直觀表現為學習困難和人際交往困難。

1.4認知水平提高、思維活躍與自以為是並存

在當今信息大爆炸時代,“90”後的大學生們獲得新知識的途徑更加多樣,範圍更廣,在認識的過程中不輕易接受某些結論,不滿足現象的羅列和陳舊乏味的教學方法,更加註重依據自己的思考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繫;他們開始由接受型學習為主向接受型和創造型相結合的學習轉變,敢於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積極主動地參與科研活動,在實踐中儘可能地瞭解所學專業的實際需要和發展前景,不少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有重大發明,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但由於他們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豐富,基礎知識不廣博,加上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以及思維的複雜性,在認識與分析問題時,容易向消極方面轉化,覺得自己知識面廣,思考問題能力強,見識高人一等,總把較新鮮或者符合自己意願的觀點作為真理,導致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聽不進別人的觀點或建議,陷入片面性的境地。

2“ 90”後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成因分析

2.1社會因素

經濟的發展必然帶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多元化,近年來,老百姓的物質生活相較以往獲得了極大的豐富,在各種社會場合,都充斥着各種各樣好的、不好的具有符合當今經濟環境的社會價值標準和文化氛圍。“90”後大學生大多一出生,就獲得了豐富的物質生活資料、完善的醫療保障、較好的基礎教育。他們思想前衞、膚淺,在與世界融合的過程中能迅速接受各種各樣的思潮,由於他們年齡尚輕,思想並未成熟,還不完全具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性境界,所以他們愛慕虛榮,追求時尚,甚至價值取向模糊。此外他們從未經受過物質匱乏之苦,這讓他們越來越遠離艱苦樸素的傳統觀念。所以,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沒有困難、沒有目標,不思進取,毫無顧忌的享樂;對自己的未來,他們普遍感到很迷茫。但這不應完全是他們的錯誤,而是社會大環境的結果。

2.2家庭因素

“90”後的大學生多出生於“四二一”家庭,即四個老人加上兩個大人共同撫養一個孩子,他們是家庭的中心,對於他們的要求,父母和家裏長輩都儘量滿足。這讓他們習慣性地在家庭消費、家庭活動等事項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願,而這些意願也往往會在父母等長輩的遷就下成為了現實。長此以往,就培養了他們性格中獨立和自信的一面,同時也伴隨有自私和專制的一面。家庭給予他們的總是“滿足”,這讓他們形成“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的錯覺。家人的長期精心呵護,讓“90”後大學生們誤以為索取是理所應當,從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個人需求,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和回報,缺乏必要的感恩心理。此外,過分的保護也導致他們的挫折承受能力很弱,小小的失敗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2.3個人因素

價值取向多元化,責任意識不強,經過調查,儘管大多數“90”大學生的人生態度是積極健康的,但是他們的人生價值取向、人生目的依然較“80”後大學生更加多樣化,仍然存在找不到自己正確的人生定位的問題。在物質和精神關係上,實現遠大理想和目標已經不是他們人生追求的第一位,而是把眼前的利益和實現較高收入作為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標。這反映出大部分“90”後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思考不夠,存在模糊的認識,導致其急功近利,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感不強。很多“90”後把“遊遍天下山水,吃遍天下美食”當成自己生活的目標,於是吃遍天下美食,追求品牌,遊覽風景名勝,體驗浪漫的愛情故事幾乎成了這個羣體的時尚。相對於老一輩來説,他們沒有了自己的信仰、目標,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拋棄了遠大的理想,沒有前進的動力,變得越來越現實和功利。於是學習浮躁,靜不下心,高分低能,經不起風雨,不懂合作,不關心他人,頹廢等批評就全落在了他們身上。

3教育創新相關建議

3.1正確看待“90”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任何一個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點,這些特點的形成都是社會、家庭和個人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信息大爆炸時代,“90”後大學生具有種種我們不能理解甚至是看不慣的行為或性格特點。我們不能過多地去批評他們,應該抱着平常的、積極地心態去對待他們凸顯出來的個性特徵,因材施教,並適當地利用這些特點對他們採取適合他們個性特點的教育方法。承認在他們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個性特點,並試着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進而產生“同理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工作。

3.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搶佔網絡思政高地

“90”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舒緩“90”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改善心理彈性,使其適應現實狀況並達到心理健康水平,還必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具有實效性、長效性的教育。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大量運用説教的手段,學生難以接受。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教育的輔助手段,通過心理疏導、心理干預等手段來處理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這使得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目前,“90”後大學生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就是網絡,其中包括論壇、微博、QQ、微信等平台。充分利用這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用多管齊下的方式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輻射面,探索輿論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快速佔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最終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3.3整合教育資源,加強教師隊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社會環境資源、以網絡為主的現代媒介資源以及以學校教師為主的人力資源等教育資源,將不同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既可以發揮各自之長,又可以相互取長補短,還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性。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機構有限的專職心理諮詢老師,發揮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以及其他任課老師的積極作用,通過言傳身教等方式,可以對其產生潤物無聲的積極的心理影響。此外,面對新的學生特性,加強教師隊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業指導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外,還應及時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識結構和技能,創新工作方法,構建媒介素養教育理論。

3.4加強社會實踐鍛鍊,積極引導大學生人格的自我教育

綜上所述,“90”後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的新鮮血液,也是當代社會的特殊羣體,他們有着自己年代的鮮明的特徵,有着獨特的心理特性。要想做好“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先要全面瞭解“90”後大學生個性特徵以容易出現的問題,然後再結合具體問題提出對策,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作用,整合各種資源,有針對性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四

【摘 要】舞蹈治療以心理治療方式,利用動作來加強個體情緒、身體和認知的整合。對於專業院校的學生來説,舞蹈或許是種技術技巧的學習與展現,而這裏所説的舞蹈,重點是讓學生在相同的環境下,根據不同的節奏與方式手舞足蹈,放鬆緊張的肌肉、關節以及心靈,使身心在各種高壓下得到放鬆,從而達到有創造性的自我表達。

關鍵詞舞蹈治療;大學生;心理問題;創造性

中圖分類號:J70-4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xx)07-0179-01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且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們的心理壓力如影隨形,全民的心理問題也在逐步顯現,在青少年中間尤為明顯。近年來,據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羣體。震驚世人的“北大學生殺母案”以及近期的“碎屍案”,讓人不禁要問:大學生們究竟怎麼了?導致這些案件發生的原因何在?

一、導致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五大因素

(一)家庭因素:每個有問題的孩子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家庭關係的不和諧、親子關係的緊張以及家庭教育失當,都會導致孩子心理相對敏感、承受能力差等。

(二)角色互換能力差:當教學模式從填鴨式的教學轉變到自主學習時,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們帶來精神層面上的壓力,如困惑、懷疑等,成為心理疾病的誘因。

(三)社交因素: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大不同的環境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在思考問題的廣度、深度、性格、擇友方面以及為人處事方面各不相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

(四)環境壓力:在大學裏,學生需要獨立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對於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和家庭的大學新生來説,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導致一定程度的自卑和自閉。另外,近些年來,因就業環境的不景氣,給大學裏眾多高年級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而來。

(五)情感處理失衡: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是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戀愛的失敗導致其心理髮生扭曲,產生諸多消極思想,甚至有的人因無法走出陰影而走向極端,最終釀成悲劇。

二、舞蹈治療的方法

(一)肢體動作:通過對來訪者構建情感表達的細微特質性動作和手勢的仔細觀察和響應,與之建立信任及同感關係。

(二)象徵:以自發性和創造性韻律動作體驗進行想象、幻想、回憶和設定的過程,通過動作的力量,被壓制的恐懼情感可以得到釋放,培養來訪者的自愈能力,與來訪者建立信任感和接受感。

(三)治療性動作關係:以語言及非語言的的參與和催化動作,幫助諮詢師和來訪者建立起良好的互動。

(四)團體節奏性動作:通過有節奏、有組織的方式促進和支持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改善來訪者的行為方式,提高交流能力。

三、舞蹈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舞蹈具有自娛性,而舞蹈治療具有自愈性。舞蹈在源頭上是人們工作生活和娛樂的一部分,而在舞蹈治療中,舞動不是為表演,而是希望通過體驗動作感受內心,做到自我接納,整合自己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平衡狀態,從而深層次地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以達到自愈的目的。

(二)舞蹈具有創造性,而舞蹈治療具有自發性和自控性。藝術的本質在於創造和表現,舞蹈治療本身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心理治療,是一個追求創造和實現美的過程,學生正是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類人,而創造性和表現力的源泉就是自發的狀態。通過舞蹈治療引導個人建立行為上的自發、自控能力,在活動中可以盡情地享受美的概念。

(三)舞蹈具有適應性,而舞蹈治療具有自省性。為增進學生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感,提升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通過體驗式的舞蹈治療程序,使學生逐漸適應舞蹈,引導者以語言及非語言的的參與和催化動作,來加強與學生的信任和共情關係。在此基礎上,通過音樂道具等練習活動,營造安全和支持性的氛圍,讓學生透過舞蹈動作表達自我,在自我暴露和宣泄的基礎上,達成自我的覺察和自省。

(四)舞蹈具有互動性,舞蹈治療具有團體性,而它們都具有社會性。互動是打開彼此心靈的最好方式之一,團體舞蹈治療本身就是一個人與人互動的情景,引導者要創造一個安全、支持、接納的環境,讓學生充分信任團體並融入其中,當與他人一起舞蹈時,必須通過感覺、視覺和觸覺與合作者進行情感的互動交流,動作才能達到和諧、統一。

四、結語

在大學生中間開展舞蹈治療,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通過舞蹈治療這種方式,實現大學生良好的身心構建,並推廣到大眾中去,對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弗蘭·麗芙。舞蹈動作治療——療愈的藝術[M]。北京:億派國際出版公司,20xx.

[2]伏羲玉蘭。舞蹈心理治療的新進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xx(3)。

[3]謝丹。論舞蹈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文化學研究,20xx(1)。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五

隨着教育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為孩子聘請家教,以更好地輔導孩子的功課,期待以更好的學業成績應對升學考試的壓力。在聘請家教時,家長往往出於對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考量選擇仍然在校讀書的大學生。然而,當在校大學生成為一名家庭教師,此時的家教就已不再單純地承載着教與學的簡單任務,而是越來越多地涉及到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互動和心理認同。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解釋“教”與“學”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基本規律的科學,對於幫助大學生指導和評價自己的家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科學合理地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教學理念和技能也將有助於大學生家教避免自身與家長、學生之間的矛盾,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代社會對於教師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學的設計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平等中的首席等就是最好的體現。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外,還應當理解教與學的規律,具有較高的教學組織和應變能力,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較高的情感投入。然而,現實中的絕大多數大學生家教顯然並不符合社會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期待。那麼如何才能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以滿足家長對於合格家教的期待呢?筆者認為,為了在家教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做一名合格的家教老師,大學生家教可以從情感認同與提高教學技能兩方面努力。

一、建立情感認同

情感認同涉及相互之間的印象、看法、信任度、順從度等方面。情感認同需要在家教者與受教者之間的交流中建構,是一個長期過程,其中,首次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視,也即人際關係中常提到的首因效應。

(一)同伴認同

大學生家教由於與其輔導的學生年齡差距不是很大,價值觀等方面沒有明顯代溝,因此容易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家教可以在初次試講的過程中向學生強調自己是以同伴的角色來共同學習接下來的內容,而不是一味地突出教師地位,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維果茨基的教育發展觀中提到:合作學習強調同伴交往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作用,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會有意識地模仿專家或同伴的行為來思考和完成具體的任務。在合作的社會背景下完成任務時,學生會對所運用的心理策略進行明確或不明確的模仿、證明和辯論,情緒、動機、個性等心理要素會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較強的同伴指導是促進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發展的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因此,強調作為同伴,在平等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可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取得更好的指導效果。

(二)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師的角色定位之一。在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同伴關係後,還需讓學生對家教的能力充分信任。要知道,基本的信任感對教學指導的正常實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為大學生家教,在給學生上課時,勢必要提前鑽研教材,認真備課,關注並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接受能力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諸多特點,準確把握教學進度,探索學生易於接受的教學方式,嘗試將教學內容以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厚重內涵的形式展現出來,進而在平等的同伴關係中體現“首席”的相對地位。

二、提高教學技能

作為一名大學生家教應當掌握必要的教學技能,理解一定的教學理論,同時利用教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家教工作。知名的學習理論主要有:行為主義理論,如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説、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説、華生的刺激反應説、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説等;認知理論,如格式塔學派的完形一頓悟説、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説等;行為—認知理論,如托爾曼的認知—目的説、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等;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結合這些理論,筆者認為,大學生家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一)瞭解個體差異

每一個個體在認知發展過程中都存在着認知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即表現為:每一個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都有很大差異,而教師就需要確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來保證所實施的教學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相匹配。作為大學生家教,就要通過分析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類型、出現錯誤的知識點等,來確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發展水平,從而採取學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方法展開課程。

(二)利用“最近發展區”

維果茨基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後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時,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維果茨基的理論認為,最近發展區的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可能性,也即“教學創造着學生的發展”。他主張教學應當走在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的前面,由此來促進發展。而最近發展區又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大學生家教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其最近發展區,如在對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掌握水平提出要求,將難度控制在看似不會,但經認真思索或在指導者提示下可以理解、思考得出答案的程度。這樣,學生既不會因為難度太大而產生放棄心理,也可以使思維得到有效鍛鍊,達到對新舊知識的整合以及深層加工。

(三)適當的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中,基本的教學設計包括所講授內容,如何講授以及如何對講授結果進行評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兼顧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能控制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相互作用,並且能設計評估手段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體現在大學生家教過程中則要求大學生家教在備課過程中慎重考慮如何引入,如何講解教學內容等。例如在對學生講授物質構成時,可先從宏觀的空氣、水等物質入手,進而過渡到分子,然後將分子進一步細分,引入原子的概念,最後即是原子核和電子。同時可將電子與化合價的關係進行闡明,再由化合價過渡到元素如何構成分子和物質。這樣,學生可同時從微觀與宏觀兩個角度對物質的組成進行把握。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將能夠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誠然,教學設計的方法多種多樣,大學生家教需要在不斷積累家教經驗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和探索。

(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着眼於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來分析自己做出某種行為、決策及其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教學反思主要包括三種:對教學活動的反思、教學活動中的反思、為教學活動反思。“為教學活動反思”是以前兩種教學反思為基礎來指導以後的活動。通過教學反思,大學生家教可以判斷其教授過程中哪個環節存在問題,教授結果是否達到預期期望,以及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加以改善。通過觀察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等幾個階段後,可使反思形成一個螺旋上升過程,也使大學生家教的教授水平與學生的掌握程度都有較大提升。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六

我是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一名普通的大學輔導員,20xx年9月剛接手工作。通過之前5個月準輔導員實習期間的廣泛學習及與大學生們的接觸,我發現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走良性成長之路極其重要。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事例淺談“個體差異”以及“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大學生心理髮展上的作用。

眾所周知,心理素質是人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人心理品質的綜合。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心理特點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性格、興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個性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人有不一樣的特點,也表現在同一特點的不同水平。同時,個人的心理特點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上,並受教育及其生活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人是社會與自然的實體,從人的社會方面來看,心裏的個人特點依存於每個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並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這些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個體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對心理的個別差異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特點都反映着他所經歷的整個生活道路。從人的自然方面來説,神經系統的活動特點對於心理個別差異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都是造成個人差異的原因。

個人差異同樣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對同一狀況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大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高,對未來的憧憬更為理想化。然而不可避免地,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客觀障礙會阻礙其美好理想的實現,面對這種困境,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通過努力來克服,重新樹立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但與此相反,有部分學生便會因此開始逃避現實,顯得消極、不求上進,甚至產生厭世的心理。同時,隨大學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自我意識逐漸完善,大學生們會產生強烈的想要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想法,卻又無從下手。往往此時,學生會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顧此失彼,或是放大自己的缺點,進而失去信心,減少了與同學、老師、家長的交流,不信任他人,處於煩惱、恐懼不安的不良心理狀態,陷入絕望的精神泥潭而不能自拔。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學習、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高發羣體。從影響因素的性質劃分主要包括外界環境因素以及個體自身因素:

其一,外部因素1.社會的大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這不僅給大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希望,同樣也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挑戰。一些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存在着一些值得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缺乏適當的應對壓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90後大學生的情感強烈,外顯而又張揚,但深度不夠,具有情緒心境化,隱蔽性差的特點。不少人在張揚傲慢的背後是孤寂與無奈和無法宣泄的內心壓抑之情。隨媒介傳播手段的日趨豐富,一些觀念錯誤的書籍、報刊充斥着市場,這使得一些藉助書籍尋求心理援助的大學生攝取到不正確的觀念,影響心理的正常發展。2.學校及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社會要求高、家長的期望高、個人的成才慾望強烈。但由於心理髮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心理比較脆弱、適應能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是心理障礙高發羣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家長過分溺愛,導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處事能力弱,影響其心理。而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人父母,在當前教育體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容易產生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消極現象,它往往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挫折感和人格障礙,尤其是對好學生過分遷就對,壞學生諷刺挖苦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個體自身因素:①生理方面的缺陷。若學生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就會有自卑的心理,更甚者會孤立自己,不與他人交往。②個性上的區別。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同樣也影響着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大學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個人心理健康素質的關鍵期,期間存在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妨礙一些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障礙。

接下來,我將通過我院學生的具體案例來淺談教育心理學中“明辨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

案例

魯俊青(化名)是我所管理的動物科技學院20xx級的一名貧困生,是個來自雲南偏遠山區的內向女生。她所居住的山區環境閉塞、人煙稀少,全村僅有幾十户人家。第一次與她接觸時,她竟然對山東使用手扶拖拉機、脱粒機進行農耕等機械化作業大為吃驚,並表示她們家鄉的牛耕作業十分困難。由於處在偏遠落後地區,父母受教育有限,而且醫療條件極其惡劣,年近60、常年受疾病困擾的父母和三個身患不同程度殘疾的兄長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因此,家人把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希望她出人頭地,得到良好的發展。她不負所托,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村唯一一名考上大學的學生,家人歡喜之餘還是對四位數的學費發愁,最後決定申請貧困生來緩解一部分壓力。貧困生由班內民主選舉產生,但家醜不可外揚,父親患嚴重的糖尿病,母親癱瘓無法下牀,全家收入只有政府補給的最低生活補貼200元以及三個哥哥所種的3畝地的收成。內向的俊青因害怕被同學看不起、傷害自己的自尊心,決定不將自己的狀況講出來,錯過了貧困生的名額。於是,她找到了我。

貧困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對較弱,導致貧困生大多性格內向、缺乏應對能力、心理彈性差。家庭經濟困難、個體差異等主客觀原因,使貧困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上,羞澀、不自信、不善於表達。在俊青心中,上台表述自己的家庭狀況無疑是一種放棄尊嚴、用臉面博取同情的做法,非要如此的話,她寧可放棄學業。就我看來,學生的性格表現在他們對現實(如學習集體和社會事物)的態度以及活動的意識特徵上。對自己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有目的、有毅力的學生,能在活動中守紀律、自制,表現出主動精神;那些對活動有目的但意志薄弱的同學,就缺乏自制力和頑強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經常改變自己的興趣、志向,在完成某項任務是就會表現得有所欠缺。

針對俊青的情況,我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開導她,讓她調整心態,認真填寫《山東農業大學家庭情況調查表》和《山東農業大學家庭困難認定表》,並積極與當地民政部門協調,得到相關證明;

(2)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擺正心態,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單方面認為申請貧困補助是一種丟人、喪失尊嚴的表現;

(3)結合其長期處於這種自卑與自信交替出現的矛盾心理,建議她要積極與同學交流,接受他人好心的幫助,努力進取;

(4)針對她現在自卑敏感的心理,採取系統脱敏法。雖然比較冒險,但值得嘗試。首先,要不斷暗示自己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生活條件的卻比大多數同學差,但是即便如此也能堅持下去,認真完成學業,並加入各種社團、文化藝術活動。其次,可以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充實自己,增長經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政策,敞開心扉,結交更多朋友,多展示自己,幫助他人;多看、多聽,取長補短,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經過一番掙扎,她接受了我的建議,嘗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如今,魯俊青已突破內心防線,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女生,並作為舍長帶領宿舍全體同學參評上了“書香型宿舍”。現在的俊青不再自卑,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告訴我:“雖然家境貧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己選擇不了,但是我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好專業課程,繼續深造,回報社會、老師以及所有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

綜上所述,引導大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時間要求和自身特點等調整自身心理,提高其在學習中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只有在一般的教育、教學基礎上,同時估計到每個學生的智能水平、認識活動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等,採取針對性的個別教學措施,才能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七

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原因

1.1外部因素

(1)社交網絡的盛行。21世紀無疑已經變為網絡的時代,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和快捷已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和快樂。當代大學生多數都是90後,正是伴隨互聯網興起一同成長的,無論相同的還是不同款的手機,每個人的客户端中可能都包括幾種社交網絡軟件應用。顯然當代大學生已然變為了低頭族。課餘、飯後、閒暇時只見他們總是拿着手機,柳a是棚醒、補人賊#小説。當然手機本身帶來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輻射,但在社交網絡的普及和流行下,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在悄然的浮現了。

(2)生活環境變化。大學生,即邁入了社會且具有一定社會責任的青年羣體。在以往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鍛鍊了他們的獨立自主,這需要學生自己來處理一切生活上的問題,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和人際交往等複雜問題。環境的改變使學生心理髮生了極大的改變,能否適應也取決於學生個人。

(3)教育模式改變。大學教育與以往教育方式不同,除必修課以外,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想修的課程,也可按照自己意願加人豐富課餘生活的社團。大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特長,這與以往寒窗苦讀十餘_?

1.2內部因素

一方面,當代大學生經歷了奮戰苦讀,每一個學子都是自己中學年代中的佼佼者,他們進人了完全陌生的環境,發現周圍充滿着才華橫溢能歌善舞的同齡人,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使他們自卑,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會選擇接受這種變化,努力適應眼前這個與之前平淡學海生活截然不同的校園環境,他們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他們所熱愛的活動,他們選擇參加學術競賽、參加社團活動、參與文藝匯演,門門成績優異;相反,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欠缺的同學則會選擇逃避,他們將自己封閉在沒有社交活動的世界裏,他們甚至患有社交恐懼症、注意力不集中症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大學生滿足於這種生活安逸的狀態,選擇停步不前;就業率的降低顯然沒有喚醒大部分學生,他們並沒有形成一個成熟可實行的職業規劃,認為大學畢業文憑是自己的保護傘,所以將自己沉浸在抽煙酗酒、網絡遊戲、社交網絡等亞健康狀態中,創新創業意識薄弱。、

2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

2.1針對學校措施

(1)鼓勵大學生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綜合性大學常常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和社團活動,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學習實踐等,這要求學校開展問卷調查,按照學生主流意願方向開設相關選修課,做好前期宣講工作,鼓勵大學生在課餘時投人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中,比如喜歡志願者服務的同學為他們成立志願者工作部,醫學院校可以成立急救員小組。

(2)鼓勵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目前許多高等院校相繼開展了相關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據一些在校大學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巳然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學校每年會開展相應的心理調查問卷,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研究工作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教育講座旨在提醒大學生客觀意識到自己心理存在的問題,並鼓勵學生以樂觀向上的態度應對心理亞健康的狀態。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是十分必要的,無論是專科院校還是本科院校。

(3)建議學校成立心理諮詢和精神心理科。成立心理諮詢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同時也為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提供了方法。有關人際關係、親情、愛情、學業、就業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為學生提供一種好的辦法和途徑,解開學生的煩擾和困惑,免於學生陷入迷途。心理諮詢不拘泥於一種模式,學生可以前往學校的心理諮詢處諮詢老師,有的學生不願意泄露隱私,也可以採用互聯網、書信的方式與專業老師溝通。

(4)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大學校園是為當代大學生提供學習、食宿、運動、娛樂、休閒等多功能的場所,在這裏不僅需要容納百人學術報告廳,還需要設備齊全的體育館、乾淨衞生的食堂餐廳、多功能大學生活動室等設施去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質大學生,這為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埋下了良好的鋪墊。

2.2針對大學生自身條件

(1)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與信仰。有了目標,便不再迷茫;有了信仰,便不再孤獨。當代大學生有很少的人能夠在早期就確定好自己終生奮鬥的目標,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着變化,他們停步不前,原地彷徨。心理專家建議大學生早期樹立人生規劃,其中包括職業規劃,只有前期工作準備好,學生才會有更堅韌的毅力與更飽滿的熱情把每一天過得充實而富有意義。

(2)培養優良的品質。面臨畢業的本科生即將褪去大學青葱年代的稚嫩,邁人真正複雜的社會環境,第一個問題就是考研與就業的壓力。這種壓力連同期末考試、論文答辯等過程是富有極大挑戰的,有的學生髮揮失常,學業進行地不是十分順利,此時需要學生自己心中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我能行;這次雖然沒有成功,下次我多了一些經驗,我的勝算更大!!”等。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代大學生被稱為“低頭族”、“夜貓子”等,皆因不健康的作息方式造成。如之前所述,社交網絡的盛行使學生花費了更多時間在電子產品等互聯網產物上;學生偏向晚睡晚起的生活模式,早已打破“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模式;課堂教室晨讀的和操場上晨跑的身影更是少見;甚至很多大學生酗酒、抽煙、逃課、聚眾、考試作弊等惡劣行為。這些現象已經不算罕見,高等院校也採取了很多規章制度制止此類行為,但效果都不算好,學生應當從自己真實想法出發,喚醒自己心中被理想充實的地方,遏制貪圖安逸的貪戀,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夢想彼岸才會到達。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八

1、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學生應該是最有朝氣、最有活力的一個青年羣體,他們應該思想活躍、求知若渴、追求理想,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他們也承受着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各方面的壓力。同時由於大學生的知識層面較高,他們對社會對自己抱有較高的期望,當這種期望與現實的差距過大時壓力也就隨之產生。因此,大學生承受的壓力一般比其他社會成員要大,而壓力來源也比較廣泛。

1.1價值觀。價值觀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觀念系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心理心理現象,也是一個心理傾向系統即人們用來區分好壞標準並指導行為。價值觀能夠為人們認為正當的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並且是支配着人的行為、態度、觀點、信念、理想的內心尺度。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出主體性、世俗化、多元化和複雜化的共同特點,但是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學生存在差異。心理健康的大學生的生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學習價值觀和職業價值觀總體積極向上。心理健康的學生他們對生活態度積極向上,擁有明確的生活、學習目標,對未來充滿信心,學習動機較強,清楚人生的意義和奮鬥方向。同時對待挫折能夠樂觀向上,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並積極應該各種困難和危機。相對而言,心理不健康的大學生對人生和生活的意義認識不夠清晰,但是他們總體還是積極樂觀的,他們偶爾為為了某些問題糾結,產生負面情緒,但是經過調整又能夠重新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但心理有問題的大學生對待生活和人生的態度比較消極。這類學生自信心不足,依賴性較強,對社會和他人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他們仍然渴望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關注自己的價值觀取向和心理健康。價值觀與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關係,價值觀的積極因素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而消極因素則能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價值觀影響着個體應對壓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的適應性。如今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大學生了解信息提供了豐富的渠道。大學生可以足不出户瞭解國事、家事、天下事,極大地拓寬課知識面。但面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一些消極的信息也悄然走入了大學生的視野,是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中的消極因素往往會影響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1.2家庭壓力。造成大學生心理問的家庭的壓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父母對大學生抱有過高的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仍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這對於學生來説,是造成心理壓力大的一個直接原因;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給大學生心理造成壓力。在經濟方面,同一學校的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條件和家庭背景千差萬別。因此,大學生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現實的壓力超過大學生能夠承受的力度時,大學生就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1.3社會壓力。大學生處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給大學生心理無形中增加了壓力。隨着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各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由於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學習的理論不能很好地與社會實踐聯繫起來,對信息加工處理能力較弱,達不到企業用人標準,就業壓力巨大,對前途命運感到渺茫。大學生即使能夠就業,但是對職場規則不熟悉也容易產生各種心理矛盾,這些壓力都給大學生心理帶來嚴峻的考驗。

1.4校園生活壓力。大學生活不同於家庭生活,它是一種集體生活,同時也是一種獨立的個人生活。每個大學生要學會獨立處理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際的關係。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沒有獨立生活的經驗。對於集體的大學校園生活不能很好的適應,從而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抑鬱、狂躁、焦慮等等。同時大學生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個性、價值觀、生活習慣都存在這差異,這些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碰撞出矛盾。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的處理日常生活和交際過程中的各種衝突,那麼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

2、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對策分析

大學生的價值觀與心理健康存在必然的聯繫,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基礎。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下是幾點建議:首先,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的必修課程,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由於這門課理論知識較多且是必修課,大部分學生聽着枯燥無味不感興趣,從而不重視這門課程的引導作用。學校在開設政治理論課程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教育意義趣味的實踐活動,老師在授課時儘量使課堂活躍,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學校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學校在傳授大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校應該設立心理諮詢師,配備心理教師,同時發動一些學生骨幹參加關注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及時為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是大學校園生活順利進行的保障。同時,學校輔導員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輔導員不僅在生活上關心熱愛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做好保障工作,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走出心理不健康的狀態。隨着網絡的發達,輔導員除了以開會、談話等形式正面接觸瞭解學生動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手段滲透到學生的生活空間與交流空間及時瞭解學生的生活需要,例如通過QQ、微博、人人網、微信等網絡平台走進學生生活,瞭解學生的生活、思想情況,能夠及時對有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同時拉近輔導員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最後,目前大學生的生活問題和一些政治性問題經常與心理問題交織在一起,輔導員要將單一的思想教育方式轉換為多元的方法。根據不同年級的需要,合理調整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學生在不同階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很多心理問題都是特殊時期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造成的。輔導員應該積極瞭解不同階段學生的需求,從而使心理教育經常化、科學化。例如對於一年級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就是使讓他們儘快適應大學生活,確立新的生活目標,而對於大二大三學生則要對其人際關係進行教育和加強心理輔導,使其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抗挫折精神等。大四學生心理髮育已經趨於成熟,但是即將面對就業壓力。因此,應該重視幫助學生排除焦慮、煩惱、暴躁等情緒。

3、總結

大學生是社會建設未來的主力軍,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是社會穩定、和諧發展重要環節。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助於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