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企業文化故事【多篇】

欄目: 企業文化建設 / 發佈於: / 人氣:1.06W

企業文化故事【多篇】

經典的企業文化故事 篇一

康納得·尼柯爾森·希爾頓,是曾控制美國經濟的十大財閥之意,舉世文明的旅店大王。他於1887年出生於新墨西哥州的聖安東尼。他那篤信宗教善良的母親和為人誠實勤懇的父親,對他的成長和日後的成功影響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服兵役,並被派到歐洲戰場,戰後退伍,一度生活無着。後經營旅館業,1919年希爾頓在德克撒斯州的CISSO創建了他的第一家旅館,而第一家以希爾頓命名的旅館是1925年建成於達拉斯。其後一發不可收拾,到1943年,希爾頓建成了首家聯繫東西海岸的酒店連鎖集團。隨後他的酒店跨出美國?? 美國希爾頓飯店創立於1919年,在不到90年的時間裏,從一家飯店擴展到100多家,遍佈世界五大洲的各大城市,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飯店之一。80多年來,希爾頓飯店生意如此之好財富增長如此之快,其成功的祕訣牢牢確立自己的企業理念並把這個理念貫徹到每一個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之中,飯店創造“賓至如歸”的文化氛圍,注重企業員工禮儀的培養,並通過服務人胃的“微笑服務”體現出來。

希爾頓十分注重員工的文明禮儀教育,倡導員工的微笑服務。每他天至少到一家希爾頓飯店與飯店的服務人員接觸,向各級人員(從總經理到服務員)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必定是:“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沒有?”1930年是美國經濟蕭條最嚴重的一年,全美國的旅館倒閉了80%,希爾頓的旅館也一家接着一家地虧損不堪,一度負債達50萬美元,希爾頓並不灰心,他召集每一家旅館員工向他們特別交待和呼籲:“目前正值旅館虧空靠借債度日時期,我決定強渡難關。一旦美國經濟恐慌時期過去,我們希爾頓旅館很快就能進入雲開月出的局面。因此,我請各位記住,希爾頓的禮儀萬萬不能忘。無論旅館本身遭遇的困難如何,希爾頓旅館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屬於顧客的。”事實上,在那紛紛倒閉後只剩下的20%的旅館中,只有希爾頓旅館服務員的微笑是美好的。經濟蕭條剛過,希爾頓旅館系統就領先進入了新的繁榮期,跨人了經營的黃金時代。希爾頓旅館緊接着充實了一批現代化設備。此時,希爾頓到每一家旅館召集全體員工開會時都要問:“現在我們的旅館己新添了第一流設備,你覺得還必須配合一些什麼第一流的東西使客人更喜歡呢?員工回答之後,希爾頓笑着搖頭説:“請你們想一想,如果旅館裏只有第一流的設備而沒有第一流服務員的微笑,那些旅客會認為我們供應了他們全部最喜歡的東西嗎?如果缺少服務員的美好微笑,正好比花園裏失去了春天的太陽和春風。假如我是旅客,我寧願住進雖然只有殘舊地毯,卻處處見到微笑的旅館,也不願走進只有一流設備而不見微笑的地方……”

希爾頓酒店的成功經驗:勤奮,自信和微笑。

經典的企業文化故事 篇二

“”譁———譁”已經晚上11點了,雨還沒有停,突然蘇萬良的電話響了:“壓風機房水泵房電機上方出現漏雨,隨時可能發生短路導致壓風停運,情況危急萬良二話沒説,冒着大雨,穿着拖鞋就往礦上奔跑。到礦後,他一面及時轉換冷卻水運轉水泵,一面借來防雨布。他顧不上換下淋透的衣服,就帶人投入搶修,並很快避免了險情。蘇萬良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咱當班長,有任務了,有困難了,就要幹在前頭,當好排頭兵,這樣才能帶領大夥幹好活,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

企業文化的經典案例故事:華峯企業文化 篇三

“務實為本,創新為魂”是華峯的企業精神,華峯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源泉。為了使華峯的企業文化能夠深入人心,《華峯》雜誌特開闢專欄陸續刊登企業文化案例故事,通過情景的真實再現,讓讀者真正感受到華峯企業文化所倡導的理念和精神。這些案例所講的故事雖然都是發生在企業裏的小事,卻件件真實,例例感人。為加深讀者的理解,我們在每個案例後面都進行了點評,以期引起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共鳴。

敢拼才會贏

2010年8月,剛走出大學校園的他躊躇滿志,懷揣着理想與抱負應聘到了剛剛成立的華峯集團聚酰胺事業部,從事設備管理工作。四年多來,他立足崗位,兢兢業業,不但圓滿完成了每年項目建設材料、維修材料的申報與驗收等工作,還積極參與各類技改項目和設備檢修,經過不懈努力,實現了設備管理從無到有,從有到不斷完善的跨越。他就是來自事業部設備動力系統的設備管理員蔡曉洲。

2014年11月,尼龍二期新增鍋爐項目開工。為確保工程質量,搶抓工程進度,蔡曉洲連續三個月蹲守現場,從材料採購、設備進現場,到管道預製安裝,全程跟蹤監督,認真校對圖紙,每道焊縫、每個支撐,小至螺絲墊片,他都要仔細檢查;管道試壓階段,他每天身上戴着安全帶,上管架、爬平台,不放過任何細節。一旦發現缺陷,他都會第一時間與承包商進行溝通,並嚴格整改,確保不出現一絲紕漏。在承包商眼裏,他喜歡“計較”,愛挑“毛病”。然而,正是他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對待工作的一絲不苟,才保障了項目如期完工並順利投入運行。(王贇懷)

案例點評:

過去四年,伴隨企業的持續發展,華峯員工總數從4千餘人增長到8千餘人,大量有學識、有抱負的高校畢業生如潮般投入華峯的懷抱,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蔡曉洲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勤勞、樸素,沒有初生牛犢的心浮氣躁,能吃苦,肯學習,一步步填補了工作經驗的不足,從而實現了個人的成長。(王升)

鐵臂“阿童木”

他於2010年3月加入華峯,在短短的5年時間裏,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如今,他已是合成樹脂公司合成樹脂工廠B班的生產主管,帶領着一個120多人的團隊。近年來,他所帶領的班組連續3年獲得集團“最佳學習型班組”,並多次獲得公司年度“安全生產獎”;同時,他還肩負着集團團委組織委員、新材料公司團委副書記、合成樹脂工廠黨團支部書記等多項職務,他所在的黨支部連續3年被授予瑞安市“先進黨組織”稱號,並在2014年被集團評為“四星級黨組織”;此外,他個人還曾獲得温州市“優秀新居民”、瑞安市合理化建議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先後被評為集團“示範崗黨員”、“優秀團幹部”、“優秀青年”等。他就是2014年集團“崗位標兵”、合成樹脂工廠的“鐵臂阿童木”——童彬彬。

面對諸多榮譽,很多新人總是羨慕地問他:“有什麼竅門?”他總是笑笑説:“只要心繫崗位,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去做,踏實努力,多學習多思考,機遇終究會來的。”可見他早已把個人的成長與公司的發展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

有一次,他騎電瓶車回公司,為躲避路口突然出現的行人,自己摔了出去。當時正值夏天,身上衣服單薄,膝蓋和腳都被蹭掉了一大塊皮,到醫院做了簡單的處理後,他想到第一件事就是腳腫了沒法穿鞋,怎麼去上班?顧不上疼痛,他便上街買了雙超大碼的布鞋,就這樣穿着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崗位上,車間領導和同事都勸他回家休養,他笑着説“沒事,小傷,兄弟們都在上班,我在家不踏實”。那段時間,每逢上下班和飯點,人們經常會看到他被同事扶着一瘸一拐地走在廠區的路上。

五年來,童彬彬幾乎沒有請過假,為了班組的工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他堅韌的意志力和樂觀的精神感染着身邊的人,特別是一起共事的兄弟,都打心眼裏佩服這位“小領導”,親切稱他“鐵臂阿童木”。(陳高偉)

案例點評:

對於童彬彬,身兼數職是律己奉公,諸多榮譽則是實至名歸。童彬彬的事蹟勉勵了廣大華峯人:“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不經意間來到身邊!”(陳高偉)

徹夜檢修

2014年8月20日凌晨一點多,氨綸公司D車間的導熱油總進油分油缸DN250閥門不能打開,導致導熱油不能進去。在場的檢修人員嘗試了很多方法但還是不能打開。如果這閥門打不開導熱油進不去,則將直接影響D2車間投產。因此,排除異常迫在眉睫,檢修值班人員立即將情況向上彙報。

接到通知後,氨綸公司生產副總徐寧、D工廠廠長林凱、紡絲D2及機電主管紛紛趕赴現場。要知道他們前一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躺下,而且此時正趕上狂風大作,暴雨如注。然而,這一切卻阻擋不了他們趕回廠裏的步伐。一到現場,在瞭解情況後,便立即商討出了第一套方案,將閥門閥蓋上的一圈螺栓均勻鬆開。確定方案後,大家一起開始動手,但費盡力氣將螺栓鬆開後閥門還是不能打開。後來,嘗試了各種方法,閥門依舊打不開。凌晨四點多,徐總再次召集大家,最後決定將整個閥門拆掉。雖然此時參檢人員通宵作業已疲憊不堪,但在徐總和林廠親臨檢修現場協調指揮下,全體檢修人員鬥志倍增,並以忘我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檢修作業中,最後閥門內螺桿密封面終於鬆動,導熱油“嘩嘩譁……”傾泄而入分油缸,大家心頭懸着的那塊石頭終於放下了。而此時已經是凌晨五點多,天空已經朦朦亮。徹夜檢修的人員稍做休息後,繼續奮戰在檢修一線……(趙豔倫)

案例點評:

一次檢修就是一次戰鬥,信心是取得勝利的關鍵;一次檢修更是一次證明,奇蹟是靠人去創造的。在檢修過程中,檢修人員不分晝夜,緊密配合,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檢修工作的讚歌。(趙豔倫)

“下”,是一種勇氣

近年,華峯普恩通過技改,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得以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人員崗位調整成了必然。切割車間平切組長俞春臨就是被調整中的一員,從一個組長“降”為一個平切機台操作工。

在調整初期,大家還擔心俞春臨也像有的基層幹部那樣覺得面上子上過不去,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後來證明,大家的`擔心是多餘的。很快,他便轉換了崗位角色,利用積累經驗的優勢,不但成了現任班組長的得力助手,還成了“傳幫帶”的老師傅。去年9月中旬,剛好是普恩公司訂單的高峯期,一批異形管訂單,由於工藝要求,只能用二維機切割,且規格種類繁多,剛好會CAD的同事也有其他安排抽不開身。為了順利生產,及時交貨,他白天在機台操作,晚上在家裏把圖紙繪製、編程好,第二天手把手地教會徒弟操作方法。就這樣,一個看似不能如期完成的非標定單,在他的努力下提前完成了。後來有人問他,是什麼樣的心態讓他能夠如此釋然,他説:“不是我做得不好,是有的同事比我做得更好,我在進步的時候,他們進步比我更快,能者居上是很自然的事情,真的沒什麼值得耿耿於懷的。”

正是這種胸懷,俞春臨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在年底公司優秀員工評選中,他以車間最高票進入篩選環節。(石銀燕)

案例點評:

俞春臨只是公司中眾多“能上能下”幹部的縮影。以前都説“下必有過,上榮下辱”,其實“下”是一種自然規律和工作需要,“下”得自然是一種心態,“上”與“下”其實是一種生態平衡和良性循環。只要進入這個良性循環,個人和公司才能充滿活力。(石銀燕)

默默無聞的質檢員

某天,當我提前上班,經過二樓走廊時聽到了切片機和拉力機運行的聲音,推開門一看,物檢組的同事林龍已經開始在工作了,於是,我隨口問了一句:“今天好早啊!”他回答説:“我每天都差不多這個時間到的。”

後來,跟其他的同事偶然聊起此事,技術研發的同事跟我講,他們有時做小試要加班,基本上每天早上7點左右就能看到林龍已經開始工作了。之後,我便特意進行了觀察,發現他每天早上7點左右就到公司了,中午也不休息,不管當天的工作有多忙,他都會嚴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務。同時,他還十分關注5S情況,每天下班前,都會把工作區域打掃得乾乾淨淨。

閒聊中,我無意中問過他:“公司規定早上8點鐘上班,你怎麼每天都這麼早?中午還不休息,有時下班還要加班。”他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我不是學化學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方面都比較薄弱,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我要儘量抽出時間多學點東西。”

作為一個90後的男生,從他工作的表現來看,更趨向於70後80初的那一代人,吃苦肯幹。他對工作的態度認真嚴謹,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他的這種精神深深地影響着身邊的同事們。(潘玉燕)

案例點評:

作為一名普通的質檢員,林龍這種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是我進入華峯工作到現在第一次看到,讓我深受影響,值得同事們學習。(潘玉燕)

平凡人之平凡事

進入公司以來,我接觸到了許多陌生的面孔,但在和他們接觸了數月後,我也會與他們開起玩笑,我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善意的笑容,感受到了包容的胸懷。而他,我總會親切的稱呼一聲“陳師傅”。他為人和藹,待人友善,與他相處多年的同事都説:“陳師傅,人很好的呢!”是的,確實很好。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卻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着自己的一切。

不經意間,你會看見他忙進忙出。路燈不亮了,需要維修,食堂開水箱壞了,也需要維修……這裏接電源,那裏又要巡檢,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但是在他疲倦的臉上你還是會看到笑容。

記得在一次工作聯繫單上看到行車滑線急需維修,陳師傅在接到操作工報修之後,便立馬拉昇降車上去檢查,反覆查看之後發現,是由於2#拉彎矯和冷軋轉料時,行車滑線被鋼絲繩碰到,將扣件拉壞了,於是,他在把冷軋2#拉彎矯處的滑線扣件調換後,行車才正常運行。看似簡單的更換滑線扣件,但每次上行車維修的工作都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要懂得完成搶修工作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吳佳怡)

案例點評:

如今,電已經成為我們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正常的水電供應才能保證正常生產運行。在華峯日輕鋁業就有這樣一個團隊,這樣一位老師傅用自己兢兢業業的工作為公司的電力穩定默默地奉獻着。(吳佳怡)

細節決定成敗

2015年元旦剛過,華峯超纖就面臨TS16949汽車質量管理體系的換證審核,也就是3年一次的大審。面對比以往更加嚴格的審核,公司內部卻有條不紊,各部門員工信心滿滿。其實,外審的要求剛下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點擔心的,去年一些部門的管理人員辭職之後,新接替的人對本部門的TS16949體系認識還不夠全面,今年的審核範圍也比之前的增加了許多,審核老師也比往年增加了一位,可以説,年底收到的這份外審任務,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想順利通過,還是有些壓力的。

為此,質量體系管理經驗豐富的質檢部經理王曉靜擬定了一份大膽的計劃,讓新內審員和剛轉正的工藝員一起參與到公司的內部審核中,而且不僅僅是參與,而是要讓他們去獨立完成審核計劃中的審核、開不符合項、整改審查等最重要的環節。2014年12月上旬,公司開始了製造過程的審核,這次審核過程中,有四個小組共18人,以王曉靜和另外三名經驗豐富的老外審員為組長,新內審員超過半數,還有3名基層管理人員的參與,可謂聲勢浩大。在這次製造過程審核中,王曉靜只是在第一次示範之後,就讓新內審員操刀上陣,自己在旁邊不斷引導補充,到12月中下旬的內部審核時,新內審員們的審核就已經從開始的模仿,到逐漸得心應手起來。

審核過程中,儘管審核和總結工作逐漸交給新內審員來完成,但王曉靜無疑還是最為辛苦的,新內審員有許多問題要請教她,發現的問題各部門的負責人也都來找她。從數據分析到制定整改方案,她都親力親為。另外,作為部門經理,很多事情需要她親自處理,因此只能利用晚上或週末休息時間加班加點。

經過新內審員的努力學習,各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配合,TS16949汽車質量管理體系的換證審核最終順利通過,結果皆大歡喜。(尤春輝)

案例點評:

看似只是讓新內審員負責審核過程,其實在他們審核時,一些本部門因為沒被審核到的問題也會在審核其他部門時發現,同時本部門的問題也可以借鑑其他部門的優點進行整改,這樣極大的增加了體系中問題被發現的機會和整改的效率,也為之後的管理積累經驗,可謂一舉三得。(尤春輝)

企業文化的經典案例故事:藍山雀的故事 篇四

從前,在英國倫敦郊區,生活着兩種鳥:一種是藍山雀,另一種是知更鳥。這兩種鳥都會偷飲倫敦市民訂的牛奶——因為奶瓶是敞口的,放在家家户户的門口,鳥兒很輕鬆就可以喝到。後來牛奶公司做了改進,給奶瓶加上了錫箔紙蓋。面對這種變化,這兩種鳥中都先有一部分稍加嘗試後就學會了用它們的喙刺穿錫箔紙,順利地喝到牛奶。

緊接着,兩種鳥的情況發生了分化:

在藍山雀之間,鳥兒們很善於互相學習。於是不久以後,全部的藍山雀都學會了,仍舊可以享用到美味而又營養的牛奶。

但知更鳥的情況就不同了,懂得穿破瓶蓋喝到奶的鳥兒,並不把這種技術傳授給其他同類,因此,大部分知更鳥就再也喝不到牛奶了。

藍山雀的數量穩定地增加,而知更鳥的總數卻在鋭減。本來數量差不多的兩種鳥,如今變得只是藍山雀一統天下了。

智慧分享:樂於分享不會讓自己喪失領先地位,只會使自己與團隊共同成長,不願意分享的後果不會使自己一枝獨秀,只能讓自己與團隊一起消失。

經典的企業文化故事 篇五

一隻胖乎乎的企鵝得意地説:“別call我,qq我!”這是眼下一張時尚海報的畫面,正在網絡的世界裏輕舞飛揚。以這隻企鵝為形象的各種品牌衍生物正在新浪等知名網站的顯赫位置出售。這隻企鵝還是最多的國內互聯網紀錄保持者:擁有最多的註冊用户數——8000萬;最高的同時在線數——180萬;最高的日廣告顯示次數——10億。你撇了撇嘴説:那不就是騰訊的oicq嗎?一個追隨者而已。

可就是這個追隨者,讓它的被追隨者icq(i seek you的縮寫,網絡尋呼機)如此的頭疼,以致於打起了國際官司。因為這個追隨者已經佔據了中國95%的市場,已經名列icq產品的世界第三位。這還不算,到今年年底,國內的'商場裏就會上市內嵌着oicq的vcd、dvd、電視機,甚至是國外手機巨頭的新款手機。

在互聯網的瑟瑟寒冬裏,騰訊的這隻企鵝卻越來越胖。如今,騰訊來錢的渠道和企鵝受熱愛程度成正比,從7月份開始,騰訊的現金流也提前“轉正”了。10月6日,廣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北京路上,一家oicq的企鵝形象專賣店開張。玩具、服裝、飾品、日用品統統都以兩隻可愛的企鵝為主題。這回,騰訊是在效仿迪斯尼了。

偶然

硬要説騰訊的創始人是個天才,還不如説是一連串偶然的集合。

oicq其實就是即時通信產品中的一種。即時通信產品最早的創始人是三個以色列青年,是他們在1996年做出來的,取名叫icq。1998年當icq註冊用户數達到1200萬時,被aol看中,以2.87億美元的天價買走。目前icq有1億多用户,主要市場在美洲和歐洲,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即時通信系統。而1998年的騰訊只是一個做增值服務軟件和系統集成的小公司,擁有者是五六個滿腦子創業熱情的年輕人。所有的業務利潤微薄,過着三餐不繼的窘迫日子。1999年他們做出來一套即時通信系統,投標給廣東電信,後來又送到其他好幾個地方,卻都沒被看上。懊喪之餘,幾個人瞅瞅自己辛辛苦苦孵出來的醜小鴨,捨不得丟掉。想想就放到了自己的網站上,作為給用户的一項免費服務。這就是oicq的雛形。

當有一天,幾個人發現這套系統有100個人同時在線的時候,又驚又喜。可是隨着用户數的增加,公司需要為這套系統投入的也越來越多了,竟佔到了公司成本的一半,卻不能帶來分毫利潤。日子過得本來就緊巴巴的,哪有閒錢投入這麼個奢侈的小玩意?有人主張放棄,但是最終還是沒有。

當時這種類似的產品非常多,picq、ticq、cicq、gicq,實際上都是icq的追隨者。繼騰訊推出不久,新浪也推出了新浪尋呼,搜狐、網易、雅虎都紛紛在國內市場推出類似的服務。最大的對手icq當時卻沒有中文版本。在眾多的競爭對手的包圍中,騰訊並沒有想過,有一天公司會靠着這個產品活下去。

騰訊北京公司總經理張志浩原來在中北尋呼集團總部。1999年,騰訊的董事長兼ceo馬化騰冒充工程師來到中北調試設備,因為騰訊當時還請不起工程師。在機房裏,馬化騰教給張志浩怎麼用oicq。學計算機應用的張志浩敏感地感到這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事後便慫恿中北的老總把騰訊買下來。可惜當時中北的人只當他講了個並不好笑的笑話。但是僅僅幾個月以後,騰訊開始慶幸當時沒有人願意買下自己,因為oicq的用户數正在以他們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着,用户增長曲線幾乎已經變成了一條陡峭的直線。他們自己都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

但是用户數不能當飯吃,28歲的馬化騰找到銀行。可銀行從沒聽説過註冊用户數量可以辦抵押貸款;國內投資商關心的是騰訊有多少電腦,多少固定資產。馬化騰吸着涼氣説:先生,我的價值不是騰訊的現在,而是騰訊的未來。終於idg和香港盈科數碼接過了騰訊改了6個版本的商業計劃書,各投入了110萬美元,條件是騰訊在年底註冊用户數發展到400萬。2000年上半年騰訊預計年底用户數將達到1500萬,接着又改預計2000萬,很快又再次預計4000萬,再後來就不預計了,因為已經沒有辦法預計。

但是騰訊是需要擴大規模的,而擴大規模當然需要錢。騰訊在用錢上一直非常節制,不管是。com比賽燒錢的時候,還是互聯網銀根緊縮的現在,騰訊幾乎從來不做付費的廣告;所有的用費申請,都必須以10倍回報的承諾做前提;騰訊的員工上班時都吊在oicq上面,因為總部與各地的分公司之間的業務聯繫全靠oicq,騰訊公司的電話不能打長途。

但是要維護一個高達180萬人同時在線的系統,騰訊要承擔的實際是電信級的運營。每天新增註冊用户數80萬,這個瘋狂的數字使騰訊每一週就需要投入一台雙cpu、1g內存的服務器,價值7萬多元。再加上租用帶寬和其他的硬件成本,每個月都需要幾百萬元的成本投入。這巨大的成本已經迫使騰訊拒絕互聯網上的免費註冊。自從今年年初和移動開通了移動qq,騰訊乘機把用户註冊改成了通過手機和168聲訊台註冊,分別按0.5元/分鐘和0.8元/分鐘收費。

而騰訊目前面臨的是遍佈暗礁的大海。最可怕的對手不是aol的icq,而是捆綁在windows 裏的微軟的msn和後來的windows messager(windows 使者)。這兩者並不是一個東東,後者包藏着更大的野心和殺機。msn非常類似oicq,是純粹的即時通信系統。而windows 使者則是微軟為各種即時通信技術搭建的統一平台,任何其他公司都可以用這個平台開發自己的產品和應用。這個大手筆的軟件是個綜合通訊中心,既能傳文字,也能傳聲音和視頻,oicq的功能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微軟現在只是還不願意拿出來揮舞。但專家分析,微軟正在尋求改變即時通信市場格局的辦法,而且它真正想要的絕不僅僅是oicq佔據的那一塊疆土。微軟的。net戰略就是要開發出internet的操作系統,使得全球所有電子信息交流都由微軟的系統來支持。

現在,騰訊還有資本在一片討伐聲中拒絕免費用户註冊。但是,如果騰訊不能讓自己的產品有別於對手,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新鮮、親和、創意,那麼msn完全有可能在中文即時通信領域笑到最後。因為用户遷移的成本雖然很大,但是如果對手是深諳捆綁銷售策略的微軟,再加上騰訊的一點疏漏和一點利慾之心,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也許這一切也會改變得像當初騰訊擊敗對手時一樣迅速而莫名其妙。

經典的企業文化故事 篇六

“呼栓嶺,你去檢查一下航車起吊鈎頭,一定要杜絕各種安全隱患!這次檢修時間緊、任務重,必須保證施工安全,才能真正服務生產一線!小劉!戴上你的安全帽,擦汗也不能摘下,生產必須安全,必須嚴格按措施施工”説這話的人正是我礦機電二隊隊長蘇萬雨同志,只見他指揮着工友們在車間內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他們揮汗如雨,汗水濕透了衣裳。

7月10日這一天,上午9點就驕陽似火,熱浪襲人,由於空壓機運轉散發出熱量,機房內温度近50攝氏度。但高温酷暑依然阻擋不住維修人員冒酷暑迎熱浪,忘我奮戰在工作一線。終於,故障修復了。休息室大家都説,隊長的豆腐心真温暖,可隊長的刀子嘴更厲害。

企業文化理念故事 篇七

安全與隱患也不知爭吵爭鬥多少萬年了,但一直未休戰過。召集就象中東和平進程一樣,道路還是那樣坎坷不平。隱患常常洋洋自得地説:“我不亂則已,一亂就會一鳴驚人,誰還敢小看我?小煤礦我給它搞爆炸過;煙花鞭炮廠我給它搞炸平過;飛機我給它搞墜毀過;汽車我給它搞撞翻過;輪船我給它搞沉沒過;就連商場、娛樂場、大森林我都給它搞着火過。我是來無蹤去無影,想來就來,願走就走,誰能奈我何?”安全聽後不得不承認隱患説的都是事實,但不承認這都是隱患的能耐。

安全歎息道:“都是那些少數人不重視我的存在,也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裏,記在心上,終於養患成禍,不出事故才怪呢!”今年九月,隱患鑽入成型車間瀝青庫的煙道里,人們一不留神,我就把煙道點着了,但安全也有欣慰的時候。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已經出台,成型車間加強了安全防範措施,將我消除在萌芽狀態,從而沒有給企業造成多大的損失。從根本上解決與隱患長久性爭吵爭鬥的遺留問題,看你隱患還能猖獗到幾時?隱患看到《安全生產法》後,沉思再三,以後還是小心點為妙,決定躲遠點。失去了以往的生存空間,哪還有我的市場了?隱患看來還是比較知趣的,貴有自知之明。

企業文化理念故事 篇八

“義煤公司舉辦了‘安全生產月’萬人微信答題競賽活動,成績80分以上還會進行抽獎,大家都積極參加。”“這次競賽的試題都是從《安全生產法》、《新煤礦安全規程》、《新標準》裏出的,全是咱們平時學習的內容,對咱們來説可都是小菜一碟。”新安煤礦掘進一隊的學習會上,隊長書記正在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月”微信答題。

大夥兒紛紛掏出手機,手指撥動,答題迅速,不一會兒大部分都答完了,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起來,互相比較着答題分數和答題時間。平時調皮搗蛋的小張這會兒卻默不作聲,把頭埋得低低的。。李師傅見狀過來問道“小張啊,吃了多少分?”“沒,沒多少。”“到底多少?”“才五十多分。”“唉,平時學習會的時候你要麼睡覺要麼不來,這次吃虧了吧,你看人小王都答滿分呢。你看看這題,掘進工作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原則,還有這個採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於2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這些題都是跟我們工作和安全息息相關的,要在工作中學習,也要把知識運用到工作當中,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才能保證安全生產。”“李師傅,我知道了,以後我一定認真學習,紮實工作,下次也要爭個第一。”

企業文化的經典案例故事:兩隻紅鞋 篇九

有位留美女士逛美國的一家百貨公司的時候,在進口步看見有一堆鞋子,旁邊的標價牌上寫着:“超級特價,只付一折即可穿回”。她拿起一雙鞋子一看,原價70美元的一雙充滿光澤的紅色皮鞋只要7美元,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她試了試覺得皮軟質輕,外觀也完美無瑕,她真是樂不可支。

她把鞋捧在胸前,然後趕快呼喚服務小姐,服務小姐微笑地走過來:“您好,您喜歡這雙鞋?正好配您的紅外套!”她伸出手説,“能不能再讓我看一下。”她把鞋交給服務小姐,不禁擔心地問:“有什麼問題嗎?價錢不對嗎?”

那位服務小姐趕緊安慰説:“不,不!別擔心,我只是要確認一下是不是這兩隻鞋。嗯,確實是!”

“什麼叫兩隻鞋,明明是一雙啊”她迷惑不解地問。

那位服務小姐誠實地説:“既然您這麼中意,而且打算買了,我一定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訴您。”

服務小姐開始解釋:“非常抱歉!我必須讓您明白,它們真的不是一雙鞋,而且相同皮質,尺寸一樣,款式也相同的兩隻鞋,雖然顏色幾乎一樣,但還是有點色差,我們也不知道是否以前賣錯了,或是顧客弄錯了,剩下的左右兩隻正好湊成一雙,我們不能欺騙顧客,免得您回去以後,發現真相而後悔,責怪我們欺騙您,如果你現在知道了而放棄,您可以再選別的鞋子!”這真摯的一席話,哪有不讓人心軟的!何況,穿鞋走路,又不是讓人蹲着仔細對比兩邊色澤。她心裏愈想愈得意,除下定決心買那兩“兩隻”外,不知不覺又買了“兩雙鞋”

時過幾年,那雙鞋仍是她的最愛。當朋友誇讚那雙鞋時,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訴説那個動人的故事。惟一的後遺症是每次她到紐約時,總要抽空到那家百貨公司捧回幾雙鞋。

智慧分享:誰也不願意被別人當傻瓜欺騙,尤其是花錢的顧客,留住顧客的心的方法就是以誠待人。

經典的企業文化故事 篇十

他是數學天才,是象棋高手,喜歡索爾仁尼琴和蘭德的作品。在全球互聯網界,風險投資家彼得·泰爾是一個無法繞過去的名字。因為業內人總期盼聽這位“先知”式人物又對什麼新項目感興趣,也因為他成功的創業、投資經歷,以及他點石成金的本領。

PayPal上市,人生的第一桶金

位於帕洛阿爾託最熱鬧地段的大學街(University Avenue)是硅谷科技產品發佈的前哨港。在這條街上有一間名叫CaféVenetia的咖啡館。彼特·泰爾的大部分產業幾乎都設立在Café Venetia附近。放眼望去,這家咖啡館的客人都是一些使用蘋果設備、穿着不太講究但精神飽滿的人,他們的討論話題都離不開自己的創意點子和風險投資。1998年夏季,剛剛來到舊金山區的23歲烏克蘭程序員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在斯坦福大學聽了一場泰爾關於貨幣交易的演講。第二天,他們在帕洛阿爾託見了面,他們希望打造一個電子支付系統,讓電子商務交易變得簡單、統一和安全,這就是日後PayPal的雛形。2002年,泰爾就在這家咖啡館和朋友艾倫·馬斯克(Elon Musk)見面討論要不要讓PayPal上市,並達成了一致意見。最終,這家創立於1998年的電子支付公司成功上市,市值約為12億美元,成為“911”事件後第一起大型IPO。隨後,PayPal以15億美元的價格被eBay收購,泰爾也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500萬美元。

風險投資,點石成金

財務自由的泰爾之後便投身於風險投資。他將於1996年創辦的Thiel資產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更名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自己注入了1000萬美元。從此,泰爾就開始耐心尋找具有前景的初創公司。當時社交網絡這個很少有人青睞的領域被認為會成為下一個危險的互聯網泡沫,但泰爾仍然信心滿滿。2004年夏季,霍夫曼和硅谷頑童肖恩·帕克(Sean Parker)把泰爾引薦給了扎克伯格,當時扎克伯格正在為Facebook尋找主要投資人。泰爾為當時估值不到500萬美元的Facebook提供了50萬美元啟動資金,這是Facebook獲得的首筆外部投資,這次投資為他贏得了7%的Facebook股份,併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儘管隨後幾年,泰爾賣掉了自己近一半的股份,剩餘股份也因Facebook多輪融資而進一步稀釋,但泰爾所持股份仍佔3%左右。如果以Facebook上市後1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泰爾手中的股票價值有望達30億美元,投資回報逾6000倍。如若説馬克·扎克伯格創造了Facebook這個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奇蹟,那麼彼得·泰爾(Peter Thiel),這位生於怪才正是這個奇蹟的背後推手。美國互聯網界便再次記住了泰爾的名字。

一年後,他以5000萬美元創辦豐德斯風險投資公司(Founders Fund),並在基金成立後投資了一系列極具創新性的創業公司,包括YouTube、分享圖片軟件公司Slide、用户評論網站Yelp、開發搜查和金融詐騙軟件的Palantir Technologie、火箭製造公司SpaceX、電動汽車公司Tesla Motors以及微型借貸公司Kiva。這些公司後來被證明都非常成功。可以這麼説,泰爾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技術創投人。

如何挑選具有前景的創業者?泰爾説,他會對每一個尋求投資的創業者提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會有第20名員工加入你的公司?”泰爾認為:“很容易解釋為什麼有人想當CEO或作為早期員工加入創業公司,因為他們想運營一個公司或者想通過加入早期創業公司來致富。也很容易知道為什麼第1000名員工願意加入,因為很明顯公司正在通往壯大的路上,加入進來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但第20名員工則會有很多不同的含義。因為在公司第19個員工加入的時候你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已經分配完了,但公司還沒有成功,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一個為了穩定收入值得加入的地方。”“只有這樣回答的公司我才會投,那就是第20名員工會加入進來是因為這個公司在做完全新的、與眾不同的事情。”

矛盾綜合體, “生而為贏”

泰爾1967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市,父親是一位化學工程師,父親克勞斯多次跳槽於幾家大型的工程企業,一直帶着全家到處奔波,最終在美國舊金山以南20英里的福斯特市定居下來。泰爾先後在7個不同的地方上過國小。最終在五年級時他在舊金山灣福斯特市穩定下來。早期的成長環境讓泰爾充滿了自信、聰明,也獨自享受着孤獨。他是一個數學天才,也是一位象棋高手,在他的棋具上貼着人生格言“生而為贏”。青少年時期,他最愛的讀物是“指環王”,他總是反覆閲讀這本書。同時,他也喜歡索爾仁尼琴和蘭德的作品。泰爾在一個基督教家庭里長大,本身信仰基督教,但是在高中時期,他開始信仰自由意志主義,甚至成為自由意志主義的極端信徒。他形容自己的信仰“多少有點異端”,他説,“我信仰基督。但我並不試圖勸服其他人也保持和我一樣的信仰。”同時,泰爾同時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同性戀,而這也是泰爾被外界稱為矛盾綜合體的具體體現之一。對此,他説,“在我腦海裏,身份認同以各種細微不同的形式存在。我認為,同性戀者、黑人和女性對此都有深刻而不同的體會。我也認為,大家對此有誇大的趨勢,把它上升到了意識形態領域。”顯然,泰爾是個典型的矛盾綜合體,他在自己的烏托邦裏生活或是做生意,並樂在其中。

信息時代為泰爾帶來了巨大財富,但是他仍然對此失望。他認為,互聯網技術革命沒有創造充分多的就業崗位,也沒有提升製造業水平和社會生產力。一個個虛擬世界的創新並不能取代現實世界的技術進步。泰爾甚少更新自己的Facebook頁面。他也“不習慣使用BlackBerry、iPhone或者電子郵件這類東西。”甚至直到一年前,他才開始發短信。

堅信創新拯救世界

如今,已經在社交媒體領域獲利頗豐的泰爾又有了新目標——為那些 “能夠拯救世界的創意”提供資金,用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來説,至少要“將我們的文明提升一個境界”。 泰爾認為,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問題,例如政府機構和教育系統存在的缺陷、揮之不去的金融風暴、市場泡沫、能源危機以及爭奪資源的戰爭都源自於科技創新的停滯不前,而唯一的拯救方式只能是劇變式的科學突破。目前,泰爾已將大筆資金投入那些專注於延長生命、移民海洋平台、太空商業化、友好人工智能、修改DNA序列加速進化和其他一些瘋狂想法的公司中。最近他旗下的泰爾基金會又投資了一個令人瞠目的項目——鮮肉3D打印技術初創公司。

這家從事鮮肉3D打印技術研究的公司叫做Modern Meadow,位於美國密蘇里,據説已經獲得了泰爾基金會的6位數美元的投資。公司表示,通過對不同類別的特殊結構層進行特別的處理和培育,從而讓試管肉變得可食用,它同樣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的蛋白質。公司表示,從事此研究是為了減少大規模農耕所帶來的環境影響。目前生產出來的肉是2釐米長、1釐米寬和半毫米厚。“我們期待先能夠吸引一批喜好烹飪的早期消費者和那些出於倫理道德原因的素食主義者。然後,隨着價格的逐漸降低,獲得更多宗教類素食主義者的認同,最終希望能夠為廣大大眾提供安全放心的豬肉產品。”

目前,泰爾以15億美元的身家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居第365位。泰爾對互聯網界的貢獻不僅僅是作為一位風投家,更重要的是他獨一無二的思考力。無論如何,泰爾的這些夢想都是為了改變世界。

Tags:多篇 企業